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质背景下大陆坡脚点的确定方法:以莫桑比克南部陆缘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庄宝江 唐勇 +3 位作者 吕孝辉 杨春国 吴招才 李赫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针对复杂地质背景下的大陆架划界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大陆坡脚点(foot point of the continental slope,FOS)确定方法。该方法基于水深平均梯度变化计算坡脚点所在位置,并结合相反证明以及凸包性、分段性、连续性原则进行优化。以莫桑... 针对复杂地质背景下的大陆架划界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大陆坡脚点(foot point of the continental slope,FOS)确定方法。该方法基于水深平均梯度变化计算坡脚点所在位置,并结合相反证明以及凸包性、分段性、连续性原则进行优化。以莫桑比克南部陆缘为研究区域,利用2021年实测的高精度多波束地形数据,应用该方法提取了大陆架划界最关键的依据——FOS,并与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使用的Geocap软件提取的结果进行对比,确认了相同的FOS位置,证明该方法是准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架划界 大陆坡脚点 平均梯度变化 莫桑比克南部陆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架在国家可管辖海域划界问题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耀光 王圣云 +1 位作者 宋欣茹 耿雅冬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55,108,共5页
大陆架是地质地理学研究的内容,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大陆架已成为国家在海洋权益维护方面重要的内容。该文阐述了大陆架制度的形成以及在可管辖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并对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以及大陆架在我国可管辖海域划界中所... 大陆架是地质地理学研究的内容,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大陆架已成为国家在海洋权益维护方面重要的内容。该文阐述了大陆架制度的形成以及在可管辖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并对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以及大陆架在我国可管辖海域划界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架 海域 地质地理学 海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冰洋大陆架划界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学杰 姚永坚 +3 位作者 李刚 杨楚鹏 吴峧歧 张亚玲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8-397,共10页
北冰洋面积约1 300×104km2,周边国家对200 M(海里)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的划界现状及对200 M外大陆架的诉求,对于我们参与北极科考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划界,美国与苏联已签署协定,美国国会已批准,但前苏联... 北冰洋面积约1 300×104km2,周边国家对200 M(海里)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的划界现状及对200 M外大陆架的诉求,对于我们参与北极科考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划界,美国与苏联已签署协定,美国国会已批准,但前苏联和俄罗斯未批准,这直接导致两国的海域争议不断。俄罗斯与挪威也已签署协议。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未签署协议,争议区超过7 000 M2。丹麦与加拿大已签署协议,完成划界,但存在汉斯岛的主权争议。挪威与丹麦及挪威与冰岛已完成划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北冰洋周边国家拥有确定北冰洋200 M外大陆架的权利。俄罗斯和挪威已提交200 M外大陆架划界方案,挪威对南森海盆西部的划界方案已得到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原则同意,但俄罗斯方案仍有很大的争议。作为《斯瓦尔巴条约》的签署国,斯瓦尔巴协定区,我们有权进入;因美国没有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阿拉斯加北部大陆架及200 M外的楚科奇海台,都是我们进行科考的选择。此外,也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参与不同海域的科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冰洋 大陆架 专属经济区 划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引发的法律制度碰撞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瑛 薛桂芳 李金蓉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8-327,共10页
自《南极条约》1961年生效以来,南极地区一直处于以《南极条约》为核心的南极条约体系的约束之下。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建立了大陆架制度,要求沿海国应在批准《公约》生效10年内完成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 自《南极条约》1961年生效以来,南极地区一直处于以《南极条约》为核心的南极条约体系的约束之下。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建立了大陆架制度,要求沿海国应在批准《公约》生效10年内完成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划定①。1994年《公约》生效后,澳大利亚、挪威、阿根廷和英国在提交各国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时,先后对60°S以南地区的外大陆架提出主张要求。通过解读南极洲领土主张国提交的外大陆架划界案和有关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跟踪研究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的有关南极地区的划界案案例,分析沿海国在南极地区的大陆架划界主张的法律依据,进而深入剖析南极条约体系和《公约》两种法律制度在南极地区的矛盾与冲突,并探讨南极地区法律制度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条约体系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大陆架划界 法律制度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沟和海槽在大陆架划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东奇 艾万铸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4-89,共6页
在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的大陆架划界中,划界区内海沟或海槽的存在常常是使双方划界谈判复杂化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习惯法、双方协议和条约以及国际法院对大陆架案的判决三个方面的讨论,从而得出海沟或海槽在地质... 在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的大陆架划界中,划界区内海沟或海槽的存在常常是使双方划界谈判复杂化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习惯法、双方协议和条约以及国际法院对大陆架案的判决三个方面的讨论,从而得出海沟或海槽在地质、地貌特征明显时是一个适当的大陆架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架 划界 海沟 海槽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国际海洋划界案例相似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金星 张新军 +1 位作者 贾俊涛 朱颖 《海洋测绘》 2013年第4期75-78,共4页
简要研究了2012年国际法院最新判例——尼加拉瓜诉哥伦比亚领土和海洋划界案,总结了本案中国际法院关于海上争议岛屿主权判定把握的要点,国际法院受理该案件的理由和受理的内容。国际法院用三阶段方法确立尼加拉瓜和哥伦比亚海上边界。... 简要研究了2012年国际法院最新判例——尼加拉瓜诉哥伦比亚领土和海洋划界案,总结了本案中国际法院关于海上争议岛屿主权判定把握的要点,国际法院受理该案件的理由和受理的内容。国际法院用三阶段方法确立尼加拉瓜和哥伦比亚海上边界。提出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必须研究国际最新判例相似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划界 岛屿主权 大陆架划界 国际仲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形势及其法律问题 被引量:9
7
作者 章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5,共11页
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是围绕北极地区所有法律争议的重点所在。本文以评述俄罗斯、挪威和丹麦这三个直接涉及北冰洋中央海区的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为视角切入,对有关北极国家划界案的成败得失及其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影响... 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是围绕北极地区所有法律争议的重点所在。本文以评述俄罗斯、挪威和丹麦这三个直接涉及北冰洋中央海区的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为视角切入,对有关北极国家划界案的成败得失及其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影响北极国家外大陆架划界申请的障碍并不少。关于北极地位的法律与道德争议,对北冰洋中央洋底地质属性的技术认定困难,以及北极国家间外大陆架相邻部分的划界僵局,都会影响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问题的最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 北极地区 划界 北极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海域的大陆架划界问题——法律争议与中国对策 被引量:11
8
作者 章成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3期116-134,共19页
北极海域大陆架划界问题是影响北极区域法律秩序发展方向的中心议题。北极海域大陆架划界问题产生法律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下有关大陆架划界的法律规则在北极地区无条件直接适用,这是北极争端产生的核心因素,... 北极海域大陆架划界问题是影响北极区域法律秩序发展方向的中心议题。北极海域大陆架划界问题产生法律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下有关大陆架划界的法律规则在北极地区无条件直接适用,这是北极争端产生的核心因素,对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和整体法律地位造成全局性的影响。但《公约》有关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规则的全新制度设计以及北极区域的法制架构现状,使北极地区成为国际法规制的一大盲区,客观上为少数北极国家假借《公约》大幅"圈占"北极公地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因此,中国需要从整体上增强自身在北极事务中的法律实践与应对能力,并抓住北极地区大陆架问题中的重点内容,即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部分确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多管齐下,维护自身的北极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大陆架划界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北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两种制度及中日东海划界 被引量:5
9
作者 季国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14-20,共7页
中国2004年5月底开发春晓油气田后,中日在东海的管辖划界争议升温。日本指责中国侵犯其专属经济区权益。春晓油气田的开发实际涉及的是大陆架的矿物资源,而非专属经济区的生物资源。中日东海争议的焦点是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两种制度,而... 中国2004年5月底开发春晓油气田后,中日在东海的管辖划界争议升温。日本指责中国侵犯其专属经济区权益。春晓油气田的开发实际涉及的是大陆架的矿物资源,而非专属经济区的生物资源。中日东海争议的焦点是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两种制度,而非日本单方面定的"中间线"。本文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着重分析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两种制度及其异同;并参照国际上的一些实例,提议中日在东海宜以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两条线来划界,作为过渡措施在两条线之间搞共同开发。文中对日本提出的"中间线"作了法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海域划界 大陆架 专属经济区 中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的适用原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于暄 于耀东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9,共7页
为得出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的正确适用原则,以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为背景,结合有关大陆架的国际公约和大陆架划界国际司法实践,探讨自然延伸原则、中间线原则和公平原则在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中的适用性,批驳日方在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 为得出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的正确适用原则,以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为背景,结合有关大陆架的国际公约和大陆架划界国际司法实践,探讨自然延伸原则、中间线原则和公平原则在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中的适用性,批驳日方在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中坚持的中间线原则,指出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应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规定指导下,充分考虑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和影响大陆架划界的其他诸多因素,通过中日两国协商谈判,求得公平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大陆架 大陆架划界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自然延伸原则 中间线原则 公平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与第三方争端解决机构职务关系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德明 黄哲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8,共12页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和第三方争端解决机构程序先后不明和职务范围界限不清的问题将随大陆架划界案和大陆架划界争端数量的增加而日益凸显。解决双方职务关系问题的思路在于建立双方的联系机制,通过增加委员会成员数量、区分委员会成员职...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和第三方争端解决机构程序先后不明和职务范围界限不清的问题将随大陆架划界案和大陆架划界争端数量的增加而日益凸显。解决双方职务关系问题的思路在于建立双方的联系机制,通过增加委员会成员数量、区分委员会成员职能、增设大陆架界限领域专家的方式,打破双方关系的"隔绝"状态,并确立委员会请求机构协助处理法律问题的机制,最终建立互相引入机制以实现对大陆架界限问题的协调处理和统一意见。中国应主动承担起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发展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第三方争端解决机构 200海里外大陆架 职务关系 划界与定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平原则及其在东海划界中的适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筱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18-123,共6页
衡平原则是大陆架划界中已经确立的习惯法规则,它的基本理念可以追溯到1909年常设仲裁法院的瑞典和挪威格里期巴丹那岛案。在该案中,常设仲裁法院首次"衡平考虑"了现实情况。在随后的国际实践中,各国都将衡平原则作为大陆架... 衡平原则是大陆架划界中已经确立的习惯法规则,它的基本理念可以追溯到1909年常设仲裁法院的瑞典和挪威格里期巴丹那岛案。在该案中,常设仲裁法院首次"衡平考虑"了现实情况。在随后的国际实践中,各国都将衡平原则作为大陆架划界的前提和基础,经过国际法院和国际司法实践的推动,衡平原则逐步成为大陆架划界中受到普遍承认的习惯法规则。文章从衡平原则的发展过程入手,分析了衡平原则的法律地位和发展趋势,认为在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中,衡平原则应当是首先适用的国际法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原则 发展 适用 东海大陆架划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邻近陆架沉积物粒径变化趋势及动力成因
13
作者 杨云平 李义天 +2 位作者 张明进 刘万利 樊咏阳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基于长江口外邻近陆架近20年实测数据,分析了邻近陆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砂-泥分界线和泥质区变化规律,并探讨了自然机制和人类活动等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近期(2006-2010年)长江口邻近陆架区域沉积物中值粒径和砂、粉砂和粘土等... 基于长江口外邻近陆架近20年实测数据,分析了邻近陆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砂-泥分界线和泥质区变化规律,并探讨了自然机制和人类活动等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近期(2006-2010年)长江口邻近陆架区域沉积物中值粒径和砂、粉砂和粘土等值线分布格局较2006年以前未发生明显变化;2伴随流域入海泥沙量和海滨区悬沙浓度的减小,陆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值颗粒表现为粗化趋势发展;3陆架区域砂-泥分界线2004-2007年在北侧(31°30′以北)无明显趋势,南侧(31°30′以南)为向口内移动,2008-2010年无论南侧还是北侧均为向口内移动,主要受长江径流枯水期,引起潮流水动力相对增强、悬沙浓度减小及苏北沿岸流等影响;4泥质区域为长江口沉积速率最大区域,由于入海泥沙和海滨区域悬沙浓度降低,三角洲侵蚀等环境下表现为减小趋势,因北槽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南北槽分流比,南槽下泄径流水动力增加,使得泥质区位置存在南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砂-泥分界线 泥质区 趋势及成因 邻近陆架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湾海洋划界案初步研究
14
作者 于金星 庞云 《海洋测绘》 2013年第5期78-81,共4页
孟加拉湾划界案是国际海洋法法庭审理的第一起海洋划界案。法庭对盂加拉国与缅甸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的划界纠纷进行了裁决。分析研究了该案中法庭对这种大陆架案件的管辖权、当事国双方对这一区域的权利主张以及法庭划界采用的... 孟加拉湾划界案是国际海洋法法庭审理的第一起海洋划界案。法庭对盂加拉国与缅甸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的划界纠纷进行了裁决。分析研究了该案中法庭对这种大陆架案件的管辖权、当事国双方对这一区域的权利主张以及法庭划界采用的法律与划界的方法(等距离/相关情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划界 领海 大陆架 专属经济区 孟加拉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争端中200海里外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重叠的“灰区”研究
15
作者 陈宇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37-53,2-3,共18页
孟加拉国、缅甸和印度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争端中,由于其海域的"凹"型特殊地理特征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冲击形成领海特殊地质条件,使得在整个海域边界划界在司法实践中充满纷争。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划界中,根据《联... 孟加拉国、缅甸和印度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争端中,由于其海域的"凹"型特殊地理特征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冲击形成领海特殊地质条件,使得在整个海域边界划界在司法实践中充满纷争。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划界中,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国际法精神和"公平公正"原则适当调整划界方法以达成最终结果,但多次调整又会导致各自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形成与对方经济专属区相重叠产生的"灰区"。国际海洋法法庭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在裁决"灰区"效应问题中,灵活处理了200海里外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专属经济区的经济权利间的关系,以权利独立且分离的方式,实现了对"灰区"的权利重叠问题的解决。这一方式和划界趋向,将影响未来海岸相向或者相邻国家间海域边界争端中"灰区"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边界争端 孟加拉湾北部 200海里外大陆架 专属经济区 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