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ng configuration performance of modular product famil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萌 李国喜 +1 位作者 龚京忠 吴宝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701-2711,共11页
A novel configuration performance prediction approach with combin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was proposed.This method can estimate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 values of a n... A novel configuration performance prediction approach with combin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was proposed.This method can estimate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 values of a newly configured product through soft computing technique instead of practical test experiments,which helps to evaluate whether or not the product variant can satisfy the customers' individual requirements.The PCA technique was used to reduce and orthogonalize the module parameters that affect the product performance.Then,these extracted features were used as new input variables in SVM model to mine knowledge from the limited existing product data.The performance values of a newly configured product can be predicted by means of the trained SVM models.This PCA-SVM method can ensure that 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is executed rapidly and accurately,even under the small sample conditions.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on a family of plat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 configuration performance prediction MODULAR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结合响应面法与主成分分析优化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
2
作者 汪树林 商晶 +6 位作者 刘文君 蔡泽荣 钱梦雨 胡晓欣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工艺参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浸泡时间)进行考察;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到综合评分,并以综合得分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结果通过定性分析从肠炎合剂Ⅱ中推测和鉴定了110个成分,包括有机酸2种、黄酮类82种、萜类化合物13种、生物碱类13种,基于定性分析结果,通过UPLC-Q-TOF-MS/MS结合Masshunter质谱数据分析软件导出48个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的指标成分质谱响应度,进行PCA并计算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综合响应面预测结果及生产实际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浸泡45 min,溶剂倍量8倍,提取2次,每次120 min。结论为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考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中药复方开发拓展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主成分分析 葛根素 甘草酸 木香烃内酯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与叙事设计的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3
作者 刘钊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89,共6页
研究提出PCA与叙事设计双轨驱动的方法,构建了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框架。通过PCA的量化解析和叙事设计的文化转译,结合形态重构、色彩叙事及交互赋能的三元策略,系统性地实现了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可量化解析-可感知转译-可场... 研究提出PCA与叙事设计双轨驱动的方法,构建了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框架。通过PCA的量化解析和叙事设计的文化转译,结合形态重构、色彩叙事及交互赋能的三元策略,系统性地实现了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可量化解析-可感知转译-可场景化落地”。该方法在保留文化保真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现代适应性,并为高熵值符号提出了分众转化路径。研究以淮阳泥泥狗为实证对象,验证了框架的有效性,为传统工艺文创设计提供了标准化参考,并为非遗现代化创新提供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PCA) 叙事设计 传统工艺 文创设计 现代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A自动数据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党华筝 方贤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9期85-88,共4页
树突细胞算法(DCA)能够在数据规模方面有效地处理大数据集。然而,在处理复杂数据集时,数据规模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也要考虑高维数据问题。树突细胞算法的复杂性出现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因此数据降维就尤其重要,以往,树突细胞算法的数据... 树突细胞算法(DCA)能够在数据规模方面有效地处理大数据集。然而,在处理复杂数据集时,数据规模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也要考虑高维数据问题。树突细胞算法的复杂性出现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因此数据降维就尤其重要,以往,树突细胞算法的数据预处理是根据问题域的专家知识采用手工方法执行的,既浪费时间又是难以实现的。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实现DCA的自动数据预处理,提取和选择相关特征使算法适应于基础数据的特点。在KDDCUP’99数据集上将PCA应用于DCA显示其可行性,并产生有用且准确的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树突细胞算法 自动数据预处理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慢刀伺服车削零件的面型分析与刀具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旭初 赵亮 +1 位作者 程凯 顾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0,245,共6页
研究首先分析总结了当前自由曲面复杂零件超精密慢刀伺服车削加工中的具体加工技术挑战,进而系统地研究了自由曲面零件面型特性,零件面型关键参数提取,零件面型参数与刀具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进一步研究了超精密慢刀伺服车削金刚石刀... 研究首先分析总结了当前自由曲面复杂零件超精密慢刀伺服车削加工中的具体加工技术挑战,进而系统地研究了自由曲面零件面型特性,零件面型关键参数提取,零件面型参数与刀具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进一步研究了超精密慢刀伺服车削金刚石刀具的几何参数确定方法;并针对自由曲面零件的可加工性,提出了超精密慢刀伺服车削加工中金刚石刀具选用准则。另外,通过超精密慢刀伺服车削加工实际案例和应用加工试验,证明零件面型分析及金刚石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用,对实现高效稳定的工业化超精密慢刀伺服车削加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车削 慢刀伺服 自由曲面零件 面型分析 金刚石刀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节点像差理论的公差降敏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官子涵 王敏 李晓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为了在设计阶段预测光学系统加工装配后的像质并降低加工装配难度,提升设计效率,文中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公差灵敏度降低方法。首先使用Zernike多项式量化像差,基于线性代数理论和Monte Carlo分析寻找引入扰动后系统的像差变化规律,通过降... 为了在设计阶段预测光学系统加工装配后的像质并降低加工装配难度,提升设计效率,文中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公差灵敏度降低方法。首先使用Zernike多项式量化像差,基于线性代数理论和Monte Carlo分析寻找引入扰动后系统的像差变化规律,通过降维后的像差场以及特征值分布确定主要引入像差;对系统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对称扰动和轴向扰动进行建模,基于节点像差理论描述扰动造成的引入像差,并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关键表面;根据Zernike项与波像差的对应关系对像差空间进行变换,提出相应的评价函数纳入优化,进而抑制新像差的产生。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两个不同的光学系统的设计,优化后预期加工性能(指定空间频率处98%置信度的MTF表现)分别提升了约68%和20%。与使用Zemax软件中TOLR操作数优化相比,结构1的优化时间由7 h缩短到36 min,并且在结构2的优化中成功实现了公差降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公差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公差降敏 主成分分析 节点像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绝缘性能分析与优化
7
作者 王安 刘长来 +1 位作者 夏诗忠 陈念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9,共9页
为了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绝缘性,针对零部件的结构特性、材料特性以及安装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对绝缘路径进行电路和水路的失效分析;然后,改善电堆内部绝缘设计及电堆仓结构,优化了电子元件保护策略,同时,更换了水泵、水暖型加热... 为了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绝缘性,针对零部件的结构特性、材料特性以及安装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对绝缘路径进行电路和水路的失效分析;然后,改善电堆内部绝缘设计及电堆仓结构,优化了电子元件保护策略,同时,更换了水泵、水暖型加热器等高压供电冷却回路的零部件材料,调整了散热器、中冷器以及传感器等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安装方式。最后,通过绝缘电阻测试,新型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静态绝缘电阻超过5 MΩ(500 V测试电压下),运行状态下的绝缘电阻超过3 MΩ(在线监测状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系统 绝缘性能 失效分析 系统设计 零部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定元分析的多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福娜 文成林 +1 位作者 汤天浩 陈志国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1-982,共12页
为了克服传统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因模式复合现象而无法进行多故障诊断和诊断结果难以解释的不足,本文引入指定元分析(Designated component analysis,DCA)的思想,建立DCA多故障诊断理论的空间投影框架,从而把... 为了克服传统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因模式复合现象而无法进行多故障诊断和诊断结果难以解释的不足,本文引入指定元分析(Designated component analysis,DCA)的思想,建立DCA多故障诊断理论的空间投影框架,从而把异常检测问题转化为将观测数据向故障子空间投影后投影能量的显著性检测问题.在确定系统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再将观测数据向故障子空间中各故障模式方向分别进行投影,根据投影能量的显著性进行多故障诊断.并利用正交补空间构造法证明了基于非正交模式指定元分解形式的可行性和收敛性,建立了一种逐步DCA多故障诊断方法以解决指定模式非正交情况下的多故障诊断问题.包含5种共存故障的观测数据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框架 非正交模式 多故障诊断 指定元分析 主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定元分析的多级相对微小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周福娜 文成林 +1 位作者 陈志国 冷元宝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74-1879,共6页
设备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小故障,往往会因其呈现的异常征兆较小而被淹没在显著故障或噪声中,从而现有的方法难以很好地对其进行监控.本文在DCA空间投影框架下建立了观测空间的多级分解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多级相对微小故障诊... 设备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小故障,往往会因其呈现的异常征兆较小而被淹没在显著故障或噪声中,从而现有的方法难以很好地对其进行监控.本文在DCA空间投影框架下建立了观测空间的多级分解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多级相对微小故障诊断算法.将观测数据关于显著指定模式进行DCA分析,并移除显著变化模式的影响,以提高微小故障信号的信噪比.根据其向故障子空间投影能量的显著性判断残差数据中是否还包含仍未被诊断出、且具有一定影响的微小故障;根据各故障方向上投影能量的显著性进行微小故障诊断;重复以上过程,直到各级微小故障均被诊断出来.包含四种共存故障的观测数据的仿真研究,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故障诊断 空间分解 故障模式 指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据驱动的故障传播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福娜 文成林 +1 位作者 冷元宝 陈志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93-2001,共9页
大型自动化系统包含多个紧密耦合的子系统,为了增强系统的监控性能,分析故障沿子系统的传播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而现有故障传播分析方法所固有的知识爆炸问题,则是影响其在实际中有效应用的关键瓶颈。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知识导引的数据驱... 大型自动化系统包含多个紧密耦合的子系统,为了增强系统的监控性能,分析故障沿子系统的传播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而现有故障传播分析方法所固有的知识爆炸问题,则是影响其在实际中有效应用的关键瓶颈。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知识导引的数据驱动故障传播分析方法。首先,证明了输入/输出指定元间的相关性包含故障传播方向信息,并通过输入/输出指定元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故障传播关系矩阵;然后,建立输入/输出指定元回归模型,以对输出子系统的故障影响强度进行预测,从而可以分析输入子系统中发生的故障在传播过程中的危害程度;最后,应用计算机仿真来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传播 故障影响强度 指定元分析 主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产品低碳包装概念设计方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锋 纪杨建 +1 位作者 顾新建 祁国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09-2016,共8页
为了降低产品包装生命周期中形成的高度浪费和高碳排放,给出产品低碳包装概念设计的流程和方法,讨论低碳包装概念设计的准则和边界,以防护性、销售性、低碳性和经济性的综合优化准则为约束,建立产品低碳包装概念设计参数的主成分模型,... 为了降低产品包装生命周期中形成的高度浪费和高碳排放,给出产品低碳包装概念设计的流程和方法,讨论低碳包装概念设计的准则和边界,以防护性、销售性、低碳性和经济性的综合优化准则为约束,建立产品低碳包装概念设计参数的主成分模型,该模型在集成和筛选原有设计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数学降维的方式形成新的主成分以降低概念设计方案选择的难度,同时还建立包装概念设计阶段的碳足迹计算模型,给出低碳包装概念设计方案的评价和选择方法,以小型汽油机包装为例,在低碳包装概念设计方法指导下选择的木材、瓦楞纸板和胶合板作为汽油机包装材料形成的3个方案中,结果表明,瓦楞纸板在综合性能指标中以161.17的分值被确定为最优解,符合目前高强度瓦楞纸板代木包装在机电产品包装中的应用趋势,从而验证了此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概念设计 包装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陈高峰 卢应发 程圣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3-125,154,共4页
以一均质土坡为例,运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数值处理方法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克服了传统方法大量试算的困难,考虑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定量给出了各主成分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贡献。研究表明,在常见的均质土坡... 以一均质土坡为例,运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数值处理方法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克服了传统方法大量试算的困难,考虑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定量给出了各主成分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贡献。研究表明,在常见的均质土坡或松散堆积体岩土质边坡中,粘聚力、摩擦角和坡高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贡献最大;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以下的一般岩土体地区,土的密度和地震加速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影响因素 正交设计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单元模型的冲突消除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常青 杨波 +1 位作者 吕杰 檀润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50,共10页
冲突是由技术系统内部组件间不良作用引起的外在表征。基于组件单元模型建立技术系统的功能模型是实现计算机辅助功能分析的基础。通过技术系统功能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可以确定系统内部的平行作用链。消除作用链中的不良作用是... 冲突是由技术系统内部组件间不良作用引起的外在表征。基于组件单元模型建立技术系统的功能模型是实现计算机辅助功能分析的基础。通过技术系统功能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可以确定系统内部的平行作用链。消除作用链中的不良作用是解决冲突的关键。以消除不良作用为目标,基于组件单元结构组成,将40个发明原理归类为裁剪、引入资源与组件单元作用及改变组件单元属性3个组件单元操作类型,对应9种具体操作模式。通过多级进阶有向图,划分技术系统组件的级别层次,有助于确定资源分析、结构变化等空间目标。在经典TRIZ冲突解决流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发明原理的不良作用消除方法,并建立了统一的操作流程。最后,通过游梁式抽油机钢丝绳防锈的工程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组件单元 功能分析 冲突 概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和主成分分析的甘薯薯片油炸工艺优化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玉龙 杨烨 陆国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3-230,共8页
为优化甘薯薯片油炸工艺,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设计相结合进行试验,对均匀设计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试验表明:切片厚度、预干燥阶段和油炸阶段对含油量、L*值和b*值有较大影响;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油炸时间对含油量影响显... 为优化甘薯薯片油炸工艺,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设计相结合进行试验,对均匀设计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试验表明:切片厚度、预干燥阶段和油炸阶段对含油量、L*值和b*值有较大影响;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油炸时间对含油量影响显著(P=0.011),食盐水质量分数对含水量影响显著(P=0.022),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L*值影响极显著(P=0.001),预干燥时间和油炸时间对b*值影响显著,食盐水浸泡时间、食盐水质量分数、预干燥温度、预干燥时间和切片厚度对脆度的影响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P=0.001);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提取2个主成分能解释87.4%的指标信息,达到指标降维目的;岭回归分析建立了综合得分回归模型,相关系数R为0.997,能很好地拟合产品的综合得分;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预测最佳综合评分工艺参数为切片厚度2 mm、热烫时间1 min、质量分数1%食盐水浸泡20 min、预干燥温度60℃、预干燥时间70 min、油炸温度150℃、油炸时间1 min,验证综合评分为0.89,综合评分高于均匀设计试验组最高值0.86。优化工艺所得产品具有含油量低、颜色和脆度俱佳等特点,相关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含油量 颜色 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产品外观设计决策模型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程 孙守迁 +1 位作者 刘征 柴春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218-2223,共6页
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产品外观设计方案进行多目标决策,回避了设计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指标模糊权重系数求解,增强了设计决策的客观性。首先,根据设计师访谈、用户调研和国内外的设计评价研究泛选产品设计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公信度评测、... 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产品外观设计方案进行多目标决策,回避了设计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指标模糊权重系数求解,增强了设计决策的客观性。首先,根据设计师访谈、用户调研和国内外的设计评价研究泛选产品设计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公信度评测、重合度评测和效用度评测,消减重复、低效的设计评价指标,确定产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客观指标赋值,建立评价矩阵;最后,计算评价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求解其主成分及其贡献率,构建综合评价函数。通过具体设计方案评价实验,各主成分代表的意义符合工业设计师的认知,最终评价结果与市场和用户综合评价基本一致。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设计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产品外观设计决策有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决策 主成分分析 群体评价 设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工学与Kano模型的自行车造型需求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田正清 车建明 +1 位作者 李巨韬 张璐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118,共6页
为更好地满足用户对自行车造型的需求,采用感性工学与Kano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分析、鉴别各感性需求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以公共自行车造型为例,首先通过对其造型的问卷分析,在感性工学的基础上建立造型语义空间,运用主成分分析和... 为更好地满足用户对自行车造型的需求,采用感性工学与Kano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分析、鉴别各感性需求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以公共自行车造型为例,首先通过对其造型的问卷分析,在感性工学的基础上建立造型语义空间,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各感性需求与整体造型评价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Kano模型区分出公共自行车造型中的3种感性需求:基本型、期望型和兴奋型。该方法避免了单一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而低估了非线性因素的潜在影响力,为造型设计重点方向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造型需求 感性工程 KANO模型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和模式的多层次软件复用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和力 吴丽贤 陈晓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7-78,116,共3页
代码构件、设计模式和分析模式是不同层次的软件复用技术,提供了软件开发从分析、设计到编码各阶段的复用手段。探讨了三者实现复用的机制,并对三者的关系和区别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代码构件 设计模式 分析模式 软件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质谱-相依成分分析的怀菊花泡饮过程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春红 李振兴 +3 位作者 赵绍伟 刘应凡 孙雨安 王国庆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49-53,共5页
采用高分辨质谱法(HRMS)对菊花泡饮过程分析,以准确分子量直接定性菊花泡饮过程中27种典型成分,结合其典型成分质谱响应强度,得到菊花泡饮过程的高分辨质谱指纹图.进一步以相依成分分析(DCA)解析,得到能够体现菊花泡饮过程典型化学成分... 采用高分辨质谱法(HRMS)对菊花泡饮过程分析,以准确分子量直接定性菊花泡饮过程中27种典型成分,结合其典型成分质谱响应强度,得到菊花泡饮过程的高分辨质谱指纹图.进一步以相依成分分析(DCA)解析,得到能够体现菊花泡饮过程典型化学成分特征的3组相依组分(DC),并以DC相对浓度变化表征菊花泡饮过程.研究结果表明,3组DC与挥发油、氨基酸、黄酮类为主要特征的菊花中典型成分相对应,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质谱相应值具有较大的差异,菊花泡饮时前2次相依组分相对含量变化较大;冲泡5次后菊花中溶于水的活性成分的种类明显减少、相对含量也明显降低而不再具有饮用价值.HRMS-DCA为菊花泡饮过程高分辨质谱指纹图谱解析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相依成分分析 怀菊花 泡饮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分量应变传感器弹性体结构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于常安 李平 王罗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337,共5页
介绍的三分量力传感器是盒式装配式六分量天平的核心部件,该传感器弹性体采用串并联联合结构的型式,实现力的彻底分解与测量。本文分别运用传统的材料力学计算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弹性体进行设计计算。将所得结果与传感器实测结果相比较... 介绍的三分量力传感器是盒式装配式六分量天平的核心部件,该传感器弹性体采用串并联联合结构的型式,实现力的彻底分解与测量。本文分别运用传统的材料力学计算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弹性体进行设计计算。将所得结果与传感器实测结果相比较,展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实验验证相关结论,表明设计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分量分析的矢量量化数字水印算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罗斌 顾伟 +1 位作者 吕皖丽 宫炎焱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69,172,共4页
针对矢量量化过程中码书训练复杂的缺点,基于主分量分析方法对图像进行降维,根据降维后各主分量熵和标准差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分类,采用非均匀矢量量化方法生成码书。在水印嵌入过程中,将水印图像嵌入降维后主分量能量适中的码书中以提高... 针对矢量量化过程中码书训练复杂的缺点,基于主分量分析方法对图像进行降维,根据降维后各主分量熵和标准差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分类,采用非均匀矢量量化方法生成码书。在水印嵌入过程中,将水印图像嵌入降维后主分量能量适中的码书中以提高水印图像质量,利用EENNS算法代替完全搜索算法缩短编码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提高码书质量的同时,能有效减少码书训练时间,对JPEG压缩、剪切、旋转等图像攻击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分量分析 矢量量化 降维 码书设计 数字水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