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用于DS-CDMA上行链路的自适应盲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明 付学群 赵春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4-91,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DS-CDMA上行链路的自适应盲波束形成算法,并采用时空联合处理技术将该算法与Rake接收机相结合,给出了一种二维Rake接收机结构图,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估计目标信号的导向矢量,对目标方位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跟...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DS-CDMA上行链路的自适应盲波束形成算法,并采用时空联合处理技术将该算法与Rake接收机相结合,给出了一种二维Rake接收机结构图,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估计目标信号的导向矢量,对目标方位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跟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DMA 自适应盲波形成算法 智能天线 直接扩频码分多址 二维Ra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DMA系统上行链路一种稳健的阵列接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华 龚耀寰 《信号处理》 CSCD 2002年第4期311-315,307,共6页
W G.Hou等对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上行链路提出了通过估计空间到达角(DOA)而进行波束形成的空间滤波方法,本文首先对该方法进行了从对移动台的初始DOA定位到跟踪的大量改进,使该方法对期望用户的跟踪和对干扰用户进行空域抑制更为准确... W G.Hou等对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上行链路提出了通过估计空间到达角(DOA)而进行波束形成的空间滤波方法,本文首先对该方法进行了从对移动台的初始DOA定位到跟踪的大量改进,使该方法对期望用户的跟踪和对干扰用户进行空域抑制更为准确和有效。然后将算法与导频位辅助LMS-DRMTA算法进行了比较,该方法比导频位辅助LMS-DRMTA算法具有更小的运算量,更好的稳定性,当扇区激活用户数较大时,该方法还具有更低的误码率(BER),该阵列接收法更适合大容量的移动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DMA系统 上行链路 阵列接收方法 智能天线 波束形成 多址干扰 移动通信系统 角度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DMA系统中一种盲2-D RAKE接收机的研究
3
作者 刘正军 蔡国权 罗小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09-112,共4页
研究了一种盲 2 DRAKE接收机 ,该接收机结合扩频序列的时间结构特征与天线阵的空间选择性实现空域RAKE滤波 ,再对期望信号多径进行频域RAKE合并 .分析结果表明该接收机能大大减小多址干扰 ,具有较强的抗近 远效应能力 ,且所需先验知识... 研究了一种盲 2 DRAKE接收机 ,该接收机结合扩频序列的时间结构特征与天线阵的空间选择性实现空域RAKE滤波 ,再对期望信号多径进行频域RAKE合并 .分析结果表明该接收机能大大减小多址干扰 ,具有较强的抗近 远效应能力 ,且所需先验知识少 ,结构简单 ,计算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 近远效应 2-DRAKE接收机 MVDR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在超宽带雷达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黄琼 屈乐乐 +1 位作者 吴秉横 方广有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2,202,共7页
利用信号的先验稀疏性,通过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方法可以实现从少量的非适应性随机测量数据重建原始信号。将压缩感知理论应用到超宽带雷达高分辨率成像中,提出基于CS理论的二维方位-距离向成像算法,可以显著减少数据采集... 利用信号的先验稀疏性,通过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方法可以实现从少量的非适应性随机测量数据重建原始信号。将压缩感知理论应用到超宽带雷达高分辨率成像中,提出基于CS理论的二维方位-距离向成像算法,可以显著减少数据采集时间、数据量、处理时间以及节省信号带宽,并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ector Network Analyzer,VNA)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了采用时间和空间减采样数据的CS算法可以实现与传统的延迟-求和波束形成方法(Delay-Sum Beamform-ing,DSBF)相当的成像质量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超宽带 雷达成像 延迟-求和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拟牛顿法的CDMA天线阵列波束形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锋 奚宏生 +2 位作者 杨坚 盛延敏 吴春旭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1-376,共6页
针对于CDMA系统自适应天线阵列,提出了一种新的盲自适应MSINR(Maximum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将MSINR准则转化为一种新的无约束损失函数,并且从理论上分析该损失函数的性质。然后,应用自适应拟牛顿方... 针对于CDMA系统自适应天线阵列,提出了一种新的盲自适应MSINR(Maximum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将MSINR准则转化为一种新的无约束损失函数,并且从理论上分析该损失函数的性质。然后,应用自适应拟牛顿方法得到在线迭代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无需训练序,而是利用CDMA信号自身的结构特点,结合空间处理提高了系统性能。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良好的动态跟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DMA 智能天线 阵列响应 波束形成 广义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的稳健盲多用户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裴庆祺 代锦秀 +1 位作者 范科峰 马建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5-349,共5页
基于稳健的Capon波束形成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稳健盲多用户检测器.根据特征波形的误差范围,该检测器可以较精确计算控制稳健性的对角加载量.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在比特误码率以及渐进多用户有效性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且采用特征分... 基于稳健的Capon波束形成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稳健盲多用户检测器.根据特征波形的误差范围,该检测器可以较精确计算控制稳健性的对角加载量.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在比特误码率以及渐进多用户有效性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且采用特征分解自适应跟踪算法,容易推广至自适应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 ds-CDMA 多址干扰 波束形成 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望信号稳健阻塞的协方差矩阵重构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攀 靖岗 马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64-1470,共7页
针对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存在失配时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期望信号稳健阻塞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算法。首先,构造角度展宽的信号阻塞矩阵,完成回波数据中期望信号的分离,进而利用无污染的回波数据计算准干扰噪声协方差... 针对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存在失配时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期望信号稳健阻塞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算法。首先,构造角度展宽的信号阻塞矩阵,完成回波数据中期望信号的分离,进而利用无污染的回波数据计算准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接着,对准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做特征分解,借助矩阵投影变换完成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的准确重构。最后,对剔除掉干扰和噪声分量的采样协方差矩阵做特征分解,完成期望信号导向矢量的有效估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具有近乎理想的性能,还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协方差矩阵重构 期望信号阻塞 低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扩频测控信号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潘点飞 程乃平 郝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8-334,340,共8页
为解决跳/扩频测控中阵列天线设计所面临的信号频带宽、空域范围广、干扰强度大等问题,将线性约束法与二阶锥规划方法相结合,得到能够同时满足频率不变、方向不变的波束形成算法.利用二阶锥规划将波束形成器的设计转化为给定频率响应的... 为解决跳/扩频测控中阵列天线设计所面临的信号频带宽、空域范围广、干扰强度大等问题,将线性约束法与二阶锥规划方法相结合,得到能够同时满足频率不变、方向不变的波束形成算法.利用二阶锥规划将波束形成器的设计转化为给定频率响应的FIR滤波器设计,针对用于宽带波束形成的FIR滤波器的非线性相位特点,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使所设计FIR滤波器的频率响应逼近于期望滤波器.通过增加约束条件,使不同空间指向的主瓣宽度基本保持不变,并在干扰方向形成宽零陷来有效抑制宽带干扰.仿真计算表明,在跳/扩频信号的工作频带内,波束方向图能够保持很好的频率不变特性,且在±60°范围内波束方向图的主瓣束宽、增益、零陷与参考波束基本保持一致,能够更好地满足航天测控任务对阵列天线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扩 跳扩 自适应波束形成 二阶锥规划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