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re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deformed metal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1
作者 陈建 马晓光 +3 位作者 李军 要玉宏 严文 范新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849-854,共6页
The drawn copper wires have been analy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 and a new method, which uses DSC measurements to determine the Johnson-Mehl-Avrami-Kolmogorov(JMAK) exponent via introducing Arrheniu... The drawn copper wires have been analy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 and a new method, which uses DSC measurements to determine the Johnson-Mehl-Avrami-Kolmogorov(JMAK) exponent via introducing Arrhenius behavior and modifying the baseline of DSC curves, has been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JMAK exponent and recrystalliza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drawn copper wires with a strain of 2.77 are about 2.39 and 125 k J/mol, respectively. The line linking the tangency points of DSC curve hypotenuse can be used as the baseline when calculating recrystallization fraction. The JMAK exponent obtained by the DSC method is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at obtained by microhardness measurement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methods to measure the exponen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aster and less labor intens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Johnson-Mehl-Avrami-Kolmogorov(JMAK) exponent deformed met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C的隔震支座用橡胶材料低温结晶试验
2
作者 杜永峰 王光环 +1 位作者 李元 张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94,共10页
为分析低温下橡胶隔震支座的性能劣化机理,对无应变状态下我国隔震支座所用橡胶材料的低温结晶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两家典型企业用于生产隔震支座的天然硫化橡胶开展了玻... 为分析低温下橡胶隔震支座的性能劣化机理,对无应变状态下我国隔震支座所用橡胶材料的低温结晶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两家典型企业用于生产隔震支座的天然硫化橡胶开展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等温结晶熔融试验.结果表明:无应变状态下,随着在低温下保持时间的延长,隔震支座的结晶度会逐渐增大;且受产地、生长环境及硫化工艺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硫化天然橡胶的结晶性能不同;仅环境温度低于-60℃时,用于本文研究的橡胶材料所生产的橡胶隔震支座才会丧失工程实用价值.考虑到实际服役过程中隔震支座会受低温和应变的双重作用,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揭示其低温下力学性能劣化机理、理解力学行为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隔震支座 橡胶材料 结晶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SC测定兔主动脉血管冻结相变区间的表观比热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3
作者 胥义 周国燕 +2 位作者 胡桐记 高才 华泽钊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测定了兔主动脉血管在相变温区比热容的变化 ;定量研究了不同浓度低温保护剂 (CPA)的水合作用对主动脉血管比热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二甲基亚砜 (DMSO)浓度越大 ,主动脉血管的比热峰值越小 ,当浓度达到 15 ...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测定了兔主动脉血管在相变温区比热容的变化 ;定量研究了不同浓度低温保护剂 (CPA)的水合作用对主动脉血管比热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二甲基亚砜 (DMSO)浓度越大 ,主动脉血管的比热峰值越小 ,当浓度达到 15 %时 ,其峰值只有 0 %时的 1/ 2左右 ;无DMSO时的结合水含量为 0 .119g/g水 ,而含 15 %DM SO时的结合水含量达到 0 .4 11g/g水 ,使得冻结完成后的表观比热反而更大。根据实验数据 ,修正了已有相变区间表观比热容的关系式 ,该关系式可应用于对血管进行低温保存时的传热以及热应力模型分析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主动脉 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 表观比热容 血管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GA及DSC研究变压器油浸绝缘纸的老化 被引量:17
4
作者 廖瑞金 巩晶 +3 位作者 桑福敏 黄飞龙 尹建国 郝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2-577,共6页
为进一步揭示变压器油浸绝缘纸老化机理,对变压器常用矿物油-纸复合绝缘在110°C下进行了300 d的加速热老化实验。利用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两种热分析方法对油浸绝缘纸的热裂解过程及裂解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老化程度的油浸绝... 为进一步揭示变压器油浸绝缘纸老化机理,对变压器常用矿物油-纸复合绝缘在110°C下进行了300 d的加速热老化实验。利用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两种热分析方法对油浸绝缘纸的热裂解过程及裂解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老化程度的油浸绝缘纸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老化程度的油浸绝缘纸热裂解机理未发生变化;随着绝缘纸老化程度的加深,绝缘纸的热稳定性变差;在绝缘纸老化过程中,绝缘纸热裂解活化能先增加再减小,绝缘纸热焓值呈一直增大趋势,可将绝缘纸热焓值作为判断绝缘纸老化程度的参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浸绝缘纸 热重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活化能 热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剂溶液水合和玻璃化性质的DSC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桐记 高才 +2 位作者 周国燕 胥义 华泽钊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1-384,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2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随着溶液浓度...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2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各低温保护剂在水合性质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体现了保护剂的官能团(羟基、甲基)所起的重要作用.保护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明显差异,则反映了它们在玻璃化能力方面的强与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醇 差示扫描量热法 水合 玻璃化 反玻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保护剂溶液固化性质的DSC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桐记 高才 +2 位作者 周国燕 胥义 华泽钊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1,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随...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玻璃化转变,中低浓度区溶液形成的是部分晶体的玻璃态,紧接着在高浓度区溶液形成完全的玻璃态。部分玻璃化的温度不随浓度变化,而玻璃化的温度随浓度增大而升高。形成反玻璃化的浓度范围比较小,反玻璃化的温度随浓度增大而升高。保护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明显差异,则反映它们在玻璃化能力方面的强与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护剂溶液 固化性质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 多元醇 水合 玻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对苯基苯酚改性酚醛树脂固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衍 刘育建 +1 位作者 王井岗 韩哲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5,共4页
采用DSC技术、Kissinger法对苯基苯酚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放热峰顶活化能为169.3 kJ/mol,远大于普通酚醛树脂(约70 kJ/mol)。理论近似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及后处理温度分别为414.5 K、448.9 K和483.9K。酚醛树脂的固... 采用DSC技术、Kissinger法对苯基苯酚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放热峰顶活化能为169.3 kJ/mol,远大于普通酚醛树脂(约70 kJ/mol)。理论近似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及后处理温度分别为414.5 K、448.9 K和483.9K。酚醛树脂的固化通常由化学反应控制和扩散控制两阶段组成。通过Ozawa法得到活化能与转化率(E-a)的变化关系表明,2种树脂固化历程存在明显差异。普通酚醛树脂固化反应进行到10%(a=10%),粘度迅速增大,反应转向扩散控制;而苯基苯酚改性酚醛树脂固化反应时粘度变化小,直至a=70%,才较快增长。这将有利于小分子的逃逸和各基团充分反应。同时高活化能也表明,反应形成了高键能的化学键,有利于提高树脂的残炭率和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苯基苯酚 酚醛树脂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法测定生物质的比热 被引量:11
8
作者 钱柯贞 王贤华 +3 位作者 杨海平 王静 张世红 陈汉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159,共4页
将DSC技术应用于5种林业废弃物及低温热解焦炭的比热测定,通过分析标准样——刚玉(Al2O3)与生物质样品在升温过程中的吸热特性,可得到样品的比热,同时利用前人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生物质样品的比热为1.55~1.62 J/(g.℃),焦炭的比... 将DSC技术应用于5种林业废弃物及低温热解焦炭的比热测定,通过分析标准样——刚玉(Al2O3)与生物质样品在升温过程中的吸热特性,可得到样品的比热,同时利用前人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生物质样品的比热为1.55~1.62 J/(g.℃),焦炭的比热为0.83~0.99 J/(g.℃),与文献报道一致,这也证明了DSC测定生物质比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比热 差热分析(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WAXD、DSC技术研究山羊绒、羊毛纤维的结晶结构 被引量:31
9
作者 侯秀良 刘启国 王善元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6-89,共4页
我国山羊绒纤维的产量、质量均居世界首位,对其微细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采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两种近代测试仪器,较深入地比较研究了山羊绒、羊毛纤维结晶结构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山羊绒纤维结晶... 我国山羊绒纤维的产量、质量均居世界首位,对其微细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采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两种近代测试仪器,较深入地比较研究了山羊绒、羊毛纤维结晶结构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山羊绒纤维结晶度、α-结晶度高于羊毛纤维,大分子排列规整性好;羊毛纤维的结晶度、α-结晶度分别为山羊绒纤维的81.2%及75.8%。山羊绒、羊毛纤维DSC曲线均表现出α-结晶的双熔融峰,其熔融温度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 结晶结构 X-射线衍射仪 差示扫描量热仪 羊毛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干燥过程中溶液冻结特性的DSC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左建国 华泽钊 +1 位作者 刘宝林 周国燕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1,64,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蔗糖水溶液的冻结特性,分析了溶液浓度和热历史对冻干过程的影响。DSC实验结果表明,过冷度和最大冻结浓缩溶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与热历史有关;降温时溶液中的水分能否充分结晶受浓度和降温速率的共...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蔗糖水溶液的冻结特性,分析了溶液浓度和热历史对冻干过程的影响。DSC实验结果表明,过冷度和最大冻结浓缩溶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与热历史有关;降温时溶液中的水分能否充分结晶受浓度和降温速率的共同影响。降温过程中的结晶热可用来确定溶液降温后的冻结水含量以及最大冻结浓缩溶液中的水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干燥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 玻璃化转变 蔗糖 冻干保护剂 过冷度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硝基并哌嗪(TNAD)与推进剂组分相容性的DSC法评估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严启龙 李笑江 +2 位作者 廖林泉 张晓宏 刘子如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09-314,共6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四硝基并哌嗪(TNAD)与奥克托今(HMX)、黑索今(RDX)、二硝基哌嗪(DNP)、1.25/1-NC/NG混合物、3-硝基-1,2,4-3-己基铅(NTO-Pb)、铝粉(13.8μm)和吉钠(D INA)等含能组分的相容性;同时也研究了TNAD与聚乙二醇...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四硝基并哌嗪(TNAD)与奥克托今(HMX)、黑索今(RDX)、二硝基哌嗪(DNP)、1.25/1-NC/NG混合物、3-硝基-1,2,4-3-己基铅(NTO-Pb)、铝粉(13.8μm)和吉钠(D INA)等含能组分的相容性;同时也研究了TNAD与聚乙二醇(M=10000)、二异氰酸酯(N-100)、2-硝基二苯胺(2-NDPA)、1,3-二甲基-1,3-二苯基脲(C2)、炭黑(C.B.)、三氧化二铝(A l2O3)、2,4-二羟基苯甲酸铜(β-Cu)、己二酸铜(AD-Cu)和邻苯二甲酸铅(φ-Pb)等惰性材料的相容性。研究表明:TNAD与NC+NG、RDX、NTO-Pb和PET相容性较好;与D INA、HMX轻微敏感;而对2-NDPA,φ-Pb,-βCu,AD-Cu和A l2O3等惰性材料敏感,与DNP、PEG,N-100,C2和C.B.等不相容。由此可见,TNAD能与推进剂主要组分相容,可在NC+NG体系的改性双基推进剂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相容性 含能材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四硝基并哌嗪(TN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SC测定小鼠看家基因β-actin的PCR反应体系的比热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国燕 陈唯实 +3 位作者 冉姝 林舒律 卜剑鸣 华泽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48-351,共4页
本实验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测量了不同反应循环数的以PCR内参小鼠看家基因β-actin为目的序列的扩增体系在30~94℃温度范围内的比热容。实验发现,在扩增的初期(3~15个循环),反应体系的比热随着循环数的增加,变化不大;在扩增的指数增长... 本实验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测量了不同反应循环数的以PCR内参小鼠看家基因β-actin为目的序列的扩增体系在30~94℃温度范围内的比热容。实验发现,在扩增的初期(3~15个循环),反应体系的比热随着循环数的增加,变化不大;在扩增的指数增长期(>20个循环)比热先降低后增加。同一循环,比热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未经过PCR扩增的反应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看家基因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比热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垦58S叶片和花药的DSC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凯 刘文芳 +4 位作者 肖翊华 杨道武 徐桂端 谢昌礼 屈松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5-380,共6页
以HPGMP农垦58S和对照品种常规晚粳农垦58为材料,用不同光周期(LD和SD)进行处理,对叶片和花药分别进行了DSC分析。叶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育性转换对光周期敏感之前的第一次枝梗原始体形成期,农垦58S叶片内存在一团特异的热敏感物质(体... 以HPGMP农垦58S和对照品种常规晚粳农垦58为材料,用不同光周期(LD和SD)进行处理,对叶片和花药分别进行了DSC分析。叶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育性转换对光周期敏感之前的第一次枝梗原始体形成期,农垦58S叶片内存在一团特异的热敏感物质(体内变性温度60~80℃),与农垦58有着不同的物质构成,在LD下的第一个光周期后,这团热敏物质消失,且叶片细胞膜性质可能发生改变。花药的分析结果表明,农垦58S(LD)能经过单核早期小孢子向单核靠边期发育过程中的细胞液泡化和体积迅速增大的过程,但从单核晚期开始,花药内的物质含量呈线性下降,不能重新积累和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 叶片 花药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方法在特级初榨橄榄油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瑾 邹涛 +3 位作者 陈宇迪 王博 郭姝 洪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5-659,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进口特级初榨橄榄油中葵花籽油的掺假鉴别进行了系统研究。由橄榄油入手考察了升降温循环实验条件下油品的重复性及数据可靠性,以此为基础提出采用程序降温的方法研究油品的结晶特性。统计了研究体系内的8种...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进口特级初榨橄榄油中葵花籽油的掺假鉴别进行了系统研究。由橄榄油入手考察了升降温循环实验条件下油品的重复性及数据可靠性,以此为基础提出采用程序降温的方法研究油品的结晶特性。统计了研究体系内的8种特级初榨橄榄油、6种其他食用油以及5种比例的模拟掺假油的结晶峰温度值,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进口特级初榨橄榄油在-60^-46℃区间内具有尖锐的结晶峰;随着掺入葵花籽油比例的升高,模拟掺假油的结晶温度逐渐向低温区移动,结晶峰形由尖锐逐渐变平坦;由结晶起始温度和结晶峰值温度分别相对于掺假油体积分数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特级初榨橄榄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特级初榨橄榄油 掺假油鉴别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糊化温度DSC试验条件的优化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大鹏 吴建国 石春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共4页
差示扫描量热仪是目前米粉糊化温度测定中最为准确的一种方法,而目前研究中所使用的样品量、加水量和升温速率有着较大差异,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TAQ2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最小相对标准偏差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样品量、加水量和升温速率... 差示扫描量热仪是目前米粉糊化温度测定中最为准确的一种方法,而目前研究中所使用的样品量、加水量和升温速率有着较大差异,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TAQ2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最小相对标准偏差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样品量、加水量和升温速率等3个因素的变化对糊化温度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比较各个组合的相对标准偏差值,选出3个因素的最佳组合为14μL水、3.0 mg米粉和10℃/min升温速率。应用这一测定条件,测定了21份籼稻米粉的糊化温度。相关分析表明,糊化温度与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和r=0.51*,说明糊化温度与碱消值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则表现为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米粉 正交设计 糊化温度 差示扫描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法测定汽油馏分的低温比热容 被引量:7
16
作者 方文军 厉刚 林瑞森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5-60,共6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5个汽油馏分(沸点小于200℃)在243~299K范围内的比热容,测量误差在±2%以内。比较了比热容实测值与国外常用计算方法的预测结果。还由比热实验值计算低温焓。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计 汽油馏分 比热容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半腱肌肉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热力特性热诱导变化DSC分析(英文) 被引量:8
17
作者 常海军 王强 +1 位作者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49-53,共5页
探讨牛半腱肌肉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热力特性的热诱导变化。牛半腱肌肉分别采用水浴和微波加热到内部终点温度分别为40、50、60、70、80℃和90℃,研究结缔组织滤渣和热力特性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结缔组织滤渣含量随着热处理温... 探讨牛半腱肌肉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热力特性的热诱导变化。牛半腱肌肉分别采用水浴和微波加热到内部终点温度分别为40、50、60、70、80℃和90℃,研究结缔组织滤渣和热力特性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结缔组织滤渣含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加热温度分别为60、70℃和80℃时,结缔组织滤渣含量在两种热处理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两种热处理方式中,40℃至60℃的内部终点温度是影响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热收缩温度的关键加热温度。热诱导的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热力特性的变化是水浴和微波加热牛肉胶原蛋白热收缩温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半腱肌肉 胶原蛋白 热收缩温度 热诱导变化 差示扫描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DSC、DMTA应用于馒头硬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沙坤 鲁战会 +1 位作者 张泽俊 李里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采用食品质构仪(Texture analyzer,TA)、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动态机械热分析仪(Dynamic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DMTA)测定了不同贮存时间的馒头的硬度、热特性和热机械性质。研究表明,随着... 采用食品质构仪(Texture analyzer,TA)、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动态机械热分析仪(Dynamic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DMTA)测定了不同贮存时间的馒头的硬度、热特性和热机械性质。研究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馒头的硬度逐渐增加,支链淀粉重结晶亦逐渐增加,DMTA温谱图上呈现相态转变。支链淀粉回生是引起馒头硬化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无定形区的变化也可能对馒头硬化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度 dsc DMTA 馒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4.5Cu和Mullite增强Al-4.5Cu复合材料时效析出行为的DSC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伟 龙剑平 +2 位作者 沈保罗 高升吉 涂铭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Al-4 5Cu合金和莫来石(Mullite)短纤维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的时效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Al-4 5Cu合金和Mullite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固溶淬火试样的DSC扫描曲线存在较大不同 ,溶质原子富集区(GP)形成和...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Al-4 5Cu合金和莫来石(Mullite)短纤维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的时效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Al-4 5Cu合金和Mullite增强Al-4 5Cu复合材料固溶淬火试样的DSC扫描曲线存在较大不同 ,溶质原子富集区(GP)形成和溶解的信息在基体合金的DSC曲线上清晰可见 ,但在复合材料的DSC曲线上则很难确认 ,表明纤维推延或抑制了GP区的形成 ;中间沉淀析出相θ″和θ′的析出过程由于纤维的引入而得到明显加快 ,峰值温度降低 ,活化能减小 ,时效析出过程加快 ;但是 ,扫描参数选择不当时 ,容易对析出相的析出过程产生错误判断 ,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莫来石纤维 铝铜基复合材料 时效析出行为 dsc 铝铜合金 AL-4.5CU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补偿式DSC曲线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任婉婷 王颖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8,共8页
根据能量守恒和热传递定律,推导出功率补偿式DSC曲线的理论方程。以纯物质铟的DSC熔融曲线为例,说明其升温扫描过程可分为熔融前、熔融和熔融后3个阶段以及与DSC理论方程的对应关系。DS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熔点温度对应熔融起始温度;熔... 根据能量守恒和热传递定律,推导出功率补偿式DSC曲线的理论方程。以纯物质铟的DSC熔融曲线为例,说明其升温扫描过程可分为熔融前、熔融和熔融后3个阶段以及与DSC理论方程的对应关系。DS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熔点温度对应熔融起始温度;熔融后阶段的曲线以指数形式衰减,热时间常数值越大,熔融后曲线的拖尾时间越长;熔融焓对应于DSC曲线的基线以上和熔融开始至熔融结束曲线以下所包络的面积。论证了测定热阻的理论依据及热阻对DSC曲线的影响。以多组分样品体系的模拟DSC曲线为例,说明聚合物熔融DSC曲线的特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dsc) 功率补偿式dsc 热阻 热时间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