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相测向相位差角跟踪式编码电路设计
1
作者 亓晓彤 杨华兵 +1 位作者 王路瑶 郭倩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6,共6页
针对传统的雷达对抗侦察中比相法测向相位差角量化编码位数增加使编码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相位差角跟踪式量化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模拟相位差角与数字编码输出角比较形成控制误差,由... 针对传统的雷达对抗侦察中比相法测向相位差角量化编码位数增加使编码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相位差角跟踪式量化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模拟相位差角与数字编码输出角比较形成控制误差,由该误差控制并行可逆计数器加减计数,实现数字角对模拟角跟踪,获得相位差角的数字编码输出结果。具有实现方式简单、编码速度快、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问题、不会因为编码位数增加使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等优点。给出了电路原理设计,进行了回路仿真,表明该方法模拟角到数字角的转换误差小,转换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相法测向 相位差角 跟踪式 量化编码 雷达对抗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送出线中比相式距离保护非故障环路距离元件的误动可能性分析
2
作者 张晨浩 蒋嘉桁 +3 位作者 宋国兵 陈洁羽 付鲁川 祝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527-5537,I0017,共12页
陕西省秋实风电发生一起反向两相接地故障导致非故障环路比相式接地距离元件误动的事故。普遍观点认为比相式距离保护具有方向性,且非故障环路距离元件无误动可能。目前尚无针对非故障环路距离元件误动可能性的研究。为此,该文以秋实风... 陕西省秋实风电发生一起反向两相接地故障导致非故障环路比相式接地距离元件误动的事故。普遍观点认为比相式距离保护具有方向性,且非故障环路距离元件无误动可能。目前尚无针对非故障环路距离元件误动可能性的研究。为此,该文以秋实风电距离保护误动事故分析为切入点,结合网络拓扑、风电场特性和保护原理揭示保护误动的本质原因,并结合故障录波数据进行验证。进一步讨论各种故障类型、不同故障位置情况下接地距离和相间距离元件发生误动的可能性。最后,将上述结论拓展至同步机电源系统,发现正序电压极化的比相式距离保护不具备故障相识别能力。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对上述结论进行验证,并结合故障录波给出防止距离保护误动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相式距离保护 非故障环路距离元件 故障环路 误动可能性分析 故障相识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中24种磺胺类抗生素检测方法比对研究
3
作者 郭越 丁萌萌 +5 位作者 董瑞 刘亚萍 时百成 常淼 沈秀娥 刘保献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环境地下水中已有多种磺胺类抗生素被检出,污染平均值为ND~612 ng/L(ND表示未检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地下水中抗生素检测水平和效率,选取在线固相萃取和手工固相萃取2种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开展地下水中24种磺胺... 环境地下水中已有多种磺胺类抗生素被检出,污染平均值为ND~612 ng/L(ND表示未检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地下水中抗生素检测水平和效率,选取在线固相萃取和手工固相萃取2种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开展地下水中24种磺胺类抗生素检测。结果表明:在线固相萃取和手工固相萃取2种前处理方法检出限差异不大(分别为0.10~0.58 ng/L和0.08~0.59 ng/L),均达到ng/L检出级别;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法基体加标回收率为70.7%~144%,相对标准偏差为0.3%~15.2%,结果优于手工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法(基体加标回收率为25.1%~132%,相对标准偏差为0.8%~18.3%);2种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1.0~200 ng/L和1.0~200μg/L,相关系数(r>0.99)良好,均可满足磺胺类抗生素痕量分析测试的要求。与手工固相萃取法相比,在线固相萃取法前处理操作简单,用时短,使用工作曲线对水中磺胺类抗生素浓度的测定更为准确。将这2种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地下水样品中24种磺胺类抗生素检测,检出了9种磺胺类抗生素,检出率为5.9%~70.6%,检出值为ND~188.8 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在线固相萃取 三重四极杆质谱 方法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控制目标下系统故障特征及保护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华 黄涛 +2 位作者 徐晓春 赵青春 汪楠楠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0-216,224,共8页
分析了构网目标下的典型同步控制及故障穿越策略,提出了构网型变流器在故障分析时的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在相量平面分析了含构网型变流器系统稳态运行及各类故障工况下的电气量特征,指出构网控制目标下的故障特征与传统同步机系统的... 分析了构网目标下的典型同步控制及故障穿越策略,提出了构网型变流器在故障分析时的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在相量平面分析了含构网型变流器系统稳态运行及各类故障工况下的电气量特征,指出构网控制目标下的故障特征与传统同步机系统的异同。重点针对当前电网中主流配置的电流差动保护与距离保护开展构网控制目标下的动作性能评估,并通过构建PSCAD仿真模型验证理论研究结果。分析表明,相比于传统跟网型控制,构网变流器控制技术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特性,为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创造了一个相对良好的运行环境,有利于提高保护整体动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故障穿越 虚拟阻抗 差动保护 比相式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控阵雷达对雷达侦察测向的欺骗机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晶 王博 +1 位作者 孟国祥 陈双艳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对地攻击任务中需要根据事先获得的威胁源情报数据借助战术任务规划系统制定打击计划并下发给攻击机。无源雷达侦察测向系统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可以解算出威胁源位置信息并提供给任务规划系统。当敌方雷达为频控阵体制而非相控阵... 对地攻击任务中需要根据事先获得的威胁源情报数据借助战术任务规划系统制定打击计划并下发给攻击机。无源雷达侦察测向系统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可以解算出威胁源位置信息并提供给任务规划系统。当敌方雷达为频控阵体制而非相控阵体制时,由于频控阵雷达波束的弯曲特性,会对无源测向系统产生欺骗。本文在分析频控阵雷达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对比相控阵与频控阵等相位面特性,以干涉仪测向系统为例研究频控阵雷达对比相法测向的欺骗效果。几种非线性FDA阵列的欺骗仿真结果表明,log-FDA的虚拟发射机交点坐标偏离量大于sin-FDA。当干涉仪x轴坐标x_(G)=300 km时,虚拟发射机交点坐标随着干涉仪y轴坐标y_(G)的增加而逐渐逼近FDA阵列实际位置,交点偏移量log-FDA>sin-FDA>reciprocal-F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攻击 频控阵 测向定位 比相法测向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相位的视距内动态无线时间比对关键技术研究
6
作者 张颖博 刘音华 +2 位作者 刘娅 李孝辉 张吉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188,共12页
针对视距内动态时间比对用伪距观测量解算钟差噪声较大的问题,用载波相位观测量可以大幅度减小解算钟差的噪声,但载波相位存在求解整周模糊度和周跳等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双向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原理以及配对解算钟差的方法,并提出了... 针对视距内动态时间比对用伪距观测量解算钟差噪声较大的问题,用载波相位观测量可以大幅度减小解算钟差的噪声,但载波相位存在求解整周模糊度和周跳等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双向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原理以及配对解算钟差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采样提取双向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新方法,减小了双向载波相位因采样时刻不一致导致的链路非对称对钟差测量结果的影响。针对载波相位双向时间比对中整周模糊度的求解和周跳探测与修正2个技术难点,用改进的伪距法估算整周模糊度,并用卡尔曼滤波实时的探测修正周跳。最后搭建车载试验平台验证动态时间比对效果,载波相位相较于伪距双向时间比对的精度提升了71.3%,测量钟差的均方根误差达到了百皮秒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时间比对 伪距 载波相位 整周模糊度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相位衬度两种成像技术的比较及分析
7
作者 刘安娜 彭屹峰 +2 位作者 肖体乔 杜国浩 何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分别采用衍射增强成像(DEI)和同轴成像(IOXI)技术进行小鼠肾脏组织的相位衬度成像研究,旨在评估两种成像方法的特性和效果。方法:分别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4W1A及上海光源(SSRF)BL13W1上进行实验(分别实施DEI和IOXI)。经福尔... 目的:分别采用衍射增强成像(DEI)和同轴成像(IOXI)技术进行小鼠肾脏组织的相位衬度成像研究,旨在评估两种成像方法的特性和效果。方法:分别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4W1A及上海光源(SSRF)BL13W1上进行实验(分别实施DEI和IOXI)。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不同月龄(10、18、24月龄)小鼠的肾脏标本置于成像台进行成像,以图像衬度及分辨率等指标评估电荷耦合器件(CCD)获得的图像,具体评估指标包括显示的图像形态结构、衬度、分辨率等参数。结果:DEI技术获得的图像主要是显示血管结构。而IOXI技术获得的图像包含更多的细节,除了血管结构外,还能清晰显示包括肾小球在内的小鼠肾脏的微细结构,尤其在高分辨成像下,通过比较不同月龄的小鼠肾脏,初步获得小鼠老化的过程:首先从皮质肾小球的分布、走行及数量发生变化,到后期乃至终末期累及髓质,直小管及血管结构紊乱、皱缩以及肾脏呈硬化萎缩改变。结论:DEI和IOXI技术均能较好显示小鼠的肾脏血管结构,但IOXI技术更能显示包括肾小球在内的细微结构,这对未来研究肾脏病变乃至其余实质脏器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相衬成像 衍射增强成像 同轴成像 肾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宽带超高精度双向时间比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海峰 王学运 +2 位作者 易航 张升康 葛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9,共8页
当前微波双向时间比对技术广泛应用于视距区域站间时间同步领域,能够达到纳秒站间时间同步水平,对于时间同步指标更高的应用场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利用大带宽扩频信号和载波相位在时间测量性能方面的潜在优异性能,提出了基于宽带... 当前微波双向时间比对技术广泛应用于视距区域站间时间同步领域,能够达到纳秒站间时间同步水平,对于时间同步指标更高的应用场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利用大带宽扩频信号和载波相位在时间测量性能方面的潜在优异性能,提出了基于宽带信号调制解调技术的微波双向载波相位时间比对方法,设计了原型试验系统,利用氢原子钟和相位微跃计验证了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A类)0.27 ps和分辨力4 ps,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后续远距离试验和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时间比对 宽带信号 载波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某铜矿选冶渣综合理化特性及环境污染特性评价
9
作者 张维 傅开彬 +4 位作者 王磊 谌书 姚俊 廖飞 魏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86,共12页
针对铜矿选冶渣组成复杂、环境特性不清和治理修复难度大等问题,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ML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同步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TA-FTIR-GCMS)等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铜矿选冶渣的综合理化特性;运用... 针对铜矿选冶渣组成复杂、环境特性不清和治理修复难度大等问题,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ML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同步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TA-FTIR-GCMS)等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铜矿选冶渣的综合理化特性;运用毒性浸出程序(TCLP)、改进的三步提取(BCR)、风险评估编码(RAC)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RSP)等方法研究铜矿选冶渣的环境污染特性.结果表明,铜矿选冶渣多呈团聚状,体积平均粒径为54.18μm,主要含铁橄榄石(75.33%)、磁铁矿(12.15%)、黑云母等物相.硫酸硝酸法测得的铜矿选冶渣Cr、Cu、Zn和Pb浓度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规定的危废限值,该铜矿选冶渣为一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RAC法和RSP法评价结果表明,Cu是铜矿选冶渣的主要防治对象,Fe、Zn、Pb是铜矿选冶渣的次要防治对象.研究结果为铜矿选冶渣的安全处理和处置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选冶渣 综合理化特性 环境污染特性 风险评估编码法(RAC)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油井转地热井取热性能评价及井型对比
10
作者 许富强 薛亚斐 +2 位作者 宋先知 熊波 莫邵元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6,共11页
地热能开发具有很多优势,但建井成本占总成本一半以上,限制了其推广利用。部分油田废弃井蕴含丰富的地热资源,将废弃油井改造为地热井进行取热,可大幅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达到含水经济极限的油藏也可用于热量提取,实现热-油联产。目... 地热能开发具有很多优势,但建井成本占总成本一半以上,限制了其推广利用。部分油田废弃井蕴含丰富的地热资源,将废弃油井改造为地热井进行取热,可大幅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达到含水经济极限的油藏也可用于热量提取,实现热-油联产。目前,大多数地热井网取热研究为定井型或/和不考虑油水两相流动。然而,不同井型下油水流动和传热特性对油田地热开发方案的设计与调整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建立了考虑油水两相流的热流耦合模型,对比了各种井型下的生产特性,如生产温度、注采压差、产液量和产油量。研究表明:不同井型的生产温度和压差的最大差值分别可达22.56 K和1.03 MPa,注入井和生产井交叉对称分布时,取热系统具有最高的生产温度和产油量,同时具有较低的注采压差。研究揭示了不同井型在热提取过程中温压场的演变特征,可为设计和调整井型提供依据,为油田热-油联产评价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油井 地热井 油水两相流 井型对比 热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源控制故障响应对交流线路距离保护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兴国 于溯 +1 位作者 周泽昕 柳焕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34-3843,共10页
大规模风电、光伏新能源经交流送出系统中,送出线路发生故障后,新能源电源控制的故障响应严重影响交流线路距离保护的动作性能。该文分析了新能源电源典型控制策略对故障后电源等值阻抗及系统功角的影响,故障后电源等值阻抗和系统功角... 大规模风电、光伏新能源经交流送出系统中,送出线路发生故障后,新能源电源控制的故障响应严重影响交流线路距离保护的动作性能。该文分析了新能源电源典型控制策略对故障后电源等值阻抗及系统功角的影响,故障后电源等值阻抗和系统功角显著增大。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类型距离保护的动作性能。针对测距式距离保护,揭示了线路正向区外或反向区外发生经过渡电阻故障时保护误动、线路正向区内故障时保护拒动机理。针对比相式距离保护,揭示了正序极化电压相位受控偏移导致线路区内相间短路故障时保护拒动、区外反向故障时保护误动机理。利用实时数字仿真平台(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RTDS)建立了仿真模型,利用仿真结果和现场实际误动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大规模新能源送出线路故障分析和后备保护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源控制策略 测距式距离保护 比相式距离保护 等值阻抗 系统功角 保护误动 保护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电流相位比较和幅值比较的广域后备保护方法 被引量:56
12
作者 李振兴 尹项根 +2 位作者 张哲 王育学 何志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250,共9页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和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环网的广泛应用,广域继电保护有助于解决传统后备保护整定配合复杂,潮流转移时引起级联跳闸等问题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分区域分布集中式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结构,提出一种新型...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和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环网的广泛应用,广域继电保护有助于解决传统后备保护整定配合复杂,潮流转移时引起级联跳闸等问题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分区域分布集中式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结构,提出一种新型广域后备保护方法,该方法结合系统故障时线路序电压和序电流的分布特点,实时监视分区域各母线序电压的启动,通过对启动母线序电压进行排序选出疑似故障线路,并利用疑似线路两侧的序电流相位和幅值比较构成广域后备保护故障线路识别判据:区外故障时,电流相位相同,大小相等;区外故障时,电流相位相反,大小不定。该方法只需上传故障疑似线路信息,减小了系统的通信量和计算量,同时采用分布参数线路模型消除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该方法原理简洁,易于整定,且适用于系统高阻接地、非全相运行、转换性故障及潮流转移等复杂运行工况,IEEE 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继电保护 分布电压 相位比较 幅值比较 故障识别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比相法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利 杨以涵 +2 位作者 杨秀媛 彭谦 司冬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97,共7页
随着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线解决配电网故障定位问题成为供电部门的迫切需要。分析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现象,得出了各支路上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之间相位差特点,即故障路径上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90°... 随着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线解决配电网故障定位问题成为供电部门的迫切需要。分析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现象,得出了各支路上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之间相位差特点,即故障路径上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90°,非故障路径上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从而提出基于相位的在线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磁场检测获取电流信息,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实现电流/电压的同步测量,并利用GPRS网络将电压信息传送到电流检测点以实现相对相位的获取;采用相位转动法和双端比较法2种移动式的测量手段获取电流信息。理论分析及ATP仿真表明了移动式比相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定位 比相法 移动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超高精度频标比对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杜保强 周渭 +1 位作者 陈法喜 周海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7-97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检宽带测频技术的新型高精度频标比对设计方案。利用频率信号间相位差变化的规律性,在两相位重合处建立测量闸门,克服了传统频率测量中存在的±1个计数误差的问题。通过附加延时可调电路减少相位重合点的个数并在...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检宽带测频技术的新型高精度频标比对设计方案。利用频率信号间相位差变化的规律性,在两相位重合处建立测量闸门,克服了传统频率测量中存在的±1个计数误差的问题。通过附加延时可调电路减少相位重合点的个数并在相位重合控制电路的帮助下有效地捕捉最佳相位重合点,进而降低测量闸门开启和关闭的随机性,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了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其实际测量精度可达10-13/s量级,明显优于传统测频方法的测量精度。结合CPLD片上技术,新方案设计的频标比对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鉴相频率 相位重合点 系统设计 CPLD 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L,一个近距离确定震源深度的震相 被引量:99
15
作者 崇加军 倪四道 曾祥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20-2630,共11页
实际地震波形观测表明,对于大陆结构相对简单的地壳中的地震而言,有一震相出现在P波和S波之间.一般在30~50km附近发育得较好,其能量主要集中在径向分量,而垂向分量的振幅相对径向要小,切向分量上的振幅很弱,且波形以低频为主,通常没有... 实际地震波形观测表明,对于大陆结构相对简单的地壳中的地震而言,有一震相出现在P波和S波之间.一般在30~50km附近发育得较好,其能量主要集中在径向分量,而垂向分量的振幅相对径向要小,切向分量上的振幅很弱,且波形以低频为主,通常没有P波尖锐.在利用FK方法计算合成地震图的基础上,发现该震相是由S波入射到自由地表形成水平传播的P波(文献称为surface P wave,自由地表P波)或者包括S波入射到地表后形成的多次P波或其散射震相.由于该震相是由S波和P波之间耦合而形成,本文将其定义为sPL(s coupled into P)震相.理论波形研究表明,sPL相对直达P波的到时差对震中距离不敏感,而随着震源深度的增加几乎呈线性增加,因此可以很好的约束震源深度.本文以2005年江西九江地震为例,证实了sPL确定震源深度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在观测到sPL震相的情况下,离震源50km以内的一个三分量地震台站的波形就可以帮助获得可靠的震源深度,而不需要精确的震中距离.由于sPL震相出现距离较近,对于较小(三级以上)的地震也可以应用,因此在稀疏台网布局情形下sPL对于确定中小地震深度应该具有很好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深度 深度震相 sPL震相 地表P波 波形对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展开的6种算法比较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锋涛 罗江龙 +1 位作者 刘志强 吕晓旭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相位展开算法主要可以分为路径跟踪算法和全局展开算法。为了比较这些算法的性能,采用计算机模拟斜面和高斯面,并加入不同程度噪声产生包裹相位;从两大类中各选取3种比较典型的算法分别对其进行相位展开,计算它们的均方根误差;最后对实... 相位展开算法主要可以分为路径跟踪算法和全局展开算法。为了比较这些算法的性能,采用计算机模拟斜面和高斯面,并加入不同程度噪声产生包裹相位;从两大类中各选取3种比较典型的算法分别对其进行相位展开,计算它们的均方根误差;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网络规划的最小费用流算法和基于贝叶斯推断的ZπM算法是较为有效的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值得选择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相位展开 算法比较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信号之间的相位量子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雪萍 周渭 +1 位作者 李智奇 苗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1-185,共5页
针对周期性信号之间的普遍规律性,分析了等效鉴相频率和相位量子的概念.周期性信号除自身的变化规律外,周期性信号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础是相位量子,它揭示了周期性信号普遍联系的本质.实验证明相位量子是相互作用的周期性信号之间... 针对周期性信号之间的普遍规律性,分析了等效鉴相频率和相位量子的概念.周期性信号除自身的变化规律外,周期性信号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础是相位量子,它揭示了周期性信号普遍联系的本质.实验证明相位量子是相互作用的周期性信号之间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以相位量子为基础的测量、比对和控制能实现任意频率信号之间的直接相位比对.相位量子在主动型氢原子钟锁相环线路改造中简化了传输线路,减少了相位噪声引入,提高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鉴相频率 相位量子 群周期 锁相环 周期性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台原子钟性能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娅 李孝辉 +1 位作者 唐升 王文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77-2183,共7页
时频基准驱动的系统要求提供频率相位连续的时频信号,这对时频信号产生系统的可靠性提出要求,目前,冗余备份是提高设备可靠性的主要手段,可靠的时频信号产生系统通常由主备多台原子钟、在线监测设备、钟组合算法和控制设备组成,以原子... 时频基准驱动的系统要求提供频率相位连续的时频信号,这对时频信号产生系统的可靠性提出要求,目前,冗余备份是提高设备可靠性的主要手段,可靠的时频信号产生系统通常由主备多台原子钟、在线监测设备、钟组合算法和控制设备组成,以原子钟的性能监测结果为基础,通过实施组合算法计算频率或相位调整量,驾驭各钟输出的时频信号。如何获得最优性能的时频信号,在线监测设备准确、实时评估原子钟性能是关键。在分析原子钟关键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台原子钟频率、相位性能并行比较的数字测量方法,研究了使用比对结果获得相位连续、频率稳定信号的方法。最后根据该方法研制了原理样机,样机的测试结果验证该方法满足铯或氢原子钟等高性能原子钟组在线实时监测需求,其中测试10 MHz信号源阿伦方差表征的设备本底噪声为3.4E-14/s,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钟 在线监测 相位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频相位处理的高精度频率测量系统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杜保强 周渭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26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异频相位处理的高精度频率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异频鉴相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脉宽调整电路减少相位重合点簇中的脉冲个数和附加相位控制电路有效捕捉最佳相位重合点,降低了计数闸门动作的随机性,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 提出了一种基于异频相位处理的高精度频率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异频鉴相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脉宽调整电路减少相位重合点簇中的脉冲个数和附加相位控制电路有效捕捉最佳相位重合点,降低了计数闸门动作的随机性,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新方案结合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片上技术,既保留了相位重合检测技术克服±1个计数误差的优越性,同时也提高了测量速度,简化了测量设备,降低了成本和功耗.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了新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其实际测量精度可达10-13s-1量级,明显优于传统测频方法的测量精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频鉴相 等效鉴相频率 量化相移分辨率 最佳相位重合点 系统方案设计 实验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周期相位比对的GPS载波相位测量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杜保强 刘丹 +2 位作者 王延峰 曹玲芝 周渭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6-1092,共7页
GPS载波相位测量是当前国际时频测量与传递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高精度时间传输及精密导航定位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群周期相位比对的GPS载波相位测量方法。利用L1和L2波段的稳定性特征,引入高分辨率异频相位处理思想,通过分析两载波... GPS载波相位测量是当前国际时频测量与传递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高精度时间传输及精密导航定位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群周期相位比对的GPS载波相位测量方法。利用L1和L2波段的稳定性特征,引入高分辨率异频相位处理思想,通过分析两载波信号之间固有的频率或相位关系,将群周期相位比对理论应用于GPS载波相位测量中,结合高精度异频相位检测方法,实现星地之间的精密测距及准确定位。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与传统的载波相位测量方法相比,提高了整周模糊度的解算精度,消除了数学模型的误差来源,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电路结构,提高了定位精度。该方法将为高精度时频传递与导航定位等高科技领域提供相位处理及时间同步方面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载波相位 整体模糊度 群周期 异频相位比对 相位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