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煤层底板采动裂隙带的深度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51
1
作者 张金才 刘天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6-55,共10页
本文讨论了回采工作面底板的采动影响规律,提出了底板采动裂隙带最大深度的计算公式。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及相似模型实验结果得出,在正常开采阶段,底板岩层处于采前压缩(增压)、采后膨胀(降压)及逐渐恢复的状态下;在永久煤柱的边缘区底板... 本文讨论了回采工作面底板的采动影响规律,提出了底板采动裂隙带最大深度的计算公式。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及相似模型实验结果得出,在正常开采阶段,底板岩层处于采前压缩(增压)、采后膨胀(降压)及逐渐恢复的状态下;在永久煤柱的边缘区底板长期处于膨胀状态下,采动裂隙最发育,此处是承压水上回采工作面最易发生突水的部位。另外,本文采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及实测资料分别得出了底板采动裂隙带最大深度的3种计算公式,并且应用现场实测资料分析论证了底板裂隙带的空间分布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底板 采动 裂隙带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求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柳聪亮 谭志祥 +2 位作者 李培现 白力改 邓喀中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1,共4页
准确预测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是合理设计底板防水安全煤岩柱,解决煤矿底板突水问题的关键。综合分析了开采深度、煤层倾角、煤层开采厚度、工作面斜长等地质采矿条件对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的影响。以27个典型工作面实测数据作为... 准确预测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是合理设计底板防水安全煤岩柱,解决煤矿底板突水问题的关键。综合分析了开采深度、煤层倾角、煤层开采厚度、工作面斜长等地质采矿条件对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的影响。以27个典型工作面实测数据作为训练和测试样本,通过合理选择SVM中核函数、不敏感损失系数、惩罚因子等参数,建立了底板导水破坏深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SVM回归模型。最后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采用SVM所建立的关系模型可以较好地根据各影响因素求取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获得的底板导水破坏带深度精度可靠、能够满足设计需要。研究成果表明:采用SVM的方法计算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对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影响的多种因素,为今后快速准确地计算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 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 地质采矿条件 SVM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量影响分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树奎 张楠 江红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6,共5页
煤矿开采是影响河川径流量减少的因素之一,加剧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本研究以黄河中游791个矿井、14个矿区资料为基础,考虑煤层埋深、导水裂隙带发育、煤层顶板含水层分布状况,开展黄河流域中游头潼区间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分区的研... 煤矿开采是影响河川径流量减少的因素之一,加剧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本研究以黄河中游791个矿井、14个矿区资料为基础,考虑煤层埋深、导水裂隙带发育、煤层顶板含水层分布状况,开展黄河流域中游头潼区间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分区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采煤层埋深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导水裂隙带发育贯穿至地表多发生在埋深较浅的位置,主要分布在窟野河流域的神木县、伊金霍洛旗、东胜、准格尔旗、榆林市北部地区;煤矿开采对含水层的影响模式划分为影响严重区、影响一般区、无影响区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水资源量 影响分区 导水裂隙带 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