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相位导航技术下2D T2-TSE与3D T2-SPACE序列在疑似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俯卧位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1
作者 李鹏 杨立棋 +5 位作者 徐守军 张艳慧 林飞飞 熊海芮 孙金磊 向葵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目的对比MRI相位导航技术下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wo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turbo spin echo,2D T2-TSE)序列与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 目的对比MRI相位导航技术下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wo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turbo spin echo,2D T2-TSE)序列与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3D T2-SPACE)序列在疑似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occult tethered cord syndrome,OTCS)俯卧位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MRI检查的疑似OTCS的6岁以下患者30例,均采用相位导航技术下俯卧位2D T2-TSE和3D T2-SPACE序列进行检查。根据所得图像整体质量、脊髓圆锥显示、马尾神经及终丝显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信号显示、背景噪声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分,记录扫描时间,计算椎管内的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比较两种序列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扫描时间、椎管内SNR与CNR的客观分析。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Kappa检验分别评估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以及两名技师客观定量分析的一致性。结果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中,两名医师的评分一致性较强(Kappa=0.794,P<0.001),3D T2-SPACE序列图像整体质量、马尾神经及终丝显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信号显示以及背景噪声显示评分均高于2D T2-TSE序列(Z=-2.305、-4.242、-3.453、-2.201,P均<0.05),在脊髓圆锥显示上,2D T2-TSE与3D T2-SPACE序列一致(Z=-0.948,P>0.05)。客观定量分析中,两名技师对椎管内SNR与CNR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强(Kappa=0.851、0.734,P均<0.001),2D T2-TSE对比3D T2-SPACE序列,两次测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中3D T2-SPACE序列椎管内SNR和CNR均优于2D T2-TSE序列(第一次测量SNR与CNR:t=-3.058、-3.703;第二次测量SNR与CNR:t=-2.981、-2.965,P均<0.05)。3D T2-SPACE序列扫描时间较2D T2-TSE序列扫描时间长[(183.67±34.89)s vs.(120.53±27.93)s,t=-10.087,P<0.001]。结论在疑似OTCS患者的俯卧位MRI检查中,相位导航技术下的3D T2-SPACE序列相比2D T2-TSE序列可以提供更优良的椎管内图像质量、更小的FOV与体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隐匿性 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俯卧位 相位导航技术 儿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正义视角下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非均衡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封铁英 胡毓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8,共14页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应然之举。通过文献回顾与内涵梳理,引入空间正义视角,从服务充分、城乡均衡、结构优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使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应然之举。通过文献回顾与内涵梳理,引入空间正义视角,从服务充分、城乡均衡、结构优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使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014—2021年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对其空间非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但并无空间聚集性,即区域差距并不分明;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非均衡性,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距而非地区间差距;总体地区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整体上空间非均衡性有所降低。由此提出兼顾养老服务发展的数量与质量,满足老年人日益提升的需求总量与需求层次;改善区域内与区域间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非均衡性,推进空间正义;制定适应本地情形的发展规划,促进地方政府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作为等改善养老服务空间非均衡格局、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养老服务 高质量发展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Dagum基尼系数 区域差异 空间非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诱发邻近单桩的振动响应规律
3
作者 赵广资 李克金 +3 位作者 李春林 仇晖 马悦 汪优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303,共9页
为了探究盾构施工引起的不同桩-隧间距下的单桩动力响应规律,依托济南地铁4号线某工区,采用离散元与有限差分耦合法(DEM-FDM),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建立隧道结构-土体-桩二维动力耦合模型。利用DEM模拟岩土材料的特性,结合FDM对混凝土结构... 为了探究盾构施工引起的不同桩-隧间距下的单桩动力响应规律,依托济南地铁4号线某工区,采用离散元与有限差分耦合法(DEM-FDM),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建立隧道结构-土体-桩二维动力耦合模型。利用DEM模拟岩土材料的特性,结合FDM对混凝土结构的高效动力计算,模拟距隧道18 m范围内不同桩-隧间距下的单桩动力响应工况,并对盾构施工振动时程数据和频谱特征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邻近桩振动响应随桩-隧间距的增加呈现出幂函数或指数型衰减规律,其中,桩顶的衰减较不显著,桩底及与隧道同埋深的部位衰减较为显著;2)基于桩-隧间距的不同,影响范围可分为强影响范围(<3 m)、中强影响范围(3~9 m)、中弱影响范围(9~12 m)、弱影响范围(>12 m)4部分;3)随着桩-隧距离的增加,振动信号中的高频成分逐渐消失,而低频成分则能够传播较远距离,仍会引起桩的伴随振动;4)盾构施工振动产生的能量90%以上集中在0~64 Hz,低频段振动对结构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地层 盾构隧道 施工振动 离散元与有限差分耦合 桩-隧间距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机理与路径
4
作者 陶言诚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2,共7页
选取2012—2023年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政府数据平台上线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公共数据开放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数据开放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且该影响还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 选取2012—2023年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政府数据平台上线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公共数据开放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数据开放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且该影响还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新质生产力在公共数据开放与高质量充分就业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公共数据开放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正向推动作用在重点城市、非正规就业类型中更加明显。为此,提出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激发高质量充分就业潜能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质生产力 空间杜宾模型 双重差分模型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碳排放的时空动态效应——基于“宽带中国”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2
5
作者 汪亚美 余兴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6,共17页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之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碳排放的内在影响机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分析“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效果是否具有动态持...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之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碳排放的内在影响机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分析“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效果是否具有动态持续性和空间溢出效应,这对于进一步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低碳绿色发展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数字基础设施和碳排放纳入同一框架,从理论层面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碳排放的内在影响机制和时空动态效应,创新性地将双重差分的思想纳入空间矩阵的构建中,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基础设施影响碳排放的内在机制及时空动态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通过了工具变量法、三重差分法、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既能直接影响碳排放,又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渠道促进碳减排。时空动态效应分析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时滞性,碳减排效果在政策实施后第二年才会发挥,但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趋势;并且,“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地理相近和经济相似地区的碳排放存在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西部地区不显著,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明显,并且中部地区的效果大于东部地区。因此,文章建议继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推广;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各城市不同发展特征,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策略;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畅通数字基础设施促进碳减排的中间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宽带中国”战略 碳排放 时空动态效应 影响机制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不同间距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向锐 李景拓 +2 位作者 吴洋 王智德 韦昌富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02-807,共6页
为了探究基坑不同间距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变形影响规律,以珠海某深基坑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比不同基坑与隧道间距下,分析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变形及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坑与隧道不同间距时,邻近建筑物的整体变形... 为了探究基坑不同间距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变形影响规律,以珠海某深基坑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比不同基坑与隧道间距下,分析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变形及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坑与隧道不同间距时,邻近建筑物的整体变形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不同间距相同开挖步时,邻近建筑物水平位移差距不大,砖混住宅的剪力值在150 kN以上,弯矩值在170 kN·m以上,桩基础大厦随基坑的持续开挖,弯矩呈现一定增长;(2)随基坑的持续开挖,不同间距下,隧道无论水平位移还是竖向位移,都随基坑的开挖逐渐增大,其结构受力整体随隧道与基坑的间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无论是最大拉应力还是最大压应力,均未超出允许值,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邻近建筑物 隧道变形 数值分析 不同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on the homogeneity of the kinematic mechanism of an angular mirror translational interferometer
7
作者 XU Xue-Rong PENG Yi-Tian +1 位作者 GU Ming-Jian JIANG Teng-te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430,共6页
The effect of external vibration on the velocity uniformity of the moving mechanism of the angular mir⁃ror transla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interferometer(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nterferometer)can be quantitatively... The effect of external vibration on the velocity uniformity of the moving mechanism of the angular mir⁃ror transla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interferometer(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nterferometer)can be quantitatively analysed by the interferometer optical range difference velocity stability.The article proposes a more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analysing the optical range difference velocity uniformity for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terferometer ki⁃nematic mechanis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on-orbit microvib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pace spectroscopy detection.The method incorporates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the interferometer caused by external excitation in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as on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so as to reflec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terferometer in orbit more realis⁃tically,and judge the microvibration criticality that the interferometer can withstand more accurately.At the same time,an optical surface model of the interferometer is established to further theoretically characterise the effect of microvibration on the homogeneity of the interferometric mechanism.The method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pro⁃vides a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judgement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chanism movement under the external excita⁃tion perturbation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on the optimisation of the mechanism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ier-interferometer optical range difference velocity stability TREMOR space spectroscopy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旅游空间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川藏线为例
8
作者 张佑印 黄韵竹 +2 位作者 李原 刘文婷 陈娅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2,共7页
基于百度指数与抖音话题浏览量,采用定量分析、空间可视化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从多个地理尺度揭示川藏线旅游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时间层面,川藏线旅游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呈现季节波动性与... 基于百度指数与抖音话题浏览量,采用定量分析、空间可视化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从多个地理尺度揭示川藏线旅游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时间层面,川藏线旅游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呈现季节波动性与年际异质性双重特征。(2)空间层面,客源地关注度呈现经济、区位双因素导向性规律;目的地旅游关注度呈现“东高西低,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格局,景区关注度呈现“东西高、中部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县域关注度极化效应明显,其中旅游与景区关注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反向差异。(3)影响因素层面,川藏线旅游网络关注度差异的形成是网络、经济、人口、交通、旅游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需在平衡川藏线旅游淡旺季差异、促进各级旅游目的地均衡发展以及加强旅游新媒体建设方面展开规划设计与政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线旅游 网络关注度 线性旅游空间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米兹交换法的时空域差分系数优化方法
9
作者 娄璐烽 黄建平 彭炜颋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7-1510,共24页
在有限差分正演模拟过程中,优化有限差分系数是压制数值频散的有效策略之一.在空间域内优化的差分系数空间频散小,但是无法处理时间频散问题,而在时空域中用泰勒展开法求取的差分系数时间频散小,但是空间频散严重.针对两种频散难以同时... 在有限差分正演模拟过程中,优化有限差分系数是压制数值频散的有效策略之一.在空间域内优化的差分系数空间频散小,但是无法处理时间频散问题,而在时空域中用泰勒展开法求取的差分系数时间频散小,但是空间频散严重.针对两种频散难以同时压制的现象,以时空域频散关系的相对误差为目标函数,构建了无穷范数形式的优化问题,采用改进的雷米兹交换法求解以提高复杂函数的计算效率,达到在时空域内优化差分系数的目的.通过频散曲线分析、稳定性分析、地震波场模拟对比发现:(1)相较在空间域求取的差分系数,新方法求取的优化差分系数时间频散误差小,在大CFL(Courant-Friedrichs-Lewy)数正演模拟时压制时间频散效果明显,相较用时空域泰勒展开法求取的差分系数,新方法求取的优化差分系数有效频带宽度更大,空间频散误差更小;(2)新方法的有限差分格式稳定性高于空间域差分系数求取方法,能在大CFL数正演模拟下保持波场稳定传播;(3)均匀模型正演模拟验证了新方法能在明显压制时间频散的同时降低空间频散,层状模型测试了新方法在高速地层中的频散压制效果,新方法能在高速模型中获得高精度波场,Marmousi模型证明新方法适用于复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拟 数值频散 差分系数优化 时空域 雷米兹交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差异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评价
10
作者 付莹 黄军林 张琬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6,共9页
城市公园绿地(UPGS)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公平性日益受到关注。研究构建了一个针对规模差异的空间公平性综合评价体系,并以长沙市中心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结果表明:(1)UPGS可达性与UPGS的规模呈正相关,综合公园的可达... 城市公园绿地(UPGS)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公平性日益受到关注。研究构建了一个针对规模差异的空间公平性综合评价体系,并以长沙市中心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结果表明:(1)UPGS可达性与UPGS的规模呈正相关,综合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分布最优,社区公园次之,游园可达性最差;(2)UPGS的规模对空间公平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规模UPGS的个体公平性分布格局差异显著,且规模越大的公园绿地对全体公园的个体公平性格局作用越大,综合公园的整体公平性依次优于社区公园与游园;(3)社会环境与UPGS公平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从空间分布上来,低-低型和高-高型社区的数量占据主导,进一步凸显了UPGS空间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研究不仅深化了对UPGS规模与空间公平性关系的理解,还通过多维评价模型和实证分析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差异 公园绿地 可达性 空间公平 社会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改进方法
11
作者 陈家瑞 高鹏 +1 位作者 王志鹏 熊俊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相控阵雷达采用单脉冲和差波束对目标跟踪测量时,当跟踪波束远离方位、俯仰法线时,和差波束在阵面坐标系内会出现展宽、扭曲现象,严重影响了相控阵雷达和差测角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方法,... 相控阵雷达采用单脉冲和差波束对目标跟踪测量时,当跟踪波束远离方位、俯仰法线时,和差波束在阵面坐标系内会出现展宽、扭曲现象,严重影响了相控阵雷达和差测角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方法,利用相控阵雷达波束在正弦空间坐标系内不随扫描角变化的特点,在正弦空间坐标系内进行和差测角得到目标偏差,结合正弦空间坐标系内波束指向值,通过坐标转换得到目标在阵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对提高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精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和差测角 正弦空间 测角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光轨道角动量的拓扑荷差值法测量
12
作者 王华鑫 王彤 熊晗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3,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涡旋光轨道角动量的拓扑荷差值检测技术。通过两束拓扑荷不同的涡旋光得到周期性的差值法强度分布图,读取其中一个周期的光斑个数,即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待测涡旋光的轨道角动量。相比干涉法和衍射法等需要接收完整涡旋... 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涡旋光轨道角动量的拓扑荷差值检测技术。通过两束拓扑荷不同的涡旋光得到周期性的差值法强度分布图,读取其中一个周期的光斑个数,即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待测涡旋光的轨道角动量。相比干涉法和衍射法等需要接收完整涡旋光的传统检测方法,拓扑荷差值法只需接收小部分涡旋光即可进行测量,这在高阶、大尺寸涡旋光测量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在涡旋光的远距离自由空间光通信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 轨道角动量 拓扑荷差值 自由空间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不同配置模式人工林地树木水分利用特征
13
作者 张雪 田丽慧 +3 位作者 杨宗雨 李石开 范明彦 杨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390-6405,共16页
水是植物生存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对城市植物水分利用的研究已成为城市生态保护和植被建设的关键。以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大学校园林地青杨(Populus cathayana)纯林、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纯林、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和青杨-暴马丁香(S... 水是植物生存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对城市植物水分利用的研究已成为城市生态保护和植被建设的关键。以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大学校园林地青杨(Populus cathayana)纯林、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纯林、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和青杨-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MixSIAR模型,分析植物生长季(5—10月)的水分利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5—10月研究区的降水量为406.88mm,占全年总降水量(454.7mm)的89%。在生长季初期,纯林中的青杨和青海云杉主要利用60cm深度以上的土壤水,利用比例分别为(70.58±58.15)%和(72.21±61.33)%。混交林中的树种对各深度层次的土壤水均有利用。进入生长季中期,降水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青杨、青海云杉和暴马丁香主要利用表层土壤水,但MPSA的榆叶梅仍利用各层土壤水。生长季末期,降水减少,土壤含水量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13.61±0.94)%,纯林中的青杨和青海云杉以中层20—60cm土壤水作为主要水源,利用比例分别为(35.90±29.63)%和(43.17±33.73)%,混交林的青杨和青海云杉及暴马丁香转而利用中层和深层土壤水,而榆叶梅仍对各层土壤水均有利用。以上结果表明,植物的水分来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同种植物在不同配置模式的林地(纯林和混交林)中水分利用格局存在差异。林地配置模式改变了种间和种内对水分来源的竞争效应,混交林中不同物种间的水分竞争与纯林中同一物种个体间的水分竞争具有不同的效应。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模式与其林地配置模式、根系分布和下方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变化 稳定氢氧同位素 校园绿地 植物水分来源 不同配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Techniques of Reducing the Dimension of Text Feature Space
14
作者 Yin Zhonghang, Wang Yongcheng, Cai Wei & Diao Qian School of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P.R.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2年第1期87-92,共6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scale text processing, the dimension of text feature space has become larger and larger, which has added a lot of difficulties to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How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scale text processing, the dimension of text feature space has become larger and larger, which has added a lot of difficulties to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How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has become a practical problem in the field. Here we present two clustering methods, i.e. concept association and concept abstract, to achieve the goal. The first refers to the keyword clustering based on the co occurrence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the same text and the second refers to that in the same category. Then we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Our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y are efficient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of text feature space. Keywords: Text data mi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rete Simulation of Flexible Plate Structure Using State-Space Formulation
15
作者 S. Md. Salleh M. O. Tokhi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141-5146,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simulation of a flexible plate structure with various boundary conditions. A flexible square plate is considered. A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is used to discretise the gov...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simulation of a flexible plate structure with various boundary conditions. A flexible square plate is considered. A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is used to discretise the govern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mulation describing its dynamic behaviour. The model thus developed has been validated against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plate. The model thus developed is further formulated using discrete state-space representation, to allow easy and fast implementation for simulating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plate with various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simulation algorithm thus developed is validated, and accurate results with representation of the first five modes of vibration of the plate have been achieved. The algorithm thus developed is used in subsequent research work as a platform for 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suitabl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vibration suppression of flexible plat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模拟技术 平面结构 分析方法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演化与障碍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奥勇 吴京盛 +2 位作者 汪雅 张亦恒 李雪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5,189,共11页
伴随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科学评估旅游环境承载力(TECC)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旅游、经济、生态、社会四个系统界定了TECC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 伴随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科学评估旅游环境承载力(TECC)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旅游、经济、生态、社会四个系统界定了TECC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国TECC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21年中国TECC呈上升趋势,四个系统协同演进,但各系统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2011-2021年中国TECC总体差异有所上升,区域间差异缩小而区域内部总差异在扩大,差异主要来自北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3)2011-2021年中国TECC障碍度总体上经济系统>旅游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高障碍指标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相关企业、就业人数、医疗水平和城市交通五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承载力 时空演变 区域差异 障碍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时空演进与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辉 吴雅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5,共9页
论文以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排放视角构建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水平评价体系,运用SBM模型、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收敛性分析等工具对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时空演进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我国粮食种植... 论文以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排放视角构建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水平评价体系,运用SBM模型、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收敛性分析等工具对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时空演进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但略低于传统粮食种植效率,效率水平有待提升。(2)我国不同省份及地区之间粮食生态效率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及东部地区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水平较低。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空间自相关特征显著,呈现出集聚特征。(3)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总体基尼系数波动下降,地区间差距是导致粮食种植生态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且σ收敛特征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强粮食绿色发展意识、建立区域协同机制、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种植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演进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统计测度及时空演进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黎明 李恬曦 张智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142,共11页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命题。评估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熵权法,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区...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命题。评估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熵权法,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各省(区、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地区差异。研究发现:(1)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东部地区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程度最高;(2)东部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水平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差异最大;(3)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一个渐进式过程,存在稳定的β收敛特征。研究结论对于缩小地区间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差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时空演变特征 地区差异 收敛特征 熵值法 价值观念 绿色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包装材料数字图像的RGB颜色空间色差评价方法研究
19
作者 吴桂兵 丁碧军 +5 位作者 程晓地 张钦 陈阳 陈畑 罗红兵 王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9-179,共11页
目的解决包装材料复杂颜色区域色差评价,目测检验方法存在判定标准复杂、结果一致性差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包装材料高清数字图像的RGB颜色空间色差评价方法。通过搭建高清数字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包装材料标准样(上限、中限、下限)... 目的解决包装材料复杂颜色区域色差评价,目测检验方法存在判定标准复杂、结果一致性差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包装材料高清数字图像的RGB颜色空间色差评价方法。通过搭建高清数字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包装材料标准样(上限、中限、下限)的全幅数字图像。通过采用RGB颜色空间降维的方法,对标准样测试区域的颜色空间进行离散边界拟合,构建标准样品测试区域的三限样RGB色差模型,与测试样对应测试区域的颜色空间进行对比;根据颜色空间模型的一致性判定测试样色差是否合格。结果对比多种离散边界拟合模型,采用滚球法边缘拟合模型的包含率和多出率分别达到100%、78.9%,模型拟合效果最佳。通过对包装材料色差缺陷样验证测试,采用上述色差评价方法准确率达到100%。结论本文提出的滚球法颜色空间边缘拟合模型和色差评价方法,可实现对包装材料复杂颜色区域的色差合格性判定,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的智能化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数字图像 RGB颜色空间 三限样RGB色差模型 离散边界拟合 色差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距差方法表征轨道平顺性状态的适用性分析
20
作者 魏晖 杨飞 +2 位作者 朱洪涛 谢智峰 曹娟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5,共6页
研究目的:在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引进的过程中,为表征轨道的高低、轨向的平顺性,我国引入了矢距差方法。然而矢距差方法在轨道状态评价及维修作业指导中的效果存在一定的争议,其在轨道管理中的适用性亟需明确。为厘清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 研究目的:在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引进的过程中,为表征轨道的高低、轨向的平顺性,我国引入了矢距差方法。然而矢距差方法在轨道状态评价及维修作业指导中的效果存在一定的争议,其在轨道管理中的适用性亟需明确。为厘清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本文首先从矢距差与车体加速度的相关性问题切入,采用相关系数与归一化互信息评价矢距差对车辆动力学响应的反映能力;然后从矢距差的轨道偏差状态空间描述的角度,通过建立矢距差下的轨道偏差状态空间表达式并分析其能观性,讨论矢距差对轨道偏差状态的表征能力,明确其指导作业性能;最后比较了中点矢距对轨道平顺性状态的表征性能。研究结论:(1)5 m/30 m及150 m/300 m矢距差与车体加速度间呈弱相关关系,且无证据显示二者间存在非线性映射结构;(2)由于5m/30m或150m/300m矢距差所表征的状态空间不完全能观,故难以通过矢距差指导轨道维修作业;(3)中点矢距所表征的轨道系统不能观状态数较少,补充少量测量条件即可实现轨道偏差状态的完全能控能观,同时与车体加速度呈强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轨道评价及维修作业;(4)本文研究解释了矢距差方法在高速铁路轨道评价与轨道维修中存在的适用性问题,可为合理选择轨道不平顺表征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不平顺 矢距差 相关性 状态空间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