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IC技术的修复后混凝土裂缝扩展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周小燕 杨淘 +5 位作者 代薇 孙彦梅 张芮瑜 秦小枫 李阳 张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2,68,共5页
为探究不同修复材料对预制带裂缝的混凝土试件在劈裂过程中内部裂缝发展的影响,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观测混凝土劈裂过程中内部裂缝发展规律,结合扫描电镜技术从微观角度分析不同修复材料对混凝土裂缝界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修复材... 为探究不同修复材料对预制带裂缝的混凝土试件在劈裂过程中内部裂缝发展的影响,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观测混凝土劈裂过程中内部裂缝发展规律,结合扫描电镜技术从微观角度分析不同修复材料对混凝土裂缝界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修复材料处理后的预制带裂缝的混凝土试件劈裂强度明显上升,裂缝宽度和裂缝最大扩展速率均有所降低,其中修复效果依次为丙烯酸>油性聚氨酯>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SEM分析表明,修复材料注射到裂缝后,迅速固化,与水泥水化产物形成连续网状结构和团状堆积物,使修复材料与裂缝界面紧密结合,改善了混凝土的结构密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修复 预制裂缝 修复材料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采样包裹相位图的展开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华英 张志会 +4 位作者 赵宝群 熊南燕 朱巧芬 郭中甲 刘飞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11-2317,共7页
利用四种常见算法对由球面参考光像面数字全息显微术得到的中药饮片海金沙细胞的包裹相位图进行了相位解包裹。结果表明:基于离散余弦的最小二乘算法和预条件共轭梯度算法会使欠采样区域的误差进行传递,使得解包裹相位产生较大误差;质... 利用四种常见算法对由球面参考光像面数字全息显微术得到的中药饮片海金沙细胞的包裹相位图进行了相位解包裹。结果表明:基于离散余弦的最小二乘算法和预条件共轭梯度算法会使欠采样区域的误差进行传递,使得解包裹相位产生较大误差;质量图导向路径跟踪算法由于未识别残差点,导致出现"拉线"或者"孤岛"区域,而且处理速度很慢;基于横向剪切干涉的最小二乘算法处理欠采样包裹相位图的效果最好,而且处理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面数字全息显微 相位重建 欠采样 横向剪切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板模型交流电晕放电紫外数字图像处理及其应用判据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斌 周文俊 +2 位作者 汪涛 易晓 朱昌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74-79,共6页
设计了紫外光谱成像仪CoroCAMⅣ+与虚拟仪器编程环境Labview8.0相结合的电晕放电测试和分析平台。选用适当的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和流程,通过对实时记录的电晕放电紫外视频图像处理,定义成像仪观测范围内"放电区域紫外成像面积百分比&... 设计了紫外光谱成像仪CoroCAMⅣ+与虚拟仪器编程环境Labview8.0相结合的电晕放电测试和分析平台。选用适当的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和流程,通过对实时记录的电晕放电紫外视频图像处理,定义成像仪观测范围内"放电区域紫外成像面积百分比"作为量化电晕放电强度的表征参数。在近似标准大气条件下,研究了基于紫外图像处理的棒—板间隙工频电压作用下的电晕放电,结果表明,文中所述紫外数字图像处理流程可对紫外成像仪观测到的电晕放电图像真实还原,从而保证所选电晕放电量化表征参数的有效性;表征参数可明确反映起晕情况和电晕放电发展的阶段;得到电晕放电紫外成像随观测距离的衰减规律,提出电晕放电紫外成像检测法的应用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成像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 棒-板间隙 工频电压 电晕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步数字相移全息干涉术三维变形测量 被引量:8
4
作者 郭俊 王刚 +2 位作者 孙杰 武凤栖 王文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08-2813,共6页
针对目前相移控制器件费用高、操作复杂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数字相移方法。并将其与全息干涉术相结合,进行了相移全息干涉术的实验研究。应用MATLAB软件,结合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对全息干涉条纹精确控制使其定向移动,实现了四步相移,获得4... 针对目前相移控制器件费用高、操作复杂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数字相移方法。并将其与全息干涉术相结合,进行了相移全息干涉术的实验研究。应用MATLAB软件,结合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对全息干涉条纹精确控制使其定向移动,实现了四步相移,获得4个干涉图。应用四步相移法原理和相位去包裹方法,最终成功求得物体变形引起的三维位相差,实现物体变形的三维测试。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简化了全息干涉测试的光学装置,避免传统相移器件相移精度低、容易造成相移误差的缺点,且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其精度容易达到1/10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干涉术 四步数字相移法 图像处理 相位去包裹 三维变形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速率下的矿岩劈裂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金爱兵 朱东风 +2 位作者 孙浩 陈帅军 姚宝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9-279,共11页
为研究不同加载速率对矿岩劈裂破坏特性的影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开展矿岩巴西劈裂试验,从抗拉强度、能量演化和水平应变分布等方面分析铁矿石及其围岩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劈裂破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矿岩抗拉强度均随加载速... 为研究不同加载速率对矿岩劈裂破坏特性的影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开展矿岩巴西劈裂试验,从抗拉强度、能量演化和水平应变分布等方面分析铁矿石及其围岩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劈裂破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矿岩抗拉强度均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围岩抗拉强度随加载速率增大而呈线性增大,而铁矿石抗拉强度先急剧增加后缓慢增加,与加载速率呈幂函数关系。2)随着加载速率增加,矿岩内部总能量和弹性应变能均增大,耗散能则呈下降趋势。加载速率增大后的铁矿石弹性能相比于围岩提升25.78%,岩爆危险性高,合理减缓开采进度可确保矿产开采安全。3)铁矿石和围岩的水平应变随加载速率变化的规律相似,即当加载速率为0.02 kN/s时,铁矿石和围岩应变带从中部向两端延伸,而在高加载速率下,铁矿石和围岩的应变带由两端向圆盘中部汇合;4)不同加载速率变化对矿岩破裂结果的影响不同,当加载速率较低时(0.02 kN/s),矿岩表面水平应变均呈现正态分布,而当加载速率增加后,矿岩端部水平应变突出,且铁矿石相比于围岩更早产生由加载速率变化引起的端部应变集中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岩 加载速率 抗拉强度 微观破裂 能量演化 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图像降噪与平面校正的同步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龚立艳 徐立军 +1 位作者 钱建强 姚骏恩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5-731,共7页
将小波阈值收缩去噪技术应用于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去噪的同时,应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 AFM 二维小波分解近似子图像的一次倾斜平面进行校正,从而同步实现了 AFM 图像去噪与平面校正。在保证图像去噪效果及平面校正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 将小波阈值收缩去噪技术应用于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去噪的同时,应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 AFM 二维小波分解近似子图像的一次倾斜平面进行校正,从而同步实现了 AFM 图像去噪与平面校正。在保证图像去噪效果及平面校正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了最小二乘拟合计算量,提高了算法实时性能。由于该方法借助于小波变换实现,可以方便地与图像的小波压缩方法相结合,因此更有利于 AFM 扫描图像的原位分析与处理。通过实验,采用上述方法对 AFM 扫描图像进行了降噪与平面校正处理,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原子力显微镜(AFM) 数字图像 噪声 平面 最小二乘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息数字图像补偿技术的教育资源云存储平台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元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5-78,82,共5页
为了提高全息数字图像重现的质量,提高教育资源云存储平台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全息数字图像补偿技术的教育资源云存储平台设计方法。阐述了教育资源云存储平台的框架设计方法,教育资源云存储模块由全息数据写入/读取模块、全息数字图像... 为了提高全息数字图像重现的质量,提高教育资源云存储平台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全息数字图像补偿技术的教育资源云存储平台设计方法。阐述了教育资源云存储平台的框架设计方法,教育资源云存储模块由全息数据写入/读取模块、全息数字图像补偿模块、加密/解密模块和客户端等4个模块构成,并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全息数字补偿技术能有效提高全息数字图像重现的质量,提高了教育资源云存储平台的运行效率,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数字图像 相位补偿 教育资源云存储平台 图像补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透镜数字全息的显微成像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康康 王志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6-11,共6页
基于无透镜数字全息成像与再现的原理和范西泰特-泽尼克定理,对同轴无透镜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可测量微颗粒的大小范围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距离进行了推导,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数据并设计搭建了系统。结果表明,无透镜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相... 基于无透镜数字全息成像与再现的原理和范西泰特-泽尼克定理,对同轴无透镜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可测量微颗粒的大小范围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距离进行了推导,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数据并设计搭建了系统。结果表明,无透镜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相较于传统显微镜有不受空气中灰尘的干扰、视场大且可通过计算机处理提高图像质量等优点。通过用设计的系统观察直径在2~10μm的金刚砂,并与显微镜观察的图像做对比,证明了理论推导与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成像 无透镜数字全息 全息再现 微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考光合成孔径DMIPH术的细胞相位重构
9
作者 巩文迪 卢兆林 刘佳毅 《激光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479,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光学显微术无法直接提取相位信息的不足而能更准确记录物体高频和低频信息的合成,采用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显微像面全息系统,并结合角谱算法和最小二乘解包裹算法实现了细胞的相位重构。选取活体细胞组织等相位型生物进... 为了克服传统光学显微术无法直接提取相位信息的不足而能更准确记录物体高频和低频信息的合成,采用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显微像面全息系统,并结合角谱算法和最小二乘解包裹算法实现了细胞的相位重构。选取活体细胞组织等相位型生物进行作为实验样本,对其进行定量观察和有效测量。结果表明,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显微像面全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应用于3维物体显微结构的振幅和相位重构,能显著地提高记录系统的高频和低频信息在全息图上的合成度,并实现超出系统的衍射极限12.81p/mm的分辨率。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数字全息系统的超分辨率成像,从而获得细胞显微结构的3维形貌信息和准确的相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多参考光合成孔径 数字显微像面全息术 角谱算法 最小二乘解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微数字全息的FPA热机械灵敏度测量
10
作者 刘滨 钱晓凡 +2 位作者 曹强 荣文秀 张永安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2-45,共4页
焦平面阵列是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系统的重要部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显微数字全息系统,测量了一种FPA的热机械灵敏度,结果为0.199deg/K。实验还发现FPA反光板上不同位置处热机械灵敏度是不同的,实验给出了热机械灵敏度... 焦平面阵列是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系统的重要部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显微数字全息系统,测量了一种FPA的热机械灵敏度,结果为0.199deg/K。实验还发现FPA反光板上不同位置处热机械灵敏度是不同的,实验给出了热机械灵敏度随到反光板固定端距离的变化函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非制冷红外成像 焦平面阵列 热机械灵敏度 数字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