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tation of kaolinite and diaspore with hexadec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岳华 欧阳魁 +1 位作者 曹学锋 张丽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3期378-381,共4页
Tertiary amine was synthesized from fatty amine and formaldehyde. And then the synthesized tertiary amine was used to react with benzyl chloride to synthesize hexadec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1627) at ambi... Tertiary amine was synthesized from fatty amine and formaldehyde. And then the synthesized tertiary amine was used to react with benzyl chloride to synthesize hexadec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1627) at ambient pressure. Using the synthesized 1627 as collector,the flotation properties of diaspore and kaolinite were investigated by single mineral and mixed mineral test. The flotation mechanism of diaspore,kaolinite and 1627 was discussed based on FTIR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ratio of aluminum to silicate achieves 15.02 and the recovery of alumina in concentrate is 43.07% using 1627 as a collector. The 1627 is found to be a more effective and a promising collector for reverse flotation to remove aluminum-silicate minerals from baux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OLINITE DIASPORE hexadec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dodecyl amine reverse floatation infra-red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条件对MIL-88A活化H2O2降解DDBAC的光催化性能影响
2
作者 高春梅 孙张怡 +4 位作者 吴金健 龚天敏 甘富豪 邢云青 冀世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1,共8页
采用水热溶剂法制备了MIL-88A,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性能,并深入探讨了合成原料比例、晶化温度和时间以及干燥温度和时间对MIL-88A光催化降解十二烷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MIL-88... 采用水热溶剂法制备了MIL-88A,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性能,并深入探讨了合成原料比例、晶化温度和时间以及干燥温度和时间对MIL-88A光催化降解十二烷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MIL-88A均呈六角棒状,在晶化温度为85℃,结晶时间2 h,富马酸与六水合三氯化铁的摩尔比1:1,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10 h条件下制备的MIL-88A对苯扎氯氨的降解效率高达95%,为后续开展MIL-88A对其他有机物的降解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88A 光催化 十二烷甲基苄基氯化铵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从金月 黄超群 +3 位作者 贾伟娜 刘冰 王璇 于良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7-263,共7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型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CPNMA),并对其吸附废水中甲基橙(MO)的性能进行探究。利用SEM、FT-IR、TG及XPS对CPNMA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发现,在25℃下CPNMA对MO的吸附行为更符合...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型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CPNMA),并对其吸附废水中甲基橙(MO)的性能进行探究。利用SEM、FT-IR、TG及XPS对CPNMA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发现,在25℃下CPNMA对MO的吸附行为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平衡时间为960 min,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71.6 mg/g。分析了吸附温度和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35℃及溶液pH=6时CPNMA可以呈现出最佳的吸附效果。综合分析,CPNMA的吸附机理包括氢键、静电作用、范德华力、n-π相互作用、表面吸附和孔隙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羟甲基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水凝胶 甲基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抗生素的吸附
4
作者 王自娜 付义乐 +3 位作者 田乐 王宝杰 关丽 董社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170,共12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KC)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利用聚多巴胺(PDA)包覆,以明胶(Gel)为骨架材料,通过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得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明胶/改性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复合气凝胶(GGB)。利用SEM,FTI... 采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KC)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利用聚多巴胺(PDA)包覆,以明胶(Gel)为骨架材料,通过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得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明胶/改性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复合气凝胶(GGB)。利用SEM,FTIR,XPS等对GGB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不同条件(pH值、接触时间、温度、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对GGB吸附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LEV)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合未改性GO的复合气凝胶(GGO)相比,复合改性后GO的复合气凝胶GGB对LEV的吸附量提升了3倍以上。GGB对LEV的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476.42 mg/g。此外,经5次吸附脱附循环后,GGB对LEV的平衡吸附量仍在80 mg/g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GB复合气凝胶有望作为一种去除废水中LEV污染物的良好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气凝胶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改性氧化石墨烯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工艺
5
作者 杨长娥 张海龙 +6 位作者 谌刚 杨凡 龚任 韩立娟 贺军波 齐玉堂 张维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为提高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效率,在对比不同改性蒙脱土对玉米油中ZEN脱除效果的基础上,以ZEN吸附脱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ZEN... 为提高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效率,在对比不同改性蒙脱土对玉米油中ZEN脱除效果的基础上,以ZEN吸附脱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ZEN的工艺条件(1627-MMT添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并测定脱毒前后玉米油的理化性质及总甾醇和总生育酚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相比其他3种改性蒙脱土,1627-MMT的ZEN脱除效果最佳;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ZEN的最优工艺条件为1627-MMT添加量5%、吸附温度105℃、吸附时间23 min,在此条件下ZEN吸附脱除率为(89.16±0.10)%,脱毒后玉米油中ZEN含量为349.64μg/kg,符合欧盟标准限量要求(≤400μg/kg);脱毒后玉米油的红值下降了72.34%,酸值下降了41.67%,过氧化值下降了42.00%,总甾醇和总生育酚的保留率分别为92.07%和85.34%,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综上,1627-MMT不仅可有效脱除玉米油中ZEN,还可降低玉米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及色泽,并对玉米油中的甾醇、生育酚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在玉米油中ZEN的脱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化妆品中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6
作者 汤娟 丁友超 +4 位作者 费晓庆 吴斌 钱志娟 陈山丹 李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9-653,共5页
建立了测定多种化妆品中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体积比2∶1)超声分散后,加入氯化钠进行振荡提取,取上层有机相分析。采用AcclaimTM Surfactant柱(150 mm×4.6 mm,5&... 建立了测定多种化妆品中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体积比2∶1)超声分散后,加入氯化钠进行振荡提取,取上层有机相分析。采用AcclaimTM Surfactant柱(150 mm×4.6 mm,5µm)分离,以乙腈和10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pH 5.5)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可在18 min内实现有效分离,在10~2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4,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3.27 mg/kg和9.96 mg/kg。在100、500、1000 mg/kg加标水平下,卸妆油等10种典型空白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2.5%~101%,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大于6.3%。采用该方法对133个市售样品进行检测,1个乳液样品中DSDMAC的测定值超出法规要求。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种化妆品中DSDMAC的测定,可为化妆品的质量安全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对钨和SiO_(2)去除速率选择性的影响
7
作者 李丁杰 周建伟 +4 位作者 罗翀 王辰伟 孙纪元 杨云点 冯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08,共7页
为了提高钨(W)和SiO_(2)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的去除速率选择比,提出将绿色环保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作为SiO_(2)去除速率的抑制剂;以普通硅溶胶为磨料,研究酸性抛光液中不同PDADMAC添加量对W和SiO_(2)去除速率以及... 为了提高钨(W)和SiO_(2)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的去除速率选择比,提出将绿色环保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作为SiO_(2)去除速率的抑制剂;以普通硅溶胶为磨料,研究酸性抛光液中不同PDADMAC添加量对W和SiO_(2)去除速率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探究PDADMAC在CMP过程中对W和SiO_(2)的不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PDADMAC添加量的增加,W的去除速率小幅度下降,SiO_(2)的去除速率大幅度下降,从而提高了W和SiO_(2)之间的去除速率选择比;PDADMAC会在W表面发生静电吸引作用和在SiO_(2)表面发生吸附作用,这些作用会明显增加W和SiO_(2)的去除速率选择比和改善W和SiO_(2)镀膜片的表面质量;以PDADMAC为抑制剂,使用普通硅溶胶为磨料即可实现较高的W去除速率和较高的W和SiO_(2)去除速率选择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去除速率选择性 表面粗糙度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惠昱晨 马晓燕 +3 位作者 陈智群 张皋 宋颖 侯秀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2-928,共7页
本论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将氧化石墨烯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进行修饰,得到1227非共价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1227)。用拉曼光谱、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表面能谱技术表征了其化学结构;... 本论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将氧化石墨烯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进行修饰,得到1227非共价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1227)。用拉曼光谱、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表面能谱技术表征了其化学结构;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剥离情况和微观形貌;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季铵盐改性后,1227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插入到GO片层之间,使GO片层进一步剥离,且在极性较弱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增加。热失重分析表明,GO-1227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约70℃。将GO-1227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PMMA-b-PS)凝胶聚电解质复合,制备了纳米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NGPE),并用交流阻抗法测试其电性能,发现占聚电解质总质量2‰的GO-1227可以将其离子电导率提高8.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改性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DMDAAC-AM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9
9
作者 范宏 陈卓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5,共4页
以淀粉 (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丙烯酰胺 (AM)为原料 ,采用 Fe2 + - H2 O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合成了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和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接枝体系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阳离子度等因素的影响 ,得到了 Fe2 + ... 以淀粉 (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丙烯酰胺 (AM)为原料 ,采用 Fe2 + - H2 O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合成了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和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接枝体系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阳离子度等因素的影响 ,得到了 Fe2 + - H2 O2 -抗坏血酸引发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DMDAAC-AM 接枝共聚物 合成 表征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BA·2HCl-NaHSO_3引发下DMDAAC-AM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万忠 乔学亮 +1 位作者 陈建国 李绵贵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98-2003,共6页
采用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AIBA·2HCl)和NaHSO3(RH)组成的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溶液的pH值、引发剂复配和加料方式等因素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共聚合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nAM∶nDMDAAC=... 采用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AIBA·2HCl)和NaHSO3(RH)组成的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溶液的pH值、引发剂复配和加料方式等因素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共聚合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nAM∶nDMDAAC=4∶1、ω(monomer)=30%和引发剂AIBA·2HCl-RH的浓度为1·0×10-4mol·L-1的条件下,pH=7·0时,DMDAAC-AM共聚物的特性黏数达11·56dl·g-1;pH=10·0时,特性黏数最高达13·60dl·g-1.采取连续加料方式,可获得阳离子度38·8%,特性黏数达11·61dl·g-1的共聚物.进一步测得该引发体系30℃下,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3·25kJ·mol-1,单体的竞聚率为γAM=6·800,γDMDAAC=0·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共聚 AIBA·2HCl-RH引发剂 竞聚率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催化氧化法降解杀菌剂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晓囡 滕厚开 +1 位作者 谢陈鑫 赵慧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66,共5页
采用光电催化氧化法降解季铵盐类杀菌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废水。以紫外灯为光源,DSA电极为阳极,石墨电极为阴极,考察了阳极材料、光催化剂投加量、外加电场强度、极板间距、初始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电催化氧... 采用光电催化氧化法降解季铵盐类杀菌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废水。以紫外灯为光源,DSA电极为阳极,石墨电极为阴极,考察了阳极材料、光催化剂投加量、外加电场强度、极板间距、初始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电催化氧化过程的最佳外加偏压为20 V,光催化剂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0.3 g/L,极板间距为0.5 cm,pH为8.27,反应3 h后1227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87%,TOC去除率达到92%。光电催化氧化法的降解率高于单纯的光催化氧化和电催化氧化降解率之和,表现出一定的光电协同作用。降解后1227的季铵盐、十二烷基长碳链及芳环结构均被破坏,有机物被充分地降解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催化氧化 TIO2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的合成和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昌辉 谢瑜 +1 位作者 徐旋 赵霞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利用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TS)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DDA)反应,合成了N,N-二甲基-N-十二烷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化铵(DDATAC)。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溶剂等因素对DDATAC收率的影响。较佳反应条件为:n(CTS)∶n(DDA)=1.0∶1.1... 利用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TS)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DDA)反应,合成了N,N-二甲基-N-十二烷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化铵(DDATAC)。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溶剂等因素对DDATAC收率的影响。较佳反应条件为:n(CTS)∶n(DDA)=1.0∶1.1,二甲亚砜为溶剂,于120℃反应30 h,DDATAC收率为91.37%。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确定产物的化学结构,最后测定了产物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有机硅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一定的抗菌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N N-二甲基-N-十二烷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化铵 合成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碳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絮凝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乔宇 郭睿 李彩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5-560,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疏水单体、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阳离子单体,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法合成了氟碳型共聚物P(AM-DMDAAC-HFMA)。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疏水单体、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阳离子单体,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法合成了氟碳型共聚物P(AM-DMDAAC-HFMA)。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pH值、引发剂用量、疏水单体加入量等因素对P(AM-DMDAAC-HFMA)产率及其阳离子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P(AM-DMDAAC-HFMA)的絮凝性能和对含油废水的除油效果。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55℃、聚合体系pH=7、引发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m(AM)∶m(DMDAAC)∶m(HFMA)=68∶22∶10、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8%的条件下,三元共聚物P(AM-DMDAAC-HFMA)的产率及其阳离子度最高,其对硅藻土悬浮液有较好的絮凝性能;在温度20℃、硅藻土悬浮液pH=7、P(AM-DMDAAC-HFMA)投加量10mg/L条件下,硅藻土悬浮液上清液透光率和絮凝时间分别为99.5%和10s。与聚丙烯酰胺(PAM)、实验室合成P(AM-DMDAAC)相比,P(AM-DMDAAC-HFMA)对含油废水具有优越的除油效果;当共聚物加入量为30mg/L、温度40℃、pH=10时,除油率达到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疏水缔合 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盐两性高分子聚合物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岩峰 石永安 +1 位作者 张玉苍 赵德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9-475,共7页
以木质素磺酸盐、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得木质素磺酸盐两性絮凝剂(LDA),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50℃,共聚时间6h,固含量20%,引发剂质量分数0.1%,单体与木质素磺酸盐质量比4∶1,AM... 以木质素磺酸盐、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得木质素磺酸盐两性絮凝剂(LDA),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50℃,共聚时间6h,固含量20%,引发剂质量分数0.1%,单体与木质素磺酸盐质量比4∶1,AM与DMDAAC质量比2∶1.产品LDA的特性黏度为635.2mL/g,接枝效率为99.2%,阳离子度为26.8%.利用红外、氢核磁共振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4种污水进行絮凝处理,COD均达到排放标准,同时产品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絮凝剂 木质素磺酸盐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增敏硝普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 被引量:6
15
作者 占海红 仉华 +1 位作者 李全民 杜新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4-787,共4页
本文建立了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增敏作用下硝普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的方法。研究表明:在碱性条件下,甲硝唑与硝普钠反应生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红褐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0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9.8×103L.mol-1.c... 本文建立了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增敏作用下硝普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的方法。研究表明:在碱性条件下,甲硝唑与硝普钠反应生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红褐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0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9.8×103L.mol-1.cm-1。甲硝唑在0.70~3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31+0.057C(μg.mL-1),线性相关系数r=0.9994,RSD为0.34%,检测限(3σ/k)为0.61μg.mL-1。本方法可用于甲硝唑注射液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9.0~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甲硝唑 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制备季铵盐聚合物/纳米ZnO复合抗菌剂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党鸽 陈琛 +1 位作者 吕斌 马建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45,共8页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甲基丙烯酸(MAA)、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纳米ZnO为原料,通过原位法制备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纳米ZnO(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考察了纳米ZnO用量对复...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甲基丙烯酸(MAA)、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纳米ZnO为原料,通过原位法制备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纳米ZnO(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考察了纳米ZnO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XRD和T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其应用于棉织物整理中。结果表明:当纳米ZnO为0.8%时,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的稳定性最佳;复合材料中存在环氧基团以及纳米氧化锌的特征吸收峰,纳米ZnO在复合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将其整理织物后,与原布相比,经10次标准洗涤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高达80%以上,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可达75%以上,具有良好的耐洗牢度;经过整理后的织物断裂强力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纳米ZNO 羧基 抗菌 耐洗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DMDAAC在彩喷纸涂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尤鹏 陈克复 +3 位作者 赵传山 杨仁党 吕新莲 杨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2,共4页
探讨了实验室自制阳离子固着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olyDMDAAC)对彩色喷墨打印纸涂料黏度(剪切黏度)、Zeta电位的影响,以及对彩色喷墨打印纸油墨吸收性、打印光密度、耐水性能的影响,并与其他阳离子固着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探讨了实验室自制阳离子固着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olyDMDAAC)对彩色喷墨打印纸涂料黏度(剪切黏度)、Zeta电位的影响,以及对彩色喷墨打印纸油墨吸收性、打印光密度、耐水性能的影响,并与其他阳离子固着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阳离子固着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涂层表面与油墨粒子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喷墨打印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阳离子固着剂 彩色喷墨打印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F-DMDAAC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含铊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友泽 成应向 +2 位作者 付广义 赵媛媛 陈才丽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7,共6页
将自制聚硅酸铝铁(PSAF)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复配,制备了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SAF-DMDAAC,并将其用于含铊废水的处理。表征结果显示:PSAF与DMDAAC先利用氢键形成聚合体后脱水,然后DMDAAC链上的烯基双键与PSAF中的聚铁、聚铝基... 将自制聚硅酸铝铁(PSAF)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复配,制备了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SAF-DMDAAC,并将其用于含铊废水的处理。表征结果显示:PSAF与DMDAAC先利用氢键形成聚合体后脱水,然后DMDAAC链上的烯基双键与PSAF中的聚铁、聚铝基团发生桥联反应,以配位键形式将基团引入DMDAAC链,形成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制备的最优条件为(Al+Fe)与Si的摩尔比2∶1、Al与Fe的摩尔比1∶2、60%(w)DMDAAC溶液加入量0.8%(w);废水处理的最优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0.8 g/L、废水pH 9.5、沉降时间10 min;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废水的色度、浊度、铊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0%,96.4%,95.6%,处理后废水的色度、浊度、铊质量浓度分别为10度、6 NTU、13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铝铁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复合絮凝剂 含铊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PDMDAAC有机-无机杂化絮凝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绍阶 冯欣蕊 +1 位作者 李晓恩 向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用过硫酸铵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聚合氯化铝(PAC)-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杂化絮凝剂。电导率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AC-PDMDAAC之间以共价键性质键合。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杂化絮凝剂结构疏松,更易发挥吸附架桥... 用过硫酸铵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聚合氯化铝(PAC)-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杂化絮凝剂。电导率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AC-PDMDAAC之间以共价键性质键合。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杂化絮凝剂结构疏松,更易发挥吸附架桥作用。实验得到合成杂化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单体用量为m(单体)/m(PAC)=30/10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7%,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3h。絮凝实验结果表明,杂化型高分子絮凝剂在投药量为8 mg/L时,絮凝效果明显优于复配型或PAC单独使用时的絮凝效果,浊度去除率达9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絮凝剂 聚合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AMPS/DMDAAC共聚物钻井液降粘剂性能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谢建宇 王旭 +2 位作者 张滨 周乐群 王亚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34-436,443,共4页
对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钻井液降粘剂在钻井液中的降粘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并利用I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借助热分析考察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降粘剂可以显... 对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钻井液降粘剂在钻井液中的降粘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并利用I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借助热分析考察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降粘剂可以显著降低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加入0.5%降粘剂的淡水基浆,高温降粘率可以达到92.1%,并且具有较好的抑制性和抗盐、抗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 降粘剂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