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流应力优化和6脉波调制的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城市 李健 +3 位作者 郭东鑫 王盼宝 张胜利 王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针对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s,简称DAB)AC/DC变换器,该文提出基于电流应力优化和6脉波调制的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DAB和三相逆变器(three phase inverter,简称TPI)是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的两个关键单元.对DAB采用电流应力... 针对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s,简称DAB)AC/DC变换器,该文提出基于电流应力优化和6脉波调制的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DAB和三相逆变器(three phase inverter,简称TPI)是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的两个关键单元.对DAB采用电流应力优化,对TPI采用6脉波调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移相(single phase shift,简称SPS)调制策略,该文策略的电感电流的峰值更小,即能更有效地降低电流应力.因此,该文所提策略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 三重移相 无电解电容 最小电流应力 6脉波优化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的变电站光储直柔系统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贤富 楼平 +4 位作者 陈哲 陈家乾 赵崇娟 齐蓓 柯吉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9,共11页
为增强变电站光储直柔系统的可靠性,针对其在并网过程中会对变电站电能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以及现有设计方法难于工程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工程化的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配置方法(SCP)的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变电站光储直柔(PE... 为增强变电站光储直柔系统的可靠性,针对其在并网过程中会对变电站电能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以及现有设计方法难于工程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工程化的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配置方法(SCP)的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变电站光储直柔(PEDF)系统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并分析控制器参数对变换器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电能质量的影响,然后采用SCP方法来配置闭环系统特征值,分析该方法对抑制并网电流谐波、改善AC/DC变换器并网电能质量的作用,最后对此进行仿真分析并和传统PI控制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策略降低了AC/DC变换器在谐波畸变率和并网电流不对称度,系统设计简便,且具有很好地鲁棒性,适合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直柔 变电站 AC/DC双向变换器 SCP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策略
3
作者 孙曙光 徐永海 +2 位作者 袁敞 宋昕一 陈怡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26,共14页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电流差值中的耦合扰动,并基于控制环路的解耦关系提出一种具有间接控制变量与归一化代价函数的解耦模型预测控制。所提均流控制策略通过多控制环节的独立寻优,在实现变换器相间均流的同时可兼顾输入电压均压与平均输出电流跟踪的控制目标。同时,对解耦电流内环进行降阶等效,简化电压外环控制参数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均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 均流 扩张状态观测器 解耦模型预测控制 降阶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换模型的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8
4
作者 田崇翼 李珂 +2 位作者 张承慧 庄飞飞 叶保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70-76,共7页
双向AC-DC变换器作为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率的协调分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切换系统理论,提出一种双向AC-DC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双向AC-DC切换动态模型,选取系统的储能函数作为共同Lyapuno... 双向AC-DC变换器作为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率的协调分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切换系统理论,提出一种双向AC-DC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双向AC-DC切换动态模型,选取系统的储能函数作为共同Lyapunov函数。基于此,设计了系统最优切换律并分析了该切换律条件下系统在切换平衡点处的稳定性。为了便于控制器数字化实现,建立了切换系统单步预测模型并对切换策略离散化。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采用的建模方法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AC-DC变换器 切换模型 电流控制 交直流混合微网 单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矢量嵌入的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分段同步控制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梅杨 许策 鲁乔初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784-4794,共11页
针对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零矢量嵌入的分段同步控制策略。其中,前级3-1矩阵式变换电路采用对称双线电压调制法,以提高电压传输比;后级全桥电路采用互补控制,简单易实现;前后级电路之间分段同步,并通过在前级电路中... 针对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零矢量嵌入的分段同步控制策略。其中,前级3-1矩阵式变换电路采用对称双线电压调制法,以提高电压传输比;后级全桥电路采用互补控制,简单易实现;前后级电路之间分段同步,并通过在前级电路中嵌入零矢量以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网侧电流三相平衡正弦,功率因数接近于1,输出电压和电流平稳,纹波小,且电感电流峰峰值随直流侧电压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nUo=√3U_(i)时,电感电流峰峰值最小,即电流应力最小。由此可见,采用该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可实现双向隔离型AC-DC变换器能量的双向流动,保证了良好的输入输出性能。通过与传统控制策略的仿真与实验对比,采用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在较低输出电压范围内具有更小的电感电流应力,有助于降低器件损耗,提高变换器效率,并提升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DC变换器 矩阵变换器 分段控制 电流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频电流跟踪PWM AC/DC变流器基准正弦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屈莉莉 杨兆华 吴茂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18,共3页
基准正弦电路对恒频电流跟踪PWM AC/DC变流器的可靠工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一种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与电网电压同步的基准正弦电路的原理,给出了电路关键参数的设计原则。电路简单实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 AC/DC变流器 基准正弦电路 恒频电流跟踪 PWM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控制在AC/DC变换器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姚永刚 孟昕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2,共4页
由于A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程度很高,输入电流为非正弦形式,功率因数极低。为改善功率因数,对神经网络控制器(NNC)与电流模式控制器(CMC)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获得很高的功率因数。在参数变... 由于A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程度很高,输入电流为非正弦形式,功率因数极低。为改善功率因数,对神经网络控制器(NNC)与电流模式控制器(CMC)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获得很高的功率因数。在参数变化时神经网络控制器比电流模式控制器的性能更佳,容错能力异常突出。故相比之下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性能优于电流模式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控制器 电流模式控制器 AC/DC开关变换器 功率因数校正 谐波 容错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最小电流应力控制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梅杨 赵英鹏 鲁乔初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8-110,121,共14页
针对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降低功率器件成本、提高效率和抑制电磁干扰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零矢量嵌入的移相策略的最小电流应力控制方法。基于移相策略深入研究了影响变换器电流应力的关键因素。建立了三维(3D)功率模型,从中求取等... 针对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降低功率器件成本、提高效率和抑制电磁干扰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零矢量嵌入的移相策略的最小电流应力控制方法。基于移相策略深入研究了影响变换器电流应力的关键因素。建立了三维(3D)功率模型,从中求取等功率分布线,通过引入功率约束条件以及移相角范围,对电流应力在限定条件下采用序列二次寻优方法进行最小化寻优,得到使电流应力最小的最优移相比。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零矢量调制的移相调制策略可以实现前后级电路的协调控制,功率因数在0.96左右,直流侧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且纹波小。因此,采用所提控制方法,在保证网侧和直流侧的基本性能的同时,实现了对变换器电流应力的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DC变换器 电流应力 移相控制 序列二次优化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 移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DC整流器并联均流新型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文善 温旭辉 张剑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2-72,共11页
为降低传统下垂控制造成的母线电压衰减,提出一种基于AC/DC整流器等效阻抗差的改进型下垂控制策略,并应用于解决中小型运载器的发供电系统均流问题。分析了AC/DC整流器的dq轴模型及其等效电路,并据此给出等效阻抗计算式。在确定并联整... 为降低传统下垂控制造成的母线电压衰减,提出一种基于AC/DC整流器等效阻抗差的改进型下垂控制策略,并应用于解决中小型运载器的发供电系统均流问题。分析了AC/DC整流器的dq轴模型及其等效电路,并据此给出等效阻抗计算式。在确定并联整流器的等效阻抗相对关系的前提下,建立AC/DC整流器输出电流差和电压差之间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针对等效阻抗较大的整流器设计下垂控制器。为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建立了永磁同步发电机—整流器并联系统的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仿真分析了等效阻抗和控制参数对均流性能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整流器等效阻抗差的下垂控制能够在降低母线电压衰减的基础上实现均流,该方法尤其适合高压小电流的AC/DC整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DC整流器 均流 下垂控制 母线电压衰减 等效阻抗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频率的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东鑫 贾燕冰 +3 位作者 任春光 韩肖清 孟祥齐 王弈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14-2922,共9页
针对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频率的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三重移相(triple phase shift,TPS)控制方法的开关特性,并设计了基于TPS的移相全桥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算法。然后,针对输出功率与移相比呈非线性的特点... 针对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频率的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三重移相(triple phase shift,TPS)控制方法的开关特性,并设计了基于TPS的移相全桥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算法。然后,针对输出功率与移相比呈非线性的特点,提出虚拟频率控制方法,该算法不仅可以将非线性控制简化为线性化,还可实现交直流变换器单级转换,有效减小中间母线电容,降低系统电流应力。最后,基于TMS320F28335的实验平台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功率双向传输时,所提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减小变换器的电流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变换器 双向AC/DC变换器 三重移相控制 最小电流应力 虚拟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压大容量直流供电的混合型AC/DC接口变流器解耦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坤放 何晋伟 +3 位作者 董增波 杨士慧 杨鹏 李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33-5141,共9页
为解决传统基于电流源型整流器(currentsourcerectifier,CSR)的两级式高降压比电力电子变换设备中存在的多控制目标之间的耦合问题,在所提出的相控电流源型整流器和输入串联输出并联LLC-DC/DC变换器相结合的混合型拓扑结构基础上,通过... 为解决传统基于电流源型整流器(currentsourcerectifier,CSR)的两级式高降压比电力电子变换设备中存在的多控制目标之间的耦合问题,在所提出的相控电流源型整流器和输入串联输出并联LLC-DC/DC变换器相结合的混合型拓扑结构基础上,通过建立考虑系统直流环节电感电容的小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在较低自由度下可同时实现交流侧功率因数和输出直流电压调节的解耦控制方法。通过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了系统解耦前后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RT-Lab半实物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微电网 电流源型变流器 AC/DC变流器 低压直流供电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占空比主动调节的钳位开关电容型DC/DC解耦控制策略
12
作者 孟祥有 梁帅 +1 位作者 孙谦浩 孟经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217,共6页
钳位开关电容型DC/DC(Clamping Switched Capacitors-based DC/DC,CSC)是构建具有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直流变压器的有效模块。由于传统控制策略下的CSC中直流电压与电容电压存在着耦合效应,直流电压的变化将直接引起电容电压与交流环节... 钳位开关电容型DC/DC(Clamping Switched Capacitors-based DC/DC,CSC)是构建具有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直流变压器的有效模块。由于传统控制策略下的CSC中直流电压与电容电压存在着耦合效应,直流电压的变化将直接引起电容电压与交流环节电压幅值的变化,使得CSC在两端直流电压不匹配时可能发生软开关丢失、电流应力增大、功率损耗增加等运行性能下降的现象。鉴于此,为改善CSC在直流电压不匹配时的开关及效率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占空比的CSC电容电压解耦控制策略。该策略可以在CSC的整个运行范围内保证交流电压幅值的自动匹配,对于改善CSC的整体运行性能具有明显效果。基于试验样机,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钳位开关电容型DC/DC 解耦控制 电流应力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直流线路故障穿越重启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东斌 黄志岭 +3 位作者 龚飞 李海英 卢宇 凌建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39,I0023-I0026,共16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发生直流线路故障时,采用移相重启策略,通过控制整流器移相,快速抑制故障电流,经去游离时间后,解除移相,重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但是,移相重启时,整流器和逆变器都不再消耗无功功率,换流站的交流滤波器将向交流系统...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发生直流线路故障时,采用移相重启策略,通过控制整流器移相,快速抑制故障电流,经去游离时间后,解除移相,重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但是,移相重启时,整流器和逆变器都不再消耗无功功率,换流站的交流滤波器将向交流系统提供盈余的无功功率,易导致交流系统过电压;对于对称单极拓扑结构,还将导致非故障线路不能传输有功功率,从而对交流系统产生很大的有功功率冲击。该文提出了直流线路故障穿越重启策略,在直流线路故障时,通过控制故障两端的整流器和逆变器的直流电流相等,在控制故障点电流为零的同时,直流电流穿越故障,继续维持无功功率消耗,避免交流系统产生过电压;对于对称单极拓扑结构,还可以利用故障极续流,继续输送部分有功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线路故障 移相重启 电流控制 穿越重启 交流过电压 去游离时间 直流电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HVDC换流站电流波动抑制策略研究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继开 张程 +3 位作者 王振浩 李国庆 辛业春 董飞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42-3849,共8页
在交流系统不对称的情况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阀侧交流电流会出现基频负序分量,可能导致过流使系统闭锁或停运,同时MMC内部电流会出现2倍频零序分量,导致直流系统电流的2倍频波动。为了抑制交流三... 在交流系统不对称的情况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阀侧交流电流会出现基频负序分量,可能导致过流使系统闭锁或停运,同时MMC内部电流会出现2倍频零序分量,导致直流系统电流的2倍频波动。为了抑制交流三相不对称引发的MMC交、直流侧的电流波动,通过分析交流不对称条件下的MMC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通用控制器(universal controller,UC)的换流站电流波动抑制策略。通过对所提出的通用控制器与二阶谐振控制器(second-order resonant controller,SORC)控制效果的对比分析,理论证明采用UC作为电流控制器的MMC闭环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且结构简单的优势。利用RT-LAB仿真平台,建立双端31电平MMC—HVDC输电系统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有效性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交流系统不对称条件下,该文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MMC交、直流侧的电流波动,保证阀侧交流电流的对称性与直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MMC系统的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交流系统不对称 电流波动 通用控制器 交直流混合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场经VSC-HVDC交直流并联系统并网的运行控制策略 被引量:35
15
作者 吕敬 施刚 +2 位作者 蔡旭 饶宏 黎小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9-646,共8页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的直流系统存在与交流线路并联运行的情况。交直流系统之间相互切换的运行工况复杂,且切换过程存在切换依据难以确定、切换冲击大以及通信延时等问题。为...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的直流系统存在与交流线路并联运行的情况。交直流系统之间相互切换的运行工况复杂,且切换过程存在切换依据难以确定、切换冲击大以及通信延时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在分析VSC-HVDC工作原理、数学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大型风电场经VSC-HVDC交直流并联系统并网的运行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不改变换流站控制方式的情况下,可实现交直流并联系统运行方式的无缝切换。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对交直流并联系统稳态运行及动态切换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实现交直流并联系统有功功率的精确分配和运行方式的无缝切换,算法简单,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电压源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交直流并联 运行控制 无缝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控制在VSC-HVDC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蔓 陆继明 +1 位作者 毛承雄 胡兆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3,共5页
基于电压源型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新型的直流输电技术和传统直流输电相比,有许多优点。本文在建立有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潮流快速调节能力综... 基于电压源型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新型的直流输电技术和传统直流输电相比,有许多优点。本文在建立有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潮流快速调节能力综合稳定交直流系统的控制方式,以发电机和交流系统有关参量组成新的性能指标。利用遗传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寻优,形成一种新型的优化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证明,遗传算法能有效地对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且系统响应特性较参数优化前有较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高压直流输电 交直流 优化控制策略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建模与解耦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归新 肖波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79,共9页
对于电流型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与稳态特性。通过列出变换器半周期内的状态方程,对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并推导出系统传递函数。由于系统在进行闭环控制时移相角与占空比之间的相互耦合会降低系统动态性能,因此... 对于电流型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与稳态特性。通过列出变换器半周期内的状态方程,对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并推导出系统传递函数。由于系统在进行闭环控制时移相角与占空比之间的相互耦合会降低系统动态性能,因此需要采用解耦控制来解除二者之间的相互耦合,进而提出了一种稳态解耦控制策略。一方面通过建立相对增益矩阵来分析控制量与被控制量间的匹配关系来设计控制器,另一方面基于系统稳态过程增益矩阵得到系统稳态解耦矩阵,2个回路的相互影响通过加入系统稳态解耦矩阵而大大降低。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 状态方程 小信号建模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流信号注入的并联均流策略研究
18
作者 薛阳 杨江天 +2 位作者 李金星 李清 丁凯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1-686,共6页
直流微电网中并联变换器常用下垂控制进行均流,但因线路参数不一致以及传感器采样误差,致使传统下垂控制电流分配精度较低。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信号注入的并联均流策略。首先,通过在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上叠加一个交流电压小信号,构建... 直流微电网中并联变换器常用下垂控制进行均流,但因线路参数不一致以及传感器采样误差,致使传统下垂控制电流分配精度较低。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信号注入的并联均流策略。首先,通过在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上叠加一个交流电压小信号,构建交流电压的频率与变换器输出电流间的下垂特性,利用该信号产生的无功功率以及反馈机制实现变换器的精确均流;其次,引入补偿虚拟电阻,提高系统在负荷变化较大时的稳定性;然后,设计模式切换环节使得稳态时停止注入交流信号,让电能质量得以改善;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实现了大负载接入情况下的系统稳定,能够在无通信条件下自适应完成电流均分和改善电能质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下垂控制 并联均流 交流信号注入 虚拟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电感的多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均流控制 被引量:29
19
作者 苏冰 王玉斌 +2 位作者 王璠 郭政 董羽翔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336-4349,共14页
为了解决多相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中单磁心耦合电感结构不对称、成本高和设计比较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绕组耦合电感的多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该文以四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为例,采用四个双绕组耦合电感代... 为了解决多相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中单磁心耦合电感结构不对称、成本高和设计比较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绕组耦合电感的多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该文以四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为例,采用四个双绕组耦合电感代替单磁心耦合电感,详细研究所提变换器的稳态和暂态性能。同时,变换器运行时由于相电路参数差异可能引起相间不均流问题,使得重载相过载发热,进而影响到整个变换器的运行可靠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相电流解耦的均流控制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和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拓扑和均流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耦合电感 稳态和暂态性能 均流控制策略 相电流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HVDC系统的低压限流单元 被引量:3
20
作者 屠卿瑞 曹建东 +2 位作者 张弛 侯天怡 张哲任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74-1581,共8页
为解决MMC-HVDC直流电压控制站侧交流系统故障时直流电压失控的问题,通过加入低压限流单元对MMC的有功功率控制器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控制器可根据直流电压的变化和预先设计的电流限幅曲线,自动调节有功功率控制站的内环有功电流指令值... 为解决MMC-HVDC直流电压控制站侧交流系统故障时直流电压失控的问题,通过加入低压限流单元对MMC的有功功率控制器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控制器可根据直流电压的变化和预先设计的电流限幅曲线,自动调节有功功率控制站的内环有功电流指令值,以保证直流电压控制站侧交流系统故障时直流电压的稳定。仿真结果显示,在使用低压限流单元后,直流电压控制站侧交流系统故障时,直流电压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均在5%以内,直流系统可以保持连续运行,不会因直流电压异常而闭锁。证明所设计的低压限流单元可以在直流电压控制站交流侧故障情况下,保持MMC-HVDC系统直流电压的稳定,保证换流器不闭锁,并在故障清除后迅速恢复原有的有功功率,有效增强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交流系统故障 直流电压控制 低压限流单元 直流过电压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