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块的可编程保护装置软件设计新概念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轶群 吴国旸 张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66-69,共4页
指出了采用新的软件设计方法设计微机保护装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借鉴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提出了基于模块的可编程可配置的保护软件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创造性地将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与程序进行了分离 ,使... 指出了采用新的软件设计方法设计微机保护装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借鉴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提出了基于模块的可编程可配置的保护软件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创造性地将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与程序进行了分离 ,使得保护具有最大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 可编程保护装置 软件设计 继电保护装置 电力系统 微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风振控制基于规范的实用设计方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项海帆 瞿伟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在建立了设置被动减振装置的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效果结构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提出了设置被动减振装置高层建筑风振控制基于规范的实用设计方法。应用本文方法对设置矩形TLD的... 在建立了设置被动减振装置的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效果结构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提出了设置被动减振装置高层建筑风振控制基于规范的实用设计方法。应用本文方法对设置矩形TLD的上海中环广场超高层建筑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简单、直观,且可与常规的结构抗风设计结果进行直接比较的特点,是风振控制规范化的一种设计方法,完全可为广大结构工程师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高层建筑 风振控制 规范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变换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京华 王晨 +2 位作者 张新雷 章小卫 陈亚爱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9-112,共14页
针对目前的电力电子变换控制器多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进行设计、其存在的固有延时以及指令顺序执行特性无法满足一些实时性高、灵活性强的应用场合需求问题,研究了具有硬件并行与准模拟电路特性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更好地用于构建... 针对目前的电力电子变换控制器多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进行设计、其存在的固有延时以及指令顺序执行特性无法满足一些实时性高、灵活性强的应用场合需求问题,研究了具有硬件并行与准模拟电路特性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更好地用于构建高性能数字控制系统。通过分析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现状和FPGA电力电子控制器的典型应用,得出以FPGA为核心的电力电子控制器的特点,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FPGA全数字电力电子控制器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基于此,设计了有源电力滤波器FPGA全数字控制器,并与DSP控制器在控制性能上进行了具体比较,最后结合电力电子装置发展趋势对FPGA全数字控制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期望为FPGA在电力电子控制器中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电力电子控制器 数字控制系统 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 有源电力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姿态控制飞轮系统热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辉 武俊峰 +1 位作者 李胤 吴一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65-2272,共8页
为了满足小卫星姿态控制飞轮系统热设计的要求,对飞轮系统的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试验验证。根据飞轮运行工况,分别对飞轮系统机械损耗和电控损耗进行了理论计算,确定了系统主要热源点的分布情况。然后,依据系统拓扑结构,建立了整机的等... 为了满足小卫星姿态控制飞轮系统热设计的要求,对飞轮系统的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试验验证。根据飞轮运行工况,分别对飞轮系统机械损耗和电控损耗进行了理论计算,确定了系统主要热源点的分布情况。然后,依据系统拓扑结构,建立了整机的等效热网络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飞轮相关组件和整机在卫星连续侧摆工况下的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研制了实验样机,并对样机进行了热真空试验。在经过8h卫星连续侧摆机动工况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45.0℃时,监测点最后平衡温度约为57.8℃,相对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53.2℃,误差为8.6%,表明热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可为姿态控制飞轮系统的热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姿态控制飞轮 热设计 等效热网络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多功能工具机及其控制仪表的造型设计
5
作者 娄志东 朱典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97-102,共6页
文章论述了如何利用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和方法,对数控多功能工具机进行造型设计.文中采用了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Osborn)创立的检核表法,对产品的结构、功能、材料、人-机-环境、色彩、比例尺度、线型、时代性及民族喜好等方... 文章论述了如何利用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和方法,对数控多功能工具机进行造型设计.文中采用了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Osborn)创立的检核表法,对产品的结构、功能、材料、人-机-环境、色彩、比例尺度、线型、时代性及民族喜好等方面进行逐一检核,构思出功能先进、使用方便、式作新颖的工具机造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仪表 造型设计 数控 多功能工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轴承数字控制器模拟化设计方法及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彦涛 张庆春 +1 位作者 刘平凡 富宏亚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53,57,共4页
着重介绍了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方法,包括控制系统改进PID算法的离散化、整个系统的仿真和相应程序的实现。在原有模拟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数字控制器,并运用设计出的数字控制器,对磁悬浮分子泵进行控制,实现了磁悬浮分... 着重介绍了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方法,包括控制系统改进PID算法的离散化、整个系统的仿真和相应程序的实现。在原有模拟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数字控制器,并运用设计出的数字控制器,对磁悬浮分子泵进行控制,实现了磁悬浮分子泵轴向单自由度的稳定悬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数字控制 模拟化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异步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瑞友 林忠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45-247,共3页
介绍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阐述了基于TMS32 0F2 4 0DSP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软硬件的设计方法 .实践表明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
关键词 DSP异步机 直接转矩控制 数字信号 处理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制导光电导引头稳定平台数字控制技术 被引量:23
8
作者 吴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41,共5页
通过对几种典型的陀螺稳定方案的比较 ,选定目前在大多数战术导弹上获得广泛应用的速率陀螺稳定平台方案 ,并选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 DSP)构成稳定回路的数字控制系统 ;然后采用连续校正网络的等效数字控制器设计法设计出数字校正网... 通过对几种典型的陀螺稳定方案的比较 ,选定目前在大多数战术导弹上获得广泛应用的速率陀螺稳定平台方案 ,并选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 DSP)构成稳定回路的数字控制系统 ;然后采用连续校正网络的等效数字控制器设计法设计出数字校正网络 ,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数字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总体指标要求 ,从而证明这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最后给出几点结论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制导 数字控制 光电导引头 陀螺稳定平台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等效数字控制器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结构MTMD振动控制系统参数优化研究
9
作者 金玲 邱建慧 +1 位作者 李思龙 曾志坚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采用振动控制算法中的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研究了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控制作用系统参数优化设计,即假定控制器数量、位置,对控制作用参数进行优化。将选取的主结构简化为多自由度模型,将MTMD(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结构的反力与地震荷载... 采用振动控制算法中的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研究了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控制作用系统参数优化设计,即假定控制器数量、位置,对控制作用参数进行优化。将选取的主结构简化为多自由度模型,将MTMD(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结构的反力与地震荷载共同作为结构的荷载输入分析;基于对主结构多模态耦合作用的考虑以及MTMD加载位置的初步假定,以二次型性能指标对系统状态方程加以控制。得到控制效果与利用最优参数法的结构控制效果做进一步比较验证。最后利用ANSYS优化设计模块,对已得到的控制器参数进行二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型性能指标 被动控制 参数优化 等效最优控制 ANSYS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盐高速铁路新洋港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方柯 邹孔庆 王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7,共6页
徐盐高速铁路新洋港大桥采用(72+96+312+96+72)m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对大桥施工控制的原则、方法及监控监测手段进行了介绍。以无应力状态法基本原理为基础,对结构制造及安装线形、钢梁悬拼线形、斜拉索初张拉拔出量、二次调索等重... 徐盐高速铁路新洋港大桥采用(72+96+312+96+72)m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对大桥施工控制的原则、方法及监控监测手段进行了介绍。以无应力状态法基本原理为基础,对结构制造及安装线形、钢梁悬拼线形、斜拉索初张拉拔出量、二次调索等重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洋港斜拉桥宜采用无应力状态法+几何补偿法确定构件的制造及安装线形,钢梁悬拼线形宜采用线形精确控制+索力近似控制的方式,采用零点索力法或等效弹性法可以对斜拉索初张拉进行有效控制,宜采用无应力状态法结合实际索力进行二次调索。根据研究成果对新洋港斜拉桥进行施工控制,监测结果表明结构的线形、内力状态均满足设计要求,提出了钢桁梁斜拉桥的设计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斜拉桥 钢桁梁 施工控制 设计优化 线形 初张拉 零点索力法 等效弹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设计验证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慧慧 刘伟 叶王平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9-1413,共5页
数字化仪控系统在新建核电厂和现有核电厂的改造中得到了应用,为了确保最终的数字化仪控系统满足要求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需要在系统全生命周期(可划分为系统需求设计阶段、设备开发阶段、安装与调试阶段和运行与维护阶段)中开展全面的测... 数字化仪控系统在新建核电厂和现有核电厂的改造中得到了应用,为了确保最终的数字化仪控系统满足要求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需要在系统全生命周期(可划分为系统需求设计阶段、设备开发阶段、安装与调试阶段和运行与维护阶段)中开展全面的测试和验证活动。为降低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由于系统设计缺陷导致后续系统设备开发等阶段变更的风险和成本,设计验证工作应由独立于设计人员的验证人员尽早采用适宜的方法开展。本论文主要针对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需求设计阶段验证技术开展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核电厂设计验证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的研究,以及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设计缺陷导致的故障原因分析,明确了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设计验证应关注的要点,给出了设计验证的实施方法。最后本文对工程实践中的静态验证和动态验证实施流程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数字化仪控系统 设计阶段 验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全焊接球阀密封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俊峰 李伟 +3 位作者 杨玲玲 张建斌 冯玉林 明友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18-1726,共9页
针对全焊接球阀密封性欠佳的问题,以NPS16 Class600型球阀为例,对其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并基于响应面法对密封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首先,利用试验设计法(DOE)及响应面法(RSM)建立了密封结... 针对全焊接球阀密封性欠佳的问题,以NPS16 Class600型球阀为例,对其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并基于响应面法对密封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首先,利用试验设计法(DOE)及响应面法(RSM)建立了密封结构的优化模型,对密封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然后,搭建了试验平台,进行了密封结构的开口度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利用ANSYS软件对浮动球球阀密封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并研究了球体的直径(d_(1))、阀座的厚度(D_(7))、中径(D_(10))、倒角(D_(A))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最后,根据响应面优化(RSO)模块对密封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进一步验证了其优化效果及密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_(10)对最小间隙值(C_(min))的影响显著性最高,d_(1)对最大等效应力(S_(1max))的影响显著性最高;在密封结构两参数耦合作用下,DA与D7对最小间隙值(C_(min))的影响显著,D_(A)与d_(1)对最大等效应力(S_(1max))的影响显著;优化设计后的密封结构最大变形量降低了57.2%,密封面的接触平均压力提高了7.8%,实现了对浮动球球阀密封结构进行高精密设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控制阀 响应面法 试验设计法 全焊接球阀 密封性能 最小间隙值 最大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