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PO-VMD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
1
作者 周军 曲振国 战紫昂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1,共12页
针对长距离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头检测精度较低,故障检测装置时钟不同步和行波波速不确定造成的测距偏差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联合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eager-Kaiser energy operator,T... 针对长距离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头检测精度较低,故障检测装置时钟不同步和行波波速不确定造成的测距偏差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联合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eager-Kaiser energy operator,TKEO)来检测故障行波波头,结合不依赖对时和波速的双端行波测距公式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先利用冠豪猪优化算法(crested porcupine optimizer,CPO)优化VMD参数;然后,将故障行波的线模和零模分量经VMD分解后,通过TKEO能量算子检测各分量初始波头;最后,根据线模和零模分量初始波头到达测量点的时间差,列写故障距离与差值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不依赖对时和波速的双端行波测距公式。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220 kV输电线路故障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测距方法在噪声和不同接地电阻、故障类型下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且测距结果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冠豪猪优化算法 Teager-Kaiser能量算子 模量时间差值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1]取向Ni单晶、NiCo、NiCoCr和NiCoCrFe单晶合金的力学性能
2
作者 艾诚 张林阳 +3 位作者 王志军 郭敏 黄太文 刘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80,共14页
本文研究了[001]取向的面心立方结构Ni单晶、NiCo、NiCoCr和NiCoCrFe单晶合金的室温压缩及拉伸性能、显微硬度与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并探讨了面心立方结构多主元单晶固溶强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i单晶、NiCo、NiCoCr和NiCoCrFe... 本文研究了[001]取向的面心立方结构Ni单晶、NiCo、NiCoCr和NiCoCrFe单晶合金的室温压缩及拉伸性能、显微硬度与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并探讨了面心立方结构多主元单晶固溶强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i单晶、NiCo、NiCoCr和NiCoCrFe单晶合金的压缩屈服强度、拉伸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显微硬度与弹性模量的顺序均为NiCoCr>NiCoCrFe>NiCo>Ni。随着主元素种类的增加,Ni单晶、NiCo、NiCoCr和NiCoCrFe单晶合金的晶格常数依次增大,表明晶格常数不是影响[001]取向多主元单晶固溶强化程度的主要因素。同时,NiCoCr合金的原子半径差、电负性差和弹性模量最大,层错能最低,即[001]取向面心立方结构多主元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与原子半径差、电负性差和弹性模量呈正相关,与层错能呈负相关。此外,基于面心立方结构[001]取向的多主元单晶和多晶合金的晶格摩擦应力和本征残余应变,建立了多主元合金的固溶强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元单晶合金 固溶强化 原子半径差 弹性模量 层错能 固溶强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轮两侧加速度差异及连续压实指标优化研究
3
作者 赵辉 刘泽潮 +2 位作者 冯怀平 常建梅 马德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主要通过振动轮单侧振动响应描述土体压实状态,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研究发现压实过程中存在振动轮两侧加速度响应不一致的现象,这可能导致现有测试方法在相同位置出现不同的刚度测试结果,因此研究振动轮两侧...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主要通过振动轮单侧振动响应描述土体压实状态,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研究发现压实过程中存在振动轮两侧加速度响应不一致的现象,这可能导致现有测试方法在相同位置出现不同的刚度测试结果,因此研究振动轮两侧振动差异性对提高连续压实测试精度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现场试验,采集压路机振动轮两侧的加速度信号,重点分析了不同压实遍数、振动频率下两侧加速度峰值、倍频幅值的变化与分布规律;以双侧响应为基础提出平均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对指标适用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实遍数的增加,两侧加速度峰值差异逐渐减小,经4遍压实后差异由24.4%降至13.3%;振动轮结构偏心会造成振动轮两侧加速度频谱中基频幅值差异的产生,被压土体两侧刚度不均会造成2倍频、3倍频幅值差异的产生;双侧平均指标μAICV与动态变形模量的相关性为0.75,表明双侧平均指标μAICV可用于路基压实质量控制,相比单侧连续压实控制指标,可有效提高现场质量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压实控制 响应差异 振动轮结构 动态变形模量 控制精度 双侧平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像素级数字图像弱边缘小目标快速检测算法
4
作者 谢绍敏 李新荣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26,共4页
小目标往往在图像中占据较少的像素区域,与背景色彩相近,导致对其检测面临目标分辨率低、目标与背景相似度高等问题,使得传统的像素级定位方法无法满足亚像素精度的检测需求。为此,文中研究亚像素级数字图像弱边缘小目标快速检测算法。... 小目标往往在图像中占据较少的像素区域,与背景色彩相近,导致对其检测面临目标分辨率低、目标与背景相似度高等问题,使得传统的像素级定位方法无法满足亚像素精度的检测需求。为此,文中研究亚像素级数字图像弱边缘小目标快速检测算法。基于三次B样条小波模极大值方法多层分解并计算图像弱边缘的模极大值,获取弱边缘细节图像,将其输入亚像素级的Franklin矩方法中,对其旋转处理,检测亚像素弱边缘目标点,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确定最佳灰度差阈值,提升图像弱边缘小目标快速检测能力。测试结果显示:图像信杂比增益均在0.017以下;背景抑制因子结果均在0.922以上;亚像素坐标计算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误差均低于(0.11,0.13),清晰呈现了弱边缘小目标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像素级 数字图像 弱边缘 小目标 快速检测 模极大值 Franklin矩 灰度差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驱油聚合物溶液黏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伊卓 刘希 +4 位作者 方昭 杜超 胡晓娜 张文龙 祝纶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4,共8页
对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耐温抗盐驱油聚合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HPAM)、磺化聚丙烯酰胺(S-HPAM)和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HPAM)〕的溶液黏弹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温度85℃下,通过稳态剪切和动态剪切试验,考察了质量浓度和矿化度对聚合物溶... 对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耐温抗盐驱油聚合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HPAM)、磺化聚丙烯酰胺(S-HPAM)和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HPAM)〕的溶液黏弹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温度85℃下,通过稳态剪切和动态剪切试验,考察了质量浓度和矿化度对聚合物溶液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增加,溶液表观黏度逐渐降低。质量浓度越高,溶液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越大。由动态剪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第一法向应力差(N1)。随质量浓度增加,聚合物溶液的N1逐渐增大;随矿化度增加,聚合物溶液的N1出现不同盐敏感区域,说明不同结构类型的驱油聚合物溶液对矿化度的弹性响应不同。研究结果为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剂的选择及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黏弹性 储能模量 损耗模量 法向应力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高温后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贾艳东 田傲霜 +2 位作者 张斌 许传矗 李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4-866,共3页
针对建筑物火灾的增多,对经历不同高温时间后建筑结构的鉴定日趋重要,通过大量试验,模拟火灾现场,对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3、100、300、500、700℃),采用不同加热时间后(1、2、3h),测量其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变... 针对建筑物火灾的增多,对经历不同高温时间后建筑结构的鉴定日趋重要,通过大量试验,模拟火灾现场,对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3、100、300、500、700℃),采用不同加热时间后(1、2、3h),测量其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变化,分析了混凝土随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改变的性能机理和一般规律,为火灾后建筑物的鉴定、补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间 混凝土 高温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不同模量有限元法剪切弹性模量及加速收敛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相斌 张允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26-530,共5页
从理论上论述了不同模量问题的剪切弹性模量对数值计算收敛性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不仅同主应力符号而且同主应力大小有关的剪切弹性模量的确定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收敛因子 η ,运用 η参与运算 ,使各种不同模量问题有限元计算的... 从理论上论述了不同模量问题的剪切弹性模量对数值计算收敛性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不仅同主应力符号而且同主应力大小有关的剪切弹性模量的确定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收敛因子 η ,运用 η参与运算 ,使各种不同模量问题有限元计算的收敛速度加快 ,尤其是对大型复杂的、实际的不同模量问题效果更为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弹性模量 拉压不同模量 收敛性 弹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替代率下机制砂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盛东 刘立新 +1 位作者 王俊 王荔荔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8-701,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替代率下机制砂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以选用的机制砂配制C50混凝土,在水泥用量和砂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机制砂对天然砂的取代率(0%、30%、50%、70%、100%)。试验发现,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于天然砂混凝土的弹... 为了研究不同替代率下机制砂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以选用的机制砂配制C50混凝土,在水泥用量和砂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机制砂对天然砂的取代率(0%、30%、50%、70%、100%)。试验发现,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于天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且随着替代率的增大和龄期的增长,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呈现增大的趋势,但以是替代率为50%的弹性模量最大,说明该机制砂对天然砂的最佳替代率为50%左右。通过分析发现,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之间的拟合关系与普通混凝土的不同,用普通混凝土的拟合方程计算值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替代率 机制砂混凝土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组合体分级加卸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4
9
作者 左建平 谢和平 +1 位作者 孟冰冰 刘建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7-1296,共10页
通过MTS 815试验机研究了煤岩组合体分级加卸载试验。分级加卸载下煤岩组合体破坏以脆性破坏机制为主,与单轴作用相比,分级加卸载作用下煤岩组合体的破坏更为破碎,且破坏强度有所提高,但轴向和环向应变却有所降低。同一循环中的加载与... 通过MTS 815试验机研究了煤岩组合体分级加卸载试验。分级加卸载下煤岩组合体破坏以脆性破坏机制为主,与单轴作用相比,分级加卸载作用下煤岩组合体的破坏更为破碎,且破坏强度有所提高,但轴向和环向应变却有所降低。同一循环中的加载与卸载曲线基本不重合,且多数情况不形成闭合环路;卸载曲线与下一个循环的加载曲线通常也不重合,但会形成闭合环路。第1循环结束时残余变形较大,加卸载曲线形成了类似"牛角"状的曲线;随着循环加卸载地进行,与残余变形相比第1循环有所降低,加载和卸载曲线在逐渐靠近,并且加卸载曲线类似"竹叶"状。获得了残余变形和加卸载弹性模量随循环加卸载的变化关系,并且实验表明卸载到1 MPa附近时,卸载线是曲折波动的;但在再次加载初期,加载线几乎是直线,且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加载线和上一个循环的卸载线逐渐分离。循环加卸载后应变相位逐渐滞后于应力相位,内因可能是因为岩石矿物颗粒间的黏滞性以及煤岩组合体界面之间的摩擦引起的,而外因可能是循环加卸载导致了煤岩体内部损伤,并由此诱发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分级加卸载 残余变形 耗散能 加卸载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波时差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利娟 刘向君 +2 位作者 韩林 周改英 谢乐训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9-21,8+7,共5页
通过对渡口河地区含气状态下的灰岩岩芯进行实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围压下岩芯的纵波时差和横波时差,对不同来源声波横波时差计算得到的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进行的对比分析得到:对于渡口河含气的灰岩地层,基于密度和声波纵波时差的横波预... 通过对渡口河地区含气状态下的灰岩岩芯进行实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围压下岩芯的纵波时差和横波时差,对不同来源声波横波时差计算得到的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进行的对比分析得到:对于渡口河含气的灰岩地层,基于密度和声波纵波时差的横波预测经验公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低围压下与实际情况吻合更好。研究表明,对相同地层,横波预测模式的选取的非常重要,对各种来源资料计算得到岩石的力学性质须通过室内岩芯实验进行数据标定,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模量 泊松比 纵波时差 横波时差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岩不同模量特性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钊 余俊 +1 位作者 潘晓明 王艳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0-345,共6页
基于拉压不同模量弹性理论,编写了有限元程序,通过对一个平面应力圆环的分析,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分析了一个典型隧道断面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态,给出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场和位移场随着不同模量系数的变化规律,发现不同模量系数的变化... 基于拉压不同模量弹性理论,编写了有限元程序,通过对一个平面应力圆环的分析,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分析了一个典型隧道断面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态,给出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场和位移场随着不同模量系数的变化规律,发现不同模量系数的变化对衬砌结构的位移与锚杆的轴力影响较小,而对隧道结构受拉区的应力场以及受拉区区域影响较大,为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拉压不同模量 非线性 应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量弯压柱的解析解 被引量:52
12
作者 姚文娟 叶志明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01-909,共9页
 依据不同模量弹性理论用流动坐标系及分段积分法导出复合荷载作用下弯压柱的解析解,建立了中性轴、应力、应变、位移的计算公式,并编制相应的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与解析解进行误差对比· 最后对不同模量计算结果与经典力学同模...  依据不同模量弹性理论用流动坐标系及分段积分法导出复合荷载作用下弯压柱的解析解,建立了中性轴、应力、应变、位移的计算公式,并编制相应的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与解析解进行误差对比· 最后对不同模量计算结果与经典力学同模量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两种理论计算结果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模量 弯压柱 解析解 中性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不同模量硬夹心矩形夹层板的弯曲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超 陈晶 +1 位作者 王志国 赵发刚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338,共6页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硬夹心夹层结构,考虑夹心抗弯刚度和材料拉压不同模量特性,修正了软夹心夹层结构的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拉压不同模量硬夹心矩形夹层板弯曲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给出了在四边简支条件下的解析解。通过求解...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硬夹心夹层结构,考虑夹心抗弯刚度和材料拉压不同模量特性,修正了软夹心夹层结构的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拉压不同模量硬夹心矩形夹层板弯曲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给出了在四边简支条件下的解析解。通过求解算例表明,若忽略夹心的抗弯刚度和材料拉压不同模量特性会导致计算误差达20%以上。本文发展的理论模型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新型夹层结构的弯曲问题,满足工程结构分析设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板 拉压不同模量 硬夹心 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岩石物理中弹性参数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印兴耀 秦秋萍 宗兆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883-3890,共8页
数字岩石物理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和数学方法,建立数字岩心,开展多场物理响应模拟,计算岩石的等效弹性参数,为岩石物理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高阶有限差分的岩石模量数值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便于理解,容易实现,占用内存... 数字岩石物理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和数学方法,建立数字岩心,开展多场物理响应模拟,计算岩石的等效弹性参数,为岩石物理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高阶有限差分的岩石模量数值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便于理解,容易实现,占用内存相对较少,计算效率高,结果合理,弥补了常规岩石物理实验周期长,成本高,误差大等不足.该方法将三维数字岩心样本嵌入一个具有与岩心样本骨架颗粒相同弹性性质的区域中扩充成一个新模型,测量由数字岩石样本非均匀结构带来的纵波或横波峰值振幅的时间差,利用该时间差(相对参考模型)估算纵横波的等效速度,进而求取等效弹性模量.理论模型和实际岩心的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岩石物理 高阶有限差分 弹性模量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对不同塑性指数路基土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静 刘寒冰 吴春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665-3668,3688,共5页
在季节性冻土区,不同状态(塑性指数,围压等)路基土在通车运营期间经历冻融循环后,其物理力学性质会发生变化,但目前针对冻融循环对其的影响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不能给季冻区路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故路基设计时并未将这种变化考... 在季节性冻土区,不同状态(塑性指数,围压等)路基土在通车运营期间经历冻融循环后,其物理力学性质会发生变化,但目前针对冻融循环对其的影响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不能给季冻区路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故路基设计时并未将这种变化考虑其中,只取设计前期所采土样的试验值。取季节性冻土区3种不同塑性指数路基土,在室内采用最佳含水率制备成最大压实度试样,在封闭条件下经历0~7次完整冻融循环过程后,进行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在偏应力-应变曲线中通过直线段应力-应变关系得到弹性模量数据,结果表明,同种土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加而增加;相同围压下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基本呈下降趋势。采用指数函数对所有弹性模量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建立不同塑性路基土弹性模量与围压及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拟合效果理想,可为缺乏相关资料的季冻区路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区 冻融循环 不同塑性指数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水平桩简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43
16
作者 梁发云 李彦初 黄茂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00-304,共5页
基于Winkler模型的弹性地基反力法是水平受荷桩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该模型忽略了土弹簧间的剪切作用,与工程实际不符。引入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考虑土弹簧单元间的相互剪切作用,提出了一种考虑土体剪切作用的双参数水平受荷... 基于Winkler模型的弹性地基反力法是水平受荷桩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该模型忽略了土弹簧间的剪切作用,与工程实际不符。引入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考虑土弹簧单元间的相互剪切作用,提出了一种考虑土体剪切作用的双参数水平受荷桩分析方法,在计算中采用了考虑地基反力模量随深度变化的改进方法。算例分析表明,随着土体剪切刚度的增加,剪切刚度对水平受荷桩性状的影响愈加明显,该方法与Winkler地基反力法相比,理论上更为严谨,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rnak双参数地基 剪切作用 水平受荷桩 地基模量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拉压不同模量理论分析弯曲板 被引量:19
17
作者 高潮 刘相斌 吕显强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48-455,共8页
材料的拉压不同弹性模量性对结构计算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不同模量弯曲板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构造了相应的有限元算法,通过算例分析,得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拉压不同 弹性模量 薄板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弹性参数与波速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成波 刘振东 施行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3-60,共8页
为进一步了解岩石弹性参数(如杨氏模量、泊松比)与超声波波速的关系,将岩石加卸载循环实验和超声波测量实验同时进行,得到同一组样品的测量数据并作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应力的变化会导致岩石样品的孔隙度、裂隙、岩石结构和构造的... 为进一步了解岩石弹性参数(如杨氏模量、泊松比)与超声波波速的关系,将岩石加卸载循环实验和超声波测量实验同时进行,得到同一组样品的测量数据并作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应力的变化会导致岩石样品的孔隙度、裂隙、岩石结构和构造的改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砂岩的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也都会有规律地变化。较低应力水平时用小循环加卸载测得的动态弹性模量是不准确的,计算的波速也不准确,只有通过波速实验才能准确测出;饱水情况的加卸载纵波波速之差比干燥情况小,饱水波速大于干燥波速;动态泊松比比较稳定,但静态泊松比随着应力的增加而增加,从0.07增加到0.12,有趋近于动态泊松比的趋势;用P-M模型从微观概率分布入手,能够很好地解释静态和动态弹性参数的差别。通过本实验,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成功建立起了岩石介质中弹性参数与波速的关系,为类似实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参数 杨氏模量 超声波速 泊松比 动静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不同模量有限元法的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相斌 孟庆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针对力学研究中的不同模量有限元法的收敛性问题 ,从理论上论述了不同模量问题的剪切弹性模量对数值计算收敛性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不仅同主应力符号而且同主应力大小有关的剪切弹性模量的确定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收敛因子 η ,运... 针对力学研究中的不同模量有限元法的收敛性问题 ,从理论上论述了不同模量问题的剪切弹性模量对数值计算收敛性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不仅同主应力符号而且同主应力大小有关的剪切弹性模量的确定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收敛因子 η ,运用 η参与运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弹性模量 有限元法 收敛性 拉压不同模量 弹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离子对聚合物溶液黏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伊卓 刘希 +2 位作者 方昭 杜超 胡晓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1-706,共6页
模拟油田含S^(2-)污水配制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利用FTIR、黏度计、流变仪等研究了S^(2-)含量对HPAM分子结构及溶液黏弹性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S^(2-)存在下,聚合物分子主链C—C键发生断裂导致溶液黏弹性降低。实验结果表明,随S^(2-)... 模拟油田含S^(2-)污水配制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利用FTIR、黏度计、流变仪等研究了S^(2-)含量对HPAM分子结构及溶液黏弹性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S^(2-)存在下,聚合物分子主链C—C键发生断裂导致溶液黏弹性降低。实验结果表明,随S^(2-)含量的增大,聚合物溶液表观黏度下降速率增大。在实验应力范围内,S^(2-)含量不同的聚合物溶液均出现线性黏弹区,但随S^(2-)含量的增大,聚合物溶液线性黏弹区对应的复合模量逐渐降低,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减小。S^(2-)含量较高时,聚合物增黏效果变差。随剪切速率的增大,法向应力差逐渐增大;S^(2-)含量越高,法向应力差增幅越显著。在剪切速率为7.34 s-1下,当S^(2-)含量低于1.7 mg/L时,法向应力差保留率大于表观黏度保留率;当S^(2-)含量高于1.7 mg/L时,表观黏度保留率大于法向应力差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驱油聚合物 硫离子 黏弹性 储能模量 损耗模量 法向应力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