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低延迟的3维高效视频编码中深度建模模式编码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莉 曹一凡 +3 位作者 杜高明 刘冠宇 王晓蕾 张多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25-1632,共8页
为了更好地对3D视频中深度图进行编码,该文将3维高效视频编码(3D-HEVC)标准新引入了深度建模模式(DMMs),新模式在提高了编码质量的同时改进了原有算法的复杂度。在设计DMM-1编码器电路时,传统架构电路的编码周期均较长,只能满足较低分... 为了更好地对3D视频中深度图进行编码,该文将3维高效视频编码(3D-HEVC)标准新引入了深度建模模式(DMMs),新模式在提高了编码质量的同时改进了原有算法的复杂度。在设计DMM-1编码器电路时,传统架构电路的编码周期均较长,只能满足较低分辨率和帧率的视频实时编码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3D-HEVC中DMM-1编码器的性能,该文对DMM-1算法架构进行了研究,针对其中楔形块评估无数据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5级流水线架构的DMM-1编码器硬件电路,以期能够降低一个深度块编码所需的编码周期,并使用VerilogHDL进行实现。实验表明:该架构与Sanchez等人(2017年)的工作相比,以电路门数增加约1568门为代价,可减少至少52.3%的编码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维高效视频编码 深度图 帧内预测 深度建模模式算法 VERIL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眼肌深度预测猪活体眼肌面积 被引量:11
2
作者 倪德斌 赵书红 +3 位作者 夏欣 胡军勇 刘望宏 马云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6-130,共5页
采用胴体性状测定方法对286头猪胴体进行测定,采用B超测定方法对357头猪活体进行测定,通过分析286头猪胴体测定数据(宰前活体质量、背膘厚、眼肌深、眼肌宽、瘦肉率等)和357头猪活体测定数据(结测质量、背膘厚、眼肌深、眼肌面积),建立... 采用胴体性状测定方法对286头猪胴体进行测定,采用B超测定方法对357头猪活体进行测定,通过分析286头猪胴体测定数据(宰前活体质量、背膘厚、眼肌深、眼肌宽、瘦肉率等)和357头猪活体测定数据(结测质量、背膘厚、眼肌深、眼肌面积),建立胴体与活体2个预测模型并加以验证。结果发现:胴体眼肌深与眼肌面积的相关系数(0.945)高于活体(0.720),胴体模型的决定系数(R2)值(0.894)高于活体模型的R2值(0.519);胴体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散点分布相对一致,而活体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散点分布则较分散;胴体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497,活体模型为0.672,均为极显著正相关;经t检验,胴体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异不显著,活体模型则差异极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用眼肌深度预测猪活体眼肌面积是可行的,但预测值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预测模型 眼肌深 眼肌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溶洞临界垮塌深度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超 张强勇 +3 位作者 刘中春 袁圣渤 张绪涛 王有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为钻前对缝洞型油藏是否垮塌进行预测,以塔河缝洞型油藏为背景,提出确定溶洞临界垮塌埋深的二分深度折减法,分析溶洞垮塌对多因素的敏感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溶洞临界垮塌深度随顶板厚度、洞跨和侧压力系数变化的预测公式。对大量工... 为钻前对缝洞型油藏是否垮塌进行预测,以塔河缝洞型油藏为背景,提出确定溶洞临界垮塌埋深的二分深度折减法,分析溶洞垮塌对多因素的敏感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溶洞临界垮塌深度随顶板厚度、洞跨和侧压力系数变化的预测公式。对大量工况的数值进行计算分析,获得不同形态、不同尺寸溶洞的垮塌破坏过程、垮塌破坏模式、垮塌影响范围以及垮塌深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建立的溶洞垮塌深度预测公式对塔河油田实际分布的溶洞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矩形和城门洞形溶洞为竖向剪切破坏,而圆形溶洞产生压实破坏;溶洞垮塌影响范围随顶板厚度和洞跨的增加而增大,最终趋于稳定,最大垮塌影响范围约为2.6倍洞跨;洞跨是影响溶洞垮塌的最敏感因素,其次为顶板厚度,侧压力系数对溶洞垮塌的影响最不敏感;溶洞的顶板厚度越大,溶洞越不容易出现垮塌;圆形溶洞最稳定,城门洞形溶洞次之,矩形溶洞稳定性最差。预测结果与油田生产实际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临界垮塌深度 二分深度折减法 溶洞垮塌模式 垮塌深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隧道合理保温型式及保温效果试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玉伟 谢永利 +1 位作者 李又云 赵飞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69-1577,共9页
寒区隧道常常受到冻融循环破坏,合理的保温型式能有效减小隧道冻害发生。在实测温度场基础上根据冻土学原理,运用Stephen公式推导围岩最大冻结深度,并结合传热学中等效厚度换算法推导内置式和外置式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 寒区隧道常常受到冻融循环破坏,合理的保温型式能有效减小隧道冻害发生。在实测温度场基础上根据冻土学原理,运用Stephen公式推导围岩最大冻结深度,并结合传热学中等效厚度换算法推导内置式和外置式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得到围岩冻深为2.62 m,内置式和外置式保温层厚度分别为3.54 cm和4.61 cm,内置式保温型式更经济。运用自主研发的室内试验模型开展了环境温度-12.5℃无保温层、-12.5℃内置3.5 cm聚氨酯保温层、-20℃内置3.5 cm聚氨酯保温层3组工况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12.5℃未设保温层时围岩将会逐渐冻结,内置式3.5cm聚氨酯保温层保温效果良好;环境温度-20℃内置式3.5 cm聚氨酯保温层保温效果变差但仍能满足短期围岩不发生冻结。研究结果可为寒区隧道保温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隧道 冻结深度 保温型式 等效厚度换算法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埋置深度下的锚板抗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芮瑞 肖风钰 +4 位作者 程永辉 高烽 胡胜刚 丁锐恒 孙天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32-2041,共10页
锚板因其具有良好的承载特性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不同埋置深度下的锚板承载特性存在差异。为研究锚板的抗拔承载特性,利用自主开发的可视化拉拔装置,考虑埋深和拉拔速率的影响进行锚板拉拔模型试验。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测力计分别获... 锚板因其具有良好的承载特性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不同埋置深度下的锚板承载特性存在差异。为研究锚板的抗拔承载特性,利用自主开发的可视化拉拔装置,考虑埋深和拉拔速率的影响进行锚板拉拔模型试验。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测力计分别获取填料位移、剪应变云图与锚板拉拔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密砂中的锚板临界埋置比约为4。浅埋锚板拉拔过程可分为峰前增长、峰后软化、残余稳定3个阶段,峰前增长阶段土体处于局部剪切破坏状态,峰后软化和残余稳定阶段土体处于整体剪切破坏,位移与剪应变云图呈倒梯形分布。深埋锚板拉拔过程可分为峰前增长与峰后波动2个阶段,土体始终处于局部剪切破坏状态,位移云图呈气泡状分布,剪切面始终位于锚板上方3倍锚板宽度范围内。无量纲化荷载与无量纲化位移符合双曲线关系,给出了锚板承载力与位移关系式,并与其他研究结果做了对比。引入形状系数的修正Giampa公式能较好预测锚板承载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锚板 埋置比 抗拔承载力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HEVC深度视频快速帧内编码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慧敏 彭宗举 +1 位作者 蒋刚毅 陈芬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7-53,共7页
多视点彩色加深度视频(MVD)是目前3D场景的主流表示方式之一。在3D-HEVC的编码框架中,深度视频帧内编码具有较高的编码复杂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3D-HEVC深度视频快速帧内编码算法。首先根据对应彩色视频的纹理特征和深度视... 多视点彩色加深度视频(MVD)是目前3D场景的主流表示方式之一。在3D-HEVC的编码框架中,深度视频帧内编码具有较高的编码复杂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3D-HEVC深度视频快速帧内编码算法。首先根据对应彩色视频的纹理特征和深度视频的边界提取结果,把深度图分为四个区域;然后统计分析了各区域中深度视频编码失真对绘制中间视点质量的影响以及帧内编码预测模式的分布规律;最后设计了在不同区域里采用不同的CU尺寸提前决定、模式粗选限定和快速DMMs模式决定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绘制的中间视点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平均节省55.11%的总体编码时间,对于深度视频的编码时间平均节省6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视频编码 3D-HEVC 帧内编码 模式选择 d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图的快速自适应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斯晓华 王国中 +2 位作者 赵海武 李国平 滕国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5,共9页
基于高效率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三维视频扩展的深度编码,引入了深度模型编码模式(depth modeling mode,DMM)和区域边界链编码(region boundary chain,RBC)模式.RBC模式通过遍历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当前深... 基于高效率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三维视频扩展的深度编码,引入了深度模型编码模式(depth modeling mode,DMM)和区域边界链编码(region boundary chain,RBC)模式.RBC模式通过遍历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当前深度下所有的边缘线预测模板来得到最佳的预测模板,但在显著提升编码效率的同时,其计算复杂度也增加了数倍.深入研究了在HEVC模式粗选过程中选出的最优预测模式与DMM和RBC这两种模式的相关性,以及与直接Wedgelet搜索模板集合各个方向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的自适应深度图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该算法将编码块分为平坦块、方向性编码块以及纹理复杂块3种.对平坦块跳过DMM和RBC模式,而对方向性编码块的直接Wedgelet搜索过程则跳过不必要的方向模板搜索,从而提高编码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全I帧模式下,该深度图帧内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平均节省了75.4%的编码时间,而在合成视点端仅带来0.4%的性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图 快速算法 深度模型编码模式 模式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理类型预判和SDC优化的3D-HEVC深度图帧内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粘春湄 陈婧 曾焕强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4-1003,共10页
为了降低3D-HEVC中深度图编码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结合纹理类型预判的深度图帧内快速编码算法SOG-SDC。针对深度图中穷尽模式搜索开销大,采用DMMs(depth modeling modes)模式几率小,以及分段直流残差编码模式(segment-wise DC coding,S... 为了降低3D-HEVC中深度图编码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结合纹理类型预判的深度图帧内快速编码算法SOG-SDC。针对深度图中穷尽模式搜索开销大,采用DMMs(depth modeling modes)模式几率小,以及分段直流残差编码模式(segment-wise DC coding,SDC)判断复杂的问题,通过计算当前预测单元(prediction unit,PU)的梯度和(sum-of-gradient,SOG)来预判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的类型(平坦/非平坦),并根据CU类型进行两方面的优化:一方面,选择性地跳过DMMs模式的检查,并提前终止CU的分割;另一方面,只对全率失真列表中平坦预测模式进行SDC编码,跳过其他候选模式的SDC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在合成视点主观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该算法相较于HTM16.0在比特率仅增加0.14%的情况下减少了26.03%的编码时间,有效地降低了3D-HEVC视频编码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HEVC 帧内预测 深度图 深度编码模式 分段直流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差的Delta CPV快速决策算法
9
作者 郑宇 张基宏 +2 位作者 梁永生 任仙怡 胡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1,共5页
为了更精准地呈现深度图的边缘,深度建模模式被引入3D-HEVC。深度建模模式中,Delta CPV通过最小失真搜索得到,搜索过程需要遍历所有可能的Delta CPV的集合,这也增加了编码过程的计算复杂度。针对Delta CPV搜索过程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 为了更精准地呈现深度图的边缘,深度建模模式被引入3D-HEVC。深度建模模式中,Delta CPV通过最小失真搜索得到,搜索过程需要遍历所有可能的Delta CPV的集合,这也增加了编码过程的计算复杂度。针对Delta CPV搜索过程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分析了搜索范围的决策过程,提出利用平均差确定搜索范围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使DMM过程的编码时间减少10.9%,而BD-rate只增加了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图 3D-HEVC 深度建模模式 DELTA CPV 平均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LSTM的陶岔渠首水深预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伟 吕学斌 梁雪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94,共6页
采用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全经验模态分解-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CEEMDAN-LSTM)对水深进行预测。首先利用中位值平均滤波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再采用CEEMDAN方法对历史水深序列进行分解获得历史水深的高、低频以及残差序列,然后对得到的... 采用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全经验模态分解-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CEEMDAN-LSTM)对水深进行预测。首先利用中位值平均滤波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再采用CEEMDAN方法对历史水深序列进行分解获得历史水深的高、低频以及残差序列,然后对得到的各个分量使用LSTM神经网络预测,最后叠加各分量预测值重构水深预测结果。以陶岔渠首为研究对象,CEEMDAN-LSTM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相比支持向量机回归、BP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经验模态分解-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有更强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预测 中位值平均滤波法 CEEMDAN分解 LSTM神经网络模型 陶岔渠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