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hx8基因沉默抑制NGF诱导的海马NSCs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浩明 金国华 +7 位作者 朱培培 施金洪 邹琳清 张新化 田美玲 衣昕 秦建兵 成翔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9-633,共5页
目的:明确Lhx8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s,NGF)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并应用NGF促进其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过程中,将构建的Lhx8干扰慢病毒加入至培养液中,7 d后应用免... 目的:明确Lhx8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s,NGF)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并应用NGF促进其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过程中,将构建的Lhx8干扰慢病毒加入至培养液中,7 d后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分化所得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 AT)和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双标阳性细胞。结果:在空白对照组中,仅检测到少量的Ch AT/MAP-2双标阳性细胞;在NGF组或是NGF联合阴性对照慢病毒组中则可检测到较多的Ch AT/MAP-2双标阳性细胞;在加入Lhx8干扰慢病毒的实验组中,分化所得的Ch AT/MAP-2双标阳性细胞数较NGF组或是NGF联合阴性慢病毒组明显减少。结论:Lhx8基因沉默抑制了NGF诱导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x8 基因沉默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干细胞 胆碱能神经元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干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脊液NGF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檀 陈霞 +4 位作者 王淑丽 高莹 王秀琴 韩春玲 池明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532-534,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对蛛网膜下腔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干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BMNCs和BMSCs,1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1正常组,2假手术组,3模型组,4BMNC组,5BMNC联合中药组,6B... 目的:研究中药对蛛网膜下腔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干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BMNCs和BMSCs,1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1正常组,2假手术组,3模型组,4BMNC组,5BMNC联合中药组,6BMSC组,7BMSC联合中药组。3、4、5、6、7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2h模型(MCAO),24h后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法移植100微升0.01MPBS溶液(3组)、BMNCS悬液(4组、5组,2.0×107个)或BMSCs悬液(6组、7组,2.0×107个),5组、7组当日进行中药灌胃。应用定量ELISA法于移植后4天、28天检测脑脊液(CSF)内Neural growth factor(NGF)含量。结果:模型组CSF中NGF水平在移植后28天有所升高,4、5、6、7组在移植后4dNGF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5、6、7组在移植后28天NGF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BMNC组和BMSC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中药联合BMNC组在治疗28天时较单纯BMNC组明显升高,中药联合BMSC组在治疗4天、28天时均较单纯BMSC组增高。两组中药联合组间比较,治疗4天时中药联合BMSC组NGF含量更高。两中药联合治疗组在治疗28天时均较4天水平升高。结论:脑动脉阻塞本身就可以使大鼠脑脊液中NGF水平升高,BMNC和BMSC移植可进一步提高MCAO大鼠CSF中NGF水平,中药联合BMNC或BMSC移植治疗对NGF水平的升高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移植 蛛网膜下腔 中药 大脑中动脉梗塞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学训练对大鼠海马梗死后齿状回区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江山 李玲 +2 位作者 袁华 潘惠娟 王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3期207-209,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行为学训练对大鼠海马梗死后齿状回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训练3 d7、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组;制动3 d、7 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 目的研究行为学训练对大鼠海马梗死后齿状回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训练3 d7、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组;制动3 d、7 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光化学法造成大鼠左侧海马区梗死,训练组于造模1 d后开始给予水迷宫训练,制动组于造模1 d后开始给予制动,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NGF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海马的齿状回区NGF有一定的表达,造模后,训练组及制动组齿状回区NGF的表达均有所增高,但训练组的表达要高于制动组。结论行为学训练可增加NGF在海马齿状回区的表达,可能会促进大鼠海马梗死后脑自身的修复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海马齿状回 神经生长因子(ngf) 大鼠 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经营养因子及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永超 郑启新 +3 位作者 胡东 郝杰 王运涛 刘晓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9期780-782,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BMSC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骨髓培养BMSC,用CD44、CD45和CD7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提取BMSCmRNA,RTPCR检测BDNF...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BMSC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骨髓培养BMSC,用CD44、CD45和CD7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提取BMSCmRNA,RTPCR检测BDNF和NGF表达,ELISA检测BMSC培养液中BDNF和NGF的含量。原代取材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nestin染色鉴定。用不同比例的BMSC条件培养液培养神经干细胞24h后,热休克诱导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比率。结果BMSC贴壁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D44和CD71阳性表达,CD45阴性表达。BMSC表达BDNF和NGFmRNA,BMSC培养液中含有BDNF和NGF;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BDNF和NGF的浓度增加。BMSC条件培养液可以减少热休克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比率,并且BMSC条件培养液浓度高者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结论BMSC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对神经干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神经生长因子(ngf) 神经干细胞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多糖与电针对脑缺血大鼠齿状回BDNF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缪化春 吴锋 +1 位作者 丁见 熊克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观察天麻多糖与电针对脑缺血大鼠齿状回(dentate gyrus,DG)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 目的:观察天麻多糖与电针对脑缺血大鼠齿状回(dentate gyrus,DG)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8只。以单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模型。造模后2周,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天麻多糖100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2周;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百会"、"足三里"穴电针刺激,持续30min,每天1次,连续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DG BDNF和VE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缺血侧DG BDNF和VEGF阳性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缺血侧DG BDNF和VEGF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5);针药结合组阳性表达显著多于电针组或天麻多糖组(P<0.01)。结论:天麻多糖与电针结合可显著增加脑缺血大鼠缺血侧DG BDNF和VEGF的表达,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且作用优于单用电针或天麻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齿状回 天麻多糖 电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