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rection finding of bistatic MIMO radar in strong impulse noise
1
作者 CHEN Menghan GAO Hongyuan +2 位作者 DU Yanan CHENG Jianhua ZHANG Yuz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888-898,共11页
For bistati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radar,this paper presents a robust and direction finding method in strong impulse noise environment.By means of a new lower order covariance,the method is effective in ... For bistati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radar,this paper presents a robust and direction finding method in strong impulse noise environment.By means of a new lower order covariance,the method is 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impulse noise and achieving superior direction finding performance using the maximum likelihood(ML)estimation method.A quantum equilibrium optimizer algorithm(QEOA)is devised to resolve the corresponding objective function for efficient and accurate direc-tion finding.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reveal the capabil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in success rate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ver existing direction-finding methods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s,e.g.,locating coherent signal sources with very few snapshots in strong impulse noise.Other than that,the Cramér-Rao bound(CRB)under impulse noise environment has been drawn to test the capabil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tati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radar impulse noise direction finding lower order covariance quan-tum equilibrium optimizer algorithm(QEOA)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hod Cramér-Rao bound(C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enna geometry strategy with prior information for direction-finding MIMO radars 被引量:1
2
作者 Weidong Jiang Haowen Chen Xiang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468-475,共8页
The antenna geometry strategy for direction finding (DF) with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radars is studied. One case, usually encountered i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s consi- dered. For a directional an... The antenna geometry strategy for direction finding (DF) with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radars is studied. One case, usually encountered i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s consi- dered. For a directional antenna geometry with a prior direction, the trace-optimal (TO) criterion (minimizing the trace) on the av- erage Cramer-Rao bound (CRB) matrix is employed. A qualitative explanation for antenna geometry is provided, which is a combi- 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the numerical example sec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antenna geometries, designed by the proposed strategy, outperform the representative DF antenna geome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radar direction finding (df antenna geometry strategy Cramer-Rao bound(CRB) trace-optimal (TO) simulated annealing (SA)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ection finding of coexisted independent and coherent signals using 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 被引量:3
3
作者 Ming Diao Chunlian 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4期481-487,共7页
The existin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estim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 array barely deal with the coexisting of independent and coherent signals. A two-dimensional direction findin... The existin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estim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 array barely deal with the coexisting of independent and coherent signals. A two-dimensional direction finding method using an L-shape 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 array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the DOAs of the independent signals and the coherent signals are estimated separately, so that the array aperture can be exploited sufficiently. Firstly, the DOAs of the independent signals are estimated by the 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 herent signals can be eliminated by utilizing the property of the coherent signals. Then the data covariance matrix containing the information of the coherent signals only is obtained by exploiting the Toeplitz property of the independent signals, and an improved polarimetric angular smoothing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de-correlate the coherent signals. This new method is more practical in actual signal environment than common DOA estimation algorithms and can expand the array apertur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show the estim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 finding 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 polarimetric angular smoothing 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 Toeplitz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algorithm-based wide-band deterministic maximum likelihood direction finding algorithm
4
作者 李福昌 赵春晖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3期510-514,共5页
The wide-band direction finding is one of hit and difficult task in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This paper generalizes narrow-band deterministic maximum likelihood direction finding algorithm to the wideband case, and so... The wide-band direction finding is one of hit and difficult task in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This paper generalizes narrow-band deterministic maximum likelihood direction finding algorithm to the wideband case, and so constructions an object function, then utilizes genetic algorithm for nonlinear global optimization. Direction of arrival is estimated without preprocessing of array data and so the algorithm eliminates the effect of pre-estimate on the final estimation. The algorithm is applied on uniform linear array and 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e efficacy of the algorithm. In the process of simulation, we obt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estimation error and parameters of genetic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de-band direction finding deterministic maximum likelihood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天线的DF协作通信系统SER性能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檀蕊莲 柏鹏 +2 位作者 李哲 林志国 李宗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5-1190,共6页
针对使用定向天线的协作通信系统,对固定译码转发协议(decode-and-forward protocol,DF)的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SER)性能进行探索性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定向天线的DF协作通信系统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该模型下的SER闭式表达式,确... 针对使用定向天线的协作通信系统,对固定译码转发协议(decode-and-forward protocol,DF)的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SER)性能进行探索性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定向天线的DF协作通信系统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该模型下的SER闭式表达式,确定SER上界,并以SER为优化目标分析最优功率分配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数值仿真对所建立模型的SER性能进行详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使用定向天线的条件下,DF协作通信系统的SER更小,系统性能优劣与各节点定向增益、信道质量和功率分配方式密切相关,最优功率分配比平均功率分配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定向天线 固定译码转发 误符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干涉仪的基线优化与高效解模糊算法
6
作者 丁禄山 舒汀 何劲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6,共6页
相位干涉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测向体制,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和电子战领域。针对干涉仪的相位模糊问题,文中基于相位样本空间理论开展研究,从双基线相位干涉仪出发,分析并揭示了解相位模糊的物理本质和内在机理,建立了干涉仪正确解模糊区间的... 相位干涉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测向体制,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和电子战领域。针对干涉仪的相位模糊问题,文中基于相位样本空间理论开展研究,从双基线相位干涉仪出发,分析并揭示了解相位模糊的物理本质和内在机理,建立了干涉仪正确解模糊区间的通用理论模型,进一步推导了多基线干涉仪的正确解模糊概率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线优化与高效解模糊算法,在放宽阵型约束的同时,通过选择不同工作频段的最佳基线组合,并充分利用正确解模糊的理论区间,实现了干涉仪解模糊性能的显著提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文中所提算法不仅降低了对阵型配置的约束,扩展了算法的适用范围,且运算复杂度较低,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干涉仪 解模糊 基线优化 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相测向相位差角跟踪式编码电路设计
7
作者 亓晓彤 杨华兵 +1 位作者 王路瑶 郭倩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6,共6页
针对传统的雷达对抗侦察中比相法测向相位差角量化编码位数增加使编码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相位差角跟踪式量化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模拟相位差角与数字编码输出角比较形成控制误差,由... 针对传统的雷达对抗侦察中比相法测向相位差角量化编码位数增加使编码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相位差角跟踪式量化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模拟相位差角与数字编码输出角比较形成控制误差,由该误差控制并行可逆计数器加减计数,实现数字角对模拟角跟踪,获得相位差角的数字编码输出结果。具有实现方式简单、编码速度快、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问题、不会因为编码位数增加使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等优点。给出了电路原理设计,进行了回路仿真,表明该方法模拟角到数字角的转换误差小,转换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相法测向 相位差角 跟踪式 量化编码 雷达对抗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定场景下的GNSS欺骗干扰源稀疏测向
8
作者 赵雨晴 沈锋 +1 位作者 徐定杰 孟振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8,共7页
针对传统的子空间类测向算法在欠定场景下失效,且需要信号源数量作为先验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GNSS欺骗干扰源测向方法,以提升卫星导航接收机在欺骗环境下的应用安全。通过构建循环相关矩阵以降低噪声对互质阵列信号处理... 针对传统的子空间类测向算法在欠定场景下失效,且需要信号源数量作为先验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GNSS欺骗干扰源测向方法,以提升卫星导航接收机在欺骗环境下的应用安全。通过构建循环相关矩阵以降低噪声对互质阵列信号处理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矢量化循环相关矩阵获取虚拟域等效阵列信号。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基于虚拟域信号稀疏重构的优化问题,通过最小化拟合误差,获得高精度、多自由度测向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传统子空间类算法具有更高的测向精度,而且在欠定场景下,依旧可以提供可靠的欺骗源测向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欺骗干扰 测向 稀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预处理的非圆信号测向新方法
9
作者 安春莲 李鹏 杨古月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54-1460,共7页
针对非圆信号测向,为了改善低信噪比时的测向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预处理和矩阵重构的测向新方法。首先,基于均值滤波提出一种平滑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平滑低信噪比情况下的噪声成分,改善信噪比条件。然后,进一步利用信号非圆特性实... 针对非圆信号测向,为了改善低信噪比时的测向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预处理和矩阵重构的测向新方法。首先,基于均值滤波提出一种平滑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平滑低信噪比情况下的噪声成分,改善信噪比条件。然后,进一步利用信号非圆特性实现阵列扩展和矩阵重构,避免了非圆相位估计,有效降低了参数估计维度。最后,利用ESPRIT(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算法进行测向估计。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估计过程简单,计算复杂度低,能够有效改善低信噪比时的测向性能,在低信噪比时相对已有方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估计成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信号 DOA估计 测向 ESPRIT算法 平滑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果振动式采收装备研究进展与趋势
10
作者 寇欣 曲振兴 +3 位作者 王东 李世晓 汤晶宇 曹有为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5期9-20,共12页
针对国内外振动式林果采摘与收集装备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了林果振动式采摘与收集装备的研究进展与趋势,提出现有的林果振动式采摘与收集装备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林果 振动式采摘装备 收集装备 研究成果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邻阵面水平干涉仪的联合二维测向算法
11
作者 苏生 陈文静 +1 位作者 丁兆贵 居易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118,共5页
在多阵面水平干涉仪侦察系统中,当入射信号的俯仰角不为0时,由于投影效应,不同阵面的方位角测量结果将存在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邻阵面水平干涉仪的联合二维测向算法,每个阵面仅需配置水平干涉仪天线阵列,相邻阵面... 在多阵面水平干涉仪侦察系统中,当入射信号的俯仰角不为0时,由于投影效应,不同阵面的方位角测量结果将存在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邻阵面水平干涉仪的联合二维测向算法,每个阵面仅需配置水平干涉仪天线阵列,相邻阵面首先测量出各自阵面的方位角,通过联合计算求得入射信号的真实方位角和俯仰角。同时相邻阵面安装夹角设计更为灵活,易于扩展,且相对二维干涉仪天线阵列,阵面体积能有效减小。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相邻阵面水平干涉仪的联合二维测向算法能够有效解决由于存在俯仰角而导致的一维干涉仪测向偏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测向 多阵面系统 干涉仪 二维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任意阵列干涉仪测向方法
12
作者 朱子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0-1305,共6页
针对当前干涉仪测向技术中测向精度和解模糊概率易受基线选择影响,以及天线阵元尺寸和侦测距离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干涉仪测向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增益非对称的几何阵列,结合一种普遍适用于任意平面阵列干涉仪的二维测向方法,... 针对当前干涉仪测向技术中测向精度和解模糊概率易受基线选择影响,以及天线阵元尺寸和侦测距离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干涉仪测向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增益非对称的几何阵列,结合一种普遍适用于任意平面阵列干涉仪的二维测向方法,显著优化了测向性能。具体而言,就是利用高增益天线的信号相关性提取干涉仪阵列间的相位差信息,并通过构建相位差代价函数,采用最小方差迭代算法来准确计算出来波方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的有效探测距离可达传统干涉仪的2倍以上,且对干涉仪阵列的构型无特殊要求。此外,该方法无需刻意解相位差模糊问题,其测向精度较传统干涉仪相差0.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阵列 干涉仪测向 二维测向 增益非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比幅测向系统自适应副瓣抑制补偿方法
13
作者 陈文静 苏生 +1 位作者 丁兆贵 居易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46,共6页
对于基于方位扫描的舰载比幅测向系统,常规的副瓣抑制方法存在副瓣抑制效果不理想且降低目标侦察概率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比幅测向系统自适应副瓣抑制补偿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对辅助天线测得的信号幅度进行自适应地增加或减... 对于基于方位扫描的舰载比幅测向系统,常规的副瓣抑制方法存在副瓣抑制效果不理想且降低目标侦察概率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比幅测向系统自适应副瓣抑制补偿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对辅助天线测得的信号幅度进行自适应地增加或减小,补偿完成后形成一张副瓣抑制补偿表;接收机工作时可根据频率和信号入射波束号进行副瓣抑制补偿值的调用;详细阐述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并进行仿真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比幅测向系统的副瓣抑制效果从而提高舰船电子侦察的精确度,同时能提高海上目标的侦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幅测向 副瓣抑制 自适应补偿 侦察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作无人机地面站及飞手快速搜寻检测技术
14
作者 靳啸龙 侯博 +1 位作者 范志良 尹中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5,共10页
针对现有无人机反制技术仅对无人机本体进行干扰拦截,导致“治标而不治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合作无人机地面站及飞手快速搜寻检测技术。首先,利用时间调制阵列天线信号测向方法测定非合作无人机地面站方位;然后,基于该方位信息使用... 针对现有无人机反制技术仅对无人机本体进行干扰拦截,导致“治标而不治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合作无人机地面站及飞手快速搜寻检测技术。首先,利用时间调制阵列天线信号测向方法测定非合作无人机地面站方位;然后,基于该方位信息使用透视投影计算地面站操作飞手在无人机挂载视觉设备中的投影尺寸;最后,重构轻量化目标检测网络,并通过目标投影尺寸信息辅助的网络选择机制实现飞手的快速检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可实现地面站及飞手的快速搜寻检测,其中在无人机平台上单次测向平均用时9.67 ms,平均测向误差1.08°;对飞手目标的图像检测帧率平均提升了52.98%,重构目标检测网络参数量平均减少59.6%,浮点运算速度平均下降37.7%。所提技术可为非合作无人机反制提供全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反制 信号测向 时间调制阵列天线 透视投影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天线的DF协同通信技术研究
15
作者 刘波 马涛 王徐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21期5-8,14,共5页
对基于定向天线的DF协同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种不同DDF协同通信方式,通过对这些通信方式的分析,推导出了它们的中断概率表达式,并仿真对比了各种方式中断概率的异同。结果表明,反馈及选择DDF系统可以获得满分分级增益,在频谱... 对基于定向天线的DF协同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种不同DDF协同通信方式,通过对这些通信方式的分析,推导出了它们的中断概率表达式,并仿真对比了各种方式中断概率的异同。结果表明,反馈及选择DDF系统可以获得满分分级增益,在频谱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反馈DDF系统能获得最优的中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天线 df协同通信 中断概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动站交叉定位系统精度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先登飞 程旗 +2 位作者 汪小林 朱弋 甄体智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88,共6页
针对多机动站交叉定位系统观测站具有机动能力的应用特点,从测向交叉定位技术的定位原理入手,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以4站交叉定位系统为例,按目标大致分布区域已知且布设阵地条件不受限制、基于任务需求观测站需机动的随机布站两... 针对多机动站交叉定位系统观测站具有机动能力的应用特点,从测向交叉定位技术的定位原理入手,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以4站交叉定位系统为例,按目标大致分布区域已知且布设阵地条件不受限制、基于任务需求观测站需机动的随机布站两种典型应用场景,提出了根据目标分布区域优化布站阵型、根据既定阵型优化数据处理算法两种定位优化方法。在不额外增加观测站的条件下,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增大有效定位区域。该方法成本代价小、技术难度低、定位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 多站定位 定位精度 布站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协同二维DOA和TDOA观测量的超视距短波辐射源定位新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鼎 尹洁昕 +1 位作者 高路 张莉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5-1156,共22页
针对超视距远距离短波辐射源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观测站同时获得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参数的场景下,提出一种协同这两种观测量的定位新方法。首先,基于单跳电离层虚高模型构建面向短波辐射源的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的非... 针对超视距远距离短波辐射源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观测站同时获得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参数的场景下,提出一种协同这两种观测量的定位新方法。首先,基于单跳电离层虚高模型构建面向短波辐射源的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的非线性观测方程。然后,将超视距定位几何模型与代数模型相结合,并依次将两种非线性观测方程转化为伪线性观测方程,进而提出一种无需迭代的两阶段协同定位方法。阶段1通过求解一元六次多项式的根获得目标位置向量闭式解,阶段2通过构建等式约束优化模型对阶段1的估计误差进行改良,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技术得到精度更高的定位结果。最后,利用约束误差扰动理论对新提出的协同定位方法的估计性能进行理论分析,证明新方法具有渐近统计最优性,同时还利用约束误差扰动理论定量分析短波辐射源高度信息误差对定位精度产生的影响,并推导能确保地球椭圆约束产生性能增益的短波辐射源高度信息误差最大门限值。仿真实验结果验证该文新方法能够获得显著的协同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辐射源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差 多项式求根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控阵雷达对雷达侦察测向的欺骗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晶 王博 +1 位作者 孟国祥 陈双艳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对地攻击任务中需要根据事先获得的威胁源情报数据借助战术任务规划系统制定打击计划并下发给攻击机。无源雷达侦察测向系统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可以解算出威胁源位置信息并提供给任务规划系统。当敌方雷达为频控阵体制而非相控阵... 对地攻击任务中需要根据事先获得的威胁源情报数据借助战术任务规划系统制定打击计划并下发给攻击机。无源雷达侦察测向系统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可以解算出威胁源位置信息并提供给任务规划系统。当敌方雷达为频控阵体制而非相控阵体制时,由于频控阵雷达波束的弯曲特性,会对无源测向系统产生欺骗。本文在分析频控阵雷达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对比相控阵与频控阵等相位面特性,以干涉仪测向系统为例研究频控阵雷达对比相法测向的欺骗效果。几种非线性FDA阵列的欺骗仿真结果表明,log-FDA的虚拟发射机交点坐标偏离量大于sin-FDA。当干涉仪x轴坐标x_(G)=300 km时,虚拟发射机交点坐标随着干涉仪y轴坐标y_(G)的增加而逐渐逼近FDA阵列实际位置,交点偏移量log-FDA>sin-FDA>reciprocal-F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攻击 频控阵 测向定位 比相法测向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调制多波束阵列的单通道全向测向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明骞 贺冲 +4 位作者 相东 曹岸杰 杨勇 游月辉 金荣洪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4,共9页
基于多波束阵列的测向方法具有测向精度高的优势,但各波束都需要独立的射频通道,导致其测向系统复杂且成本高,通道之间的幅相不一致也会增大测向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调制多波束阵列的单通道全向测向方法,通过时间调制技术将多... 基于多波束阵列的测向方法具有测向精度高的优势,但各波束都需要独立的射频通道,导致其测向系统复杂且成本高,通道之间的幅相不一致也会增大测向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调制多波束阵列的单通道全向测向方法,通过时间调制技术将多波束阵列测向系统简化为单通道系统,利用接收信号的谐波特征获得不同波束的接收信号强度实现高精度测向,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及成本。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本文提出的方法比基于多波束阵列的多通道测向方法具有更小的测向误差。经实测验证,本文的方法在4~5 GHz频带内的测向误差小于1.3°,低于现有的多波束阵列测向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调制 多波束阵列 龙伯透镜 单通道 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时间调制的单通道比幅测向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卞大鹏 赵晓楠 +2 位作者 刘振吉 陈靖峰 金荣洪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2-289,共8页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时间调制测向中由载波频率变化引入的相位模糊而限制测向工作带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时间调制的单通道比幅测向方法。[方法]通过对不同天线单元的接收信号进行非均匀周期调制,各天线接收信号的幅度信息无混叠...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时间调制测向中由载波频率变化引入的相位模糊而限制测向工作带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时间调制的单通道比幅测向方法。[方法]通过对不同天线单元的接收信号进行非均匀周期调制,各天线接收信号的幅度信息无混叠地映射到对应调制频率的谐波中,进而提取出谐波幅度比,并结合查表法以实现单通道测向。基于数值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搭建一套宽带非均匀时间调制系统。[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其测向绝对误差均值仅为0.21°(2.4 GHz)和0.18°(5.8 GHz)。[结论]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测向系统的工作带宽,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信号处理复杂度低以及宽带测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调制 宽带测向 幅度比较 单通道 非均匀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