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O基稀磁半导体薄膜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学超 施尔畏 +2 位作者 张华伟 宋力昕 陈之战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3-520,共8页
稀磁半导体(DMSs)材料同时利用了电子的电荷和自旋属性,具有优异的磁、磁光、磁电等性能,在材料科学和未来自旋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几年来ZnO 基稀磁半导体薄膜材料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作一评价... 稀磁半导体(DMSs)材料同时利用了电子的电荷和自旋属性,具有优异的磁、磁光、磁电等性能,在材料科学和未来自旋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几年来ZnO 基稀磁半导体薄膜材料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作一评价,提出解决的思路,最后对DMSs器件的潜在应用作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稀磁半导体 过渡金属 自旋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ZnO基稀释磁性半导体薄膜 被引量:14
2
作者 修向前 张荣 +4 位作者 徐晓峰 俞慧强 陈丽星 施毅 郑有炓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4-66,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光学性质和C轴取向的ZnO∶Fe薄膜。ZnO∶Fe薄膜具有尖锐的带边发光 ,禁带宽度约为 3 3eV ,半高宽 13nm。磁性测量表明 ,ZnO∶Fe薄膜在室温下具有铁磁性 ,饱和磁化强度约为 10 - 3emu量级 ,矫顽力为 30奥斯特(...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光学性质和C轴取向的ZnO∶Fe薄膜。ZnO∶Fe薄膜具有尖锐的带边发光 ,禁带宽度约为 3 3eV ,半高宽 13nm。磁性测量表明 ,ZnO∶Fe薄膜在室温下具有铁磁性 ,饱和磁化强度约为 10 - 3emu量级 ,矫顽力为 30奥斯特(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稀释磁性半导体薄膜 溶胶-凝胶法 氧化锌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磁半导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赵建华 邓加军 郑厚植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50,共4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III-V族稀磁半导体(Ga,Mn)As的研究进展,包括(Ga,Mn)As的生长制备、基本磁性质、磁输运特征、磁光性质、磁性起源、相关的异质结构和自旋注入等,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其它稀磁半导体如IV族、III-VI族和IV-VI族等稀磁半导体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III-V族稀磁半导体(Ga,Mn)As的研究进展,包括(Ga,Mn)As的生长制备、基本磁性质、磁输运特征、磁光性质、磁性起源、相关的异质结构和自旋注入等,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其它稀磁半导体如IV族、III-VI族和IV-VI族等稀磁半导体的研究进展,在文章的最后描述了理想的稀磁半导体应该具备的特征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自旋电子学 稀磁半导体 异质结构 自旋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基稀磁半导体磁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学超 陈之战 +1 位作者 施尔畏 宋力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稀磁半导体是指在非磁性化合物半导体中通过掺杂引入部分磁性离子所形成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目前,稀磁半导体的磁性来源和机理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掺杂的磁性离子通过怎样的交换方式实现铁磁性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对近几年来ZnO基稀... 稀磁半导体是指在非磁性化合物半导体中通过掺杂引入部分磁性离子所形成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目前,稀磁半导体的磁性来源和机理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掺杂的磁性离子通过怎样的交换方式实现铁磁性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对近几年来ZnO基稀磁半导体磁性机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着重阐述了代表性的RRKY理论、平均场理论、双交换理论和磁极子理论,对实验和理论方面的热点和存在问题作一评价,对磁性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稀磁半导体 磁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Zn_(1-x)Ni_xO稀磁半导体 被引量:10
5
作者 韦志仁 李军 +5 位作者 刘超 林琳 郑一博 葛世艳 张华伟 窦军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4-247,223,共5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在温度430℃,填充度35%,矿化剂为3mol/L KOH,前驱物为添加适量N iC l2.6H2O的Zn(OH)2,反应时间24h,合成了Zn1-xN ixO稀磁半导体晶体。当在Zn(OH)2中添加一定量的N iC l2.6H2O为前驱物,水热反应产物为掺杂N i的多种形态Zn... 本文采用水热法,在温度430℃,填充度35%,矿化剂为3mol/L KOH,前驱物为添加适量N iC l2.6H2O的Zn(OH)2,反应时间24h,合成了Zn1-xN ixO稀磁半导体晶体。当在Zn(OH)2中添加一定量的N iC l2.6H2O为前驱物,水热反应产物为掺杂N i的多种形态ZnO混合晶体,对其个体较大的晶体中进行电子探针测量表明,前驱物中的添加量和晶体中实际掺入量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少量的N i离子掺入ZnO,最大N i原子分数含量为0.62%。采用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测量材料的磁性,发现在室温以下,晶体的磁化强度不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室温下,存在明显的磁饱和现象和磁滞回线,说明具有室温下的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水热合成 稀磁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原理计算稀磁半导体(In_(1-x)Mn_x)As的晶格常数,磁性和电子结构 被引量:9
6
作者 闫玉丽 杨致 +3 位作者 赵文杰 葛桂贤 雷雪玲 王清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1-604,共4页
用紧束缚近似线性Muffin-tin轨道的方法计算了稀磁半导体(In1-xMnx)As(x=1/2,1/4和1/8)的晶格常数,磁性和电子结构.给出了Mn掺杂浓度的变化对(In1-xMnx)As的晶格常数,磁性和电子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稀磁半导体 晶格常数 磁性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基稀磁半导体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勋 沈益斌 +2 位作者 段满益 徐明 令狐荣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随着铁磁性半导体(如Mn掺杂InAs和GaAs)的发现,稀磁半导体(DMS)近来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传统半导体不具有磁性,而稀磁半导体可以在不改变传统半导体其它性质的情况下引入磁性,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从实验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总... 随着铁磁性半导体(如Mn掺杂InAs和GaAs)的发现,稀磁半导体(DMS)近来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传统半导体不具有磁性,而稀磁半导体可以在不改变传统半导体其它性质的情况下引入磁性,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从实验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总结了ZnO基DM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各种生长方法、基底选择、生长温度对材料磁性的影响,总结了如何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增大饱和磁化强度及提高Curie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稀磁半导体 铁磁序 反铁磁序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铁磁性Ni^(2+)掺杂TiO_2纳米带的制备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宏晔 嵇天浩 +5 位作者 李玲龙 齐兴义 刘奕帆 蔡建旺 杜海燕 孙家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7-611,共5页
通过水热离子交换方法,制得不同含量的过渡金属离子Ni2+掺杂的、锐钛矿型的TiO2纳米带.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磁... 通过水热离子交换方法,制得不同含量的过渡金属离子Ni2+掺杂的、锐钛矿型的TiO2纳米带.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磁性测试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详尽的表征.结果表明,经过离子交换,Ni2+离子进入到了TiO2纳米带的晶格中,其中并没有形成金属Ni团簇或纳米颗粒.此外,磁性测试的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Ni-TiO2样品具有室温铁磁性和磁滞回线特性,并且,由于TiO2纳米带中Ni2+离子有较好的分散性,在相同的外磁场条件下,样品的磁化强度随着掺杂Ni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磁半导体 纳米带 Ni-掺杂氧化钛 室温铁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掺杂4H-SiC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7
9
作者 林龙 祝令豪 +6 位作者 李先宏 张志华 何明 陶华龙 徐永豪 张战营 曹建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14-2119,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Co掺杂4H-SiC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计算结果表明:Co掺杂引入了空穴,产生自旋极化。Co掺杂4H-SiC的价带顶和导带底分别由Co的3d态和C的2p态占据,而Si的2p轨道作用较小。通过计算10种可...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Co掺杂4H-SiC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计算结果表明:Co掺杂引入了空穴,产生自旋极化。Co掺杂4H-SiC的价带顶和导带底分别由Co的3d态和C的2p态占据,而Si的2p轨道作用较小。通过计算10种可能的掺杂位置,确定了铁磁性最稳定的组态。由于Co_0:3d-C:2p-Co_6:3d链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Co与C原子间强烈的d-p轨道杂化使得Co掺杂4H-SiC处于较稳定的铁磁基态。Co的引入使得基体空穴增加,缺陷调节下空穴载流子的远程交换(RKKY)机制导致了铁磁性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磁性半导体 电子结构 磁性 第一性原理 4H-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材料及掺杂ZnO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铧 李韦 +3 位作者 刘高斌 熊稳 王伟 郭富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105-109,113,共6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Ⅱ-Ⅵ族半导体材料,ZnO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目前国际上除纳米线外,ZnO纳米带、纳米棒、纳米阵列、纳米弹簧、纳米环已合成出来,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ZnO中掺入Mg、Co等元素可以实现带隙调节,有望开发出紫外、绿... 作为一种新型的Ⅱ-Ⅵ族半导体材料,ZnO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目前国际上除纳米线外,ZnO纳米带、纳米棒、纳米阵列、纳米弹簧、纳米环已合成出来,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ZnO中掺入Mg、Co等元素可以实现带隙调节,有望开发出紫外、绿光、特别是蓝光等多种发光器件。稀磁半导体材料更是当今研究的热点。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有关ZnO纳米新材料、掺杂非磁性元素和磁性元素的ZnO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材料 稀磁半导体(D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磁半导体Zn_(1-x)Ni_xO的室温铁磁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坤 周灵平 +1 位作者 胡爱平 唐元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不同成分的Zn1?xNixO(x=0.05,0.10,0.15)稀磁半导体材料,产物由直径约70 nm的六边形颗粒组成。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的磁学性能,发现在室温条件下存在明显的铁磁性,且随着镍浓度的增加,样品的饱和磁化强...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不同成分的Zn1?xNixO(x=0.05,0.10,0.15)稀磁半导体材料,产物由直径约70 nm的六边形颗粒组成。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的磁学性能,发现在室温条件下存在明显的铁磁性,且随着镍浓度的增加,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加,但样品的单个镍原子的磁矩是逐渐下降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不存在镍及镍的氧化物,且晶格常数随镍含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大,并利用M—T曲线测量Zn0.9Ni0.1O居里温度为575 K左右,表明其磁性来源于稀磁半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磁半导体 ZNO 铁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Zn_(1-x)Mn_xO稀磁半导体(英文) 被引量:7
12
作者 韦志仁 刘超 +5 位作者 李军 葛世艳 张华伟 林琳 郑一博 窦军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98,103,共5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在430℃,以3mol%·L^-1 KOH作矿化剂,填充度为35%,反应时间24h,合成了Zn1-xMnxO稀磁半导体晶体。所合成晶体具有ZnO纤锌矿结构,晶面显露正极面{0001}、负极面{0001}、菱面{1011}及负菱面{1011}晶体高度为5-30... 本文采用水热法在430℃,以3mol%·L^-1 KOH作矿化剂,填充度为35%,反应时间24h,合成了Zn1-xMnxO稀磁半导体晶体。所合成晶体具有ZnO纤锌矿结构,晶面显露正极面{0001}、负极面{0001}、菱面{1011}及负菱面{1011}晶体高度为5-30μm,径高比约为2:1。X荧光能谱(EDS)显示Mn原子百分浓度为2.6%(x=0.026)。晶体呈现低温铁磁性,居里温度50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氧化锌 稀磁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量和退火氛围对TiO_2薄膜晶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顾建军 刘鹏飞 +3 位作者 韩金荣 杨淑敏 韩伟 岂云开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105,共5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不同Fe掺杂量的TiO2薄膜,并对薄膜分别在空气和真空氛围下500℃进行30min退火处理。研究了Fe掺杂量和退火氛围对TiO2薄膜的结晶状态、表面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中500℃下退火的Fe...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不同Fe掺杂量的TiO2薄膜,并对薄膜分别在空气和真空氛围下500℃进行30min退火处理。研究了Fe掺杂量和退火氛围对TiO2薄膜的结晶状态、表面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中500℃下退火的Fe掺杂的TiO2薄膜表现为非晶态结构,没有观察到室温铁磁性能的出现,而空气中500℃退火的样品显示出良好的结晶状态,且所有掺杂的样品均显示出室温铁磁性,并且随着Fe掺杂量的增加,TiO2薄膜的晶体结构逐渐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磁半导体 晶体结构 铁磁性 退火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稀磁半导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小红 李小丽 +4 位作者 齐世飞 江凤仙 全志勇 范九萍 马荣荣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9-232,共34页
稀磁半导体是一种能同时利用电子的电荷和自旋属性,并兼具铁磁性能和半导体性能的自旋电子学材料。本文主要介绍ZnO、In2O3等氧化物稀磁半导体的研究进展,一是从实验角度介绍其制备、结构、磁性、电输运性质等特性;二是从理论角度对其... 稀磁半导体是一种能同时利用电子的电荷和自旋属性,并兼具铁磁性能和半导体性能的自旋电子学材料。本文主要介绍ZnO、In2O3等氧化物稀磁半导体的研究进展,一是从实验角度介绍其制备、结构、磁性、电输运性质等特性;二是从理论角度对其磁交换能、电子结构、居里温度和磁性产生的机制进行阐述;三是在稀磁半导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介绍其相关的异质结构的磁电阻效应,并在文章的最后对氧化物稀磁半导体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稀磁半导体 自旋注入 异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磁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颖 湛永钟 +1 位作者 许艳飞 喻正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23,共4页
综述了稀磁半导体的研究现状,从其分类、各自特点、物理性质和应用现状等各方面详细阐述了稀磁半导体的基本特点,并展望了今后稀磁半导体的研究重点与实用方向。
关键词 稀磁半导体 sp-d交换作用 分子束外延 巨磁光效应 自旋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Zn_(1-x)Co_xO室温稀磁半导体 被引量:4
16
作者 韦志仁 刘超 +5 位作者 李军 林琳 郑一博 葛世艳 张华伟 窦军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4-487,共4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在430℃,填充度为35%,3mol/L KOH作为矿化剂,反应时间为24h,合成了Zn1-xCoxO晶体。当在Zn(OH)2中添加一定量的CoC l2.6H2O为前驱物时,水热反应产物中,可以获得多晶体形态的掺杂Zn1-xCoxO晶体。电子探针测量表明,随着前... 本文采用水热法,在430℃,填充度为35%,3mol/L KOH作为矿化剂,反应时间为24h,合成了Zn1-xCoxO晶体。当在Zn(OH)2中添加一定量的CoC l2.6H2O为前驱物时,水热反应产物中,可以获得多晶体形态的掺杂Zn1-xCoxO晶体。电子探针测量表明,随着前驱物中CoC l2.6H2O添加量的增加,晶体中的Co实际掺入量也随着增加。采用超导量子干涉磁强仪测量材料的磁性,发现在室温以下,水热法合成的Zn1-xCoxO晶体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很小,在300K存在明显的磁饱和现象和磁滞回线,表明具有室温下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氧化锌 矿化剂 稀磁半导体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气压对ZnO:Mn薄膜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彤 介琼 +2 位作者 张宇 倪晓昌 赵新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1-715,共5页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了一系列ZnO:Mn薄膜,结合Raman光谱、XRD衍射谱和SEM分析了工作气压对ZnO:Mn薄膜结构特性的影响。Raman拟合光谱显示,在工作气压从1 Pa增加至4 Pa的过程中,ZnO:Mn薄膜始终保持着六角纤锌矿结构。但...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了一系列ZnO:Mn薄膜,结合Raman光谱、XRD衍射谱和SEM分析了工作气压对ZnO:Mn薄膜结构特性的影响。Raman拟合光谱显示,在工作气压从1 Pa增加至4 Pa的过程中,ZnO:Mn薄膜始终保持着六角纤锌矿结构。但是,随着气压的降低,对应于E2(High)振动模式的Raman散射峰以及与Mn掺杂相关的特征峰左移,说明在低工作气压时,ZnO:Mn薄膜内晶格缺陷更多,晶格更加无序。这一结论也得到了XRD和SEM结果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MN 拉曼 稀磁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和Fe掺杂SnO_2的水热合成与磁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见芬 柴平 +3 位作者 王中利 刘孝娟 邢献然 孟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6-810,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n1-x-yMnxFeyO2(0≤x≤0.10,0≤y≤0.10)稀磁半导体.通过XRD,Raman,TEM,SQUID和Mssbeaur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XRD中没有出现第二相的沉积,Raman光谱中出现了Mn位于SnO2晶格中的局域模式.磁...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n1-x-yMnxFeyO2(0≤x≤0.10,0≤y≤0.10)稀磁半导体.通过XRD,Raman,TEM,SQUID和Mssbeaur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XRD中没有出现第二相的沉积,Raman光谱中出现了Mn位于SnO2晶格中的局域模式.磁性测试结果表明,当x=0.10,y=0时,样品在低温下具有较强的磁化强度,但室温下其磁化强度急剧降低.而y=0.10,x=0时,样品的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都比较小,但随温度的改变变化不大,Mssbeaur谱测试结果表明,其中的Fe一部分是铁磁耦合的,拟合得到超精细场和同质异能移等参数表明,铁磁性来源于Fe替代SnO2本征性能.Mn和Fe共同掺杂的样品的磁化强度随x的减少和y的增加而减少,矫顽力却相对于单一元素掺杂的样品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磁半导体 SNO2 水热法 铁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杂量对水热合成Zn1-xNixO稀磁半导体粉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苗鸿雁 李慧勤 +2 位作者 谈国强 安百江 鲁文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296,共4页
本文主要考虑不同掺杂量对水热合成Zn1-xNixO稀磁半导体粉体的影响。采用水热法,以3 mol/L NaOH作为矿化剂,在240℃下,保温24 h左右,进行Ni掺杂(x=0.05,0.1,0.2),合成Zn1-xNixO稀磁半导体晶体。XRD、FE-SEM测试表征晶体的物相组成和晶... 本文主要考虑不同掺杂量对水热合成Zn1-xNixO稀磁半导体粉体的影响。采用水热法,以3 mol/L NaOH作为矿化剂,在240℃下,保温24 h左右,进行Ni掺杂(x=0.05,0.1,0.2),合成Zn1-xNixO稀磁半导体晶体。XRD、FE-SEM测试表征晶体的物相组成和晶体形貌,XRD表明所制备的Zn0.95Ni0.05O稀磁半导体晶体发育比较完整。通过UV-vis测试进一步说明掺杂的效果。VSM测试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在室温下有良好的磁滞回线,表现出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1-xNixO 稀磁半导体 水热法 铁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法合成Cd_(1-x)Mn_xS量子点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庞起 郭必成 +4 位作者 王建农 杨世和 王玉琦 葛惟昆 龚孟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93-1596,共4页
应用反胶束法制备了稀磁半导体 Cd1 - x Mnx S量子点 .量子点的大小可通过改变ωo 值 ( wo=[水 ]/ [表面活性剂 ])来控制 .高分辨透射电镜的分析结果表明 ,量子点呈单分散性 ,是几乎没有缺陷的单晶体 .量子点的大小约为 4.8~ 6nm,随 wo... 应用反胶束法制备了稀磁半导体 Cd1 - x Mnx S量子点 .量子点的大小可通过改变ωo 值 ( wo=[水 ]/ [表面活性剂 ])来控制 .高分辨透射电镜的分析结果表明 ,量子点呈单分散性 ,是几乎没有缺陷的单晶体 .量子点的大小约为 4.8~ 6nm,随 wo 值增大而增大 .电子能谱 ( EDS)测定结果表明 ,Mn2 +离子在量子点中的摩尔分数为 1 .5 % .由电子自旋共振 ( ESR)分析确定一部分 Mn2 + 离子取代 Cd2 + 离子位置而位于晶格 ,另一部分 Mn2 +离子位于 Cd1 - x Mnx S的表面或间隙位置 .吸收光谱显示 ,随着量子点变小 ,吸收带边发生蓝移 ,显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光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 ,发光峰属于 Mn2 + 的 4 T1 -6 A1 跃迁 ,而且随着ωo 和粒径的增大 ,发光峰从 2 .2 6,2 .1 0 ,2 .0 5 e V红移到 1 .88e V;其发光峰偏离 2 .1 2 e V,主要是由于 Mn2 + 离子位于扭曲的四面体晶体场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稀磁半导体 Cd1-xMnxS 反胶束 光致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