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4WS和DYC协调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海川 王姝 +3 位作者 赵轩 周辰雨 虢沧岩 周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6-1779,共14页
为了提高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路径跟踪能力和操纵稳定性,本文针对主动四轮转向系统(4W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系统(DYC)提出一种新型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综合考虑车辆的路径跟踪性能和操纵稳定性,建立一种共享转向控制模型,并在此基... 为了提高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路径跟踪能力和操纵稳定性,本文针对主动四轮转向系统(4W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系统(DYC)提出一种新型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综合考虑车辆的路径跟踪性能和操纵稳定性,建立一种共享转向控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非合作Nash博弈的4WS控制策略。其次,为了提高危险行驶工况下的车辆侧向稳定性,基于质心侧偏角相平面将车辆状态划分为稳定区域、过渡区域和失稳区域,并分区域建立DYC控制器。再次,为了实现后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的协同控制,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ARS/DYC协调控制器。最后,利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和硬件在环平台,分别进行双移线工况下的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在极端行驶工况下的路径跟踪精度和操纵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 四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S/DYC协调控制下汽车侧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志林 汪怡平 +1 位作者 袁晓红 李文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5,共8页
针对高速汽车在侧风环境下的气动稳定性问题,基于车辆空气动力学与车辆动力学构建了动态双向耦合模型,通过采用相平面法确定主动前轮转向(AF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工作时机,实现汽车AFS和DYC的协调控制,以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针对高速汽车在侧风环境下的气动稳定性问题,基于车辆空气动力学与车辆动力学构建了动态双向耦合模型,通过采用相平面法确定主动前轮转向(AF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工作时机,实现汽车AFS和DYC的协调控制,以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侧风的作用下,有、无协调控制的车辆最大侧向位移分别为0.23 m和1.24 m,最大偏航角分别为1.92°和2.89°;最大侧向位移减小了81.5%,最大偏航角减小了33.5%,汽车的侧风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双向耦合 侧风稳定性 协调控制 主动前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工况下AFS与DYC可拓协调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樱 江子旺 +1 位作者 乔宝山 邓召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69,共7页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AF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集成控制可提高商用货车的操纵稳定性。由于主动前轮转向在轮胎非线性区作用效果有限,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简单叠加的控制效果不一定能达到预期,为此这里设计了可拓协调控制系统。该系统分...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AF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集成控制可提高商用货车的操纵稳定性。由于主动前轮转向在轮胎非线性区作用效果有限,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简单叠加的控制效果不一定能达到预期,为此这里设计了可拓协调控制系统。该系统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AFS与DYC协调切换控制层。采用试验法得到前轮临界转角,根据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反推临界转角下的稳态质心侧偏角,结合车辆实际质心侧偏角及其速度的相平面稳定域将相平面图分区,设计了3种不同协调控制策略;中层是基于指数趋近律设计的AFS与DYC滑模控制器,可得到前轮附加转角和附加横摆力矩;附加横摆力矩由下层控制器根据车辆实时状态进行制动力分配。采用TruckSim、Matlab/Simulink建立联合仿真平台,在极限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可拓协调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得到最优可拓协调策略,该协调控制弥补了AFS/DYC单一控制的缺陷,可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稳定性 主动前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 相平面 前轮临界转角 可拓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WID-4WIS车辆横摆运动AFS+ARS+DYC模糊控制 被引量:32
4
作者 杨福广 阮久宏 +3 位作者 李贻斌 荣学文 邱绪云 尹占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12,共7页
对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4WID-4WIS)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进行研究。对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之间的耦合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策略:当质心侧偏角比较小时以理想横摆角速度跟踪控制为主,当质心侧偏角比较大时以抑制质心侧偏角过大为主。基... 对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4WID-4WIS)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进行研究。对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之间的耦合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策略:当质心侧偏角比较小时以理想横摆角速度跟踪控制为主,当质心侧偏角比较大时以抑制质心侧偏角过大为主。基于模糊控制技术提出集成"主动前/后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控制("FRD)的新型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车辆相比,FRD可明显降低车辆的制动力矩和车轮纵向滑移率,确保车辆在低附着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具有良好的横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横摆稳定性 集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DYC系统的二阶滑模控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伟达 张为 +1 位作者 丁能根 李宏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6,151,共7页
为提高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提出了DYC二阶滑模(SOSM)控制策略.为了发挥滑模控制的优势并抑制其固有的颤振现象,基于高阶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DYC的上层控制器——二阶滑模变结构车身运动控制器,并采用螺旋控制... 为提高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提出了DYC二阶滑模(SOSM)控制策略.为了发挥滑模控制的优势并抑制其固有的颤振现象,基于高阶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DYC的上层控制器——二阶滑模变结构车身运动控制器,并采用螺旋控制算法设计滑模控制律;为了产生维持车辆稳定所需的目标横摆力矩,在目标滑移率自动识别的基础上,采用逻辑门限值控制方法设计了DYC下层控制器——滑移率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和veDYNA车辆动力学仿真环境下建立了汽车DYC硬件在环/驾驶员在环仿真测试平台,并采用该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DYC控制策略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在极限工况下可较好地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显著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二阶滑模控制器 硬件在环 驾驶员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DYC/ASR变论域模糊集成控制 被引量:14
6
作者 丁惜瀛 李琳 +2 位作者 于华 刘晓壮 裴延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7-531,545,共6页
提出了一种集成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与驱动防滑控制(ASR)的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协助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对车辆的控制。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策略,利用其内在固有的鲁棒性克服车辆严重非线性,独立调节四轮转矩以防止车... 提出了一种集成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与驱动防滑控制(ASR)的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协助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对车辆的控制。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策略,利用其内在固有的鲁棒性克服车辆严重非线性,独立调节四轮转矩以防止车辆甩尾;同时设计一个模糊控制器,对轮胎力饱和引起的侧向失稳进行开环补偿,协调控制各轮牵引力,防止车轮打滑。在不同路况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J-turn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集成控制对高速、大转向行驶产生的扰动和路面附着系数变化引起的非线性,有比DYC更好的动态跟踪能力与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四轮驱动 变论域模糊控制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驱动防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S与DYC的车辆侧风稳定性控制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易 秦小飞 +1 位作者 徐永康 聂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9,共6页
为了研究提高高速车辆侧风稳定性的主动控制方法,建立了考虑侧风作用下的车辆八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分段线性轮胎特性二自由度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分别设计了多柔性PID主动前轮转向(AFS)和LQR最优控制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 为了研究提高高速车辆侧风稳定性的主动控制方法,建立了考虑侧风作用下的车辆八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分段线性轮胎特性二自由度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分别设计了多柔性PID主动前轮转向(AFS)和LQR最优控制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对比分析了在两种典型工况下,两种不同主动控制方法对高速车辆侧风稳定性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侧风直线行驶工况下DYC操作性、稳定性、轨迹保持能力方面均优于AFS,纵向动力学性能方面AFS优于DYC;侧风前轮转角正弦输入工况下AFS与DYC在操作性、稳定性、轨迹保持能力方面差别不大,纵向动力学性能方面AFS明显优于DY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侧风稳定性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主动前轮转向 风压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S和DYC协调控制的车辆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杰 高翔 陈宁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2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前轮转向(AF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协同工作的控制策略,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控制效果。设计了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AFS控制器及基于最优控制的DYC控制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协调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逻辑门限值...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前轮转向(AF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协同工作的控制策略,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控制效果。设计了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AFS控制器及基于最优控制的DYC控制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协调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逻辑门限值统一协调AFS和DYC的工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协调控制策略,可比单独采用AFS更好地维持车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稳定性控制 前轮主动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 滑模变结构控制 协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C和ABS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ESP仿真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翔宇 陈无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DYC)和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控制方法,以提高ESP的控制效果。在DYC和ABS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协调控制器,将控制系统分成上下层。上层协调控制器根据侧偏角的偏...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DYC)和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控制方法,以提高ESP的控制效果。在DYC和ABS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协调控制器,将控制系统分成上下层。上层协调控制器根据侧偏角的偏差值和车轮的滑移率计算出对下层子系统的调节量,统一协调下层的DYC和ABS工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协调控制策略,可比单独采用DYC更好地维持车辆的方向稳定性和侧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制动防抱死系统 协调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DYC滑模控制器设计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为 丁能根 +1 位作者 王健 余贵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53-1357,共5页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可在极限工况下产生维持车辆稳定行驶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从而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建立了能够满足汽车稳定性控制测试要求的非线性汽车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用于汽车DYC的滑模变结构...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可在极限工况下产生维持车辆稳定行驶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从而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建立了能够满足汽车稳定性控制测试要求的非线性汽车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用于汽车DYC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SMC,Sliding Mode Controller),并利用李氏函数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SMC的稳定性和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并通过与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算法控制效果的对比说明了SMC具有更好的鲁棒性,拥有更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最优滑模的非充气轮胎驱动车辆稳定性控制
11
作者 李田 赵又群 +2 位作者 徐涛 沈亚伟 林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2-1351,共10页
机械弹性电动轮是一种新式非充气轮胎,具有防爆、防胎刺等优点,文章中基于匹配该电动轮的分布式汽车,提出了一种鲁棒最优滑模(ROSM)控制策略,以便提高车辆转向时的横摆稳定性。针对线性二自由度模型,为实现最优控制采用线性二自由度调节... 机械弹性电动轮是一种新式非充气轮胎,具有防爆、防胎刺等优点,文章中基于匹配该电动轮的分布式汽车,提出了一种鲁棒最优滑模(ROSM)控制策略,以便提高车辆转向时的横摆稳定性。针对线性二自由度模型,为实现最优控制采用线性二自由度调节器(LQR),输出初始的附加横摆力矩;考虑到实际行驶中车辆状态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建立包含不确定参数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并在初始最优控制量的基础上设计一种鲁棒积分滑模控制器,该控制器对不确定参数与外部干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且仍能实现最优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对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双移线工况中,ROSM控制下横摆角速度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与LQR控制相比分别下降了63.83%、65.33%;蛇形工况中,其分别降低了58.38%、6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充气轮胎 直接横摆力矩 线性二自由度调节器 鲁棒最优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车速估计与DYC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军 张胜根 隗寒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1-44,共4页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因每个车轮独立可控,在对车辆进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irect Yaw-moment Control,DYC)时需要根据车轮滑移率选择干预车轮而施加合适的控制转矩,而滑移率的获取有赖于精确的车速信息。设计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车速估...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因每个车轮独立可控,在对车辆进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irect Yaw-moment Control,DYC)时需要根据车轮滑移率选择干预车轮而施加合适的控制转矩,而滑移率的获取有赖于精确的车速信息。设计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车速估计算法,依据车轮滑移状态及车辆状态参数提出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及期望转矩与期望横摆力矩的计算方法。在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下对所提出的车速估计算法及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进行了离线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车速估计算法能准确估计车速信息,绝对误差较小;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能够根据横摆角速度的偏差,正确地选择干预车轮,及时地控制车轮转矩,从而保持车辆的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驱动 电动汽车 扩展卡尔曼滤波 车速估计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C控制全轮驱动铰接车行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慧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4-49,共6页
全轮驱动铰接车所有驱动轮都可独立进行转矩控制,且电动机转矩的快速、精确响应和易于换向的特点,能够使这种铰接车有利于实现利用驱动力改善行驶稳定性。充分利用这一点,针对铰接车的行驶不稳定的情况,基于直接横摆力矩(DYC)控制方法,... 全轮驱动铰接车所有驱动轮都可独立进行转矩控制,且电动机转矩的快速、精确响应和易于换向的特点,能够使这种铰接车有利于实现利用驱动力改善行驶稳定性。充分利用这一点,针对铰接车的行驶不稳定的情况,基于直接横摆力矩(DYC)控制方法,运用LQ最优控制理论,以车辆质心侧偏角(β)和横摆角速度(ωr)为控制变量对其行驶稳定性控制进行分析,对铰接车行驶稳定性进行前馈—反馈复合控制,使铰接车的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质心侧偏角有了一定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并对其权值系数进行了调试。通过铰接角转角阶跃输入,结果显示加入控制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铰接车行驶的不稳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车 全轮驱动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 行驶稳定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动轮转向系统AFS与DYC联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建伟 赵万忠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提出一种实现主动转向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功能的新型电动轮转向系统。介绍了新型电动轮转向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并建立了新型电动轮转向系统与整车机电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主动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联合... 提出一种实现主动转向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功能的新型电动轮转向系统。介绍了新型电动轮转向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并建立了新型电动轮转向系统与整车机电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主动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联合控制策略,并基于LQR最优控制理论进行了控制器的设计。为验证所提出的AFS与DYC联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有侧向风作用的极限工况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FS与DYC联合控制策略是有效的,进一步提高了汽车在极限工况下行驶的侧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汽车 主动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轮汽车DYC控制硬件在环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惜瀛 王亚楠 +2 位作者 田育珅 沈思瑶 吴冠霖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0-445,共6页
针对由于电动轮汽车缺少传统的机械差速装置,导致系统呈现严重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规则的电动轮汽车DYC系统,该DYC系统可以协助驾驶员在转向时保持对车辆的控制.设计了基于x PCTarget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采用DSP2812嵌入式DY... 针对由于电动轮汽车缺少传统的机械差速装置,导致系统呈现严重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规则的电动轮汽车DYC系统,该DYC系统可以协助驾驶员在转向时保持对车辆的控制.设计了基于x PCTarget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采用DSP2812嵌入式DYC控制器与实时运行的电动轮汽车仿真模块联合进行电动轮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x PCTarget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的实时性很好地满足了实验要求,DYC系统可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汽车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xPCTarget平台 硬件在环 模糊控制 实时通讯 非线性车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S与DYC协调控制的智能汽车路径跟踪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军 刘皓皓 +1 位作者 顾洪钢 王菁菁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为提高智能车辆在复杂道路条件下的路径跟踪能力与行驶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AFS(主动前轮转向)与DYC(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协调控制的智能汽车路径跟踪控制方法。为保证车辆在复杂道路条件下的路径跟踪精度,在车辆2自由度模型及单点预瞄... 为提高智能车辆在复杂道路条件下的路径跟踪能力与行驶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AFS(主动前轮转向)与DYC(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协调控制的智能汽车路径跟踪控制方法。为保证车辆在复杂道路条件下的路径跟踪精度,在车辆2自由度模型及单点预瞄模型的基础上,控制预瞄时间使其自适应跟踪目标路径;在DYC设计时,考虑到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量纲不同,采用无量纲方法设计横摆力矩滑模控制器,并采用单轮制动的方式实现附加横摆力矩的分配;同时,为了使AFS和DYC的工作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基于车辆失稳侧滑时的前轮临界转角,采用加权分配函数的方式保证协调控制的平顺性。基于Carsim-Simulink联合进行鱼钩工况及双移线工况下的试验仿真,并与独立控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协调控制在满足对复杂道路条件跟踪准确性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智能车辆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主动前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预瞄时间自适应 协调控制 路径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S/DYC的底盘稳定性协调控制研究(英文)
17
作者 康小鹏 董大伟 +1 位作者 李磊 张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0-106,共7页
建立了基于Dugoff轮胎模型的七自由度整车模型及线性二自由度参考模型。利用轮胎负荷率与侧向加速度对车辆状态进行识别,设计了基于前轮主动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底盘稳定性协调控制系统。引入附加横摆力矩分配系数对各子系统的工... 建立了基于Dugoff轮胎模型的七自由度整车模型及线性二自由度参考模型。利用轮胎负荷率与侧向加速度对车辆状态进行识别,设计了基于前轮主动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底盘稳定性协调控制系统。引入附加横摆力矩分配系数对各子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决策并实现其介入程度的实时分配。以单移线工况对协调控制系统在高低附着两种路面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两种路面情况下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识别 协调控制 前轮主动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横摆力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C-TCS的电动轮轿车在低附着路面起步性能
18
作者 宋建国 朱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1-855,共5页
针对汽车在左右两侧车轮附着系数明显不同的情况下,直线加速行驶时,易出现摆尾等失控现象,根据电动轮式四轮驱动汽车驱动力矩独立可控的特点,提出基于PID控制算法,结合DYC-TCS控制策略,控制内、外侧车轮的驱动力矩,实现整车操纵稳定性最... 针对汽车在左右两侧车轮附着系数明显不同的情况下,直线加速行驶时,易出现摆尾等失控现象,根据电动轮式四轮驱动汽车驱动力矩独立可控的特点,提出基于PID控制算法,结合DYC-TCS控制策略,控制内、外侧车轮的驱动力矩,实现整车操纵稳定性最优.在Adams/View中建立了四轮驱动汽车的模型,与Simulink进行了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汽车在左右两侧车轮附着系数明显不同的情况下,进行直线加速试验时,采用DYC-TCS控制策略,明显优于传统的无DYC-TCS控制策略的方案,也优于仅有TCS控制的方案.采用DYC-TCS策略后,最大横摆角速度仅为传统的无DYC-TCS控制策略方案的4%,最大侧向位移仅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 四轮驱动力矩控制 直接横摆控制策略 低附着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时转向盘角阶跃工况下电动轮汽车EPS与DYC的协调控制方法
19
作者 马金麟 吴琦 张厚忠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61,共9页
为了保证电动轮汽车在高速时转向盘角阶跃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安全性,对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DYC)开展联合研究,并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动轮汽车EPS与DYC的协调控... 为了保证电动轮汽车在高速时转向盘角阶跃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安全性,对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DYC)开展联合研究,并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动轮汽车EPS与DYC的协调控制方法:根据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等车辆运动参数,经上层控制器滑模变结构控制获取协调控制权重系数K和附加横摆力矩,通过协调控制权重系数K对EPS输出的转向助力矩进行修正,同时由附加横摆力矩对4轮的纵向力进行DYC分配。利用Car Sim软件和Matlab/Simulink软件分别建立整车机械动力学模型和整车协调控制模型,将两模型联立后开展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将EPS与DYC进行协调控制,不仅可显著提高电动轮汽车在高速时转向盘角阶跃工况下的方向稳定性,而且通过协调权重系数K适当削弱了转向助力矩,可避免在高速工况下由于驾驶员心理紧张而造成的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汽车 电动助力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协调控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C的四轮毂驱动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
20
作者 张一西 陈巍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5期37-43,共7页
为改善四轮毂驱动电动汽车在极限行驶工况下的横摆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ISMC)的双层横摆稳定性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以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作为控制参考模型并考虑路面附着条件限制,解析控制目标期望值;以跟踪期望值... 为改善四轮毂驱动电动汽车在极限行驶工况下的横摆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ISMC)的双层横摆稳定性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以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作为控制参考模型并考虑路面附着条件限制,解析控制目标期望值;以跟踪期望值为目标,基于ISMC得到维持车辆稳定行驶所需附加横摆力矩,并采用PID控制得到总需求纵向力矩;下层控制器在满足附加横摆力矩和总需求纵向力矩的前提下,基于轴载比例分配对四轮转矩进行合理分配。基于MATLAB/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平台针对高、低路面附着情况开展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跟踪期望值,低附着路面横摆角速度跟踪均方根误差为0.65 deg/s,有效提高了极限行驶工况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毂驱动电动汽车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 转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