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来源粗骨料混合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其预测模型建立
1
作者 许开成 王文鹏 张立卿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6-94,共9页
粗骨料母材混凝土强度是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但实际工程中使用的商品再生粗骨料的母材混凝土来源及强度未知。为用易测量参数为指标建立混合来源粗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本工作收集制备了五种不同来源的再生粗骨料... 粗骨料母材混凝土强度是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但实际工程中使用的商品再生粗骨料的母材混凝土来源及强度未知。为用易测量参数为指标建立混合来源粗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本工作收集制备了五种不同来源的再生粗骨料和一种商品再生粗骨料,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制备再生混凝土并进行强度测量。通过分析母材混凝土原始强度与设计强度之比(η)和再生粗骨料表观密度(ρ)、吸水率(ω)的关系,将母材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转化为ρ及ω对其的影响,建立了混合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公式。结果表明,混合再生混凝土破坏形式取决于所含低强度粗骨料的比例,当低强度骨料比例由低变高时,破坏从骨料破坏转换为骨料-砂浆界面破坏;将公式计算强度与试验中不同比例粗骨料混合的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商品粗骨料混合再生混凝土强度进行对比得出,建立的仅考虑单一因子ρ影响的公式的计算误差在10%以内,同时考虑ρ和ω双因子影响的公式的计算误差在6%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来源 母材混凝土强度 混合粗骨料再生混凝土 抗压强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裂隙倾角岩石强度及裂纹扩展分析
2
作者 刘涛影 樊江苏 彭亮亮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9,共7页
研究目的:为探究含有不同倾角预制裂隙岩石受压状态下,其物理力学性质变化以及内部裂纹的扩展发育情况,本文利用颗粒流软件构建二维单轴压缩试验模型,模拟含不同倾角裂隙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通过不同倾角裂隙岩石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裂... 研究目的:为探究含有不同倾角预制裂隙岩石受压状态下,其物理力学性质变化以及内部裂纹的扩展发育情况,本文利用颗粒流软件构建二维单轴压缩试验模型,模拟含不同倾角裂隙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通过不同倾角裂隙岩石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裂隙倾角对岩石抗压强度及裂纹扩展特征的影响。研究结论:(1)完整岩石试样的峰值强度和累积微裂纹数目最大,随着裂隙倾角增加试样的单轴峰值强度和累积微裂纹数目先下降而后增加,在裂隙倾角为30°时试样的单轴峰值强度和累积微裂纹数目均最小;(2)裂隙倾角不同时试样最终破坏模式基本上都是以剪切破坏为主,并伴随着局部拉伸破坏,但是裂隙必然会造成试样破坏时裂纹扩展形态发生改变,且以裂隙倾角60°为界线;(3)不同裂隙倾角的试样裂纹扩展过程均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无裂纹阶段、裂纹缓慢扩展阶段、裂纹快速扩展阶段,且30°裂隙倾角试样在单轴压缩模拟时最早出现微裂纹;(4)裂纹扩展特征有助于工程人员分析岩体工程的破坏机理,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支护维稳措施,本研究结果对维护工程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压缩 预制裂隙 抗压强度 裂纹扩展 颗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却条件下高温混凝土性能变化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3
作者 刘家良 苗吉军 +3 位作者 王升旭 刘延春 刘才玮 辛鲁超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34,共10页
为了研究高温混凝土在冷却过程中的热量传输规律和力学性能变化,设计了40组120块150 mm×150 mm×150 mm标准混凝土立方体试块,以混凝土受火温度、冷却方式、喷水冷却时间为变量,分别对混凝土进行加热试验、冷却试验和抗压强度... 为了研究高温混凝土在冷却过程中的热量传输规律和力学性能变化,设计了40组120块150 mm×150 mm×150 mm标准混凝土立方体试块,以混凝土受火温度、冷却方式、喷水冷却时间为变量,分别对混凝土进行加热试验、冷却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温度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冷却方式过程中高温混凝土的传热规律。结果表明:高温混凝土水冷却的降温速度明显快于自然冷却,100℃可作为混凝土水冷却过程的分界点,当温度下降至100℃后,浸水冷却和喷水冷却的降温速率显著放缓;在喷水冷却前期,喷水引起的“热冲击”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巨大的内外温差,造成显著的力学性能损失,随着试验进行,混凝土温差缓慢消失,因此在冷却后期,抗压强度逐渐恢复;经过迭代优化降温过程中混凝土的边界条件与热工参数,提出的ABAQUS有限元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良好,可为高温混凝土水冷却热量传输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冷却方式 抗压强度 温度差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弹−黏塑性模型的软岩隧洞长期变形解析
4
作者 冯渠彰 刘海明 +3 位作者 曹净 丁文云 王志良 彭咏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6-729,共14页
为预测考虑蠕变特性的隧洞长期变形,提出了一种基于黏弹-黏塑性损伤流变模型和光滑广义Zhang-Zhu(GZZ)准则的软岩隧洞长期变形半解析计算方法。首先,引入能反映岩石损伤的Abel黏壶对黏弹-黏塑性模型进行非线性改良;其次,在有限差分法的... 为预测考虑蠕变特性的隧洞长期变形,提出了一种基于黏弹-黏塑性损伤流变模型和光滑广义Zhang-Zhu(GZZ)准则的软岩隧洞长期变形半解析计算方法。首先,引入能反映岩石损伤的Abel黏壶对黏弹-黏塑性模型进行非线性改良;其次,在有限差分法的基础上,结合光滑GZZ准则、非关联流动法则和非线性剪胀角模型,求出在应变软化行为影响下的隧洞变形;第三,采用黏弹-黏塑性模型求解在蠕变行为影响下的隧洞长期变形;最后,用现有解析解和实际工程案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讨论不同参数对该解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解能够有效考虑软岩隧洞长期变形的蠕变效应;围岩特征曲线随蠕变时长不断右移,围岩变形增大,支护设计需考虑隧洞后续变形,建议采用让压支护措施;峰值剪胀角变大能增大围岩初态和瞬态变形,对瞬态变形的增大效果更明显;损伤参数变大也能增大隧洞变形,且能使围岩加快进入加速蠕变阶段;延迟时间和松弛时间变长都会减小隧洞变形;求导阶数变大会增大隧洞变形,且使围岩变形曲线的非线性特征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法 Abel黏壶 黏弹-黏塑性 GZZ强度准则 隧洞长期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S的早强型缓凝剂的合成及性能
5
作者 谢云媚 张晔 +3 位作者 马勇 程小伟 梅开元 张春梅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5,共7页
随着油气开采深度的增加,长封固段温度梯度过大,为保证水泥浆的安全泵送,需要加入大量油井水泥缓凝剂,这会导致水泥浆在井口低温段出现超缓凝、强度发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影响固井质量和安全。针对现有问题,基于吸附理论选择AMPS、MA、NVP... 随着油气开采深度的增加,长封固段温度梯度过大,为保证水泥浆的安全泵送,需要加入大量油井水泥缓凝剂,这会导致水泥浆在井口低温段出现超缓凝、强度发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影响固井质量和安全。针对现有问题,基于吸附理论选择AMPS、MA、NVP、DEAA四种单体合成一种耐高温早强型缓凝剂AMND,并通过红外光谱、热稳定性测试、凝胶色谱分析、高温高压稠化等方法对缓凝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缓凝剂AMND高温稠化性能优异,在150℃高温条件下水泥浆稠化时间可达316 min;缓凝剂AMND具有优异的调凝性以及较低的温度敏感性与加量敏感性,能够调节不同温度段的稠化时间,有利于水泥浆在固井施工现场的安全泵送;对水泥石力学发展影响较小,在150℃循环温度、60℃养护条件下,1 d、2 d、3 d强度分别可达6.34、8.24、14.66 MPa,满足固井施工强度要求。结论认为该缓凝剂能够缓解低温段超缓凝现象,实现高温井底缓凝,且不影响井口强度发展,成功缓解大温差长封固段井超缓凝或者不凝的难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凝剂 大温差 早期抗压强度 长封固段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温差下乌兹别克斯坦盐渍土力学特性及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郑方 宋战平 +3 位作者 王加辉 刘乃飞 张玉伟 王燕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9-153,共5页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亚等丝路沿线国家盐渍土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急剧增加,受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盐渍土道路工程建设中易出现沉陷、边坡失稳等工程问题。以乌兹别克斯坦A380公路项目为依托,基于大温差冻融循环及...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亚等丝路沿线国家盐渍土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急剧增加,受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盐渍土道路工程建设中易出现沉陷、边坡失稳等工程问题。以乌兹别克斯坦A380公路项目为依托,基于大温差冻融循环及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大温差下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及含盐量下盐渍土的破坏强度及抗剪强度参数的演化规律;对不同含盐量、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路基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及含盐量下,随着含盐量增加,破坏强度不断减小呈线性衰减特征,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呈二次函数衰减特征;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破坏强度及黏聚力不断减小,呈对数函数衰减特征,而内摩擦角呈对数函数的增长特征;盐渍土路基边坡安全系数随着含盐量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均呈现不断减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温差 盐渍土 冻融循环 抗剪强度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强度差异对裂缝跨界面扩展影响规律研究
7
作者 刘洪杰 马衍坤 +1 位作者 王小岐 周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5,共7页
为探究岩煤界面两侧力学性能差异对裂缝跨界面扩展行为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制的单面可视煤岩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系统,对含不同强度煤体的组合体试块开展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采用AE与DIC分析方法研究裂缝跨界面扩展过程的声发射和应变场... 为探究岩煤界面两侧力学性能差异对裂缝跨界面扩展行为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制的单面可视煤岩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系统,对含不同强度煤体的组合体试块开展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采用AE与DIC分析方法研究裂缝跨界面扩展过程的声发射和应变场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在低强度煤层扩展过程中缝网展布形态复杂,水压曲线呈现出高频次的锯齿状波动,声发射信号反应较为剧烈;在高强度煤层扩展过程中缝网展布形态相对单一,水压曲线呈现出较低程度的波动,声发射信号反应较为平静。裂缝在扩展过程中两侧会出现明显拉伸与压缩应变局部化区域,应变局部化区域形态与裂缝扩展路径基本一致。随着裂缝跨越岩煤界面进入煤层,裂缝两侧呈现出明显的拉伸与压缩应变局部化带,不同强度煤岩体试块相较起裂时增大了4.29~11.09倍。裂缝两侧应变集中程度也迅速增大,拉应变值和压应变值分别增大了2.07~2.46倍和1.15~5.02倍。研究结果对顶板导向水力压裂技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力压裂 岩煤界面 岩煤强度差异 声发射分析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顶板强度垮落带破碎岩体蠕变特性研究
8
作者 蔡冠军 吴琼 +1 位作者 刘运荣 李一丹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672,共16页
采空区垮落带分布着大量破碎岩体,其中垮落后破碎岩体的强度是导致采空区长期蠕变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亟需明确不同强度破碎岩体的蠕变特性。基于相似理论,选取软岩、中硬岩和硬岩3种不同强度的破碎岩体相似模型,采用室内分级加载蠕变... 采空区垮落带分布着大量破碎岩体,其中垮落后破碎岩体的强度是导致采空区长期蠕变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亟需明确不同强度破碎岩体的蠕变特性。基于相似理论,选取软岩、中硬岩和硬岩3种不同强度的破碎岩体相似模型,采用室内分级加载蠕变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性对比不同强度破碎岩体蠕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破碎岩体的初始蠕变率与稳定蠕变率均随应力增大而减小,且初始阶段蠕变率变化较快;与软岩、硬岩破碎岩体相比,中硬破碎岩体在蠕变过程中发生更为明显的颗粒破碎并引发颗粒重排列,导致其初始蠕变率在2 kN时达到峰值0.176 h^(-1),呈现出明显的峰值特征;此外,中硬破碎岩体在进入稳定蠕变阶段前蠕变率存在一定波动,而软岩和硬岩破碎岩体则表现为平稳衰减。研究成果揭示了不同强度破碎岩体的差异化蠕变特性,为采空区垮落带长期变形预测与地质灾害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强度 破碎岩体 相似材料 蠕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异性条件下正交各向异性碳/碳复合材料舵轴性能分析
9
作者 杨鑫鑫 黄建栋 +2 位作者 杨浩 乔逸飞 王淑玉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7,共8页
工程设计中应用的复合材料除了具有各向异性的本构特征,往往还具有拉、压异性的强度特征,会影响复合材料结构在使用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进一步考虑材料拉、压强度的不同,有可能对结构的强度分析结果产生较大影响。针对以上问题,以碳... 工程设计中应用的复合材料除了具有各向异性的本构特征,往往还具有拉、压异性的强度特征,会影响复合材料结构在使用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进一步考虑材料拉、压强度的不同,有可能对结构的强度分析结果产生较大影响。针对以上问题,以碳/碳复合材料空气舵舵轴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ABAQUS的USDFLD接口实现二次开发,对比分析考虑拉、压异性前后舵轴应力的变化,然后考虑材料的拉伸、压缩和面内剪切强度极限,引入相应的刚度折减模型,对舵轴在弯、剪载荷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拉、压异性会对复材结构应力分布产生明显影响,该分析方法能够对舵轴的破坏过程实现更精确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拉压异性 强度 刚度折减 USDF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中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承载力研究
10
作者 尹翼云 郜永静 张玲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0,共6页
梁柱节点承载力是影响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竖向荷载下,节点需可靠传递梁端荷载至柱体;在水平荷载下,则需协调梁柱变形,控制结构侧移。对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承载力直接决定了复杂荷载下的整体性能。本研究针对高层建... 梁柱节点承载力是影响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竖向荷载下,节点需可靠传递梁端荷载至柱体;在水平荷载下,则需协调梁柱变形,控制结构侧移。对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承载力直接决定了复杂荷载下的整体性能。本研究针对高层建筑中钢梁外加强环式梁柱节点,设计了4个不同高差(200、150、100、50 mm)的钢管混凝土柱-不等高钢梁节点试件(编号JD-1至JD-4),并开展加载试验,测试试件的承载力、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结果表明:节点抗弯、抗剪及极限承载力均随高差减小而上升。其中,50 mm高差的JD-4试件综合性能最优(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均更优,且在相同荷载下的应变值最小)。因此,实际工程中优先采用小高差节点构造,可有效提升节点区域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柱 高度差 梁柱节点 承载力 刚度退化 强度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滑坡三维渗流变形及稳定性数值模拟
11
作者 高小霞 查文华 +2 位作者 齐新炬 许涛 纪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445-8454,共10页
降雨是导致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滑坡渗流变形及稳定性规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及强度折减法相关理论,以赣东某牵引式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勘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滑坡隐患体岩土参数,用AutoCAD... 降雨是导致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滑坡渗流变形及稳定性规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及强度折减法相关理论,以赣东某牵引式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勘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滑坡隐患体岩土参数,用AutoCAD软件最大程度地还原了郑坊镇西山村童山组滑坡真实地形与地质条件,建立滑坡体渗流-变形耦合三维数学模型,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降雨强度、历时和降雨停雨后)非饱和土滑坡渗流变形及稳定性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坡体表层孔隙水压力随降雨强度和历时的增大而逐渐升高,渗流速度逐渐增大,饱和区逐渐向非饱和区转化,位移变形表现为逐渐增大;降雨停雨后的滑坡隐患体渗流出现滞后现象,均匀性降雨后位移变形为先增大后减小,间断型降雨在短期停雨缓冲期下位移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对滑坡稳定性,不同降雨强度和历时下坡体强度折减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同一降雨强度下的稳定性系数变化不同,总体趋势是随历时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降雨停雨后均匀型降雨坡体强度折减稳定性系数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间断型降雨坡体的稳定性则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降雨条件 非饱和土滑坡 渗流-变形耦合 强度折减稳定性系数 数值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河床冲刷和水位差的土工管袋围堰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强 毛建东 +3 位作者 李建雄 史吏 胡敏 许嘉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5,共5页
土工管袋围堰结构虽建造成本低、施工便捷,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与水位差联合作用下,服役期常出现地基滑动失稳或管袋张拉破坏等工程事故。为此,以钱塘江某河口地区管袋围堰工程为依托,基于动床水槽模型与管袋围堰数值模型明确了不同潮期工... 土工管袋围堰结构虽建造成本低、施工便捷,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与水位差联合作用下,服役期常出现地基滑动失稳或管袋张拉破坏等工程事故。为此,以钱塘江某河口地区管袋围堰工程为依托,基于动床水槽模型与管袋围堰数值模型明确了不同潮期工况下地基塑性应变和管袋张拉力分布特性,以容许稳定性系数和管袋材料抗拉强度为控制指标,从地基滑动失稳和管袋张拉破坏两个角度提出了管袋整体稳定的临界工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基淘刷深度在3 m以内时,地基仍能保持1.16以上的稳定性系数,但随着冲刷深度增加,管袋材料会发生张拉破坏。当淘刷深度达到5 m时,地基稳定性系数降低为1.1,且管袋材料张拉破坏已无法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袋围堰 冲刷坑 水位差 地基稳定性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王晓刚 冯玮 丁永灿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97,共4页
再生混凝土的原材料来自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其中含有过多的杂质、劣质骨料等,严重影响再生混凝土的致密性和结构稳定性,从而导致力学性能的不稳定。为改变再生混凝土在力学性能方面的缺陷,整体提升再生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制备不同碳纤... 再生混凝土的原材料来自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其中含有过多的杂质、劣质骨料等,严重影响再生混凝土的致密性和结构稳定性,从而导致力学性能的不稳定。为改变再生混凝土在力学性能方面的缺陷,整体提升再生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制备不同碳纤维掺量的再生混凝土试件,并使用仪器设备测试该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分散后的碳纤维掺量分别为0.0.15%、0.25%、0.45%,利用再生骨料及不同掺量碳纤维制备再生混凝土试件,根据碳纤维掺量将标记为试件SJ1、SJ2、SJ3、SJ4,利用万能试验机等设备测试各个试件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不同碳纤维掺量下,能够有效减小再生混凝土试件微观孔洞大小,碳纤维掺量为0.45%的SJ4再生混凝土试件微观孔洞大小为1~2mm,增加了再生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内聚力,从而提高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尽管0.15%、0.25%掺量碳纤维的SJ2和SJ3也能提升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与抗弯强度,但是0.45%掺量碳纤维的SJ4提升再生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碳纤维掺量 再生混凝土材料 再生骨料 抗压强度 力学性能 抑制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损伤区变化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小宇 张慧梅 杨政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72,共16页
尽管研究者已经提出各种各样的尺寸效应模型,但是建立能描述不同类型尺寸效应规律的模型依旧是力学和材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首先通过系统深入分析局部损伤区(localized damage zone,LDZ)随试件尺寸的变化规律,提出能够准确地描... 尽管研究者已经提出各种各样的尺寸效应模型,但是建立能描述不同类型尺寸效应规律的模型依旧是力学和材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首先通过系统深入分析局部损伤区(localized damage zone,LDZ)随试件尺寸的变化规律,提出能够准确地描述LDZ非线性尺寸效应的理论模型并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LDZ随尺寸变化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考虑LDZ变化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能体现5种不同类型的尺寸效应规律.随着尺寸增大,类型1:名义抗压强度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单轴压缩弹性极限;类型2:名义抗压强度先在一定尺寸范围内为真实抗压强度,然后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单轴压缩弹性极限;类型3:名义抗压强度先增加,然后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单轴压缩弹性极限;类型4:名义抗压强度先逐渐增加到真实抗压强度,然后在一定尺寸范围恒为真实抗压强度,再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单轴压缩弹性极限;类型5:名义抗压强度不随尺寸变化.文章模型首次理论预测类型4尺寸效应存在,并证实微纳尺度钛合金尺寸效应试验中存在这一规律.对考虑LDZ变化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分析表明:LDZ尺寸与试件尺寸相对变化率之间的竞争是本文尺寸效应模型能体现5种类型的尺寸效应的原因.由于笔者先前已经证明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能很好预测类型1,2和5尺寸效应,但其不能体现类型3和4尺寸效应.因此,文章应用考虑LDZ变化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和IUSEL(improved unified size-effect law)预测类型3和4尺寸效应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考虑LDZ变化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能很好预测各种材料类型3和4尺寸效应试验数据变化规律,而IUSEL不能描述类型4尺寸效应数据变化规律.考虑LDZ变化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和IUSEL预测所有尺寸效应数据的总平均确定系数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损伤区 抗压强度 能量平衡 不同类型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近场地震下结构性软黏土震陷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爱武 朱燚 尚英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7-235,共9页
软黏土的震陷效应与土体的结构性有着密切联系,但目前关于土体的结构强度对震陷影响的研究还较少。自然界中很难获取到物质成分相同而结构性质不同的土,为了对P波和S波耦合作用下结构性软黏土的震陷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人工制备了物质成... 软黏土的震陷效应与土体的结构性有着密切联系,但目前关于土体的结构强度对震陷影响的研究还较少。自然界中很难获取到物质成分相同而结构性质不同的土,为了对P波和S波耦合作用下结构性软黏土的震陷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人工制备了物质成分相近而结构强度不同的软黏土,通过开展两组动态围压下的动三轴试验,探讨结构强度、双向动荷载和P波与S波的相位差对其震陷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双向激振下,轴向动荷载与结构屈服应力比值越大,双向动荷载的耦合对轴向残余应变积累速度的加速作用越明显;相位差对轴向残余应变的影响则取决于土体结构强度,结构强度越小,影响越大。双向近场地震中,径向动荷载一般会加速震陷的发展,加速作用的大小与土体结构强度大小有关,结构强度越小,加速作用越明显,但轴向动荷载的剪切作用对结构性软黏土的残余应变积累仍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软土地区综合防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结构性软黏土 结构强度 震陷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顶板分段压裂裂缝扩展控制因素物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凯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5,共10页
采用三轴围压条件下水力压裂模拟系统,构建了不同地质因素和施工因素条件下的压裂裂缝扩展模型,通过压裂数据和模型剖切等方法分析了分段压裂裂缝扩展特征,并对压裂裂缝扩展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平应力差、覆岩结构主要影响... 采用三轴围压条件下水力压裂模拟系统,构建了不同地质因素和施工因素条件下的压裂裂缝扩展模型,通过压裂数据和模型剖切等方法分析了分段压裂裂缝扩展特征,并对压裂裂缝扩展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平应力差、覆岩结构主要影响分段压裂裂缝扩展形态,对压裂裂缝扩展规模影响较小;结构面胶结强度为压裂裂缝最敏感的因素之一。胶结强度小于0.50 MPa时,裂缝扩展沿层理面延伸,无法穿层发育;胶结强度大于0.75 MPa时,压裂裂缝可穿过结构面发育。施工排量及压裂段间距等施工因素对压裂裂缝影响敏感度高,随着注液排量的增大,裂缝扩展延伸越平直,压裂段间距较小时,受“应力阴影”效应影响明显,适当增大压裂段间距,有利于压裂裂缝发育。研究成果可为坚硬顶板分段压裂弱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水力压裂 压裂裂缝 水平应力差 覆岩结构 结构面胶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瀑布和连接强度视角下从众信息转发行为感知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芬芳 李爱民 +1 位作者 叶艳 黄程松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20,共13页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从众信息转发行为的感知影响因素,为有效引导用户从众信息转发行为、规范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秩序提出建议。[研究设计/方法]基于信息瀑布和连接强度理论,以个体感知差异为切入点,使用问卷调查法搜集有效样本数据352...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从众信息转发行为的感知影响因素,为有效引导用户从众信息转发行为、规范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秩序提出建议。[研究设计/方法]基于信息瀑布和连接强度理论,以个体感知差异为切入点,使用问卷调查法搜集有效样本数据352份。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量表有效性检验,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论/发现]社会化媒体用户因个体差异而对强连接、弱连接、无连接、从众信息转发行为等变量的感知存在显著影响。不同类型连接强度水平越高,用户对从众信息转发行为感知程度越高。用户个体差异与从众信息转发行为之间的关系因连接强度程度不同而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强连接与性别、弱连接与学科对从众信息转发行为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创新/价值]为从众行为和信息转发行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以丰富和深化从众行为和信息转发行为领域的已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众信息转发 信息瀑布 连接强度 个体差异 社会化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压浆剂性能影响试验及配合比优化研究
18
作者 戎密仁 庞银萍 +1 位作者 薛志坤 陈伟利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7-272,共6页
为研究聚羧酸减水剂、微珠矿物掺和料及水胶比对管道压浆剂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配合比。本研究在2020年新版行业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借助规范试验方法、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和Logit模型优化分析法,系统研究了三因素对压浆剂性能的影响,... 为研究聚羧酸减水剂、微珠矿物掺和料及水胶比对管道压浆剂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配合比。本研究在2020年新版行业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借助规范试验方法、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和Logit模型优化分析法,系统研究了三因素对压浆剂性能的影响,并对规范规定范围内取值做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与验证。研究表明:水胶比对管道压浆剂流动性影响最明显,聚羧酸减水剂掺量次之、微珠掺量最不明显;Logit模型优化后压浆剂的最优配合比为水胶比0.28,聚羧酸减水剂掺量0.38%,微珠掺量18.5%,其流动性、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与改善,抗压强度差异性降低至6%以下。其研究结果丰富并补充了管道压浆优化设计理论,为现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室内试验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浆剂 配合比 正交试验 LOGIT模型 抗压强度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刀表面纹理对复合膜热封强度的影响
19
作者 刘磊 刘言松 +1 位作者 张怡辉 宋文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7,共6页
为研究热封刀表面纹理高度差对多层复合膜热封强度的影响,以3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PET/PE)复合膜为热封对象,以热封刀表面梯形纹理为例,通过热传导理论计算及仿真试验分析了热封刀表面梯形纹理高度差对复合膜热封合界面温度... 为研究热封刀表面纹理高度差对多层复合膜热封强度的影响,以3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PET/PE)复合膜为热封对象,以热封刀表面梯形纹理为例,通过热传导理论计算及仿真试验分析了热封刀表面梯形纹理高度差对复合膜热封合界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此,研究了热封刀表面梯形纹理高度差、复合膜热封强度、薄膜粘接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复合膜热封强度测试,证明了热封刀表面梯形纹理高度差与复合膜热封强度关系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热封刀表面梯形纹理高度差在0~0.09 mm范围内,与3层PET/PE复合膜的热封强度呈正相关,超过该范围时,热封刀表面梯形纹理高度差与复合膜热封强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封刀表面纹理高度差 三层PET/PE复合膜 热封合界面温度 薄膜粘接强度 热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大温差环境下温度对硫铝酸盐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20
作者 马继树 杨淑雁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8-1397,共10页
为研究西北大温差环境下温度对硫铝酸盐水泥砂浆作为浅层病害混凝土修补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规律,设计了改性前后三个不同配合比、三个温度梯度(-25、25和80℃)和三个时间长度(6、12和24 h)的试验,测试了试样的抗压强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 为研究西北大温差环境下温度对硫铝酸盐水泥砂浆作为浅层病害混凝土修补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规律,设计了改性前后三个不同配合比、三个温度梯度(-25、25和80℃)和三个时间长度(6、12和24 h)的试验,测试了试样的抗压强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的方法测试了试样的微观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试样破坏模式均优于未改性试样。-25℃时,随着时间延长,改性后试样的抗压强度增大幅度均大于未改性试样;25℃时,三个配合比试样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相似,均轻微下降;80℃时,掺入0.3%(质量分数)水玻璃、0.1%(质量分数)聚丙烯纤维和0.4%(质量分数)膨胀剂试样的抗压强度下降幅度最小。同时,本文还建立了该配合比试样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延长的相对抗压强度变化率计算公式,可为西北大温差环境下硫铝酸盐水泥砂浆作为浅层病害混凝土修补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水玻璃 聚丙烯纤维 UEA膨胀剂 西北大温差 温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