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在狭缝中燃爆超压及爆燃转爆轰特性研究
1
作者 邵昊 蔡毅 +3 位作者 杨涛 吴征艳 胡焕 姚志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8,共8页
为阐明页岩储层甲烷(CH_(4))原位燃爆在狭缝内爆燃转爆轰(DDT)距离、最大爆炸压力(P_(max))等传播特性,自主搭建多尺寸可调的三维平板狭缝燃爆试验系统,开展4种水力直径下的甲烷-氧气预混燃爆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高压状态下的页岩... 为阐明页岩储层甲烷(CH_(4))原位燃爆在狭缝内爆燃转爆轰(DDT)距离、最大爆炸压力(P_(max))等传播特性,自主搭建多尺寸可调的三维平板狭缝燃爆试验系统,开展4种水力直径下的甲烷-氧气预混燃爆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高压状态下的页岩气燃爆特性。结果表明:甲烷-氧气预混气体在水力直径1.9~11.43 mm内可以维持燃爆自持传播;P_(max)与最大爆炸升压速率均与初始压力成正比,呈现线性增长的关系;在水力直径11.43 mm下甲烷-氧气预混气体P_(max)接近理论爆轰压力,随着水力直径的减小,P_(max)与初始压力的倍率逐渐降低;初始压力与DDT距离间符合幂函数关系,提升初始压力或降低水力直径,均可缩短DDT距离,从而加快DDT的发生;高压条件下页岩气爆炸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甲烷-氧气预混气体爆炸超压可达到330 MPa,能够对岩石裂隙充分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甲烷(CH_(4)) 狭缝 燃爆 爆燃转爆轰(d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管道内2H_(2)-O_(2)-nAr爆燃到爆轰转捩特性研究
2
作者 吕兆文 李权 +2 位作者 刘虎 王昌建 魏臻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7-822,共6页
文章研究不同灵敏度的2H_(2)-O_(2)-nAr火焰在光滑管道下游的爆轰起爆特性。使用平行放置于管道顶部的压电压力传感器记录爆炸压力,并基于此计算平均速度;同时采用烟迹示踪技术记录爆轰起爆过程的胞格演变规律。通过上述2种方法获得爆... 文章研究不同灵敏度的2H_(2)-O_(2)-nAr火焰在光滑管道下游的爆轰起爆特性。使用平行放置于管道顶部的压电压力传感器记录爆炸压力,并基于此计算平均速度;同时采用烟迹示踪技术记录爆轰起爆过程的胞格演变规律。通过上述2种方法获得爆轰起爆距离,使爆轰的起爆能够可靠、准确地定位;并根据爆燃到爆轰转变过程的化学动力学与特性分析对Silvestrini公式和Saif公式进行修正,从而确定初始点火位置与爆轰起爆距离之间的经验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爆燃转爆轰 胞格结构 临界条件 爆轰起爆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0区风机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3
作者 程龙军 刘刚 +3 位作者 陈雷 李东泽 邢潇 崔淦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8-1682,共15页
油气储运过程普遍存在可燃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0区环境,0区风机是保障0区环境安全的重要装置。针对0区风机关键技术,分类综述了狭小受限空间燃爆规律、流场优化计算、叶轮离心应力与振动、安全轴封技术和阻爆测试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 油气储运过程普遍存在可燃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0区环境,0区风机是保障0区环境安全的重要装置。针对0区风机关键技术,分类综述了狭小受限空间燃爆规律、流场优化计算、叶轮离心应力与振动、安全轴封技术和阻爆测试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五点展望:①建立0区风机燃爆测试方法是首要目标,通过搭建循环回路测试系统来评价抗爆性能;②在较狭小受限空间,风机内部旋转结构爆燃转爆轰演化规律存在差异,应通过实验与计算来揭示;③分析阻火器对流场的扰动规律,开展流场优化研究,以提升风机通气性能;④研究高转速叶轮应力分布与振动规律,提出安全应力极限与提升方法;⑤研发抗爆、导静电耐磨型轴封材料及高效轴封结构。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可实现国内0区风机零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区风机 阻火器 爆燃转爆轰 流场优化 应力 轴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能量点火脉冲爆震发动机DDT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玮 范玮 +1 位作者 严传俊 董素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3-607,共5页
模拟了以小能量点火触发爆震的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过程。采用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通过二阶迎风格式差分逼近二维欧拉方程,模拟以丙烷和空气为可爆混合物的脉冲爆震起爆和传播。采用CFD软件中spark ignition模型模拟实验中电火花塞点... 模拟了以小能量点火触发爆震的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过程。采用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通过二阶迎风格式差分逼近二维欧拉方程,模拟以丙烷和空气为可爆混合物的脉冲爆震起爆和传播。采用CFD软件中spark ignition模型模拟实验中电火花塞点火。在模拟过程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DDT过程。通过与CEA程序计算结果比较,发现两者C-J值误差小于4%,说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网格生成方法可以用于小能量点火触发爆震的多循环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爆震发动机 小能量点火 ddt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起爆药工业雷管的爆燃转爆轰(DDT)试验研究
5
作者 曹晓宏 杨斌林 《爆破器材》 EI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16,共5页
文章对非起爆药工业雷管的爆轰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前人对炸药DDT的研究作为基础,分析非起爆药工业雷管的DDT过程,并对其DDT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施主药、过渡药和约束结构等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和分析结果,提出了研制... 文章对非起爆药工业雷管的爆轰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前人对炸药DDT的研究作为基础,分析非起爆药工业雷管的DDT过程,并对其DDT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施主药、过渡药和约束结构等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和分析结果,提出了研制性能更可靠、结构更简单的非起爆药工业雷管的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雷管 非起爆药雷管 爆燃转爆轰 爆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粉状炸药在DDT管内的燃烧特性
6
作者 段宝福 汪旭光 宋锦泉 《工程爆破》 2003年第4期63-66,29,共5页
选用平均粒径为130μm的乳化粉状炸药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装填密度的药床进行了燃烧转爆轰实验,以了解乳化粉状炸药在DDT管内的燃烧特性。光纤探针在DDT管内壁处时,燃烧转爆轰实验中只测得了爆轰阶段的速度信号;而将光纤探针... 选用平均粒径为130μm的乳化粉状炸药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装填密度的药床进行了燃烧转爆轰实验,以了解乳化粉状炸药在DDT管内的燃烧特性。光纤探针在DDT管内壁处时,燃烧转爆轰实验中只测得了爆轰阶段的速度信号;而将光纤探针插在药床轴线位置处时,测试到了较为准确的燃烧和爆轰速度信号。DDT管水平放置时,装填密度在0 67~0 89g/cm3的药床都出现了燃烧转爆轰现象;DDT管垂直或倾斜放置时,不同密度的药床都没有发生爆轰,燃烧传播到离点火头不远处熄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粉状炸药 燃烧特性 ddt 光纤探针 燃烧转爆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注混合下冲压式爆震发动机起爆与传播模拟研究
7
作者 赵万东 梁剑寒 +2 位作者 王鑫鑫 姚轶智 杨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5-1234,共10页
针对吸气式冲压爆震发动机的喷注混合、火焰加速、爆燃转爆震(DDT)、爆震传播等多物理过程,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求解自适应网格加密方法下的Navier-Stokes方程,并考虑详细的11组分27步氢空气化学反应机理,得... 针对吸气式冲压爆震发动机的喷注混合、火焰加速、爆燃转爆震(DDT)、爆震传播等多物理过程,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求解自适应网格加密方法下的Navier-Stokes方程,并考虑详细的11组分27步氢空气化学反应机理,得到了在亚声速来流与喷注混合条件下的完整冲压式爆震发动机工作过程。为了快速实现DDT,光滑管中采用了多组横向对喷射流。结果表明:在考虑来流与喷注混合条件下,混合气的当量比分布极其不均匀;多组横向空气射流障碍物提高了混合物均匀性,同时促进了DDT的发生;在燃烧产物膨胀过程中,发现二次膨胀现象;在尾气膨胀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下,流场出现流动不稳定结构。此外,混合与吹除过程占据冲压式爆震发动机的大部分工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爆震发动机 爆震燃烧 火焰加速 爆燃转爆震(d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障碍物长度对两相爆震起爆特性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王云 于涛 +2 位作者 袁泽建 张一帆 范玮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7-294,共8页
为了探究障碍物长度对气液两相爆震起爆特性的影响,以汽油和富氧空气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在使用不同长度障碍物的爆震管中进行了工作频率为20 Hz的无阀式多循环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物长度为管径4倍至8倍的孔板、Shchelkin螺旋、环... 为了探究障碍物长度对气液两相爆震起爆特性的影响,以汽油和富氧空气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在使用不同长度障碍物的爆震管中进行了工作频率为20 Hz的无阀式多循环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物长度为管径4倍至8倍的孔板、Shchelkin螺旋、环形凹槽和螺旋凹槽均可实现爆震的起爆;增加障碍物长度可以缩短DDT距离和DDT时间;气液两相DDT过程中,火焰加速至产物声速左右,可能会马上起爆,也可能维持在产物声速左右继续传播一段距离后再起爆;在火焰达到产物声速左右的位置下游布置障碍物可以增加爆震马上起爆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 两相爆震 障碍物长度 缓燃向爆震转变 ddt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材料燃烧转爆轰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超 马亮 +2 位作者 赵凤起 秦能 袁志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8-1036,共9页
介绍了国内外在含能材料燃烧转爆轰(DDT)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机理成因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目前,DDT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和数值模拟;DDT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装填密度、约束条件、点火方法和强度、材料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等,DDT机理研... 介绍了国内外在含能材料燃烧转爆轰(DDT)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机理成因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目前,DDT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和数值模拟;DDT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装填密度、约束条件、点火方法和强度、材料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等,DDT机理研究主要有"冲击波成长说"和"局部热爆炸说"。今后,应结合新型高能火炸药的安全性研究,开展其DDT规律研究,在DDT数值模拟方面,应建立全面考虑含能材料反应引起的边界问题、含能材料理化特性、几何效应等的三维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燃烧转爆轰(ddt)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两相爆震的各种实验探索 被引量:12
10
作者 范玮 严传俊 +2 位作者 黄希桥 张群 雷恒仁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9-570,共2页
基于可燃气体中爆燃向爆震的转变机理 ,推测出可能强化两相爆震的几种方法 ,然后逐一进行了实验研究 ,找出了强化两相爆震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该项研究成功地产生了理想的 C- J爆震 ,表明本脉冲爆震发动机 (PDE)模型已能按照理想
关键词 强化 两相爆震 爆燃 脉冲爆震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X-2炸药加热条件下燃烧转爆轰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代晓淦 王娟 +2 位作者 文玉史 黄毅民 戴明鸿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9-652,共4页
为了研究炸药在加热前后的燃烧转爆轰特性变化,设计了加热条件下燃烧转爆轰试验加载系统,对Φ30mm×400mm的PBX-2炸药进行了试验。试验中采用热电偶测试装置壳体和炸药表面温度变化过程,采用离子探针测量了燃烧转爆轰过程的传播时... 为了研究炸药在加热前后的燃烧转爆轰特性变化,设计了加热条件下燃烧转爆轰试验加载系统,对Φ30mm×400mm的PBX-2炸药进行了试验。试验中采用热电偶测试装置壳体和炸药表面温度变化过程,采用离子探针测量了燃烧转爆轰过程的传播时间和距离,探讨了加热与未加热PBX-2炸药的燃烧转爆轰特性。结果表明,与未加热相比,加热至85℃时PBX-2炸药更难以发生燃烧转爆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炸药安全性 燃烧转爆轰(d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状HMX、RDX的燃烧转爆轰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同虎 张新彦 +1 位作者 李斌 赵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用盖帽探针和离子探针实验研究了颗粒状HMX、RDX的燃烧转爆轰(DDT)。研究表明炸药的DDT过程复杂,点火方式、DDT管材料、杂质都对这些炸药的DDT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HMX RDX 盖帽探针 离子探针 燃烧转爆轰 炸药 点火方式 杂质 ddt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固体推进剂燃烧转爆轰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祥瑞 李冬香 +1 位作者 孙锦山 黄风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51,共6页
建立了一维反应两相流模型,对高能固体推进剂多孔床燃烧转爆轰(DDT)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当装填密度为83.5%TMD时,计算表明,药床着火后燃烧阵面前形成一致密波,使阵面前药床受到压缩,并逐渐形成完全压实区。压实区前沿压力达1... 建立了一维反应两相流模型,对高能固体推进剂多孔床燃烧转爆轰(DDT)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当装填密度为83.5%TMD时,计算表明,药床着火后燃烧阵面前形成一致密波,使阵面前药床受到压缩,并逐渐形成完全压实区。压实区前沿压力达1.8GPa时,将引起药床第二次点火,且很快过渡到稳态爆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燃烧 爆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MO-AMMO)热塑性高能推进剂燃烧转爆轰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超 赵凤起 +7 位作者 金朋刚 宋秀铎 马亮 秦能 曹鹏 李宏岩 陈俊波 袁志锋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96,101,共6页
采用燃烧转爆轰(DDT)管法研究了p(BAMO-AMMO)热塑性推进剂主要固体组分RDX和AP含量、AP粒度及级配等对其燃烧转爆轰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含质量分数65%AP的p(BAMOAMMO)推进剂发生了燃烧转爆轰响应,而含等量RDX的p... 采用燃烧转爆轰(DDT)管法研究了p(BAMO-AMMO)热塑性推进剂主要固体组分RDX和AP含量、AP粒度及级配等对其燃烧转爆轰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含质量分数65%AP的p(BAMOAMMO)推进剂发生了燃烧转爆轰响应,而含等量RDX的p(BAMO-AMMO)推进剂仅发生了燃烧反应。当RDX质量分数从65%增加到85%时,样品由燃烧反应变为燃烧转爆轰反应。含等量细粒度(d50=1.0μm)AP的推进剂发生燃烧转爆轰的倾向较含粗粒度AP(d50=105μm)的低。当粗、细AP以质量比为10∶3级配时,p(BAMOAMMO)推进剂未发生燃烧转爆轰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p(BAMO-AMMO) 燃烧转爆轰 ddt 热塑性高能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典型固体推进剂的危险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秦能 廖林泉 +1 位作者 范红杰 李军强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9,共6页
为进行固体推进剂的危险性能(感度特性)研究,对NEPE推进剂、粒铸CMDB推进剂、螺压CMDB推进剂三种典型的固体推进剂分别进行了雷管感度实验、冲击波感度实验(隔板实验)和燃烧转爆轰实验。结果显示:NEPE推进剂对雷管引爆较敏感;三种推进... 为进行固体推进剂的危险性能(感度特性)研究,对NEPE推进剂、粒铸CMDB推进剂、螺压CMDB推进剂三种典型的固体推进剂分别进行了雷管感度实验、冲击波感度实验(隔板实验)和燃烧转爆轰实验。结果显示:NEPE推进剂对雷管引爆较敏感;三种推进剂对冲击波刺激较敏感;颗粒状的粒铸CMDB、螺压CMDB推进剂和内部有孔洞的NEPE推进剂在燃烧转爆轰实验中发生爆轰。实验表明,推进剂的危险性能(感度)与推进剂的组成(有无敏感物质)、装药形态(颗粒或药柱)及外界约束条件(强或弱)有密切关系。实验证实,固体推进剂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燃烧转爆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固体推进剂 危险性分级 燃烧转爆轰 雷管感度 冲击波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典型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转爆轰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秦能 廖林泉 +3 位作者 金朋刚 胥会祥 李军强 范红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89,共4页
为探索影响固体推进剂发生燃烧转爆轰的因素,对4种典型固体推进剂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选用不同壁厚的样品管及改变样品的装填形式,实现了燃烧转爆轰。利用电离探针对试样稳定爆轰时的爆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含RDX、NG高敏感度... 为探索影响固体推进剂发生燃烧转爆轰的因素,对4种典型固体推进剂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选用不同壁厚的样品管及改变样品的装填形式,实现了燃烧转爆轰。利用电离探针对试样稳定爆轰时的爆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含RDX、NG高敏感度含能材料的颗粒状CMDB推进剂及药柱内部含有大量气孔的NEPE推进剂发生燃烧转爆轰。推进剂的配方、装药形式、外界约束条件是影响推进剂发生燃烧转爆轰的主要因素。证明了推进剂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转爆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CMDB推进剂 HTPB推进剂 NEPE推进剂 燃烧转爆轰 危险性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TF基炸药燃烧转爆轰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晓军 田轩 +1 位作者 赵娟 冯博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5-259,共5页
为了研究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基混合炸药燃烧到爆轰转变(DDT)过程的有效调控技术,采用同轴电离探针测量技术研究了点火药量、DDT管壁厚约束、成型方式等对DNTF基混合炸药DDT性能的影响,从DDT管破裂状态、DDT过程不同位置处波阵... 为了研究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基混合炸药燃烧到爆轰转变(DDT)过程的有效调控技术,采用同轴电离探针测量技术研究了点火药量、DDT管壁厚约束、成型方式等对DNTF基混合炸药DDT性能的影响,从DDT管破裂状态、DDT过程不同位置处波阵面速度、诱导爆轰距离等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DT管壁厚约束对DNTF基混合炸药DDT的诱导爆轰距离没有明显影响,都在375 mm左右,但壁厚减小会使爆燃阶段持续时间增加,达到爆轰的初始速度减小到5515 m·s^(-1);点火药量增加对DNTF基混合炸药DDT反应剧烈性没有明显影响,但会减小初始燃烧持续时间和诱导爆轰距离;压制成型试样DDT的初始燃烧持续时间、爆燃持续时间及诱导爆轰距离均大于熔铸成型试样,但反应剧烈性没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 燃烧转爆轰(ddt) 波阵面速度 诱导爆轰距离 电离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O_2 混合气中爆燃爆震转捩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8
作者 高泰荫 黄军涛 +2 位作者 李元明 高越 信一兵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3-330,共8页
运用化学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和两步燃烧反应模型原理,建立了一维封闭体系可燃气爆燃爆震转变现象的数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质量坐标变换下的Lax-Wendrof和Mecormic气动差分与Adams化学差分格式,求解基本方程,... 运用化学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和两步燃烧反应模型原理,建立了一维封闭体系可燃气爆燃爆震转变现象的数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质量坐标变换下的Lax-Wendrof和Mecormic气动差分与Adams化学差分格式,求解基本方程,成功地完成了过程的数值模拟,清楚地说明了可燃气中DDT现象由压缩波到激波达到稳态爆震的发生机制和火焰带引生爆震波的过程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气爆炸 爆燃爆震转捩 ddt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典型炸药燃烧转爆轰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晓军 赵娟 田轩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6,共5页
为了对常用组分构成的炸药燃烧转爆轰(DDT)过程进行预估,采用熔铸工艺制备了P1(40%TNT/60%RDX)、P2(40%DNTF/40%HMX/10%TATB/5%Al/5%添加剂)、P3(25%DNTF/40%AP/30%Al/5%添加剂)3种混合炸药,采用浇注工艺制备了P4(30%RDX/30%AP/30%Al/10... 为了对常用组分构成的炸药燃烧转爆轰(DDT)过程进行预估,采用熔铸工艺制备了P1(40%TNT/60%RDX)、P2(40%DNTF/40%HMX/10%TATB/5%Al/5%添加剂)、P3(25%DNTF/40%AP/30%Al/5%添加剂)3种混合炸药,采用浇注工艺制备了P4(30%RDX/30%AP/30%Al/10%添加剂)炸药,用同轴电离探针测试技术对4种炸药进行了DDT试验,从DDT管的破碎状态、DDT过程中波阵面传播速度及爆轰转变距离分析了DDT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炸药P1、P2、P3发生了DDT,爆轰转变距离范围分别为750~825mm、375~450mm、675~750mm,炸药P4未发生DDT;炸药P2的DDT管破裂最剧烈,炸药P3次之,炸药P1最小,表明DDT管的破碎程度与炸药的爆压正相关;炸药配方中含有热分解温度接近的组分,使热分解放热量快速叠加,促使燃烧状态失稳,提高燃烧向爆轰的转变;浇注成型工艺由于存在惰性添加剂对炸药组分的隔离包覆和吸热作用,降低了炸药由燃烧向爆轰转变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炸药 燃烧转爆轰(ddt) 波阵面速度 爆轰转变距离 电离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爆燃转爆轰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程关兵 王国大 黄燕晓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4-68,共5页
为揭示爆燃转爆轰(DDT)过程的主要物理机理,用带有Shchelkin螺纹管的方形激波管,对氢气和空气混合气进行爆轰试验。首先采用压力传感器记录压力波在管内的发展过程,探讨压力波速度的变化规律;然后借助高速照相机获得DDT转捩过程的纹影图... 为揭示爆燃转爆轰(DDT)过程的主要物理机理,用带有Shchelkin螺纹管的方形激波管,对氢气和空气混合气进行爆轰试验。首先采用压力传感器记录压力波在管内的发展过程,探讨压力波速度的变化规律;然后借助高速照相机获得DDT转捩过程的纹影图像,分析主导激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火焰传播经历缓燃、爆燃、爆燃转强爆轰、强爆轰衰减以及稳定爆轰等阶段;火焰、主导激波和反射激波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DDT转捩过程的主要因素。采用压力-时间记录法和纹影法分别得到DDT距离,但用后者所得的转捩距离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Shchelkin螺纹管 压力-时间记录法 纹影法 爆燃转爆轰(ddt) 爆轰压力 转捩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