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based high-speed crack tip locating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彦彦 马沁巍 郭文婧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6年第1期7-16,共10页
Based on a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method with the measurements of a high speed crack's displacement and strain fields,a technique to accurately and automatically locate its crack tip has been developed.The c... Based on a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method with the measurements of a high speed crack's displacement and strain fields,a technique to accurately and automatically locate its crack tip has been developed.The crack tip is identified by finding the abrupt jump on the opening(or dislocation)curve of a point on the trace of the crack propagation,while the opening is measured through a virtual extensometer technique and the abrupt jump is identified by finding the peak on the curve.The method was verified using a specially designed experiment and applied to measure the critical crack tip opening angle of a rock sample.Because the involvement of analytical models has been avoided and then the good performance could be ensured for low resolution speckle images,this technique is expected to be very useful in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high speed cracks in experiments using high speed camer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 high speed crack crack tip virtual extensometer crack tip opening ang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及CPG技术的热冷循环后花岗岩Ⅰ型断裂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秋红 夏宇浩 +3 位作者 赵延林 翁磊 王世鸣 冯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02-3117,共16页
深部储层岩石的热力学特性,尤其是循环热冷作用下损伤破坏特性,对于增强型地热系统井壁稳定性分析及地热开采效率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心直裂纹半圆盘(NSCB)花岗岩试样,首先进行不同热冷循环处理(加热温度400℃,最高循环次数13次),... 深部储层岩石的热力学特性,尤其是循环热冷作用下损伤破坏特性,对于增强型地热系统井壁稳定性分析及地热开采效率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心直裂纹半圆盘(NSCB)花岗岩试样,首先进行不同热冷循环处理(加热温度400℃,最高循环次数13次),然后开展3点弯Ⅰ型断裂韧度特性试验。基于裂纹扩展计(CPG)和数字图像相关(DIC)测试技术,研究了热冷循环作用下花岗岩Ⅰ型断裂韧度、断裂过程区(FPZ)、裂纹扩展速率及断裂轮廓特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热冷循环次数达到10次以上,花岗岩试样脆性明显减弱,而峰前软化特性和峰后延性增强;花岗岩的断裂过程区由裂缝尖端开始逐步孕育,断裂过程区长度随荷载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Ⅰ型断裂韧度、最大断裂过程区长度及裂纹平均扩展速度随热冷循环次数增大而指数减小,Ⅰ型断裂面随热冷循环次数增大越来越不平整。最后,基于X-ray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微观测试技术,研究了热冷循环作用对花岗岩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花岗岩4种矿物成分的峰值衍射强度及矿物质量分数均随热冷循环次数增大而降低,而微裂纹大小及数量随热冷循环次数增大而增大。热冷循环作用下花岗岩的损伤劣化机理包含了多次高温热损伤、水冷冲击及水弱化等3方面的联合作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冷循环 断裂韧度 断裂过程区 裂纹扩展速度 裂纹扩展计(CPG)技术 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的自密实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罗滔 李骄洋 +1 位作者 张天祺 金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堆石混凝土坝的抗冲磨层并与坝体进行一体化浇筑成型是一种新构造,其中抗冲磨层与坝体的界面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制作600 mm×600 mm×600 mm自密实混凝土(SCC)试件(C40SCC、C25SCC)及C40、C25SCC分层浇注试... 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堆石混凝土坝的抗冲磨层并与坝体进行一体化浇筑成型是一种新构造,其中抗冲磨层与坝体的界面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制作600 mm×600 mm×600 mm自密实混凝土(SCC)试件(C40SCC、C25SCC)及C40、C25SCC分层浇注试件(C40-C25SCC),结合数字图像技术(DIC)开展劈裂抗拉试验,分析了自密实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规律。结果表明:SCC断面破坏形态表现为骨料劈裂和剥落2种破坏形式;C40SCC、C25SCC及C40-C25SCC劈裂抗拉强度分别为1.861、1.416和1.362 MPa;基于DIC技术获取了裂缝相关参数,其中C40-C25SCC裂缝最大开口宽度、扩展时间均为最大,分别为0.125 mm、10.667 ms,C25SCC裂缝最大扩展速度最快,为10.12 m/s。研究表明:骨料的存在及粒径大小改变了试件破坏形态,影响了裂缝开口宽度及扩展速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堆石混凝土 劈裂抗拉强度 数字图像技术 裂缝扩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Full-Surface Buckling of Variable Curvature Cylindrical Shell Using Multi-camera 3D-DIC System
4
作者 LI Xin SUN Wei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5期589-598,共10页
To achieve full-surface strain measurement of variable curvature objects,a 360°3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system is proposed.The measurement system consists of four double-camera systems,which capture the o... To achieve full-surface strain measurement of variable curvature objects,a 360°3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system is proposed.The measurement system consists of four double-camera systems,which capture the object’s entire surface from multiple angles,enabling comprehensive full-surface measurement.To increase the stitching quality,a hierarchical coordinate matching method is proposed.Initially,a 3D rigid body calibration auxiliary block is employed to track motion trajectory,which enables preliminary matching of four 3D-DIC sub-systems.Subsequently,secondary precise matching is performed based on feature points on the test specimen’s surface.Through the hierarchical coordinate matching method,the local 3D coordinate systems of each double-camera system are unified into a global coordinate system,achieving 3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of the variable curvature cylindrical shell,and error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results.Furthermore,axial compression buckling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o measure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ain fields on the cylindrical shell’s surfac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validating t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ulti-camera 3D-DIC measur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0°3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 hierarchical coordinate matching method full-field 3D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variable curvature cylindrical sh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
5
作者 邢国华 赵嘉华 +2 位作者 常召群 王浩楠 陆勇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9,共12页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嵌入式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根SMA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SMA筋加固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SMA加固量、轴压比和环包CFRP布对加固柱滞回性能...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嵌入式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根SMA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SMA筋加固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SMA加固量、轴压比和环包CFRP布对加固柱滞回性能、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分析SMA筋嵌入式加固柱的曲率分布。结果表明:SMA筋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因柱脚处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和混凝土压溃形成塑性铰而破坏,主要表现为延性破坏模式;相同轴压比下,加固柱试件较普通混凝土柱承载力提高了51.2%~70.2%,位移延性和累计耗能也得到提升,抗震性能显著改善;随加固量增加,SMA筋嵌入式加固柱的耗能、塑性铰长度和极限位移显著提高;在层间位移角达到1/50之前,承载力没有明显下降;轴压比增大至0.4时,加固柱的峰值荷载和耗能能力增大,延性显著降低,环包CFRP布后加固柱的变形和耗能明显改善。基于平截面假定,提出SMA筋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形状记忆合金 抗震性能 嵌入式加固 承载力 数字图像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的3D打印节理试件破裂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金爱兵 王树亮 +2 位作者 王本鑫 孙浩 赵怡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14-3224,共11页
为了准确表征不同角度预制节理岩石在单轴压缩下的变形破坏模式,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了节理模型用于模拟岩体中的结构面,通过水泥砂浆的浇筑得到含不同角度预制节理的岩石试件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同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观测、分... 为了准确表征不同角度预制节理岩石在单轴压缩下的变形破坏模式,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了节理模型用于模拟岩体中的结构面,通过水泥砂浆的浇筑得到含不同角度预制节理的岩石试件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同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观测、分析试验过程中试件裂纹产生、扩展以及贯通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预制节理从0°增加到90°,试件强度与峰值应变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0°和45°试件弹性模量相对于完整试件有所降低。基于DIC检测结果,0°、30°、45°及60°试件裂纹皆从预制节理尖端部位起裂,各角度试件的起裂应力与试件强度变化规律一致。各角度试样起裂时在剪应力控制下以剪切翼型裂纹形式起裂,0°与45°试件裂纹在扩展过程由剪切发展为张拉型裂纹,30°和60°试件以剪切裂纹形式贯穿始终,90°试件从底部起裂并最终表现为张拉破坏。研究还发现,下翼起裂角θ2和上翼起裂角θ1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关系式为θ2=0.828 6θ1+12.185,且起裂应力大小变化与峰值应力变化一致,皆随节理角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单节理 单轴压缩 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 裂纹扩展 裂纹起裂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 DIC)在材料形变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9
7
作者 陈亚军 孙胜洁 季春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100,共11页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 DIC)由于其非接触、全场化的测量方式,与其他光测方法相比,具有自动化、光路简单、普适性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多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中,但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测量精确性不确定、高温实验测...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 DIC)由于其非接触、全场化的测量方式,与其他光测方法相比,具有自动化、光路简单、普适性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多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中,但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测量精确性不确定、高温实验测量误差大、大曲率物体可测面积有限等问题。综述了3D DIC在不同种类材料常规力学实验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3D DIC、传统引伸计测量结果及有限元模拟结果,验证该技术精确性;由于高温和大变形测量中3D DIC的应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故重点介绍了高温散斑制备和多相机DIC等最新技术进展;指出在散斑对测量精度影响、微应变尺度测量、环境因素对测量效果干扰以及在军事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等方面还需对3D DIC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dic 形变测量 高温环境 多相机d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的3D打印交叉节理试件破裂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金爱兵 王树亮 +3 位作者 王本鑫 孙浩 陈帅军 朱东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62-3872,共11页
为研究交叉节理的存在对岩体破裂机制的影响,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了可模拟岩体交叉结构面的节理模型,通过相似材料浇筑形成含预制交叉节理的试件,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分析了单轴压缩下试件裂纹起裂、扩展及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交叉节理的存在对岩体破裂机制的影响,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了可模拟岩体交叉结构面的节理模型,通过相似材料浇筑形成含预制交叉节理的试件,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分析了单轴压缩下试件裂纹起裂、扩展及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闭合节理模型,可以有效替代传统的切割、插缝等方法形成的张开型节理裂隙。基于此展开的试验结果表明,交叉节理存在会显著降低试件强度,且随着交叉角度的增大,试件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45°和60°之间达到最大值,峰值应变与强度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裂纹扩展过程可分为微裂隙闭合阶段、微破裂发展阶段、主节理起裂扩展阶段和次节理迅速延伸阶段,这与应力-应变曲线各阶段一一对应。研究还发现,在交叉节理岩体中,次节理对破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峰后阶段,结合最大畸变能理论表明,其对主节理尖端应力分布影响较小,主节理对岩体的破坏起绝对控制作用,这对岩体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交叉节理 单轴压缩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GH2036合金硬度热处理优化及疲劳性能DIC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褚玉龙 张长田 +2 位作者 潘雪纯 季春明 陈亚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8-154,共7页
为探究热处理工艺参数对GH2036合金硬度及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四因素三水平正交热处理实验,对GH2036铁基高温合金的硬度性能进行优化,并分析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同时利用疲劳实验与DIC(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相... 为探究热处理工艺参数对GH2036合金硬度及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四因素三水平正交热处理实验,对GH2036铁基高温合金的硬度性能进行优化,并分析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同时利用疲劳实验与DIC(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Y方向应变-疲劳寿命比的云图,直观地分析热处理后GH2036合金疲劳失效过程。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对合金硬度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固溶时间、时效时间、时效温度,极差分析所得的最优热处理工艺为960℃/60 min+水冷+560℃/2 h;正交试验中最高显微维氏硬度(HV305.34)较未处理试样(HV260.41)提高17.3%;热处理后金相组织基体为奥氏体,增强相为第二相碳化物,显微硬度值随着奥氏体中的第二相碳化物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热处理后平均疲劳寿命(942372次循环)较未处理试样(450800次循环)提高109%,疲劳性能明显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GH2036 热处理 疲劳寿命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过程区的压裂驱油水力裂缝扩展模型及应用
10
作者 曹虎 张广清 +4 位作者 李世远 汪文瑞 谢彭旭 孙伟 李帅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810,共13页
压驱技术被用于解决低渗透油藏能量补充困难的工程问题,其中压驱施工压力是影响储层注水能力的关键参数。为确定合适的压驱施工压力,开展了基于过程区的压驱水力裂缝扩展临界压力研究。首先,结合弹性力学和弹塑性断裂力学,建立水力裂缝... 压驱技术被用于解决低渗透油藏能量补充困难的工程问题,其中压驱施工压力是影响储层注水能力的关键参数。为确定合适的压驱施工压力,开展了基于过程区的压驱水力裂缝扩展临界压力研究。首先,结合弹性力学和弹塑性断裂力学,建立水力裂缝扩展稳定性判定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过程区和井筒应力集中对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其次,设计可视化压驱试验研究压驱裂缝演化规律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基于理论模型和试验压力曲线,确定压驱施工压力的上下限。结果表明,裂缝扩展有稳态扩展和非稳态扩展两种模式,受裂缝扩展的动力和阻力控制。破裂点前,压驱裂缝经历多个稳态和非稳态扩展阶段。压驱施工压力的下限为注入压力曲线斜率变小的拐点,该点是裂缝第1个稳态扩展阶段的起点,也是注入能力由降转升的起点;压驱施工压力上限对应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等于0.05 MPa·m^(0.5),该点略高于破裂前最后一个裂缝稳定扩展阶段的终点,是注入能力的极大值点。该研究可为压驱施工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驱油 裂缝扩展的稳定性分析 数字图像法 断裂过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虚场方法的亚克力薄板黏弹性本构参数识别
11
作者 王岗亭 郭保桥 +5 位作者 刘函 栾可迪 谷源森 陈鹏万 周江帆 刘战伟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3,共13页
为研究在材料参数反演领域的新方法,提出一种求解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虚场方法。为奠定正交各向异性本构参数反演的基础,以各向同性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材料为实验试样,基于薄板理论和光偏折... 为研究在材料参数反演领域的新方法,提出一种求解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虚场方法。为奠定正交各向异性本构参数反演的基础,以各向同性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材料为实验试样,基于薄板理论和光偏折法,通过对薄板试样进行振动加载试验,获取试件表面的全场变形;基于C 3连续性的Hermite有限单元对测得的变形场进行处理,得到薄板试样的离面位移场和曲率场;利用复虚场法计算材料的黏弹性常数,将反演结果与三点弯曲实验测得的弹性参数和悬臂梁锤击实验测得的阻尼系数进行了对比。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弹性模量与阻尼系数的测量误差均在0.3%以内。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各向同性本构参数反演中的可行性,为后续在各向异性材料本构参数反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场方法 光偏折法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薄板振动 黏弹性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粗–细搜索方法的单轴压缩砂样的应变分布及应变梯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学滨 杜亚志 潘一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50-2057,共8页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及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的数字图像相关粗–细搜索方法,观测了两个砂样在应力控制加载条件下的3种应变场的分布及演变规律,确定了应变在小范围内猛增之前,大范围内的应变非均匀分布区域的纵向(砂样的加载方向)应变...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及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的数字图像相关粗–细搜索方法,观测了两个砂样在应力控制加载条件下的3种应变场的分布及演变规律,确定了应变在小范围内猛增之前,大范围内的应变非均匀分布区域的纵向(砂样的加载方向)应变梯度的范围。研究发现,当载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水平线应变的正峰值(正值代表受拉)和垂直线应变的负峰值(负值代表受压)都会出现在未来的局部化带内部,而剪切应变的峰值有时会发生偏离,这一点可由两种线应变场和剪应变场的差别进行解释。前两者呈倾斜的条状,而后者呈团状。3种应变的纵向梯度的范围大致相同,在0.001~0.002 mm-1之间,如果3种应变的纵向梯度比上述范围小,砂样就不会出现局部的应变猛增现象和随后的宏观裂纹。在局部化带之外,存在一定的塑性应变及应变梯度,这一点不能用非经典的弹塑性模型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样 单轴压缩 应变场 应变梯度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粗–细搜索方法 应变局部化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阶及二阶DIC方法的常应变剪切带的测量误差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亚志 王学滨 +2 位作者 董伟 冯威武 侯文腾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1,共6页
制作了水平和倾斜的常应变剪切带,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对剪切带内、外的位移场和应变场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形函数、子区尺寸及测点间距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剪切带边界附近,一阶或二阶DIC方法的位移误差限均较大,这是因... 制作了水平和倾斜的常应变剪切带,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对剪切带内、外的位移场和应变场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形函数、子区尺寸及测点间距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剪切带边界附近,一阶或二阶DIC方法的位移误差限均较大,这是因为这些区域的子区覆盖了一部分剪切带;子区尺寸越大,或测点距离剪切带边界越近,位移误差限越大;一般对于剪切带边界附近测点,二阶DIC方法比一阶DIC方法的位移误差限小;随着测点间距的增加,一阶或二阶DIC方法的剪切带的法向剪应变坐标曲线由陡峭变得平缓,剪切带宽度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剪切带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形函数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和无网格法的裂尖应变场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志辉 冯乾朔 +2 位作者 肖权清 罗思慧 王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09,共11页
针对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难以获得精准的裂纹尖端应变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IC技术和伽辽金无网格法(EFG)的混合方法来分析裂尖应变场。该方法基于DIC技术导出场节点建立无网格模型,采用EFG法结合衍射法表示裂纹不连续性,进而计算全场... 针对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难以获得精准的裂纹尖端应变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IC技术和伽辽金无网格法(EFG)的混合方法来分析裂尖应变场。该方法基于DIC技术导出场节点建立无网格模型,采用EFG法结合衍射法表示裂纹不连续性,进而计算全场应变值。以Q235qE钢材制成的紧凑拉伸(CT)试样为例开展了准静态循环拉伸试验,通过比较裂尖应变解析解和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研究DIC-EFG法在裂尖塑性区域和应力强度因子(SIF)计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DIC-EFG混合方法建模简单,不需要荷载和约束条件,能够获得准确的包括裂尖在内的全平面应变场。相较于传统DIC技术,DIC-EFG混合方法解决疲劳裂纹附近结果缺失的问题,结合J积分法计算SIF结果更为精准,可应用于疲劳裂纹的塑性区域和SIF计算等断裂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伽辽金无网格法 裂尖应变场 塑性区域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反分析法的砂岩动态力学特性
15
作者 张子健 陈骏 +3 位作者 朱锐 余浩然 李冉鑫 张渊通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6,共13页
为深入研究深部地层中砂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建立了一种改进的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对灰砂岩长杆试件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的动态压缩实验,并结合高速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监测试件表面位移场和应变场的演化过程,探讨了... 为深入研究深部地层中砂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建立了一种改进的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对灰砂岩长杆试件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的动态压缩实验,并结合高速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监测试件表面位移场和应变场的演化过程,探讨了灰砂岩在近场冲击加载下的拉伸破坏的规律。从DIC分析得到的位移场中提取出不同质点位移时程曲线,进行了拉格朗日反分析算法计算,获得了灰砂岩材料的全场应力-应变规律。结果表明:灰砂岩长杆试件以拉伸破坏为主,且出现了近加载端破碎、远离加载端层裂的现象;灰砂岩长杆试件的动态抗压强度因子随应变率增大而增大,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随着加载速率升高,各测点应力峰值与应变峰值均呈增大趋势;在同一加载速率下,灰砂岩长杆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近端测点曲线包络远端测点曲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特性 数字图像相关法 拉格朗日反分析 砂岩 动态强度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的爆炸加载下脆性材料裂纹扩展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强 李雪东 +1 位作者 姚腾飞 高淳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39,共11页
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应用PMMA对爆炸加载条件下脆性材料的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对称性试验模型,实现了裂纹尖端位置和应变场信息的同步记录。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获知,主应变场应变值最大点不能作为裂纹尖端的判... 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应用PMMA对爆炸加载条件下脆性材料的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对称性试验模型,实现了裂纹尖端位置和应变场信息的同步记录。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获知,主应变场应变值最大点不能作为裂纹尖端的判断依据。并以动态裂纹扩展速度为参量,应用断裂动力学和最小二乘牛顿迭代法,计算出了考虑惯性效应的Ⅰ-Ⅱ混合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KⅠ和KⅡ值会随着裂纹扩展方向改变而发生突变;KⅠ最大值为2.63 MPa·m^1/2,最小值为0.89 MPa·m^1/2;其整体变化趋势表明,爆炸加载条件下脆性材料裂纹扩展随能量积聚和释放呈循环阶梯式递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法 爆炸荷载 脆性材料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DIC技术在材料力学弯曲梁实验中的拓展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斐斐 周建华 +2 位作者 魏虎安 仝昊睿 卢英杰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6-991,共6页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3D-DIC)是光测实验力学领域的新型测试技术,具有非接触、全场性的测量优势。将3D-DIC方法引入纯弯曲梁应力电测实验,采用动态电阻应变仪和3D-DIC非接触测量系...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3D-DIC)是光测实验力学领域的新型测试技术,具有非接触、全场性的测量优势。将3D-DIC方法引入纯弯曲梁应力电测实验,采用动态电阻应变仪和3D-DIC非接触测量系统进行同步测量,直观呈现了弯曲梁表面选定区域的应变场以及弯曲梁应变的分布规律,从实验内容和实验技术两方面对传统材料力学弯曲梁实验进行了拓展。该拓展实验已应用于本校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梁 电测法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应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法的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少伟 张润 +1 位作者 范冰 许毅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7-202,228,共7页
为研究不同初始缝高比对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设计了3组初始缝高比分别为0.2,0.3和0.4的共15根三点弯曲梁试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ImageCorrelation,DIC)测得试件表面全场应变及位移数据,与采用传统夹式引伸计测得裂缝口张开... 为研究不同初始缝高比对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设计了3组初始缝高比分别为0.2,0.3和0.4的共15根三点弯曲梁试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ImageCorrelation,DIC)测得试件表面全场应变及位移数据,与采用传统夹式引伸计测得裂缝口张开位移(CMOD)、裂尖张口位移(CTOD)以及临界有效裂缝扩展长度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IC采集的CMOD及CTOD值与引伸计实测值吻合良好;基于DIC方法测得的临界有效裂缝扩展长度与公式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误差在8%以内;从通过DIC方法得到的水平方向应变图,可观测出断裂全过程的裂纹的扩展路径。综上,DIC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应用到混凝土断裂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断裂 数字图像相关法 初始缝高比 全场应变及位移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的选区激光熔化Inconel 625拉伸性能及各向异性的研究
19
作者 杨来侠 杜康 +2 位作者 徐超 高伟 李素丽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1-768,共8页
选区激光熔化(SLM)Inconel 625成型件各向异性缺乏相关研究与评估,为研究其在不同打印角度下的各向异性及力学性能,以镍基高温合金粉末Inconel 625为原料,采用SLM技术制备0°、45°和90°3类不同打印角度的试件,通过准静态... 选区激光熔化(SLM)Inconel 625成型件各向异性缺乏相关研究与评估,为研究其在不同打印角度下的各向异性及力学性能,以镍基高温合金粉末Inconel 625为原料,采用SLM技术制备0°、45°和90°3类不同打印角度的试件,通过准静态拉伸试验和数字散斑图像技术(DIC),获得Inconel 625材料的应力应变数据及全场应变分布。结果表明:0°角打印在3类成型方式中力学性能最优,打印角度的选择对激光成型Inconel 625抗伸强度、应力应变分布影响较大;对比DIC全场应变云图与强度分布曲线发现应力集中带分布与打印角度一致,SLM制备成型件时选取0°角打印、减少分层数可有效降低各向异性的影响并提升力学性能;最后,通过扫描电镜对试样的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0°角试件断口处存在大量小尺寸韧窝,分层处未出现层间断裂,45°、90°角试件断口多位于分层结合处;准静态拉伸Inconel 625成型件断裂模式为韧性断裂。通过DIC技术可以精确研究SLM成型件应变分布,为今后降低和预防增材制造各向异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镍基高温合金 数字散斑图像 打印角度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龄期喷射混凝土冲击动力学响应及损伤演化试验研究
20
作者 马俊 谢全民 +3 位作者 万鹏 孙热 章逸锋 彭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3,206,共9页
为研究冲击荷载下早龄期喷射混凝土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特征,基于霍普金森压杆对早龄期喷射混凝土开展不同冲击速度下动态压缩试验,分析其动力学特征;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分析其冲击过程中位移场变化及能... 为研究冲击荷载下早龄期喷射混凝土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特征,基于霍普金森压杆对早龄期喷射混凝土开展不同冲击速度下动态压缩试验,分析其动力学特征;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分析其冲击过程中位移场变化及能量演化特征。研究表明:随应变率增加,早龄期喷射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动态弹性模量随之增加,且不同龄期喷射混凝土存在差异;冲击扰动下早龄期喷射混凝土裂纹发育错综复杂,劣化区域破碎,位移场从连续向不连续发展,且不同龄期喷射混凝土能量演化特征呈现明显变化。研究成果揭示了早龄期喷射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下的损伤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龄期 喷射混凝土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冲击试验 数字图像相关(dic)法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