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BD等离子体协同铈/菱铁矿催化降解气态氯苯
1
作者 郑晓强 朱承驻 +2 位作者 汪盼 吴文娟 马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28-1233,共6页
文章以菱铁矿(siderite,Sid)为材料,采用浸渍法制备铈(Ce)和菱铁矿复合催化剂,并协同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催化降解气态氯苯,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 文章以菱铁矿(siderite,Sid)为材料,采用浸渍法制备铈(Ce)和菱铁矿复合催化剂,并协同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催化降解气态氯苯,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BET表面分析仪对Ce/Sid复合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工艺参数(初始质量浓度、外施电压、气体流速)对于气态氯苯去除效率和能量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e与Sid的质量比为0.6,煅烧温度为500℃时,制备的Ce/Sid复合催化剂协同DBD等离子体催化降解气态氯苯具有最佳效果;当氯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90 mg/m^(3),气体流速为0.7 m^(3)/h,外施电压为7 kV时,与单独DBD系统相比,Ce/Sid/DBD催化系统中的降解效率和矿化率分别提高26.45%和16.20%,臭氧质量浓度降低6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氯苯 菱铁矿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等离子体与活化水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平 陶华杨 +3 位作者 彭超 王超群 陈思乐 陈兆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2-1751,共10页
等离子体技术在农业生产、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采用多针-板电极制备等离子体活化水装置、板-板电极等离子体直接处理马铃薯装置,对比研究了不同放电功率下等离子体活化水、直接等离子体处理对马铃薯生长... 等离子体技术在农业生产、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采用多针-板电极制备等离子体活化水装置、板-板电极等离子体直接处理马铃薯装置,对比研究了不同放电功率下等离子体活化水、直接等离子体处理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种装置均呈丝状放电,且放电功率与外施电压正相关;当最佳放电功率匹配时,等离子体活化水、直接等离子体处理均能显著改善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等离子体活化水的放电功率为53 W时,马铃薯植株高度、茎粗、鲜重、叶绿素质量分数及产量分别提升了6.4%、18.9%、25.9%、31.7%及17.5%;直接等离子体处理马铃薯的放电功率为8 W时,植株的各参数值增幅均在1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放电功率变化时,等离子体活化水的理化参数(pH值、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过氧化氢、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变化显著;随着放电功率的提升,直接等离子体处理的马铃薯吸水率先增长后下降,种皮刻蚀逐渐明显。论文的研究可为DBD等离子体与活化水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 等离子体活化水 直接等离子体处理 放电功率 马铃薯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 Discharge Mode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 Two-phase Mixture 被引量:3
3
作者 CHEN Tian YE Qizheng TAN Dan YANG Ful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24-I0024,2,共1页
两相体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two-phase mixture,TPM-DBD)是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重要方法,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而被广泛应用在污染治理中。为研究介质颗粒的填充方式对TPM-DBD的影响,以γ-Al2O3... 两相体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two-phase mixture,TPM-DBD)是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重要方法,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而被广泛应用在污染治理中。为研究介质颗粒的填充方式对TPM-DBD的影响,以γ-Al2O3作为填充介质颗粒,将数码相机与体视显微镜连体拍摄放电显微照片。结果发现,随着电压变化,TPM-DBD由3种依次串联发生的放电构成。电压较低时,首先在颗粒与极板间发生剩余间隙放电;随着电压增加,颗粒沿面放电串联发生;电压继续增加,孔隙放电串联发生。当颗粒间距较大时,在颗粒的远域出现典型的丝状放电,而近域内出现可能为汤森放电的放电"暗区"。外电场的数值计算结果初步说明了上述现象,电场畸变是其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调节TPM-DBD的放电形式,进而高效率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混合物 放电模式 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反应器 高能量密度 有机物分解 大气压力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Barrier Materials on Discharge Properties in Air at Low Pressure 被引量:2
4
作者 LIMing LI Cheng-rong ZHAN Hua-mao XU Jin-bao ZHANG Xian-ju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0-84,共5页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 is widely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obtain uniform low-temperature plasma.Many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some barrier materials,especially electrets,can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disch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 is widely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obtain uniform low-temperature plasma.Many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some barrier materials,especially electrets,can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discharge.It is regarded as an available way to get 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APGD).In this paper,discharge forms with 4 different barrier materials(alumina,quartz,PTFE and PET) are investigated,and the transition of discharge form depending on the air pressure are recorded to estimate the influence of barrier materials on discharge.By using electrets as barrier materials,homogeneous discharges can be obtained in a more wide pressure range.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discharges with electrets are more uniform or have larger uniform areas due to the storage and desorption of charges on the surface of electrets.The electrons deposited in the surface layer can be released on next half cycle when the polarity of the applied voltage changes,and provide a number of seed electrons,which makes the discharge more homogeneous.The capacitance and the permittivity of barrier materials have no effect on the discharge form dire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特性 低气压 电子跃迁 电介体 表面电荷 栅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降解氢氯噻嗪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晓冬 胡淑恒 +2 位作者 许子牧 兰彦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51,463,共6页
文章研究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对常用药物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Z)在水中的降解性能。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锰铁氧体MnFe_(2)O_(4)作为非均相芬顿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 文章研究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对常用药物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Z)在水中的降解性能。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锰铁氧体MnFe_(2)O_(4)作为非均相芬顿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HCTZ模拟目标废水,分别研究不同的HCTZ初始质量浓度、溶液初始pH值、电源输入功率和MnFe_(2)O_(4)投放剂量等因素对体系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药物初始质量浓度的提高会使降解效率持续下降,不断提升放电功率将更利于HCTZ的降解,且碱性环境会对处理过程产生抑制效应。同时研究发现,DBD/MnFe_(2)O_(4)体系下的最佳MnFe_(2)O_(4)投放剂量是50 mg,并且经5次循环使用后,体系仍能在25 min内将99%的HCTZ去除,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MnFe_(2)O_(4) 氢氯噻嗪(HCTZ) 芬顿反应 高级氧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Using High Voltage Sub-microsecond Pulse Power in Atmospheric Air 被引量:1
6
作者 LI Jie XIE Yutong DONG Pan MA Bing WANG Liming ZHANG Linwe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80-2287,共8页
An experimental device is us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plasma excited by high voltage sub-microsecond pulse power in atmospheric air.Glass,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and plexig... An experimental device is us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plasma excited by high voltage sub-microsecond pulse power in atmospheric air.Glass,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and plexiglass are used as dielectric barrier materials.Comparatively homogeneous discharge is obtained within 130 mm diameter area in atmospheric air using the three dielectric materials with gap distances of 4.5 mm,6.5 mm and 6.5 mm,respectively.There is no filamentary discharge observed by naked eyes or by camera with the exposure time of 0.25 s.Gas gap voltage,discharge current,discharge power density,etc.are calculated by using Liu’s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for pulsed DBD.These parameters are used to study the DBD characteristics.Typically,current varies from tens of amperes to hundreds of amperes in atmospheric air DBD excited by sub-microsecond pulses.The peak power can reach to MW order of magnitude.The average power surface density of 1.0 W/cm2and the average electron density of 1011cm 3can also be obtained in the discharge.Rotational and vibrational temperatures,approximately 400 K and 2 650 K,respectively,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emission spectrum of the discharge.This is the basic work performe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air DBD plasma excited by high voltage sub-microsecond pulsed power 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脉冲高压电源 实验装置 大气 微秒 放电等离子体 等效电路模型 脉冲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协同NiO/α-Mn_(3)O_(4)催化降解气态邻氯甲苯
7
作者 汪盼 吴文娟 +2 位作者 何函 马萌 朱承驻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5,共7页
为提高介质阻挡放电(DBD)对氯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VOCs)的处理效果,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O/α-Mn_(3)O_(4)复合催化剂,并协同DBD催化降解气态邻氯甲苯。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仪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 为提高介质阻挡放电(DBD)对氯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VOCs)的处理效果,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O/α-Mn_(3)O_(4)复合催化剂,并协同DBD催化降解气态邻氯甲苯。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仪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究了气体流速、外施电压、初始浓度和相对湿度等工艺参数对邻氯甲苯降解效率和能量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i/Mn摩尔比为0.3,煅烧温度为400℃时,NiO/α-Mn_(3)O_(4)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邻氯甲苯的初始浓度为140 mg/m^(3),外施电压为8 kV,气体流速为0.9 m^(3)/h和相对湿度为65%时,邻氯甲苯的降解效率和矿化率较单独的DBD系统分别提高了33.9%和13.1%,O_(3)浓度和NO_(2)浓度分别降低了48.2 mg/m^(3)和12.3 mg/m^(3),CO_(2)选择性提高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邻氯甲苯 NiO/α-Mn_(3)O_(4) 矿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氧化NO过程氧化效率和反应器放电特性研究
8
作者 孙明昊 廖宇杰 +1 位作者 付东 王乐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9-1776,共8页
采用双介质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系统地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氧化NO工艺反应物浓度(O_(2)和NO)、工艺参数(放电功率和气体流速)、关键放电指标(平均电子能量、平均电子密度和特定能量密度)和烟气组分(H_(2)O和SO_(2))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采用双介质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系统地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氧化NO工艺反应物浓度(O_(2)和NO)、工艺参数(放电功率和气体流速)、关键放电指标(平均电子能量、平均电子密度和特定能量密度)和烟气组分(H_(2)O和SO_(2))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物浓度组合(0.02%的NO和6%的O_(2))。结果表明,输入功率为40 W和气体流速为1.5 L/min时具有更好的氧化效率,最优的氧化效率可以达到68%。输入功率和气体流速的改变对能量密度(SED)具有较大的影响。较高的能量密度会导致逆反应的发生,较低的能量密度会导致关键的NO氧化反应不易发生,最佳的能量密度范围介于480~610 J/L之间。以上两种工艺参数对平均电子能量(E_(e))和平均电子密度(n_(e))几乎没有任何影响。H_(2)O的加入可以促进NO氧化,氧化效率的提升幅度可以达到6%,而SO_(2)的加入则会抑制NO的氧化。该项工作可以为DBD氧化NO工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最基础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NO氧化效率 能量效率 工艺参数 放电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湿空气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研究
9
作者 王凯 张丽阳 +1 位作者 吴凯玥 罗海云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55-5368,共14页
该文主要研究大气压湿空气条件下纳秒脉冲平行平板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放电和发射光谱特性。首先,基于DBD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得到了脉冲上升沿和下降沿阶段的气隙击穿电压。特别地,随着脉冲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增大(50~500 ns),上升沿击穿电... 该文主要研究大气压湿空气条件下纳秒脉冲平行平板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放电和发射光谱特性。首先,基于DBD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得到了脉冲上升沿和下降沿阶段的气隙击穿电压。特别地,随着脉冲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增大(50~500 ns),上升沿击穿电压降低,而下降沿击穿电压先降低后增加,由此导致放电功率和氮气谱线强度在200~300 ns范围内存在极小值。并且发现击穿电压与湿度近似呈线性关系,拟合得到完全干燥空气的上升沿击穿电压为7.19 kV(1 mm气隙),且相对湿度每上升20%,击穿电压提高0.14 kV。在给定实验参数范围下,氮气分子的发射光谱强度与放电功率近似成正比,而受具体脉冲参数的影响较小,表明放电功率对放电产物的线性调控作用。最后,基于流注理论提出了简化模型用于估算纳秒脉冲放电的击穿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 湿空气 纳秒脉冲 介质阻挡放电(d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纳秒脉冲均匀DBD增加聚合物的表面亲水性 被引量:30
10
作者 牛铮 邵涛 +3 位作者 章程 于洋 姜慧 严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36-1541,共6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的等离子体对于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有着显著的效果,但在大气压下DBD通常表现为丝状放电导致处理不均匀,使其应用受限。为此采用单极性重复频率ns脉冲电源在常压空气中产生均匀DBD,利用不同的条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 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的等离子体对于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有着显著的效果,但在大气压下DBD通常表现为丝状放电导致处理不均匀,使其应用受限。为此采用单极性重复频率ns脉冲电源在常压空气中产生均匀DBD,利用不同的条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薄膜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结果显示均匀DBD能有效提高材料薄膜表面的亲水性,并且改性效果与处理时间、施加电压、重复频率和气隙间距密切相关。较高的施加电压和重复频率,以及较长的处理时间和较窄的气隙间距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改性效果。实验结果可以为聚合物改性应用优化提供很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脉冲 介质阻挡放电(dbd) 等离子体 聚合物 表面改性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等离子体反应器放电功率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刘钟阳 吴彦 王宁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78-79,83,共3页
在明确 DBD放电反应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讨论放电功率的几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其中包括功率表法、瞬时功率曲线法和电压 /电荷利萨如图形法 ,介绍了基于 PC的放电功率在线测量系统的组成 。
关键词 放电功率 介质阻挡放电(dbd) 等离子体反应器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DBD甲烷二氧化碳转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白敏冬 朱晓峰 +2 位作者 白敏菂 詹科萍 王南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17-221,共5页
在不使用催化剂,吸收剂的环境友好条件下,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加速电子及激励气体分子 方法,将CH4和CO2气体激发、电离和离解成CH3,CH2,CH,H,CO,O,OH等活性粒子,并在非平衡等离子体反 应器内重新组合,生成合成气、气态烃及含... 在不使用催化剂,吸收剂的环境友好条件下,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加速电子及激励气体分子 方法,将CH4和CO2气体激发、电离和离解成CH3,CH2,CH,H,CO,O,OH等活性粒子,并在非平衡等离子体反 应器内重新组合,生成合成气、气态烃及含氧有机物醇、酸等有价值产物,甲烷的转化率高达60%以上,二氧 化碳或氮气的加入使甲烷的转化率有明显提高,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气的最佳体积比为3/1.当甲烷体积分数为 75%时,可得到H2/CO摩尔比为3的高质量的合成气,收集到的液体产物主要有醇、酸和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化学 介质阻挡放电 dbd 甲烷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势垒放电(DBD)等离子体中NO荧光发射谱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连水 李裔 赵晓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0-142,共3页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 (DBD)等离子体技术对大气污染物NO分子进行了光谱研究 ,得到了低气压条件下放电等离子体在 2 1 0~ 2 80nm光谱范围内的荧光发射谱。该谱明显的表现为双峰结构 ,谱线均成对出现 ,强度分布符合Frank Condon原理 ,且最...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 (DBD)等离子体技术对大气污染物NO分子进行了光谱研究 ,得到了低气压条件下放电等离子体在 2 1 0~ 2 80nm光谱范围内的荧光发射谱。该谱明显的表现为双峰结构 ,谱线均成对出现 ,强度分布符合Frank Condon原理 ,且最大峰值位置出现在 2 36nm处 ,将该组谱线归属为NO分子的A2 ΣA+→X2 Π1 / 2 ,2 / 3 跃迁。荧光产生过程为 :基态NO分子与高能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被激发至激发态A2 Σ+ 后自发跃迁回基态同时辐射出荧光。通过测量等离子体中NO分子和N2 分子 337nm谱线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初步证实了放电等离子体中存在的NO分子的分解机制为 :e +NO→N +O +e,N +NO→N2 +O ,O +NO→NO2+h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势垒放电 等离子体 NO 荧光发射谱 介质阻挡放电 大气污染 一氧化氮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频正弦电压供电DBD型臭氧发生器基波等效电路与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孟志强 唐雄民 彭永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1-2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正弦电压供电DBD型臭氧发生器基波等效电路,该电路由非线性基波等效电阻Re和基波等效电容Ce简单并联组成。基于此电路,研究了发生器的放电开始角、放电功率和功率因数等动态电气特性,得到了发生器最佳特征参数匹配范围。1... 提出了一种新的正弦电压供电DBD型臭氧发生器基波等效电路,该电路由非线性基波等效电阻Re和基波等效电容Ce简单并联组成。基于此电路,研究了发生器的放电开始角、放电功率和功率因数等动态电气特性,得到了发生器最佳特征参数匹配范围。10~100g/h产量中频臭氧发生器的实际运行波形与测试结果证明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 臭氧发生器 等效电路 基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调节方式下串联谐振供电的DBD型臭氧发生器负载调节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雄民 余亚东 +1 位作者 李思琪 严其林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58,80,共6页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型(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臭氧发生器的线性化等效电路,得出了串联谐振供电下DBD型臭氧发生器系统电路模型,并利用电路模型推导了DBD型臭氧发生电路的约束方程。基于这些约束方程对DBD型臭氧发生器在PFM(Pu...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型(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臭氧发生器的线性化等效电路,得出了串联谐振供电下DBD型臭氧发生器系统电路模型,并利用电路模型推导了DBD型臭氧发生电路的约束方程。基于这些约束方程对DBD型臭氧发生器在PFM(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和CLI(Change Load Impedance)三种典型调节方式下的负载调节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PAM调节方式下,DBD型臭氧发生器负载调节特性具有良好的线性特性,能实现DBD型臭氧发生器放电功率的平滑调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调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臭氧发生器 调节方式 负载调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等离子体助燃DBD激励器放电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兰宇丹 何立明 +1 位作者 宋振兴 李益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4,共4页
等离子体DBD激励器可以在大气压或高于大气压的条件下产生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放电特性作为等离子体密度的决定因素,控制着等离子体助燃的作用及其效果。笔者在大气压条件下对不同电极距离、介质层厚度、激励器电极布局下的等离子体气体... 等离子体DBD激励器可以在大气压或高于大气压的条件下产生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放电特性作为等离子体密度的决定因素,控制着等离子体助燃的作用及其效果。笔者在大气压条件下对不同电极距离、介质层厚度、激励器电极布局下的等离子体气体放电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减小介质层厚度、在合适范围内减小电极间距、优化激励器电极布局来提高电场场强、等离子体助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 气体放电 等离子体激励器 等离子体助燃 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氯霉素
17
作者 唐晨晨 胡淑恒 +1 位作者 程诚 韩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9-1015,1021,共8页
氯霉素(CAP)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在水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导致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去除。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被证明可以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然而,传统的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 氯霉素(CAP)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在水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导致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去除。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被证明可以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然而,传统的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存在穿透能力弱的问题,限制其在CAP降解中的应用。针对该问题,文章设计一种新型DBD等离子体装置。该装置在传统基础上引入蠕动泵,确保所有的CAP污染物都能直接与活性物质接触,显著提高了CAP的去除率。通过实验探究CAP初始质量浓度、CAP溶液处理量、蠕动泵流速以及放电功率对CA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AP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放电功率为25 W的条件下,该装置在25 min内可实现80.4%的降解效率。同时还研究了自然水体中常见的阴离子(如Cl^(-)、CO_(3)^(2-)、HCO_(3)^(-)、NO_(3)^(-))及腐殖质对CAP降解的影响。实验发现,上述物质会与放电产生的活性物质发生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AP的降解。最后通过质谱法对降解中间产物进行检测,并提出了可能的降解路径。该研究不仅为CAP的降解提供新的技术途径,也为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CAP) 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 阴离子 腐殖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3对DBD降解SF6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亚龙 张晓星 +2 位作者 崔兆仑 肖焓艳 张国治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262-5269,共8页
随着SF6在电力工业中的大量使用,气体绝缘设备产生的SF6废气急剧增加,未经处理的SF6废气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SF6进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技术在NH3的协同作用下对SF6进行降解处理。研究表明:... 随着SF6在电力工业中的大量使用,气体绝缘设备产生的SF6废气急剧增加,未经处理的SF6废气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SF6进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技术在NH3的协同作用下对SF6进行降解处理。研究表明:NH3能够促进SF6分解,提高SF6的降解率和降解效率。其中,NH3和SF6的体积分数比为1∶1时具有最好的协同促进作用,90W输入功率下可以使体积分数为2%的SF6在50mL/min的流速下降解率达到97.5%;同时NH3参与下也会使SF6分解更加彻底,析出固态S单质、[NH4]2SO4、NH4F和NH4HF2;气体产物主要有SiF4、SiH4、SO2F2、SO2、SOF4、SOF2、S2F10、SF4及氮氧化物(NOx)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NH3 SF6 降解率 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腔结构DBD放电功率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岩洲 吴媛琦 孔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6-140,共5页
鉴于以往微放电结构存在效率较低和放电均匀程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新型微等离子体放电结构,该放电结构采用微腔网格形状电极。通过建立放电前后的等效模型,推导出放电功率公式,进行放电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实验,... 鉴于以往微放电结构存在效率较低和放电均匀程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新型微等离子体放电结构,该放电结构采用微腔网格形状电极。通过建立放电前后的等效模型,推导出放电功率公式,进行放电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实验,研究其电气特性及匹配电源问题。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基本吻合。随着电源电压和频率的增加,放电功率非线性增加。同时,放电效率较网-板、板-板结构DBD增加明显,传输电荷较网-板、板-板分别提高了11%和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微腔 网状电极 放电功率 匹配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降膜DBD等离子体去除水中磺胺甲恶唑的效能及机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商克峰 王永鑫 +3 位作者 鲁娜 姜楠 李杰 吴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59-4867,共9页
水降膜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可以在气相高效生成反应活性物质,且大的气–液反应界面有利于反应活性物质的气–液传质,高效降解液相污染物。为此研究了单极性和双极性脉冲电源供电时水降膜装置的放电特性及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 水降膜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可以在气相高效生成反应活性物质,且大的气–液反应界面有利于反应活性物质的气–液传质,高效降解液相污染物。为此研究了单极性和双极性脉冲电源供电时水降膜装置的放电特性及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的降解效率,研究发现双极性脉冲供电时,水降膜装置放电强度及SMX降解率更高。同时,本文探究了双极性脉冲电压和频率、SMX初始质量浓度、pH值、液体流速和电导率对SMX降解的影响,分析了SMX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放电功率随放电电压和脉冲频率升高而增大,SMX降解率随之升高,当放电电压较低(24 kV)时,电压升高能提高SMX降解的能量效率,但提升放电频率会导致SMX降解能量效率的下降;液体循环流量和电导率对SMX的降解影响不大;放电功率为5 W,放电处理质量浓度为20 mg/L的200 mL溶液30 min,SMX降解率达到了80.2%,能量效率达到1.28 g/(kW·h);由于过臭氧化和SMX分子的质子化效应,碱性条件下SMX的降解率远高于酸性条件下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脉冲放电 dbd等离子体 磺胺甲恶唑 活性氧物质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