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CA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岳兵 冯超 +1 位作者 张权 唐朝京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树突状细胞算法(Dendritic Cell Algorithm,DCA)是一种受固有免疫系统细胞启发所提出的人工免疫系统算法,通常用于入侵检测和异常检测。DCA在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嵌入式系统和机器人等方面展开应用,取得较高的检测率,具有... 树突状细胞算法(Dendritic Cell Algorithm,DCA)是一种受固有免疫系统细胞启发所提出的人工免疫系统算法,通常用于入侵检测和异常检测。DCA在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嵌入式系统和机器人等方面展开应用,取得较高的检测率,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了基于DCA的数据融合(DCA based Data Fusion,DCADF)模型,描述了模型的系统结构,给出了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并将DCADF模型与数据融合系统一般模型进行比较,从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特性等方面比较了两种模型的共性和差别,分析了DCADF模型的特征,指出了DCADF模型的独特特性以及可能的使用场景。通过内网SYN Flood攻击主机检测实验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DCADF模型具有可行性,为数据融合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树突状细胞算法 数据融合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危险理论和DCA的WSNs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鑫 张钰 +1 位作者 蒋华 刘建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由于自身特点易于遭到入侵且传统被动的安全机制无法完全应对这一问题,对人工免疫系统(AIS)进行研究,设计一种新的入侵检测系统(IDS)模型。模型采用危险理论和适用于WSNs的改良树突状细胞算法(DCA),可使节点之...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由于自身特点易于遭到入侵且传统被动的安全机制无法完全应对这一问题,对人工免疫系统(AIS)进行研究,设计一种新的入侵检测系统(IDS)模型。模型采用危险理论和适用于WSNs的改良树突状细胞算法(DCA),可使节点之间彼此分工合作共同识别入侵,加强了网络的鲁棒性。仿真结果显示:与早期的自我—非我(SNS)模型相比,研究的模型在检测能力和能耗上均有很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入侵检测系统 人工免疫系统 危险理论 树突状细胞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A自动数据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党华筝 方贤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9期85-88,共4页
树突细胞算法(DCA)能够在数据规模方面有效地处理大数据集。然而,在处理复杂数据集时,数据规模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也要考虑高维数据问题。树突细胞算法的复杂性出现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因此数据降维就尤其重要,以往,树突细胞算法的数据... 树突细胞算法(DCA)能够在数据规模方面有效地处理大数据集。然而,在处理复杂数据集时,数据规模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也要考虑高维数据问题。树突细胞算法的复杂性出现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因此数据降维就尤其重要,以往,树突细胞算法的数据预处理是根据问题域的专家知识采用手工方法执行的,既浪费时间又是难以实现的。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实现DCA的自动数据预处理,提取和选择相关特征使算法适应于基础数据的特点。在KDDCUP’99数据集上将PCA应用于DCA显示其可行性,并产生有用且准确的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树突细胞算法 自动数据预处理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算法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岳兵 冯超 +1 位作者 张权 唐朝京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3-176,共4页
描述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机理,给出树突状细胞算法(DCA)的设计、实现及改进过程。介绍DCA在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嵌入式系统和机器人学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对算法性能进行评价。基于标准数据集,将DCA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DC... 描述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机理,给出树突状细胞算法(DCA)的设计、实现及改进过程。介绍DCA在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嵌入式系统和机器人学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对算法性能进行评价。基于标准数据集,将DCA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DCA存在的问题,指出其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理论 固有免疫系统 人工免疫系统 树突状细胞算法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入侵检测的集成人工免疫系统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岳兵 冯超 +1 位作者 张权 唐朝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5-131,共7页
结合入侵检测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集成人工免疫系统(IAIS)。该系统结合了树突状细胞算法(DCA)和否定选择算法(NSA),DCA用于检测行为特征,NSA用于检测结构特征。通过KDD99数据集实验对该系统进行验证,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 结合入侵检测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集成人工免疫系统(IAIS)。该系统结合了树突状细胞算法(DCA)和否定选择算法(NSA),DCA用于检测行为特征,NSA用于检测结构特征。通过KDD99数据集实验对该系统进行验证,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IAIS检测性能与经典分类算法相当。IAIS具有不依赖明确标识的数据来训练检测器,可结合行为特征和结构特征进行实时入侵检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集成人工免疫系统 树突状细胞算法 否定选择算法 入侵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云计算平台的多层免疫入侵检测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董峰 周鹏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01-104,174,共5页
为保障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提出了一种面向云平台的多层免疫入侵检测模型。针对云环境的体系结构,借鉴生物免疫系统分层防御机理,在用户终端部署非特异性免疫层,采用树突状细胞算法进行入侵行为危险度检测;在数据中心部署特异性免... 为保障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提出了一种面向云平台的多层免疫入侵检测模型。针对云环境的体系结构,借鉴生物免疫系统分层防御机理,在用户终端部署非特异性免疫层,采用树突状细胞算法进行入侵行为危险度检测;在数据中心部署特异性免疫层和免疫记忆层,利用改进的动态克隆选择算法对未知和已知入侵行为进行辩识及抵御。实验表明,模型既能抵御入侵行为,又能对整个云计算环境进行实时监控,是一种有效的云计算安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入侵检测 免疫算法 树突状细胞算法 克隆选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危险理论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黄聪会 陈靖 +2 位作者 龚水清 罗樵 朱清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55-3060,共6页
针对当前基于多维特征检测恶意代码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特征综合手段及检测方法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危险理论的恶意代码特征提取、融合及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n-gram算法提取恶意代码运行时API调用序列特征,再将多个特征融合成危险信号和安... 针对当前基于多维特征检测恶意代码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特征综合手段及检测方法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危险理论的恶意代码特征提取、融合及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n-gram算法提取恶意代码运行时API调用序列特征,再将多个特征融合成危险信号和安全信号,最后利用确定性树突状细胞算法检测恶意代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4种检测算法(朴素贝叶斯算法、决策树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基于实例的学习算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低的漏报率和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理论 确定性树突状细胞算法 恶意代码检测 API调用序列 检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细胞算法及其理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方贤进 王丽 +1 位作者 康佳 刘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3,156,共4页
树突细胞算法(DCA)是受先天性免疫系统中树突细胞(DCs)功能的启发而开发的算法,它已被成功运用于许多计算机安全相关领域。但是对DCA理论方面的分析工作很少,对算法大多数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较少出现。而其它的人工免疫算法如负选择算法... 树突细胞算法(DCA)是受先天性免疫系统中树突细胞(DCs)功能的启发而开发的算法,它已被成功运用于许多计算机安全相关领域。但是对DCA理论方面的分析工作很少,对算法大多数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较少出现。而其它的人工免疫算法如负选择算法、克隆选择算法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却出现在很多文献中。因此对DCA算法进行相似的理论分析,确定算法的运行时间复杂度,揭示其它算法的属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算法执行的3个阶段,通过引入3个运行时间变量实现对DCA算法的理论分析。标准DCA算法取得的运行时间复杂度下界为Ω(n),而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另外,如果利用"分片"方法实现DCA的在线分析组件,则算法的运行时间复杂度可以改进为O(max(nN,n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算法 形式化描述 运行时间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突状细胞算法的垃圾邮件群发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超 李子怡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10期133-136,140,共5页
通过分析垃圾邮件的群发特征,结合危险理论的思想,提出了运用树突状细胞算法(DCA)检测垃圾邮件群发现象的方法。该方法从垃圾邮件群发的行为特征入手,对一段时间内垃圾邮件的群发特征进行分析,根据正常和垃圾邮件在群发特征表现上的差异... 通过分析垃圾邮件的群发特征,结合危险理论的思想,提出了运用树突状细胞算法(DCA)检测垃圾邮件群发现象的方法。该方法从垃圾邮件群发的行为特征入手,对一段时间内垃圾邮件的群发特征进行分析,根据正常和垃圾邮件在群发特征表现上的差异,判断是否为垃圾邮件群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快速地检测出垃圾邮件群发现象,具有较高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邮件 树突状细胞算法 特征分析 危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性树突状细胞算法的异常检测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超 郭晨 梁家荣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3,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确定性树突状细胞算法,该算法不仅精简了计算开销,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持了树突状细胞算法的优势.加入抗原提呈同步作为输入算法,使得算法更精确,并把该算法应用于异常检测系统,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
关键词 确定性树突状细胞算法 异常检测 危险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机制的营运货车运行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立伟 何越人 +2 位作者 李耀平 孟玲 殷秀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5,共7页
为预防营运货车交通事故,动态监管营运货车提高其运输安全性,本文从营运货车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中统计货车交通事故发生运行风险因素频率,提取营运货车运行风险关键因素,建立完整的营运货车运行风险指标体系。运用人工免疫思想,以营... 为预防营运货车交通事故,动态监管营运货车提高其运输安全性,本文从营运货车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中统计货车交通事故发生运行风险因素频率,提取营运货车运行风险关键因素,建立完整的营运货车运行风险指标体系。运用人工免疫思想,以营运货车运行风险评价指标等级值作为抗原向量,将人工免疫危险理论的信号处理机制及改进的树突细胞算法应用于营运货车风险评价,构建基于树突细胞算法的营运货车运行风险评价模型,并以云南省某运输集团的营运货车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营运货车高风险的发生通常是多因素耦合的结果;基于人工免疫机制的营运货车运行风险评价模型可利用营运车辆监控平台实时数据,从动态实时的角度评价营运货车运行风险性;模型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且有较高的准确率及较低的误报率,可为营运货车运行风险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运行风险 人工免疫机制 营运货车 树突细胞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Code Smells的“容器—破坏者—发现者”检测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涛 高建华 +1 位作者 伏雪 林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9-473,共5页
软件重构在软件工程中愈显重要,对需要重构代码code smells的检测是基础工作,但code smells定义模糊、无量化.该文将人工免疫的基本概念与信号迁移至软件工程,提出一种基于危险理论中的树突状细胞算法的检测策略.该策略算法中,包含code ... 软件重构在软件工程中愈显重要,对需要重构代码code smells的检测是基础工作,但code smells定义模糊、无量化.该文将人工免疫的基本概念与信号迁移至软件工程,提出一种基于危险理论中的树突状细胞算法的检测策略.该策略算法中,包含code smells的代码作为抗原,软件度量值转化为危险信号和安全信号等输入信号进行处理,通过权值公式获得成熟信号以及半成熟信号,比较其相对值高低确定代码是否为code smells,最终根据成熟环境抗原值决定各种code smells严重程度的优先次序.该策略具有较低假阳性率.实验证明该研究在F-score(0.784)和Kappa分析(0.756)上均有效,高于其他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重构 树突状细胞算法 软件缺陷 软件质量 人工免疫理论 危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入侵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贤进 蔡妙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36-138,142,共4页
人工免疫系统(AIS)作为解决入侵检测问题的一种方法,已经显示其突出的优点并得到快速发展。为使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者更进一步了解基于AIS的入侵检测研究进展,回顾基于第1代和第2代AIS的入侵检测常用算法,并指出算法特点。阐述树突细胞... 人工免疫系统(AIS)作为解决入侵检测问题的一种方法,已经显示其突出的优点并得到快速发展。为使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者更进一步了解基于AIS的入侵检测研究进展,回顾基于第1代和第2代AIS的入侵检测常用算法,并指出算法特点。阐述树突细胞算法(DCA)适合于解决入侵检测问题的优势,给出针对DCA算法的未来研究工作,包括该算法的形式化描述、通过分片思想实现DCA在线分析组件以及DCA输入数据的自动数据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入侵检测 负选择算法 克隆选择算法 独特型免疫网络 树突细胞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P的运行时恶意代码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福勇 齐德昱 胡镜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前普遍采用API序列分析Windows系统下的程序行为,进行运行时恶意代码的检测.但API调用序列可以被篡改以逃避检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基于IRP(I/O请求包)的运行时恶意代码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n-gram特征分析方法对IRP序列进行分... 目前普遍采用API序列分析Windows系统下的程序行为,进行运行时恶意代码的检测.但API调用序列可以被篡改以逃避检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基于IRP(I/O请求包)的运行时恶意代码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n-gram特征分析方法对IRP序列进行分析,将人工免疫系统中的否定选择算法和肯定选择算法相结合,筛选出仅在恶意代码IRP序列中出现的n-gram作为检测器.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在误检率及检测效率上均优于否定选择算法和树突细胞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智能 人工免疫系统 否定选择算法 肯定选择算法 树突细胞算法 恶意代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无序数据集异常检测的树突状细胞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嵩 陈启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8-881,908,共5页
为了提高树突状细胞算法对无序数据集的异常检测性能,分析了上下文环境的频繁转换是导致检测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个"倍增-归并"的树突状细胞算法。先将数据集放大n倍,即每种抗原产生n个实例,对每个实例进行评估,综合... 为了提高树突状细胞算法对无序数据集的异常检测性能,分析了上下文环境的频繁转换是导致检测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个"倍增-归并"的树突状细胞算法。先将数据集放大n倍,即每种抗原产生n个实例,对每个实例进行评估,综合每种抗原的n次评估得到最终结果。算法体现了细胞环境决定抗原状态的生物机制,通过倍增营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通过归并综合了多数正确判断减少了误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无序数据集具有可观的检测精度和稳定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算法 无序数据集 异常检测 危险理论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算法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文萃 秦振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由于传统树突状细胞算法存在大量的随机参数,很难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与分析,提出一种用于图像分类的改进树突状细胞算法。针对图像的颜色及纹理特征,定义抗原和分类元素,根据抗原的危险度对目标进行聚类;设计更精确的异常程度指标,... 由于传统树突状细胞算法存在大量的随机参数,很难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与分析,提出一种用于图像分类的改进树突状细胞算法。针对图像的颜色及纹理特征,定义抗原和分类元素,根据抗原的危险度对目标进行聚类;设计更精确的异常程度指标,简化算法的输入信号,并对处理过程进行优化,使其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稳定的识别性能。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提高图像的识别率以及识别过程的稳定性,并且减少了算法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危险理论 树突状细胞算法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常检测的时间序列树突状细胞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玉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4-150,共7页
针对树突状细胞算法中信号及参数的定义存在高度随机性,导致检测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树突状细胞算法.采用多维数据流相关性分析和变化点检测方法对抗原进行检测,遴选出能够反映突变状态的关键点数据作为异常... 针对树突状细胞算法中信号及参数的定义存在高度随机性,导致检测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树突状细胞算法.采用多维数据流相关性分析和变化点检测方法对抗原进行检测,遴选出能够反映突变状态的关键点数据作为异常活动候选解;基于变化点子空间追踪算法提取特征集,准确地获取及分类各种输入信号子空间;在算法的上下文评估中加入动态迁移阈值的概念,累积一定窗口时间内的抗原评估,有效地减少了误判率.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利用更少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有效地提高异常检测的检测率与准确率,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算法 异常检测 时间序列 信号处理 子空间追踪 变化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实时异常检测的树突状细胞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嵩 陈启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2,共4页
为了提高异常检测系统的实时性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出现的异常做出反应,对传统的树突状细胞算法的离线分析过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实时分析算法。当抗原被足够多的树突状细胞提呈后立即输出评估结果,从而到达实时或接近实时分析... 为了提高异常检测系统的实时性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出现的异常做出反应,对传统的树突状细胞算法的离线分析过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实时分析算法。当抗原被足够多的树突状细胞提呈后立即输出评估结果,从而到达实时或接近实时分析的目的,足够的评判次数减少了误判的影响,与时间序列相关的抗原信号池消除了无关数据的相互干扰,和生物免疫相关的一些随机因素的考虑更加近似地模拟了生物系统的表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实时分析的基础上还具有可观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 危险理论 树突状细胞算法 异常检测 实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树突状细胞算法的研究
19
作者 郭晨 梁家荣 +2 位作者 罗超 彭硕 王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1期53-57,共5页
利用模糊集合论的理论来改变传统的树突状细胞算法中对半成熟树突状细胞和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清晰化划分问题。传统的树突状细胞算法的基于边界判断的清晰化划分方式对数据的排序敏感,并且存在着一定比例上的误判。提出的模型是基于模糊... 利用模糊集合论的理论来改变传统的树突状细胞算法中对半成熟树突状细胞和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清晰化划分问题。传统的树突状细胞算法的基于边界判断的清晰化划分方式对数据的排序敏感,并且存在着一定比例上的误判。提出的模型是基于模糊集合论框架下结合树突状细胞算法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算法模型,实验证明基于模糊树突状细胞算法的实验结果一定程度上减低了误报率,不受排序的影响,更加有效和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合 树突状细胞算法 清晰划分 语言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突状细胞理论的入侵检测模型研究
20
作者 李露璐 朱晓姝 +1 位作者 李超建 谢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6-309,共4页
人工免疫入侵检测是当前主流的入侵检测技术之一,而危险理论中树突状细胞入侵检测方法是人工免疫研究的最新成果。建立危险理论树突状细胞入侵检测模型的关键是要解决危险信号的定义和表示,文章在免疫危险理论和树突状细胞理论基础上,... 人工免疫入侵检测是当前主流的入侵检测技术之一,而危险理论中树突状细胞入侵检测方法是人工免疫研究的最新成果。建立危险理论树突状细胞入侵检测模型的关键是要解决危险信号的定义和表示,文章在免疫危险理论和树突状细胞理论基础上,使用多分类器算法动态提取危险信号,设计MC-DCA入侵检测模型,以提高抗原提呈、抗体识别的效率;并使用KDD CUP 99常用网络入侵检测数据,对构建的MC-DCA入侵检测仿真模型和传统AIS模型、DT模型进行对比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C-DCA有更好的入侵检测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危险理论 dc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