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酸性理论(Ⅱ)——与氢相连的氢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志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5期531-533,共3页
前文己报道氢电荷QH是影响酸性的重要因素,但仅限于CH、NH和OH酸,把与氢相连的原子B种类扩大到H、F、Si、P、S、Cl并用CNDO/2法作全几何优化进行研究时,发现脱质子能EDP与QH的相关性变劣,见表1.估计其原因与HB键强度有关,故须考虑HB键... 前文己报道氢电荷QH是影响酸性的重要因素,但仅限于CH、NH和OH酸,把与氢相连的原子B种类扩大到H、F、Si、P、S、Cl并用CNDO/2法作全几何优化进行研究时,发现脱质子能EDP与QH的相关性变劣,见表1.估计其原因与HB键强度有关,故须考虑HB键强度来研究EDP的规律。 键强度有热力学、量子化学等多种衡量方法,从热力学的角度,键能是键强度的普遍衡量,然而键能有不同的概念,一种是键解离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酸性 脱质子能 键强度 CND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酚与水的氢键作用对其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祝亚云 潘良军 +2 位作者 赵良容 晏名勋 杨昌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2-795,共4页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RO)B3LYP/6-31G(2d,2p)水平上对山奈酚及其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复合物进行结构优化,通过热力学计算研究了不同位置的酚羟基发生抽氢反应的键离解能(BDE)、质子解离反应过程的质子解离能(DPE)受分子间氢键的影...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RO)B3LYP/6-31G(2d,2p)水平上对山奈酚及其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复合物进行结构优化,通过热力学计算研究了不同位置的酚羟基发生抽氢反应的键离解能(BDE)、质子解离反应过程的质子解离能(DPE)受分子间氢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H2O形成的分子间氢键会影响化合物结构,改变化合物B环与AC环的二面角,A5位酚羟基更容易发生抽氢反应和质子解离反应,此位点的BDE和DPE均明显降低,同时也降低C3位质子解离的DPE。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促使酚羟基的抽氢和质子解离反应,提高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B3LYP 6-31G(2d 2p) 分子间氢键 键离解能(BDE) 去质子化能(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