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C显微术及在大气颗粒物观察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岳成凤 杨冠玲 +2 位作者 何振江 饶明辉 艾锦云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49,共4页
微分干涉相衬(DIC)显微术使用诺马斯基棱镜完成光束的分割、合成,合成光束发生干涉,将样品上各部分折射率、厚度的变化率或表面起伏的不同转化为像面上光强的差别,故像面是物面的微分。DIC与无限远光学系统的结合,减小了棱镜、检偏器的... 微分干涉相衬(DIC)显微术使用诺马斯基棱镜完成光束的分割、合成,合成光束发生干涉,将样品上各部分折射率、厚度的变化率或表面起伏的不同转化为像面上光强的差别,故像面是物面的微分。DIC与无限远光学系统的结合,减小了棱镜、检偏器的插入引起的负面影响。将该DIC应用于PM2.5大气颗粒物的研究,得到了优于其它显微术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干涉相衬显微术 无限远光学系统 大气测量 颗粒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雅蝈螽与暗褐蝈螽精子束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莉 常岩林 +1 位作者 冯晓丽 石福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600,共5页
本文应用微分干涉相衬法对优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 von Wattenwyl和暗褐蝈螽G.sedakovii(Fischer von Waldheim)雄性精巢管基部、输精管、贮精囊和精包,及雌性受精囊中精子束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对探讨螽斯近缘种的生... 本文应用微分干涉相衬法对优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 von Wattenwyl和暗褐蝈螽G.sedakovii(Fischer von Waldheim)雄性精巢管基部、输精管、贮精囊和精包,及雌性受精囊中精子束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对探讨螽斯近缘种的生殖隔离机制和生殖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这两种蝈螽的精子束通过精包转移到雌性受精囊后,精子束的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精巢管基部的精子为游离的单个精子;输精管、贮精囊和精包中精子成束排列形成较分散的精子束,精子束头部包裹有粘液帽;雌性受精囊中的精子束的精子呈羽状排列,精子的头部汇集在中央轴上。两种蝈螽精子束形态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雅蝈螽 暗褐蝈螽 精子束 形态 显微结构 微分干涉相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冲铆成形机理及静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邢保英 何晓聪 +2 位作者 唐勇 许静楠 曾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8,145,共5页
对自冲铆接头进行静力学试验,观察和分析力学性能的差异和失效形式。用ANSYS/LS-DYNA模拟铆接过程中各个阶段材料的流向分布,观察自冲铆成形过程。以5052铝合金自冲铆接头为金相实验对象,采用阳极化制膜进行制样,微分干涉相衬法对其进... 对自冲铆接头进行静力学试验,观察和分析力学性能的差异和失效形式。用ANSYS/LS-DYNA模拟铆接过程中各个阶段材料的流向分布,观察自冲铆成形过程。以5052铝合金自冲铆接头为金相实验对象,采用阳极化制膜进行制样,微分干涉相衬法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和流向观察分析,验证模拟结果,从微观角度分析自冲铆的成形机理及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冲铆 5052铝合金 有限元模拟 微分干涉相衬法 材料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前庭核团脑片的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夏交 孔维佳 +3 位作者 朱云 张宇 周彦 郭长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24-429,共6页
目的改良脑片制备方法,探讨影响脑片活性的实验因素。方法在国内外报道常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制备含有前庭内侧核的脑干脑片,从肉眼观、镜下观和放电特性三个方面判断脑片活性,观察鼠龄、生理溶液、温度等因素对脑片活性的影响... 目的改良脑片制备方法,探讨影响脑片活性的实验因素。方法在国内外报道常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制备含有前庭内侧核的脑干脑片,从肉眼观、镜下观和放电特性三个方面判断脑片活性,观察鼠龄、生理溶液、温度等因素对脑片活性的影响。结果建立了稳定的脑片制备方法。通过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可直接观察脑片表层下50~100μm神经元的立体影像,并可稳定地进行电生理记录;鼠龄越小神经元活性越易恢复,在成年鼠制备脑片时采取心脏灌注、使用高蔗糖溶液、较高温度预孵育等措施可提高脑片活性;孵育和记录温度直接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提高神经元兴奋性,但会缩短恼片存活时间。结论改良的脑片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可为电生理研究提供大量具有良好活性的神经元,脑片制备方法的选择和实验环境的控制应根据所选用动物的年龄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片 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术 全细胞记录 前庭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绒类纤维在不同光学显微系统下的采集清晰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柏华 胡志宇 +1 位作者 任冀澧 沈淦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共5页
文章以山羊绒和羊毛纤维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类型的高级光学显微系统———高级光学显微镜与CCD和计算机配套,在不同光路条件下采集上述纤维的图像,并用毛绒类纤维识别软件进行处理,然后对原图和识别软件处理后图像的清晰度进行比较。... 文章以山羊绒和羊毛纤维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类型的高级光学显微系统———高级光学显微镜与CCD和计算机配套,在不同光路条件下采集上述纤维的图像,并用毛绒类纤维识别软件进行处理,然后对原图和识别软件处理后图像的清晰度进行比较。经过比较与分析,认为Axioskop2MOTPLUS微分干涉差(DIC)显微镜在被研究的显微镜中性能最佳、成像效果最好。用其采集的纤维图像鳞片清晰,边缘清楚,无背景噪音和背面鳞片干扰,能够满足毛绒类纤维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绒类纤维 光学显微系统 图像清晰度 微分干涉差 图像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尖端离面变形场的实验测量与数值分析的比较
6
作者 朱大滨 潘家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5,共4页
用 Nomarski棱镜微差干涉法和有限元方法分别测量和计算了黄铜金属材料 I型裂纹尖端的离面变形场 ,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黄铜材料宏观、细观离面变形的特征。宏观离面变形主要集中发生在裂纹尖端 1 mm2 范围内 ,最大离面变形发生在裂纹... 用 Nomarski棱镜微差干涉法和有限元方法分别测量和计算了黄铜金属材料 I型裂纹尖端的离面变形场 ,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黄铜材料宏观、细观离面变形的特征。宏观离面变形主要集中发生在裂纹尖端 1 mm2 范围内 ,最大离面变形发生在裂纹尖端。细观离面变形与滑移带、细观组织及细观结构密切相关。晶粒内部的变形导致滑移带出现 ,在滑移带上离面变形有突变。在相邻晶粒之间 ,离面变形连续与否取决于晶粒细观结构的差别。离面变形可以越过晶粒向前传递。实验还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面变形场 微差干涉对比 细观力学 数值分析 黄铜 裂纹尖端 滑移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差干涉衬度技术应用研究
7
作者 贺勇 宗铎 +3 位作者 王生 郝丽萍 黄文涛 李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5,共4页
采用微差干涉衬度法研究复合材料、钨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此法得到的彩色金相照片,不需要像彩色金相那样进行复杂的着色,只需金相显微镜上的DIC装置简单配合,就可得到色彩艳丽、给人以美感的彩色金相照片。
关键词 微差干涉衬度 复合材料 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石英元件抛光表面的亚表面损伤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何祥 谢磊 +1 位作者 赵恒 马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3-37,共5页
通过结合HF酸洗和微分干涉差显微成像对两组抛光元件的亚表面损伤进行直接观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微分干涉差显微成像相比于传统的明场成像具有更好的分辨率,可以更有效检测HF酸洗后暴露的各种浅塑性亚表面损伤。对两组抛光元件的亚表面... 通过结合HF酸洗和微分干涉差显微成像对两组抛光元件的亚表面损伤进行直接观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微分干涉差显微成像相比于传统的明场成像具有更好的分辨率,可以更有效检测HF酸洗后暴露的各种浅塑性亚表面损伤。对两组抛光元件的亚表面损伤的对比分析发现熔石英元件在抛光中会产生大量的亚表面损伤,这些亚表面损伤绝大多数是浅塑性的划痕和坑,仅有少量的脆性断裂损伤,较大的抛光颗粒会产生更多更严重的亚表面损伤,并且这些亚表面损伤被表面沉积层所掩盖,表面粗糙度不能反映亚表面损伤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石英 化学机械抛光 亚表面损伤 微分干涉差显微成像 沉积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分干涉差共焦显微膜层微结构缺陷探测系统 被引量:3
9
作者 戴岑 巩岩 +2 位作者 张昊 李佃蒙 薛金来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64,共10页
多层膜极紫外光刻掩模"白板"缺陷是制约下一代光刻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提高对掩模"白板"上的膜层微结构缺陷的分辨能力,提出了一种微分干涉差共焦显微探测系统方案。基于标量衍射理论,计算了系统横向和轴向分辨... 多层膜极紫外光刻掩模"白板"缺陷是制约下一代光刻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提高对掩模"白板"上的膜层微结构缺陷的分辨能力,提出了一种微分干涉差共焦显微探测系统方案。基于标量衍射理论,计算了系统横向和轴向分辨率。利用MATLAB建模仿真,在数值孔径为0.65、工作波长为405 nm时,分析比较了微分干涉差共焦显微系统、传统显微系统和共焦显微系统的分辨率。结果表明微分干涉差共焦显微系统具有230 nm的横向分辨率和25 nm轴向台阶高度差的分辨能力(对应划痕等缺陷形式)。此外,仿真和分析了实际应用中探测器尺寸、样品轴向偏移等的影响,模拟分析了膜层微结构缺陷的探测,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探测200 nm宽、10 nm高的微结构缺陷,较另外两种系统有更好的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显微 微分干涉差 标量衍射 膜层结构 缺陷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557焊条填充10Ni5CrMoV钢接头熔合区的凝固组织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荣冉升 张田宏 张俊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0-13,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研究了A557焊条填充10Ni5CrMoV钢接头熔合区的凝固组织。结果表明:只有微分干涉相衬法光学金相才清晰地显示了熔合区扩散过渡层存在白亮、光滑、无胞状柱状凝固特征的"白亮带&qu... 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研究了A557焊条填充10Ni5CrMoV钢接头熔合区的凝固组织。结果表明:只有微分干涉相衬法光学金相才清晰地显示了熔合区扩散过渡层存在白亮、光滑、无胞状柱状凝固特征的"白亮带"和具有胞状凝固特征的后续熔化滞留层。"白亮带"是平面生长形成的"平面晶",它是在温度梯度较大、生长速度较低时出现,其显微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后续熔化滞留层是胞状生长凝固形成的,且有较多的合金元素扩散进入该层,但没有对流传质,这充分说明该层的后续熔化和滞留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焊接接头 熔合区 微分干涉相衬法 凝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频光栅的微分干涉相衬方法
11
作者 莘雪成 张雨东 +2 位作者 李国俊 王炯 罗先刚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83,共6页
针对传统微分干涉相衬技术对双折射性物体成像会有伪像的问题,用双频闪耀光栅取代传统微分干涉相衬的分光元件诺曼斯基棱镜,设计了一种微分干涉相衬方法。对双频闪耀光栅设计,模拟入射平面波通过它之后的光强分布,结果表明它能产生两束... 针对传统微分干涉相衬技术对双折射性物体成像会有伪像的问题,用双频闪耀光栅取代传统微分干涉相衬的分光元件诺曼斯基棱镜,设计了一种微分干涉相衬方法。对双频闪耀光栅设计,模拟入射平面波通过它之后的光强分布,结果表明它能产生两束剪切角很小的光。用双频光栅微分干涉相衬方法对纯相位样品模拟成像,仿真结果和物体的相位轮廓一致。分析了微分干涉相衬中的相移量和剪切量对成像对比度的影响,加入相移量会明显提高成像图像的对比度,而剪切量越小图像对比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干涉相衬 双频光栅 剪切量 相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分析研究二氧化氯对杀蚊细菌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芽胞的影响
12
作者 李翠梅 王晓春 +2 位作者 张秀娟 刘军贤 王桂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5-572,共8页
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Ls)是应用广泛的蚊虫生物防治制剂,在实际应用时可能会遇到不利的环境因子或杀菌剂。本研究通过单细胞分析方法监测ClO_(2)处理后的单个Ls芽胞及其萌发过程,探究ClO_(2)对Ls芽胞结构和成... 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Ls)是应用广泛的蚊虫生物防治制剂,在实际应用时可能会遇到不利的环境因子或杀菌剂。本研究通过单细胞分析方法监测ClO_(2)处理后的单个Ls芽胞及其萌发过程,探究ClO_(2)对Ls芽胞结构和成分的影响及与芽胞萌发相关蛋白的影响,以及ClO_(2)的杀胞机制。经0.05%~0.3%ClO_(2)处理5 min后,36%~86%的芽胞不能形成单菌落。吡啶二羧酸钙(CaDPA)特征峰(1017 cm^(-1))强度随处理程度增大有所降低,而蛋白质α-螺旋峰(1652 cm^(-1))强度没有明显变化。ClO_(2)处理显著改变Ls芽胞的萌发动态,芽胞启动CaDPA快速释放的时间、完全释放的时间以及皮层水解完成的时间显著延长;而外源CaDPA仅能触发低浓度ClO_(2)(0.05%)处理的芽胞,且显著迟缓。表明ClO_(2)处理没有直接破坏芽胞内膜但严重损伤了与萌发相关蛋白的功能,特别是皮层水解酶容易失活。这可能就是被处理的芽胞可以启动芽胞萌发的最初步骤,而不能进一步发展为营养细胞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 二氧化氯 拉曼光谱 微分干涉差成像 芽胞萌发 单细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