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FOS及其三种替代品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及比较
1
作者 李登昙 卢成波 +6 位作者 王晓乐 杜仲坤 李冰 王金花 王军 张静文 朱鲁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0-1637,共8页
本研究从氧化应激、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3个方面研究了PFOS、6:2FTSA、PFHxS和PFBS以相同浓度(0.2mg/kg)暴露28d后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PFOS、6:2FTSA、PFHx S和PFBS均诱导ROS含量上升,并导致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此外,PFOS... 本研究从氧化应激、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3个方面研究了PFOS、6:2FTSA、PFHxS和PFBS以相同浓度(0.2mg/kg)暴露28d后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PFOS、6:2FTSA、PFHx S和PFBS均诱导ROS含量上升,并导致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此外,PFOS及其3种替代品还诱导与氧化应激、生殖和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异常表达,从而在基因水平上诱导氧化应激并引发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BR)指数结果表明,PFOS、6:2FTSA、PFHxS和PFBS的IBR数值分别为36.4, 22.2, 34.1, 24.3.4种物质对蚯蚓的综合毒性大小依次为:PFOS>PFHxS>PFBS>6:2FTSA,表明3种替代品的综合毒性低于PFOS.本研究结果为6:2FTSA、PFHxS和PFBS作为PFOS替代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OS替代品 赤子爱胜蚓 氧化应激 发育毒性 毒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及其中澳跨文化比较 被引量:53
2
作者 杨丽珠 王江洋 +2 位作者 刘文 Monica Cuskelly Airong Zhang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32,共9页
采用实验室实验和情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我国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特点及中澳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跨文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平均延迟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3岁幼儿使用延迟策略少,4岁幼儿主要使... 采用实验室实验和情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我国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特点及中澳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跨文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平均延迟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3岁幼儿使用延迟策略少,4岁幼儿主要使用寻求策略,5岁幼儿主要使用寻求策略和自我分心、问题解决策略,自我言语控制策略在整个幼儿期始终不具有显著优势性.(2)澳大利亚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水平高于我国同龄幼儿;在延迟策略选择上中澳幼儿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文化价值观通过教育影响着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岁幼儿 自我延迟满足 发展特点 中澳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被引量:118
3
作者 王琼英 冯学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活动方式,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在介绍和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区别,最...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活动方式,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在介绍和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区别,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研究对比 发展趋势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职业农民教育发展谱系与横向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田贵平 潘寄青 《成人教育》 2014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热潮中,大批青年农民涌入城市,低质的农业人力资本难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我国的职业农民教育处于探索期,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必须借鉴...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热潮中,大批青年农民涌入城市,低质的农业人力资本难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我国的职业农民教育处于探索期,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必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职业农民教育的发展轨迹。运用归纳比较法,通过梳理美、法、日、韩四国职业农民教育体系的发展谱系,总结了职业农民教育的共性:法律先行、形式多样灵活、顶层设计和政府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农民教育 比较 发展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康社会市民体育的观察与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田雨普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5,72,共5页
根据多年的跟踪观察,发现小康社会市民体育出现了锻炼目的逐步多元化,项目选择趋向娱乐化,运动负荷偏向轻量化,活动时间比较随机化,运动消费呈现层次化,体育人口有所年轻化等特点。经过与美国市民体育的比较,发现在锻炼目的、项目选择... 根据多年的跟踪观察,发现小康社会市民体育出现了锻炼目的逐步多元化,项目选择趋向娱乐化,运动负荷偏向轻量化,活动时间比较随机化,运动消费呈现层次化,体育人口有所年轻化等特点。经过与美国市民体育的比较,发现在锻炼目的、项目选择、运动负荷、年龄构成、时间间隔和场地器材等方面,中、美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在发展战略、社会责任和组织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体育 中国 美国 比较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小龙 陈灿 周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7期42-44,52,共4页
监测水稻各生育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对植株氮素营养状况的跟踪和农业生产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选用我国南方水稻区栽培常用的早、晚稻品种各3个品种(系),在水稻主要生育期(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蜡熟... 监测水稻各生育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对植株氮素营养状况的跟踪和农业生产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选用我国南方水稻区栽培常用的早、晚稻品种各3个品种(系),在水稻主要生育期(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蜡熟期、完熟期)分别采用活体法和离体法进行了剑叶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并对各生育期叶绿素含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种测定方法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值在不同时期均呈现不同的差异,离体法测定的叶绿素含量及活体法测定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最高值均分布在抽穗期、灌浆期,即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交替时期;最低值出现在苗期、分蘖期。通过对早稻进行水稻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金优974的R2=0.832 7**,湘早籼31号的R2=0.838 6**,沈农606的R2=0.705 7**,表明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存在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绝对含量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 生育期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际比较看区域竞争力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修卫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1-125,共5页
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竞争力发展都有其相应的路径,明确这一路径及其有关要求,对竞争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发达国家技术领先企业、新西兰企业和韩国半导体工业能力发展路径的比较,对我国区域竞争力发展的可能路径作了简要描述。
关键词 国际比较 区域竞争力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比较与抗逆力建设的内部差异性研究——以渝东M镇105户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魏爱春 李雪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7-189,共13页
基于生计能力视角,通过对渝东M镇105户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深度访谈从类型比较出发揭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抗逆力建设的内部差异性。研究发现:囿于生计能力结构的差异化,他们分别采取短距离摆动、长距离摆动、混合式摆动的生计策略应对贫困... 基于生计能力视角,通过对渝东M镇105户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深度访谈从类型比较出发揭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抗逆力建设的内部差异性。研究发现:囿于生计能力结构的差异化,他们分别采取短距离摆动、长距离摆动、混合式摆动的生计策略应对贫困,呈现出迥异的抗逆行动,建设了不同类型的抗逆力。以农为主的兼业型搬迁户建设了生存型抗逆力;纯务工型搬迁户建设了发展型抗逆力;农工共存型搬迁户建设了健康型抗逆力。生计能力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不同耦合关系是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抗逆力差异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能力 类型比较 生存型抗逆力 发展型抗逆力 健康型抗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美育两次发展高潮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120-124,共5页
由于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现实和美育自身的特点 ,此阶段的美育发展几经起落并在美育发展的两次相对高峰期呈现出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美育与社会、美育与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
关键词 中国 美育 发展 近代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的数感缺陷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李斌 张丽 冯廷勇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519,共8页
为了探究计算障碍儿童是否存在数感缺陷以及这种缺陷是否特异于计算障碍儿童,本研究使用非符号数量比较任务,以小学二三年级学生为被试,测量了计算障碍(72名)、阅读障碍(76名)、双障碍(69名)以及正常儿童(86名)的数感能力.结果显示:(1)... 为了探究计算障碍儿童是否存在数感缺陷以及这种缺陷是否特异于计算障碍儿童,本研究使用非符号数量比较任务,以小学二三年级学生为被试,测量了计算障碍(72名)、阅读障碍(76名)、双障碍(69名)以及正常儿童(86名)的数感能力.结果显示:(1)在正确率和韦伯分数指标上,计算障碍组和正常组儿童数感能力差异显著;(2)阅读障碍组和双障碍组也存在数感缺陷.表明计算障碍儿童的确存在数感缺陷,然而数感缺陷并不特定于计算障碍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感 计算障碍 阅读障碍 非符号数量比较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