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漏磁场幅值差动的非规则绕组变压器早期故障保护研究
1
作者 邓祥力 吴诗华 +3 位作者 童志祥 马倩 王俊超 朱宏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269-4281,I0013,共14页
传统的变压器保护对变压器绕组变形、轻微匝间故障等早期故障难以有效地反应,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变压器绕组漏磁场差动保护方案,用于绕组早期故障的保护。首先,提出变压器非规则绕组计算区域的分解、叠加的解析计算方法,用于计算漏磁... 传统的变压器保护对变压器绕组变形、轻微匝间故障等早期故障难以有效地反应,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变压器绕组漏磁场差动保护方案,用于绕组早期故障的保护。首先,提出变压器非规则绕组计算区域的分解、叠加的解析计算方法,用于计算漏磁场的分布;然后,提出基于绕组上下表面、中部漏磁通测量及平衡补偿的漏磁场差动保护方案,并利用漏磁场分布解析模型对保护动作定值进行整定和灵敏度校验;最后,在ANSYS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和动模实验模型对故障进行模拟,验证所提保护方案能正确反应绕组变形缺陷、对匝间故障灵敏度高、不受负荷的变化以及励磁涌流影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绕组变压器 漏磁场 早期故障识别 漏磁通差动保护 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海盆地断层差异演化成因的数值模拟:以西湖凹陷平北斜坡带为例
2
作者 马皓然 苏金宝 +2 位作者 王毛毛 任培罡 谈明轩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5,共15页
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以来的成盆过程中,发育了大量陆倾控盆断裂,其发育模式与形成演化与东亚其他边缘海盆地差异明显。前人关注东海陆架盆地迁移特征,而忽略了断层差异演化的形成机制,对断层发育过程控制因素缺少深入研究。西湖凹陷平北... 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以来的成盆过程中,发育了大量陆倾控盆断裂,其发育模式与形成演化与东亚其他边缘海盆地差异明显。前人关注东海陆架盆地迁移特征,而忽略了断层差异演化的形成机制,对断层发育过程控制因素缺少深入研究。西湖凹陷平北斜坡带北部为海倾断层组成的断阶区,南部为陆倾断层组成的半地堑区,断裂差异演化指示着东海陆架盆地的成盆过程。本文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模拟陆倾和海倾断层的形成及演化,以探讨断层几何发育特征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岩性差异对斜坡带断层演化有较大影响,较高抗剪强度岩层破裂易产生陆倾控盆断裂,而低抗剪强度岩石则易形成向海倾断层。应力作用方向是区域差异演化的重要控制因素,岩石强度相同,应力作用方向相反时,断层倾向相反。盆地形成过程中发育众多凹陷斜坡,但坡度不是断层差异演化的主导因素。平北斜坡带和边缘海盆地的差异演化可能是由基底强度差异或应力方向差异导致的。本文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平北斜坡带断裂差异演化过程,为东海盆地构造演化机制及边缘海盆地的形成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差异演化 离散元模拟 边缘海盆地 西湖凹陷 平北斜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风化壳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为例 被引量:83
3
作者 侯连华 罗霞 +3 位作者 王京红 杨帆 赵霞 毛治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5,274,共10页
以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为例,利用露头、岩心、试油和测井等资料,研究火山岩风化壳特征、分布及油气地质意义。完整火山岩风化壳具有6层结构,即土壤层、水解带、淋蚀带、崩解Ⅰ带、崩解Ⅱ带和母岩,不同结构层具有不同特征和识别标... 以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为例,利用露头、岩心、试油和测井等资料,研究火山岩风化壳特征、分布及油气地质意义。完整火山岩风化壳具有6层结构,即土壤层、水解带、淋蚀带、崩解Ⅰ带、崩解Ⅱ带和母岩,不同结构层具有不同特征和识别标志,有利储集层主要发育于淋蚀带和崩解Ⅰ带内。风化淋蚀时间控制风化壳厚度,火山岩风化壳最大厚度可达550 m,形成时间约46.3 Ma;岩性、岩相、风化程度控制风化壳储集层物性;断裂控制风化壳储集层渗流能力,越靠近断裂渗流半径和渗流能力越大。火山岩风化壳主要分布于古地貌高部位、斜坡带及断裂发育的低洼部位;靠近断裂区油层垂向跨度大。建立火山岩风化程度和有效储集层评价方法和模型,可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未取心井钻遇的火山岩风化壳风化程度及有效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风化壳 风化壳结构 差异风化 断裂 有效储集层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MMC-HVDC直流输电线路的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19
4
作者 高淑萍 胡振宇 +1 位作者 张保会 宋国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3-20,共8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一种新型多电平拓扑结构的电压源换流器,具有扩展性强、输出电压质量高、谐波含量少等优点,已经展现出极其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一种新型多电平拓扑结构的电压源换流器,具有扩展性强、输出电压质量高、谐波含量少等优点,已经展现出极其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的拓扑结构及运行原理,然后通过故障附加状态网络分别对区内和区外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二阶微分法提取了故障时电压、电流的故障分量,得出了保护策略。根据故障网络分析可知,当直流线路发生区内故障时,电流故障分量极性相同;当直流线路发生区外故障时,电流故障分量极性相反。因此,可以根据电流故障分量的极性是否相同来识别区内、外故障,利用二阶微分法来提取故障时电流的故障分量,用以识别区内、外故障。另外,根据故障网络分析还发现,当直流线路发生区内故障时,单极故障时电压故障分量极性相同,双极故障时电压故障分量极性相反。因此,可以根据电压故障分量的极性是否相同来识别故障极。利用二阶微分法来提取故障时电压的故障分量,根据电压故障分量的极性,识别故障所在的极。最后利用PSCAD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了MMC-HVDC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故障分析以及保护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HVDC 故障分析 二阶微分法 继电保护 P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微分方程法的串补线路精确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允平 肖文峰 +2 位作者 龚庆武 伍婵娟 来文青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45-48,共4页
串联补偿电容的接入使得从线路两端测得的稳态时的电压电流关系不再一一对应,用代数法无法区分故障发生在串补电容的哪一侧,这给以前常用的代数方程定位算法增加了新的困难。文中利用在线路两侧同步采集(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同步)... 串联补偿电容的接入使得从线路两端测得的稳态时的电压电流关系不再一一对应,用代数法无法区分故障发生在串补电容的哪一侧,这给以前常用的代数方程定位算法增加了新的困难。文中利用在线路两侧同步采集(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同步)的电压、电流信号,采用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并结合串补线路的特点推导了一种新的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分别假定故障点在串补电容的两侧,通过计算得到2个故障定位解,其中一个为真根,另一个为伪根。针对定位过程中出现的真伪根,由暂态过程中电容两侧发生故障时的电压波形不同这一事实,根据线路两侧获取的数据分别计算出的故障点电压应相等这一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单、可靠地找出真根去除伪根的方法,可正确判定事故地点。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适应性,能可靠区分真伪根,精确确定事故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串联补偿线路 双端算法 微分方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微分的地铁直流牵引系统故障定位 被引量:10
6
作者 和敬涵 孟鑫 +2 位作者 宋晓明 李长城 王小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70,共7页
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是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了地铁直流牵引系统的结构、参数、运行及故障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求解的双端时域微分方程故障定位算法,不受过渡电阻影响。针对地铁变电站间不具备通信条件的... 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是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了地铁直流牵引系统的结构、参数、运行及故障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求解的双端时域微分方程故障定位算法,不受过渡电阻影响。针对地铁变电站间不具备通信条件的情况,进一步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遗传算法求解的单端故障定位算法,通过构造优化函数求解故障位置。根据实际运行的某地铁供电系统结构参数进行建模,通过故障仿真对算法进行分析,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相关比对,证明了算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牵引系统 故障定位 微分方程 最小二乘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侵蚀相关的走滑断裂滑动速率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任治坤 张竹琪 +1 位作者 陈涛 王伟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0-1028,共9页
断层滑动速率是活动构造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反映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之一.随着测年技术不断发展和测年精度大幅度提高,全新世甚至千年尺度和百年尺度的年轻地质体的位错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断层滑动速率计算.用走滑断裂带... 断层滑动速率是活动构造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反映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之一.随着测年技术不断发展和测年精度大幅度提高,全新世甚至千年尺度和百年尺度的年轻地质体的位错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断层滑动速率计算.用走滑断裂带上地质体实测年龄计算滑动速率,会受到2种因素影响:1)累积位移时间是否与所测地质体年代相符合;2)地质体位移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侵蚀.在利用全新世地质体计算断层滑动速率时,应将侧向侵蚀的影响剔除.因此,文中提出1种计算走滑断层滑动速率的新方法——差值法.走滑断层上河流阶地演化与断层位错分析表明,在阶地拔河高度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阶地拔河高度与年龄按比例进行计算.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计算滑动速率的精度,但是需要至少有3级不同阶地的拔河高度、年龄以及位错信息.若阶地拔河高度近似呈等差排列,即各级阶地上侧向侵蚀量近似相等的情况下,利用高-低阶地累积位错量之差与对应阶地年龄差来计算滑动速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述2种因素对滑动速率的影响.应用差值法计算得到阿尔金与昆仑断裂的滑动速率为4.7~ 8.8mm/a,与前人获得的地质学滑动速率、测地学滑动速率、缩短速率以及强震复发周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断层滑动速率 侧向侵蚀 差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极性比较的抗电流互感器饱和新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丽艳 何奔腾 +1 位作者 钱国明 张永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61,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差动保护抗电流互感器(TA)饱和的新方法——电流极性比较法。该方法通过将输电线路二次电流和差流相应的瞬时值相乘再积分的方法来比较两电流的极性关系,以此区分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时的TA饱和。EMTP仿真计算表...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差动保护抗电流互感器(TA)饱和的新方法——电流极性比较法。该方法通过将输电线路二次电流和差流相应的瞬时值相乘再积分的方法来比较两电流的极性关系,以此区分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时的TA饱和。EMTP仿真计算表明,在输电线路外部故障且TA发生饱和时,电流极性比较法能够可靠地闭锁差动保护;而在内部故障尤其是外部转内部故障且发生TA饱和时,也能使保护快速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差动保护 电流互感器饱和 电流极性比较法 转换性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微电网中虚拟机差异化故障穿越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段青 盛万兴 +3 位作者 沈超 帅智康 马春艳 黄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07-3314,共8页
孤岛条件下,多虚拟机组成的微电网在暂态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过流及稳定性问题。分析了虚拟机冲击电流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快速限流控制和虚拟阻抗限流控制两种限流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微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出了孤岛微电网中虚拟机差... 孤岛条件下,多虚拟机组成的微电网在暂态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过流及稳定性问题。分析了虚拟机冲击电流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快速限流控制和虚拟阻抗限流控制两种限流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微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出了孤岛微电网中虚拟机差异化故障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对故障程度严重的近端虚拟机,采用快速电流控制抑制冲击电流同时合理分配功率;对于故障程度较浅的远端虚拟机,采用虚拟阻抗控制限制短路电流同时为微电网提供频率支撑。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机 孤岛微电网 快速限流控制 虚拟阻抗控制 差异化故障穿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构造的地应力场研究——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希3断块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程远方 沈海超 +2 位作者 赵益忠 王京印 张建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15-20,共6页
根据贝尔凹陷希3断块的井孔崩落资料以及差应变和波速各向异性法得到的地应力测量数据,采用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法,对希3断块的三维地应力场进行了模拟,探讨了断层对地应力场的影响以及断块构造的地应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附近... 根据贝尔凹陷希3断块的井孔崩落资料以及差应变和波速各向异性法得到的地应力测量数据,采用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法,对希3断块的三维地应力场进行了模拟,探讨了断层对地应力场的影响以及断块构造的地应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附近的地应力分布主要受邻近断层的影响,且与扰乱程度、断层的几何尺寸和距离断层的远近等因素相关.不同类型断层的纵向延伸加剧了纵向上地应力场分布的复杂性.这一现象在单断式断块油气藏有所体现,在双断式、三断式以及断阶式断块油气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断层对应力方向的扰动作用在弹性模量高的硬地层中更为剧烈.离散"点"的实测值不能全面反映断块构造应力场全貌,三维数值模拟是断块油气藏地应力场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构造 地应力场 井孔崩落法 差应变法 波速各向异性法 三维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电力牵引网故障测距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国松 陈小川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53,共3页
电力牵引网故障测距一般采用电抗法,但增加了串补电容的电力牵引网线路电抗单调性遭到破坏。基于线路R-L-C模型,采用微分方程法分析计算,提出带串补线路电力牵引网故障点位于电容前或电容后位置的识别方法。对于不同过渡电阻、不同短路... 电力牵引网故障测距一般采用电抗法,但增加了串补电容的电力牵引网线路电抗单调性遭到破坏。基于线路R-L-C模型,采用微分方程法分析计算,提出带串补线路电力牵引网故障点位于电容前或电容后位置的识别方法。对于不同过渡电阻、不同短路相角情况下,基于可替代暂态程序仿真和Matlab的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判别故障点位于电容前或电容后的位置。此后,可通过常规的电抗法进行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串联补偿 微分方程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动电流与制动电流比值的抗电流互感器饱和新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丽艳 何奔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66-70,74,共6页
根据差动电流与制动电流的比值在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电流互感器(TA)饱和时的不同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区分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TA饱和的新方法——比率制动系数法。同时,为解决内部故障TA也发生饱和时差动保护的开放问题,在比率制动系数... 根据差动电流与制动电流的比值在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电流互感器(TA)饱和时的不同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区分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TA饱和的新方法——比率制动系数法。同时,为解决内部故障TA也发生饱和时差动保护的开放问题,在比率制动系数判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差动电流极性判据。EMTP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明确区分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TA饱和,而且在内部故障TA也发生饱和以及在转换性故障时,差动保护也能够快速开放。比率制动系数法特征清晰,原理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饱和 比率制动系数法 电流差动保护 转换性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误差结合峰—峰间距法识别变压器励磁涌流 被引量:15
13
作者 尤夏 张艳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6-40,45,共6页
在对现有的变压器励磁涌流波形识别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全波和半波差分傅里叶算法计算励磁涌流结果的差异,提出了基于半波傅里叶算法波动误差结合峰—峰间距法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不受启动元件动作时刻的影... 在对现有的变压器励磁涌流波形识别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全波和半波差分傅里叶算法计算励磁涌流结果的差异,提出了基于半波傅里叶算法波动误差结合峰—峰间距法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不受启动元件动作时刻的影响,反映了波形的本质特征,且易于整定。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励磁涌流方面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励磁涌流 内部故障差流 半波傅里叶算法波动误差 峰—峰间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区分空投涌流与空投于故障的变压器保护新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古斌 谭建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37,共4页
在有功差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变压器基波正序功率因数以实现变压器保护的新原理。该原理利用帕克变换,构造了d-q坐标系上变压器端口电压、电流的基波正序分量的旋转向量,进而可计算变压器在各种暂态过程中的基波正序功率因数。... 在有功差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变压器基波正序功率因数以实现变压器保护的新原理。该原理利用帕克变换,构造了d-q坐标系上变压器端口电压、电流的基波正序分量的旋转向量,进而可计算变压器在各种暂态过程中的基波正序功率因数。根据变压器基波正序功率因数的大小,来判断变压器是否发生内部故障。该原理基于能量守恒,物理意义清晰,算法简洁,无需任何先验参数,不受变压器接线方式的影响,易于工程实现。经仿真试验验证,新原理能够快速、可靠地切除变压器内部故障,在性能上优于传统的以波形特征为主的变压器保护原理,对空投轻微故障有足够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保护 差有功法 帕克变换 内部故障 励磁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序电流分量的同塔多回线横差保护选线元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琦兵 邰能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93-97,共5页
基于同塔多回线的六序分量法解耦分析,提出了3种基于六序分量序电流的横差保护选线元件,形成了新的同塔多回线横差保护方案。文中分析了故障时选线元件的动作情况,探讨了横差保护在同塔多回线中的应用方案。基于新选线元件的保护方案对... 基于同塔多回线的六序分量法解耦分析,提出了3种基于六序分量序电流的横差保护选线元件,形成了新的同塔多回线横差保护方案。文中分析了故障时选线元件的动作情况,探讨了横差保护在同塔多回线中的应用方案。基于新选线元件的保护方案对于单回线故障灵敏度高,且由于保护算法不涉及电压,与传统的电流方向选线元件相比,具有不受电压互感器断线影响的优点。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进行了大量仿真,对几种选线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证实了该保护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多回线 横差保护 六序分量法 选线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n/Y接线变压器单相接地短路差动保护动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建安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6期165-167,174,共4页
分析了Yn/Y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在保护区外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由于零序电流的存在将使变压器差动保护可能出现误动。用不对称理论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各序电流进行分析,得出变压器差动保护区外误动原因并提出防误动的措施。验证了变... 分析了Yn/Y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在保护区外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由于零序电流的存在将使变压器差动保护可能出现误动。用不对称理论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各序电流进行分析,得出变压器差动保护区外误动原因并提出防误动的措施。验证了变压器差动保护区内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单侧电源与双侧电源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差动保护 单相接地故障 补偿方式 比率制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E-WNN的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艳春 方绍晨 刘宇龙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89,共6页
水电机组振动特征和故障类型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结合小波神经网络和自适应差分进化法,提出一种新型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该算法具有进化计算和群体智能的特点,能够根据个体的状态自适应调节交叉概率因子和缩放因子;自适应... 水电机组振动特征和故障类型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结合小波神经网络和自适应差分进化法,提出一种新型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该算法具有进化计算和群体智能的特点,能够根据个体的状态自适应调节交叉概率因子和缩放因子;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搜索中,加快了小波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提高了网络训练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基于BP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快的诊断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水电机组 小波神经网络 自适应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方向行波的脉冲电流电缆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18
18
作者 梁栋 徐丙垠 +1 位作者 刘洋 方陈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0-156,共7页
针对脉冲电流电缆故障测距法测试波形复杂、数据分析自动化尚未实现的问题,构建差分方向行波对,提出以相关分析提取行波往返时间的方法,实现脉冲电流法测试数据自动分析。基于行波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特性,分析了传播畸变中衰减畸变和色... 针对脉冲电流电缆故障测距法测试波形复杂、数据分析自动化尚未实现的问题,构建差分方向行波对,提出以相关分析提取行波往返时间的方法,实现脉冲电流法测试数据自动分析。基于行波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特性,分析了传播畸变中衰减畸变和色散畸变对相关分析峰值位置的影响,推得低频频带的色散畸变是影响相关分析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利用导引电缆两端同型号线性耦合器的电流测量数据对电流行波进行方向解耦的方法,采用首脉冲触发方式进行时钟同步,实现了低成本、宽频带、高可靠性的方向行波构建,避免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在宽频带下传递特性不一致的问题。仿真结果显示,文中方法对于非近端故障的测距误差不超过0.7%。对高阻故障位于207±1 m的电缆进行实际测试,测距结果为207.26 m,相对误差不大于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故障 测距 自动化 脉冲电流法 差分方向行波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网故障识别和定位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19
作者 余修勇 肖立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66,共11页
直流配电网的保护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际经验和相关标准,本文试图对直流配电网故障识别和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并探讨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首先概述了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接地方式、保护设备、故障类型... 直流配电网的保护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际经验和相关标准,本文试图对直流配电网故障识别和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并探讨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首先概述了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接地方式、保护设备、故障类型和故障暂态特征等与保护方案设计紧密相关的内容。其次,对直流配电网的故障识别技术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了各类型方法主要的原理和优缺点,并对交流和直流配电网不同故障识别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对比。最后,对现有的直流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进行了分类,说明了各种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各故障定位方法存在的不足和可能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保护技术 故障识别 故障定位 电流差动保护 注入信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接地故障测距改进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明杰 邹晓松 +1 位作者 袁旭峰 熊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120,124,共5页
针对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介绍一种主要结合智能控制终端的故障定位测距模块和改进的故障测距方法。通过对常规测距方法的比较决定使用双端测距法对故障点进行定位;为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引入差分环节和FIR滤波环节... 针对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介绍一种主要结合智能控制终端的故障定位测距模块和改进的故障测距方法。通过对常规测距方法的比较决定使用双端测距法对故障点进行定位;为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引入差分环节和FIR滤波环节的全周傅氏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所建立的原始模型进行扩展,最后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测距精度,且在各种短路情况下依然具有较高的精度,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终端 双端测距法 差分环节 滤波环节 故障定位 测距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