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B引出束流功率及剖面分布测量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智民 谢俊 +5 位作者 刘胜 宋士花 韩筱璞 李军 胡纯栋 胡立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75-1878,共4页
利用束流截止板热量计原理,测量了诊断中性束(DNB)注入托卡马克的束流功率及束流剖面分布。基于热量截止板上正交分布的13只K型热电偶探针测量出DNB引出束流,在加速极电源49 kV,6 A,100 ms的脉冲放电时,采样铜靶上的最高温升为14℃,从... 利用束流截止板热量计原理,测量了诊断中性束(DNB)注入托卡马克的束流功率及束流剖面分布。基于热量截止板上正交分布的13只K型热电偶探针测量出DNB引出束流,在加速极电源49 kV,6 A,100 ms的脉冲放电时,采样铜靶上的最高温升为14℃,从而计算出注入束流功率达到160 kW并得到束剖面分布。同时通过对热量截止板冷却循环水温升测量值在时间上的积分数值计算,也获得了注入束流总功率,为130 kW。分析了两种测量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惯性束截止板热量计方法是测量粒子束流功率及剖面分布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中性束 束截止热量计 束流功率 束流剖面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电子发射束剖面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张世纪 张为堂 +1 位作者 许永建 于玲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8-615,共8页
束剖面是CRAFT(Comprehensive Research Acility for Fusion Technology)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系统(Negative ion based neutral beam injection system,NNBI)引出束流的关键参数之一,其可以直接反映NNBI的运行状态,为NNBI装置的运行参数... 束剖面是CRAFT(Comprehensive Research Acility for Fusion Technology)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系统(Negative ion based neutral beam injection system,NNBI)引出束流的关键参数之一,其可以直接反映NNBI的运行状态,为NNBI装置的运行参数调节提供依据。传统的基于热电偶的束流截止靶、一维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re Composite,CFC)红外诊断靶、钨丝诊断靶不能同时满足长脉冲(≥100 s)、高束功率(2~5MW)情况下高时间分辨率(ms级)的诊断要求。为了满足上述诊断要求,利用二次电子发射原理在功率测量靶后方采用半嵌入的方法安装分布式的探针阵列,并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了一套实时信号采集单元,实现了NNBI MW级束流引出下的二次电子信号实时采集、数据存储和波形回放,利用MATLAB编程实现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研发的系统能够满足NNBI束剖面诊断需求,实现了不同运行参数下的束剖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 束诊断剖面 数据采集 LABVIEW 二次电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NX与PLC的HT-7托卡马克DNB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俊傢 黄懿赟 +1 位作者 高阳 张建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5,共3页
通过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与QNX实时系统相结合实现新的HT-7DNB(中性束诊断)电源控制系统所要求的实时远程控制要求。以现场总线控制层,PLC及QNX6.3.2实时控制层和Windows监控层构成的星型连接局域网实现了上下位不同操作平台间的电... 通过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与QNX实时系统相结合实现新的HT-7DNB(中性束诊断)电源控制系统所要求的实时远程控制要求。以现场总线控制层,PLC及QNX6.3.2实时控制层和Windows监控层构成的星型连接局域网实现了上下位不同操作平台间的电源控制系统。从硬件平台选择、软件程序设计、网络设计分析等方面着手,完成了DNB电源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表明:该系统实时性良好,性能稳定可靠,各电源时序脉冲误差不超过1 ms,符合HT-7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NX实时系统 电源控制器 中性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7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基于PLC控制的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健 杜少武 +1 位作者 刘保华 丁同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5-609,共5页
文章介绍HT-7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的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基于S7-300 PLC的逻辑控制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关键词 HT-7托卡马克 中性束诊断 逻辑控制 S7—300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中性束电源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盛鹏 胡纯栋 +3 位作者 刘胜 刘智民 丁同海 刘保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5-1099,共5页
文中介绍了一种用于诊断中性束电源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PAS)。在电源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系统需要对18路电流/电压信号进行实时采集。DPAS采用网络技术以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开发。系统引进了一种高效的压缩算法从而大量地节约... 文中介绍了一种用于诊断中性束电源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PAS)。在电源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系统需要对18路电流/电压信号进行实时采集。DPAS采用网络技术以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开发。系统引进了一种高效的压缩算法从而大量地节约了数据存储所需的磁盘空间。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存储格式与EastScope软件(一款用于查看实验数据的软件)兼容,从而使实验操作人员可以很容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中性束 电源系统 输出采集系统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中性束加速电源打火检测与保护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少武 葛锁良 +2 位作者 张健 刘保华 黄河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0-294,共5页
通过检测打火短路过程中产生较大的di/dt和du/dt来实现高压电源的打火短路保护。在研究了中性束加速电源控制和保护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诊断中性束加速电源在打火短路过程中的di/dt和du/dt的检测电路和相应的保护电路,实现提前对加速器... 通过检测打火短路过程中产生较大的di/dt和du/dt来实现高压电源的打火短路保护。在研究了中性束加速电源控制和保护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诊断中性束加速电源在打火短路过程中的di/dt和du/dt的检测电路和相应的保护电路,实现提前对加速器高压电源打火短路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中性柬 加速电源 di/dt和du/dt检测 打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中性束热量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朱武 于玲 +1 位作者 刘智民 谢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79-1281,共3页
文章论述了利用Sensoray 2600系列智能模块开发DNB热量计测试系统,以及对注入中性粒子束流功率和束分布测量的工作原理。该系统将使从DNB装置中引出的束流的功率和束分布得到准确测量,以达到对中性束注入器装置放电过程的精确控制,指导... 文章论述了利用Sensoray 2600系列智能模块开发DNB热量计测试系统,以及对注入中性粒子束流功率和束分布测量的工作原理。该系统将使从DNB装置中引出的束流的功率和束分布得到准确测量,以达到对中性束注入器装置放电过程的精确控制,指导对束线工作参数进行优化选择,从而得到高品质的束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中性束 热量计 功率测量 热电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7诊断中性束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8
作者 张健 韦维 +1 位作者 郝旭 黄懿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75-2379,共5页
本文介绍了HT-7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研制的基于脉宽调制(PWM)的诊断中性束电源系统的组成、结构和控制需求,以及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功能等。经实际调试与多轮HT-7实验运行,验证了该套电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 HT-7 诊断中性束 脉宽调制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7上中性束诊断系统高压电源充电机特性研究
9
作者 张健 韦维 +3 位作者 黄懿赟 刘保华 郭文军 沈晓岭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1-554,共4页
在HT-7托克马克实验装置上DNB系统实验中,加速机高压电源系统的储能电容器组充电电压有过冲现象,为了能够分析并解决这一问题,详细介绍了该套加速极高压电源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初级高压充电电源系统的组成、结构和控制流程... 在HT-7托克马克实验装置上DNB系统实验中,加速机高压电源系统的储能电容器组充电电压有过冲现象,为了能够分析并解决这一问题,详细介绍了该套加速极高压电源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初级高压充电电源系统的组成、结构和控制流程等,对实验中的过冲现象行了监测,利用具体的电路模型对初级高压充电电源进行了研究,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变压器漏抗的影响,使得电容器组上随着充电电压设定的不同有0~6 kV的过冲,因此可以认为变压器漏抗是造成电容器组充电过冲的最主要原因,采用反馈控制和简单的预测控制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7托卡马克 中性束诊断 高压电源 电容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中性束时序控制系统的研制
10
作者 苏禹 刘保华 +3 位作者 杜少武 匡光力 黄河 丁同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317,共5页
在研究了诊断中性束(DNB)对控制时序要求的基础之上,针对传统控制系统带来的低可靠性和低集成度等不足,研制了一套DNB时序控制系统:包括主要由PC机和PIC单片机组成的硬件结构,以及在上下位机上开发的软件程序。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稳定可... 在研究了诊断中性束(DNB)对控制时序要求的基础之上,针对传统控制系统带来的低可靠性和低集成度等不足,研制了一套DNB时序控制系统:包括主要由PC机和PIC单片机组成的硬件结构,以及在上下位机上开发的软件程序。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稳定可靠,为DNB装置投入HT-7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中性束 时序控制 串口通讯 PIC单片机 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及束流引出实验研究
11
作者 张健 刘保华 +2 位作者 胡立群 杜少武 HT-7DNB组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HT-7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由PLC、工控机、逻辑控制和定时单元等组成。对起弧、束流引出等实验进行了研究。在多种参数下,通过调节弧压、进气量等观察了其对弧流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压35kV、弧流80A的情况下,... HT-7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由PLC、工控机、逻辑控制和定时单元等组成。对起弧、束流引出等实验进行了研究。在多种参数下,通过调节弧压、进气量等观察了其对弧流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压35kV、弧流80A的情况下,束电流可以达到3.6A,引出的中性束流功率可以稳定地达到50kW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诊断 电源系统 HT-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测HT-7托卡马克诊断中性束的束成分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仁智 石跃江 +9 位作者 黄娟 胡纯栋 王光祺 符佳 周倩 吴振伟 常加峰 孙丹鹏 高伟 朱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5-308,共4页
实验测量了诊断中性束(DNB)中H0的4种主要能量成分(全能量,半能量,1/3能量,1/18能量),运用光谱法来分析中性束的束成分所占百分数。根据多普勒效应,中性束中的氢粒子发出的Hα波长偏离本底的Hα波长,波长偏移量与氢粒子的能量相关,从而... 实验测量了诊断中性束(DNB)中H0的4种主要能量成分(全能量,半能量,1/3能量,1/18能量),运用光谱法来分析中性束的束成分所占百分数。根据多普勒效应,中性束中的氢粒子发出的Hα波长偏离本底的Hα波长,波长偏移量与氢粒子的能量相关,从而在光谱仪上得到多峰Hα谱线。通过编写程序并以此对实验的原始谱线进行了初步和精确拟合,最终准确有效地分析出中性束的束成分和束能量。实验测得DNB束流的中性氢粒子的全能量、半能量、1/3能量和1/18能量4种成分分别占15%,42%,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诊断中性束 束成分 等离子体 HT-7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电子发射的中性束剖面诊断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於子辰 陈玉庆 +4 位作者 许永建 陈丽萍 刘晓雪 吴征威 毛文哲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7-461,共5页
阐述了NBI系统长脉冲束中二次电子的发射原理,分析了束能量与靶表面温度对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建立实际靶板模型进行初步模拟验证,并提出了基于二次电子数据反演的束功率密度剖面的处理方法,给出了束诊断系统的... 阐述了NBI系统长脉冲束中二次电子的发射原理,分析了束能量与靶表面温度对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建立实际靶板模型进行初步模拟验证,并提出了基于二次电子数据反演的束功率密度剖面的处理方法,给出了束诊断系统的设计流程图,分析了系统各组成部分和系统整体运行方式,确定了基于二次电子发射束剖面诊断探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束诊断 二次电子发射 系统设计 束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