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IP网络没有提供对业务的服务质量的明确支持,只是对数据流的“尽力”传输,因此在新型网络中如何满足QoS(Quality of Service)成为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IP QoS协议两种模型(IntServ和D iffServ)和MPL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传统的IP网络没有提供对业务的服务质量的明确支持,只是对数据流的“尽力”传输,因此在新型网络中如何满足QoS(Quality of Service)成为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IP QoS协议两种模型(IntServ和D iffServ)和MPL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混合模型———结合MPLS技术和D iffServ模型的HAMD模型,并给出模型的部分功能实现。使用HAMD模型的网络能够在支持多业务类型的QoS需求的同时快速转发业务。并对网络服务能力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展开更多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当量因子法评估1990—2020年洞庭湖流域200个县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Agroecosystem service value,AESV),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其空间分异现象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30年间洞庭湖流域AESV上升趋势明显,累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当量因子法评估1990—2020年洞庭湖流域200个县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Agroecosystem service value,AESV),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其空间分异现象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30年间洞庭湖流域AESV上升趋势明显,累计增加10.53万元·km^(-2),其中水文调节价值贡献最大,而水资源供给价值为负。(2)AESV呈现出中、北部高,东、南、西部低的“马蹄形”空间分布特征,其中洞庭湖平原和湘中丘陵的AESV普遍较高,而流域东南、西南与西北边界地区的AESV较低。(3)AESV时序差异主要是由三大粮食作物的单价变动引起的,而空间分异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坡度因子的单因子驱动力最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双因子交互作用最大。因此,应加大洞庭湖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并因地制宜完善农业生态系统。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雅砻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形梯度分级、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探究了近20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时空演变...[目的]分析雅砻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形梯度分级、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探究了近20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时空演变和地形梯度分异特征。[结果](1)草地是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比达92.45%。研究期内林地、灌木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其他类型有所增加;(2)流域ESV在研究期间增长了0.13%(0.16亿元),ESV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征。随着海拔、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的抬升,ESV呈先增后降的分布规律,坡向梯度呈阴坡高于阳坡的特征。(3)流域ESV的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在研究期内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并趋于聚集。ESV的空间分异主要受自然和经济因子的影响,其中年均地温是主导因子(q=0.24),任意因子交互均增强了其分异性。[结论]依据雅砻河流域ESV的时空和地形分布特征,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措施,促进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展开更多
基金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605720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2005AA12121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2007CB3071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文摘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当量因子法评估1990—2020年洞庭湖流域200个县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Agroecosystem service value,AESV),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其空间分异现象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30年间洞庭湖流域AESV上升趋势明显,累计增加10.53万元·km^(-2),其中水文调节价值贡献最大,而水资源供给价值为负。(2)AESV呈现出中、北部高,东、南、西部低的“马蹄形”空间分布特征,其中洞庭湖平原和湘中丘陵的AESV普遍较高,而流域东南、西南与西北边界地区的AESV较低。(3)AESV时序差异主要是由三大粮食作物的单价变动引起的,而空间分异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坡度因子的单因子驱动力最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双因子交互作用最大。因此,应加大洞庭湖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并因地制宜完善农业生态系统。
文摘[目的]分析雅砻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形梯度分级、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探究了近20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时空演变和地形梯度分异特征。[结果](1)草地是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比达92.45%。研究期内林地、灌木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其他类型有所增加;(2)流域ESV在研究期间增长了0.13%(0.16亿元),ESV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征。随着海拔、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的抬升,ESV呈先增后降的分布规律,坡向梯度呈阴坡高于阳坡的特征。(3)流域ESV的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在研究期内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并趋于聚集。ESV的空间分异主要受自然和经济因子的影响,其中年均地温是主导因子(q=0.24),任意因子交互均增强了其分异性。[结论]依据雅砻河流域ESV的时空和地形分布特征,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措施,促进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