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3种蚜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宫亚军 石宝才 +2 位作者 路虹 张胜利 魏蕾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98,共3页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豆蚜、豌豆蚜、豌豆修尾蚜3种蚜虫发育历期、产仔量、寿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豆蚜发育起点为(6.05±1.44)℃,有效积温为(106.63±9.19)日度;豌豆蚜发育起点为(5.69±1.72...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豆蚜、豌豆蚜、豌豆修尾蚜3种蚜虫发育历期、产仔量、寿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豆蚜发育起点为(6.05±1.44)℃,有效积温为(106.63±9.19)日度;豌豆蚜发育起点为(5.69±1.72)℃,有效积温(113.01±2.98)日度;豌豆修尾蚜发育起点为(4.02±2.22)℃,有效积温为(131.45±29.84)日度,3种蚜虫最适发育温度为19~23℃,在19℃时产仔量最多,其中以豌豆蚜的繁殖能力最强,达69.5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豌豆蚜 豌豆修尾蚜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田重要杂草不同生活阶段的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乾锦 陈家骅 +2 位作者 杨建全 官宝斌 张玉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研究了烟田重要杂草稗草、两栖蓼、马唐、雀舌草和莎草的萌发生长与出草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 ,从吸胀到露白、萌发与出草阶段稗草、两栖蓼、马唐、雀舌草、莎草的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分别为 6 .0 5、3.5 0、1.49、3.6 5、3 .9... 研究了烟田重要杂草稗草、两栖蓼、马唐、雀舌草和莎草的萌发生长与出草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 ,从吸胀到露白、萌发与出草阶段稗草、两栖蓼、马唐、雀舌草、莎草的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分别为 6 .0 5、3.5 0、1.49、3.6 5、3 .93℃与 42 .34、5 3 .13、12 5 .96、47.6 9、78.2 9日度 ,7.73、8.2 3、6 .78、7.86、7.86℃与 46 .0 1、46 .96、5 6 .97、39.72、39.0 7日度 ,7.49、6 .5 1、6 .70、6 .83、6 .96℃与 5 0 .18、5 7.31、77.92、6 0 .2 0、5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生活阶段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宫亚军 石宝才 +3 位作者 王军 廖度 路虹 张芝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1,共4页
经测定明确,美洲斑潜蝇卵的发育起点为(854±166)℃,有效积温为(6240±579)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为(802±299)℃,有效积温为(7221±1189)日度;蛹的发育起点为... 经测定明确,美洲斑潜蝇卵的发育起点为(854±166)℃,有效积温为(6240±579)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为(802±299)℃,有效积温为(7221±1189)日度;蛹的发育起点为(1051±137)℃,有效积温为(14120±1411)日度;卵至蛹的发育起点为(978±105)℃,有效积温为(27074±1977)日度;成虫羽化适宜温度为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生物学 发育起点温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侧沟茧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屈振刚 王金耀 祝丽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0-101,共2页
管侧沟茧蜂是寄生甜菜夜蛾和粘虫等害虫的低龄幼虫寄生蜂。本文以粘虫幼虫为繁殖寄主,对管侧沟茧蜂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发育历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卵-结茧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 1℃,有效积温为115 15日度,茧-羽... 管侧沟茧蜂是寄生甜菜夜蛾和粘虫等害虫的低龄幼虫寄生蜂。本文以粘虫幼虫为繁殖寄主,对管侧沟茧蜂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发育历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卵-结茧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 1℃,有效积温为115 15日度,茧-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 47℃,有效积温为99 47日度。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该寄生蜂最适发育温度为23~27℃,在25℃条件下全世代发育历期为14 6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粘虫 寄生蜂 幼虫 结茧 寄主 世代 甜菜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云玛瑙螺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卫川 吴宇芬 +1 位作者 蔡金发 詹开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5-27,共3页
通过自然变温条件下饲养褐云玛瑙螺 (Achatina fulica Frussac)试验 ,分别用加权平均法和正弦法计算日平均温度 ,经牛顿—马夸法拟合有效积温方程 ,以正弦法略优于加权平均法 ,贝的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 .146 1℃、 2 384.1790日... 通过自然变温条件下饲养褐云玛瑙螺 (Achatina fulica Frussac)试验 ,分别用加权平均法和正弦法计算日平均温度 ,经牛顿—马夸法拟合有效积温方程 ,以正弦法略优于加权平均法 ,贝的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 .146 1℃、 2 384.1790日度。通过恒温下卵孵化试验确定卵的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14.0 2 0 4℃、98.46 45日度。全世代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12 .2 5 43℃、 2 482 .6 43 5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云玛瑙螺 发育零点 有效积温 有害生物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灰食蚜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董坤 董艳 罗佑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7-178,198,共3页
在恒温条件下用甘蓝蚜饲养大灰食蚜蝇,得到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用直线回归法求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 69℃,12 39℃,6 97℃,2 03℃和2 35℃,对应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0... 在恒温条件下用甘蓝蚜饲养大灰食蚜蝇,得到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用直线回归法求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 69℃,12 39℃,6 97℃,2 03℃和2 35℃,对应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0 17d·℃,27 85d·℃,30 98d·℃,78 55d·℃和149 5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灰食蚜蝇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发育历期 蚜虫 捕食性天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严乃胜 罗佑珍 +2 位作者 邱光鹏 董艳 龚元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1-23,共3页
在恒温条件下用新鲜烟叶饲养斜纹夜蛾 ,得到危害烟草的斜纹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用直线回归法求得斜纹夜蛾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为烟草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数据。根据所得数据和云南主要烟区的月平均温度推算得... 在恒温条件下用新鲜烟叶饲养斜纹夜蛾 ,得到危害烟草的斜纹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用直线回归法求得斜纹夜蛾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为烟草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数据。根据所得数据和云南主要烟区的月平均温度推算得到昆明、楚雄、大理 1年发生 3~ 4代 ,玉溪、宜良 4~ 5代 ,宾川、永仁 5~ 6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植物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黑带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董坤 董艳 罗佑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1-223,共3页
在恒温条件下用烟蚜饲养黑带食蚜蝇 ,得到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用直线回归法求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同时记录不同温度下各发育阶段的死亡情况及蛹重 ,分析了温度对黑带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 温度 黑带食蚜蝇 生长发育 直线回归法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捕食性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翅雏蝗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长仲 王保梅 +3 位作者 吴栋国 马隆喜 智华 冯光翰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69-274,共6页
1989-1994年在甘肃省夏河县甘加高山草原的研究结果表明,小翅雏蝗1年发生1代,其卵在地下1.5-3cm土层中越冬,翌年6月上、中旬当5cm土层平均土温达14.3℃左右时开始孵化出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孵化出土盛期。7月下旬始见成虫,8... 1989-1994年在甘肃省夏河县甘加高山草原的研究结果表明,小翅雏蝗1年发生1代,其卵在地下1.5-3cm土层中越冬,翌年6月上、中旬当5cm土层平均土温达14.3℃左右时开始孵化出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孵化出土盛期。7月下旬始见成虫,8月中、下旬成虫开始产卵,9月上旬至中旬末为产卵盛期。整个蝗蝻期为55.28±9.86天,成虫寿命为43.90±12.16天。在自然条件下蝗蝻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641±0.3948℃,有效积温为230.2790±20.8193日度。应用历年5月中旬5cm土层平均土温和6月上旬平均气温,建立发生高峰期的预测模型。此外,根据历年5月上旬降水量,建立发生量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翅雏蝗 生活史 发育起点温度 预测模型 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上桃蚜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长仲 裴星琳 杨振翠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7-50,共4页
在28℃以下,桃蚜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达到30℃时,其发育历期延长。在25℃恒温条件下。成虫寿命平均为 7.38d,单雌产若蚜数平均为 38.29头;在日平均温度为21.29℃的自然变温条件下。成虫寿命... 在28℃以下,桃蚜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达到30℃时,其发育历期延长。在25℃恒温条件下。成虫寿命平均为 7.38d,单雌产若蚜数平均为 38.29头;在日平均温度为21.29℃的自然变温条件下。成虫寿命平均为11.95 d,单雌产若蚜数平均为52.05头。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96℃,有效积温为81.48日℃。药剂防治结果表明,5%蚜虱净乳油2 000倍液、 0.6%虫螨光乳油 1000倍液和 2 000倍液、 20%绿保素乳油 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3d的校正死亡率都在90%以上;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和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差、施药后3d的校正死亡率只有6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生物学特性 药剂防治 辣椒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官宝斌 陈乾锦 +3 位作者 陈家骅 张玉珍 张章华 张建忠 《华东昆虫学报》 1999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对斜纹夜蛾的种群消长、性比、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以及毒力测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的种群消长有两个高峰期;室内测得斜纹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26℃,全世代有效积温为485.54 日度。5... 本文对斜纹夜蛾的种群消长、性比、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以及毒力测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的种群消长有两个高峰期;室内测得斜纹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26℃,全世代有效积温为485.54 日度。5 种药剂对斜纹夜蛾四龄幼虫的毒力从大到小顺序为:敌杀死、万灵、功夫、敌敌畏和氧化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种群消长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幼虫 万灵 发育历期 性比 生态学研究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实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许翔 李琳一 +4 位作者 王冬生 洪晓月 吴娟 袁永达 谢显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6-821,共6页
在同一湿度(53%RH)不同温度(14℃、17℃、20℃、23℃、26℃、29℃、32℃、35oC)及同一温度(26℃)不同湿度(30%RH、53%RH、75.5%RH、85%RH、92.5%RH、100%RH)组合条件下,测定了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Aculops lycopersic... 在同一湿度(53%RH)不同温度(14℃、17℃、20℃、23℃、26℃、29℃、32℃、35oC)及同一温度(26℃)不同湿度(30%RH、53%RH、75.5%RH、85%RH、92.5%RH、100%RH)组合条件下,测定了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Aculops lycopersici(Massee)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湿度对该螨存活率有明显影响,以23℃(53%RH)和75.5%RH(26℃)条件下最高,分别为89.9%和87.1%;其发育历期较短,在14~35℃和30%.100%RH范围内,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湿度升高而延长;番茄刺皮瘿螨的发育起点温度较高,卵、若螨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51、9.02和9.15℃。完成一代需要105、56日·度。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的繁殖力有明显影响,产卵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湿度升高而延长;产卵量在26℃(53%RH)和53%RH(26℃)下最高,每头雌虫产卵分别为44.3粒和42.2粒;26℃(53%RH)和53%RH(26℃)条件下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最高,分别为0.2645和0.2669。结果表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为温度26~29℃、相对湿度5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刺皮瘿螨 发育历期 繁殖力 发育起点温度 内禀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斑叶螨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顾耘 张迎春 李桂舫 《华东昆虫学报》 1998年第2期58-64,共7页
作者于1994-1995年对生活在花生和苹果叶上的二斑叶螨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花生叶片为食料,该螨在25℃、30℃恒温条件和26.5℃-29.1℃变温条件下,其发育历期分别为11.04天、7.96天和... 作者于1994-1995年对生活在花生和苹果叶上的二斑叶螨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花生叶片为食料,该螨在25℃、30℃恒温条件和26.5℃-29.1℃变温条件下,其发育历期分别为11.04天、7.96天和8.64天。雌成螨在25℃、30℃恒温条件和23.8℃-30℃变温条件下,寿命分别是13.14天、10.5天和12.43天;产卵量分别是37.75粒、60.42粒和54.62粒。以苹果叶为食料,该螨在25℃、28℃和30℃恒温条件下,其发育历期分别是11.48天、9.56天和8.63天;雌成螨在25℃、30℃恒温条件和24.4℃-28.1℃变温条件下,其寿命分别为16.75天、14.78天和11.56天;产卵量分别是20粒、31.08粒和33.21粒。在花生上,该螨卵发育的起始温度是6.44℃,有效积温是69.79日度;虫期发育的起始温度是14.65℃,有效积温是74.98日度。在苹果上,卵发育的起始温度是4.61℃,有效积温是82.67日度;虫期发育的起始温度是12.41℃,有效积温是93.99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积温 苹果 二斑叶螨 发育历期 产卵量 花生 温度 生物学研究 叶片
全文增补中
三叶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肖婷 陈啸寅 +3 位作者 杨鹤同 郭建 杨敬辉 潘以楼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2,共5页
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的历期、发育速率与温度间相关性明显,其卵、幼虫、蛹及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 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的历期、发育速率与温度间相关性明显,其卵、幼虫、蛹及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0℃、10.80℃、6.43℃、8.40℃,有效积温分别为68.4日度、66.7日度、161.3日度、315.0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斑潜蝇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发育历期 发育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水椰八角铁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凤玉 马子龙 +5 位作者 李朝绪 黄山春 李和帅 周焕起 韩超文 覃伟权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研究表明,水椰八角铁甲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4±0.4℃,有效积温为69.75±3.56日度;2龄幼虫发育起点温度最低,为10.4±2.8℃,有效积温为84.51±16.66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0±1.5℃,有效积温为111.07±10... 研究表明,水椰八角铁甲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4±0.4℃,有效积温为69.75±3.56日度;2龄幼虫发育起点温度最低,为10.4±2.8℃,有效积温为84.51±16.66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0±1.5℃,有效积温为111.07±10.48日度;卵至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1.2℃,有效积温为624.17±46.26日度;在海南文昌一年发生2.96代。成虫羽化适宜温度为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椰八角铁甲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改莲 马铁山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3期304-304,306,共2页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管氏肿腿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及发育速率有显著影响,在温度为20、24、26、28、30℃时,雌性管氏肿腿蜂世代历期分别为40.7、34.0、30.1、28.0、26.4 d;其卵、幼虫、成虫和世代发... 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管氏肿腿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及发育速率有显著影响,在温度为20、24、26、28、30℃时,雌性管氏肿腿蜂世代历期分别为40.7、34.0、30.1、28.0、26.4 d;其卵、幼虫、成虫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39、10.84、9.14、10.98、11.43℃,有效积温依次为52.25、103.01、223.70、258.24、44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氏肿腿蜂 发育起点温度 历期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椭圆食粉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洁 尚素琴 张新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88,93,共4页
在15、20、25、30℃4种温度梯度下,以麸皮为饲料,研究了温度对椭圆食粉螨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食粉螨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时为39.68d,30℃时为13.67d.同时拟合了该螨各发育阶段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模型,并采用... 在15、20、25、30℃4种温度梯度下,以麸皮为饲料,研究了温度对椭圆食粉螨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食粉螨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时为39.68d,30℃时为13.67d.同时拟合了该螨各发育阶段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模型,并采用直接最优法计算了该螨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食粉螨 温度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发育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拟步甲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18
作者 张怡 陈宏灏 刘荣光 《农业科学研究》 2013年第2期93-94,共2页
在恒温条件下测定毛足宽漠甲(Sternoplax setosa)、纳氏东鳖甲(Anatolica nuteri)、阿小鳖甲(Microderakroatzi alashanica Skopin)、莱氏脊漠甲(Pterocoma reitteri Frivaldszky)卵的发育历期.用直线回归法求得各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 在恒温条件下测定毛足宽漠甲(Sternoplax setosa)、纳氏东鳖甲(Anatolica nuteri)、阿小鳖甲(Microderakroatzi alashanica Skopin)、莱氏脊漠甲(Pterocoma reitteri Frivaldszky)卵的发育历期.用直线回归法求得各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46、9.76、9.77和11.2℃;有效积温分别为151.67、234.63、210.30和168.55日.度,发育速率与温度间的回归关系式符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足宽漠甲 纳氏东鳖甲 阿小鳖甲 莱氏脊漠甲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的有效积温和发育始点及其发生世代预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小宇 荣志云 +10 位作者 王连刚 姚超 张路生 迟金强 林倩 董秀霞 姚晓灵 徐德坤 萧玉涛 李向东 郑方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自2019年6月入侵山东后,同年于山东部分地区发现其为害夏玉米,对当地玉米Zea mays L.的生产造成威胁。为了明确温度对该害虫的影响和在山东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数,进行了温度对其生长发育、...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自2019年6月入侵山东后,同年于山东部分地区发现其为害夏玉米,对当地玉米Zea mays L.的生产造成威胁。为了明确温度对该害虫的影响和在山东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数,进行了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生存的研究,测定了其适温范围、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并按地理位置预测了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数,为草地贪夜蛾在各地区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室内设置6个梯度温度(15、18、21、24、27、30℃),以新鲜嫩玉米粒为食料饲喂幼虫,观察了不同温度下草地贪夜蛾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利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计算该害虫各虫态/虫龄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并根据山东各地区的月平均气温数据计算理论发生世代数。在温度设置范围内,15℃时,幼虫和蛹死亡率显著最高,分别为22.57%、85.71%;18℃时,幼虫和蛹死亡率分别为21.09%、23.19%;15℃时卵发育至蛹的死亡率为97.37%,18℃为51.82%。根据直线回归法计算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蛹、全世代的发育始点分别为14.16、14.00、14.77、12.72℃,有效积温分别为38.21、155.42、114.36、523.33日·度;直接最优法计算的发育始点分别为13.41、14.39、15.12、13.30℃,有效积温分别为41.96、149.20、110.47、497.78日·度。根据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分别计算各地的年理论发生世代数,结果为鲁北地区发生3.6~3.9代,鲁南地区发生3.5~3.7代,鲁中地区发生3.5~3.8代,鲁西地区发生3.2~3.5代;胶东半岛地区2.5~3.4代。根据本试验得出适宜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4~30℃;山东各地区草地贪夜蛾理论发生世代之间存在差异,将其发生世代的不同大体分为胶东半岛2.5~3.5代区,鲁西3.0~3.5代区,鲁中、鲁南、鲁北为3.5~4.0代区,表现为南北向地区差异不大,东西向地区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发育历期 有效积温 发育始点 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食用菌寄主对罗宾根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骆昕 曲绍轩 +4 位作者 马林 李辉平 蒋宁 侯立娟 林金盛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7-81,108,共6页
观测罗宾根螨(Rhizoglyphus robini)在不同温度(12、15、18、22、25、28、31、34、37、40、43℃)下在不同食药用菌寄主[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糙皮侧耳(P.ostreatus)、鲍鱼菇(P.abalon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灵... 观测罗宾根螨(Rhizoglyphus robini)在不同温度(12、15、18、22、25、28、31、34、37、40、43℃)下在不同食药用菌寄主[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糙皮侧耳(P.ostreatus)、鲍鱼菇(P.abalon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灵芝(Ganoderma lucidum)、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香菇(Lentinula edodes)]上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罗宾根螨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先缩短后延长,在25~31℃时发育历期较短,而在12、43℃时,卵无法正常孵化均不能完成生活史;在最适温度下,罗宾根螨在香菇(申香215)上的发育总历期最短,为(9.45±1.83)d,在秀珍菇(台秀)上最长,为(13.37±1.83)d。寄主与温度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温度是罗宾根螨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罗宾根螨在供试食用菌寄主上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6.89~20.89℃,有效积温为99.68~153.91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宾根螨 食用菌 温度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