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电子受体反硝化除磷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立成 傅金祥 +5 位作者 李冬 李相昆 田智勇 池福强 王颖 张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4-547,共4页
目的研究以硝酸氮和亚硝酸氮为电子受体时,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两个厌氧/缺氧SBR反应器(1^#和2^#)处理配制的含磷污水,每个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为16 L,反应周期为6.5 h,污泥龄为32 d,运行方式采用SBR反应器,一次集中进水-厌氧... 目的研究以硝酸氮和亚硝酸氮为电子受体时,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两个厌氧/缺氧SBR反应器(1^#和2^#)处理配制的含磷污水,每个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为16 L,反应周期为6.5 h,污泥龄为32 d,运行方式采用SBR反应器,一次集中进水-厌氧搅拌(2 h)-缺氧搅拌(4 h)-沉淀(0.5 h)-排水.在缺氧时段开始时,1^#反应器一次性投加硝酸钠,2^#反应器投加亚硝酸钠.每天运行两个周期.结果反应器运行2~3周之后,可以维持比较稳定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反硝化除磷反应器启动成功.1^#反应器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69%,硝酸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9%,2^#反应器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75%,亚硝酸氮的平均去除率为91%.以硝酸氮为电子受体时,一部分硝酸氮转化成亚硝酸氮,进而两者共同发挥电子受体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结论硝酸氮和亚硝酸氮都可以作为除磷的电子受体,在缺氧条件下实现同步脱氮除磷,并且亚硝酸氮作为电子受体时的脱氮除磷效率高于硝酸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反硝化除磷 电子受体 硝酸氮 亚硝酸氮 同步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D/TP比及NO_2^--N/TP对短程反硝化聚磷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小玲 刘茜湘 赵剑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1,55,共5页
污水中COD/TP比和NO2--N/TP比对A/A/OSBR反硝化聚磷工艺运行有重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D/TP比值的增加,厌氧释磷增加、厌氧释磷速率提高。但当COD/TP比值为28.5时,过剩的碳源进入缺氧段,反硝化菌利用外碳源消耗,抑制了缺氧吸磷... 污水中COD/TP比和NO2--N/TP比对A/A/OSBR反硝化聚磷工艺运行有重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D/TP比值的增加,厌氧释磷增加、厌氧释磷速率提高。但当COD/TP比值为28.5时,过剩的碳源进入缺氧段,反硝化菌利用外碳源消耗,抑制了缺氧吸磷过程;当COD/TP比值为21时,合成的PHB不足,缺氧吸磷效率下降,而且长期在较低COD/TP比条件下运行,激发了聚糖菌与聚磷菌的竞争,聚磷菌处于竞争的劣势,反硝化聚磷能力最终消失;当COD/PO43--P为25时,短程反硝化聚磷效果最佳。NO2--N/TP比与COD/TP的比值相关联,在COD/TP=25的条件下,合适的NO2--N/TP比为3。当NO2--N/PO43--P为5时,SBR上一周期剩余的NO2-会影响厌氧释磷过程。当NO2--N/TP为1.8时,NO2-不足,会使反硝化聚磷过程不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PO43--P比 NO2--N/PO43--P比 短程反硝化聚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氮对厌氧/好氧SBR反应器活性污泥吸磷性能的影响(英文)
3
作者 张晓洁 周少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1-27,共7页
以SBR反应器在厌氧/好氧条件下培养的活性污泥为对象进行批次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O2--N对缺氧吸磷的影响。结果表明:NO2--N可以作为缺氧吸磷的电子受体,但吸磷速率和吸磷量均低于好氧吸磷。反应开始时的NO2--N浓度对反应过程影响很大,... 以SBR反应器在厌氧/好氧条件下培养的活性污泥为对象进行批次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O2--N对缺氧吸磷的影响。结果表明:NO2--N可以作为缺氧吸磷的电子受体,但吸磷速率和吸磷量均低于好氧吸磷。反应开始时的NO2--N浓度对反应过程影响很大,本次试验中NO2--N浓度为20 mg·L-1时缺氧吸磷量和吸磷速率达到最高,低于该值时吸磷量和吸磷速率随着NO2--N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但会出现“二次释磷”现象;高于该值时吸磷量和吸磷速率随着NO2--N浓度的提高而减少;NO2--N浓度达到80 mg·L-1时没有发现对吸磷过程的抑制作用;反应器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连续运行,DPB的释磷和吸磷能力很快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吸磷 电子受体 亚硝氮 SUR 反硝化除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