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苯乙烯塔填料聚合物堵塞原因分析及处理
1
作者 邹海聪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2,共6页
苯乙烯在精制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精苯乙烯塔分离效率下降、塔压差升高和填料聚合物堵塞等现象,导致苯乙烯产品质量降低及生产负荷受限,甚至造成装置非正常停车。从设备和工艺两方面分析并确定了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生产负荷变化、... 苯乙烯在精制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精苯乙烯塔分离效率下降、塔压差升高和填料聚合物堵塞等现象,导致苯乙烯产品质量降低及生产负荷受限,甚至造成装置非正常停车。从设备和工艺两方面分析并确定了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生产负荷变化、分布器不匹配、塔内部清理不彻底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增加阻聚剂用量、改进分布器设计及加强塔内部清理等应对措施,以缓解和预防精苯乙烯塔聚合物堵塞问题,确保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精苯乙烯塔 塔压差 聚合物堵塞 分离效率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过程中井漏特征精细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钢花 何宇龙 +2 位作者 邱正松 关键 王晓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井漏是钻井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井下复杂问题,严重影响着钻井施工安全与钻井周期,井漏特征精细识别是高效治理井漏的关键。首先,综合测井、钻井、录井及地质等资料,结合漏层力学性质与物理机理分析,利用加权系数法,建立了基于“井漏综合指... 井漏是钻井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井下复杂问题,严重影响着钻井施工安全与钻井周期,井漏特征精细识别是高效治理井漏的关键。首先,综合测井、钻井、录井及地质等资料,结合漏层力学性质与物理机理分析,利用加权系数法,建立了基于“井漏综合指数”的井漏层位识别新方法。然后,研究了漏失通道类型及尺寸、漏失压差、漏失速度等井漏特征参数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给出计算模型,形成了多信息融合的井漏特征精细识别方法。该方法在X区块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X区块实际井资料的处理结果与现场实际漏失地层的层位、漏失类型及漏失速度等井漏特征基本吻合。井漏特征精细识别方法综合考虑了井漏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其可以准确识别漏层的特征,为防漏堵漏技术优化及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特征识别 加权系数法 井漏综合指数 漏失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差油层聚合物驱分质注入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野 刘兴君 +1 位作者 李海成 段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9-173,共5页
薄差油层聚合物驱过程中,采用同一种分子量的聚合物驱替,会由于低渗透层渗透率过低,造成油层堵塞、动用程度低。对于薄差油层,需要适当降低注入的聚合物分子量,同时控制高渗透率层注入量,这就是薄差油层聚合物驱分质分压注入的基... 薄差油层聚合物驱过程中,采用同一种分子量的聚合物驱替,会由于低渗透层渗透率过低,造成油层堵塞、动用程度低。对于薄差油层,需要适当降低注入的聚合物分子量,同时控制高渗透率层注入量,这就是薄差油层聚合物驱分质分压注入的基本思路。基于这一思路研发了配套的井下分注工具及工艺管柱,实现对分层分子量、注入量的双重调节,并在注聚区块开展了现场试验,见到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三类油层 聚合物分注 分质分压 分子量 注入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泡沫驱油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67
4
作者 王增林 王其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9-51,55,共4页
利用Waring搅拌器测定了不同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 ,利用岩心驱替试验测定了泡沫在岩心中的阻力压差及驱油效果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聚合物对泡沫体系起泡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确定了聚合物在强化泡沫驱油体系中的最佳使用量。对单一聚合物... 利用Waring搅拌器测定了不同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 ,利用岩心驱替试验测定了泡沫在岩心中的阻力压差及驱油效果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聚合物对泡沫体系起泡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确定了聚合物在强化泡沫驱油体系中的最佳使用量。对单一聚合物体系、单一泡沫体系与强化泡沫体系在水驱后的稳定性及驱油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强化泡沫体系比单一泡沫体系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比聚合物及单一泡沫体系的驱油效果更好 ,是一种较为实用的驱油体系。室内试验表明 ,该体系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油工艺 地层水 聚合物 提高采收率 调压阀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BS基共聚物的降解产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敏 董珍珍 +3 位作者 李成涛 胡艳艳 陈瑜 宋吉青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87-1492,共6页
以陕西花园土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研究不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PBS(Mn分别为3.46×103、8.13×103、1.60×104、3.50×104)对土壤呼吸强度,微生物(细菌(bacteria)... 以陕西花园土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研究不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PBS(Mn分别为3.46×103、8.13×103、1.60×104、3.50×104)对土壤呼吸强度,微生物(细菌(bacteria)、真菌(fungi)、放线菌(actinomycetes))数量的影响,以此来探讨PBS降解产物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分子质量为3.46×103和8.13×103的PBS在其质量分数较低时有利于土壤呼吸强度的增加,有利于细菌的生长,最大增长幅度达到40%,在其质量分数较高时有利于真菌生长,最大增长幅度达到500%。②相对分子质量为1.60×104和3.00×104的PBS随着PBS质量分数的升高,对土壤呼吸强度和微生物数量的促进作用相应增加,对土壤呼吸强度的提高幅度最大达11.6%,对真菌的提高幅度达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 土壤微生物 环境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及按压者的体重对按压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黄素芳 卢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8期2701-2704,共4页
[目的]探讨胸外按压频率及按压者的身高、体重、年龄对按压质量的影响,以便确定最佳按压频率,为高品质胸外心脏按压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9月我院招聘的192名新护士进行为期3d的心肺复苏相关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后,将其随机分为6组... [目的]探讨胸外按压频率及按压者的身高、体重、年龄对按压质量的影响,以便确定最佳按压频率,为高品质胸外心脏按压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9月我院招聘的192名新护士进行为期3d的心肺复苏相关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后,将其随机分为6组,其中1个自由按压组,5个引导组。自由按压组在没有任何频率指引的情况下,在心肺复苏按压模型上实施2min的胸外按压,5个引导组分别在节拍器引导的80/min、100/min、110/min、120/min、140/min的频率下实施2 min的胸外按压。按压过程中使用Laerdal计算机技能报告系统监测并记录各项质量指标数据,然后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相关及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对象186人,6组间的按压深度、足够按压深度次数所占比例、下压/上放比例以及疲劳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保证最好按压质量的按压频率是100/min;按压者的体重与正确按压次数所占比例、按压深度、足够按压深度次数所占比例、下压/上放比例以及疲劳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节拍器能按照设置引导频率稳定的胸外按压,且100/min的按压频率比其他频率更能保证足够的按压深度、延长按压者的疲劳时间;按压者的体重对按压质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按压 按压质量指标 节拍器 按压频率 按压者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加权无波动无自由参数耗散差分格式求解平板振荡叶栅流场
7
作者 肖军 谷传纲 +1 位作者 戴正元 王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47-2150,2154,共5页
引入双时间方法,计算了某三维平板振荡叶栅的非定常流场.在虚拟时间步上用LU-SGS隐式方法做时间推进,对流项采用空间三阶的加权无波动无自由参数耗散差分(WNND)格式离散.湍流模型采用低雷诺数q-ω模型.计算得到了叶栅不同叶高处的升力... 引入双时间方法,计算了某三维平板振荡叶栅的非定常流场.在虚拟时间步上用LU-SGS隐式方法做时间推进,对流项采用空间三阶的加权无波动无自由参数耗散差分(WNND)格式离散.湍流模型采用低雷诺数q-ω模型.计算得到了叶栅不同叶高处的升力系数频谱、非定常压差系数以及叶尖处不同振动时刻的熵等值线.对3个叶高处的升力系数频谱分析表明,流场存在显著的振动诱发的非线性扰动,其频率高于升力系数基频.叶尖处不同振动时刻的熵等值线图显示了大振幅下流场强烈的非定常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叶栅 加权无波动无自由参数耗散差分格式 升力系数频谱 非定常压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质工具中注入聚合物表观黏度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8
作者 黄斌 李晓慧 +1 位作者 傅程 王鑫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5期48-55,共8页
针对聚合物驱油过程中油层渗透率低、层间矛盾大而导致油层动用程度较低的问题,油田现场一般采用分注工具。分注工具包括分质工具和分压工具。为系统地反映分质工具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建立了分质工具中注入聚合物表观黏度... 针对聚合物驱油过程中油层渗透率低、层间矛盾大而导致油层动用程度较低的问题,油田现场一般采用分注工具。分注工具包括分质工具和分压工具。为系统地反映分质工具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建立了分质工具中注入聚合物表观黏度变化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分质工具结构参数和聚合物溶液的注入量对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随着分质工具收缩段长度、圆柱段半径、扩张段最大直径、扩张段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收缩段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分质工具圆管段长度对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大小无明显影响。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随着聚合物溶液注入量的增大而减小。计算结果可为工程实际需要进行优选分质工具结构参数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分质工具 聚合物分子量 表观黏度 剪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聚合物对驱油效果影响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于波 郭兰磊 +2 位作者 刘璟垚 赵二猛 刘永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121,共6页
为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复配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基于在线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104的单一聚合物及复配聚合物开展岩心驱替实验。根据水驱阶段结束、聚合物驱阶段结束的核磁共振T2谱信号对不同尺寸孔喉的氟... 为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复配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基于在线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104的单一聚合物及复配聚合物开展岩心驱替实验。根据水驱阶段结束、聚合物驱阶段结束的核磁共振T2谱信号对不同尺寸孔喉的氟油动用程度占总动用程度的比例进行定量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聚合物粘度基本相同、岩心孔喉结构相近的情况下,使用复配聚合物的岩心采出程度和中、小尺寸孔喉中氟油采出量占总油量的比例分别比使用单一聚合物高1.5%和7.1%。复配聚合物中的小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由于具有较小的尺寸,可以有效驱替出中、小尺寸孔喉中的氟油,而大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对大尺寸孔喉中的氟油驱油效果也较好,与单一聚合物相比,复配聚合物可以动用更宽尺寸孔喉范围内的氟油,从而扩大波及体积,取得更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复配聚合物 在线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岩心驱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可调配聚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咸国旗 门海英 +2 位作者 王鹏 马珍福 孙金峰 《石油机械》 2017年第3期98-101,共4页
分层注聚工艺主要有同心双管分层注聚和投捞式空心单管分层注聚。同心双管分层注聚工艺最多可分注2层,且初期投入成本相对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投捞式空心单管分层注聚工艺存在测调难度大、测试准确率低和注聚芯子容易堵塞的问题,... 分层注聚工艺主要有同心双管分层注聚和投捞式空心单管分层注聚。同心双管分层注聚工艺最多可分注2层,且初期投入成本相对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投捞式空心单管分层注聚工艺存在测调难度大、测试准确率低和注聚芯子容易堵塞的问题,给细分层注聚带来较大困难。鉴于此,研制了同心可调配聚器,并配套了一体化测调仪。该配聚器不用进行节流芯子投捞,通过调节井下芯子的节流间隙大小来控制节流压差,避免对聚合物产生剪切作用;采用同尺寸设计,分层级数不限;下入1趟一体化测调仪即可实现各层的流量调配。试验中,当聚合物排量为100 m^3/d时,同心可调配聚器最大节流压差可达4.3 MPa,聚合物的黏度保留率仍为95.65%。试验结果表明:同心可调配聚器满足注聚井分层配聚要求,层段合格率和测试成功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聚 同心可调配聚器 一体化测调仪 节流间隙 节流压差 黏度保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情况下足底压力及肌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秀丽 都志豪 +3 位作者 吴健 张军 杨文光 张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99,M0008,共6页
为了解不同身体负荷下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及肌电特征,运用表面肌电测量仪、配套三维测力台和Vicon Nexus运动捕捉系统等对受试者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负载质量存在一个使足底压力逐渐趋于不变的阈值。通过人体保护补偿机制,高于阈值... 为了解不同身体负荷下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及肌电特征,运用表面肌电测量仪、配套三维测力台和Vicon Nexus运动捕捉系统等对受试者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负载质量存在一个使足底压力逐渐趋于不变的阈值。通过人体保护补偿机制,高于阈值的负荷质量产生的压力,被肢体动作迅速分散,增加前后方向的冲力,降低垂直方向的地面反作用力。但同一肌肉的有效放电值(RMS)在不同运动形式下,随负荷质量增大可能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如胫骨前肌RMS在行走过程中,随负荷质量增加有少量增大趋势,跑步则是随负荷质量增大而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负重 足底压力 肌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壁厚钢筋混凝土工事的水压爆破
12
作者 康宁 《爆破》 CSCD 1996年第1期46-49,共4页
介绍不等壁非圆形钢筋混凝土工事的水压爆破设计和实施。在比较现有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对药量计算、药包布置和安全防护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压爆破 爆破 钢筋混凝土工事 拆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专辑序言──金属-有机框架:新型多功能材料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鹏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7-978,共2页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有机框架可变的金属中心及有机配体使其结构与功能具有多样性。金属中心的选择几乎覆盖了所有金属,包括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镧系金属。而配体的选择,除了传统的氮杂环和羧酸类配体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官能团对其进行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材料 有机配体 框架研究 配位键 羧酸类 配位化学 镧系 氮杂环 主族 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