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odel of deformation of thin-wall surface parts during milling machining process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凌云 黄红辉 +2 位作者 Rae W.WEST 李厚佳 杜继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107-1115,共9页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milling of thin-walled parts.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milling of the par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AdvantEdge FEM software as the platform. The alumi...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milling of thin-walled parts.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milling of the par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AdvantEdge FEM software as the platform. The aluminum alloy impeller was designated as the object to be processed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which met the actual machining were set. Through the solution,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such as the three-way cutting force, the tool temperature, and the tool stress were obtaine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thin-walled blade of the free-form surface at the contact points between the tool and the workpiece was realized.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law of the thin-walled blade was then predi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devi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actual measured machining value of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was 26.055 μm; the minimum deviation was 2.011 μm, with the average deviation being 10.154 μm. This shows that the prediction is in close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walled surface parts milling force elastic deforma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deformation devi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for an antenna thin-wall parts considering riveting assembly with fini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7
2
作者 PAN Ming-hui TANG Wen-cheng +1 位作者 XING Yan NI 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60-77,共18页
In the process of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for an antenna,the parts assembly deformation deviation is occurring due to the riveting assembly.In view of the riveting assembly deformation problems,it can be analyzed thr... In the process of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for an antenna,the parts assembly deformation deviation is occurring due to the riveting assembly.In view of the riveting assembly deformation problems,it can be analyzed through transient and static simulation.In this work,the theoretical deformation model for riveting assembly is established with round head rivet.The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riveting deform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riveting assembly piece including four rivets,which comparing with the measuring points experiment results of riveting test piece through dealing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using the point coordinate transform method and the space line fitting method.Simultaneously,the deformation deviation of the overall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rough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and its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the measuring experiment for riveting assembly with the deformation deviation of some key points on the thin-wall parts.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alysis,it is shown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which proves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given experiment data processing method.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riveting assembly for thin-wall parts,it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quality of large antenna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assembly deformation deviation theoretical deformation mode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easuring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的自然场景下汉字识别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伟伟 汤光明 +1 位作者 孙怡峰 李晓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7-960,共4页
自然场景下,汉字背景复杂且形态各异,导致传统识别方法中的文本定位与文本矫正过程难以进行。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采用物体识别方法中的可变部件模型(DPM)进行识别。该方法将汉字视为物体类,训练其对应的参数模板,然后采用滑动窗口的方法... 自然场景下,汉字背景复杂且形态各异,导致传统识别方法中的文本定位与文本矫正过程难以进行。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采用物体识别方法中的可变部件模型(DPM)进行识别。该方法将汉字视为物体类,训练其对应的参数模板,然后采用滑动窗口的方法遍历待检测图片,以判断图片中是否存在目标汉字。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简单独体汉字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但对于多笔画复杂汉字,由于模型自身结构特点,效果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部件模型 汉字识别 隐支持向量机 高斯金字塔模型 滑动窗口 HOG描述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CDPM模型的细粒度物体识别
4
作者 杨金福 张高铭 +1 位作者 张强 李明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3-1030,共8页
针对可变形部件模型(deformable parts model,DPM)同等对待各部件,无法体现不同部件对识别过程的贡献度差异的不足,提出一种权重系数可变形模型(weighted coefficient deformable parts model,WCDPM),对DPM中的各部件赋予权重,强调区分... 针对可变形部件模型(deformable parts model,DPM)同等对待各部件,无法体现不同部件对识别过程的贡献度差异的不足,提出一种权重系数可变形模型(weighted coefficient deformable parts model,WCDPM),对DPM中的各部件赋予权重,强调区分度较高的部件在识别过程的作用,弱化区分度低的部件对识别的影响,提高细粒度识别精度.同时给出了模型的训练过程和权重系数的学习方法.在Airplan OID和Oxford-IIIT Pet两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识别 权重系数 可变形部件模型(d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环形轮盘零件车削加工装夹仿真及夹具优化设计
5
作者 刘福生 彭晓福 +4 位作者 任耀 刘媛媛 张永辉 倪雪杰 何洪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6,共7页
本文针对薄壁环形轮盘零件在车削加工过程中的装夹变形且导致加工尺寸超差问题,采用有限元模拟仿真研究变形来源和优化措施。通过对零件三爪卡盘装夹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过程模拟,揭示出装夹力和装夹变形的分布规律,发现卡爪的截面形状... 本文针对薄壁环形轮盘零件在车削加工过程中的装夹变形且导致加工尺寸超差问题,采用有限元模拟仿真研究变形来源和优化措施。通过对零件三爪卡盘装夹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过程模拟,揭示出装夹力和装夹变形的分布规律,发现卡爪的截面形状和长度对零件装夹变形有显著影响。以此为基础优化夹具结构,包括在卡爪底侧增加槽口、在夹持面增加斜面进行反变形处理等,进一步分析卡爪截面形状、卡爪长度对零件装夹受力及变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卡爪截面形状可使装夹应力分布更均匀,有效降低装夹应力集中,减少零件变形。采用优化后的卡爪截面,卡爪的弧度为90°时,零件装夹后与卡爪的接触与受力更均匀,变形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轮盘零件 车削加工 装夹变形 有限元仿真 夹具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显著性DPM在空对地车辆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彭玮航 刘少鹏 +1 位作者 王轲 丁祝顺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1期158-160,共3页
提出一种结合显著性分析和可变形部件模型(DPM)的车辆检测方法,利用频率调谐显著性检测得到显著特征图,结合Top-hat算子实现感兴趣区域的提取,将DPM作为车辆目标检测器。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显著特征的DPM在车辆检测应用中可以取得比较好... 提出一种结合显著性分析和可变形部件模型(DPM)的车辆检测方法,利用频率调谐显著性检测得到显著特征图,结合Top-hat算子实现感兴趣区域的提取,将DPM作为车辆目标检测器。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显著特征的DPM在车辆检测应用中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拍图像 显著性分析 车辆检测 可变形部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和KCF的十字靶标检测与跟踪 被引量:2
7
作者 崔艺涵 陈涛 陈宝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26-1032,共7页
为了实现对十字靶标的自动检测与跟踪,建立了十字靶标检测跟踪模型。针对目标检测中运算量大、实时性差、目标跟踪需要人工标定视频初始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DPM)和核相关滤波器(KCF)的十字靶标检测跟踪算法。首先,... 为了实现对十字靶标的自动检测与跟踪,建立了十字靶标检测跟踪模型。针对目标检测中运算量大、实时性差、目标跟踪需要人工标定视频初始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DPM)和核相关滤波器(KCF)的十字靶标检测跟踪算法。首先,提取十字样本集的梯度方向直方图(HOG)特征,采用Latent SVM分类器训练特征集,生成十字靶标物体类的DPM模型。然后,通过滑动窗口搜索匹配方法遍历待检测图片。最后,将检测到的结果作为跟踪算法的起始跟踪帧,应用KCF算法快速跟踪目标。当跟踪目标丢失时,暂时停止跟踪,利用DPM模型重新检测定位目标再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PM模型检测的平均帧率为1 fps,结合DPM和KCF算法,实时检测跟踪的平均帧率为40 fps。采用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DPM)和核相关滤波器(KCF)的十字靶标检测跟踪算法,实现了目标的自动检测与实时跟踪,且检测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算法,并且在目标漂移或丢失后自动重新定位并继续跟踪,完成十字靶标的长时间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形部件模型 核相关滤波器 梯度方向直方图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NG-casDPM的快速行人检测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燕伟 徐美华 郭爱英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2-721,共10页
行人检测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中一个热门的研究热点,在汽车辅助驾驶和视频监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传统的可变形部件模型(deformable part model,DPM)采用滑动窗口检测方式,在背景区域花费大量检测时间会导致检测速度降低,因此提出了... 行人检测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中一个热门的研究热点,在汽车辅助驾驶和视频监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传统的可变形部件模型(deformable part model,DPM)采用滑动窗口检测方式,在背景区域花费大量检测时间会导致检测速度降低,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ING-casDPM的快速行人检测算法.首先基于二进制化梯度范数特征(binarized normed gradient,BING)训练一个二级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通过该分类器快速标定出所测图像中包含各类物体的候选区域;然后根据候选区域窗口的特点进一步提取待检测框;最后将待检测框作为输入,使用级联DPM(cascade DPM,casDPM)模型进行精确检测,并将结果返回至原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基本不降低检测率的情况下,其检测速度比经典DPM模型检测速度提高了约16倍,比casDPM模型提高了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检测 二进制化梯度范数 待检测框 星型级联可变形部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和R-CNN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船只检测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楼立志 张涛 张绍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9-514,共6页
提出了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deformable part model,DPM)的高分二号(GaoFen-2,GF2)遥感影像船只检测方法,并与区域卷积网络(reg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R-CNN)进行比较。先将遥感影像分段以获得船只的粗略感兴趣区域(regions... 提出了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deformable part model,DPM)的高分二号(GaoFen-2,GF2)遥感影像船只检测方法,并与区域卷积网络(reg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R-CNN)进行比较。先将遥感影像分段以获得船只的粗略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然后在ROI内计算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HOG)和卷积特征,再分别由DPM和R-CNN采用HOG和卷积特征。为测试R-CNN的最佳性能,将具有5个卷积层(ZF网)和具有13个卷积层(VGG网)的网络应用于船只检测。使用8张GF2遥感影像的3 523艘船只的实验结果表明,DPM和R-CNN都能以高召回率和正确率检测水中的船只,但对于聚集船只而言,DPM的效果优于R-CNN。基于HOG+DPM,ZF网和VGG网的方法平均精度分别为95.031%,93.282%和93.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只检测 可变形部件模型 区域卷积网络 高分二号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节状地下连续墙变形特性与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九江 肖琳 +1 位作者 王丽娟 张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07-2718,共12页
节状地下连续墙(简称节状墙)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基础形式,具备良好的工程特性,相对于传统地下连续墙而言,由于节部的存在,其抗拔承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目前,节状墙的应用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变形特性与破坏模式亟待摸清。通过室内... 节状地下连续墙(简称节状墙)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基础形式,具备良好的工程特性,相对于传统地下连续墙而言,由于节部的存在,其抗拔承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目前,节状墙的应用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变形特性与破坏模式亟待摸清。通过室内模型试验辅以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PIV)技术对节状墙基础竖向受拉下的位移和破坏形态开展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端部与中部节的设置扩大了深部与浅部土体的影响范围,多部节的设置相对于单部节有利于调动更广范围的土体。节状墙的破坏模式包括垂直滑移面、倒金字塔状或正切曲线和花瓶状曲线(即曲线滑移面)相连接的滑移面。总体而言,与抗拔桩相比,节状墙的抗拔破坏面受到节部数量和位置的影响而表现为复合型,且部分滑移面的走向与土体内摩擦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状地下连续墙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变形与破坏模式 节部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管式真空界面阀设计与通过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连加俤 陈皇凯 +3 位作者 叶剑元 李根 许静 潘威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9-242,共14页
船舶上的真空排污系统中作为阻隔大气与真空的核心部件真空界面阀,设计一款可靠实用的真空界面阀对整个真空排污系统至关重要。文章设计了一款真空界面阀,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橡胶阀芯进行有限元分析,探究压强不同、阀芯结构不同情况... 船舶上的真空排污系统中作为阻隔大气与真空的核心部件真空界面阀,设计一款可靠实用的真空界面阀对整个真空排污系统至关重要。文章设计了一款真空界面阀,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橡胶阀芯进行有限元分析,探究压强不同、阀芯结构不同情况下形变量与应力规律,利用DPM粒子模型检测出口粒子所占百分比模拟通过性,得出界面阀的最佳设计参数比例为1.40:1。通过出口粒子呈现正态分布现象,结合粒子轨迹云图、速度云图,分析出口粒子呈现正态分布原因在于直径不同的粒子,质量速度不同,粒子受到重力以及萨夫曼剪切提升力作用不同,解释了出口粒子分布原因。由于阀芯结构导致的形变量不同,使得粒子离壁面的距离不同,因此不同结构模型壁面对粒子的吸收程度也不同,这就使得出口粒子所占百分比不同,由此分析解释了真空界面阀结构不同所导致的阀门通过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界面阀 本构模型 结构变形 dpm 粒子模型 通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薄壁件多点位自动化柔性支撑系统的位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淑杰 张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为解决多点位柔性工装系统在夹持大型薄壁件过程中需要满足定位形变量控制问题,基于“N-2-1”定位原理,针对均布算法局限,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外部操作者就能按照自生成原理实现系统的位置优化方法,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大型薄壁... 为解决多点位柔性工装系统在夹持大型薄壁件过程中需要满足定位形变量控制问题,基于“N-2-1”定位原理,针对均布算法局限,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外部操作者就能按照自生成原理实现系统的位置优化方法,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大型薄壁件多点定位数值模型,采用先整体再局部依次进行位置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撑点位布局合理,系统资源利用率高,与单一整体位置优化相比,添加局部位置优化能够以最少支撑点位使得航空薄壁件更易达到工程要求;而对于局部存在缺陷无法进行支撑,则需考虑特定情况,调整相应支承机构点沿减小工件加工变形的最敏感方向移动,在局部变形较大的地方优化支撑点的数目,使得其变形相对于初始变形量显著下降,并且吸附压力也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薄壁件 多点定位数值模型 位置优化 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遮挡级别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代钦 石祥滨 +2 位作者 乔建忠 刘芳 张德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9-289,共11页
针对单目静态图像中姿态估计方法易受遮挡干扰的问题,提出基于部位遮挡级别的可形变姿态估计方法.首先定义遮挡级别为人体部位的被遮挡程度,其通过计算部位遮挡比例和部位方向获得;然后根据遮挡级别为每个部位建立对应级别的部位检测器... 针对单目静态图像中姿态估计方法易受遮挡干扰的问题,提出基于部位遮挡级别的可形变姿态估计方法.首先定义遮挡级别为人体部位的被遮挡程度,其通过计算部位遮挡比例和部位方向获得;然后根据遮挡级别为每个部位建立对应级别的部位检测器,并给出基于遮挡级别的部位间形变模型;最后依据以上2个模型的总体匹配得分,获得最合理的人体姿态.在标准数据集IP和LSP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姿态估计的整体准确率,特别是减少了有遮挡情况下的部位误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估计 遮挡级别 人体部位 可形变部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似物性的快速视觉目标识别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涛 吴泽民 +2 位作者 姜青竹 曾明勇 彭韬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76,94,共5页
针对视觉目标识别算法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基于似物性提出一种面向视觉目标识别的可变部件模型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二进制归一化的似物性检测,并利用检测结果形成视觉目标候选框;然后使用目标识别算法对候选区域进行似然判决,... 针对视觉目标识别算法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基于似物性提出一种面向视觉目标识别的可变部件模型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二进制归一化的似物性检测,并利用检测结果形成视觉目标候选框;然后使用目标识别算法对候选区域进行似然判决,比滑动窗口法缩短了搜索时间;最后通过一个快速扩大-缩小算法对检测目标进行尺度修正,提高目标框的准确度。在PASCAL图像库上的识别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在准确率上优于当前主流的检测模型,计算耗时较级联DPM算法减少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目标识别 似物性 可变部件模型 二进制梯度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目图像中超像素人体姿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代钦 石祥滨 +1 位作者 乔建忠 刘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4-2328,共5页
基于可形变部位模型方法,在单目静态图像的姿态估计中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它通过描述部位表观和部位间关联来表示人体姿态.但由于在人体部位表观特征匹配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尤其是受到背景的干扰,检测效果不够理想.为了有效地完成部位匹... 基于可形变部位模型方法,在单目静态图像的姿态估计中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它通过描述部位表观和部位间关联来表示人体姿态.但由于在人体部位表观特征匹配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尤其是受到背景的干扰,检测效果不够理想.为了有效地完成部位匹配,提出基于超像素的姿态估计算法,综合考虑了图像的底层特征和中层特征,根据中层特征-超像素位置完成部位的搜索,使用底层特征-梯度直方图完成部位匹配.首先完成了图像的超像素分割,将相似度相近的相邻像素整合为一个图像块;然后以超像素为单位完成人体部位的搜索,降低背景对部位识别的影响;最后根据可形变部位模型完成人体部位匹配和识别.在数据集IP和LSP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超像素的姿态估计算法较好地将人体部位从背景中分割出来,提高了姿态估计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估计 超像素 部位识别 可形变部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树状模型的肝脏自动分割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丽芳 王璐 +2 位作者 李伟生 雷帮军 许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6-232,共7页
针对CT图像的复杂性与肝脏形态的多样性,提出一种优化的肝脏自动分割方法。通过基于部件共享池的混合树状模型(TSPM)捕获肝脏边界的拓扑形态变化,利用凹凸点算法根据肝脏形变自动筛选TSPM中的关键点,避免冗余点对肝脏边界的错误定位,并... 针对CT图像的复杂性与肝脏形态的多样性,提出一种优化的肝脏自动分割方法。通过基于部件共享池的混合树状模型(TSPM)捕获肝脏边界的拓扑形态变化,利用凹凸点算法根据肝脏形变自动筛选TSPM中的关键点,避免冗余点对肝脏边界的错误定位,并将不同颜色空间应用于肝脏图像分割中提高分割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分割方法相比,优化方法可获得更准确的肝脏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分割 可变形部件模型 树状模型 凸凹点算法 颜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可变形部件模型与判别模型的葡萄叶片检测与跟踪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森 冯全 +1 位作者 王书志 张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0-147,共8页
为解决酿酒葡萄生长状态自动监测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机器视觉和视频处理技术的自动监测系统,开发了多角度可变形部件模型的葡萄叶片检测算法和基于颜色特征的判别模型跟踪算法。在叶片检测方面,该算法对颜色特征图像采用可变形部件模型... 为解决酿酒葡萄生长状态自动监测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机器视觉和视频处理技术的自动监测系统,开发了多角度可变形部件模型的葡萄叶片检测算法和基于颜色特征的判别模型跟踪算法。在叶片检测方面,该算法对颜色特征图像采用可变形部件模型训练出多角度叶片检测器,通过多模型匹配后产生叶片检测候选集合,选择集合中得分最高的检测结果作为最后的定位信息;在跟踪方面,结合图像中目标的颜色直方图,建立具有区分背景和目标的组合判别模型,并将位置函数的最大值作为相邻帧的目标位置,从而实现对叶片目标的实时跟踪。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检测算法对自然条件下的葡萄叶片平均检测率为88.31%,误检率为8.73%;叶片跟踪的准确性也相对较高,其重叠率高达0.83,平均中心误差为17.33像素,其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葡萄生长状态的自动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模型 葡萄叶片 检测 跟踪 可变形部件模型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G特征的优化区域模板匹配检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溪波 王彬 +3 位作者 赵海 朱宏博 葛宏帅 朴春赫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673,共7页
针对HOG算法滑动窗口检测效率低和目标特征描述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OG的改进算法,提高了滑动窗口的检测效率并减少了目标模板相似性对结果带来的影响.该算法利用HOG特征来描述目标的整体和各个部件,优先检测图像中目标出现概... 针对HOG算法滑动窗口检测效率低和目标特征描述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OG的改进算法,提高了滑动窗口的检测效率并减少了目标模板相似性对结果带来的影响.该算法利用HOG特征来描述目标的整体和各个部件,优先检测图像中目标出现概率较大的区域.对于检测评分比较接近阈值的区域使用可变形部件模型进行精确检测,从而可以避免具有轮廓相似性的模板检测结果的不准确.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静态图片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对于很多相似度不高的分类具有较快的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方向直方图 可变形部件模型 滑动窗口 外形相似性 边缘特征 根滤波器 部件滤波器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的快速对象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春伟 于洪涛 +1 位作者 李邵梅 卜佑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64-2870,共7页
为了解决可变形部件模型检测过程中的速度瓶颈问题,该文针对模型的检测流程,提出一种结合快速特征金字塔计算的级联可变形部件模型。由于模型的检测速度主要取决于特征计算以及对象定位这两个过程,提出一种两阶段的加速算法:首先采用尺... 为了解决可变形部件模型检测过程中的速度瓶颈问题,该文针对模型的检测流程,提出一种结合快速特征金字塔计算的级联可变形部件模型。由于模型的检测速度主要取决于特征计算以及对象定位这两个过程,提出一种两阶段的加速算法:首先采用尺度上稀疏采样的特征金字塔来近似表示精细采样的多尺度图像特征,以加快特征计算过程;然后在定位过程中结合级联算法,以一个序列模型顺序地评估各个部件,从而快速剪除大部分可能性较小的对象假设,以加快对象定位过程。在PASCAL VOC 2007和INRIA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明显加快检测速度,而检测精度仅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对象检测 可变形部件模型 特征计算 级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快速特征金字塔计算的可变形部件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春伟 于洪涛 +1 位作者 高超 卜佑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32-2536,共5页
针对可变形部件模型中特征金字塔需要精细计算,从而导致计算速度较慢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快速特征金字塔的可变形部件模型对象检测算法.首先在特征金字塔中根据间隔选取若干个基准尺度进行精确计算,然后依据多尺度特征中的幂指定律,... 针对可变形部件模型中特征金字塔需要精细计算,从而导致计算速度较慢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快速特征金字塔的可变形部件模型对象检测算法.首先在特征金字塔中根据间隔选取若干个基准尺度进行精确计算,然后依据多尺度特征中的幂指定律,近似计算得到多分辨率的图像特征.算法采用尺度上稀疏采样的特征金字塔来外推精细采样的特征金字塔,然后采用预先训练好的模板进行类别检测,得出检测结果.在PASCAL VOC2007以及INRIA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明显加速模型中特征计算的速度,而检测精度仅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检测 图像金字塔 可变形部件模型 特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