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5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rect P-code acquis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bidirectional overlap technique 被引量:1
1
作者 Ying Xu Lijuan Xu +1 位作者 Hong Yuan Ruidan Lu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4期538-546,共9页
According to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loss of average algorithms in direct P-code acquisition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NR performance of the overlap average algorithm quantitatively, and derives the r... According to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loss of average algorithms in direct P-code acquisition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NR performance of the overlap average algorithm quantitatively, and derives the relationship of SNR loss with overlap shift value and initial average phase difference in the overlap average algorithm. On this basis, the bidirectional overlap average algorithm based on optimal correlation SNR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maintains SNR consistent in the entire initial average phase difference space, and has a better SNR performance than the overlap average algorith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The SNR performance of the bidirectional overlap average algorithm is 5 dB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direct average algorithm, and 2 dB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verlap average algorithm, which provides the support for direct P-code acquisition in low 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ODE direct acquisition direct average algorithm bidirectional overlap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algorithm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tuned fuzzy PID controller on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 被引量:16
2
作者 BOUKHALFA Ghoulemallah BELKACEM Sebti +1 位作者 CHIKHI Abdesselem BENAGGOUNE Sai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886-1896,共11页
This study presents analysis, control and comparison of three hybrid approaches for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 of the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 (DSIM) drive. Its objective consists of combining three different he... This study presents analysis, control and comparison of three hybrid approaches for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 of the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 (DSIM) drive. Its objective consists of combining three different heuristic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PID-PSO, Fuzzy-PSO and GA-PSO to improve the DSIM speed controlled loop behavior. The GA and PSO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into MATLAB. As a result, fuzzy-PSO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scheme. The main performance of fuzzy-PSO is reducing high torque ripples, improving rise time and avoiding disturbances that affect the drive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 drive direct torque contro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fuzzy logic control genetic algorith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second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 applied in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 被引量:1
3
作者 Ghoulemallah BOUKHALFA Sebti BELKACEM +1 位作者 Abdesselem CHIKHI Moufid BOUHENTAL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3974-3985,共12页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the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DTC-DSIM) using conventional PI controllers is characterized by 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such as high ripples of torque and flux, and sensitivity to parame...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the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DTC-DSIM) using conventional PI controllers is characterized by 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such as high ripples of torque and flux, and sensitivity to parametric variations. Among the most evoked control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is field to overcome these drawbacks presented in classical drive,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e use of the second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SOSMC) based on the super twisting algorithm(STA) combined with the fuzzy logic control(FSOSMC).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optimal control performance, the FSOSMC parameters are adjusted using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genetic algorithm(GA).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envisaged control scheme, called G-FSOSMC, are investigated against G-SOSMC, G-PI and BBO-FSOSMC algorithms.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scheme is efficient in reducing the torque and flux ripples, and successfully suppresses chattering. The effects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do not affect system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star induction machine direct torque control fuzzy second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genetic algorithm biogeography 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A^(*)-蚁群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方文凯 廖志高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4,共8页
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在室内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中,存在的搜索效率低下、路径不够平滑、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死锁状况等问题,设计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的双向搜索蚁群优化算法。首先利用改进A^(*)算法在栅格环境中快速收敛得到初始路径... 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在室内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中,存在的搜索效率低下、路径不够平滑、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死锁状况等问题,设计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的双向搜索蚁群优化算法。首先利用改进A^(*)算法在栅格环境中快速收敛得到初始路径,构建初始信息素矩阵,并引入障碍物因子来减少蚂蚁死锁状况的发生;其次设定双向搜索蚁群优化算法规则,并改进双向搜索中的启发函数模型,引入精英蚂蚁搜索策略和自适应信息素挥发因子策略;最后利用三阶贝塞尔曲线对路径进行平滑处理。通过Pycharm平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融合了A^(*)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及蚁群算法正反馈的特性,使得融合改进后算法比传统蚁群算法和麻雀算法在路径长度上优化12.85%和7.76%,搜索时间上优化38.17%和23.46%,迭代次数上优化67.71%和54.41%,全局路径优化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A^(*)算法 蚁群算法 双向搜索路径 贝塞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algorithm-based wide-band deterministic maximum likelihood direction finding algorithm
5
作者 李福昌 赵春晖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3期510-514,共5页
The wide-band direction finding is one of hit and difficult task in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This paper generalizes narrow-band deterministic maximum likelihood direction finding algorithm to the wideband case, and so... The wide-band direction finding is one of hit and difficult task in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This paper generalizes narrow-band deterministic maximum likelihood direction finding algorithm to the wideband case, and so constructions an object function, then utilizes genetic algorithm for nonlinear global optimization. Direction of arrival is estimated without preprocessing of array data and so the algorithm eliminates the effect of pre-estimate on the final estimation. The algorithm is applied on uniform linear array and 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e efficacy of the algorithm. In the process of simulation, we obt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estimation error and parameters of genetic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de-band direction finding deterministic maximum likelihood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Direction Probability and Algorithm of Improved Marriage in Honey Bees Optimization for Weapon Network System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晨光 涂序彦 陈杰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152-157,共6页
To solve the weapon network system optimization problem against small raid objects with low attitude,the concept of direction probability and a new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re proposed.By calculating the whole damagin... To solve the weapon network system optimization problem against small raid objects with low attitude,the concept of direction probability and a new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re proposed.By calculating the whole damaging probability that changes with the defending angle,th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weapon network system can be subtly described.With such method,we can avoid the inconformity of the description obtained from the traditional index systems.Three new indexes are also proposed,i.e.join index,overlap index and cover index,which help manag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veral sub-weapon-networks.By normalizing the computation results with the Sigmoid function,the matching problem between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indexes is well settled.Also,the algorithm of improved marriage in honey bees optimization that proposed in our previous work i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embattlement problem.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to show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indexes and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系统 优化问题 破坏概率 算法改进 核武器 蜜蜂 婚姻 SIGMOID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向A^(*)算法的软管线束自动布置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乔凯 张宏涛 彭威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3,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A^(*)算法在软管线束路径规划时搜索节点过多、折弯过大,以及难以满足多种布线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向A^(*)算法的软管线束自动布置方法。首先,为了满足管线两端的接口方向约束,采用双向搜索策略,动态定义正、反... 为了解决传统A^(*)算法在软管线束路径规划时搜索节点过多、折弯过大,以及难以满足多种布线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向A^(*)算法的软管线束自动布置方法。首先,为了满足管线两端的接口方向约束,采用双向搜索策略,动态定义正、反向搜索的目标节点;其次,引入双重权重参数优化评价函数并加入折弯代价,减少管线的拐点和折弯角度;然后,提出基于自适应步长的邻域搜索方法,并在搜索过程中设定父拐点和加入折弯角度限制约束,以提高搜索效率并满足管线最小弯曲半径要求;最后,针对搜索路径拐点较多和路径不平滑问题,提出基于节点过滤和B样条曲线插值的软管光顺方法。实验仿真表明,与传统A^(*)算法相比,所提方法规划出的管线路径拐点和搜索路径节点数都有较大减少,生成的软管路径光顺平滑,满足实际布线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管线束 双向A^(*)算法 自动布线 邻域扩展 接口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ection finding of bistatic MIMO radar in strong impulse noise
8
作者 CHEN Menghan GAO Hongyuan +2 位作者 DU Yanan CHENG Jianhua ZHANG Yuz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888-898,共11页
For bistati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radar,this paper presents a robust and direction finding method in strong impulse noise environment.By means of a new lower order covariance,the method is effective in ... For bistati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radar,this paper presents a robust and direction finding method in strong impulse noise environment.By means of a new lower order covariance,the method is 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impulse noise and achieving superior direction finding performance using the maximum likelihood(ML)estimation method.A quantum equilibrium optimizer algorithm(QEOA)is devised to resolve the corresponding objective function for efficient and accurate direc-tion finding.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reveal the capabil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in success rate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ver existing direction-finding methods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s,e.g.,locating coherent signal sources with very few snapshots in strong impulse noise.Other than that,the Cramér-Rao bound(CRB)under impulse noise environment has been drawn to test the capabil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tati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radar impulse noise direction finding lower order covariance quan-tum equilibrium optimizer algorithm(QEOA)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hod Cramér-Rao bound(C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邬蓉蓉 黄志都 +2 位作者 徐文平 唐捷 黄维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目的】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多数线路故障由雷击引起。雷击干扰识别是行波故障分析准确性的关键。为快速识别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的雷击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方法的雷击故障... 【目的】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多数线路故障由雷击引起。雷击干扰识别是行波故障分析准确性的关键。为快速识别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的雷击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方法的雷击故障识别技术。【方法】利用字典学习算法对输电线路信号进行去噪,构建信号幅值波动最小误差目标函数,并通过热启动更新字典和牛顿迭代法优化字典矩阵,从而获得高纯度的雷击故障信号,有效降低噪声干扰,提高识别精度。采用小波时间熵技术提取去噪信号中的关键特征。通过小波变换生成小波系数,重构特定层的系数,并定义滑动时间窗以计算熵和信息量,从雷电流暂态信号中提取特征,为故障识别提供数据支持。收集不同雷击特征信号,采用集成学习算法训练特征,生成多个弱分类器,并通过权值融合为强分类器,用于分类每一个雷电流暂态信号样本,提高分类器的泛化能力,使其能够应对不同种类的雷击故障信号。利用麻雀算法优化分类器,通过随机初始化种群、适应度计算、筛选麻雀、更新麻雀发现者与加入者、变异更新等步骤获得分类器的最优参数,并将其应用于优化后的分类器中,实现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自动化识别。麻雀算法作为启发式优化方法,具备自适应性与全局搜索能力,可快速在复杂搜索空间中找到最优参数,提高优化效率与识别速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去噪后信号信噪比(SNR)高于40 dB,识别均方误差(MSE)低于1.5,识别效率超过90%,平均识别时间约为2.5 s,能够准确、高效地识别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的雷击故障。【结论】本文方法为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自动化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显著提升了识别精度和效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输电线路故障的识别,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超高压 直流输电线路 雷击故障 字典学习算法 小波时间熵 麻雀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激光装置集成安装的机器人自动路径规划
10
作者 陈静 独伟锋 +3 位作者 裴国庆 熊召 杨科 周海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3-170,共8页
针对大型激光装置集成安装过程中的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改进A*算法。该算法较传统A*算法进行了三步改进:第一步是限制可行走方向,避免出现传统A*算法发生穿越障碍物情况;二是将其启发函数优化为加权曼哈顿距离函数,... 针对大型激光装置集成安装过程中的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改进A*算法。该算法较传统A*算法进行了三步改进:第一步是限制可行走方向,避免出现传统A*算法发生穿越障碍物情况;二是将其启发函数优化为加权曼哈顿距离函数,加速向x方向或者y方向扩展节点,改善限制可行走方向带来的遍历节点数激增现象;三是引入转弯惩罚项,减少路径规划过程中的转弯次数,提高路径规划搜索效率和质量。在不同大小的栅格地图中验证三步改进A*算法的性能,并与传统A*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简单地图中,三步改进A*算法遍历节点数略高于传统A*算法,转弯次数与传统A*算法相当,但路径避障性能明显优于传统A*算法,更有利于机器人安全行走。复杂地图中,综合考虑遍历节点数、转弯次数和路径长度的优先关系后,可以实现调节三步改进A*算法参数至路径规划结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A~*算法 限制可行走方向 加权曼哈顿距离 转弯惩罚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的页岩油裂缝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11
作者 王静 束青林 +3 位作者 杜玉山 张强 张玉亮 朱惠永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0,共10页
济阳坳陷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裂缝发育,在钻井过程井涌井漏频发,严重影响了钻井效率,亟须提高裂缝预测的准确率。为此,利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计算整数时移,校正叠前道集中的残余各向异性时差,提高地震资料... 济阳坳陷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裂缝发育,在钻井过程井涌井漏频发,严重影响了钻井效率,亟须提高裂缝预测的准确率。为此,利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计算整数时移,校正叠前道集中的残余各向异性时差,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并基于地震纵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引起的时差,确定方位各向异性和相对强度,最终确定裂缝的发育方向和发育密度。该方法不依赖椭圆拟合,直接将各向异性时差看作整数时移的数据匹配问题,相比商业软件中的叠前各向异性反演模块,有效解决了裂缝预测多解性的问题。预测结果在与实钻井的成像测井解释结果以及钻井过程中的钻速异常和涌漏位置对比分析中,预测准确率达到85%,证明该方法预测裂缝的可靠性高。该预测方法可以为页岩油的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裂缝预测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各向异性方向 各向异性强度 牛庄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式压缩机热力设计方法
12
作者 李凯伦 李红智 +4 位作者 张一帆 孙山 但光局 李扬 王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13-5421,I0007,共10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在近临界工况的算法稳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实际气体多变功直接积分算法,将压缩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并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压缩功的柯西数列,在子过程数量增大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精确的全过程压缩多变功。同时,...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在近临界工况的算法稳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实际气体多变功直接积分算法,将压缩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并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压缩功的柯西数列,在子过程数量增大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精确的全过程压缩多变功。同时,为解决压缩机级间焓增分配问题,提出一种等比转速级间焓增分配算法。最后,给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的热力设计流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Schultz算法,研究提出的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方法在近临界及超临界区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计算中只需要较少的子过程数即可将误差降至合格范围内。通过对50MW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主压缩机进行一维设计及流场模拟发现,提出的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方法及压缩机设计方法可以对二氧化碳压缩机方案设计及性能预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近临界工况二氧化碳压缩机 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向无环图建模的自动导引车任务调度优化
13
作者 胡毅 崔梦笙 +1 位作者 张曦阳 赵彦庆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0-1688,共9页
针对生产线和仓库之间单载自动导引车(AGV)任务调度的行驶距离优化问题,考虑多种任务选择策略,提出基于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的嵌套算法框架(BPSO嵌套框架),求解优化调度方案.针对固定任务选择策略下的优化调度方案求解,考虑任务执行顺序约... 针对生产线和仓库之间单载自动导引车(AGV)任务调度的行驶距离优化问题,考虑多种任务选择策略,提出基于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的嵌套算法框架(BPSO嵌套框架),求解优化调度方案.针对固定任务选择策略下的优化调度方案求解,考虑任务执行顺序约束和任务节点信息随环境变化,以最小化AGV行驶总距离为目标,建立基于有向无环图建模的动态旅行商问题(DAGDTSP)模型,提出改进遗传算法(IGA)求解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针对AGV任务调度方案的优化,利用IGA算法,能够有效地求解固定任务选择策略下的优化调度方案. BPSO嵌套框架能够提升求解质量,所求解的优化调度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任务变化. DAGDTSP模型在不同环境参数设置的测试问题上具备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调度 行驶总距离 有向无环图 遗传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随机模糊性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与收益分配
14
作者 韩凤舞 赵云龙 +3 位作者 曾剑峰 林俊杰 高冲 高建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1,共9页
为提升单个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的运行灵活性及经济性,针对多类异构RIES合作能量交易的协同运行和收益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可再生能源随机模糊性的优化模型。为缓解能量传输压力,在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MRIES)框架内引入了能量网... 为提升单个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的运行灵活性及经济性,针对多类异构RIES合作能量交易的协同运行和收益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可再生能源随机模糊性的优化模型。为缓解能量传输压力,在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MRIES)框架内引入了能量网络运营商(ENO)专门负责区域间的能量交易。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随机模糊双重不确定性进行了随机模糊建模来降低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针对MRIES的协同优化问题,在求解最优策略时采用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法提升算法的收敛性能。构建了基于改进Solidarity值的收益分配模型,考虑了不具备能量贡献能力的ENO的收益以及各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能力和碳排放量,促进了联盟的低碳、长期稳定运行。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构建的MRIES合作模型能够实现各RIES经济、灵活、低碳运行,并验证了所提的随机模糊建模、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法以及基于改进Solidarity值的收益分配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随机模糊建模 点对点合作能量交易 改进交替方向乘子算法 改进Solidarity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聚类和BKA-VMD-TCN-BiLSTM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15
作者 王瑞 李哲 逯静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2-603,共12页
针对光伏系统功率输出因天气条件波动大且随机性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聚类的短期光伏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GMKmeans)将原始光伏数据集分为晴天、阴天和雨天3种天气模式。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变分模态分... 针对光伏系统功率输出因天气条件波动大且随机性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聚类的短期光伏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GMKmeans)将原始光伏数据集分为晴天、阴天和雨天3种天气模式。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变分模态分解(VMD)分解数量和惩罚因子难以人工确定的问题,引入黑翅鸢优化算法(BKA)实现VMD参数的自适应优化。随后利用优化后的VMD将光伏功率时间序列数据分解成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确保模型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模拟光伏功率随时间演变的复杂模式。最后,针对各IMF分量分别构建时序卷积网络(TC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组合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叠加重构,实现对整体光伏功率输出的高精度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提升了光伏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黑翅鸢优化算法 时序卷积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OFDM-NOMA系统的自适应多模盲均衡方案
16
作者 杨龙 余凯欣 +1 位作者 李进 贾子一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09-2520,共12页
面向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针对下行链路中非规则星座点均衡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无监督的多模盲均衡方案。该方案联合软决策导向算法,通过结合NOMA功率分配因子,构建指数型代价函数,有效补偿了信道引起的... 面向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针对下行链路中非规则星座点均衡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无监督的多模盲均衡方案。该方案联合软决策导向算法,通过结合NOMA功率分配因子,构建指数型代价函数,有效补偿了信道引起的幅度和相位失真。为了最小化代价函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牛顿算法,以快速搜索最优权值。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多模均衡算法,所提出的算法稳态最大失真降低了约10倍。此外,在GNURadio平台上搭建软件无线电系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非正交多址接入 盲均衡 多模算法 软决策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C与Givens旋转的DS-CDMA信号伪码估计
17
作者 张天骐 吴仙越 +1 位作者 李春运 唐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9-2405,共7页
针对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direct 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S-CDMA)信号伪码估计问题,在已知DS-CDMA信号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新信息准则(novel information criterion,NIC)与Givens旋转的多伪码盲估计方法。该... 针对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direct 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S-CDMA)信号伪码估计问题,在已知DS-CDMA信号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新信息准则(novel information criterion,NIC)与Givens旋转的多伪码盲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观测数据按照一倍的伪码周期进行不重叠分段构造数据矩阵。利用NIC获得数据矩阵主子空间,并利用Givens旋转提取信号主成分,再通过梅西算法恢复多用户生成多项式,从而实现多用户伪码盲估计。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较特征值分解算法抗噪性能提高了3 dB,且在信号数据量较少时也能实现较优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 伪码估计 主子空间分析 Givens旋转 梅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指令字DSP上的多方向Sobel算法实现与优化
18
作者 唐俊龙 段美竹 时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139,共10页
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架构的DSP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实时性应用场景得到广泛应用,高并行性的多方向Sobel算法是这些应用领域的重要算法之一,面向VLIW DSP实现和优化多方向Sobel算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VLIW的... 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架构的DSP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实时性应用场景得到广泛应用,高并行性的多方向Sobel算法是这些应用领域的重要算法之一,面向VLIW DSP实现和优化多方向Sobel算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VLIW的数据重排Im2col(image to column)加矩阵乘GEMM(general matrix multiplication)优化卷积计算的方法,并采用DMA(direct memory access)双缓冲机制实现数据传输与内核计算的并行,减少了等待数据传输的时间开销,使用该方法在FT-Matrix DSP上实现并优化了多方向Sobel算法.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算法相比于OpenCV图像库中算法,实现了4.96~8.76倍的加速;比TMS320C6678处理器提升了3.26~6.60倍.这些结果表明,采用VLIW架构的DSP在密集型数据处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VLIW DSP上实现与优化的图像检测算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指令字(VLIW) 多方向Sobel算法 数据重排 矩阵乘 DMA双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A*路径规划算法的邻域改进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虞立斌 张亿 +2 位作者 黄磊 郝宇 袁宇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2-1318,共7页
针对A*算法在路径规划中扩展节点过多和探索时间过长等问题,进行了改进研究.提出了一种多邻域方向判断的扩展方法,通过将传统的八邻域扩展优化为四加八的十二邻域选择扩展,可以有效减少路径搜索过程中的节点扩展数量,同时路径也更加符... 针对A*算法在路径规划中扩展节点过多和探索时间过长等问题,进行了改进研究.提出了一种多邻域方向判断的扩展方法,通过将传统的八邻域扩展优化为四加八的十二邻域选择扩展,可以有效减少路径搜索过程中的节点扩展数量,同时路径也更加符合机器人运动;然后根据前置节点与目标节点的位置,通过方向搜索规则将邻域扩展过程中的不必要节点剔除,进一步减少扩展节点的数量;再通过改进双向搜索机制将搜索速度提高一个数量级、算法效率明显提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实际环境实验,在扩展节点数量、路径合理性、搜索速度这些方面都要远优于传统A*算法,进一步证明本文提出的改进A*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算法 路径规划 邻域改进 方向判断 节点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舰载机着舰直接升力控制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柳仁地 江驹 +1 位作者 张哲 刘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65-2175,共11页
针对舰载机自动着舰过程中受甲板运动及舰尾流扰动很容易发生触舰危险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舰载机自动着舰直接升力控制方法。PPO控制器以俯仰角、高度、航迹倾斜角、俯仰角速率、高度误差和航迹倾斜角速率等6个状... 针对舰载机自动着舰过程中受甲板运动及舰尾流扰动很容易发生触舰危险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舰载机自动着舰直接升力控制方法。PPO控制器以俯仰角、高度、航迹倾斜角、俯仰角速率、高度误差和航迹倾斜角速率等6个状态变作为输入,以襟翼的舵偏角增量作为输出,实现舰载机在着舰时航迹倾斜角的快速响应。与传统控制器相比,PPO控制器中的Actor-Critic框架大大提高了控制量的计算效率,降低了参数优化的难度。仿真实验基于MATLAB/Simulink中的F/A-18飞机动力学/运动学模型。利用PyCharm平台上构建的深度强化学习训练环境,通过UDP通信实现2个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动态误差小的特点,能够将着舰的高度误差稳定在±0.2 m以内,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自动着舰 深度强化学习 近端策略优化算法 直接升力控制 UDP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