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C的隔震支座用橡胶材料低温结晶试验
1
作者 杜永峰 王光环 +1 位作者 李元 张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94,共10页
为分析低温下橡胶隔震支座的性能劣化机理,对无应变状态下我国隔震支座所用橡胶材料的低温结晶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两家典型企业用于生产隔震支座的天然硫化橡胶开展了玻... 为分析低温下橡胶隔震支座的性能劣化机理,对无应变状态下我国隔震支座所用橡胶材料的低温结晶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两家典型企业用于生产隔震支座的天然硫化橡胶开展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等温结晶熔融试验.结果表明:无应变状态下,随着在低温下保持时间的延长,隔震支座的结晶度会逐渐增大;且受产地、生长环境及硫化工艺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硫化天然橡胶的结晶性能不同;仅环境温度低于-60℃时,用于本文研究的橡胶材料所生产的橡胶隔震支座才会丧失工程实用价值.考虑到实际服役过程中隔震支座会受低温和应变的双重作用,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揭示其低温下力学性能劣化机理、理解力学行为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隔震支座 橡胶材料 结晶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法与流变学法在测定HTPB基PBX代料固化动力学参数中的应用对比
2
作者 王泓 王天翔 尹艳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96-3607,共12页
为优化高聚物黏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制备工艺并深入理解其性能,探寻适用于研究PBX炸药固化动力学的最佳方法,分别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流变学等温法及流变学非等温法对H... 为优化高聚物黏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制备工艺并深入理解其性能,探寻适用于研究PBX炸药固化动力学的最佳方法,分别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流变学等温法及流变学非等温法对HTPB/TDI/Na_(2)SO_(4)/Al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深入研究,得到在这3种测试条件下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同时,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流变学非等温法进行合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HTPB与TDI间的固化反应遵循自催化模型;使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获得的固化反应活化能相近,二者相差不超过3%;PBX代料体系的恒温固化表现为起始温度423.29 K,峰值温度440.23 K,终止温度444.49 K;流变学研究固化动力学过程中,需考虑温度对储能模量的影响,不能仅用测量值表征固化度,需要对数据进行修正;DSC法与流变学法各有优劣,若仅需获得固化动力学参数,DSC法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欲了解固化过程中药浆内部结构变化,必须借助流变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黏结炸药 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 流变学法 固化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对苯基苯酚改性酚醛树脂固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衍 刘育建 +1 位作者 王井岗 韩哲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5,共4页
采用DSC技术、Kissinger法对苯基苯酚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放热峰顶活化能为169.3 kJ/mol,远大于普通酚醛树脂(约70 kJ/mol)。理论近似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及后处理温度分别为414.5 K、448.9 K和483.9K。酚醛树脂的固... 采用DSC技术、Kissinger法对苯基苯酚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放热峰顶活化能为169.3 kJ/mol,远大于普通酚醛树脂(约70 kJ/mol)。理论近似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及后处理温度分别为414.5 K、448.9 K和483.9K。酚醛树脂的固化通常由化学反应控制和扩散控制两阶段组成。通过Ozawa法得到活化能与转化率(E-a)的变化关系表明,2种树脂固化历程存在明显差异。普通酚醛树脂固化反应进行到10%(a=10%),粘度迅速增大,反应转向扩散控制;而苯基苯酚改性酚醛树脂固化反应时粘度变化小,直至a=70%,才较快增长。这将有利于小分子的逃逸和各基团充分反应。同时高活化能也表明,反应形成了高键能的化学键,有利于提高树脂的残炭率和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苯基苯酚 酚醛树脂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法测定生物质的比热 被引量:11
4
作者 钱柯贞 王贤华 +3 位作者 杨海平 王静 张世红 陈汉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159,共4页
将DSC技术应用于5种林业废弃物及低温热解焦炭的比热测定,通过分析标准样——刚玉(Al2O3)与生物质样品在升温过程中的吸热特性,可得到样品的比热,同时利用前人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生物质样品的比热为1.55~1.62 J/(g.℃),焦炭的比... 将DSC技术应用于5种林业废弃物及低温热解焦炭的比热测定,通过分析标准样——刚玉(Al2O3)与生物质样品在升温过程中的吸热特性,可得到样品的比热,同时利用前人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生物质样品的比热为1.55~1.62 J/(g.℃),焦炭的比热为0.83~0.99 J/(g.℃),与文献报道一致,这也证明了DSC测定生物质比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比热 差热分析(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硝基并哌嗪(TNAD)与推进剂组分相容性的DSC法评估 被引量:13
5
作者 严启龙 李笑江 +2 位作者 廖林泉 张晓宏 刘子如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09-314,共6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四硝基并哌嗪(TNAD)与奥克托今(HMX)、黑索今(RDX)、二硝基哌嗪(DNP)、1.25/1-NC/NG混合物、3-硝基-1,2,4-3-己基铅(NTO-Pb)、铝粉(13.8μm)和吉钠(D INA)等含能组分的相容性;同时也研究了TNAD与聚乙二醇...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四硝基并哌嗪(TNAD)与奥克托今(HMX)、黑索今(RDX)、二硝基哌嗪(DNP)、1.25/1-NC/NG混合物、3-硝基-1,2,4-3-己基铅(NTO-Pb)、铝粉(13.8μm)和吉钠(D INA)等含能组分的相容性;同时也研究了TNAD与聚乙二醇(M=10000)、二异氰酸酯(N-100)、2-硝基二苯胺(2-NDPA)、1,3-二甲基-1,3-二苯基脲(C2)、炭黑(C.B.)、三氧化二铝(A l2O3)、2,4-二羟基苯甲酸铜(β-Cu)、己二酸铜(AD-Cu)和邻苯二甲酸铅(φ-Pb)等惰性材料的相容性。研究表明:TNAD与NC+NG、RDX、NTO-Pb和PET相容性较好;与D INA、HMX轻微敏感;而对2-NDPA,φ-Pb,-βCu,AD-Cu和A l2O3等惰性材料敏感,与DNP、PEG,N-100,C2和C.B.等不相容。由此可见,TNAD能与推进剂主要组分相容,可在NC+NG体系的改性双基推进剂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相容性 含能材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四硝基并哌嗪(TN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干燥过程中溶液冻结特性的DSC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左建国 华泽钊 +1 位作者 刘宝林 周国燕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1,64,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蔗糖水溶液的冻结特性,分析了溶液浓度和热历史对冻干过程的影响。DSC实验结果表明,过冷度和最大冻结浓缩溶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与热历史有关;降温时溶液中的水分能否充分结晶受浓度和降温速率的共...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蔗糖水溶液的冻结特性,分析了溶液浓度和热历史对冻干过程的影响。DSC实验结果表明,过冷度和最大冻结浓缩溶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与热历史有关;降温时溶液中的水分能否充分结晶受浓度和降温速率的共同影响。降温过程中的结晶热可用来确定溶液降温后的冻结水含量以及最大冻结浓缩溶液中的水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干燥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 玻璃化转变 蔗糖 冻干保护剂 过冷度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方法在特级初榨橄榄油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瑾 邹涛 +3 位作者 陈宇迪 王博 郭姝 洪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5-659,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进口特级初榨橄榄油中葵花籽油的掺假鉴别进行了系统研究。由橄榄油入手考察了升降温循环实验条件下油品的重复性及数据可靠性,以此为基础提出采用程序降温的方法研究油品的结晶特性。统计了研究体系内的8种...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进口特级初榨橄榄油中葵花籽油的掺假鉴别进行了系统研究。由橄榄油入手考察了升降温循环实验条件下油品的重复性及数据可靠性,以此为基础提出采用程序降温的方法研究油品的结晶特性。统计了研究体系内的8种特级初榨橄榄油、6种其他食用油以及5种比例的模拟掺假油的结晶峰温度值,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进口特级初榨橄榄油在-60^-46℃区间内具有尖锐的结晶峰;随着掺入葵花籽油比例的升高,模拟掺假油的结晶温度逐渐向低温区移动,结晶峰形由尖锐逐渐变平坦;由结晶起始温度和结晶峰值温度分别相对于掺假油体积分数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特级初榨橄榄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特级初榨橄榄油 掺假油鉴别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半腱肌肉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热力特性热诱导变化DSC分析(英文) 被引量:8
8
作者 常海军 王强 +1 位作者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49-53,共5页
探讨牛半腱肌肉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热力特性的热诱导变化。牛半腱肌肉分别采用水浴和微波加热到内部终点温度分别为40、50、60、70、80℃和90℃,研究结缔组织滤渣和热力特性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结缔组织滤渣含量随着热处理温... 探讨牛半腱肌肉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热力特性的热诱导变化。牛半腱肌肉分别采用水浴和微波加热到内部终点温度分别为40、50、60、70、80℃和90℃,研究结缔组织滤渣和热力特性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结缔组织滤渣含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加热温度分别为60、70℃和80℃时,结缔组织滤渣含量在两种热处理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两种热处理方式中,40℃至60℃的内部终点温度是影响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热收缩温度的关键加热温度。热诱导的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热力特性的变化是水浴和微波加热牛肉胶原蛋白热收缩温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半腱肌肉 胶原蛋白 热收缩温度 热诱导变化 差示扫描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SC程序升温法的抗氧剂抗氧化能力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唐友云 李剑群 +2 位作者 徐美娟 李进 张大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8-132,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PDSC(高压差示扫描量热)程序升温法的抗氧剂的性能评定及筛选方法。利用PDSC程序升温法,测定不同升温速率下添加不同抗氧剂的基础油的氧化峰峰顶温度,采用Ozawa-Flynn-wall法与Kissinger法计算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对几种... 提出一种基于PDSC(高压差示扫描量热)程序升温法的抗氧剂的性能评定及筛选方法。利用PDSC程序升温法,测定不同升温速率下添加不同抗氧剂的基础油的氧化峰峰顶温度,采用Ozawa-Flynn-wall法与Kissinger法计算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对几种胺型和酚型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DSC程序升温法可以用于评价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胺型抗氧剂可以降低油品活化能,适合做高温抗氧剂,酚型抗氧剂可以提高油品的活化能,适合做低温抗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动力学 抗氧剂 程序升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垦58S叶片和花药的DSC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凯 刘文芳 +4 位作者 肖翊华 杨道武 徐桂端 谢昌礼 屈松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5-380,共6页
以HPGMP农垦58S和对照品种常规晚粳农垦58为材料,用不同光周期(LD和SD)进行处理,对叶片和花药分别进行了DSC分析。叶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育性转换对光周期敏感之前的第一次枝梗原始体形成期,农垦58S叶片内存在一团特异的热敏感物质(体... 以HPGMP农垦58S和对照品种常规晚粳农垦58为材料,用不同光周期(LD和SD)进行处理,对叶片和花药分别进行了DSC分析。叶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育性转换对光周期敏感之前的第一次枝梗原始体形成期,农垦58S叶片内存在一团特异的热敏感物质(体内变性温度60~80℃),与农垦58有着不同的物质构成,在LD下的第一个光周期后,这团热敏物质消失,且叶片细胞膜性质可能发生改变。花药的分析结果表明,农垦58S(LD)能经过单核早期小孢子向单核靠边期发育过程中的细胞液泡化和体积迅速增大的过程,但从单核晚期开始,花药内的物质含量呈线性下降,不能重新积累和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 叶片 花药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4.5Cu和Mullite增强Al-4.5Cu复合材料时效析出行为的DSC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伟 龙剑平 +2 位作者 沈保罗 高升吉 涂铭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Al-4 5Cu合金和莫来石(Mullite)短纤维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的时效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Al-4 5Cu合金和Mullite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固溶淬火试样的DSC扫描曲线存在较大不同 ,溶质原子富集区(GP)形成和...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Al-4 5Cu合金和莫来石(Mullite)短纤维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的时效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Al-4 5Cu合金和Mullite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固溶淬火试样的DSC扫描曲线存在较大不同 ,溶质原子富集区(GP)形成和溶解的信息在基体合金的DSC曲线上清晰可见 ,但在复合材料的DSC曲线上则很难确认 ,表明纤维推延或抑制了GP区的形成 ;中间沉淀析出相θ″和θ′的析出过程由于纤维的引入而得到明显加快 ,峰值温度降低 ,活化能减小 ,时效析出过程加快 ;但是 ,扫描参数选择不当时 ,容易对析出相的析出过程产生错误判断 ,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莫来石纤维 铝铜基复合材料 时效析出行为 dsc 铝铜合金 AL-4.5CU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硼氢燃烧剂与固体推进剂常用组分相容性的DSC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庞维强 胥会祥 +4 位作者 廖林泉 石小兵 李洋 李勇宏 王晓飞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2,78,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表观活化能变化率,研究了高能硼氢燃烧剂(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BHN)与缩水甘油叠氮聚醚(GAP)、黑索今(RDX)、奥克托金(HMX)、3-硝基-1,2,4-3-己基铅(NTO-Pb)、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铝粉(Al,12.18μm...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表观活化能变化率,研究了高能硼氢燃烧剂(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BHN)与缩水甘油叠氮聚醚(GAP)、黑索今(RDX)、奥克托金(HMX)、3-硝基-1,2,4-3-己基铅(NTO-Pb)、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铝粉(Al,12.18μm)、镁粉(Mg,200~325目)、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和N-脒基脲二硝酰胺盐(GUDN)等含能组分的相容性;同时,还研究了BHN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M=6 000)、聚乙二醇(PEG,M=10 000)、二异氰酸酯(N-100)、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己二酸铜(AD-Cu)、2,4-二羟基苯甲酸铜(β-Cu)、邻苯二甲酸铅(φ-Pb)、炭黑(CB)、三氧化二铝(A12O3)、l,3-二甲基-1,3-二苯基脲(C2)、癸二酸二异辛酯(DOS)和高氯酸钾(KP)等惰性材料的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BHN与NTO-Pb、CL-20、A1、Mg、PET、PEG、N-100、HTPB、CB、Al2O3、C2、DOS和KP相容性较好,与GAP和HMX轻微敏感;AD-Cu、β-Cu和φ-Pb敏感,而与RDX、DNTF和GUDN不相容。由此可见,BHN与固体推进剂的主要组分相容性良好,可在HTPB/AP/Al体系的复合固体推进剂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相容性 含能材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高能硼氢燃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评定豆粕产品质量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永明 徐子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2-84,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在评价饲用豆粕产品质量中的应用。通过对豆粕变性热焓(ΔH)的测定 ,反映了蛋白质的变化程度 ,可作为衡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灭活程度的指标 ,检测结果与脲酶法相吻合。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评价 饲用豆粕 产品质量 抗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补偿式DSC曲线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任婉婷 王颖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8,共8页
根据能量守恒和热传递定律,推导出功率补偿式DSC曲线的理论方程。以纯物质铟的DSC熔融曲线为例,说明其升温扫描过程可分为熔融前、熔融和熔融后3个阶段以及与DSC理论方程的对应关系。DS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熔点温度对应熔融起始温度;熔... 根据能量守恒和热传递定律,推导出功率补偿式DSC曲线的理论方程。以纯物质铟的DSC熔融曲线为例,说明其升温扫描过程可分为熔融前、熔融和熔融后3个阶段以及与DSC理论方程的对应关系。DS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熔点温度对应熔融起始温度;熔融后阶段的曲线以指数形式衰减,热时间常数值越大,熔融后曲线的拖尾时间越长;熔融焓对应于DSC曲线的基线以上和熔融开始至熔融结束曲线以下所包络的面积。论证了测定热阻的理论依据及热阻对DSC曲线的影响。以多组分样品体系的模拟DSC曲线为例,说明聚合物熔融DSC曲线的特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dsc) 功率补偿式dsc 热阻 热时间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基浇注PBX替代材料固化度超声测量方法研究
15
作者 楼子豪 王克俭 +2 位作者 牛余雷 黄翰哲 马梓煜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1,196,共5页
为快速准确测量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浇注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在固化过程中的固化度,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HTPB基浇注PBX粘结剂体系在固化过程中的放热量进行测量,同时采用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在固化过... 为快速准确测量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浇注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在固化过程中的固化度,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HTPB基浇注PBX粘结剂体系在固化过程中的放热量进行测量,同时采用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在固化过程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通过DSC法测得的不同固化时间下粘结剂体系的放热量逐渐减少,通过超声波纵波透射法测得超声波在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内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根据不同固化时间下放热量的数值可以计算出粘结剂体系在不同固化时间下的固化度,将DSC法与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应,拟合得到超声波传播速度关于固化度的关系曲线,从而实现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固化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 固化度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DSC单峰纯度测定法的评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丁恩勇 梁学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52-55,共4页
指出了当前流行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单峰法测样品纯度所基于的假定有一些不确切的地方,并用计算机动态摸拟了DSC实验过程,结果证实了本文的论断。
关键词 纯度 差示扫描量热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SC对低毒脲醛树脂固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淑敏 时君友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28,31,共3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不同固化体系下的低毒脲醛(UF)树脂的固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固化体系下,低毒UF树脂的固化反应起止温度和所需的活化能是不同的。在固化体系C下,低毒UF树脂的固化反应的起始温度低,放出的热...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不同固化体系下的低毒脲醛(UF)树脂的固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固化体系下,低毒UF树脂的固化反应起止温度和所需的活化能是不同的。在固化体系C下,低毒UF树脂的固化反应的起始温度低,放出的热量多,固化反应所需活化能最低,说明固化体系C对低毒UF树脂的固化反应促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 低毒脲醛树脂 固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C试验的DCP自加速分解温度的推算 被引量:4
18
作者 臧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9-171,共3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小尺度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热分解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利用基于等转化率Friedman微分法对热分析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DCP的反应活化能的均值为160.82 kJ·mol^(-1)最后运用热爆炸理论对25 kg...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小尺度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热分解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利用基于等转化率Friedman微分法对热分析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DCP的反应活化能的均值为160.82 kJ·mol^(-1)最后运用热爆炸理论对25 kg标准包装条件下的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进行推算。结果表明,利用等转化率Friedman微分法计算所得的动力学参数在整个反应进程中并不是常数,表明DCP的热分解反应是一个固态的复杂反应过程。多重扫描速率下计算所得的动力学参数较单个扫描速率法可信度更高,推算所得DCP的SADT值与美式全尺寸试验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动力学 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S/PEEK熔融共混物DSC多次扫描研究
19
作者 仇武林 陈竹筠 +4 位作者 梅震 方鲲 麦堪成 许家瑞 曾汉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5-28,共4页
借助DSC研究PPS/PEEK共混物熔融时间、PEEK粒径及PPS组分对共混物中PE-EK结晶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EEK粒径由500~1000μm减小至200~500μm时,PEEK与PPS相互作用增大,PEEK的结晶峰由单峰分裂为双峰,其高温结晶峰向高温移动,峰强... 借助DSC研究PPS/PEEK共混物熔融时间、PEEK粒径及PPS组分对共混物中PE-EK结晶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EEK粒径由500~1000μm减小至200~500μm时,PEEK与PPS相互作用增大,PEEK的结晶峰由单峰分裂为双峰,其高温结晶峰向高温移动,峰强随熔融时间延长而减弱;低温结晶峰向低温移动,峰强随熔融时间延长而增大。熔融时间延长时,退火后PEEK的低温熔融峰强增大,而高温熔融峰强减弱,且向低温移动。PPS组分促使PEEK的结晶峰向高温移动,峰形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聚醚醚酮 熔融共混 dsc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栎种子和胚方脱水敏感性及其低温贮藏技术
20
作者 张铭佳 仝伯强 +5 位作者 曲凯 咸洋 崔程程 王永正 臧一村 韩彪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9,共11页
【目的】研究麻栎种子和胚方的脱水敏感性特征与临界含水量,探索麻栎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方超低温保存技术,为麻栎等顽拗性种子的保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野生麻栎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减重法快速脱水至目标含水量,测定不同含... 【目的】研究麻栎种子和胚方的脱水敏感性特征与临界含水量,探索麻栎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方超低温保存技术,为麻栎等顽拗性种子的保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野生麻栎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减重法快速脱水至目标含水量,测定不同含水量种子和胚方的萌发指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测定不同含水量胚轴和子叶的热力学参数,根据含水量和对应热焓的关系测算胚方结晶临界含水量;应用低温密封保存法保存不同含水量的种子,运用玻璃化法在超低温环境中保存不同含水量的胚方。【结果】1)麻栎不同含水量种子和胚方萌发特征显示,二者分别从初始含水量34.90%和44.14%降至10.00%,萌发率从93.00%和90.00%降至5.00%和60.00%。2)不同含水量麻栎胚轴和子叶DSC结果显示,随着胚轴和子叶含水量降低,结晶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热焓均呈规律性下降趋势,与含水量显著正相关;不同含水量胚轴平均热焓高于子叶平均热焓,胚轴自由水含量高于子叶自由水含量,初步判定本批次麻栎胚方理论结晶临界含水量为11.72%。3)脱水对麻栎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脱水程度加深,种子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麻栎种子低温保存结果显示,初始含水量种子在4℃下保存21天,萌发活力没有变化,重度脱水(10.00%~20.00%)种子能够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伤害;不同含水量胚方超低温保存结果显示,含水量对超低温保存结果有显著影响,PVS2预处理30 min时10.00%和15.00%含水量麻栎胚方成活率分别为5.00%和3.00%,不同含水量胚方经预处理和超低温保存后,热力学特征发生改变,15.00%含水量麻栎胚方重新获得自由水。【结论】麻栎种子和胚方萌发率随含水量下降而降低,具有脱水敏感性特征,脱水对麻栎种子生理生化特性有显著影响;麻栎胚方理论结晶临界含水量为11.72%;超低温保存麻栎胚方具有可行性,但仍需完善保存方法,提高胚方超低温保存后恢复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顽拗性种子 脱水敏感性 超低温保存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