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joint encoding/decoding algorithms of fountain codes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Mingshen Liang Jinjue Duan +2 位作者 Danfeng Zhao Jiaxi Si Xiangyu S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772-779,共8页
Fountain codes are considered to be a promising coding technique in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UAC) which is challenged with the unique propagation features of the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 and the harsh ma... Fountain codes are considered to be a promising coding technique in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UAC) which is challenged with the unique propagation features of the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 and the harsh marine environment. And Luby transform(LT) codes are the first codes fully realizing the digital fountain concept. However, in conventional LT encoding/decoding algorithms, due to the imperfect coverage(IC) of input symbols and short cycles in the generator matrix, stopping sets would occur and terminate the decoding. Thus, the recovery probability is reduced,high coding overhead is required and decoding delay is increased.These issues would be disadvantages while applying LT codes in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Aimed at solving those issues, novel encoding/decoding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First,a doping and non-uniform selecting(DNS) encod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IC and the generation of short cycles problems. And this can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stopping sets occur during decoding. Second, a hybrid on the fly Gaussian elimination and belief propagation(OFG-BP) decoding algorithm i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decoding delay and efficiently utilize the information of stopping sets. Comparisons vi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confirm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s could achieve better overall decoding performances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UAC) fountain codes non-uniform encoding hybrid decoding algorithm stopping se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C的分段多因子最小和译码算法
2
作者 孙志国 王一珂 宁晓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8-1705,共8页
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的最小和(minimum sum,MS)译码算法校验节点更新数值偏大而造成译码性能较差的问题,引入分段修正和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参数的方法,对校验节点更新进行补偿,提出基于线性最小均方... 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的最小和(minimum sum,MS)译码算法校验节点更新数值偏大而造成译码性能较差的问题,引入分段修正和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参数的方法,对校验节点更新进行补偿,提出基于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准则的分段多因子MS(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segmented multi-factor MS,LMMSE-SMFMS)译码算法。首先对比分析MS译码算法和置信度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算法性能,然后使用3组基于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准则的修正因子对校验节点更新补偿的方法,最后采用分层调度方式,加快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收敛速度。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准循环LDPC(quasi-cyclic-LDPC,QC-LDPC),在使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和分段修正因子的条件下,所提算法与MS相比,在误比特率、信息收敛速度等性能方面具有技术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最小和译码算法 分段多因子 分层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C码的双决策残差值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
3
作者 王一珂 孙志国 宁晓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91,共8页
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多种动态调度残差值置信度传播(residual belief propagation,RBP)译码算法存在贪婪性和静默变量节点的问题,引入校验方程和概率残差值共同决策的方法,提出双决策残差值置信度传... 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多种动态调度残差值置信度传播(residual belief propagation,RBP)译码算法存在贪婪性和静默变量节点的问题,引入校验方程和概率残差值共同决策的方法,提出双决策残差值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double decision RBP,DD-RBP)。首先根据计算的概率残差值选择需要更新的变量节点,以减少静默变量节点的个数。然后根据校验方程结果更新相关校验节点对应边的残差值,进一步降低贪婪性。最后结合更新后的残差值,在需要更新的变量节点所连接边的集合中,局部或全局选择残差值最大的边并更新,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达到设置的最大次数。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对于IEEE802.16e标准和5G NR标准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所提出的双决策残差值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通过增加复杂度,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译码性能优于其他译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译码算法 残差值 动态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NN的极化码分区译码算法研究
4
作者 罗颖 李晓记 王家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2,共4页
为了降低极化码神经网络译码器在训练阶段的维度限制,设计了一种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FCNN)的串行抵消(SC)分区译码器,通过将极化码译码树划分为两个区域,并分别使用不同参数设置的FCNN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对大规模训练数据的需求。仿真结... 为了降低极化码神经网络译码器在训练阶段的维度限制,设计了一种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FCNN)的串行抵消(SC)分区译码器,通过将极化码译码树划分为两个区域,并分别使用不同参数设置的FCNN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对大规模训练数据的需求。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当信噪比为1~5 dB时,FCNN-SC译码器性能接近于SC译码算法;当信噪比为1.5~3 dB时,FCNN-SC译码器相较于FCNN译码器有0.5 dB左右的编码增益,且训练阶段所需的数据集更小,仅为FCNN译码器的一半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串行抵消译码算法 全连接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译码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奈奎斯特水声通信稀疏自适应自迭代均衡算法
5
作者 褚润聪 武岩波 +2 位作者 朱敏 徐锐 寇旭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7-1196,共10页
针对超奈奎斯特水声通信中的符号间干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数据重用改进比例递归最小二乘的稀疏自适应自迭代均衡算法,在软均衡器自迭代中更新均衡器系数和后验软判决符号,并根据超奈奎斯特信号加速因子调整算法稀疏度,在正交相移键控和... 针对超奈奎斯特水声通信中的符号间干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数据重用改进比例递归最小二乘的稀疏自适应自迭代均衡算法,在软均衡器自迭代中更新均衡器系数和后验软判决符号,并根据超奈奎斯特信号加速因子调整算法稀疏度,在正交相移键控和八相移键控调制下给出稀疏度因子和加速因子的拟合关系。仿真和试验证明:该算法具有更优的均衡性能和收敛速度,在距离为10 km的浅海水平通信海试中,实现了频谱效率为2.14 bits/(s·Hz)的超奈奎斯特信号无错误译码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超奈奎斯特 Farrow滤波器 TURBO均衡 软译码器 软均衡器 自适应算法 改进成比例递归最小二乘 数据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球形译码算法的PMSM多步预测控制
6
作者 刘涛 娄瀚文 +1 位作者 李跃华 李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模型预测控制在近几十年成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多步预测算法相比传统的单步预测算法,具有更优的动稳态性能。但其寻优过程复杂且计算量大,限制了其在电机驱动领域的应用。为此,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进行研究,提... 模型预测控制在近几十年成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多步预测算法相比传统的单步预测算法,具有更优的动稳态性能。但其寻优过程复杂且计算量大,限制了其在电机驱动领域的应用。为此,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球形译码算法的多步预测控制策略。相比于传统的多步预测,所提控制策略将多步预测过程转化为最小二乘问题,采用并行球形译码寻优策略实现多个分支同时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FPGA的并行计算方法,有效优化了寻优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大大减少了多步预测算法的计算时间,进而实现更高的预测步数,有效降低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谐波失真与转矩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多步预测控制 并行球形译码算法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旋转变压器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许军 吴彦 +1 位作者 刘银报 肖文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0-237,共8页
旋转变压器是一种电磁角度传感器,将转子角度转换为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旋转变压器结构简单牢固,抗干扰能力强,因此,旋转变压器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伺服驱动器、永磁电机等众多领域。本文介绍了旋转变压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常见的... 旋转变压器是一种电磁角度传感器,将转子角度转换为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旋转变压器结构简单牢固,抗干扰能力强,因此,旋转变压器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伺服驱动器、永磁电机等众多领域。本文介绍了旋转变压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常见的两种旋转变压器解算角度的方法。鉴于实验和测试的需要,提出了旋转变压器实验平台的设计。通过对比高精度编码器与实验旋转变压器解码的输出值来评估旋转变压器解码算法的可行性、误差分析等。最后,简述了永磁电机控制模块、驱动板、电机控制策略等的设计。旋转变压器实验平台的设计为验证旋转变压器的解码算法、精度测量、误差分析提供了便利,加快了旋转变压器的应用和研发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变压器 软解码算法 实验平台 电机控制策略 解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窗口扩展的空间耦合LDPC码滑窗译码算法设计
8
作者 刘洋 钱燕芝 +1 位作者 王希阳 孙莎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8,共7页
针对传统的空间耦合LDPC(SC-LDPC)码滑窗译码算法由于窗口截断导致性能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窗口扩展的SC-LDPC码滑窗译码算法来提高窗口内信息可靠性,从而提升滑窗译码算法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时延的提前终止窗口滑... 针对传统的空间耦合LDPC(SC-LDPC)码滑窗译码算法由于窗口截断导致性能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窗口扩展的SC-LDPC码滑窗译码算法来提高窗口内信息可靠性,从而提升滑窗译码算法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时延的提前终止窗口滑动策略,减少窗口滑动次数,实现译码性能和译码时延的有效折中。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滑窗译码算法,所提出的基于窗口扩展的滑窗译码算法的译码性能在窗口尺寸较小时,性能增益约为1.8 dB,随着窗口尺寸的增大,尽管性能增益逐渐减小,但仍优于传统滑窗译码算法,接近于次最优的置信传播译码算法。还推导了译码复杂度计算表达式和译码时延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滑窗译码算法,尽管窗口扩展带来的单个窗口内校验节点数目的少量增加导致了单个窗口内译码复杂度有所增高,但由于减少了窗口滑动次数,因此整体译码复杂度与传统滑窗译码算法基本一致,且译码时延得到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耦合LDPC码 滑窗译码算法 译码性能 译码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信道下光通信编码方案设计与分析研究
9
作者 胡珺珺 霍佳璐 王宝珠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2,共6页
为推动光通信技术在复杂多变的信道环境中降低码间干扰和信道失真,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设计时变信道下光通信编码方案。构建考虑多径效应、非线性失真、信号衰减及噪声等因素的时变光通信信道模型,并引入直接序列扩频(DSSS)... 为推动光通信技术在复杂多变的信道环境中降低码间干扰和信道失真,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设计时变信道下光通信编码方案。构建考虑多径效应、非线性失真、信号衰减及噪声等因素的时变光通信信道模型,并引入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和参数化时反矩阵(PTRM)技术减轻码间干扰和信道失真;在光通信的发送端,利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技术设计了光通信编码方案,通过构建稀疏校验矩阵,并利用行列置换算法(RU算法)将校验矩阵转换为近似下三角形式,生成LDPC编码码字向量;在接收端采用软判决译码方法,通过精细的多电平量化处理和迭代算法,逐步逼近并确定发送码字。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波动和信噪比条件下,该编码方案均能够显著降低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信道 OFDM 时频分解技术 LDPC编码 RU算法 软判决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钢轨轨头横通孔幻象波成因分析及基于正交频率技术的消除方法
10
作者 张世红 张玉华 +3 位作者 马运忠 李培 李忠 钟艳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6,共7页
针对钢轨探伤车在标定试验线动态检测轨头横通孔时出现B显异常出波的问题,搭建试验环境成功复现。以60 kg/m钢轨轨头横通孔B显数据为对象,对幻象波开展了超声波路径分析,采用声学计算推算出异常回波点群为直打70°换能器激励发射,... 针对钢轨探伤车在标定试验线动态检测轨头横通孔时出现B显异常出波的问题,搭建试验环境成功复现。以60 kg/m钢轨轨头横通孔B显数据为对象,对幻象波开展了超声波路径分析,采用声学计算推算出异常回波点群为直打70°换能器激励发射,经过固定反射体轨头横通孔反射,被37.5°换能器接收产生。提出了一种双拍正交频率编码激励及解码滤波算法。采用原始超声波全波信号,利用MATLAB开展了算法仿真计算,最大可实现对幻象波的衰减达到4.521倍,即13.10 dB,验证了正交频率算法的有效性。10 km/h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里程,经过正交频率算法处理后的B显轨头横通孔附近幻象波已完全消除。利用本文方法可大幅度提高37.5°换能器的信噪比,消除幻象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探伤车 超声波探伤 声学计算 正交频率编解码算法 动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残差滑窗译码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华 李子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7-874,共8页
针对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C-LDPC)码滑窗译码(SWD)算法中错误传播导致的高误码率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动态残差的滑窗译码(RSWD)算法。通过在窗口内计算边信息更新前后的残差值,动态选择可靠度最低(残差值最大)的边信息优先更新,降低... 针对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C-LDPC)码滑窗译码(SWD)算法中错误传播导致的高误码率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动态残差的滑窗译码(RSWD)算法。通过在窗口内计算边信息更新前后的残差值,动态选择可靠度最低(残差值最大)的边信息优先更新,降低边信息无效更新的频率,提高窗内译码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SWD算法,RSWD算法在窗口中各位置的误比特数明显降低,抑制错误传播效果明显;在高信噪比(SNR)区域或者低迭代次数的情况下,RSWD算法的误码率性能优于SWD算法;此外,将动态残差应用到消息复用(MR)和窗口扩展(WE)两种窗译码算法中,亦能得到类似结论,提升窗译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错误传播 滑窗译码 残差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训练下融合编解码器的序列推荐算法
12
作者 杨兴耀 党子博 +3 位作者 于炯 陈嘉颖 常梦雪 许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89-3295,共7页
现有基于Transformer的推荐算法通常仅考虑使用编码器来进行推荐预测,缺乏利用解码器去“解码”用户行为序列的能力,不能较为准确预测用户下一次的交互行为。为解决此问题,基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推荐的行为序列模型(BST)提出联合训练下... 现有基于Transformer的推荐算法通常仅考虑使用编码器来进行推荐预测,缺乏利用解码器去“解码”用户行为序列的能力,不能较为准确预测用户下一次的交互行为。为解决此问题,基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推荐的行为序列模型(BST)提出联合训练下融合编解码器的序列推荐算法模型BSTEAD。通过采用联合训练机制,设置Transformer预测任务和BST预测任务。将两条预测任务的损失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损失函数。在MovieLens和Goodbooks两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BSTEAD推荐算法与5个对比模型相比性能具有显著提升,验证了联合训练机制下解码器对推荐任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序列 注意力机制 编码器 解码器 联合训练 序列推荐 推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解码卷积循环网络风噪声有源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礼福 葛文昌 +1 位作者 陈晨 王绍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687,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双解码卷积循环网络(Dual-decoder Convolutional Recurrent Network,DCRN)代替FxLMS(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算法的有源噪声控制方法,考虑到相位信息在有源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中的重要性,DCRN...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双解码卷积循环网络(Dual-decoder Convolutional Recurrent Network,DCRN)代替FxLMS(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算法的有源噪声控制方法,考虑到相位信息在有源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中的重要性,DCRN网络的输入特征为噪声信号的复数频谱(包括实部谱和虚部谱).网络结构中,采用编码模块从噪声复数频谱中提取特征,利用双解码模块分别估计网络输出的实部谱和虚部谱,采用参数共享机制和组策略以降低训练参数的数量并提高网络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特别是针对风噪声,选用新的损失函数以及对训练数据进行正则化处理以提升DCRN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CRN方法在仿真环境与有源降噪耳机环境下对一般噪声和风噪声都表现出良好的降噪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解码卷积循环网络 有源噪声控制 FXLMS算法 复数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前缀约简的三维Hilbert空间填充曲线编解码算法
14
作者 贾连印 范瑶 +2 位作者 丁家满 李晓武 游进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3-642,共10页
3维Hilbert空间填充曲线(3D HSFC)的编码和解码效率对空间查询处理、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举足轻重。现有的3维编解码算法独立编解码每一个点,忽略了Hilbert曲线的局部保持特性。为了提高编解码效率,该文设计了高效的3D状态视图,并提出... 3维Hilbert空间填充曲线(3D HSFC)的编码和解码效率对空间查询处理、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举足轻重。现有的3维编解码算法独立编解码每一个点,忽略了Hilbert曲线的局部保持特性。为了提高编解码效率,该文设计了高效的3D状态视图,并提出一种新的前缀约简的3D HSFC编码算法(PR-3HE)和前缀约简3D HSFC解码算法(PR-3HD),这两个算法通过公共前缀的定义和识别、公共前缀约简及多种优化技术来最小化需要编码的阶数,从而提高3D HSFC的编解码效率。理论上证明:当编码或解码一个k阶的窗体(窗体内总共含有2k×2k×2k个点)时,PR-3HE平均每个点的编码阶数不超过2,PR-3HD平均解码阶数不超过8/7。相对于传统的基于迭代的方法,编解码时间复杂度从O(k)降低到了O(1)。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模拟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表现显著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维Hilbert空间填充曲线 3维状态视图 前缀约简 3D HSFC编码算法 3D HSFC解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城市群中基于智能反射面的传输方案
15
作者 庄陵 刘宇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8,共7页
由于低频段资源紧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将逐渐转移至更高频段,电磁波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绕射损耗以及穿透损耗较大,容易产生覆盖盲区以及弱覆盖区域。智能反射面(RIS)通过重新配置信号的传播环境以提高网络性能并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成... 由于低频段资源紧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将逐渐转移至更高频段,电磁波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绕射损耗以及穿透损耗较大,容易产生覆盖盲区以及弱覆盖区域。智能反射面(RIS)通过重新配置信号的传播环境以提高网络性能并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成为解决密集城市群覆盖问题的新热点。基于有RIS参与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密集城市群布网时的多跳通信模式,对多跳RIS传输方案与提出的一种解码转发(DF)中继辅助多跳RIS传输方案(DF-RIS)进行全面比对。首先,对两种传输方案的传输损耗、能效以及系统容量进行了理论推导及分析。其次,在密集城市群三维环境模型中进行仿真,为改善复杂环境搜索效率降低以及计算量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Lazy Theta*算法,并对改进算法与常见路径搜索算法的搜索时间以及搜索路径长度进行仿真对比。使用改进算法选取相同仿真环境下两种传输方案分别所需节点,节点选取中考虑了DF中继位于多跳DF-RIS传输方案中的不同位置。最后在确定节点后对两种传输方案的传输损耗、能效以及系统容量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仿真结果不但验证了改进Lazy Theta*算法的有效性,也说明了RIS反射元件数与两种传输方案性能之间的关系。表明两种传输方案各有其适用性,可根据对性能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DF中继 多跳传输 改进Lazy Theta*算法 密集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C码的分层自适应最小和译码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仁乐 李东阳 +3 位作者 刘文学 万金涛 刘学勇 李金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31-4237,共7页
针对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较置信传播译码算法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自适应最小和译码算法。通过对当前迭代后验概率的硬判决值与前一次迭代后验概率的硬判决值进行计算,动态调整归一化因子与偏移因子,使得到的改进算法更接近于置信传播... 针对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较置信传播译码算法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自适应最小和译码算法。通过对当前迭代后验概率的硬判决值与前一次迭代后验概率的硬判决值进行计算,动态调整归一化因子与偏移因子,使得到的改进算法更接近于置信传播译码算法。在此基础上,应用分层式调度策略,提出分层自适应最小和译码算法,提升译码算法收敛速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10-6时,所提译码算法的误码性能与分层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相比有0.25 dB的增益,与分层置信传播译码算法的译码性能十分接近,迭代次数仅有1次的增加,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分层自适应最小和译码算法 归一化因子 偏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努利生成矩阵码中的统计力学性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凡辉 马啸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9-1877,共9页
从统计物理的角度,结合自旋玻璃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伯努利系统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统计力学性质.首先给出系统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伯努利构造、编译码框架,并讨论节点度分布以及正规图与Erdös-Rényi(ER)随机图的联... 从统计物理的角度,结合自旋玻璃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伯努利系统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统计力学性质.首先给出系统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伯努利构造、编译码框架,并讨论节点度分布以及正规图与Erdös-Rényi(ER)随机图的联系.然后研究自旋玻璃理论框架下的编译码模型、码本与微观构型的关系、空腔方法与消息传递方程,提出针对系统码的种群动力学算法来高效分析其渐近性能.最后提出正规图配置模型(Normal Graph Configuration Model,NGCM)生成具有连接偏好性的正规图,研究异配性对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算法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机理.仿真结果表明,种群动力学算法与BP译码算法本质上相同,但前者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码,因此在分析码集的渐近性能时更具优势.此外,适当的异配性能够显著提升BP算法在瀑布区的译码性能,获得更低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并且降低译码迭代次数(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玻璃 复杂网络 系统低密度生成矩阵码 空腔法 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异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档案多目标进化算法的柔性作业车间批量流混排调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洋鹏 李玲玲 李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9-1678,共10页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批量流调度问题,基于快速换模技术,考虑可变子批划分柔性、子批混排加工柔性、自动换模柔性和物料运输柔性,建立以最小化完工时间和加工子批总数为目标的混排调度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双档案多目标进化算法以优化目...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批量流调度问题,基于快速换模技术,考虑可变子批划分柔性、子批混排加工柔性、自动换模柔性和物料运输柔性,建立以最小化完工时间和加工子批总数为目标的混排调度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双档案多目标进化算法以优化目标函数。基于进化算法框架,设计了基于超体积指标和基于改进帕累托支配的双档案筛选机制,以平衡种群的收敛性和多样性;针对批量流混排调度问题特征,在解码阶段提出正/逆解码和子批拆分左移策略,在邻域探索和全局搜索阶段分别设计子批划分和混排调度的自适应进化算子,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能力。基于不同规模算例,测试了提出算法与经典多目标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收敛性与多样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车间 批量流调度 快速换模 多目标进化算法 解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torQ喷泉码编译码算法分析及优化
19
作者 马梦宇 罗长洲 +1 位作者 梁春瑞 王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0-1447,共8页
RaptorQ喷泉码是喷泉码的最新研究成果,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RaptorQ喷泉码是性能最好的喷泉码,同时也是编译码复杂度最高的喷泉码。针对RaptorQ喷泉码编译码复杂度高这一问题,以国际标准RFC6330所设计的RaptorQ码编译码流程为基础,... RaptorQ喷泉码是喷泉码的最新研究成果,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RaptorQ喷泉码是性能最好的喷泉码,同时也是编译码复杂度最高的喷泉码。针对RaptorQ喷泉码编译码复杂度高这一问题,以国际标准RFC6330所设计的RaptorQ码编译码流程为基础,提出一种RaptorQ编译码算法的优化版本。新的编译码流程通过固定生成矩阵的方式提前计算好生成矩阵并存储,方便随时调用;通过提前列变换的方式规避多次寻找标准行和高斯消去操作,以及通过去稀疏化的方式,减少编译码过程中的矩阵乘法和异或运算。仿真比较优化前后的编译码算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RaptorQ码编译码流程能够在保证传输性能不变的同时,减少RaptorQ喷泉码编译码基本运算次数、缩短RaptorQ喷泉码编译码的时间,降低了编译码的计算复杂度,并保持了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泉码 RaptorQ RFC6330 编译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核矩阵极化码的BP译码算法
20
作者 邱开虎 黄志亮 +1 位作者 张莜燕 周水红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2,共5页
相比于2×2核极化码,3×3核极化码的码长更加丰富以及有着更高的极化速率。同时,极化码的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 BP)算法相比于传统串行消去(Successive Cancellation, SC)译码算法具有更低的延时。将2×2核极化码... 相比于2×2核极化码,3×3核极化码的码长更加丰富以及有着更高的极化速率。同时,极化码的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 BP)算法相比于传统串行消去(Successive Cancellation, SC)译码算法具有更低的延时。将2×2核极化码的BP译码算法推广至3×3核。获得了3×3核内部最小计算单元的信息更新公式;基于信息更新公式,给出了3×3核的BP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对于3×3核极化码,BP译码算法相比于SC译码算法,在中低信噪比下性能要优于SC译码算法。在译码性能相当的条件下,BP译码算法有着更低的译码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译码时延 译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