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2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思路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建伟 李子文 韩晓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2,共13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对新时代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发展规律作出的系统、科学、全面的阐释概括,是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在生产要素、配置关系、载体形态、指向标志、目标质态等梯度递进的五个层...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对新时代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发展规律作出的系统、科学、全面的阐释概括,是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在生产要素、配置关系、载体形态、指向标志、目标质态等梯度递进的五个层次都有重大创新突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系统全面部署,又要突出重点关键,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育强三个动力引擎,夯实四个关键支撑,做好五个路径协同,抓好六个主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抓牢抓实改革文章,围绕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产业转型、生产力布局、开放合作、新质生产力测度评估等方面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关系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崛起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玉 李华旭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8,共11页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其崛起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基础明显改善,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已站上了一个...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其崛起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基础明显改善,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已站上了一个更高起点,但仍然面临创新驱动力偏低、高能级产业支撑力不强、高端人才储备不足、开放能级不高、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等现实困境。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能从区域发展动能、产业转型升级、资源要素配置、绿色发展模式构建和开放体系完善等方面对新时代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中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战略衔接,共建新质生产力战略腹地;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促进产业升级,筑牢新质生产力实体根基;坚持绿色优先,厚植新质生产力生态底蕴;推动双向开放,开拓新质生产力市场空间,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部地区崛起 创新驱动 产业升级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风险防范与新质生产力赋能的机制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吕越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7,共13页
统筹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一系列新型外部风险挑战,包括部分发达国家的高端技术打压、供应链联盟掣肘、产业回流风险、新型非关税壁垒以及预期关... 统筹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一系列新型外部风险挑战,包括部分发达国家的高端技术打压、供应链联盟掣肘、产业回流风险、新型非关税壁垒以及预期关税压力等。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内在机制具体表现为:以颠覆性技术创新助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保障高技术中间品供需稳定及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以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高端人才、优质资本及数据要素向具备先进生产力质态的领域自由流动;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未来产业布局等,进而充分利用政策组合拳,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我国应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围绕掣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节点与核心环节,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自主可控提升安全水平,以全球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具体而言,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创新引领,构筑“以我为主”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推动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全面减轻关税压力,从而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为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供应链 产业韧性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框架、机理和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锦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4,160,共11页
发展数字经济是新时代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其以科技创新为第一生产动力,形成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文化产业数字化实际上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 发展数字经济是新时代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其以科技创新为第一生产动力,形成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文化产业数字化实际上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实践,着力点是数字经济赋能文化产业、文化企业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需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下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空间。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应强化四链融合创新、场景应用创新与区域协同创新,并基于文化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优化措施,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形成新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数字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名望 慈芳慧 王志远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在作用机制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提升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有助于体育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③针对异质性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产业结构升级程度较低、经营环境较好的区域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更加显著。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对于塑造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克印 王璇 王震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7,共1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与生态3个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牵引效应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带动作用,通过增长效应提高体育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结构效应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形成新优势,通过乘数效应提升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和质量。提出创新路径:培育发展动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产业布局,完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体制机制,激发体育企业积极主动性;释放人才活力,加快体育产业劳动者技能升级;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叶青 王武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新时期制造业面临着国际竞争与技术变革双重压力,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路径和动力来源。本文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效应、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新时期制造业面临着国际竞争与技术变革双重压力,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路径和动力来源。本文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效应、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增长趋势,空间分布基本相似,但新质生产力表现出更强的集聚效应;(2)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能正向显著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存在地区异质性,仅东部和中部地区作用显著;(3)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效应,同时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及产业升级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传导效应;(4)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数字经济水平的门槛效应,只有数字经济水平高于门槛值时,促进作用才会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锋 时佳雪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但从要素、企业、产业三个维度看,当前文化产业仍面临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待提升、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速度缓慢和文化产业结构失衡与资源浪费等严峻问题。为解决...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但从要素、企业、产业三个维度看,当前文化产业仍面临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待提升、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速度缓慢和文化产业结构失衡与资源浪费等严峻问题。为解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依据经济增长理论、组织变革理论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科技—创新—绿色”为驱动力,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由此,提出发展科技引领要素协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创新思维引导企业组织变革加速数字化转型、深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健康低碳产业等战略路径,以实现美好生活、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赋能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机理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天梅 杨曦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化时代先进生产力的质态跃迁,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核心动能。发挥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系统性整合并高效利用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及新质劳动对象,从而构筑起...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化时代先进生产力的质态跃迁,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核心动能。发挥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系统性整合并高效利用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及新质劳动对象,从而构筑起档案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智力引擎、动力源泉与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种路径:以优质文化资源为根基,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多维业态融合为驱动,着力打造兼具文化传承力、数字表现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新型档案文化产业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化产业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宗小麦面制品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景丽 张磊 +3 位作者 孟俊杰 杜涛 王静 张夏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53-255,259,共4页
目前我国优异的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品质性能已能与西方国家的小麦品种相当,以此为原料的优质面包和饼干等面制品品质也能与国外相媲美。但以面条和馒头为代表的大宗面制品发展反而相对滞后,与以强筋、弱筋小麦为原料的面包、饼干糕点等... 目前我国优异的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品质性能已能与西方国家的小麦品种相当,以此为原料的优质面包和饼干等面制品品质也能与国外相媲美。但以面条和馒头为代表的大宗面制品发展反而相对滞后,与以强筋、弱筋小麦为原料的面包、饼干糕点等面制品品质相比,在品质标准、科技研发支撑体系、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从供给端的角度分析我国大宗面制品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消费端的特征及趋势,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面制品 提质增效 产业发展 战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晨 王静宜 李树旺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于政治经济学理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体育产业的行业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即要发展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发展韧性强、融合发展空间广阔和模式创新激励强的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推动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体制机制的包容性以支撑体育产业模式创新等政策建议,旨在推动实现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现实基础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可 朱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93,共20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新质生产力在发展理念、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政策市场机制方面的理论思考,探讨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因素在推进农业绿...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新质生产力在发展理念、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政策市场机制方面的理论思考,探讨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因素在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作用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情景及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提升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路径举措,以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小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39,共9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动能,其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实践路径需系统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既有研究虽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革新属性与制造业升级的关联,但在理论框架构建和实践路径探索方面缺乏系统性。本... 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动能,其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实践路径需系统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既有研究虽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革新属性与制造业升级的关联,但在理论框架构建和实践路径探索方面缺乏系统性。本研究从社会、要素、技术和产业四维逻辑切入,阐明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指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政府政策支持效果欠佳、基础要素支撑能力不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脱节、产业结构存在转型短板等多重因素影响,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基础建设、夯实技术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艳 季俊成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48,共5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探讨数字新质生产力如何增强锂离子电池产业,促进高质量发展。分析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结合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和挑战,提出数字化生产与管理、智能化制造...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探讨数字新质生产力如何增强锂离子电池产业,促进高质量发展。分析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结合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和挑战,提出数字化生产与管理、智能化制造与质量控制及数据驱动的产品研发与创新应用路径,为锂离子电池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锂离子电池产业 发展路径 数字化转型 资源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15
作者 朱建军 苑秀玲 +3 位作者 王齐田 李天乐 钱俊平 雅梅 《中国乳业》 2025年第5期2-6,共5页
近年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等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奶业振兴等政策的引领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产业快速发展,极大调动农牧... 近年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等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奶业振兴等政策的引领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产业快速发展,极大调动农牧民发展畜牧业和传统乳制品加工业的积极性,同时,传统乳制品生产、流通法制建设更为完善,乳制品生产厂房设备整体提升,生产更规范,典型产品引领作用更明显,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生产者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如奶源不稳定、产品质量及食品生产安全、创新产品标准滞后、设备需提档升级等,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乳制品 产业 高质量发展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质生产力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6
作者 尔雨田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8,96,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新质生产力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并提出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借助新技术、新业态、新机制,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满足人们对体育的发展型、享受型需要。机制:技术创新...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新质生产力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并提出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借助新技术、新业态、新机制,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满足人们对体育的发展型、享受型需要。机制:技术创新驱动效率变革,业态创新驱动市场变革,机制创新驱动社会变革。发展路径:加快技术落地,推动体育产业的效率提升;加强产业融合,推动体育产业的业态升级;加大政府支持,推动体育产业的治理升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效应:以东北地区为例
17
作者 吴昊 张广成 段志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效应进行评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生态高地、经济洼地”的东北三省为例,在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 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效应进行评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生态高地、经济洼地”的东北三省为例,在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探究了2012—2021年东北三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2021年,东北三省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实现价值分别为193 995亿元、21 721亿元,绿金指数整体平均为11%;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分别为21%、35%和5%;2012—2021年3省分别增长了1%、12%和2%,表明生态资源丰富并不等同于生态产品价值的高效实现。驱动方向方面,辽宁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未表现出对经济发展的正向驱动,而对产业转型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驱动,这主要得益于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吉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整体表现出了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双正向驱动,整体表现较为平稳但动力不足;黑龙江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整体表现出了对经济发展的正向驱动,而没有对产业结构转型起到正向驱动,主要由于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驱动程度方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经济发展变动的贡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吉林省,分别为31%、25%、4%;对产业转型变动的贡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分别为64%、24%和5%。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东北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政策制定、从生态经济层面助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经济发展 产业转型 驱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饲料产业链韧性增长的理论逻辑与路径探索
18
作者 刘伯超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0-193,共4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可驱动饲料产业链韧性增长,提高畜牧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新质生产力发展可有效满足饲料市场的发展需求,提高饲料产业链生产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新质生产力可通过完善饲料产业链机制与...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可驱动饲料产业链韧性增长,提高畜牧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新质生产力发展可有效满足饲料市场的发展需求,提高饲料产业链生产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新质生产力可通过完善饲料产业链机制与促进饲料产业市场化发展,构建“刚柔并济”的饲料市场调控体系,全面提升产业链抗风险韧性。新质生产力可借助数字化技术,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和核心技术攻关,优化饲料产业链发展基础环境、提升饲料产业链韧性。饲料企业可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谈判,拓宽饲料产业链发展边界,推动饲料产业链韧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饲料产业链韧性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体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19
作者 颜廷武 王璐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5,共11页
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乡村技术、资本、管理和资源等要素实现了优化重组与创新配置。尽管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 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乡村技术、资本、管理和资源等要素实现了优化重组与创新配置。尽管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产业链条上农业产业结构失衡、价值链条上生产要素约束明显、增收链条上利益联结机制松散等问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数实融合、科技渗透以及制度变革,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重塑乡村产业结构,拓展乡村产业功能,从而有效促进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进一步发挥新质生产力在乡村产业融合中的驱动作用,必须强化科技创新以加速二三产业发展,激发要素活力以壮大新型经营体系,完善支持体系以优化政策执行环境,从而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融合 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组织、零售市场距离与农户生态生产行为
20
作者 米锋 陈婧茹 +1 位作者 施建魁 李沁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3,共10页
在农业生产资源日益趋紧、农业面临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创新农业产业组织,让农户成员切实受益,对于激发农户采纳生态生产行为,从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农户即便加入了农业产业组织,在距离零售市场较近时依然会将... 在农业生产资源日益趋紧、农业面临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创新农业产业组织,让农户成员切实受益,对于激发农户采纳生态生产行为,从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农户即便加入了农业产业组织,在距离零售市场较近时依然会将农产品转投零售市场,然而零售市场的“敲竹杠”行为和逆向选择会降低农户生态生产意愿,从而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此,该研究引入零售市场距离的调节效应,通过建立农户经济收益和社会成本的生态生产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揭示农业产业组织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江西省茶叶种植户一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加入农业产业组织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感知效应(收入效应、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和行为规范(政府培训、角色示范、交流互动)是其重要机制。②农户距离零售市场的远近在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对其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中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即农户距离零售市场较近时加入农业产业组织有助于实施生态生产行为,但距离零售市场较远时加入农业产业组织对这一进程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③所居住的区域经过国道、年轻组和风险规避类型的农户,零售市场距离与农业产业组织的共同作用更加明显。据此,该研究认为应当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激发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内生动力与外在推力,同时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引导,利用农户风险规避心理,在交通不便利、农村人口老龄化地区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组织 农户生态生产行为 零售市场距离 农业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