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误差分量模型的两阶段深度校正算法
1
作者 李平 喻洪流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3-529,共7页
为了提高消费级RGB-D相机的深度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分量模型的两阶段深度校正算法。该算法根据误差特性建立误差分量模型,引入从短距离到长距离迭代计算思想,设计了两阶段深度校正算法。探究了像素离散化对校正效果的影响,将算法... 为了提高消费级RGB-D相机的深度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分量模型的两阶段深度校正算法。该算法根据误差特性建立误差分量模型,引入从短距离到长距离迭代计算思想,设计了两阶段深度校正算法。探究了像素离散化对校正效果的影响,将算法应用于洗浴机器人中,并与其他深度校正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减小深度误差,且像素离散化采样越密集,效果越好。在实际应用中,该算法仍能有效减小深度误差,与其他校正算法相比,在远距离处具有优势。该算法能有效提升消费级RGB-D相机的深度精度,且数据收集场景简单,适用于可以产生RGB图像、深度图像和点云的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级RGB-D相机 深度校正 局部误差 全局误差 像素离散化 深度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多尺度深度误差的3D手眼标定方法
2
作者 江以恒 李佳田 +2 位作者 刘佳音 何烽 张鹏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2-2564,共13页
点云传感器通常带有深度误差,现有手眼标定方法较少顾及这一因素,导致手眼矩阵在不同尺度下存在适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替最小二乘优化的高精度手眼标定方法。首先,通过拟合标定板平面与体素均匀降采样,对近、中、远三种尺度的点云... 点云传感器通常带有深度误差,现有手眼标定方法较少顾及这一因素,导致手眼矩阵在不同尺度下存在适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替最小二乘优化的高精度手眼标定方法。首先,通过拟合标定板平面与体素均匀降采样,对近、中、远三种尺度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统一不同尺度下标定板点云的密度;其次,使用GICP(Generalized-ICP)算法得到点云的配准矩阵,并求解各尺度手眼矩阵的初值,交替固定一个尺度的手眼矩阵,构建旋转平移误差的最小二乘问题优化其余尺度配准参数;最后,基于优化后的各尺度配准矩阵重新进行Tsai-Lenz方法标定,得到补偿深度误差的手眼矩阵。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旋转矩阵的平均误差为0.1448°,平移向量的平均误差为0.6335 mm,应用手眼矩阵的点云配准均方根误差为0.2769 mm。相较标定球方法近焦距离的点云配准误差平均降低19%,远焦距离的点云配准误差平均降低16%。本文方法可有效降低深度误差对标定精度的影响,提高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误差 手眼标定 结构光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示踪指示剂的混凝土裂缝深度雷达检测及其性能研究
3
作者 田辉 汤雷 +4 位作者 李坡 贾宇 王玉磊 栾品之 张盛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0,29,共5页
裂缝识别检测在结构健康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准确检测裂缝深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混凝土裂缝深度指示剂的雷达可视化检测方法,通过将裂缝空腔检测转化为指示剂检测,实现... 裂缝识别检测在结构健康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准确检测裂缝深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混凝土裂缝深度指示剂的雷达可视化检测方法,通过将裂缝空腔检测转化为指示剂检测,实现了裂缝深度的精确识别。研究中配置了一种含有纳米Fe_3O_4强反射成分的裂缝深度指示剂,并构建了大体积沙箱相似物理模型,模拟了指示剂灌入裂缝尖端后的效果,开展了多工况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指示剂可检测裂缝的最大深度为90 cm,且随着深度增加,指示误差增大,但最大指示误差不超过5%。相较于传统指示剂,新型指示剂显著提高了裂缝深度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剂 雷达波 指示性能 沙箱模型 指示误差 裂缝深度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震深度误差精度主控因素分析及其新量化指标探讨——以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为例
4
作者 梁顺军 窝聿楷 +9 位作者 孙甫 刁永波 巫芙蓉 章雄 刘定锦 彭才 李金芝 董同武 白洛飞 游李伟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53,共14页
油田公司依据《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GB/T 33684—2017),考核地震构造成果精度的重要指标是井—震深度误差精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国标中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精度只是人为规定的,缺少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 油田公司依据《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GB/T 33684—2017),考核地震构造成果精度的重要指标是井—震深度误差精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国标中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精度只是人为规定的,缺少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实际生产中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油田公司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不断提高的井—震深度误差精度远远超过地震纵向分辨率。笔者结合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实践,深入分析影响井—震深度误差的4个主控因素:(1)偏移成像方法;(2)变速时深转换速度误差;(3)层位标定;(4)地震勘探纵向分辨率。井—震深度绝对误差,与地震勘探纵向分辨率波长λ的大小相关联。因此,可应用地震勘探纵向分辨率的波长理论,针对油田的勘探、评价、开发和精细开发等不同阶段,取地震波长的不同分数值λ_(n)和K_(λn),分别作为井—震深度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可供油田管理者在考核地震构造成果精度时作为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深度误差 主控因素 标准 波长绝对误差 波长相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水深测量误差及精度提升分析
5
作者 周悌慧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86-289,共4页
基于多波束水深测量的基本原理,分别从起算高程传递误差、船舶姿态误差、声速剖面误差和数据处理误差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水深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提出了用多种方法尽量减少各种误差对水深测量成果的影响,能显著地提升水深测量精度。
关键词 多波束 水深测量 误差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动镜平动式与双动臂旋转式干涉仪动态性能对比
6
作者 任万杰 毛冲冲 +2 位作者 赵建泉 张江浩 孙逊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8-995,共8页
双动镜平动式和双动臂旋转式干涉仪虽能较好地降低动镜倾斜的影响,但现有研究未能明确两者的差异特征,导致在高精度场景中常因性能误判而选型错误。该文通过构型对比揭示了两类干涉仪差异,设计了功能和尺寸近似的两类干涉仪,其中,平动... 双动镜平动式和双动臂旋转式干涉仪虽能较好地降低动镜倾斜的影响,但现有研究未能明确两者的差异特征,导致在高精度场景中常因性能误判而选型错误。该文通过构型对比揭示了两类干涉仪差异,设计了功能和尺寸近似的两类干涉仪,其中,平动式干涉仪尺寸为443.546 mm×243.773 mm,旋转式干涉仪的尺寸为387.546 mm×300 mm。模拟了动镜倾斜情况下的干涉范围,其中,平动式干涉仪的动镜倾斜角与调制深度呈负相关,旋转式干涉仪可通过延长反射镜尺寸来消除调制深度降低的影响;推导了临界安装误差阈值,平动式干涉仪的动镜倾斜角≤0.39″,安装误差角≤0.1″,旋转式干涉仪的动镜倾斜角≤0.23″,安装误差角≤0.066″。所得差异量化结果为不同环境下干涉仪的构型选择提供了直接判据,可有效规避传统“经验驱动”设计模式导致的性能损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仪 动镜倾斜 调制深度 安装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pth-map和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多视点视频传输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琳 金志刚 +1 位作者 赵安安 周圆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41-2444,共4页
针对多视点视频传输系统数据量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depth-map)和分布式视频编码(DVC)的不等错误保护(UEP)传输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多个视点提取深度图;然后,在传输过程中传输一个视点及其深度图;最后,经过网络传输,在解码... 针对多视点视频传输系统数据量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depth-map)和分布式视频编码(DVC)的不等错误保护(UEP)传输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多个视点提取深度图;然后,在传输过程中传输一个视点及其深度图;最后,经过网络传输,在解码端由一个视点图及其深度图生成其他视点。由于视点图和深度图在解码端的重要程度不同,对需要传输的视点图和深度图采用不同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进行不平等的错误保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传输方法比传统的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传输系统具有更好的抗误码性能,提高了传输可靠性,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约提高1.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视频编码 WYNER-ZIV编码 深度图 不等错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区域地壳形变InSAR提取及断裂运动机制
8
作者 谢丽媛 杨莹辉 +3 位作者 许强 李小云 陈强 谭莎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72-982,共11页
利用时序InSAR技术提取川滇菱形块体东缘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区域震间地表形变场,反演安宁河-则木河断裂的震间运动速率与闭锁深度。结果表明,安宁河断裂由北向南跨断裂InSAR形变速度差异由约2 mm/a逐步增加至约2.5 mm/a,则木河断裂跨断... 利用时序InSAR技术提取川滇菱形块体东缘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区域震间地表形变场,反演安宁河-则木河断裂的震间运动速率与闭锁深度。结果表明,安宁河断裂由北向南跨断裂InSAR形变速度差异由约2 mm/a逐步增加至约2.5 mm/a,则木河断裂跨断裂形变速率差异相对较小,约1.8 mm/a。安宁河断裂最北段石棉段滑动速率约2.8 mm/a,中段冕宁段滑动速率约4.0 mm/a,最南段西昌段滑动速率约3.2 mm/a;则木河断裂北段滑动速率最大约3.1 mm/a,向南至宁南段逐渐衰减至约2.6 mm/a。西昌段闭锁深度最深,约37.8 km,其向南、向北方向延伸均逐渐减小,其中最北段石棉段闭锁深度最浅约5.0 km,而在最南段宁南段闭锁深度约13.2 km。整体而言,西昌段具有相对更大的断裂滑动速率和更深的闭锁深度,表明其孕震潜能更强,而这也与该区段更为密集的地震活动形成相互验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 震间InSAR形变场 大气与轨道误差校正 断裂运动速率 断裂闭锁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深随钻测量误差校正与井眼位置不确定性计算方法
9
作者 刁斌斌 高德利 +1 位作者 刘喆 吴华鹏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深井和超深井钻井过程中井下温度高、井内钻具承受的拉力大,导致随钻测量的井深误差较大。为此,考虑不同井深处井内温度、热膨胀系数、钻具轴向力和钻具规格等因素的影响,在测点处对井内钻具分段,结合井下温度随钻测量结果和井内钻具受... 深井和超深井钻井过程中井下温度高、井内钻具承受的拉力大,导致随钻测量的井深误差较大。为此,考虑不同井深处井内温度、热膨胀系数、钻具轴向力和钻具规格等因素的影响,在测点处对井内钻具分段,结合井下温度随钻测量结果和井内钻具受力分析结果,建立了随钻测量井深的热膨胀校正模型和弹性拉伸校正模型,以及计算热膨胀校正误差限和弹性拉伸校正误差限的模型,并给出了随钻测量井深热膨胀和弹性拉伸校正后的井眼位置不确定性计算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超深井钻井过程中由热膨胀和弹性拉伸导致的井内钻具伸长量可达10 m以上;随钻测量井深进行热膨胀和弹性拉伸校正后,可以显著减小测点垂深误差和误差椭球的大小。研究结果为提高井深随钻测量精度与科学计算井眼位置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井深 误差校正 井眼位置不确定性 热膨胀 弹性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Shaving Cutter with Unequal Depth Gashes
10
作者 LV Ming, YANG Xu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0-,共1页
Gear shaving is a gear finishing oper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cision. After shaved by shaving cutter of true involute profile, there are the "mid-concave" phenomena around the pitch points of the... Gear shaving is a gear finishing oper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cision. After shaved by shaving cutter of true involute profile, there are the "mid-concave" phenomena around the pitch points of the work gear tooth flanks inevitably. This problem severely affects the shaving accuracy and gear transmission quality, which hasn’t been resolved thoroughly for a long time. Aiming at the problem, based on shaving mechanism and the analysis on gear tooth profile mid-concave, a new-style shaving cutter with unequal depth gashes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As compared with common shaving cutter, its depth of gashes is zero on the pitch points of tooth profiles and gradually gets deeper to max. from pitch points to the tops of teeth or the roots. Because of no depth on the pitch points, there are no cutting edges, that is, no cutting action, so the work gear isn’t cutted around its pitch points and is only pressed during shaving operation. Therefore, the gear tooth errors are decreased greatly. And the experimentations have proved the shaved gear has better surface finish that achieves the expectant effect.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orming of gash on the basis of slotting principle, and proposes a design method of gash: gash bottom is formed by two involutes which intersect on the pitch point and are concentric with the base circle of involute profile of cutter. Furthermore, the equations of the two involutes are deduced and the solution is introduce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orming of gash on the basis of slotting principle, and proposes a gash-designing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 has proved that the shaved gear has better surface finish that achieves the anticipated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r shaving tooth form error mid-concave unequal depth gash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相机的测量误差建模及校正
11
作者 魏瑞丽 王明军 +1 位作者 周熠铭 易芳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77,共7页
ToF(Time of Flight)深度相机是获取三维点云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但ToF深度相机受到自身硬件和外部环境的限制,其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针对ToF深度相机的非系统误差进行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被测目标的颜色、距离和相对运动等因... ToF(Time of Flight)深度相机是获取三维点云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但ToF深度相机受到自身硬件和外部环境的限制,其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针对ToF深度相机的非系统误差进行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被测目标的颜色、距离和相对运动等因素均会对深度相机获取的数据产生影响,且影响均不相同。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误差模型对颜色和距离产生的误差进行校正,对于相对运动产生的误差,建立了三维运动模糊函数进行恢复,通过对所建立的校正模型进行数值分析,距离和颜色的残余误差小于4 mm,相对运动所带来的误差小于0.7 mm。本文所做工作改善了ToF深度相机的测量数据的质量,为开展三维点云重建等工作提供了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F深度相机 深度误差 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传感器的多视角点云配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耀文 毕远伟 +1 位作者 张鲁建 黄延森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7,共7页
为了解决大尺寸对称物体在多视角配准过程中出现的误匹配点对和累计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传感器的多视角点云配准算法。首先,使用深度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不同视角下的多片点云并进行预处理,对物体单侧相邻点云采用超四点快速鲁... 为了解决大尺寸对称物体在多视角配准过程中出现的误匹配点对和累计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传感器的多视角点云配准算法。首先,使用深度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不同视角下的多片点云并进行预处理,对物体单侧相邻点云采用超四点快速鲁棒匹配算法(Super 4-points congruent sets,Super4PCS)进行粗配准,利用改进的点到平面ICP算法去除误匹配点对并进行精配准,之后将左右两部分的点云拼接,从而获取完整的三维点云模型。最后,针对多视角配准出现的累计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全局优化方法从而减少累计误差。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精准地完成多视角点云配准,获得准确的三维点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传感器 累计误差 多视角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小景深相机的快速标定算法
13
作者 黄鹏 周益航 +2 位作者 谢中毅 宋跃 何国强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154,共7页
高速在线视觉测量系统中,小景深相机难以从不同方位获取标定物清晰图像,从而导致张氏标定算法无解或计算误差较大,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小景深相机的快速精确标定算法。获取位于待标定平面和与之平行平面上的一组标定物图像,线性求解得到相... 高速在线视觉测量系统中,小景深相机难以从不同方位获取标定物清晰图像,从而导致张氏标定算法无解或计算误差较大,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小景深相机的快速精确标定算法。获取位于待标定平面和与之平行平面上的一组标定物图像,线性求解得到相机镜头光心到待标定平面的高度,并根据相机姿态简化旋转矩阵,最后利用位于待标定平面的标定图像计算出相机内外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标定图像组数最好取在13组左右,但仅采用一组标定图像也可以实现较高精度标定。在相机景深较小的情况下,该方法重投影均方根误差小于0.74 pixel,标定精度较张氏方法提高了约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标定 小景深相机 单应性矩阵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移速度误差引起的假象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熊晓军 贺振华 +1 位作者 文晓涛 黄德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6,204-205,共3页
深度偏移剖面中的深度误差与速度误差并不相等,有时可以达到速度误差的两倍。从分析偏移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出发,对比分析了速度误差对叠后深度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影响,发现偏移剖面的深度误差仅与速度模型的误差有关系,与具体的... 深度偏移剖面中的深度误差与速度误差并不相等,有时可以达到速度误差的两倍。从分析偏移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出发,对比分析了速度误差对叠后深度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影响,发现偏移剖面的深度误差仅与速度模型的误差有关系,与具体的偏移方法(叠后或叠前深度偏移)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一个复杂的透镜体模型进行了波动方程叠后正演和偏移计算,详细讨论了不同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发现速度误差不仅会带来深度误差,而且会造成构造体的形态变化,下覆地层同向轴的扭曲,还可能引起地层同向轴的频率发生变化,给资料解释带来一定的假象。正确地认识这些假象,对于速度分析中检验速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地震资料解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误差 深度误差 叠前偏移 叠后偏移 偏移假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控各向异性速度建模技术在YKL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裴云龙 王立歆 +2 位作者 邬达理 蒋波 邓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0-399,共10页
YKL气藏开发迫切需要高品质地震成像资料的支撑,尤其是要求有高精度的构造成像资料。由于该区块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存在缺失近炮检距、覆盖次数低等不利因素,因此,常规单一的速度建模方法难以解决该区井震误差大的问题。为此,针对性地提... YKL气藏开发迫切需要高品质地震成像资料的支撑,尤其是要求有高精度的构造成像资料。由于该区块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存在缺失近炮检距、覆盖次数低等不利因素,因此,常规单一的速度建模方法难以解决该区井震误差大的问题。为此,针对性地提出并联合应用了井控各向异性网格层析和逐层速度建模技术。在选好区内标志层、建好初始速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区内多口已知井信息求取各向异性参数,先消除浅部大套稳定地层速度对气藏深度的影响,再由浅到深逐层对标志层反演,更新迭代各向异性参数、速度及深度成像,直至各标志层的井震误差降低到规定范围内。3口验证井的应用结果显示,实际资料最终成像成果的气藏构造深度预测值与实钻井深度误差均在5m内,气藏构造成像的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断裂成像也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开发钻井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井控 各向异性 网格层析 速度建模 井震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ICF激光驱动器的谐波分离器制作误差宽容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福华 蔡海涛 +6 位作者 粟敬钦 姚军 高峰 杜惊雷 郭永康 魏晓峰 袁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19-722,共4页
基于标量衍射理论 ,在傅立叶光学基础上 ,推导出了谐波分离器衍射效率与其结构参量的关系式 ;系统地分析了制作误差对衍射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
关键词 二元光学元件 深度误差 对位误差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I各向异性地震成像技术及其在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勤勇 郭恺 +1 位作者 李博 刘小民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2-889,897,共9页
我国南方页岩气地层厚度小于地震波长,陡倾角地层发育,具有较强的TTI各向异性特征,利用各向同性方法处理地震资料的结果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且存在严重的井震深度误差。同时,TTI建模方法技术尚不成熟,成像方法实用化程度不高。针对上述... 我国南方页岩气地层厚度小于地震波长,陡倾角地层发育,具有较强的TTI各向异性特征,利用各向同性方法处理地震资料的结果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且存在严重的井震深度误差。同时,TTI建模方法技术尚不成熟,成像方法实用化程度不高。针对上述问题,从准确的各向异性程函方程出发,推导了非双曲时距曲线方程,结合局部层析方法,充分利用测井数据,建立空间分布合理、数值较为准确的各向异性参数初始模型,采用加入综合正则化的等效参数联合层析反演方法进一步提高参数模型的精度,增加模型的中高波数信息。采用梯度法各向异性波场外推求解算法和双平台异构并行策略,实现CPU/GPU混合的TTI逆时偏移成像(TTI-RTM),有效降低了TTI-RTM成像处理的数据存储量和运算量,提高了TTI-RTM成像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方某页岩气探区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建立了符合地质规律、细节丰富的精细TTI各向异性参数模型,改善了TTI-RTM成像剖面的质量和精度,降低了井震深度误差,为后续储层精细描述和水平井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成果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TTI各向异性 参数建模 逆时偏移 井震深度误差 局部层析 等效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F相机实时高精度深度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占利 周康 +1 位作者 牟琦 李洪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3-262,共10页
TOF(Time-Of-Flight)相机获取的深度值存在着边角畸变和精度偏移,目前主要是通过误差查找表或曲线拟合等技术进行误差补偿,计算量大且补偿速度慢。通过对TOF相机在不同距离的深度误差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实时、高精度的误差补偿... TOF(Time-Of-Flight)相机获取的深度值存在着边角畸变和精度偏移,目前主要是通过误差查找表或曲线拟合等技术进行误差补偿,计算量大且补偿速度慢。通过对TOF相机在不同距离的深度误差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实时、高精度的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利用TOF深度图像的旋转对称性以及误差分布的特性,简化了误差补偿模型、降低参数数量级,有效提升了补偿的精度和速度。将算法应用于基于TOF原理的Kinect v2深度传感器进行深度补偿,使得有效距离内平面度误差下降到0.63 mm内,平均误差下降到0.7040 mm内,单帧数据补偿时间在90 ms内。由于该算法仅基于光径差进行补偿,因此适用于所有TOF原理的相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减少TOF相机的深度误差,适用于实时、高精度的大视场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F深度相机 深度误差补偿 曲线拟合 Kinect v2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动镜倾斜和动态校准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冯明春 徐亮 +6 位作者 金岭 刘文清 高闽光 李胜 李相贤 童晶晶 刘建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3-167,共5页
分析了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动镜和定镜在圆形通光孔径情况下动镜在扫描过程中倾斜对干涉调制度的影响.为满足干涉调制度要求,理论计算发现动镜倾斜角度需控制在1″以内,对应的相位误差为±6.6°以内.为了解决此问题,使动镜和定镜... 分析了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动镜和定镜在圆形通光孔径情况下动镜在扫描过程中倾斜对干涉调制度的影响.为满足干涉调制度要求,理论计算发现动镜倾斜角度需控制在1″以内,对应的相位误差为±6.6°以内.为了解决此问题,使动镜和定镜保持准直,采用定镜动态校准系统对动镜倾斜误差进行校准.实验结果表明,校准后的XR和YR相位误差的均方根分别为1.02°和1.25°,满足系统要求.动态校准系统能够有效地校准动镜长距离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倾斜误差,对高分辨光谱仪的设计和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逊干涉仪 动镜倾斜 调制度 相位差 动态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光谱仪动镜倾斜误差容限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相里斌 杨建峰 +1 位作者 高瞻 刘改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本文从调制度和相位误差角度,系统分析了双光束干涉光谱仪中,当光束孔径为圆形和矩形时,动镜运动过程中发生倾斜的影响,讨论了动镜倾斜容限以及减小动镜倾斜误差的方法.
关键词 干涉 光谱仪 动镜倾斜 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