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4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M智能施工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耀儒 侯少康 +4 位作者 魏芳 喻葭临 何伟 程立 焦鹏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5,共25页
TBM目前已集成上百个传感器和信息采集系统,可实时记录反映TBM施工状况及工作性能的运行数据,为开展数据驱动研究及实现TBM智能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分析近年来TBM机器学习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TBM智能施工的研究进展。首先,... TBM目前已集成上百个传感器和信息采集系统,可实时记录反映TBM施工状况及工作性能的运行数据,为开展数据驱动研究及实现TBM智能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分析近年来TBM机器学习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TBM智能施工的研究进展。首先,以引松工程3标段为例,介绍TBM运行参数及运行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TBM控制参数及掘进循环的各工作阶段划分;然后,系统归纳TBM掘进过程隧道(洞)围岩智能感知、TBM掘进过程地质灾害预测预警、TBM掘进控制参数辅助决策3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研究现状,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瓶颈,并提出对后续研究展望的建议,即多源数据互补信息的利用、专业机制知识-数据的融合驱动、新工程/工况应用场景的迁移学习是该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智能施工 运行数据 围岩感知 地质灾害预测 掘进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岩巷TBM快速掘进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严红 吴林 +1 位作者 李桂臣 宋维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基于TBM在岩巷掘进中的显著优势,分析了我国煤矿岩巷TBM发展阶段分类及总体特点,归纳了2015—2024年煤矿岩巷TBM应用特征,包括主要应用省份、岩巷类型、刀盘直径和生产集团;分别从超前探测和预测预报技术、矿井生产地质条件适应性技术... 基于TBM在岩巷掘进中的显著优势,分析了我国煤矿岩巷TBM发展阶段分类及总体特点,归纳了2015—2024年煤矿岩巷TBM应用特征,包括主要应用省份、岩巷类型、刀盘直径和生产集团;分别从超前探测和预测预报技术、矿井生产地质条件适应性技术和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了煤矿岩巷TBM掘进技术现状;最后从深部岩巷围岩稳定性控制、超前探测和掘进参数、装备构件适应性和快速组装工艺三个方面对煤矿TBM后续研究提出展望,对于煤矿TBM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掘进机(TBM) 岩巷 快速掘进 围岩控制 智能化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煤系地层TBM掘进巷道围岩强度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自伟 高成登 +6 位作者 景博宇 黄兴 刘滨 胡阳 桑昊旻 徐彬 秦立学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0,共12页
为研究全断面掘进机(TBM)掘进参数与煤系地层岩体力学参数之间的互馈关系,准确、实时预测巷道围岩强度特征,基于TBM掘进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通过岩-机互馈关系分析,确定模型的输入特征参数,并建立了对应的数据库;将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 为研究全断面掘进机(TBM)掘进参数与煤系地层岩体力学参数之间的互馈关系,准确、实时预测巷道围岩强度特征,基于TBM掘进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通过岩-机互馈关系分析,确定模型的输入特征参数,并建立了对应的数据库;将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R)3种机器学习算法作为基学习器,线性回归(LR)算法作为元学习器,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算法的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了Stacking集成算法与单一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二值判别与箱线图可有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模型的主要输入特征参数为刀盘推力F、刀盘扭矩T、贯入度FPI、刀盘转速RPM、刀盘振动加速度A;Stacking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拟合优度可达0.976,而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仅有0.031,0.148和0.092,与其他3种模型相比,其拟合优度最高,误差指标数值最小,集成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有效地预测煤矿TBM掘进巷道围岩点荷载强度。研究验证了Stacking模型的准确性,可为煤矿TBM掘进参数控制和巷道支护参数调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全断面掘进机 TBM掘进参数 Stacking集成算法 数据预处理 围岩强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李军军 史罗宁 +3 位作者 肖祎 王玫 杨亚林 杜昌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7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皮下隧道组(n=164)和对照组(n=115),皮下...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7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皮下隧道组(n=164)和对照组(n=115),皮下隧道组在术中经皮下隧道引出引流管,对照组在术中经切口引出引流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血肿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皮下隧道组年龄、性别、合并症及血肿侧别、血肿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隧道组手术时间[(27.68±4.1)min vs.(27.50±4.02)min、住院时间[(7.39±1.04)dvs.(7.42±1.04)d]、拔管时间(24.30±4.82)h vs.(25.37±5.02)h]等临床特征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隧道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6%vs.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7,P<0.001)。随访6月时,皮下隧道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例、11例出现血肿复发,皮下隧道组血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7%vs.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2,P=0.042)。结论将皮下隧道法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可提高血肿的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及复发率,技术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外引流术 皮下隧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涌潮作用下多孔介质护坡稳定阈值及破坏机制
5
作者 蒋涛 曾剑 +1 位作者 陈刚 周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77,共5页
涌潮水流特性复杂,对海塘有较强的破坏力。研究涌潮作用下多孔介质护坡稳定性对海塘保护有积极作用。为此,选取块石、螺母块体和空心方块3种护坡块体,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探究了涌潮作用下涌潮动力条件、涌潮方向、斜坡坡度、块体重量对... 涌潮水流特性复杂,对海塘有较强的破坏力。研究涌潮作用下多孔介质护坡稳定性对海塘保护有积极作用。为此,选取块石、螺母块体和空心方块3种护坡块体,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探究了涌潮作用下涌潮动力条件、涌潮方向、斜坡坡度、块体重量对多孔介质护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块石护坡在涌潮作用下易破坏,破坏范围与涌潮高度和潮前水深比值呈正相关。螺母块护坡和空心方块护坡整体表现较稳定,螺母块护坡在强涌潮作用下的稳定性大于波状涌潮,空心方块护坡相反。当涌潮高度与潮前水深的比值在0.50~0.65之间,且潮前水深较大时,两种护坡表现出临界稳定或失稳状态,此时弗劳德数约为1.4。此外,涌潮方向、斜坡坡度、块体重量对多孔介质护坡稳定性均有影响。研究结果为涌潮作用下多孔介质护坡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设计指导、施工建议和维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潮 护坡块体 稳定性 物理模型试验 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涌潮冲击桩柱体最大压强及最大载荷的计算方法
6
作者 王旭 屈科 +1 位作者 杨元平 王超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103,共14页
涌潮是一种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特殊强非线性间断流,因此涌潮区域内桥墩等桩柱体建筑物会受到极大的涌潮冲击力,可能会对桩柱体等涉水结构造成严重毁坏。基于开源程序OpenFOAM和wave2Foam构建高精度涌潮数值水槽,求解雷诺平均的Navier-Sto... 涌潮是一种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特殊强非线性间断流,因此涌潮区域内桥墩等桩柱体建筑物会受到极大的涌潮冲击力,可能会对桩柱体等涉水结构造成严重毁坏。基于开源程序OpenFOAM和wave2Foam构建高精度涌潮数值水槽,求解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首先,进行高精度涌潮数值水槽计算涌潮传播、演变及与桩柱体相互作用的能力;然后,数值计算涌潮与桩柱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涌潮传播、演变及桩柱体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变化规律,并阐明不同形态涌潮与桩柱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涌潮复杂水动力特性机理;最后,系统分析不同涌潮高度、潮前水深、桩柱体斜置角度和作用方向对涌潮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的影响。结果表明:涌潮与桩柱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涌潮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随着涌潮高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呈现出线性增大趋势;波状涌潮和弱旋滚涌潮的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随潮前水深的增大而增大,然而强漩滚涌潮冲击桩柱体时的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随潮前水深的变化没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涌潮冲击桩柱体过程中,相比垂直桩柱体涌潮对正向斜置桩柱体作用的水动力载荷较小,且最大冲击压强的大小也因桩柱体的斜置发生了明显的减小现象。基于对涌潮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数据结果进行系统整理,结合理论特性分析,提出适合不同形态涌潮冲击桩柱体时的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涌潮最大冲击压强的理论计算公式。为强潮区域桥梁基础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潮 桩柱体 水动力特性 理论分析 wave2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围压下TBM盘形滚刀破岩机理与比能耗研究
7
作者 周鹏 尚建旭 +3 位作者 张天宇 徐佳璨 王子男 何恩光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7-894,共8页
为探究不同围压下TBM盘形滚刀的破岩效率与破碎岩片的破坏模式,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基于伺服原理及线性平行黏结理论,通过对花岗岩进行参数标定生成仿真岩石模型,进而建立滚刀二维仿真破岩模型。在滚刀破岩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设置1、5、1... 为探究不同围压下TBM盘形滚刀的破岩效率与破碎岩片的破坏模式,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基于伺服原理及线性平行黏结理论,通过对花岗岩进行参数标定生成仿真岩石模型,进而建立滚刀二维仿真破岩模型。在滚刀破岩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设置1、5、10、15、20、30 MPa 6种围压工况,并在6种围压工况下进行滚刀侵入岩石内部5 mm的仿真模拟,对岩石内部微裂纹的扩展、滚刀破岩比能耗、张拉剪切裂纹数量的变化以及破碎岩片的破坏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内部裂纹的破坏模式由沿晶裂纹逐渐向穿晶裂纹转变,剪切裂纹占比由9.4%(围压为1 MPa)上升到21.3%(围压为30 MPa)。2)在围压为10 MPa的工况下,两滚刀间裂纹贯通,脱落的岩片体积较其他5种围压工况下明显偏大,此时破岩比能耗较低,破岩效果较好。3)滚刀侵入岩石5 mm后,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内部的裂纹在径向上的扩展被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围压 裂纹拓展 破岩机理 比能耗 盘形滚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锚网特征掘进机视觉定位方法
8
作者 张旭辉 迟云凯 +6 位作者 杜昱阳 姜俊英 杨文娟 赵友军 万继成 王彦群 田琛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9-270,共12页
【背景】煤矿井下掘进装备精确定位是实现综掘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导控的重要基础。但因井下巷道狭长封闭、光照不足、纹理稀疏等因素,传统的视觉定位方法应用受限,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锚网特征的煤矿井下掘进机视觉定位方法。【方法】... 【背景】煤矿井下掘进装备精确定位是实现综掘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导控的重要基础。但因井下巷道狭长封闭、光照不足、纹理稀疏等因素,传统的视觉定位方法应用受限,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锚网特征的煤矿井下掘进机视觉定位方法。【方法】采用三分支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图像增强网络,分别估计图像的反射、光照和噪声,在调整光照分量的同时抑制噪声的影响,得到了光照均匀、纹理清晰的图像,提升了视觉定位系统在复杂光照条件下的适应性;设计了适用于锚网线特征提取与匹配的方法,通过自适应阈值的EDLines(edge drawing lines)增强了对锚网线特征的提取能力,并利用结构相似度(structure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SSIM)提高了线特征的匹配的准确性;构建了最小化线特征重投影误差的位姿解算模型,结合位姿图优化,实现了掘进机的精确定位。搭建实验平台,对图像增强、线特征处理以及定位性能分别设计实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和结论】TSCRNET图像增强方法相较于MSRCR和Zero-DCE取得了更高的PSNR值与SSIM值;线特征处理方法相对于传统算法提取特征数量与匹配精度显著提高,为后续定位过程奠定了基础;定位实验部分,在EuRoC数据集以及实际巷道场景中将TSCR-NET算法与其它基于线特征的视觉定位方法进行对比,该算法在EuRoC数据集的9个数据序列中表现优于PL-VINS算法,在60 m范围内的巷道锚网环境中对机身进行连续跟踪,观测到该视觉定位方法最大误差为163 mm,与PL-VINS的最大误差213 mm相比,降低了23.5%,均方根误差由0.531降低至0.426,降低了19.8%,可见TSCR-NET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与稳定性,对掘进机在井下巷道锚网环境中的长距离位姿检测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视觉定位 图像增强 线特征提取与匹配 运动估计 锚网特征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5号墩φ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彭颇 吕晓平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4,共7页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主跨1 4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5号墩采用18根φ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基础,桩长84 m,采用C45水下混凝土,单桩混凝土方量约3 000 m^(3)。5号墩墩位处水深流急,地质条件复杂,结合桥位处复杂海洋环境...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主跨1 4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5号墩采用18根φ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基础,桩长84 m,采用C45水下混凝土,单桩混凝土方量约3 000 m^(3)。5号墩墩位处水深流急,地质条件复杂,结合桥位处复杂海洋环境和主体结构特点,5号墩基础平台施工后,采用引孔跟进法埋设钢护筒,在钢护筒内扩孔,采用液压冲击锤插打钢护筒,跟进至设计标高,解决了深水裸岩地质条件下钢护筒埋设难题;钻孔桩采用旋挖钻机分级成孔或全回转钻机全断面一次成孔,解决了超大直径钻孔桩成孔难题;钢筋笼采用长线法制作,利用400 t龙门吊翻身、对接、下放,采用悬挂环进行支撑及悬挂定位,解决了带中心钢管的超大直径钢筋笼施工难题;桩基水下混凝土采用双导管法灌注工艺,解决了超大直径钻孔桩混凝土灌注难题。采用超声波自动循测仪RSM-SY7(F)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表明18根φ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均为Ⅰ类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超大直径钻孔桩 钢护筒 钢筋笼 分级成孔 双导管灌注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静钻根植桩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10
作者 龚晓南 罗子昂 +1 位作者 周佳锦 张日红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83-1792,共10页
静钻根植桩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植入桩,近年来在中国东部沿海软土地区得到了一些成功应用。然而目前不同类型植入桩规范中计算侧阻时桩身直径的选取标准不同;此外,植入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取值主要参照预制桩参数予以修正,目前针... 静钻根植桩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植入桩,近年来在中国东部沿海软土地区得到了一些成功应用。然而目前不同类型植入桩规范中计算侧阻时桩身直径的选取标准不同;此外,植入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取值主要参照预制桩参数予以修正,目前针对修正系数取值的研究较少。基于静钻根植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结合6组静钻根植桩静载试验数据分析了侧阻计算时静钻根植桩的桩身直径取值标准,随后通过静钻根植桩与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对比,推算出不同类型土体中静钻根植桩的侧阻修正系数;基于33组静钻根植桩静载试验数据,推算出了静钻根植桩的桩端扩大头的端阻修正系数取值。最后通过30组静钻根植桩的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静钻根植桩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推荐计算参数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以为静钻根植桩等植入桩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钻根植桩 抗压承载力 统计分析 桩侧摩阻力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脉冲反射超深钻孔灌注桩浇筑界面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进超 刘厚成 +3 位作者 韩增强 胡胜 唐冬云 陈明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150,共11页
超深钻孔灌注桩的浇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针对传统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方法在测试效率与稳定性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全脉冲反射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能够... 超深钻孔灌注桩的浇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针对传统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方法在测试效率与稳定性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全脉冲反射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能够解决灌注桩混凝土界面实时检测的超声波全脉冲反射技术体系,来实现技术方法的仪器设备研制与理论模型分析;随后,结合全脉冲信号的声学特征,提出目标信号识别方法,来精准定位斜面与标定反射回波的信号前缘时刻;最后,通过形成目标回波信号校验准则,来有效区分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的钻孔内介质声学特征;同时,本文结合实地测试数据,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通过本文方法研究,说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考虑浮浆层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与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界面检测 超声波反射 信号识别 检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同轴度的汽车发动机曲轴孔镗削工艺参数节能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登永 李聪波 +2 位作者 吴少卿 张友 李承远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0-1289,共10页
针对汽车发动机曲轴孔镗削加工后的同轴度值过大甚至超差,以及加工过程能效低等问题,开展了考虑同轴度的汽车发动机曲轴孔镗削工艺参数节能优化研究。分析了曲轴孔镗削同轴度影响因素,并基于有限元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了同轴度... 针对汽车发动机曲轴孔镗削加工后的同轴度值过大甚至超差,以及加工过程能效低等问题,开展了考虑同轴度的汽车发动机曲轴孔镗削工艺参数节能优化研究。分析了曲轴孔镗削同轴度影响因素,并基于有限元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了同轴度值预测模型;分析了曲轴孔镗削加工能耗特性,建立了以比能和最大同轴度值为目标的曲轴孔镗削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模型,并利用改进的多目标蜻蜓算法进行求解,确定了平衡能效和同轴度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案例研究表明,优化后最大同轴度值减小了10.81%,比能降低了4.61%,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曲轴孔 同轴度 节能优化 工艺参数 镗削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再制造TBM在软岩隧道中的防卡机改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平 刘勇斌 +3 位作者 张春瑜 李馨芳 王红武 刘泉声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2-414,共13页
为提升再制造敞开式TBM在软岩隧道中的防卡机脱困能力,以大凉山1号隧道平导为例,通过工程实践对比分析再制造TBM防卡机改造的必要性,提出针对主驱动、支护系统和刀盘扩挖系统的防卡机改造方案。工程实践表明:1)通过更换主驱动减速机,再... 为提升再制造敞开式TBM在软岩隧道中的防卡机脱困能力,以大凉山1号隧道平导为例,通过工程实践对比分析再制造TBM防卡机改造的必要性,提出针对主驱动、支护系统和刀盘扩挖系统的防卡机改造方案。工程实践表明:1)通过更换主驱动减速机,再制造TBM的额定转矩和脱困转矩可提高38%;2)护盾和管棚钻机的改造可实现利用护盾导向孔快速施作超前管棚,一体化齿圈可确保管棚钻机和应急喷射混凝土设备的快速移动和准确定位,形成以护盾、锚杆、钢筋排、应急喷射混凝土和钢拱架相结合的连续封闭支护体系;3)提出边滚刀外移和预留扩挖刀箱的扩挖方案,结合主驱动抬升技术可满足再制造TBM在软弱围岩洞段长距离连续扩挖掘进的需求。通过软弱围岩洞段防卡机处置案例及其整体应用效果,验证了上述防卡机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敞开式TBM 再制造 防卡机 结构改造 软岩 公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头潮生成演变数值模拟及其理论计算
14
作者 屈科 郑伟 +1 位作者 王超 喻仞石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2-1782,共11页
当潮波进入喇叭状河口时,由于地形的升高和河口的逐渐缩窄,会发生剧烈变形的特殊水力现象,即涌潮.一旦涌潮与涉水结构物(如海塘)相互作用,在这些结构物的阻挡下往往使涌潮往相反的方向传播,从而形成回头潮.回头潮因其威力大,一定程度上... 当潮波进入喇叭状河口时,由于地形的升高和河口的逐渐缩窄,会发生剧烈变形的特殊水力现象,即涌潮.一旦涌潮与涉水结构物(如海塘)相互作用,在这些结构物的阻挡下往往使涌潮往相反的方向传播,从而形成回头潮.回头潮因其威力大,一定程度上危及人们生命.过去对回头潮的研究较少,关于回头潮产生的机理研究还不够充分.文章通过高精度数值模拟对垂直海塘上的回头潮水动力特性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入射涌潮高度和潮前水深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同时基于一维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经典的伯努利方程,推导了回头潮高度、传播速度以及冲击载荷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且应用高精度数值仿真的计算结果对理论计算公式的准确性进行了系统的验证.结果表明:入射涌潮高度和潮前水深对回头潮的高度、传播速度、冲击载荷及形态产生较明显影响.提出的回头潮高度、传播速度以及冲击载荷的理论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满足回头潮分析的计算要求,可用于相关工程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头潮 理论计算 数值计算 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K6926重型落地镗铣床静态、模态、热态性能仿真分析与实验测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殿新 李东晖 +1 位作者 刘建勇 冯平法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79,共7页
以TK6926重型落地镗铣床为对象,采用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静态、模态、热态性能。建立了TK6926重型落地镗铣床的三维实体模型,添加边界条件后仿真得到了机床的静刚度、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温度场和热变形;搭建了实... 以TK6926重型落地镗铣床为对象,采用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静态、模态、热态性能。建立了TK6926重型落地镗铣床的三维实体模型,添加边界条件后仿真得到了机床的静刚度、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温度场和热变形;搭建了实验系统,测量得到了机床的静态、模态、热态性能参数,并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机床3个方向静刚度的仿真误差不超过14%,前3阶固有频率的仿真误差不超过15%,关键温度点和3个方向热变形的仿真误差都不超过20%。对大型机床整机静态、模态、热态性能仿真分析与实验测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刚度 固有频率 模态振型 温度场 热变形 重型落地镗铣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一次大气涌及其对夜间对流的影响
16
作者 姚安琪 陈起英 华维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9,共12页
大气涌(一种特殊的大振幅重力波)已被证明对夜间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触发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大气涌对华北平原夜间对流的潜在作用,深入了解大气涌的产生及影响机制,对2022年6月17—18日一次起源于太行山北部并向东传播至华北平原... 大气涌(一种特殊的大振幅重力波)已被证明对夜间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触发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大气涌对华北平原夜间对流的潜在作用,深入了解大气涌的产生及影响机制,对2022年6月17—18日一次起源于太行山北部并向东传播至华北平原东部的对流过程进行观测分析,并使用CMA-MESO业务模式(水平分辨率为1km)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结果表明:对流产生的密度流侵入夜间稳定边界层触发大气涌。根据线性波理论,由稳定度项和风速曲率项共同定义的斯科勒参数表征了大气对重力波的捕获能力。研究过程中,夜间低空急流产生的垂直切变使斯科勒参数在500~1100m高度范围内随高度递减,这一变化表明该高度层形成有利于大气涌能量集中和水平传播的波导结构,有利于大气涌的维持和传播,使其持续约3h。大气涌经过后,夜间大气稳定度降低,对流有效位能约增加270J·kg^(-1),对流抑制能量约降低100J·kg^(-1)。大气涌比对流系统的传播速度更快,通过垂直抬升减弱逆温覆盖,将底层水汽向上输送,触发了新的对流单体,新对流单体与原对流系统合并,使此次夜间对流增强并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夜间对流 大气涌 CMA-ME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机体主轴承孔镗削加工残余应力预测
17
作者 韩济远 张嘉豪 +2 位作者 展勇 张鸿羿 曲东越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3-1892,共10页
船用柴油机主轴承孔作为船用柴油机机体的关键结构之一,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船用柴油机的整体性能及长期的运行可靠性。为实现对残余应力的预测,采用有限元仿真、响应面模型与加工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加工参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船用柴油机主轴承孔作为船用柴油机机体的关键结构之一,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船用柴油机的整体性能及长期的运行可靠性。为实现对残余应力的预测,采用有限元仿真、响应面模型与加工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加工参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以残余应力最小化为目标的切削参数。结果表明:所建的主轴承孔三维镗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响应面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表面残余应力相一致;响应面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有限元模型,平均预测误差从15.6%减小至2.5%;通过确定切削参数可以有效减小零件的加工残余应力,表面残余应力减小50.6%,切削残余应力减小53.6%,进给残余应力减小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机体 镗削加工 残余应力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冲式高速风洞中大口径蝶阀的设计与应用
18
作者 余鑫 师建元 +1 位作者 郑晓东 杨可朋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27,共5页
针对2 m量级大型暂冲式风洞中大口径蝶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DN2500液动蝶阀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新设计蝶阀进行应力集中及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极限工况下危险截面的应力值满足设计要求,振动特性好;工程应用证明,该蝶阀密封... 针对2 m量级大型暂冲式风洞中大口径蝶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DN2500液动蝶阀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新设计蝶阀进行应力集中及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极限工况下危险截面的应力值满足设计要求,振动特性好;工程应用证明,该蝶阀密封可靠,堵塞度小,故障率低,能保证长期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冲式高速风洞 大口径 蝶阀 设计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BO-XGBoost和ABKDE融合可解释模型的TBM掘进速度预测
19
作者 杨腾杰 高新强 +4 位作者 杨志国 孔超 董北毅 李铁峰 朱正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7,M0006,M0007,共17页
精准可靠的隧道掘进机(TBM)掘进速度预测对于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工程价值。针对现有TBM掘进速度预测模型精度较差和对施工时不确定性考虑不足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可解释性TBM掘进速度区间预测方法。首先,... 精准可靠的隧道掘进机(TBM)掘进速度预测对于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工程价值。针对现有TBM掘进速度预测模型精度较差和对施工时不确定性考虑不足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可解释性TBM掘进速度区间预测方法。首先,收集国内多组TBM隧道工程数据,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CS)、岩体完整性系数(Kv)、推力(TF)与刀盘转速(RPM)作为输入特征,构建基于牛顿拉弗森优化(NRBO)算法与交叉验证策略协同优化的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点预测模型,并引入可解释性(SHAP)框架解析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而,采用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ABKDE)方法对点预测结果进行不确定性量化,实现掘进速度的区间预测。最后,通过伊朗克尔曼输水隧洞工程案例验证模型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未采用NRBO算法的XGBoost模型相比,NRBO-XGBoost模型的预测误差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降低了13.9%、19.1%和0.7%,决定系数R2提高了0.0151;特征重要性排序为UCS(0.4156)>TF(0.1554)>RPM(0.1045)>Kv(0.0047),揭示岩石强度为掘进速度的主导影响因素;所提模型在区间预测性能上超越了自适应提升(AdaBoost)和随机森林(RF)模型,NRBO-XGBoost、AdaBoost和RF模型的预测区间覆盖概率(PICP)分别达到92.1%、88.4%和90.2%,具备更优的不确定性量化能力;工程实例验证中,点预测R2达0.9676且预测区间完全覆盖实测值,证实模型具有良好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机 掘进速度 区间预测 融合模型 机器学习 NRBO算法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坐标镗床立柱结构动态特性优化分析与设计
20
作者 姜二彪 黄祖广 +3 位作者 郭天明 张瑞亮 刘强 高卫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3,共10页
立柱作为精密坐标镗床的核心承载部件,其设计对整机动态性能至关重要。为提升机床动态特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斜立柱结构优化的动态性能增强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构建了机床整机动力学模型,分析低阶模态... 立柱作为精密坐标镗床的核心承载部件,其设计对整机动态性能至关重要。为提升机床动态特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斜立柱结构优化的动态性能增强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构建了机床整机动力学模型,分析低阶模态振型规律,阐明了增强机床动态特性的设计原理。仿真结果表明,斜立柱结构相比传统等截面立柱,可提高机床低阶模态的固有频率。为进一步优化斜立柱结构的关键尺寸,提出了一种斜立柱设计参数两级响应面优化策略,揭示了斜立柱几何尺寸与一阶固有频率的灵敏度关系,并确定了关键尺寸的最优范围。通过构建斜立柱几何参数与一阶固有频率的二次回归模型,最终确定了最优设计尺寸。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斜立柱质量减轻9.4%,一阶固有频率提高5.5%,二阶固有频率提高20.4%,模态分析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不仅有效提升了机床低阶固有频率,还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镗床 动态性能 斜立柱 固有频率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