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子模块电容电压平均值的构网型MMC同步控制及惯量支撑方法
1
作者 李兰芳 李奇南 王子莹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147,共10页
在构网型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既有的控制方法难以实现定直流电压换流站对交流系统的构网支撑能力。针对该问题,在分析子模块电容电压与直流电压解耦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子模块电容电压算数平均值,提出了改进的变流器同步控制... 在构网型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既有的控制方法难以实现定直流电压换流站对交流系统的构网支撑能力。针对该问题,在分析子模块电容电压与直流电压解耦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子模块电容电压算数平均值,提出了改进的变流器同步控制和惯量支撑方法。通过在子模块电容电压控制环路引入超前校正环节,提出了基于比例微分调节器的电容电压外环控制策略及参数设计方法以兼顾调节时间与超调;提出了基于电容电压-频率附加下垂控制以提高变流器对交流系统的惯量支撑能力。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当受端系统相位、频率等发生变化时,所提方法可改善变流器对受端系统的惯量支撑能力及同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柔性直流输电 子模块电容电压 同步方法 惯量支撑 构网型控制 解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成本轻型化直流耗能装置的滞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云丰 许杰锋 +2 位作者 许彬 张升 张佳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751-7761,I0022,共12页
直流耗能装置是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中的重要装备,用于受端电网故障时吸收风场馈入的盈余功率防止系统过压。该文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型和混合型两种工程主流耗能装置技术路线,提出一种通用的... 直流耗能装置是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中的重要装备,用于受端电网故障时吸收风场馈入的盈余功率防止系统过压。该文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型和混合型两种工程主流耗能装置技术路线,提出一种通用的直流母线电压滞环控制策略,可显著降低耗能阀内部电容、电阻及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的电气应力与选型规格参数,实现装备低成本和轻型化设计。建立融合耗能装置的柔直系统直流侧等效数学模型,揭示控制参数对系统暂态过电压和耗能装置热应力的影响机理,给出控制参数的详细设计方法。最后,搭建±250 kV/1 500 MW海上风电并网系统模型验证上述内容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系统特性,MMC型耗能装置无需额外配置37%的全桥子模块,电容值降低75%;混合型耗能装置内部电阻发热降低97.7%,不再需要水冷散热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耗能装置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控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阶跃型LCC-HVDC频率支撑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伍双喜 郭新元 +3 位作者 杨文佳 陈秋逸 向丽玲 李宇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62-4670,共9页
随着大量常规机组被直流馈入和新能源发电替代,系统惯量水平下降,调频资源减少,频率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基于电网换相型换流器的直流输电(line-commutatedconverterbasedhigh-voltagedirect-current,LCC-HVDC)应用广泛,利用其功率快速... 随着大量常规机组被直流馈入和新能源发电替代,系统惯量水平下降,调频资源减少,频率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基于电网换相型换流器的直流输电(line-commutatedconverterbasedhigh-voltagedirect-current,LCC-HVDC)应用广泛,利用其功率快速调节能力为系统提供支撑是改善频率稳定性问题的有效手段。该文基于功率阶跃型频率控制的基本框架,考虑LCC的出力限制,以出现功率缺额后频率最低点最高为目标建立了LCC-HVDC系统的出力时序优化模型。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确定最佳的LCC附加功率与支撑时间。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验证了所提频率支撑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型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频率支撑控制 出力时序优化 序列二次规划法 功率阶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闭环控制SVG及脉冲封锁仿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石新春 张薇 刘沛然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608,636,共4页
介绍SVG的主体结构和基本原理,在dq坐标系下对SVG拓扑结构进行建模,通过比较选择了SVG电流直接控制方法。考虑到直流侧电容电压稳定的要求,设计了电压电流双闭环PWM控制系统,并对脉冲封锁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用Matlab/Simulink对SVG进... 介绍SVG的主体结构和基本原理,在dq坐标系下对SVG拓扑结构进行建模,通过比较选择了SVG电流直接控制方法。考虑到直流侧电容电压稳定的要求,设计了电压电流双闭环PWM控制系统,并对脉冲封锁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用Matlab/Simulink对SVG进行系统仿真,表明了SVG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验证了双闭环控制及脉冲封锁运行方式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G 电流直接控制 双闭环控制 脉冲封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控制方法的发展综述 被引量:100
5
作者 程启明 程尹曼 +2 位作者 薛阳 胡晓青 王映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控制技术对提高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性能非常重要。介绍了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双闭环直接电流控制方式,全面地概述了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控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按控制理论发展规律把这些方法进行了科学分类,这些控制方法可... 控制技术对提高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性能非常重要。介绍了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双闭环直接电流控制方式,全面地概述了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控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按控制理论发展规律把这些方法进行了科学分类,这些控制方法可分为传统线性/非线性控制、现代非线性控制及智能控制等三个发展阶段,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展望了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 控制方法 综述 双闭环控制 直接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MMC-MTDC系统直流故障特性分析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武健 王蕊 +1 位作者 张彩红 徐殿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109,共7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多用于基于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HVDC)的多端输电系统。针对该系统中直流电缆或架空线路的意外短路或断路故障,影响输电线路和换流站安全的问...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多用于基于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HVDC)的多端输电系统。针对该系统中直流电缆或架空线路的意外短路或断路故障,影响输电线路和换流站安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端电压裕度控制下的旁路晶闸管和直流侧IGBT断路器(IGBT-Circuit Breaker)的混合保护方案。分析了子模块闭锁前直流电流超调的数学模型及故障机理,根据直流短路电流的峰值及上升时间动态特性,选取了MMC的参数。利用仿真软件PSCAD/EMTDC对控制方法及保护策略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剩余系统主站切换及时,能够持续隔离发生永久故障的线路,使得其余线路继续运行,实现了系统直流故障时及时保护,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平模块化换流器 直流输电 直流短路故障 电压裕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电流直接控制策略的SVG仿真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俊杰 赵钢 李彪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年第6期21-24,共4页
为了提高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向电力系统输送无功功率的实时性与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id-iq法的新型电流直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瞬时无功功率理论id-iq法的无功电流信号采集运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SVG数学模型,采用... 为了提高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向电力系统输送无功功率的实时性与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id-iq法的新型电流直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瞬时无功功率理论id-iq法的无功电流信号采集运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SVG数学模型,采用无功电流直接闭环控制策略,应用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d-iq无功电流检测法实时检测无功电流,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然后建立MATLAB仿真电路模型,对实时数据采样、无功电流计算和实时控制等性能测试。通过理论和仿真结果分析,表明本设计方案可行,满足无功功率实时动态快速补偿的要求,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id-iq法 电流直接控制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ic变换器直接电流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帅定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6,共6页
基于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和输入输出线性化控制法,提出了一种新型Sepic变换器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建立了Sepic变换器单输入单输出仿射非线性系统模型。采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建立了Sepic变换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控制系统。在李亚普诺夫直接... 基于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和输入输出线性化控制法,提出了一种新型Sepic变换器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建立了Sepic变换器单输入单输出仿射非线性系统模型。采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建立了Sepic变换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控制系统。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电流控制方法,通过直接控制电感电流,间接获得期望的输出电压。比较分析发现该直接电流控制法比李亚普诺夫直接法控制结构更简单,控制代价更低,易于数字实现。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基于所提控制方法的系统输出无稳态误差,并对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IC变换器 输入输出线性化 LYAPUNOV直接法 直接电流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伦变换的VSC-HVDC分散协调鲁棒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英敏 刘凯 +1 位作者 李兴源 张立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93-2102,共10页
针对含柔性直流的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提出一种基于同伦变换的有功、无功分散协调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数字子空间状态空间系统辨识算法辨识出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状态空间模型,并对系统进行振... 针对含柔性直流的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提出一种基于同伦变换的有功、无功分散协调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数字子空间状态空间系统辨识算法辨识出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状态空间模型,并对系统进行振荡模态分析。其次,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鲁棒控制理论,设计出集中MIMO附加鲁棒控制器。最后,应用同伦变换将集中MIMO鲁棒控制器转化为分块对角化的结构,从而得到多个低阶单输入单输出鲁棒控制器。仿真验证表明,该文所设计的有功、无功相协调的分散鲁棒控制器能有效抑制低频振荡,控制器阶数低,无耦合,鲁棒稳定性强,在严重故障情况下能充分利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的有功和无功调制能力,并且在信号丢失时能保持较好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鲁棒阻尼控制 同伦算法 子空间辨识 低频振荡 分散控制 柔性直流附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无刷直流直线电机齿槽力补偿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宏浩 周波 +1 位作者 吴峻 常文森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永磁无刷直流直线电机的齿槽定位力对其低速性能影响很大,而单纯的设计方法不可能完全消除齿槽力的影响,为此,必须在控制系统中对齿槽力进行补偿。针对包含齿槽力模型的理想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通过引入位置反馈环节可以消... 永磁无刷直流直线电机的齿槽定位力对其低速性能影响很大,而单纯的设计方法不可能完全消除齿槽力的影响,为此,必须在控制系统中对齿槽力进行补偿。针对包含齿槽力模型的理想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通过引入位置反馈环节可以消除齿槽力的不良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电机的推力和齿槽力波形,验证了低速条件下推力波动主要由齿槽力引起,并说明可以通过位置反馈来补偿推力波动。最后,提出将一个齿槽力周期分为多个区间,然后分段进行线性补偿的简易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高精度的定位装置和复杂的控制算法即可实现对电机齿槽力的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电机的推力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无刷直流直线电机 齿槽定位力 反馈控制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仿真模型的VSC-HVDC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郑超 汤涌 +3 位作者 马世英 盛灿辉 魏强 盛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33-39,共7页
电压源换相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是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该文首先分析VSC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交流侧受控电压源和直流侧受控电流源描述的VSC等效仿真模型。通过与VSC-HVDC电路模型的时域和频域响... 电压源换相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是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该文首先分析VSC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交流侧受控电压源和直流侧受控电流源描述的VSC等效仿真模型。通过与VSC-HVDC电路模型的时域和频域响应对比,验证利用VSC等效仿真模型分析VSC-HVDC次同步频率范围内动态特性的有效性。利用复转矩系数法的时域实现方法——测试信号法及VSC-HVDC等效仿真模型,可计算得到连续且光滑的发电机电气阻尼De特性曲线;基于De曲线,分析VSC-HVDC采用不同控制方式及比例积分(PI)控制器中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常数,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最后对加入VSC-HVDC的IEEE第一标准测试系统的仿真表明,配置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的VSC,通过对其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的动态调制,均可显著增加发电机的电气阻尼,有效抑制发电机次同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等效仿真模型 测试信号法 次同步振荡 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多直流外送系统SSO特性分析及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江桂芬 孙海顺 +2 位作者 陈霞 朱鑫要 高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0-38,共9页
针对宁夏电网近电气距离耦合的火电机群与多直流输电的简化等值送端系统,利用基于复频域端口等效导纳矩阵的复转矩系数法对其进行次同步振荡(SSO)特性分析。研究表明,降低宁夏电网直流输电外送功率,加强宁夏电网送端交流系统,增强直流... 针对宁夏电网近电气距离耦合的火电机群与多直流输电的简化等值送端系统,利用基于复频域端口等效导纳矩阵的复转矩系数法对其进行次同步振荡(SSO)特性分析。研究表明,降低宁夏电网直流输电外送功率,加强宁夏电网送端交流系统,增强直流换流站之间电气耦合强度等均有利于改善系统SSO阻尼特性。其次,针对存在SSO风险的灵武二期电厂机组,开展直流输电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并通过仿真证明了其有效性。该文研究成果可为宁夏电力外送系统的运行、规划及SSO抑制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次同步振荡 复转矩系数法 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牟能冶 冯春 +1 位作者 徐海晶 张怡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69-2271,共3页
在分析直流电机与曲柄摇杆机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这类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Matlab/simulink与m函数嵌套的建模方法,完成了直流电机—曲柄摇杆机构的simulink模型。为了获得稳定的曲柄转速,提出了基于CMAC(Cerebell... 在分析直流电机与曲柄摇杆机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这类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Matlab/simulink与m函数嵌套的建模方法,完成了直流电机—曲柄摇杆机构的simulink模型。为了获得稳定的曲柄转速,提出了基于CMAC(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小脑神经网络)与PID并行的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可行,控制方法能有效地降低曲柄的速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机-曲柄摇杆机构 m函数 SIMULINK 非线性 CMAC与PID并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经济性及电压稳定性的受端系统紧急负荷控制优化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大雁 周海强 +3 位作者 鞠平 周荣玲 苏大威 徐春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06-112,共7页
特高压直流逆变站闭锁后,应在确保受端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紧急控制的经济代价,同时,为了使逆变器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控制后的系统还需要提供足够的无功支撑,为此提出了一种协调经济性及电压稳定性的受端系统紧急负荷控制优化... 特高压直流逆变站闭锁后,应在确保受端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紧急控制的经济代价,同时,为了使逆变器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控制后的系统还需要提供足够的无功支撑,为此提出了一种协调经济性及电压稳定性的受端系统紧急负荷控制优化方法。首先,讨论了事故发生后受端系统的动态响应,提出根据电压薄弱性指标识别受端系统的若干电压薄弱节点,将其电压跌落量的平方和作为电压稳定性指标;然后,计算控制方案对应的负荷损失及事故罚款,将两者之和作为经济指标。为克服分段优化问题的求解困难,首先将分段的事故罚款曲线进行了近似光滑处理;然后,在考虑频率、电压及潮流等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经济性、电压稳定性指标的加权和最小为目标,构建紧急负荷控制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原对偶内点法快速求解;最后,以含高压直流输电的IEEE 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协调经济性及电压稳定性的优化控制可在不增加经济代价的前提下,改善控制后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有助于逆变站恢复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紧急负荷控制 电压薄弱性 原对偶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模糊控制的优化设计
15
作者 唐轶 李建华 陈景波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66,共5页
针对复杂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模糊控制参数难以调整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直接电流控制和简化FBD检测法的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数学模型,在传统模糊PI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模糊控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 针对复杂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模糊控制参数难以调整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直接电流控制和简化FBD检测法的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数学模型,在传统模糊PI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模糊控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精准控制直流侧电压并使其抗干扰能力增强,同时使补偿电流能够快速准确跟踪补偿电流指令值,大幅提高了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 直接电流控制 简化FBD检测法 模糊PI控制 混沌粒子群算法 D-STAT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PWM整流器的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铁军 刘建政 +1 位作者 郭景维 王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87,92,共4页
对电镀行业中锅炉启动等环境中工作的大功率PWM整流器进行了设计。目的在于提高该类PWM整流器的工作效率,实现整流器的有源逆变以及单位功率因数运行。设计过程中采用了SVPWM调制方法和电流直接控制方法等技术。设计思路简单,易于实现... 对电镀行业中锅炉启动等环境中工作的大功率PWM整流器进行了设计。目的在于提高该类PWM整流器的工作效率,实现整流器的有源逆变以及单位功率因数运行。设计过程中采用了SVPWM调制方法和电流直接控制方法等技术。设计思路简单,易于实现。本文还给出了所设计的PWM整流器的主要参数,并使用PSCAD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软件仿真,输出波形效果良好,验证了整个设计过程思想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CAD仿真 PWM整流器 SVPWM 电流直接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型HVDC-Light双闭环控制的参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浩 帅智康 +2 位作者 沈征 周猛 彭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3,95,共8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级控制,为实现PI调节器参数的快速、准确调节,在分析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轻型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前馈控制,提出了包含前馈-反馈和稳态逆模型的双闭环控制;并对改进...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级控制,为实现PI调节器参数的快速、准确调节,在分析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轻型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前馈控制,提出了包含前馈-反馈和稳态逆模型的双闭环控制;并对改进后的双闭环控制系统控制器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推导了参数设计过程;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控制系统结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证实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数学模型 PI调节器 前馈-反馈控制 参数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电法勘探的深度问题 被引量:11
18
作者 闫述 石显新 陈明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共4页
直流电阻率、瞬变电磁场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是煤田水文地质勘探常用的方法。针对华北型煤田地层电性特点,通过电磁探测原理分析与勘察实例,说明了在此类地区需要更大的极距、更长的观测时间和更低的频率才能达到预期的探测深度。... 直流电阻率、瞬变电磁场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是煤田水文地质勘探常用的方法。针对华北型煤田地层电性特点,通过电磁探测原理分析与勘察实例,说明了在此类地区需要更大的极距、更长的观测时间和更低的频率才能达到预期的探测深度。为在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勘探中取得更好的探测效果,采用综合电磁探测方法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阻率法 瞬变电磁场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华北型煤田 探测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系统动态特性参数的智能辨识
19
作者 李力 王选择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66-69,共4页
以8031为主机设计了测定电机从稳定运转到静止过程中角位移变化的硬、软件系统,并基于该系统的测量结果对数控系统动态特性参数如转动惯量、负载转矩、阻尼系数等进行计算;提供了该系统的硬、软件设计与参数估计方法;通过一个以直流... 以8031为主机设计了测定电机从稳定运转到静止过程中角位移变化的硬、软件系统,并基于该系统的测量结果对数控系统动态特性参数如转动惯量、负载转矩、阻尼系数等进行计算;提供了该系统的硬、软件设计与参数估计方法;通过一个以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的半闭环数控系统的实验分析,表明比传统的计算结果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直流伺服电机 转动惯量 负载转距 阻尼系数 动态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延时预测的自适应网络控制系统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于晓明 蒋静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8,231,共6页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存在着随机、时变、不确定的信息传输延时,采用带有时间戳的线性神经网络(TSLNN)进行在线延时预测,实时地获得当前采样周期的网络传输延时预测值.该方法选取3个先验的网络实测延时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选用widrow-...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存在着随机、时变、不确定的信息传输延时,采用带有时间戳的线性神经网络(TSLNN)进行在线延时预测,实时地获得当前采样周期的网络传输延时预测值.该方法选取3个先验的网络实测延时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选用widrow-hoff学习规则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算法;应用网络传输延时预测值,并采用一阶Pade方法,对数学模型中的延时环节进行线性化处理,从而获得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网络控制系统的线性数学模型;最后,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MRAC)设计闭环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将基于TSLNN在线延时预测的MRAC方法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网络控制系统中,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系统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有时间戳的线性神经网络(TSLNN) 网络控制系统 一阶Pade方法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