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酸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暴露导致小鼠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梦贞 余芸 +4 位作者 黄倩倩 张伦 陶文康 蒋月 王建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62-2069,共8页
目的探讨叶酸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暴露诱发小鼠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叶酸高剂量(H-FA)组、DEHP组、DEHP+叶酸低剂量(DEHP+L-FA)组、DEHP+叶酸高剂量(DEHP+H-FA)... 目的探讨叶酸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暴露诱发小鼠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叶酸高剂量(H-FA)组、DEHP组、DEHP+叶酸低剂量(DEHP+L-FA)组、DEHP+叶酸高剂量(DEHP+H-FA)组,每组6只。H-FA组、DEHP+L-FA组和DEHP+H-FA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叶酸灌胃,Control组和DEHP组灌胃等量的PBS溶液。2 h后,DEHP组、DEHP+L-FA组和DEHP+H-FA组给予含200 mg/kg DEHP的玉米油,Control组和H-FA组灌胃等量的纯玉米油,共灌胃4周。记录小鼠每天的体质量和摄食量,收集血液和肝组织。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LC-MS/MS检测小鼠血清胆汁酸谱;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胆汁酸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HP组小鼠每日摄食量明显下降,体质量从第10天开始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DEHP组相比,DEHP+L-FA组与DEHP+H-FA组小鼠的体质量和摄食量基本不变(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DEHP组小鼠肝质量指数、血清TBA及ALP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肝组织可见汇管区扩大,胆管变形增生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DEHP组相比,DEHP+L-FA组与DEHP+H-FA组小鼠肝质量指数均明显下降(P值均<0.01),DEHP+H-FA组的血清TBA和ALP均显著下降(P值均<0.05),叶酸干预后小鼠肝组织形态结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DEHP组小鼠肝脏SOD含量明显下降(P<0.05),肝脏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DEHP组相比,MDA和SOD含量在DEHP+H-FA组均显著回调(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DEHP组小鼠血清中α-鼠胆酸(α-MCA)、β-鼠胆酸(β-MCA)、去氧胆酸(DCA)、石胆酸(LCA)、牛磺胆酸(TCA)、牛磺去氧胆酸(TDCA)、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牛磺-β-鼠胆酸(T-β-MCA)、牛磺-α-鼠胆酸(T-α-MCA)、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牛磺石胆酸(TLCA)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熊去氧胆酸(UDCA)明显降低(P<0.05);与DEHP组相比,血清中DCA、LCA、TCA、TDCA、TUDCA、T-β-MCA、T-α-MCA、THDCA、TLCA在DEHP+H-FA组均明显回调(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DEHP组小鼠肝脏FXR和CYP3A1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值均<0.01),CYP7A1和MRP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值均<0.01);与DEHP组相比,肝脏FXR和CYP3A11蛋白表达量在DEHP+L-FA组和DEHP+H-FA组中均明显下调(P值均<0.05);MRP2蛋白表达量在DEHP+L-FA组DEHP+H-FA组中均显著上调(P值均<0.05);CYP7A1蛋白表达量在DEHP+H-FA组中显著上调(P<0.05)。结论叶酸对DEHP暴露导致的小鼠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调节胆汁酸合成、代谢与转运从而维持胆汁酸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叶酸 胆汁淤积 胆汁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诱发小鼠胆汁淤积和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佳怡 余芸 +2 位作者 赵凡 叶露 王建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诱发小鼠胆汁淤积和肝损伤机制研究。方法体内实验:将成年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DEHP组(200 mg·kg^(−1)·d^(−1)),共灌胃4周,建立胆汁淤积模型。收集所有小鼠血液与肝...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诱发小鼠胆汁淤积和肝损伤机制研究。方法体内实验:将成年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DEHP组(200 mg·kg^(−1)·d^(−1)),共灌胃4周,建立胆汁淤积模型。收集所有小鼠血液与肝组织,生化仪检测血清、肝脏总胆汁酸(TBA)水平,酶标仪检测ALP、GGT;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LC-MS/MS)检测小鼠肝脏胆汁酸谱。体外实验:培养小鼠肝细胞AML-12,使用DEHP(250μmol/L)以及去氧胆酸(DCA)(125μmol/L)和鹅去氧胆酸(CDCA)(125μmol/L)处理细胞24 h,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体内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EHP组小鼠肝体比,血清TBA、ALP、GGT及肝脏TBA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4.396、−5.109、−8.504、−3.792和−7.974,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肝脏胆汁酸谱中胆酸(CA)、CDCA、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DCA及熊去氧胆酸(UDCA)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2.802、−3.177、−2.633、−2.874和−2.311,P值均<0.05)。DEHP组小鼠肝脏HE染色显示为汇管区扩大、胆管变形、胆管周围伴有炎性细胞浸润,且肝脏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2.539、−2.823和−4.636,P值均<0.05)。体外实验显示:0~1000μmol/L DEHP处理后肝细胞活力实际数值相差不超过15%,分别使用125、250以及500μmol/L的DEHP刺激后,肝细胞的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与单独使用DEHP刺激相比,CDCA联合DEHP刺激上调了细胞炎症因子IL-1βmRNA水平(P<0.01);DCA与DEHP联合刺激可显著增加细胞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mRNA水平(P值均<0.01)。结论DEHP暴露导致小鼠胆汁淤积肝病的发生并诱发肝脏炎症,这可能与其促进有毒胆汁酸的产生进而加剧炎性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环境污染物 胆汁淤积 胆汁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04-Cyanex923混合溶剂萃取铟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瑾 刘大星 +1 位作者 王春 戴猷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研究了 P2 0 4、P50 7、Cyanex 92 3及 P2 0 4单一体系与 3种中性有机磷萃取剂 (Cyanex 92 3、TRPO、TBP)组成的混合体系对 In( )、Fe( )的萃取和反萃性能 .发现在 P2 0 4中加入 Cyanex92 3使 In( )的萃取率略有下降 ,反萃率提高 .红外... 研究了 P2 0 4、P50 7、Cyanex 92 3及 P2 0 4单一体系与 3种中性有机磷萃取剂 (Cyanex 92 3、TRPO、TBP)组成的混合体系对 In( )、Fe( )的萃取和反萃性能 .发现在 P2 0 4中加入 Cyanex92 3使 In( )的萃取率略有下降 ,反萃率提高 .红外光谱分析证明 P2 0 4与 Cyanex 92 3存在缔合作用 ,抑制 P2 0 4与 In( )和 Fe( )的离子交换反应 ,可以提高过程的反萃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anex923 P204 混合溶剂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络合萃取邻氨基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崔节虎 李德亮 +1 位作者 郑宾国 刘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2-365,共4页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为萃取剂,研究稀释剂种类、萃取剂浓度、溶液的初始pH值、溶液中甲(乙)醇等因素对邻氨基酚(OAP)稀溶液分配比(D)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pH值在7左右时,D有最大值;D值随二(2-乙基己基)磷酸浓度的增大而...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为萃取剂,研究稀释剂种类、萃取剂浓度、溶液的初始pH值、溶液中甲(乙)醇等因素对邻氨基酚(OAP)稀溶液分配比(D)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pH值在7左右时,D有最大值;D值随二(2-乙基己基)磷酸浓度的增大而提高,且在极性环境要优于惰性环境;甲(乙)醇是影响萃取结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萃取 邻氨基苯酚 二(2-乙基己基)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与三烷基叔胺N235协同萃取钼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盈 李艳玲 +1 位作者 权新军 廖伍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53-1356,共4页
研究了P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HA)和N235(三烷基叔胺,R3N)二元体系在HC l介质中对金属钼的萃取。结果表明,P204和N235混合萃取剂在萃取钼时存在协同效应,并且在N235摩尔分数为0.7时协萃系数为2.24;考察了溶液酸度、P204或N235浓度及... 研究了P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HA)和N235(三烷基叔胺,R3N)二元体系在HC l介质中对金属钼的萃取。结果表明,P204和N235混合萃取剂在萃取钼时存在协同效应,并且在N235摩尔分数为0.7时协萃系数为2.24;考察了溶液酸度、P204或N235浓度及温度对萃取钼的影响,确定了协萃络合物为(R3NH)3.HMo8O26.(HA)2,并比较了负载前后有机相的红外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萃取 三烷基叔胺 二-(乙基己基)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EHPA萃取稀土的有机相红外光谱及添加DMHPA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沈玉华 王笃金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35,共4页
本文研究了部分皂化的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正庚烷体系萃取稀土离子Y3+、Pr3+、Nd3+、Eu3+后有机相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发现不同稀土离子与萃取剂的配位能力有差异,并且皂化度对... 本文研究了部分皂化的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正庚烷体系萃取稀土离子Y3+、Pr3+、Nd3+、Eu3+后有机相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发现不同稀土离子与萃取剂的配位能力有差异,并且皂化度对萃取有机相中P=O谱带的频率和吸收强度皆有影响。在D2EHPA中加入二(1-甲基庚基)磷酸(DMH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萃取有机相 FTIR D2EHPR DMHPA 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L-异亮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阳生 张瑾 戴猷元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5-419,共5页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正辛烷及D2EHPA-正辛醇萃取L-异亮氨酸为对象,研究了D2EHPA浓度、L-异亮氨酸初始浓度以及pH值对萃取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涉及的pH值范围内,分配系数先随pH的增加而增大,在3.5<...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正辛烷及D2EHPA-正辛醇萃取L-异亮氨酸为对象,研究了D2EHPA浓度、L-异亮氨酸初始浓度以及pH值对萃取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涉及的pH值范围内,分配系数先随pH的增加而增大,在3.5<pH<5区域,pH值对分配系数的影响较小。分配系数还随D2EHP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正辛醇加入有机相,萃取分配系数增大。D2EHPA与L-异亮氨酸生成萃合比为1∶1或2∶1的萃合物。证实了在D2EHPA萃取L-异亮氨酸的过程中存在着质子转移反应。建立的萃取平衡分配系数关联式的拟合精度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质子转移反应 离子交换反应 L-异亮氨酸 二(2-乙基己基)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酯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欧远辉 丁雪佳 +1 位作者 张龙 韩政达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82,共5页
以环己烷-1,2-二甲酸酐(HHPA)与异辛醇为原料,甲烷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环保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酯(DEHCH),并与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的增塑性能进行了对比。经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醇酐摩尔比为2.6∶1.0,... 以环己烷-1,2-二甲酸酐(HHPA)与异辛醇为原料,甲烷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环保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酯(DEHCH),并与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的增塑性能进行了对比。经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醇酐摩尔比为2.6∶1.0,催化剂用量为酸酐质量的0.25%,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2h,酯化率可达到97.89%。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表征了产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力学性能的对比可知,合成的DEHCH与DEHP有着相似的增塑性能,可以作为一种替代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增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1 2-二甲酸二异辛酯 甲烷磺酸 酯化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L-精氨酸 被引量:5
9
作者 翁连进 邹建辉 +1 位作者 王士斌 甘林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06-1008,共3页
The extraction of L-Arginine with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D2EHPA) has been studied as functions of equilibrium pH, D2EHPA concentration, L-Arginin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NH 4C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 The extraction of L-Arginine with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D2EHPA) has been studied as functions of equilibrium pH, D2EHPA concentration, L-Arginin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NH 4C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The beffer extrac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condition of pH=5~7, D2EHPA 0.2~0.4 mol/L, NH 4Cl<0.2 mol/L and low temperature. Th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of L-Arg depends on the saturation extraction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L-精氨酸 二(乙基己基)磷酸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化P_(204)/煤油微乳体系分离L-苯丙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富荣 张萍 吴志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研究了P204-煤油-NaOH组成的微乳液膜配方及其稳定性。通过该液膜体系对L-苯丙氨酸水溶液进行提取实验,考察了P204的浓度、乳水比、外水相pH值、膜相重复使用次数、分离时间等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液膜不仅稳定性好,无... 研究了P204-煤油-NaOH组成的微乳液膜配方及其稳定性。通过该液膜体系对L-苯丙氨酸水溶液进行提取实验,考察了P204的浓度、乳水比、外水相pH值、膜相重复使用次数、分离时间等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液膜不仅稳定性好,无明显溶胀和泄漏,分离速度快,而且分离效果好,可自动破乳,油相可重复多次使用,对L-苯丙氨酸的一次性提取率达8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煤油 微乳 液膜 L-苯丙氨酸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二(2-乙基已基)膦酸体系萃取水溶液中铜离子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左丹英 朱宝库 +1 位作者 王绍洪 徐又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0-154,159,共6页
研究了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萃取器中二(2-乙基已基)辟酸萃取金属铜离子的工艺条件以及溶剂夹带,分析了原料的PH值、两相流速、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以及萃取膜面积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流速、萃取膜面积对萃取率基本无... 研究了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萃取器中二(2-乙基已基)辟酸萃取金属铜离子的工艺条件以及溶剂夹带,分析了原料的PH值、两相流速、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以及萃取膜面积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流速、萃取膜面积对萃取率基本无影响,而水溶液的pH值和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的改变使萃取率在40%~99%之间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整个萃取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来源于D2EHPA和Cu^2+的界面配位络合反应阻力,当铜浓度比较高时,传质阻力或传质系数与铜浓度无关,其值基本不变;而当铜浓度降低时,传质阻力随着铜浓度的降低而增大,传质系数则随着铜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 膜萃取 铜离子 二(2-乙基已基)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化P_(204)微乳体系萃取大豆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富荣 施华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研究了NaOH皂化P204/正辛烷微乳体系萃取大豆蛋白的机理和工艺,考察了大豆加入量、P204的浓度、NaOH的浓度、萃取时间、水相pH值及离子强度等对大豆蛋白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微乳体系萃取大豆蛋白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大豆粉与微... 研究了NaOH皂化P204/正辛烷微乳体系萃取大豆蛋白的机理和工艺,考察了大豆加入量、P204的浓度、NaOH的浓度、萃取时间、水相pH值及离子强度等对大豆蛋白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微乳体系萃取大豆蛋白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大豆粉与微乳液的质量体积比1∶10,P204在油相中浓度0.8 mol/L,NaOH的浓度1.25 mol/L,萃取时间15 min,外水相pH值5,萃取率可达88.48%。通过调节水相pH和离子强度可实现大豆蛋白的萃取和反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P204 大豆蛋白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单硫代磷酸萃取铟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兴芝 葛永澄 宋玉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1007-1008,共2页
目前采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铟在生产上虽获得广泛应用,但反萃取又转入盐酸体系,腐蚀刺激性较强.改用D2EHMTPA萃取铟可能较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从硫酸溶液中考察了D2EHMTPA萃取铟的性能,并... 目前采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铟在生产上虽获得广泛应用,但反萃取又转入盐酸体系,腐蚀刺激性较强.改用D2EHMTPA萃取铟可能较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从硫酸溶液中考察了D2EHMTPA萃取铟的性能,并与D2-EHPA和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D2EHDTPA)作比较,以了解这类萃取剂结构上的差别对萃取铟的影响,这对选择及合成高效能萃取剂分子也是有意义的,还应用斜率法、饱和法确定了萃取平衡反应及萃合物组成,根据IR与NMR探讨了D2EHMTPA萃取铟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ZEHMTPA 萃取 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有机磷萃取剂P204促进普通小球藻(Chlore11a vulgaris)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赞 田世忠 +1 位作者 翁建华 张甬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0-126,共7页
本文以普通小球藻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有机磷萃取剂P204在低浓度(<EC_(50))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普通小球藻的生长量、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碱性磷酸酶活力等都有明显的增长,表明在低浓度时,P204对普通小... 本文以普通小球藻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有机磷萃取剂P204在低浓度(<EC_(50))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普通小球藻的生长量、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碱性磷酸酶活力等都有明显的增长,表明在低浓度时,P204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有明显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 萃取剂 小球藻 毒性研究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萃取Fe^(3+)的萃合物结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宏瑞 张蕾 +1 位作者 李冬雪 孙永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8-543,共6页
以分离制革污泥淋滤液中Fe3+和Cr3+为背景,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分别从氯化物和硫酸盐介质中萃取Fe3+的效率,并应用配位化学理论结合MINTEQ程序,推测了可能的萃合物结构,讨论了D2EHPA浓度、溶液pH、溶液中阴离子对萃合物结... 以分离制革污泥淋滤液中Fe3+和Cr3+为背景,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分别从氯化物和硫酸盐介质中萃取Fe3+的效率,并应用配位化学理论结合MINTEQ程序,推测了可能的萃合物结构,讨论了D2EHPA浓度、溶液pH、溶液中阴离子对萃合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l-浓度介质中,萃合物结构为FeA3(HA)2(H2O).在高Cl-浓度介质中,萃合物结构为FeClA2(HA)3.在SO42-介质中,萃合物结构为FeSO4A(HA)2(H2O)2和Fe2SO4(OH)2A(H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萃取 FE^3+ 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 萃合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煤油液膜萃取锌(Ⅱ)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鼎胜 马铭 +1 位作者 曾鑫华 谢青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50,共4页
研究了反萃相H2 SO4浓度、料液H+浓度、温度对二 ( 2 乙基己基 )磷酸 煤油液膜体系迁移Zn2 +的影响 .当膜相载体浓度改变及添加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Span 80时 ,用大块液膜测定了膜 料液界面的萃取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1和膜 反萃相界... 研究了反萃相H2 SO4浓度、料液H+浓度、温度对二 ( 2 乙基己基 )磷酸 煤油液膜体系迁移Zn2 +的影响 .当膜相载体浓度改变及添加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Span 80时 ,用大块液膜测定了膜 料液界面的萃取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1和膜 反萃相界面的反萃取表观速率常数k2 ,并进行了相应的动力学分析 .实验证明 ,Zn2 +的迁移可用 2个连续单向不可逆的一级反应来描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 液膜萃取 迁移动力学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体系中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P227)萃取铁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峰 李林艳 张覃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P227)在盐酸介质中萃取Fe(Ⅲ),考察了两相接触时间、两相体积比、pH等对Fe(Ⅲ)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取剂盐酸浓度、相比、反萃取级数对Fe(Ⅲ)反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227对Fe(Ⅲ)的萃取率随料液pH...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P227)在盐酸介质中萃取Fe(Ⅲ),考察了两相接触时间、两相体积比、pH等对Fe(Ⅲ)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取剂盐酸浓度、相比、反萃取级数对Fe(Ⅲ)反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227对Fe(Ⅲ)的萃取率随料液pH升高而增大,lgD-pH呈直线关系;在两相接触时间10 min、Vo∶Va=1∶1、pH=1.50条件下,P227对Fe(Ⅲ)的最大负载容量为11.6g/L;用盐酸(3mol/L)作反萃取剂,控制Va∶Vo=1∶1、5级反萃取,Fe(Ⅲ)反萃取率达99%;经过20次萃取—反萃取—洗涤循环,萃取剂仅有微量损失,Fe(Ⅲ)萃取率下降幅度不大,萃取剂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P227) 溶剂萃取 Fe(Ⅲ)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磷酸-石蜡萃取镧(Ⅲ)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覃海错 覃诚真 +2 位作者 陈玉鲜 陈建玲 伍雪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2期31-36,共6页
报导二-(2-乙基己基)磷酸-石蜡体系萃取镧(Ⅲ)的机理,测得其萃合物为La(HA_2)_3考查了温度对萃取L_a^3-的影响,求得不同pH下的萃取反应热。
关键词 二-(2-乙基己基)磷酸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TiO_2催化合成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洪特 于兵川 葛胜祥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9期13-15,共3页
以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为催化剂合成了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投料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5%(占总投料量质量分数)、酸醇投料比为n(己二酸)∶n(2-EH)=1... 以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为催化剂合成了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投料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5%(占总投料量质量分数)、酸醇投料比为n(己二酸)∶n(2-EH)=1∶2.5、反应温度195~200℃、反应时间2.5 h,此时产品收率达97.6%。催化剂可重复使用6次,再生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体超强酸 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 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H_2O皂化二-(2-乙基己基)磷酸微乳液体系的溶水过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平 王玉鑫 杨开霞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28,共4页
研究了NH3·H2 O皂化二 - (2 -乙基己基 )磷酸微乳液体系增溶水过程微观结构的转变 ,测定了增溶水过程电导率和粘度的变化 ,以及在一定溶水量时电导率和温度的关系 。
关键词 HN3·H2O 二-(2-乙基已基)磷酸/异辛烷 微乳液 液水过程 活化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