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DSMC方法表面催化反应模型
1
作者 胡佳志 蒋新宇 +1 位作者 李凡 李志辉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78-4487,共10页
随着国家载人航天的不断发展,临近空间飞行器对极高速度和长航时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准确模拟航天器再入过程中热化学非平衡气动加热对热防护系统的影响,一直是航天再入空气动力学前沿难题。本文根据宏观表面催化反应理论,在直接模拟蒙... 随着国家载人航天的不断发展,临近空间飞行器对极高速度和长航时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准确模拟航天器再入过程中热化学非平衡气动加热对热防护系统的影响,一直是航天再入空气动力学前沿难题。本文根据宏观表面催化反应理论,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SMC)方法架构的基础上构建有限速率表面催化反应模型。考虑五组元混合气体气相反应、表面催化反应的耦合作用,通过典型算例分析表面催化反应对飞行器再入大气层飞行器表面的影响,其表面热流相比未考虑表面催化反应的结果提高近30%。表面催化反应模型的加入为热化学非平衡表面效应难表征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进一步提升了飞行器再入环境下高超声速气动加热预测能力,支撑飞行器热防护设计向高热载荷、轻量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催化反应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 耦合计算 稀薄气体动力学 飞行器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法合成棕榈酰基甲基牛磺酸钠的催化剂筛选和反应动力学
2
作者 郑雯雨 沈君尧 +2 位作者 奚桢浩 王杰 郭旭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以棕榈酸和N-甲基牛磺酸钠为原料经直接法合成棕榈酰基甲基牛磺酸钠,对比分析了金属氧化物、金属氯化物和硼酸系催化剂对棕榈酰基... 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以棕榈酸和N-甲基牛磺酸钠为原料经直接法合成棕榈酰基甲基牛磺酸钠,对比分析了金属氧化物、金属氯化物和硼酸系催化剂对棕榈酰基甲基牛磺酸钠合成反应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催化剂,并进行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2-氯苯硼酸可有效催化棕榈酰基甲基牛磺酸钠的合成反应,当2-氯苯硼酸质量为棕榈酸质量的4%时,棕榈酰基甲基牛磺酸钠的收率达到97.5%,选择性达到98.4%。在棕榈酸过量的情况下,反应活化能为68.0 kJ/mol,指前因子为1.6×10^(10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酰基甲基牛磺酸钠 直接法 催化剂 2-氯苯硼酸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活甲醇制烯烃催化剂用于导向剂法制备SAPO-34分子筛及其应用
3
作者 丁佳佳 申学峰 刘红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37,共7页
以失活甲醇制烯烃(MTO)催化剂为部分铝源、磷源和全部硅源,以三乙胺为模板剂,在低温(160℃)条件下制备了导向剂,并采用导向剂法绿色合成了S-SAPO-34分子筛,以及不加入导向剂直接合成了C-SAPO-34分子筛。采用XRD、SEM、N_(2)吸/脱附、NH_... 以失活甲醇制烯烃(MTO)催化剂为部分铝源、磷源和全部硅源,以三乙胺为模板剂,在低温(160℃)条件下制备了导向剂,并采用导向剂法绿色合成了S-SAPO-34分子筛,以及不加入导向剂直接合成了C-SAPO-34分子筛。采用XRD、SEM、N_(2)吸/脱附、NH_(3)-TPD、固体MAS-NMR以及TGA等方法对合成的两种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形貌、孔隙结构、酸性特征、配位状态以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导向剂法可以在有机模板剂的用量缩减2/3的条件下合成出高结晶度SAPO-34分子筛。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S-SAPO-34和C-SAPO-34分子筛进行了催化MTO反应性能评价,反应条件为温度460℃、常压、甲醇质量空速6.0h^(-1)以及原料为纯甲醇。结果表明,相较于C-SAPO-34,S-SAPO-34分子筛的结晶性能更好,相对结晶度达136%,且晶体形貌更加完整。在MTO反应中,S-SAPO-34和C-SAPO-34分子筛均能满足甲醇转化,双烯(乙烯+丙烯)选择性最高分别为82.1%和82.3%。该方法可为低模板剂用量条件下SAPO-34分子筛的绿色合成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 失活催化剂 导向剂法 低模板剂 MTO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溴-9-芴酮的合成研究
4
作者 王玉华 庞纪彩 +2 位作者 王坤 李环 张成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3-667,共5页
1-溴-9-芴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本文以2-溴苯甲酸甲酯、苯硼酸、1,2-二溴乙烷为原料,经Suzuki偶联反应、酯水解反应、邻位金属化反应、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产物结构经^(1)H NMR和GC-MS确证。本文采用的合成方... 1-溴-9-芴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本文以2-溴苯甲酸甲酯、苯硼酸、1,2-二溴乙烷为原料,经Suzuki偶联反应、酯水解反应、邻位金属化反应、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产物结构经^(1)H NMR和GC-MS确证。本文采用的合成方法简单、产品收率及纯度高,总收率达69.3%,GC纯度达到99.5%,适合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溴-9-芴酮 邻位金属化 SUZUKI偶联反应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Sr中间合金制备及锶收得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宋兵 彭晓东 +1 位作者 谢卫东 刘相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用对掺法制备Mg-Sr中间合金。实验表明,要获得锶的高收得率,锶的最佳加入温度750℃,保温时间75~90min最佳,保护方式采用氩气保护,并且锶应以小块状加入。希望对镁锶合金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对掺法 Mg-Sr中间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高导电Cu基复合材料的新型制造技术 被引量:24
6
作者 胡锐 商宝禄 +1 位作者 李华伦 周尧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44,共5页
介绍了近几年颗粒增强高强度高导电Cu基复合材料的新型制造技术:真空混合铸造法、固-液直接反应法、混合合金法(Mixaloy)、反应喷射成形法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典型性能,同时回顾了内氧化法、机械混合法、共沉淀法等传... 介绍了近几年颗粒增强高强度高导电Cu基复合材料的新型制造技术:真空混合铸造法、固-液直接反应法、混合合金法(Mixaloy)、反应喷射成形法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典型性能,同时回顾了内氧化法、机械混合法、共沉淀法等传统的制造技术,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并指出在进一步完善这些新型制造技术的同时,应建立与之相关的基本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硬化剂 真空混合铸造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O_2反应体系中熔剂的作用机理及TiAl_3形态 被引量:4
7
作者 方信贤 孙国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5-18,共4页
加入熔剂FX1使Al TiO2 反应体系的起始反应温度降低了 1 30℃左右。在整个反应过程中 ,熔剂起清除存在于TiO2 与Al间的Al2 O3膜的作用。熔剂FX1与Al2 O3的反应产物是一种新的熔剂 ,这种新的熔剂对Al2 O3具有溶解和吸附作用。TiAl3的形... 加入熔剂FX1使Al TiO2 反应体系的起始反应温度降低了 1 30℃左右。在整个反应过程中 ,熔剂起清除存在于TiO2 与Al间的Al2 O3膜的作用。熔剂FX1与Al2 O3的反应产物是一种新的熔剂 ,这种新的熔剂对Al2 O3具有溶解和吸附作用。TiAl3的形态与反应温度、粉末加入方法及粉末加入量有关。随着制备工艺的不同 ,TiAl3可能呈粒状、块状、梅花状或针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直接反应法 熔剂 Al/TiAl3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陆益民 李大光 贺铁山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4,共4页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污染少、节省能源、合成工艺简单等特点。介绍了近年来低热固相化学反应中常用的直接反应法、前驱体法、添加表面活性剂法、配体法应用的研究进展。提出对反应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找出普遍适...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污染少、节省能源、合成工艺简单等特点。介绍了近年来低热固相化学反应中常用的直接反应法、前驱体法、添加表面活性剂法、配体法应用的研究进展。提出对反应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找出普遍适用的方法,对低热固相反应在制备无机纳米材料方面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 直接反应法 前驱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反应烧结法制备(Bi_(0.5)Na_(0.5))_(1-x)Ba_xTiO_3系无铅压电陶瓷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荣厦 周桃生 +2 位作者 顾豪爽 彭绯 柴荔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4-226,共3页
采用直接反应烧结法制备了(Bi0.5Na0.5)1-xBaxTi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陶瓷的压电性能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直接反应烧结法不影响BNBT陶瓷的钙钛矿相结构,但可使准同型相界处组成的四方相含量增加;直接反应烧结的BNBT陶瓷呈无变形,收... 采用直接反应烧结法制备了(Bi0.5Na0.5)1-xBaxTi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陶瓷的压电性能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直接反应烧结法不影响BNBT陶瓷的钙钛矿相结构,但可使准同型相界处组成的四方相含量增加;直接反应烧结的BNBT陶瓷呈无变形,收缩率稍大于采用传统固相法制成的陶瓷样品,晶粒明显较大,并具有更好的压电介电性能,其中,d33=166pC/N,tanδ=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BNT-BT 直接反应烧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镁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永效 席晓凤 +1 位作者 王毅 王恩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1,共3页
氢氧化镁具有缓冲性、活性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与其他强碱相比,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无毒、高效、抑烟的无机阻燃剂,尤其是Mg(OH)2阻燃剂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对国内外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现状做了综... 氢氧化镁具有缓冲性、活性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与其他强碱相比,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无毒、高效、抑烟的无机阻燃剂,尤其是Mg(OH)2阻燃剂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对国内外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较详细地介绍了直接沉淀法、水热反应法、沉淀-共沸蒸馏法、反向沉淀法、激光烧蚀法、微波合成法、液-固相电弧法、表面剂诱导法、超重力技术制备法和常温固相法等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镁 直接沉淀法 水热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3Nb/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德 代书华 米扬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7,共3页
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通过加入不同Nb含量的反应物,制备出了Al3Nb/Al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X)对Al3Nb/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物相以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Nb... 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通过加入不同Nb含量的反应物,制备出了Al3Nb/Al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X)对Al3Nb/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物相以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Nb含量增加,生成的增强体颗粒明显增多,在加入Nb含量为10%时,生成的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尺寸稳定。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伸长率随Nb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与基体比较有很大提高。该复合材料的硬度随Nb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b金属间化合物 熔体直接反应 微观形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5-呋喃二甲酸1,8-辛二酯的聚合反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连贵 李洋 +3 位作者 叶冲 张强 姜敏 周光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1-666,共6页
以可再生资源2,5-呋喃二甲酸(FDCA)和1,8-辛二醇(1,8-ODO)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得聚2,5-呋喃二甲酸1,8-辛二酯(1,8-POF)。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酯化温度、缩聚温度及缩聚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可再生资源2,5-呋喃二甲酸(FDCA)和1,8-辛二醇(1,8-ODO)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得聚2,5-呋喃二甲酸1,8-辛二酯(1,8-POF)。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酯化温度、缩聚温度及缩聚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FDCA)∶n(1,8-ODO)=1∶1.2,钛酸四丁酯摩尔分数为0.3%,酯化温度为240℃,缩聚温度为260℃,缩聚时间为300 min时,缩聚产物的比浓粘度最高(2.1 dL/g),端羧基含量最低(5.8 mol/t)。与乙二醇相比,采用1,8-辛二醇为单体降低了酸醇的摩尔比,减少了醇的消耗,同时得到了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气质联用仪对酯化馏出液和缩聚产物真空抽出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酯化馏出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并含有少量的1,8-ODO;缩聚产物真空抽出物的组成为环己酮(56%)、顺式-3-辛烯醇(18%)、4-甲基-3-戊烯-2-酮(17%)和4-羟基-4-甲基-2-戊酮(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呋喃二甲酸辛二酯 呋喃二甲酸 直接酯化法 可再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对赤泥直接还原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琦 王恒 +2 位作者 满毅 李富杰 庞立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15-3220,共6页
为了得出粒度对赤泥在煤基条件下等速率加热过程中的直接还原反应的转化过程及反应动力学的影响,采用热分析技术、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赤泥在直接还原过程中的热行为和不同条件下焙烧产物中铁矿物的存在形式等。实验结果发现,煤基条件... 为了得出粒度对赤泥在煤基条件下等速率加热过程中的直接还原反应的转化过程及反应动力学的影响,采用热分析技术、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赤泥在直接还原过程中的热行为和不同条件下焙烧产物中铁矿物的存在形式等。实验结果发现,煤基条件下的直接还原反应主要分为赤泥脱水和铁氧化物还原两个阶段。通过计算得出了这几种粒度的赤泥的还原度,同时运用Coats-Redfern积分法推断出了试样在各个阶段的最概然机理函数和活化能、频率因子等反应动力学参数,并且用Flynn-Wall-Ozawa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热分析 直接还原 粒度分布 反应动力学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突变子175 H、248 W和273 H的定点突变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扬 赵银龙 +3 位作者 刘晓冬 马淑梅 龚守良 刘树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3-546,共4页
目的:定点诱变合成p53基因突变子进而构建表达载体。方法:以野生型p53基因为模板,采用PCR体外定点突变技术,设计2对引物,将突变位点设计在引物上,通过重叠延伸法2次PCR扩增,扩增片段上含有所需要的突变位点,最后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cDNA3.... 目的:定点诱变合成p53基因突变子进而构建表达载体。方法:以野生型p53基因为模板,采用PCR体外定点突变技术,设计2对引物,将突变位点设计在引物上,通过重叠延伸法2次PCR扩增,扩增片段上含有所需要的突变位点,最后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cDNA3.1载体中。结果:在预期位点已经发生突变,p53基因第175位密码子由精氨酸(cgc)突变为组氨酸(cac),第248位密码子由精氨酸(cgg)突变为色氨酸(tgg),第273位密码子由精氨酸(cgt)突变为组氨酸(cat)。p53基因突变子表达载体成功构建。结论:PCR技术诱导定点突变准确、高效。基因突变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该突变位点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53 突变子 定点突变 遗传载体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TiB_2/Al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15
作者 方信贤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1-34,38,共5页
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在不同起始反应温度下制备了TiB2/Al复合材料,并进行了重熔处理,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对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探讨了熔体中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提高起始反应温度可提高复合材料中... 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在不同起始反应温度下制备了TiB2/Al复合材料,并进行了重熔处理,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对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探讨了熔体中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提高起始反应温度可提高复合材料中TiB2颗粒含量及分布均匀性;重熔处理对复合材料中颗粒分布影响较小,850℃制备的复合材料在750℃重熔后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181.2 MPa和22.5%;制备TiB2/Al复合材料时,混合粉中的TiO2、KBF4首先与铝熔体反应,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中间相AlB2和TiAl3,但随着反应的进行,自由能较高的AlB2和TiAl3将分解形成自由能更低的Ti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熔体直接反应法 铝基复合材料 重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TiB_2/ZL101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切削性能
16
作者 方信贤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0-73,85,共5页
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TiB_2/ZL101复合材料;用光学显微镜、SEM、拉伸试验机等对复合材料的组织、力学和切削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用钠盐变质处理的ZL101合金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制备的TiB_2/ZL101复合材料组织为细小等轴树枝状α... 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TiB_2/ZL101复合材料;用光学显微镜、SEM、拉伸试验机等对复合材料的组织、力学和切削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用钠盐变质处理的ZL101合金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制备的TiB_2/ZL101复合材料组织为细小等轴树枝状α-Al及细小板片共晶硅,其抗拉强度高于ZL101铝合金的,但塑性却低于ZL101铝合金的;切削工艺相同时,切削ZL101合金和TiB_2/ZL101复合材料刀具后刀面磨损速率相近,而后者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低于前者的;TiB_2/ZL101复合材料的加工表面存在两种类型裂纹,第二种类型裂纹对其疲劳性能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ZL101复合材料 熔体直接反应法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化学反应速率的DSMC方法
17
作者 陈伟芳 任兵 吴其芬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26,共6页
为预报化学反应过程,应用DSMC方法研究了双原子分子的离解反应,讨论了高温情况下(T~Ea/k)采用由实验测定得到的反应速率与气体温度间Arrhenius经验关系式的可靠性问题,分析了振动热非平衡效应对于离解反应速率... 为预报化学反应过程,应用DSMC方法研究了双原子分子的离解反应,讨论了高温情况下(T~Ea/k)采用由实验测定得到的反应速率与气体温度间Arrhenius经验关系式的可靠性问题,分析了振动热非平衡效应对于离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给出了由DSMC方法得到的离解反应速率与气体温度的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动力学 DSMC方法 气体 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反应烧结法制备(Ba_(1-x)Ca_x)(Ti_(0.85)Zr_(0.15))O_3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明丽 仇红 +5 位作者 李敏 徐志军 初瑞清 马帅 姬万滨 李国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3-146,共4页
采用直接反应烧结法制备了(Ba1-x Ca x)(Ti0.85Zr0.15)O3无铅压电陶瓷,分析了不同的Ca含量时陶瓷的晶相结构、微观结构、密度及电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反应烧结法制备的(Ba1-x Ca x)(Ti0.85Zr0.15)O3无铅压电陶瓷具有纯的钙钛矿相结... 采用直接反应烧结法制备了(Ba1-x Ca x)(Ti0.85Zr0.15)O3无铅压电陶瓷,分析了不同的Ca含量时陶瓷的晶相结构、微观结构、密度及电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反应烧结法制备的(Ba1-x Ca x)(Ti0.85Zr0.15)O3无铅压电陶瓷具有纯的钙钛矿相结构;微观结构致密,晶粒大小比较均匀,陶瓷样品出现较大的直径收缩率(25%左右);随着Ca含量的增加陶瓷的居里温度略微降低,室温介电常数出现较大增加,压电常数变大,其中x=0.15时压电性能最好,d33为208 p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反应烧结法 BaTiO3基压电陶瓷 相结构 微观结构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沉淀法中不同晶型钛酸锌的X射线粉末衍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建 王志华 +1 位作者 陶栋梁 郭广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24-1028,共5页
以Ti(SO4)2和Zn(NO3)2.6H2O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钛酸锌的粉体。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所得钛酸锌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XRD和TG-DTA等分析。钛酸与碳酸锌分子生成的先后顺序影响得到的钛酸锌的结构。在钛酸... 以Ti(SO4)2和Zn(NO3)2.6H2O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钛酸锌的粉体。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所得钛酸锌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XRD和TG-DTA等分析。钛酸与碳酸锌分子生成的先后顺序影响得到的钛酸锌的结构。在钛酸优先生成的体系中,碳酸锌分子生成之后与周围足量的钛酸分子发生碰撞反应,由于钛酸优先生成且沉淀剂足量,碰撞反应充分且在碰撞反应中钛酸保持过量,反应生成了亚钛酸锌(Zn2Ti3O8)。在碳酸锌优先生成的体系中,钛酸分子生成之后与周围足量的碳酸锌分子发生碰撞反应,由于碳酸锌优先生成且沉淀剂足量,碰撞反应充分且在碰撞反应中碳酸锌保持过量,反应生成了正钛酸锌(Zn2TiO4)。另外,沉淀剂用量和反应温度都影响着最终产物的种类和晶型。沉淀剂用量越多、反应温度越高,越易于生成Zn2Ti3O8或Zn2TiO4。只有在沉淀剂不足、反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才能生成偏钛酸锌(ZnTi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沉淀法 钛酸锌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调压塔抗震分析
20
作者 孙明权 王成西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37-40,共4页
本文结合小浪底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比较中的预应力混凝土调压塔方案,进行了多种计算方法的抗震分析,并评价了各种方法的计算条件及其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谱分析法,计算结果比较合理;同时还进一步证明预应力混凝土... 本文结合小浪底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比较中的预应力混凝土调压塔方案,进行了多种计算方法的抗震分析,并评价了各种方法的计算条件及其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谱分析法,计算结果比较合理;同时还进一步证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式的调压塔不仅抗渗、抗裂安全性能强,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调压塔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