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6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nel capacity and digital modulation schemes in correlated Weibull fading channels with nonidentical statistics 被引量:2
1
作者 Xiao Hailin Nie Zaiping Yang Shiw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205-209,共5页
The novel closed-form expressions for the average channel capacity of dual selection diversity is presented, as well as, the bit-error rate (BER) of several coherent and noncoherent digital modulation schemes in the... The novel closed-form expressions for the average channel capacity of dual selection diversity is presented, as well as, the bit-error rate (BER) of several coherent and noncoherent digital modulation schemes in the correlated Weibull fading channels with nonidentical statisticS. The results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Meijer's Gfunction, which can be easily evaluated numeric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fading severity on the concerned quant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erage channel capacity Weibull fading channels Bit-error rate digital modulation Nonidentical stat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gital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using multi-layer perceptron and time-frequency features
2
作者 Yuan Ye Mei Wenb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249-254,共6页
Considering that re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corrupted by noise are generally nonstationary, and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s ar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signals,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 Considering that re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corrupted by noise are generally nonstationary, and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s ar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signals,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s are introduced for the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signals: The extracted time-frequency features have good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y are insensitive to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variation. According to good classification by the correct rate of a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 a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classifier with better generalization, as well as, addition of time-frequency features set for classifying six different modulation types has been proposed.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MLP classifier outperforms the decision-theoretic classifier at low SNR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experiments for real MPSK signals verify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of the MLP classif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Time-frequency featur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Multi-layer percept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digital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fractional order LMS in LFMCW radar 被引量:6
3
作者 LUO Yongjiang BI Luhao ZHAO D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3期573-583,共11页
Adaptive digital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DSIC)is a significant method to suppress self-interference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LFMCW)radar.Due to efficient im... Adaptive digital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DSIC)is a significant method to suppress self-interference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LFMCW)radar.Due to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structure,the conventional method based on least mean square(LMS)is widely used,but its performance is not sufficient for LFMCW radar.To achieve a better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result and more optimal radar performance,we present an ADSIC method based on fractional order LMS(FOLMS),which utilizes the multi-path cancellation structure and adaptively updates the weight coefficients of the cancellation system.First,we derive the iterative expression of the weight coefficients by using the fractional order derivative and short-term memory principle.Then,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elect the parameter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due to the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radar transmitted signals,we construc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LFMCW radar,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n square deviation and the parameters of FOLMS.Finally,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 better SIC performance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digital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DSIC)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LFMCW)radar fractional order least mean square(L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的案例研究
4
作者 陈志军 盖明哲 王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4,共15页
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给老字号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带来了机会和挑战。通过对宏济堂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揭示数字化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的研究发现:(1)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价值创造机制,其中组织内部模块化的价值... 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给老字号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带来了机会和挑战。通过对宏济堂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揭示数字化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的研究发现:(1)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价值创造机制,其中组织内部模块化的价值创造以价值链重塑为基础,呈现横向文化价值、信息结构优化的界面联结和纵向理念融合、价值创新的界面联结,并运用了心理、结构和资源赋能的数字化赋能机制;组织外部模块化则以价值网络形成与拓展为基础,呈现文化共建、协同创新的界面联结,并运用了结构和资源赋能的数字化赋能机制。(2)老字号企业的价值创造是组织内外部模块化过程中文化和创新双融的联结结果,是从紧密耦合、非耦合向松散耦合的演化过程。这对老字号企业创新价值创造模式、打造竞争优势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字号企业 价值创造 组织模块化 界面联结 数字化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退役电池模组动态功能状态筛选方法研究
5
作者 颜宁 武中立 +2 位作者 李相俊 高磊 马广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10-2219,I0014,共11页
针对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大、单体筛选复杂、重组后动态特性差异大以及寿命损耗加剧等问题,该文考虑电池模组的功能状态(state of function,SOF)特性,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退役电池模组筛选方法。首先,通过电压、电流、荷电状态(state of... 针对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大、单体筛选复杂、重组后动态特性差异大以及寿命损耗加剧等问题,该文考虑电池模组的功能状态(state of function,SOF)特性,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退役电池模组筛选方法。首先,通过电压、电流、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及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等参量表征SOF特性,估计梯次利用过程中SOF动态安全裕度;其次,搭建耦合物理模型、信息流及数字孪生映射体的电池模组筛选架构,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电池数据缺失及偏移预测方法,优化退役动力电池模组表征SOF的多性能参量;最后,采用k-means算法对综合考虑SOH及SOF特性的退役电池模组进行聚类筛选。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筛选方法可以提高退役动力电池动态一致性,并延长梯次利用过程中电池的运行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模组筛选 数字孪生 功能状态动态特性 生成对抗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数字化控制离散性的三电平低调制比区域窄脉冲抑制策略
6
作者 陈凯 温旭辉 +2 位作者 李文善 张剑 沈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7-2600,共14页
永磁同步电机拖动大惯量飞轮充能过程,三电平变流器长时间处于低调制比状态,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会频繁出现窄脉冲,进而导致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功率器件损坏以及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考虑永磁同... 永磁同步电机拖动大惯量飞轮充能过程,三电平变流器长时间处于低调制比状态,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会频繁出现窄脉冲,进而导致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功率器件损坏以及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考虑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离散性的窄脉冲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在低调制比区域的窄脉冲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序列优化的混合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实现了三电平变流器低调制比区域窄脉冲抑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抑制了窄脉冲、改善电流波形质量,也降低了三电平变流器开关动作次数,解决了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电机控制 三电平变流器 低调制比 窄脉冲 中点电位平衡 虚拟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字素养框架到人工智能框架:学生人工智能能力研究——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解读 被引量:3
7
作者 韦月 许艳丽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0,共6页
在《数字素养全球框架》发布6年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4年8月发布史上第一份《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该框架一方面揭示了为学生建立一个人工智能框架的原因,另一方面从内部探讨了学生人工智能能力的四个横向结构要素、三个纵向... 在《数字素养全球框架》发布6年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4年8月发布史上第一份《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该框架一方面揭示了为学生建立一个人工智能框架的原因,另一方面从内部探讨了学生人工智能能力的四个横向结构要素、三个纵向类属层次及十二个能力模块。要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能力,就需要超越对框架的字面理解,深入厘清其背后的内在逻辑。基于此,从横向勾勒、纵向延展、能力矩阵的角度,对框架中的结构要素、类属层次、能力模块等进行分析,进而选取课程集群、课程序列、教师培训、教学活动和评估机制五个关键议题,分析如何推动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由文本规范走向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学生 数字素养 结构要素 类属层次 能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模混合交织调制的电力通信专网研究
8
作者 张俊 徐翔 +1 位作者 芮文君 胡卫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3,共10页
电力系统通信网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专网中主要采用光纤传输系统,尽管该系统能提供较大的传输带宽,但仍存在信噪比提升的瓶颈。基于此,提出一种数字模拟混合交织调制的传输方案,在发射端,将原始波形拆... 电力系统通信网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专网中主要采用光纤传输系统,尽管该系统能提供较大的传输带宽,但仍存在信噪比提升的瓶颈。基于此,提出一种数字模拟混合交织调制的传输方案,在发射端,将原始波形拆分成离散的数字部分和连续的模拟部分,并进行复用传输。在接收端,通过取整运算移除数字部分的链路噪声,同时利用模拟部分的线性组合提升频谱效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同相和正交分量的时域交织降低峰均功率比,从而在峰值功率受限的条件下提升有效信噪比。在直接检测系统实验中,经过1 km标准单模光纤直接检测传输后,68 GBd数字模拟混合交织调制信号的恢复信噪比能够达到33.0 dB,可支持17 GHz带宽的1 024进制正交幅度调制(1 024-ary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1 024-QAM)信号接入,实现170 Gbit/s的比特率,以及1 Tbit/s的通用公共射频接口等效速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调制方案相比,所提出的交织型数字模拟混合方案具有信噪比增益,为低成本、大带宽、高保真的电力专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 交织型数字模拟混合调制 直接检测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数字信道化储频的SAR干扰方法
9
作者 兰初军 宋志勇 刘宇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为提高目标截获概率,雷达干扰机通常通过增加多个接收通道来拓宽其工作带宽,以减少频率扫描时间,从而达到快速搜索目标的目的,但这同时也带来了由于捕获的目标存在跨越多个通道,导致侦测到目标信息不全而影响干扰效能的问题。文中提出... 为提高目标截获概率,雷达干扰机通常通过增加多个接收通道来拓宽其工作带宽,以减少频率扫描时间,从而达到快速搜索目标的目的,但这同时也带来了由于捕获的目标存在跨越多个通道,导致侦测到目标信息不全而影响干扰效能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跨通道处理的双数字信道化储频结构,以实现跨通道信道化接收和信道化发射。首先,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侦察,采用时频分析方法估计SAR雷达脉内参数,同时结合通道内与通道间的脉冲描述字完成SAR雷达数据融合与识别;然后,针对SAR干扰,采用距离向、方位向联合调制的“脉组步进移频+多抽头”方法,以生成复杂的干扰脉冲信号;最后,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在设置不同带宽比例的目标及施加相应的干扰调制条件下,所提方法对SAR雷达形成了有效的干扰覆盖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射频存储器 信道化 数据融合 干扰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PWM的混合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单周期数字控制模型
10
作者 刘泽远 吴幸成 +3 位作者 蔡骏 陈小元 杨艳 刘程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69-4478,I0029,共11页
针对现有单周期方法无法直接用于三相全桥开关功放驱动且具有三相悬浮绕组的混合磁轴承电流控制的问题,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技术,提出该类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新型电流型单周期控制... 针对现有单周期方法无法直接用于三相全桥开关功放驱动且具有三相悬浮绕组的混合磁轴承电流控制的问题,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技术,提出该类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新型电流型单周期控制方法。首先,介绍三相全桥开关功放驱动式六极混合磁轴承的径向悬浮与SVPWM原理;其次,基于七段式SVPWM方法,建立混合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电流型单周期数字控制模型;然后,给出以X、Y两轴方向电流变量为坐标,且可计及相电阻压降的扇区判别方法;最后,采用3个负载电感线圈模拟磁轴承三相绕组,设计电流闭环控制的仿真与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各负载线圈电流脉动小,且跟踪精度较高,进而验证所提单周期模型和扇区判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磁轴承 三相全桥开关功放 单周期数字控制模型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 bit Sigma-Delta数字磁通门磁强计仿真
11
作者 吕尚 王劲东 张艺腾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0-819,共10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1 bit Sigma-Delta调制技术的数字磁通门磁强计,并利用Matlab Simulink工具对其进行仿真建模与分析,获得了系统在噪声、线性度、动态响应速度以及频率响应等方面的性能参数.在±1000 nT量程范围内,该磁强计系统在1 H... 设计了一种基于1 bit Sigma-Delta调制技术的数字磁通门磁强计,并利用Matlab Simulink工具对其进行仿真建模与分析,获得了系统在噪声、线性度、动态响应速度以及频率响应等方面的性能参数.在±1000 nT量程范围内,该磁强计系统在1 Hz处的噪声为0.17 pT·Hz-1/2,最大线性误差为1.04 pT,动态响应速度为1.07×10^(3) nT·s^(-1),频率响应带宽超过30 Hz.仿真结果证实,采用1 bit Sigma-Delta调制技术显著提高了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的转换精度,有效降低了数字磁强计系统的本底噪声和非线性误差,显著提升了数字磁强计的性能.基于1 bit Sigma-Delta调制技术的数字磁通门磁强计性能指标能够满足高精度磁场探测任务的要求,为空间磁场探测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探测手段,在深空探测及空间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磁通门磁强计 1 bit DAC SIGMA-DELTA调制器 Simulink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联阵列型磁电天线的甚低频磁感应通信系统设计
12
作者 张锋 李佳燃 +3 位作者 田玉晓 徐梓洋 宫兆前 庄鑫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75-2684,共10页
磁电(ME)天线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小尺寸和轻量化的优势,在便携式跨介质通信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ME天线存在辐射强度较低的问题,限制了系统的通信距离。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E天线阵列的甚低频(VLF)通信系... 磁电(ME)天线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小尺寸和轻量化的优势,在便携式跨介质通信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ME天线存在辐射强度较低的问题,限制了系统的通信距离。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E天线阵列的甚低频(VLF)通信系统。该系统的发射天线是由7个ME天线单元串联组成的发射阵列,有效提升了辐射强度。ME天线单元采用经过表面改性的Fe_(80)Si_(9)B_(11)层压材料作为磁致伸缩单元,并结合Pb(Zr,Ti)O_(3)(PZT)压电陶瓷构成三明治结构,增强了磁电耦合效率。对天线阵列施加高驱动电压,可在1 m距离处产生165 nT的磁场强度。基于该天线阵列的便携式磁通信系统采用二进制振幅键控(BASK)调制技术,在高背景噪声的实验室环境中成功实现了11.4 m的无线通信,码速率为50 bit/s。理论分析表明,该系统的最大误码率为0.12%,证明了其良好的抗噪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串联阵列型磁电(ME)天线的通信系统在提升通信距离具有显著优势,为低频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通信系统 新型磁电天线 数字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D类功放的Sigma-Delta调制器研究综述
13
作者 于泽琦 许增辉 钱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9,共13页
数字D类功放因其高效率和便于与数字音源接口的特点,近年来在音频电子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Sigma-Delta调制器作为数字D类功放中关键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之一,其噪声整形特性能够在降低功放系统实现代价的同时,保持甚至提高系统的输出信... 数字D类功放因其高效率和便于与数字音源接口的特点,近年来在音频电子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Sigma-Delta调制器作为数字D类功放中关键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之一,其噪声整形特性能够在降低功放系统实现代价的同时,保持甚至提高系统的输出信噪比,并可抑制部分信号传输路径引入的噪声,在数字音频信号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总结了数字D类功放的工作原理和主流架构,然后结合Sigma-Delta调制器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近年来用于数字D类功放的Sigma-Delta调制器的设计方案,其中着重对Sigma-Delta调制器的架构设计与噪声传递函数的设计进行综述,最后对数字D类功放的Sigma-Delta调制器研究发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D类功放 SIGMA-DELTA调制器 噪声传递函数 噪声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比特sigma-delta调制全数字大规模MIMO系统的遍历可达频谱效率分析
14
作者 胡安中 黄丽君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8,共9页
全数字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因具有低成本、信号处理能力强、可灵活配置等优势,在移动通信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研究一比特sigma-delta调制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遍历可达频谱效率,并... 全数字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因具有低成本、信号处理能力强、可灵活配置等优势,在移动通信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研究一比特sigma-delta调制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遍历可达频谱效率,并仿真对比了一比特结构。结果表明一比特sigma-delta调制结构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并且分析结果是精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大规模MIMO 一比特sigma-delta调制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两步式SAR ADC架构的智能温度传感器
15
作者 曹亦栋 陈雷 +3 位作者 初飞 李建成 张健 李全利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3-611,共9页
针对高速接口芯片的局部结温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的片上智能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配合上位机实现对全芯片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输出数字温度码。电路对横向pnp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进行采样,设计... 针对高速接口芯片的局部结温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的片上智能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配合上位机实现对全芯片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输出数字温度码。电路对横向pnp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进行采样,设计了温度监测模块进行量化比较。电路采用了两步式SAR ADC进行10 bit数字温度码的转换输出,两步式SAR ADC通过调节电阻阵列实现粗量化,调节比较器输入管阵列进行细量化。电路基于28 nm CMOS工艺设计,模块面积为0.049 mm^(2)。仿真结果表明,27℃、1.8 V电源电压下温度传感器的最大动态功耗为379μW,在10 MHz参考时钟下的输出响应时间为37.1μs。测试结果表明,芯片温度为62.8~124.5℃时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的误差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接口芯片 温度传感器 横向pnp管 温度监测模块 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通信的无线发射台信号智能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志刚 王磊 王兰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18,共5页
为实现大面积无线发射台信号覆盖监测,有效地抵御监测过程中多径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减等干扰因素的影响,研究基于LoRa通信的无线发射台信号智能监测技术。在无线发射台发出信号后,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对比,识别出有效发射台信号后,通过... 为实现大面积无线发射台信号覆盖监测,有效地抵御监测过程中多径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减等干扰因素的影响,研究基于LoRa通信的无线发射台信号智能监测技术。在无线发射台发出信号后,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对比,识别出有效发射台信号后,通过级联型LoRa组网方式以及LoRa通信技术,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中存储,实现无线发射台信号的传输。利用循环位移因子对基带产生的Chirp信号完成调频扩频调制,扩展信号频谱,增强信号抗干扰能力以及传输可靠性,增强信号监测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距离LoRa终端设备2.5 km处依旧接收到发射台信号,丢包率为12%,能够准确地监测到无线发射台是否存在发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通信 无线信号 发射台 智能监测 调频扩频 数字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干法水下快频脉冲MIG焊电源研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振民 贾建军 +3 位作者 胡健良 廖海鹏 吴健文 张芩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9,I0003,I0004,共9页
针对复杂水下环境焊接过程对焊接电源超高动特性与精确控制需求,设计基于SiC模块的快频脉冲焊接电源功率主电路,开发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研制出局部干法水下快频脉冲MIG焊电源(local dry underwater fastfrequency pulsed MIG,LDU-FFPMIG)... 针对复杂水下环境焊接过程对焊接电源超高动特性与精确控制需求,设计基于SiC模块的快频脉冲焊接电源功率主电路,开发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研制出局部干法水下快频脉冲MIG焊电源(local dry underwater fastfrequency pulsed MIG,LDU-FFPMIG).研制的LDU-FFPMIG焊接电源额定输出电流为400 A,能精确输出多种0~30 kHz的快频脉冲电流波形,快频脉冲电流幅值高达200 A.提出LDU-FFPMIG焊接新工艺,将快频脉冲应用到304不锈钢局部干法水下MIG焊接,探究快频脉冲对传统局部干法水下脉冲MIG焊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LDU-FFPMIG焊接电源能够实现稳定的局部干法水下MIG焊,可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快频脉冲电流的引入可显著提高电弧能量密度和焊接稳定性,减小熔宽(B)、增大熔深(H),焊缝成形系数(B/H)减小约30%,并且可以细化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电源 SiC模块 全数字化快频脉冲波形 局部干法水下MIG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高分辨率分割网络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颖 付瑞 +3 位作者 朱佳 高山 陈立伟 张广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3,共8页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7卷积层,通过压缩特征层分辨率的方式减少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本文所提模型与U-Net、R2U-Net、Attention U-Net相比,IOU、Accuracy、F1-Score和ROC曲线下面积4项指标平均提升了1.82%、0.014%、1.19%和0.73%。结果验证了IC-Net模型明显提升了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虚弱血管和血管末端的检测能力,提升了分辨伪影噪声的能力,为医生识别脑血管中产生的病变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特征提取 脑血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U-Net Inception模块 通道注意力 降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和IETM的装备常规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家菊 孔令刚 +3 位作者 康时嘉 左洪福 杨永辉 周小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46,共9页
装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大部分常规故障都是由于人为操作、保养以及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常规故障在装备的研制、试验、鉴定以及维保过程中都进行了验证,并有明确的定义,具有明确的故障树分析结论,因而数字孪生可为装备常规故障提供... 装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大部分常规故障都是由于人为操作、保养以及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常规故障在装备的研制、试验、鉴定以及维保过程中都进行了验证,并有明确的定义,具有明确的故障树分析结论,因而数字孪生可为装备常规故障提供快速、交互性的诊断可能。为提高常规故障诊断的效率和诊断过程的交互式体验感,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装备常规故障诊断模型。在此基础上,鉴于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良好的交互性及用户体验感,设计一种基于孪生数据和IETM的装备常规故障诊断方案。该方案将装备故障树转换为IETM的故障数据模块,存储到IETM数据库中形成故障库。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并将装备实时孪生数据作为输入,利用IETM的交互性,通过过程数据模块结合故障数据模块进行步进式故障诊断及隔离引导操作,同时提供维修操作指导。当装备实时孪生数据与故障库定义的故障信息不完全一致时,采用案例分析法计算装备实时孪生数据提供的故障征兆信息与故障库中明确定义的故障征兆信息的相似度,并设定相似度的阈值进行判定;再利用IETM推送对应故障数据模块进行相应的故障诊断隔离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故障诊断 数字孪生 IETM 故障树分析 故障数据模块 实时孪生数据 相似度 隔离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光纤激光器稳频系统设计
20
作者 刘帆 郭文阁 +3 位作者 刘丹丹 阮军 高玉平 张首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1-1687,共7页
本文利用工控机、NI数据采集卡、外围光路搭建激光稳频硬件系统,以调制转移光谱技术为基础,使用LabVIEW FPGA开发了一套单频光纤激光器数字稳频控制软件。基于调制转移光谱产生的伺服控制信号,通过采集误差信号,经PI处理后控制压电陶瓷... 本文利用工控机、NI数据采集卡、外围光路搭建激光稳频硬件系统,以调制转移光谱技术为基础,使用LabVIEW FPGA开发了一套单频光纤激光器数字稳频控制软件。基于调制转移光谱产生的伺服控制信号,通过采集误差信号,经PI处理后控制压电陶瓷伸缩,将780nm的激光频率锁定在铷原子的超精细跃迁谱线上。Allan方差结果显示,短期稳定度为1.52×10^(-11)@10s;长期稳定度优于1.56×10^(-11)@100000s,可连续运行20天以上。该数字稳频软件利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大大节约开发周期,操作界面直观简洁,方便用户分析处理。已成功应用于铷87喷泉钟系统中,且该稳频系统具有通用性,可应用于原子干涉仪、激光陀螺仪等精密测量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光纤激光器 调制转移光谱 LabVIEW FPGA 数据采集卡 数字稳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