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南半边街-竹林沟锌锗矿床构造解析及其成矿意义
1
作者 杨旭 杨亚琦 +6 位作者 黄智龙 曹鹏 薛忠喜 卢贸达 肖凯 衮民汕 赵兴华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8-484,共17页
黔南地区位于扬子克拉通东南缘,发育大量铅锌矿床,是湘西–黔东铅锌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定半边街–竹林沟锌锗矿床是一个中型的锌矿床,锗资源量可达特大型规模,其矿体受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矿区内构造变形复杂多样,但构造控矿规... 黔南地区位于扬子克拉通东南缘,发育大量铅锌矿床,是湘西–黔东铅锌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定半边街–竹林沟锌锗矿床是一个中型的锌矿床,锗资源量可达特大型规模,其矿体受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矿区内构造变形复杂多样,但构造控矿规律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对成矿过程的理解和下一步的找矿方向。详细的野外地质勘查和构造解析表明,矿区至少经历3期明显的构造变形。D_(1)为NNE–SSW向缩短形成北西-南东向逆冲断层(兼右行走滑)活动,伴随着断层上下盘的牵引褶皱及层间滑动等;D_(2)为NW–SE向到NWW–SEE向的缩短变形,形成区域上典型隔槽式褶皱和近南北向的逆断层;D_(3)为近S–N向的伸展作用,使得矿区内北西-南东向断层发生明显的伸展变形并伴生大量不同规模的共轭节理。不同矿段矿体特征显示:矿体受控于上泥盆统高孔隙度的白云岩地层,由大量切层、顺层矿脉以及少量切层矿体组成。构造角砾岩容矿矿体和切层矿脉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以及矿体围岩的剪切变形表明,容矿构造可能是NNE–SSW向缩短变形的结果,与MVT型铅锌矿床构造特征基本一致。通过对深部物探剖面和地表构造的解析,本文重建了矿区成矿期深部构造控矿样式,初步拟定F4断层上下盘望城坡组地层可能是成矿潜力区。半边街–竹林沟锌锗矿床与黔南及邻区铅锌矿床具有相似的岩性-构造特征,其控矿构造模型对于区域内铅锌矿的找矿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黔东成矿带 锌锗矿床 构造解析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德尔剪切构造对山东鑫泰金矿的控制作用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欢 朱博文 +6 位作者 谢一鸣 陈原林 徐俊杰 魏兴亮 吴晨曦 秦余端 蒋永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335,共13页
鑫泰(龙口-土堆-东刘家)金矿是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重要的金成矿区,控矿构造问题十分复杂,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本研究对鑫泰金矿地表及坑道控矿断层及主要矿体进行了详细的构造观测及产状要素测量,在对剖面和平面上的里德尔剪切控矿... 鑫泰(龙口-土堆-东刘家)金矿是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重要的金成矿区,控矿构造问题十分复杂,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本研究对鑫泰金矿地表及坑道控矿断层及主要矿体进行了详细的构造观测及产状要素测量,在对剖面和平面上的里德尔剪切控矿构造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对鑫泰金矿区不同走向的矿体进行了成因及应力分析,划分了构造成矿期次,并指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结果表明:矿体的形成受至少两期构造的控制,一是早期NW-SE向的挤压兼NE走向的右行走滑,二是晚期NW-SE向的伸展兼NE走向的左行走滑。NW-SE向的挤压和伸展形成了剖面上的里德尔剪切控矿构造,NE走向的右行和左行走滑形成了平面上的里德尔剪切控矿构造。初步探矿验证工作取得了不错效果,表明该构造控矿体系理论值得在胶东及其他地区的剪切构造控矿型金矿床找矿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里德尔剪切 成矿构造 应力分析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柏林 陈宣华 +7 位作者 王小凤 杨风 桑少杰 陈正乐 王克卓 王亚非 杨屹 李学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5-243,共9页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阿尔金北缘地区不同层次剪切带发育,金矿床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在区域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阿尔金北缘地区不同层次剪切带发育,金矿床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在区域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韧脆性剪切带既是唯一的赋(含)矿构造,也对矿化带、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分布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压扭性韧性剪切变形特点决定了金矿化类型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交代蚀变作用发育。含矿构造裂隙以P型为主,少量D型和R型,个别为R^1型和T型;构造变形所引发的动力分异作用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与地球化学和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的大平沟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流体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变质水的特征相吻合。结合糜棱岩磁组构研究,发现磁各向异性度P值与金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构造变形早于金矿化蚀变作用,这种时序关系进一步佐证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大面积的韧性变形构造动力分异作用形成的含金热液不是就地原位矿化,而是向上迁移并集中到范围比较窄小的韧-脆性或脆性裂隙中才发生金元素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解析 金矿床 韧性剪切带 阿尔金 成矿机制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红布金矿地质特征及构造解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连昌 曾庆栋 +1 位作者 沈远超 刘铁兵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22,共5页
胶西北红布金矿在焦家金矿田独具特色,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是发育在断裂带两侧花岗(闪长)质岩石中受密集节理裂隙带控制的细脉、网脉状金矿。构造解析表明红布金矿体主要形成于主断裂发生右行走滑的构造应力环境,其... 胶西北红布金矿在焦家金矿田独具特色,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是发育在断裂带两侧花岗(闪长)质岩石中受密集节理裂隙带控制的细脉、网脉状金矿。构造解析表明红布金矿体主要形成于主断裂发生右行走滑的构造应力环境,其主压应力方位大致为SWW-NEE,主压应力轴近水平,含矿裂隙表现为张剪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节理裂隙带 构造解析 构造蚀变 构造应力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柏林 杨农 +3 位作者 吴淦国 叶得金 刘晓春 舒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通过研究不同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含金裂隙类型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和磁组构分析 ,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认为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表现为在区域上控制金矿床 (点 )的分布 ,在矿床范围内 ,它既是唯一的赋 (... 通过研究不同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含金裂隙类型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和磁组构分析 ,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认为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表现为在区域上控制金矿床 (点 )的分布 ,在矿床范围内 ,它既是唯一的赋 (含 )矿构造 ,也控制着矿化带和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 ,在矿床成因上决定了金矿化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 ,同时韧性剪切变形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解析 金矿床 韧性剪切带 甘肃 成矿流体 控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地区裸露含金构造的地球化学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纪宏金 孙丰月 +3 位作者 陈满 胡大千 时艳香 潘向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为评价裸露含金构造,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案,包括纵向采样布局和数据解释的对应分类法。用新的采样布局代替常规布局,能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在平度地区以2 439 个样品发现了84条有价值的含金构造。对应分类法继承... 为评价裸露含金构造,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案,包括纵向采样布局和数据解释的对应分类法。用新的采样布局代替常规布局,能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在平度地区以2 439 个样品发现了84条有价值的含金构造。对应分类法继承和改善了常规方法,能用较简单步骤和单一图件更有效地揭示数据中的核心信息。在纪山地区,据此单一图件提供了不同元素组合类型、不同地球化学单元类型、单元的等距性、单元的分带性、已知矿单元的各种地球化学特征和靶区等,特别是显示了区内一个典型地球化学分带序列。对应分类法还可用于其它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构造 金矿 分类法 对应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以南中奥陶统香山群徐家圈组古水流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向东 何幼斌 +3 位作者 王丹 罗进雄 李华 郑昭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3-662,共10页
贺兰山以南中奥陶统香山群为一套遭受轻微区域变质的陆源碎屑岩,并夹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硅质岩,属于深海浊流沉积。其下部徐家圈组由灰绿、黄绿色轻变质细粒砂岩、钙质砂岩及粉砂岩和页岩组成,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环境,并在该组发现了内波... 贺兰山以南中奥陶统香山群为一套遭受轻微区域变质的陆源碎屑岩,并夹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硅质岩,属于深海浊流沉积。其下部徐家圈组由灰绿、黄绿色轻变质细粒砂岩、钙质砂岩及粉砂岩和页岩组成,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环境,并在该组发现了内波、内潮汐沉积,主要表现为双向交错层理。本文通过对徐家圈组指向沉积构造所显示的古水流资料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香山群徐家圈组沉积时浊流方向和古斜坡方向,并利用古水流资料探讨了内波流和内潮汐流的方向。结果表明,槽模古水流方向从北向南略呈扇形发散状,代表了沉积时的浊流方向;交错层理古水流方向主要分散在NWW—NE之间,可以代表内波流和内潮汐流方向。对古水流平面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沉积时区域斜坡方向与浊流方向基本一致,大致为SSW向,沉积时内波和内潮汐的传播方向则大致为NW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群 沉积构造 古水流分析 内波、内潮汐沉积 贺兰山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库区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继红 董金玉 +3 位作者 陈亚鹏 王媛媛 马平 李曼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11-318,共8页
针对我国西南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堆积体边坡问题,结合现场踏勘在地表、平硐中看到的地质现象,以及钻孔岩芯资料,在分析区域地质环境、历史地震、降雨等条件的基础上,基于宏观工程地质定性分析和反分析的思想,对堆积体稳定性进行... 针对我国西南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堆积体边坡问题,结合现场踏勘在地表、平硐中看到的地质现象,以及钻孔岩芯资料,在分析区域地质环境、历史地震、降雨等条件的基础上,基于宏观工程地质定性分析和反分析的思想,对堆积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即目前其处于稳定状态。提出了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由于裂隙切割、风化作用等,上部倾向山里的基岩发生倾倒、崩塌破坏;破坏后的产物在重力作用下向坡体下部运动、堆积;由于持续的堆积,坡表雨水入渗以及地质环境的扰动,导致堆积体自后缘到前缘的推挤过程和由表及里的固结压密变形。由于堆积体边坡特殊的空间结构特征,采用定量方法对边坡在天然状态、蓄水状态以及蓄水遭遇暴雨和蓄水遭遇地震等工况下的整体、局部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评价,并分析了由空间结构特征决定的可能变形破坏模式:沿基-覆界面的整体滑动模式和堆积体内局部弧形滑动模式等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边坡 空间结构特征 成因机制 宏观定性分析 定量评价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N膜的结构、成分及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庆瑜 陈斌 +2 位作者 王敏 朱英臣 陈 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2-486,共5页
研究了三极溅射法制备的TaN膜的结构、成分及其性能。实验发现:随着氮分压的增加,TaN膜的结构将从面心立方相转变为六方相;TaN膜的显微硬度在单一相结构时最大,而以双相共存时的显微硬度较低。
关键词 沉积 结构分析 性能 氮化钽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区的构造格架与控矿构造问题讨论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俊来 王安建 +4 位作者 翟云峰 夏浩然 曹殿华 高兰 修群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76-1387,共12页
金顶铅锌矿床是一个以沉积岩(灰岩与砂岩)为寄主岩石的超大型铅锌矿床。本文在对矿区构造和矿床基本特点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两种不同类型矿体(砂岩型和灰岩型)的构造类型、矿石显微构造及矿石组构的特点。本文研究表明,极其发育的... 金顶铅锌矿床是一个以沉积岩(灰岩与砂岩)为寄主岩石的超大型铅锌矿床。本文在对矿区构造和矿床基本特点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两种不同类型矿体(砂岩型和灰岩型)的构造类型、矿石显微构造及矿石组构的特点。本文研究表明,极其发育的断裂构造系统是兰坪盆地地质构造发育的基本特点,在盆地边缘、盆地内部普遍发育了具有薄皮式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组合特点的成矿前断裂,它们造成矿区内大规模地层倒转与堆叠现象;盆地中发育了由构造角砾岩与透镜体带构成、宽度达近3km的NE-NNE向成矿期中轴断裂,它控制着矿体或矿床的发育与分布;近SN方向的成矿后地堑构造对于矿床具有破坏作用,并使之剥露于地表。金顶铅锌矿床主要有两种重要的矿床类型,即板状或层状砂岩型矿床和角砾状灰岩型矿床,它们分别位于白垩系钙质长石石英砂岩与三叠系沥青质灰岩构成的两个逆冲席体内。以凤凰山矿区为典型,金顶铅锌矿床具有3层结构:上部的三叠系白云质灰岩岩盖,中部的砂岩型矿体和下部的灰岩型矿体,三者之间被两条作为圈闭存在的重要逆冲断层带间隔。砂岩型矿体与灰岩型矿体之间由几个角砾岩筒连接,作为成矿时期的矿液运移通道存在。破裂与微破裂构造、块状构造、对生脉状构造及假晶构造等是最常见的显微构造型式,它们的存在揭示出破裂与碎裂、充填和交代作用过程在铅锌矿化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金顶铅锌矿床的形成与就位,直接受构造作用控制。成矿前的逆冲推覆作用为高压成矿流体的形成以及成矿圈闭的发育创造了条件,成矿期中轴断裂的活动性促使成矿流体向上运移,而灰岩与砂岩的物理性质(包括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力学属性)则制约了两种不同类型矿体的出现。致密的灰岩渗透率较低,含矿流体加热了灰岩并使之软化,同时高流体压力使得围岩易碎,形成由早期到晚期的细角砾岩、粗角砾岩和破裂,成矿物质同时沉淀结晶,胶结围岩角砾形成角砾型灰岩矿体。高压流体通过流体通道进入低孔隙度的砂岩后,便迅速弥散于其中,沿着颗粒边界或裂隙充填,并交代岩石中的钾长石碎屑及方解石胶结物,形成块状的砂岩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构造分析 岩石物理性质 矿床就位 云南金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大坪金矿控矿构造特征与找矿方向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垚垚 张达 +4 位作者 吴淦国 狄永军 刘军 卜星辰 李兴俭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5-326,共12页
哀牢山金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喜马拉雅期金成矿带之一,大坪金矿是该成矿带内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本文在介绍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矿田控矿构造解析、矿产勘查及成矿预测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主要手段,对大坪金矿区的地质构造格局... 哀牢山金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喜马拉雅期金成矿带之一,大坪金矿是该成矿带内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本文在介绍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矿田控矿构造解析、矿产勘查及成矿预测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主要手段,对大坪金矿区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金矿带控矿构造类型及性质、主矿体空间几何形态及延伸特征、金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等开展综合调查及研究工作。研究认为小新街断裂为矿床的主要导矿构造,在小新街断裂左行走滑作用影响下形成的次级断裂系统为主要的储矿构造。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控矿模式,指出主要矿带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及空间,为深部找矿验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坪金矿 控矿构造 构造解析 控矿模式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地质数据综合三维建模及地质学分析——以青海木里三露天勘探区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董前林 李青元 +4 位作者 曹代勇 李青 魏竹斌 李永红 崔扬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4,共8页
常规的二维地质图件难以直观地表达煤炭资源的三维空间展布。基于青海木里三露天勘探区的钻孔数据、二维平面地形地质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和地质勘探剖面图,对该地区地形、煤层底板和断层的三维空间形态及温度场进行了重构。三维重建结... 常规的二维地质图件难以直观地表达煤炭资源的三维空间展布。基于青海木里三露天勘探区的钻孔数据、二维平面地形地质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和地质勘探剖面图,对该地区地形、煤层底板和断层的三维空间形态及温度场进行了重构。三维重建结果清晰明确地展示了三露天勘探区煤层的形态特征、各个沉积旋回的聚煤范围和强度、构造轮廓特征以及地下地温特征等。结果表明,基于多源地质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可直观形象地反映煤层等地质体的形态和属性特征,可有效地分析复杂断层在地质历史中产生的先后顺序及古构造应力场特征。使用三维建模技术重构地质体对沉积构造及地质体属性特征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限定三角剖分 底板三维重构 断层重构 沉积构造分析 地温场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早白垩世构造岩相带特征及含油性 被引量:23
13
作者 崔周旗 吴健平 +1 位作者 李莉 王海潮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5-34,共10页
在系统观察岩心的基础上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 ,结合地震相和测井相模式 ,以及大量岩矿、粒度等分析化验资料 ,对巴音都兰凹陷下白垩统巴彦花群的物源方向、沉积体系、构造岩相带及含油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内具有东、西两大物源区、五大... 在系统观察岩心的基础上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 ,结合地震相和测井相模式 ,以及大量岩矿、粒度等分析化验资料 ,对巴音都兰凹陷下白垩统巴彦花群的物源方向、沉积体系、构造岩相带及含油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内具有东、西两大物源区、五大水系控制着 11个砂体的平面展布 ,最终 ,划分了扇三角洲等 5种沉积体系 ,总结出具平台型陡坡扇三角洲等 6种构造岩相带 ,并着重对有别于典型单断箕状凹陷的 3种构造岩相带的含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巴音都兰凹陷 早白垩世 构造岩相带 物源分析 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西大明山弄屯铅锌矿床断裂构造解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赛赛 冯佐海 +4 位作者 单永磐 付伟 乐兴文 刘武文 徐文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5-290,共16页
弄屯矿床是西大明山地区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是受断裂控制的典型热液脉型矿床。文章在充分搜集已有勘查资料的基础上,认为铅锌矿体主要受NE向和(近)EW向断裂控制,矿体主要产在断裂浅部产状较缓的部位,向深部断裂产状变陡,矿体... 弄屯矿床是西大明山地区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是受断裂控制的典型热液脉型矿床。文章在充分搜集已有勘查资料的基础上,认为铅锌矿体主要受NE向和(近)EW向断裂控制,矿体主要产在断裂浅部产状较缓的部位,向深部断裂产状变陡,矿体厚度减薄直至尖灭;而且主矿体沿NE向断裂具有向SW侧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控矿断裂的擦痕、阶步以及伴生的节理、牵引褶皱等小构造,对控矿断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解析,分析认为控矿断裂在成矿期表现为逆断层活动特征,是受近SN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利用SPSS、Surfer软件对矿体的产状、有用组分含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了等值线图,研究得出成矿热液是先由F1断裂进入NE向断裂中,随后沿NE向断裂由西南向北东运移,并最终导致Zn、Pb先后沉淀富集形成厚大的矿体。根据已有的同位素数据和构造解析资料,可基本确定弄屯铅锌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断裂构造解析 控矿规律 热液矿床 矿液流向 弄屯铅锌矿床 燕山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趋势面分析的大冶铁矿控矿构造及深部矿体定位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振 闵厚禄 +2 位作者 季翱 胡明安 张旺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85,共5页
以趋势面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大冶铁矿控矿构造及深部矿体定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岩体与大理岩的接触带是控制工业矿体产出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接触面上向岩体一侧凹进的"凹兜"直接控制了矿体产出;②接触带附近的其... 以趋势面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大冶铁矿控矿构造及深部矿体定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岩体与大理岩的接触带是控制工业矿体产出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接触面上向岩体一侧凹进的"凹兜"直接控制了矿体产出;②接触带附近的其他构造,如2组追踪张裂面、"X"共轭裂隙、2组断裂的复合叠加、翻卷背斜转折虚脱部位等,对矿体的产出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③矿区尖林山12-21勘探线深部为找矿最有利位置,以此为依据,在尖林山深部新发现铁矿体150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面分析 控矿构造 矿体定位 大冶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建筑结构要素层次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昌民 刘江艳 +1 位作者 潘进 朱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4,共12页
2010年以来,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勘探发现了巨大的油气资源,但由于百口泉组砂砾岩内部结构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给油藏评价和高效开发带来了困难,需要对砂砾岩体的沉积成因和建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运用建筑结构要... 2010年以来,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勘探发现了巨大的油气资源,但由于百口泉组砂砾岩内部结构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给油藏评价和高效开发带来了困难,需要对砂砾岩体的沉积成因和建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运用建筑结构要素层次分析法,对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的建筑结构进行了解剖。通过对82口取心井1 922 m岩心的详细描述,提出了以岩石粒度、沉积构造、颜色和颗粒支撑方式等4种属性为主的多属性岩石相命名方案,在百口泉组砂砾岩中识别出227种岩石相类型。依靠岩心、测井和地震信息,在研究层段划分了11级沉积界面。与11级沉积界面相对应,划分了11级建筑结构要素,重点对与岩石相和沉积微相对应的建筑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以第9级建筑结构要素为基本单元,通过地震资料约束下的连井对比,刻画了黄羊泉扇和夏子街扇的沉积体系演化过程,认为黄羊泉扇和夏子街扇百口泉组皆为一套砂砾岩粗粒沉积,都以河流为主要搬运动力,但黄羊泉扇沉积体系较短,具有更多冲积扇和洪积扇的特征,夏子街扇沉积体系规模大,更具有河流扇的特征。从百一段到百三段,随着湖泊水位上升,沉积体系从冲积扇和河流扇,逐渐退缩演变为扇三角洲。杂基含量低的中细砾岩是良好的储集岩石相,季节性河道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是有利的储集微相,百二段是油层最发育的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百口泉组 砾岩沉积 层次分析 建筑结构要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区成矿构造系统解析和构造控矿规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钱建平 符有江 +5 位作者 周永宁 李佳奇 常德才 李风豪 韦振兆 苏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6-1063,共18页
通过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分析、矿区构造地质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和三维地质建模,厘定了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区成矿构造系统,并将其解析为加里东期近东西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海西期-印支期北西西与次级北北西向"... 通过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分析、矿区构造地质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和三维地质建模,厘定了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区成矿构造系统,并将其解析为加里东期近东西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海西期-印支期北西西与次级北北西向"入"字型成矿构造子系统、喜山期溶洞成矿构造子系统,阐述了复合成矿构造系统的基本要素、特征和控矿作用,重建了成矿构造系统的演化过程,系统地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通过研究认为不同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不同的矿床类型:近东西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了石英脉型钨矿体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的产出;北西西与次级北北西向"入"字型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了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体的产出;溶洞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了溶塌堆积型金矿体的产出。不同矿段的蚀变岩型金矿脉构式不同:由西向东,由Ⅱ矿段→Ⅴ矿段→Ⅰ矿段,依次呈现出"入"字型、"多"字型和"亖"字型,在动力学机制上都统一于成矿期东西向右旋力偶剪切构造应力场。控制脉岩的构造、控矿构造和控洞构造具有一致性和继承性,蚀变岩型的金矿脉具有:北西西和北北西走向优选性,矿体倾向随岩脉倾向变化而变化,矿体具有向北西侧伏的规律。含矿岩系的层序构造亦是有利的控矿因素。根据这些控矿规律可以有效地进行矿区找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构造系统 构造解析 构造演化 构造控矿规律 老硐沟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玛曲大水金矿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涛 曹燕山 +4 位作者 张德会 李泳泉 刘家军 史文全 夏发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9-288,共10页
为探讨甘肃大水金矿深部成矿潜力,在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大水金矿Au2主矿体开展了构造叠加晕研究。地球化学统计分析表明,大水金矿矿床元素组合为Au、Ag、Hg、As、Sb、W,矿区Au、Sb、Ag、As、Hg、U等元素背... 为探讨甘肃大水金矿深部成矿潜力,在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大水金矿Au2主矿体开展了构造叠加晕研究。地球化学统计分析表明,大水金矿矿床元素组合为Au、Ag、Hg、As、Sb、W,矿区Au、Sb、Ag、As、Hg、U等元素背景含量较高。矿体轴向特征研究显示,大水金矿床Au2主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具有"前、尾晕共存"或"反分带"特征,表明大水金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特征。在矿体上部(标高3800m),前、尾晕形成叠加或共存,指示上部矿体已剥蚀;而在矿体尾部(标高3500m),Hg、Te、As、Sb等前缘晕元素又发育内、中带强异常,形成了前、尾晕叠加或共存,指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水金矿 构造叠加晕 盲矿预测 主成分分析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Re-Os同位素特征及喜山期成矿作用动力学背景探讨 被引量:22
19
作者 江小均 王忠强 +4 位作者 李超 郭忠林 柴建华 邱文龙 王加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8-461,共14页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是滇东北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中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或会泽型(HZT)矿床,因其独特的成矿系统以及矿床中富锗而被地质学者熟知,由于该类型矿床成矿温度较低且缺少合适的定年矿物,其成矿时代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是滇东北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中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或会泽型(HZT)矿床,因其独特的成矿系统以及矿床中富锗而被地质学者熟知,由于该类型矿床成矿温度较低且缺少合适的定年矿物,其成矿时代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在会泽铅锌矿麒麟厂矿区1584中段0-11号穿脉坑道块状铅锌硫化物矿石中挑选了9件硫化物样品(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采用负离子热表面电离质谱法进行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Re-Os等时线年龄为40.7±2.6 Ma(n=9),与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40.0±2.6Ma(n=8)在误差内完全一致,闪锌矿和方铅矿模式年龄分别为38.24±0.41 Ma和36.57±0.40 Ma。上述同位素年龄揭示了会泽超大型铅锌矿的成矿时代可能为始新世。结合滇东北铅锌矿集区NE向逆冲断层和冲断褶皱控矿构造区域构造解析以及断裂、矿体构造-岩相蚀变特征,提出会泽超大型铅锌矿经历了燕山期、喜山期两阶段构造-流体贯入的成矿作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 会泽铅锌矿床 区域构造解析 Re-Os同位素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尤卡朗铅银矿成矿构造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志兴 吕新彪 王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8-633,共6页
西藏尤卡朗铅银矿床处于西藏冈底斯北侧当雄-嘉黎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产于中侏罗统拉贡塘组受岩浆热变质的砂泥质岩中。矿区北部出露燕山至喜马拉雅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可能与本区铅银成矿作用有直接的关系。铅银矿体产于断裂构造带... 西藏尤卡朗铅银矿床处于西藏冈底斯北侧当雄-嘉黎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产于中侏罗统拉贡塘组受岩浆热变质的砂泥质岩中。矿区北部出露燕山至喜马拉雅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可能与本区铅银成矿作用有直接的关系。铅银矿体产于断裂构造带中,受多期构造活动的控制。矿体中常见脉状穿插和角砾状构造,多组构造裂隙互相交叉形成不规则网脉。综合研究矿区中小型成矿构造特征,通过本区构造应力场分析表明,早期应力场反映北部岩体向南上侵,晚期构造应力场转变形成有利的含矿构造,进一步形成向南西倾伏的管状矿体,从构造控矿角度探讨了本区进一步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应力分析 铅银矿 尤卡朗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