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ep-Semi-NMF的苹果斑点落叶病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傅卓军 胡政 +2 位作者 邓阳君 龙陈锋 朱幸辉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6期144-154,共11页
[目的/意义]苹果斑点落叶病易导致苹果树叶过早脱落,从而影响苹果品质和产量。因此,如何准确检测此病一直是苹果树病害精准防治的热点问题。由于逆光等因素影响,传统基于图像分割的病斑检测方法难以在复杂背景下准确检测病斑区域边界,... [目的/意义]苹果斑点落叶病易导致苹果树叶过早脱落,从而影响苹果品质和产量。因此,如何准确检测此病一直是苹果树病害精准防治的热点问题。由于逆光等因素影响,传统基于图像分割的病斑检测方法难以在复杂背景下准确检测病斑区域边界,亟需发展苹果斑点落叶病检测新方法,助力苹果树病害精准防治。[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图像异常检测的角度出发,考虑复杂背景干扰,采用深度半非负矩阵分解理论,结合鲁棒性好的马氏距离度量,提出一种新的深度半非负矩阵分解的马氏距离异常检测方法(Deep Semi-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Based Mahalanobis Distance-Anomaly Detector,DSNMFMAD)。该方法首先利用深度非负矩阵分解(Deep Semi-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DSNMF)提取图像中低秩的背景部分和稀疏的异常部分。然后采用基于奇异值分解特征子空间的马氏距离构建病斑检测器,检测器通过计算异常部分每个像元的异常度来标记病斑。最后,分别构建了实验室和自然条件下的两个苹果斑点落叶病数据集,用以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和讨论]DSNMFMAD在实验室条件和自然条件下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9.8%和87.8%;平均检测速度为0.087和0.091 s/幅。相较于4种经典的异常检测方法和1种深度学习模型,本研究所提出方法的检测准确率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提高了0.2%、37.9%、10.3%、0.4%和24.5%;在自然条件下分别提高了2.5%、32.7%、5%、14.8%和3.5%。[结论]本研究提出的DSNMFMAD能够通过DSNMF有效地将图像中的异常部分提取出来,并利用构建的病斑检测器准确地将苹果斑点落叶病位置检测出来。即使在复杂背景条件下,该方法亦获得了比对比方法更高的检测准确度,展现出了优异的病斑检测性能,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检测与防治提供了技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苹果斑点落叶病 异常检测 深度半非负矩阵分解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船舶检测与跟踪
2
作者 黄磊 陈玥 +2 位作者 李赵春 祁良剑 程玉柱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6-693,共8页
随着水上交通和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河道行驶船舶的检测和跟踪越来越重要。目前基于图像的船舶检测与跟踪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图像缺失深度信息,导致其不能直接获得船舶的3D尺寸和空间位置。而三维激光雷达生成的点云数据,天然携... 随着水上交通和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河道行驶船舶的检测和跟踪越来越重要。目前基于图像的船舶检测与跟踪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图像缺失深度信息,导致其不能直接获得船舶的3D尺寸和空间位置。而三维激光雷达生成的点云数据,天然携带精确的几何信息和距离信息,在船舶的检测和跟踪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三维点云的目标检测目前可分为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检测方式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式。若采用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检测方式对船舶进行检测,存在泛化性差、相临近的船舶点云无法区分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基于焦点稀疏卷积的PV-RCNN++改进算法对河道行驶的船舶进行检测。该改进算法不仅能很好地区分各种情况下的船舶点云,还可以提高对远处船舶的识别能力,相比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目标检测方式,在实际场景中的检测精度提高了11.56%。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船舶间位置和3D尺寸关联程度进行多目标匹配与跟踪的方法,其中采用ICP配准计算船舶速度并预测船舶位置。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船舶跟踪方法具有稳定的跟踪性能,能够准确匹配相邻数据帧之间的船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深度学习 船舶检测 PV-RCNN++ 焦点稀疏卷积 船舶跟踪 关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学习和矩阵补全引导的多目标试卷生成
3
作者 邢长征 梁浚锋 +2 位作者 金海波 徐佳玉 乌海荣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针对现有的试卷生成技术存在过多关注生成试卷的难易程度,而忽略了其他相关目标,例如质量、分数分布和技能覆盖范围的问题,提出一种强化学习和矩阵补全引导的多目标试卷生成方法,以优化试卷生成领域的特定目标。首先,运用深度知识追踪... 针对现有的试卷生成技术存在过多关注生成试卷的难易程度,而忽略了其他相关目标,例如质量、分数分布和技能覆盖范围的问题,提出一种强化学习和矩阵补全引导的多目标试卷生成方法,以优化试卷生成领域的特定目标。首先,运用深度知识追踪方法对学生之间的交互信息和响应日志进行建模以获取学生群体的技能熟练程度;其次,运用矩阵分解和矩阵补全方法对学生未做的习题进行得分预测;最后,基于多目标试卷生成策略,为提升Q网络的更新效率,设计一个Exam Q-Network函数逼近器以自动地选择合适的问题集来更新试卷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DEGA(Diseased-Enhanced Genetic Algorithm)、SSA-GA(Sparrow Search Algorithm-Genetic Algorithm)等模型,在试卷难度、合理性、准确性这3个指标上验证了所提模型在解决试卷生成场景的多重困境方面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试卷生成 深度知识追踪 Q网络 矩阵分解 矩阵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果模式的Deep Web数据抽取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安香 张斌 +2 位作者 高克宁 齐鹏 张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0-288,共9页
高效、准确地获取Deep Web数据是实现Deep Web数据集成系统的关键问题,然而重复语义标注、嵌套属性的存在是Deep Web数据抽取效率和准确率难以提升的瓶颈问题.因此提出基于结果模式的Deep Web数据抽取机制,将数据抽取工作分为结果模式... 高效、准确地获取Deep Web数据是实现Deep Web数据集成系统的关键问题,然而重复语义标注、嵌套属性的存在是Deep Web数据抽取效率和准确率难以提升的瓶颈问题.因此提出基于结果模式的Deep Web数据抽取机制,将数据抽取工作分为结果模式生成和数据抽取两个阶段,属性语义标注放在结果模式生成阶段来完成,有效解决了重复语义标注问题;同时针对嵌套属性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与同类成果相比,基于结果模式的数据抽取方法提高了数据抽取的准确率及效率,并且为Deep Web数据集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WEB 数据集成 数据抽取 结果模式 语义标注 网页数据特征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挖掘和语义聚类的Deep Web复杂匹配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庆皇 鞠时光 杨晓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613-4616,共4页
为了提高DeepW eb查询接口匹配的效率和准确率,在现有双重相关性挖掘方法(DC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关联挖掘和语义聚类来匹配的方法。在关联挖掘成组属性时,引入一种基于互信息的属性相关度标准,并采用矩阵来实现以解决效率不高问题;... 为了提高DeepW eb查询接口匹配的效率和准确率,在现有双重相关性挖掘方法(DC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关联挖掘和语义聚类来匹配的方法。在关联挖掘成组属性时,引入一种基于互信息的属性相关度标准,并采用矩阵来实现以解决效率不高问题;在生成同义属性时,提出利用语义网来计算语义相似度,并对属性进行聚类,以生成同义属性。通过在四个领域200多个查询接口上实验,说明改进的方法在效率和准确率方面都比DCM方法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WEB 矩阵关联挖掘 语义聚类 复杂匹配 语义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隐私保护基因检测
6
作者 黄颖 唐敏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5,共11页
深度神经网络(DNN)功能强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中的基因检测。构建可靠的DNN模型需要大量有效医疗样本,而现实中生物数据通常分散存储且具有高度隐私。现有方案在处理此类分布式大规模的复杂学习任务时,难以在实现数据安全的同时保证... 深度神经网络(DNN)功能强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中的基因检测。构建可靠的DNN模型需要大量有效医疗样本,而现实中生物数据通常分散存储且具有高度隐私。现有方案在处理此类分布式大规模的复杂学习任务时,难以在实现数据安全的同时保证DNN模型的高精度。为此,提出一个基于DNN的隐私保护方案,联合多方数据快速构建起精确的基因检测模型。首先,使用盲化矩阵结合内积函数加密消除全同态、秘密共享等方案中需要的近似替换策略,确保在隐私保护的同时,实现与明文集中式训练一致的效果。其次,构造非交互式训练模式抵抗全局模型参数泄漏造成的推断攻击,保证数据安全。在真实医疗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有效性和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基因检测 隐私保护 盲化矩阵 内积函数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煤岩脉冲水力压裂裂缝扩展与疲劳损伤机理
7
作者 杨睿月 陆美全 +4 位作者 李敖 成浩瑾 井美洋 黄中伟 李根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8-958,共11页
融合室内物模实验与机器学习主控因素分析,探索深层煤岩脉冲水力压裂可行性,揭示脉冲压裂煤岩裂缝扩展规律及脉冲载荷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脉冲水力压裂通过诱发煤体疲劳破坏,可有效降低破裂压力,提升裂缝网络体积。低垂向应力差异系数... 融合室内物模实验与机器学习主控因素分析,探索深层煤岩脉冲水力压裂可行性,揭示脉冲压裂煤岩裂缝扩展规律及脉冲载荷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脉冲水力压裂通过诱发煤体疲劳破坏,可有效降低破裂压力,提升裂缝网络体积。低垂向应力差异系数(小于0.31)、低峰值压力比(小于0.9)与高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大于0.13)、高脉冲幅度比(大于等于0.5)、高脉冲频率(大于等于3 Hz)利于降低破裂压力;高垂向应力差异系数(大于等于0.31)、高脉冲幅度比(大于等于0.5)与低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小于等于0.13)、低峰值压力比(小于0.9)、低脉冲频率(小于3Hz)利于促进复杂缝网形成。垂向应力和峰值压力是影响脉冲水力压裂改造效果最主要的地质和工程参数。煤阶不同,其地质力学特征和天然裂缝发育情况也不同,脉冲水力压裂的主控机制也不同,低阶煤主要表现为基质强度的劣化,高阶煤以激活天然裂缝和层理面为主,中阶煤则基质强度劣化与微裂缝连通并存。脉冲水力压裂通过“劣化基质强度+提升缝网连通度”双机制形成复杂缝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岩气 脉冲水力压裂 煤阶 疲劳损伤 基质强度劣化 破裂压力 微裂缝连通 复杂缝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信息的Deep Web结果模式获取方法
8
作者 李明 李秀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026-3029,共4页
获取模式信息是深入研究Deep Web数据的必要步骤,针对Deep Web结果模式结构信息的丢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启发式信息的Deep Web结果模式获取方法。通过解析Deep Web结果页面数据,利用启发式信息为结果页面数据添加正确的属性名,进而得... 获取模式信息是深入研究Deep Web数据的必要步骤,针对Deep Web结果模式结构信息的丢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启发式信息的Deep Web结果模式获取方法。通过解析Deep Web结果页面数据,利用启发式信息为结果页面数据添加正确的属性名,进而得到对应Deep Web的结果模式,并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解决不同数据源结果模式的结构不一致问题。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Deep Web的结果模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WEB 结果模式 网页数据特征矩阵 启发式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刚性匹配的激光点云与多光谱影像深度融合
9
作者 石佳俊 臧玉府 +1 位作者 肖雄武 张莹滢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7,共7页
机载激光点云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在遥感影像处理、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融合方法的效率与稳健性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刚性概率匹配的激光点云与多光谱影像深度融合方法。采用Line-CN... 机载激光点云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在遥感影像处理、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融合方法的效率与稳健性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刚性概率匹配的激光点云与多光谱影像深度融合方法。采用Line-CNN深度学习网络提取直线段特征,将其采样为二维散点,并利用非刚性CPD算法匹配不同尺度影像中的离散点,进而通过改进单应矩阵高精度融合两种模态影像,得到具备多光谱信息的机载激光点云。为全面验证方法的性能,本文采用多种场景下的机载激光点云和多光谱影像作为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多种复杂场景下离散点匹配准确率高达90%,融合后的影像能够很好地保留原始影像的特征和信息,多种场景下的融合相关系数高达90%以上,且算法较为高效,有利于后续植被监测、环境监测、土地分析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非刚性CPD算法 单应矩阵 高精度融合 跨模态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尔矩阵的Deep Web复杂模式匹配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桂芬 伏玉琛 程远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7-49,共3页
在正负关联规则中引入布尔矩阵的概念,在双重相关性挖掘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Deep Web复杂模式匹配算法。将查询接口模式中的属性项转化成布尔矩阵,通过对矩阵进行正关联规则运算挖掘组属性,对矩阵进行负关联规则运算挖掘同义属性。实... 在正负关联规则中引入布尔矩阵的概念,在双重相关性挖掘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Deep Web复杂模式匹配算法。将查询接口模式中的属性项转化成布尔矩阵,通过对矩阵进行正关联规则运算挖掘组属性,对矩阵进行负关联规则运算挖掘同义属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执行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矩阵 模式匹配 查询接口 深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迈创+MatrixZone异构系统的深度学习编程框架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宇晗 时洋 +1 位作者 陈照云 文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49-1158,共10页
为了满足深度学习模型迭代速度快、算力要求高的需求,主流硬件厂商愈发倾向于采用通用处理器+AI专用加速核的异构系统。但是,由于AI专用加速核仅支持部分核心算子,不具备通用编程能力,如何在这样的异构架构上完成深度学习任务的高效部... 为了满足深度学习模型迭代速度快、算力要求高的需求,主流硬件厂商愈发倾向于采用通用处理器+AI专用加速核的异构系统。但是,由于AI专用加速核仅支持部分核心算子,不具备通用编程能力,如何在这样的异构架构上完成深度学习任务的高效部署值得被深入研究。基于国产自研迈创+MatrixZone异构系统平台,设计并实现了深度学习编程框架KaiSa。KaiSa通过分析深度学习模型输入参数,识别算子类型并划分至对应计算核;对于复杂算子,KaiSa基于性能模型自动完成最优分块大小的搜索,提升双核并行计算的性能。同时,为了实现程序的高效率开发,KaiSa屏蔽了所有的底层硬件细节,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编程环境。实验结果表明,KaiSa可以获得高达39.0%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飞腾迈创 脉动加速器 异构系统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derdetermined DOA estimation via multiple time-delay covariance matrices and deep residual network 被引量:4
12
作者 CHEN Ying WANG Xiang HUANG Zhit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1354-1363,共10页
Higher-order statistics based approaches and signal sparseness based approaches have emerged in recent decades to resolve the underdetermined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mation problem.These model-based methods face ... Higher-order statistics based approaches and signal sparseness based approaches have emerged in recent decades to resolve the underdetermined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mation problem.These model-based methods face great challeng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due to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dependence on ideal assumptions.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ective DOA estimation approach based on a deep residual network(DRN)for the underdetermined case.We first extract an input feature from a new matrix calculated by stacking several covariance matrice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time delays.We then provide the input feature to the trained DRN to construct the super resolution spectrum.The DRN learns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 feature and the spatial spectrum by training.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superior to existing model-based estimation methods in terms of calculation efficiency,independence of source sparseness and adaptive capacity to non-ideal conditions(e.g.,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short bit sequence).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and strong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n both overdetermined and underdetermined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of-arrival(DOA)estimation underdetermined condition deep residual network(DRN) time delay covariance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基质-裂缝气体流动机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曲鸿雁 胡佳伟 +2 位作者 周福建 史纪龙 刘成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为了探明深层裂缝性致密气藏的气体流动规律,研发了基质–裂缝系统气体流动物理模拟装置,建立了高温高压基质–裂缝系统气体流动物理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气体从基质到天然裂缝及人工裂缝的流动过程,以及基质与裂缝之间... 为了探明深层裂缝性致密气藏的气体流动规律,研发了基质–裂缝系统气体流动物理模拟装置,建立了高温高压基质–裂缝系统气体流动物理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气体从基质到天然裂缝及人工裂缝的流动过程,以及基质与裂缝之间的传质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气体流动的差异性,明确了高温高压作用下应力和流态对气体流动规律的综合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储层压力和应力显著影响气体流量和岩石渗透率,温度变化对气体流量和渗透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含天然裂缝岩心受应力敏感和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为深层裂缝性致密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裂缝性气藏 基质–裂缝系统 深层 气体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矩阵补全的宽度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加荣 何攀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6,共8页
协同过滤是推荐系统中最经典的方法之一,能够满足人们对个性化推荐任务的需求,但许多协同过滤算法在面对评分数据稀疏性问题时推荐效果不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矩阵补全的宽度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先使用矩阵补全技术对用户项目... 协同过滤是推荐系统中最经典的方法之一,能够满足人们对个性化推荐任务的需求,但许多协同过滤算法在面对评分数据稀疏性问题时推荐效果不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矩阵补全的宽度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先使用矩阵补全技术对用户项目评分矩阵进行补全,再利用补全后的矩阵对已评分的用户和项目分别寻找其近邻项,进而构造用户与项目的评分协同向量,最后使用宽度学习系统来构建用户项目与评分之间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MovieLens和filmtrust数据集上对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前最先进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数据稀疏性问题,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推荐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宽度学习系统 矩阵补全 宽度协同过滤 协同过滤 深度矩阵分解 数据稀疏性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DF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楠 张家恒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7,共9页
针对现代互联电网扰动后失稳模式不再单一,多摆失稳频频发生的现象,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深度森林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利用母线电压轨迹簇构建人工特征集,通过极限梯度提升方法对特征集进行监督特征编码;利用深度森林对监督... 针对现代互联电网扰动后失稳模式不再单一,多摆失稳频频发生的现象,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深度森林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利用母线电压轨迹簇构建人工特征集,通过极限梯度提升方法对特征集进行监督特征编码;利用深度森林对监督编码后的稀疏矩阵进行三分类,进而建立起大规模数据集和失稳模式的映射关系;在IEEE 39节点和IEEE 140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分析,所提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和抗噪性能,能有效降低多摆失稳的误判率,并且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缺失情况下仍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评估 多摆失稳 极限梯度提升 深度森林 稀疏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图像先验的高光谱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飞 王梓璇 刘思雨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86,共8页
为了避免现有的高光谱图像去噪优化模型仅考虑有限的高光谱内在结构特点、并未实现图像特征的精确表征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空谱深度图像先验与平滑的高光谱图像去噪方法,将紧框架变换与具有高表达与强学习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结合... 为了避免现有的高光谱图像去噪优化模型仅考虑有限的高光谱内在结构特点、并未实现图像特征的精确表征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空谱深度图像先验与平滑的高光谱图像去噪方法,将紧框架变换与具有高表达与强学习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结合,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噪声去除模型。首先在低秩矩阵分解的基础上,利用特定的深度图像先验学习潜在的空谱特征;然后分别构建端元与丰度矩阵的紧框架稀疏正则探究空谱局部平滑,并解决深度图像先验的半拟合问题;最后设计高效迭代算法实现模型求解。结果表明,基于空谱深度图像先验的方法在各种复杂的噪声干扰下均表现出较好的视觉恢复性能,峰值信噪比至少有1 dB以上的提升,得到了高质量的恢复图像。该方法为高光谱图像去噪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高光谱图像去噪 深度学习 紧框架 低秩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特征矩阵和改进稠密连接网络的情感分类
17
作者 李红利 刘浩雨 +1 位作者 张荣华 成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8-935,共8页
情感脑电信号是一种低信噪比的非平稳时间序列,传统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难以提取不同情感状态时的有效特征并进行分类.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一种自动融合脑电信号不同频段和时频域特征的深度学习模型.首先,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频段处理... 情感脑电信号是一种低信噪比的非平稳时间序列,传统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难以提取不同情感状态时的有效特征并进行分类.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一种自动融合脑电信号不同频段和时频域特征的深度学习模型.首先,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频段处理,提取各频段的微分熵特征.然后,在网络中接入的挤压激励模块,对不同频段特征的微分熵特征赋权值,来获取输入数据的有价值信息,再利用改进的稠密连接网络进行特征融合并分类识别,保证了网络层之间最大程度的信息传输.最后,利用SEED情感脑电信号三分类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分类正确率可达96.03%,高于现有的基线学习算法,所提算法可进一步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对提升分类器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类 稠密连接 多维特征矩阵 深度学习 挤压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跨区域跨评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18
作者 于旭 彭庆龙 +6 位作者 詹定佳 杜军威 刘金环 林俊宇 巩敦卫 张子迎 于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4-3153,共20页
传统跨评分协同过滤范式忽视了目标域中评分密度对用户和项目隐向量精度的影响,导致评分稀疏区域评分预测不够准确.为克服区域评分密度对评分预测的影响,基于迁移学习思想提出一种跨区域跨评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cross-rating collaborat... 传统跨评分协同过滤范式忽视了目标域中评分密度对用户和项目隐向量精度的影响,导致评分稀疏区域评分预测不够准确.为克服区域评分密度对评分预测的影响,基于迁移学习思想提出一种跨区域跨评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cross-rat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CRCRCF),相对于传统跨评分协同过滤范式,该算法不仅能有效挖掘辅助域重要知识,而且可以挖掘目标域中评分密集区域的重要知识,进一步提升目标域整体,尤其是评分稀疏区域的评分预测精度.首先,针对用户和项目,分别进行活跃用户和非活跃用户、热门项目和非热门项目的划分.利用图卷积矩阵补全算法提取目标域活跃用户和热门项目、辅助域中全体用户和项目的隐向量.其次,对活跃用户和热门项目分别构建基于自教学习的深度回归网络学习目标域和辅助域中隐向量的映射关系.然后,将映射关系泛化到全局,利用非活跃用户和非热门项目在辅助域上相对较准确的隐向量推导其目标域上的隐向量,依次实现了跨区域映射关系迁移和跨评分的隐向量信息迁移.最后,以求得的非活跃用户和非热门项目在目标域上的隐向量为约束,提出受限图卷积矩阵补全模型,并给出相应推荐结果.在MovieLens和Netflix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显示CRCRCF算法较其他最先进算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跨区域跨评分推荐 图卷积矩阵补全 自教学习 深度回归网络 受限图卷积矩阵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SpMM:面向国产异构向量处理器的半结构化稀疏矩阵乘算法
19
作者 姜晶菲 何源宏 +2 位作者 许金伟 许诗瑶 钱希福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1150,共10页
深度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果,由于智能应用处理数据规模的增长和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对深度神经网络的推理性能要求越来越高,N∶M半结构化稀疏化技术成为平衡算力需求和应用效果的热点技术之一。国产... 深度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果,由于智能应用处理数据规模的增长和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对深度神经网络的推理性能要求越来越高,N∶M半结构化稀疏化技术成为平衡算力需求和应用效果的热点技术之一。国产异构向量处理器FT-M7032为智能模型处理中的数据并行和指令并行开发提供了较大空间。针对N∶M半结构化稀疏模型计算稀疏模式多样性,提出了一种面向FT-M7032的可灵活配置的稀疏矩阵乘算法NM-SpMM。NM-SpMM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压缩偏移地址稀疏编码格式COA,避免了半结构化参数配置对稀疏数据访存计算的影响。基于COA编码,NM-SpMM对不同维度稀疏矩阵计算进行了细粒度优化。在FT-M7032单核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稠密矩阵乘,NM-SpMM能获得1.73~21.00倍的加速,相较于采用CuSPARSE稀疏计算库的NVIDIA V100 GPU,能获得0.04~1.04倍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图形处理器 向量处理器 稀疏矩阵乘 流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特征与学习过程融合的知识追踪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子杰 周菊香 +3 位作者 韩晓瑜 甘健侯 鹿泽光 王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5,共9页
知识追踪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旨在通过学生过去完成习题的交互序列对学生的知识状态进行评估,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关键核心技术。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知识... 知识追踪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旨在通过学生过去完成习题的交互序列对学生的知识状态进行评估,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关键核心技术。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知识追踪领域也出现了大量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简称深度知识追踪(DKT)模型。针对目前已有DKT模型在可解释性和准确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序列特征与学习过程融合的知识追踪模型SLKT,模型包括知识状态模块、序列特征模块、预测模块。知识状态模块用以模拟学生学习过程,序列特征模块捕捉学习者近期学习状况。通过序列特征和学习过程的融合,有效解决了基于知识状态建模方法无法考虑学习者近期学习状况的问题,同时提出一种带约束的动态Q矩阵表示练习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者学习过程建模,在确保较好可解释性的同时有效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在3个知识追踪领域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DKT、动态键值记忆网络(DKVMN)、自注意力的知识追踪(SAKT)、卷积知识追踪(CKT)等深度追踪模型,SLKT模型在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指标评估中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深度学习 知识追踪 学习过程建模 Q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