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7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Weiliuan of different prescriptions on gastrointestinal regulation factor in spleen-deficiency rats
1
作者 Xuan-xuanZHU Xue-feiZHANG Shen-linLIU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0-111,共2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gulating effect of Weiliuan on digestive enzyme and relevant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in spleen-deficiency rats.METHODS The rats were given the decoction of Radix et Rhizoma combine with die...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gulating effect of Weiliuan on digestive enzyme and relevant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in spleen-deficiency rats.METHODS The rats were given the decoction of Radix et Rhizoma combine with dietary disorder to induce spleen-deficiency syndrome.Spleen-deficiency rats were divided into 8groups:normal control group,spleen deficiency model group,Mengtuoshi San group(0.15g·kg-1),Weiliuan 31.5and 15.75g·kg-1 groups,Weiliuan splited prescriptionⅠ 31.5 and 15.75g·kg-1groups,Weiliuan splited prescriptionⅡ 31.5and 15.75g·kg-1 groups.At the end of experiment,the level of amylase(AMS),lactic dehydrogenase(LDH),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motilin(MTL),somatostatin(SS),gastrin(GAS)and organ coefficient were detected.RESULTS Weiliuan group,Weiliuan splited prescriptionⅠ group and Weiliuan splited prescriptionⅡ group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pleen index,the level of SDH and LDH,it can also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AMS(P<0.05,P<0.01)In the regulation of hormone levels,Weiliuan group,Weiliuan splited prescriptionⅠ group and Weiliuan splited prescriptionⅡ group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s MTL and GAS(P<0.05),but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SS.CONCLUSION Weiliuan group,Weiliuan splited prescriptionⅠ group and Weiliuan splited prescriptionⅡ group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significantly.Its mechanism may be to regulate the levels of AMS,SDH,LDH,MTL and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liuan spleen-deficiency DIGESTIVE ENZY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世林诊治缺铁性贫血学术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梁颖 汤聪 +2 位作者 黄世林 刘春雨 陈楠楠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9,共3页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之一,我国发病率约为20.1%。文章总结黄世林教授诊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经验。黄世林教授命名缺铁性贫血为脾虚性血虚,认为病因主要与先天失养、饮食不节、久病不愈、慢性失血等相关。脾胃虚弱...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之一,我国发病率约为20.1%。文章总结黄世林教授诊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经验。黄世林教授命名缺铁性贫血为脾虚性血虚,认为病因主要与先天失养、饮食不节、久病不愈、慢性失血等相关。脾胃虚弱为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脾胃损伤为其基本病机。将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血液学相结合,提出“脾生血”“胃源性贫血”观点,建立健脾和胃、益气生血治疗之法。根据病因病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中西互参,自拟和胃健脾方联合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既能增加补铁量同时能够减轻西药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脾虚性血虚 健脾和胃 益气生血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杞黄颗粒联合小青龙汤对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曲艳春 刘贵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槐杞黄颗粒联合小青龙汤对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哮喘患儿,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哮喘长期控制药物及槐... 目的分析槐杞黄颗粒联合小青龙汤对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哮喘患儿,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哮喘长期控制药物及槐杞黄颗粒,联合组加用小青龙汤加减,持续1个月。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液免疫、炎性因子、肺功能、中文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hinese-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h-CACT)、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均较治疗前升高,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其IgE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均较治疗前升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EOS)、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IFN-γ高于对照组,其EOS、IL-4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Ch-CACT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Ch-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其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68%(47/53),较对照组的71.70%(38/53)更高(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及槐杞黄颗粒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有助于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改善,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患儿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杞黄颗粒 小青龙汤 哮喘 肺脾气虚 免疫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阳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及对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VIP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璐 隋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1,I0016,共7页
目的观察助阳通便汤对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的影响,以及其对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及VIP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66例符合功... 目的观察助阳通便汤对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的影响,以及其对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及VIP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66例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且中医证型为脾肾阳虚证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助阳通便汤130 mL日2次口服,对照组乳果糖15 mL日2次口服,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粪便性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SP、VIP含量。(2)将18只雄性BALB/c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B组(空白对照组)、MX组(模型组)、ZY组(助阳通便汤组)3组,每组6只,以复方地芬诺酯片混悬液80 mg/kg灌胃的方法进行造模。ZY组给予助阳通便汤0.2 mL/10 g连续2周灌胃,结束后取材,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及VIP免疫组化表达。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及粪便性状的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S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VI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3.3%(P<0.05)。(2)与模型组(MX组)小鼠比较,助阳通便汤组(ZY组)小鼠结肠组织中VIP阳性表达细胞分布相对较密集,阳性细胞数量较多(P<0.05)。结论助阳通便汤对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有较好地改善,并且对患者血清SP、VIP含量有干预作用;助阳通便汤调控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VIP含量是其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阳通便汤 功能性便秘 脾肾阳虚型 SP 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甘黄白汤联合西替利嗪在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李静 徐晖 +4 位作者 李红超 吴庆垠 崔冰漪 吕志超 孙惠敏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的探究自拟方剂炙甘黄白汤联合西替利嗪对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3年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24例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 目的探究自拟方剂炙甘黄白汤联合西替利嗪对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3年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24例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试验组予以自拟方剂炙甘黄白汤联合西替利嗪。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血清炎症因子、微量元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鼻痒、鼻塞、喷嚏、擤鼻及症状总积分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积分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锌(Zn)水平升高,铜(Cu)、锰(Mn)水平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Zn水平更高,Cu、Mn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方剂炙甘黄白汤联合西替利嗪对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内微量元素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具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黄白汤 西替利嗪 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 炎症因子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虚失运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肝癌
6
作者 赵娜 隋国媛 +1 位作者 柳越冬 贾连群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颇为相似,脾虚失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同时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文章从脾虚失运的角度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肝...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颇为相似,脾虚失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同时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文章从脾虚失运的角度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肝癌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提供新的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失运 线粒体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LncRNA-UCA1探讨针刺调节miRNA-331-3p/BRD4轴改善脾虚大鼠肠道炎症作用机制
7
作者 刘继东 张家豪 +2 位作者 王建波 曲怡 薛亚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188,I0027-I0030,共10页
目的从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LncRNA-UCA1)探讨针刺调节miRNA-331-3p/溴结构域蛋白4(BRD4)轴改善脾虚大鼠肠道炎症作用机制,探讨“健益脾气”针刺疗法改善脾虚便溏症状现代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从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LncRNA-UCA1)探讨针刺调节miRNA-331-3p/溴结构域蛋白4(BRD4)轴改善脾虚大鼠肠道炎症作用机制,探讨“健益脾气”针刺疗法改善脾虚便溏症状现代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针刺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律饮食复合方法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电针“足三里”穴及“脾俞”穴干预治疗,非经非穴组给予电针尾尖作为对照干预,每日1次/20 min,共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取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q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LncRNA-UCA1、miRNA-331-3p/BRD4轴相关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结肠中BRD4、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观察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因子-κBp65(NFκBp65)的表达水平;TUNEL染色法观察各组结肠组织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大鼠结肠组织miRNA-331-3p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LncRNA-UCA1、BRD4、NF-κB p65、IL-1β、IL-6、IL-8、TNF-α的mRNA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结肠组织miRNA-331-3p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LncRNA-UCA1、BRD4、NF-κB p65、IL-1β、IL-6、IL-8、TNF-α的mRNA表达水平有所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IL-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IL-6的表达水平有所降低(P<0.05)。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BRD4、IL-8表达有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的BRD4表达有所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非经非穴组结肠组织IL-1β、IL-6、TNF-α、NF-κB p65免疫荧光平均吸光度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1β、IL-6、TNF-α、NF-κB p65免疫荧光平均吸光度值降低(P<0.05)。另外HE染色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可有效减轻结肠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的损失;TUNEL染色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脾虚大鼠结肠炎症,抑制结肠黏膜细胞凋亡。结论电针“足三里”“脾俞”穴可以干预LncRNA-UCA1调节miRNA-331-3p/BRD4轴,抑制肠道炎症和促炎症介质的表达,进而抑制结肠黏膜细胞凋亡,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脾虚便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脾俞 脾虚 肠道炎症 LncRNA-UCA1 miRNA-331/BR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痰方治疗脾虚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影响及模型化评价
8
作者 戴月 贺冰 +3 位作者 杨思婕 余曦明 杨正望 李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53-1164,共12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治疗脾虚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的影响,并进行模型化评价。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脾虚痰湿证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治疗脾虚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的影响,并进行模型化评价。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脾虚痰湿证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按照1:1匹配后,两组各为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化痰方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糖代谢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重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reg和Th17细胞变化;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分析其改善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与中医证候积分的关联分析;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建立健脾化痰方治疗脾虚痰湿证PCOS的时间效应模型;通过拟合优度评价最终模型的拟合效果;采用Bootstrap检验评价模型参数的稳定性;采用可视化预测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基于最终模型模拟各基线下中医症状积分的典型时间效应曲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42,P=0.028);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月、3月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抗缪勒管激素(AM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雌二醇(E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Treg、Th17、Treg/Th17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GEE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Treg、Th17、Treg/Th17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TG、LDL-C、T、LH、FSH、AMH、FPG、FINS、HOMA-IR、Th17与中医证候积分呈显著正相关,HDL-C、E2、Treg、Treg/Th17与中医证候积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中医症状积分较基线的下降值随着时间逐渐增加,最终达到药效平台,符合经典的E_(max)模型。逐步筛选协变量后,发现中医症状积分基线值对药效参数E_(max)有显著影响,最终模型为:E_(max),i=15.42+1.21×(Baselinei-24.41)。拟合优度结果显示,最终模型对实测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Bootstrap检验获得的模型参数与原模型非常吻合,提示模型参数估算稳健。可视化预测检验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典型药效时间曲线显示,中医症状积分基线值越高,积分降低幅度越大,治疗3月时,各基线下中医症状积分基本降低至10分以下。结论:健脾化痰方可以有效改善治疗脾虚痰湿证PCOS患者Treg、Th17水平,且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脾虚痰湿证 健脾化痰方 调节性T细胞 TH17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非免疫抑制治疗对脾肾阳虚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姚天文 韩世盛 +2 位作者 苏哲苓 徐艳秋 王怡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8-2242,共5页
目的考察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非免疫抑制治疗对脾肾阳虚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非免疫抑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疗程24周。检测临床疗... 目的考察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非免疫抑制治疗对脾肾阳虚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非免疫抑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疗程2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评分、24 h UTP、ALB、eGFR、Nephrin、Podocin、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24 h UTP、Nephrin、Podocin降低(P<0.05),ALB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非免疫抑制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脾肾阳虚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中医证候,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缓解足细胞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非免疫抑制治疗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脾肾阳虚 中医证候 足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藉由NF-κB通路诱导肺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免疫细胞功能
10
作者 王耀辉 孟宇 +3 位作者 钱一可 陈文利 厉荣玉 董博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8-633,共6页
目的:探究肺癌细胞HMGB1通过NF-κB通路影响肺癌细胞本身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LLC细胞、Raw264.7细胞、小鼠脾细胞中的HMGB1表达,同时用甘草酸(GA)抑制肺癌细胞中HMGB1表达,制备低HMGB1的肿瘤细胞裂解物(TC... 目的:探究肺癌细胞HMGB1通过NF-κB通路影响肺癌细胞本身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LLC细胞、Raw264.7细胞、小鼠脾细胞中的HMGB1表达,同时用甘草酸(GA)抑制肺癌细胞中HMGB1表达,制备低HMGB1的肿瘤细胞裂解物(TCL);流式细胞术和CCK-8检测内源性HMGB1抑制或低HMGB1的TCL对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制备正常HMGB1的TCL或低HMGB1的TCL,然后用其干预Raw264.7细胞和小鼠脾细胞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CD69表达,并采用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6、TNF-α和TNF-β的分泌;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细胞或免疫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HMGB1在LLC细胞、Raw264.7细胞、小鼠脾细胞中都有表达,其中,LLC细胞HMGB1的表达最高,并且30μg/ml的GA对LLC细胞中HMGB1表达的抑制效果最佳。LLC细胞内源性HMGB1可以促进细胞增殖。TCL中外源的HMGB1则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抑制免疫细胞活化增殖。肺癌细胞中内源性HMGB1的抑制会导致NF-κB信号通路中凋亡诱导因子CASP9的激活,而在低HMGB1的TCL作用后的肺癌细胞或免疫细胞中,CASP9会被抑制。结论:肿瘤细胞HMGB1对肺癌的发生具有双重作用,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同时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进而引起肺癌的发生,该过程与不同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免疫 细胞凋亡 NF-κB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 小鼠脾细胞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证候演变及证治思路
11
作者 张茜茜 黄玉 孙克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8-1015,共8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具有短期高病死率的急危重症,目前治疗多以消除诱因、器官支持及预防并发症为主。肝移植虽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临床应用受限,而中医药在治疗ACLF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将ACLF归属于“黄疸”...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具有短期高病死率的急危重症,目前治疗多以消除诱因、器官支持及预防并发症为主。肝移植虽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临床应用受限,而中医药在治疗ACLF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将ACLF归属于“黄疸”等疾病范畴,与传统黄疸多实证、热证不同,ACLF疾病谱变化导致其证候呈现由阳黄向阴黄转化的趋势。本文结合ACLF的西医发病机制与中医学理论,深入探讨ACLF的中医病机本质规律,分析其证候演变规律,并基于湿热、瘀热、脾虚三因辨治模式,综述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与机制研究进展,同时评估健脾温阳药在ACLF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ACLF提供思路、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证候 湿热 瘀热 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温肺通窍方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炎症反应及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12
作者 朱珊 赵文锦 +3 位作者 田新磊 周怡锦 祝志朋 胡文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0-2225,共6页
目的:探讨益气温肺通窍方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炎症反应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采用烟熏+寒冷刺激联合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复合造模法构建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 目的:探讨益气温肺通窍方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炎症反应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采用烟熏+寒冷刺激联合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复合造模法构建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温肺通窍方低剂量组、益气温肺通窍方中剂量组、益气温肺通窍方高剂量组、地氯雷他定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次/d,持续14 d。模型组、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采用评分法分析大鼠变应性鼻炎行为评分及肺指数;HE染色检测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FN-γ、IL-4、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Th1/Th2;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bet、GATA-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变应性鼻炎行为评分(第41、48、56天)、肺指数、IL-4、TNF-α水平、Th2、GATA-3蛋白表达升高,IFN-γ水平、Th1、Th1/Th2、T-bet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温肺通窍方低、中、高剂量组、地氯雷他定组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损伤有所减轻,变应性鼻炎行为评分(第48、56天)、肺指数、IL-4、TNF-α水平、Th2、GATA-3蛋白表达降低,IFN-γ水平、Th1、Th1/Th2、T-bet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益气温肺通窍方通过调节Th1/Th2免疫平衡,抑制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温肺通窍方 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 炎症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芪益甲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非甲减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13
作者 张志丹 卜健 +3 位作者 沈红权 汪红平 陈丽萍 王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7-1093,共7页
目的观察芍芪益甲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非甲减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6月至8月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的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非甲减期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观察芍芪益甲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非甲减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6月至8月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的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非甲减期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7例(2组各脱落2例)。对照组予硒酵母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芍芪益甲方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评估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疲劳自评量表(Fatigue self-assessment scale,FSAS)评分;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 antibody,TPOAb)以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胃脘或胁肋胀痛、腹胀、食少纳呆、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善太息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观察组总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POAb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TPOAb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血清TgAb和TPOAb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明显减低(P<0.01),观察组HAMA、HAMD和F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和IL-10水平均升高(P<0.05),IL-6、IFN-γ和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L-4、IL-6、IL-10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芍芪益甲方能够改善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非甲减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可能与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肝郁脾虚证 芍芪益甲方 临床观察 甲状腺抗体 中医证候积分 情志量表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地榆散方对肺癌靶向治疗引发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患者疗效观察
14
作者 赵玮 管翠强 郭洪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地榆散对肺癌靶向治疗引发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肺癌靶向治疗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患者86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及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 目的研究加味地榆散对肺癌靶向治疗引发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肺癌靶向治疗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患者86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及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地榆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分级、中医症状积分(口干咽燥、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手足心热)、炎症因子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卡氏功能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味觉异常、舌苔发黄、恶心呕吐、嗳气等)。结果治疗前两组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口干咽燥、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手足心热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项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9.30%(4/43)、6.98%(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地榆散对肺癌靶向治疗口腔黏膜炎阴虚热毒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改善口腔黏膜炎分级状况,消除炎症、缓解各种不适症状,提高机体健康水平,是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靶向治疗 口腔黏膜炎 阴虚热毒证 地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珠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脾虚湿热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15
作者 董灿 齐熠炜 +1 位作者 邱萍 万凌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0-1187,共8页
目的:观察芪珠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脾虚湿热证的疗效,并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南京市中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的31例NAFLD脾虚湿热证患者为观察组,研究期间随机选取江苏省... 目的:观察芪珠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脾虚湿热证的疗效,并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南京市中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的31例NAFLD脾虚湿热证患者为观察组,研究期间随机选取江苏省中医院体检中心21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在饮食调整、运动、心理干预等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NAFLD患者口服芪珠方颗粒剂疗,每日1剂,疗程12周。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值、肝脏硬度(LSM)值、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医疗效指数和血清代谢组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CAP、LSM、BMI、GPT、GOT、GGT、TC、TG比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HDL-C较治疗前上升(P<0.05),LDL-C和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患者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共鉴定出41个差异代谢物;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共鉴定出4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硬脂酸等10个代谢物表达下调,二十二碳六烯酸等22个代谢物表达上调。共鉴定出3条主要代谢通路,分别为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初级胆汁酸的合成、卟啉代谢。结论:芪珠方通过减轻肝脏脂肪沉积,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肝功能等有效治疗NAFLD脾虚湿热证患者,作用机制与调节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初级胆汁酸的合成、卟啉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珠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脾虚湿热证 代谢组学 血脂 肝功能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利莉 章丹宁 +1 位作者 薛梅 卞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揭示中医基础理论、促进中医药临床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目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多样,评价标准不一。基于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以临床常见的心气虚证、肝郁证、脾...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揭示中医基础理论、促进中医药临床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目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多样,评价标准不一。基于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以临床常见的心气虚证、肝郁证、脾气虚证、肺气虚证、肾阳虚证为代表,总结分析近年来最常用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法,为建立更为科学客观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动物模型 构建 评价 心气虚证 肝郁证 脾气虚证 肺气虚证 肾阳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探讨“阳气亏虚,脾肾虚冷”与年龄相关疾病内在联系及附子的应用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美菱 王琪格 +5 位作者 王杰 裘雪莹 宋囡 隋国媛 王佳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08,共4页
衰老是细胞持续丢失,组织与器官功能逐步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生物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指数级上升的一类疾病称为年龄相关疾病(age-related diseases,ARDs)。人至中年,阳气渐衰,脾肾虚冷为甚,虚与痰瘀毒交织,是ARDs发生的... 衰老是细胞持续丢失,组织与器官功能逐步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生物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指数级上升的一类疾病称为年龄相关疾病(age-related diseases,ARDs)。人至中年,阳气渐衰,脾肾虚冷为甚,虚与痰瘀毒交织,是ARDs发生的关键病机。铁死亡属于铁依赖性非凋亡程序性死亡,年龄相关的铁稳态和氧化还原失衡使其在ARDs发生发展中成为关键环节,是从脾肾论治ARDs现代生物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脾阳不足,运化无主”与线粒体铁稳态失衡相关性、“肾阳失煦,元气失化”与氧化还原失衡相关性两个方面。以铁死亡为切入点丰富中医理论对ARDs的认识,并对于近年来附子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的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衰老水平相关疾病的中西医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疾病 阳气亏虚 脾肾虚冷 铁死亡机制 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百合固金汤对利福平敏感肺阴亏虚型肺结核CD_(4)^(+) 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李洪智 高娴 +2 位作者 曹小九 刘丹丹 李哲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加味百合固金汤对利福平敏感肺阴亏虚型肺结核患者CD_(4)^(+) 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病科2020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94例利福平敏感肺阴亏虚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 目的 探讨加味百合固金汤对利福平敏感肺阴亏虚型肺结核患者CD_(4)^(+) 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病科2020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94例利福平敏感肺阴亏虚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2HRZE/4HRE抗结核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加味百合固金汤,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 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 IgM)]水平、CD_(4)^(+) 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两组病灶吸收情况、转阴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潮热、咽干、咳痰、盗汗积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G、IgA、IgM、CD_(4)^(+) T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灶吸收率及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百合固金汤治疗利福平敏感肺阴亏虚型肺结核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改善预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固金汤 利福平 肺阴亏虚 肺结核 CD_(4)^(+)T细胞亚群 转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志群论治消化性溃疡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彤 曹志群 +4 位作者 李玲玲 王永森 李家立 康楠 孔维枝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1,共3页
消化性溃疡是多发于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深达黏膜肌层的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其病情迁延、易复发,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相较于化学药物具有独特的疗效。山东省名中医曹志群教授基于脏腑理论、经络理论、奇经理... 消化性溃疡是多发于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深达黏膜肌层的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其病情迁延、易复发,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相较于化学药物具有独特的疗效。山东省名中医曹志群教授基于脏腑理论、经络理论、奇经理论融合形成脏腑经络奇经理论,提出“脏腑气血升降在经(气)-入络(血)-深入奇经(肾)”辨证。他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机演变的过程为脾胃阳虚-气滞瘀阻-奇经受损,治疗上以消补、清化、温通为治疗原则,治疗消化性溃疡颇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脏腑经络奇经理论 气滞血瘀 脾胃阳虚 奇经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5年文献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阳 赵钟辉 +2 位作者 于姚 郭建友 郭蓉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共4页
对中国知网(CNKI)近15年抑郁症中医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挖掘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的常见中医证候依次是“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心脾两虚证”“气郁化火证”“肝郁痰阻证”“肾虚肝郁证”,... 对中国知网(CNKI)近15年抑郁症中医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挖掘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的常见中医证候依次是“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心脾两虚证”“气郁化火证”“肝郁痰阻证”“肾虚肝郁证”,主要病位依次为“肝”“脾”“心”“肾”,常见的病性依次为“气虚”“气滞”“火热”“痰湿”“阳虚”。“肝郁脾虚证”是抑郁症最常见的中医证型;“肝”“脾”是抑郁症脏腑病机中最重要的两个脏;“气虚”和“气滞”是两个最主要的病理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肝郁脾虚证 证候 证候要素 文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