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and the Ratio of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and Exothermic Denitration Decomposition Peak Temperature of M(NTO)_n 被引量:2
1
作者 HURong-zu SONGJj-rong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17,共2页
A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between the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and the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divided by the exothermic denitration decomposition peak absolute temper... A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between the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and the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divided by the exothermic denitration decomposition peak absolute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β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作用 放热分解峰温 标准形成焓 焓形成比率 DSC NTO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of organic peroxides by means of novel local and global descriptors
2
作者 DAI Yi-min NIU Lan-li +2 位作者 ZOU Jia-qi LIU Dan-yang LIU 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535-1544,共10页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evaluate fire hazard of organic peroxide. A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model was proposed for estimating the thermal d...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evaluate fire hazard of organic peroxide. A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model was proposed for estimat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of organic peroxides. The entire set of 38 organic peroxides was at random divided into a training set for model development and a prediction set for external model validation. The novel local molecular descriptors of AT1, AT2, AT3, AT4, AT5, AT6 and global molecular descriptor of ATC have been proposed in order to character organic peroxides’ molecular structures. An accurate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QSPR) equation is developed for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of organic peroxides.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SPR model was obtained using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 method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standard deviation (S), leave-one-out valida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CV) values of 0.9795, 6.5676 ℃ and 0.9328,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absolute relative deviation (AARD) is only 3.86% for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Model test by internal 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 and external validation and molecular descriptor interpretation were discussed. Comparison with literatur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novel local and global descriptors were useful molecular descriptors for predict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of organic perox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peroxid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validation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i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y Associated with Walnut(Juglans sigillata Dode) Leaf Decomposition
3
作者 Ma Hong-ye Pan Xue-jun +1 位作者 Zhang Wen-e Liu Mao-qi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6年第4期26-39,共14页
Plant residue appli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maintain soil productivity.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walnut leaf can be returned to soil or not and get the conditions of efficient decomposition, the effect of wa... Plant residue appli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maintain soil productivity.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walnut leaf can be returned to soil or not and get the conditions of efficient decomposition, the effect of walnut (Juglans sigillata Dode) leaf decomposition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different temperatures, durations and leaf-soil ratios) upon soil chemicals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soil, adding walnut leaf to soil could decrease soil pH, increase EC, nutrient contents, microbial quantity and enzyme activities. Total nitrogen,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organic matter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decomposition duration, temperature and leaf-soil ratio. Enzyme activities changed with different decomposition conditions, but the highest activitie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catalase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lower temperature (15℃),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10 : 100) and the shortest duration (0 day). Walnut leaves decomposition for 20 or 30 days at 15℃ and with 10 : 100 ratio significantly promoted bacteria, fungi and the total microbial quantity. Walnut leaves can be returned to soil because their decomposition could improve relevant indicators of soil fertility, decomposition conditions as shorter durations (20 days), lower temperature ( 15 ℃) an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leaves ( 10 : 100) were the more effective decomposition conditions for walnut le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nut leaf temperature leaf-soil ratio decomposition duration soil fert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HMX热分解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芳 贾方硕 +3 位作者 陈瑶 李天浩 郭国琦 董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本文采用ReaxFF-lg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奥克托金(HMX)在六种不同温度下的初始反应热分解过程,验证了ReaxFF-lg势函数对HMX体系的适用性,计算了不同温度下HMX体系势能、总物种演化趋势、初始反应产物以及指前因子和活化能.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ReaxFF-lg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奥克托金(HMX)在六种不同温度下的初始反应热分解过程,验证了ReaxFF-lg势函数对HMX体系的适用性,计算了不同温度下HMX体系势能、总物种演化趋势、初始反应产物以及指前因子和活化能.结果表明,HMX热分解过程主要有三种初始分解机理:N-NO_(2)键的断裂,HONO的解离和主环上C-N键的断裂,计算得到的初始分解阶段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ln(A),与实验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X 反应分子动力学(RMD) ReaxFF-lg 热分解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牛粪快速发酵腐解菌剂应用技术研究
5
作者 陈玥 宫亮 +3 位作者 刘子琪 黄一文 叶鑫 何志刚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5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解决东北地区低温条件下畜禽养殖粪污发酵难的问题。[方法]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低温有机物料腐熟剂,在冬季对牛粪进行生物堆肥发酵,通过测定腐熟度指标,明确低温腐熟剂效果。[结果]冬季(11—12月)平均气温-6℃条件下,通过添加低温... [目的]解决东北地区低温条件下畜禽养殖粪污发酵难的问题。[方法]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低温有机物料腐熟剂,在冬季对牛粪进行生物堆肥发酵,通过测定腐熟度指标,明确低温腐熟剂效果。[结果]冬季(11—12月)平均气温-6℃条件下,通过添加低温牛粪腐解菌,生物堆肥平均温度达到49.3℃,比对照提高1.1倍,养分(氮、磷、钾)含量比对照提高4.80%~8.99%,木质纤维素含量比对照降低7.10%~38.41%。[结论]采用低温有机物料腐熟剂在冬季对牛粪进行生物堆肥发酵,能有效提升堆肥温度,为东北地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凉区 低温发酵 牛粪 腐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豺优化变分模态分解与时间卷积网络的过热汽温特性建模
6
作者 金秀章 赵术善 +2 位作者 畅晗 赵大勇 仲轩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59-4767,I0019,共10页
针对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增大且调峰频繁导致过热汽温的大惯性、大时延和高度非线性等特征愈加明显,火电机组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效果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金豺算法(golden jackal opti... 针对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增大且调峰频繁导致过热汽温的大惯性、大时延和高度非线性等特征愈加明显,火电机组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效果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金豺算法(golden jackal optimization,GJO)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与GJO优化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的过热汽温系统特性模型。使用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将机理分析得到的13个过热汽温特征变量进行排序并去除冗余变量;对筛选后的7个特征变量使用GJO-VMD算法进行分解,选择相关性较大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进行重构作为最终模型输入;最后,使用GJO-TCN建立过热汽温特性模型,并使用某660 MW燃煤电厂历史运行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JO-VMD与GJO-TCN的过热汽温特性模型相较于TC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GJO-LSTM,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汽温 金豺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时间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和蔗糖添加量对模拟高放废液煅烧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贺诚 张华 +3 位作者 李争 孙惠琳 张克乾 李扬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I0003,共11页
在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工艺中,高放废液在回转煅烧炉内蒸发、脱硝、煅烧成金属氧化物后掉落到冷坩埚内和基础玻璃珠一起熔融成玻璃固化体。冷坩埚对煅烧物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硝酸盐分解率等性能有一定的接收要求。本工作研究了蔗糖... 在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工艺中,高放废液在回转煅烧炉内蒸发、脱硝、煅烧成金属氧化物后掉落到冷坩埚内和基础玻璃珠一起熔融成玻璃固化体。冷坩埚对煅烧物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硝酸盐分解率等性能有一定的接收要求。本工作研究了蔗糖和煅烧温度对煅烧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蔗糖添加过多会导致煅烧物平均粒径和堆积密度变小,夹带现象加剧;蔗糖添加过少会使煅烧物中硝酸盐的分解率略低;在现有的煅烧温度下,蔗糖添加量为10~30 g/L适宜。当蔗糖添加量为20 g/L时,降低煅烧温度会增加煅烧物的堆积密度,减少煅烧过程中的夹带,但也会导致含水率增加,硝酸盐分解不完全。从煅烧物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粒径、夹带、硝酸盐分解等性能综合考虑,推荐的回转煅烧炉煅烧段3区工艺温度为750~800℃,蔗糖添加量为10~30 g/L。本研究优化了煅烧工艺条件,为推动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推向工程化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降低煅烧温度能节约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废液 分解 回转煅烧 蔗糖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征正交分解和克里金代理模型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度场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宇 寇家俊 +2 位作者 张重远 杜振斌 刘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15-2225,共11页
为了快速获得各种工况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温度分布与热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与克里金代理模型(KSM)相结合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基于POD降阶方法对变压器温度场的离散方程组进行降阶,得到降阶模态系数矩阵;其次... 为了快速获得各种工况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温度分布与热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与克里金代理模型(KSM)相结合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基于POD降阶方法对变压器温度场的离散方程组进行降阶,得到降阶模态系数矩阵;其次,根据不同变压器工况对绕组温度场的影响程度选取重要工况参数,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形成工况参数矩阵即样本空间;然后,基于KSM方法构建样本空间与对应模态系数的代理模型,跳过对全阶模型的复杂非线性计算,以绕组工况为输入得到模态系数,结合模态高效重构温度场;最后,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及与现有方法相比的优越性,分别用该方法与现有方法对110 kV油浸式变压器绕组八分区仿真模型与绕组温升实验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算例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对于相关测试工况的计算偏差更低,计算精度更高,且计算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充分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该文所提变压器稳态温度场计算方法可为变压器数字化运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温度场 本征正交分解 克里金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在高温高压水空化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博 胡鸿飞 王海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7,共12页
针对高温高压流动工况下,空化状态判断困难、传统分析方法难以有效提取压力脉动信号中的有效信息的问题,以孔板为对象,开展了高温高压水的空化实验,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AVMD)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中心频率法... 针对高温高压流动工况下,空化状态判断困难、传统分析方法难以有效提取压力脉动信号中的有效信息的问题,以孔板为对象,开展了高温高压水的空化实验,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AVMD)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中心频率法、遗传算法、功率谱熵和相对能量等技术,自适应地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中的超参数并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成分,提高了空化特征的提取精度。结果表明:AVMD算法能够精确捕捉到高温高压水流经孔板时空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识别空化起始点、转捩点以及空化强度的变化;当高温高压水流经孔板后,压力脉动的无量纲频率在0.04~0.35、压力脉动的无量纲幅值在0.014~0.067时,空化现象开始出现;随着空化强度增加,管内压力脉动幅值和频率整体呈增大趋势;空化起始转捩点及空化严重转捩点与入口压力和工质入口过冷度密切相关。AVMD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空化特性分析的精度,尤其是在复杂流动条件下的空化预测,为压水堆核电站冷却剂系统和高压蒸汽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水 空化特性 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 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的果胶酶/低温氧漂一步法前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子英 王平 +1 位作者 王强 余圆圆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6,39,共6页
为降低棉针织物传统练漂温度和pH,减少化学品用量,将果胶酶精练和低温氧漂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棉针织物果胶酶/低温氧漂一步法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在耐高温碱性果胶酶KPL 5 g/L、H_(2)O_(2)15 g/L、pH为9、处理温度为70℃、处理时间... 为降低棉针织物传统练漂温度和pH,减少化学品用量,将果胶酶精练和低温氧漂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棉针织物果胶酶/低温氧漂一步法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在耐高温碱性果胶酶KPL 5 g/L、H_(2)O_(2)15 g/L、pH为9、处理温度为70℃、处理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不同氧漂低温活化剂处理效果如下:四乙酰乙二胺(TAED)质量浓度为5 g/L时,织物白度为78.06%,强力保留率93.69%,毛效14.6 cm/30 min,质量损失率2.43%;铜系催化剂(CCu1)质量浓度为0.2 g/L时,织物白度为77.31%,强力保留率95.72%,毛效17.7 cm/30 min,质量损失率3.53%;铜系催化剂(CCu2)质量浓度为0.8 g/L时,织物白度为77.27%,强力保留率91.66%,毛效16.8 cm/30 min,质量损失率4.64%。前处理后织物的润湿时间均小于1 s,且棉籽壳去除干净。探究了不同果胶酶/活化剂/H_(2)O_(2)体系的漂白机理,结果表明:TAED和CCu1、CCu2均能明显提高漂白体系的双氧水分解率,且CCu1和CCu2明显促进双氧水生成羟基自由基(·OH)及超氧自由基(·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低温氧漂 双氧水分解率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水稻秸秆生物炭制备和表征及其对Cd^(2+)吸附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晋飞 张翔 +2 位作者 朱勇勇 高志红 陈晓远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4-571,共8页
为探究不同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在制炭过程中对水稻秸秆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水溶液中镉离子的吸附性能影响。本研究以10℃·min^(-1)的速率,在热解温度300、500、700℃和热解时间1、2、3 h下采用马弗炉制备生物炭,对生物炭的产率... 为探究不同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在制炭过程中对水稻秸秆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水溶液中镉离子的吸附性能影响。本研究以10℃·min^(-1)的速率,在热解温度300、500、700℃和热解时间1、2、3 h下采用马弗炉制备生物炭,对生物炭的产率、灰分、pH值、元素组成、比表面积、表面官能团、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对生物炭产率,灰分含量、pH、元素组成、表面形貌和官能团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灰分含量、pH值、碳元素含量、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逐渐增加,丰富了生物炭的表面结构和芳香化程度,但会降低产率和官能团的数目。热解时间只有在低温300℃下,随着热解时间的延长,炭化更完全,影响其理化性质和吸附性能。综合考虑,比起热解时间,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理化性质影响更大,从产率、耗能与对Cd^(2+)吸附性能考虑,热解温度500℃、热解时间1 h制备的水稻秸秆炭更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温度 热解时间 水稻秸秆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硝基⁃3⁃酮⁃7⁃硝亚胺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的合成和性能
12
作者 张佩炜 杨海君 +2 位作者 江天宇 陈诗罗 刘天林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6-814,共9页
四氮杂双环分子以其高密度和爆轰性能受到含能分子合成人员的广泛关注。为拓展四氮杂双环分子的骨架类型和探究不同骨架间的内在关系,本研究以硝基胍、乙二醛和尿素为原料,采用两步环化反应构建出四氮杂双环骨架,再进行硝化的方法,获得... 四氮杂双环分子以其高密度和爆轰性能受到含能分子合成人员的广泛关注。为拓展四氮杂双环分子的骨架类型和探究不同骨架间的内在关系,本研究以硝基胍、乙二醛和尿素为原料,采用两步环化反应构建出四氮杂双环骨架,再进行硝化的方法,获得了2⁃硝基⁃3⁃酮⁃7⁃硝亚胺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4),该化合物是一种同时兼具甘脲与甘胍结构的新型四氮杂双环分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认,获得骨架化合物晶体3·0.5H_(2)O和目标化合物晶体4。其中目标化合物晶体4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密度达到1.881 g·cm^(-3)(150 K),晶胞参数为a=6.5172(3)Å,b=9.4087(4)Å,c=13.6334(5)Å,α=γ=90°,β=102.542(2)°。对化合物4进行TG⁃DSC同步热分析测试,使用原子化法和EXPLO5软件计算其生成焓和爆轰性能,BAM方法测试其机械感度,结果显示化合物4热分解温度达到243℃,理论爆速爆压分别为8538 m·s^(-1),30.17 GPa,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分别为10 J,120 N,具有良好的爆轰性能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四氮杂双环 密度 热分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DNN降阶模型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稳态温升快速计算方法
13
作者 赵庆贤 刘云鹏 +3 位作者 刘刚 傅榕韵 邹莹 武卫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23-2436,I0033,共15页
为解决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稳态温升计算耗时久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POD-DNN降阶模型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绕组稳态温升全阶模型构建快照矩阵,并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获得物理系统的模态及模态... 为解决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稳态温升计算耗时久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POD-DNN降阶模型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绕组稳态温升全阶模型构建快照矩阵,并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获得物理系统的模态及模态系数。然后,建立工况参数与模态系数间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代理模型,解决POD方法中非线性项求解效率低和控制方程依赖强的局限,同时设计网络正则化策略,避免小样本下模型过拟合。最后,将DNN代理模型预测的模态系数与对应的POD模态线性加权,重构绕组温度场。经验证,POD-DNN求解的绕组温升结果与Fluent仿真和试验测量高度一致,计算效率相较于全阶模型和Fluent仿真分别提升了247478倍和23056倍,该算法能够为变压器的在线监测、运行维护和绝缘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正交分解 深度神经网络 绕组稳态温升 快速计算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SCB11-800/10型干式变压器温度场降阶模型及其过负荷绝缘热安全评估
14
作者 龚嘉豪 唐文虎 +2 位作者 蓝海娟 张泽懿 许雄文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8,共13页
在变压器负荷越限运行评估研究领域,现有的方法难以针对连续变化负荷提供快速且精确的安全运行策略。为此,面向变压器允许过负载时间和寿命损失的精确评估问题,提出一种电力变压器非稳态温度场模型降阶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法和物理场... 在变压器负荷越限运行评估研究领域,现有的方法难以针对连续变化负荷提供快速且精确的安全运行策略。为此,面向变压器允许过负载时间和寿命损失的精确评估问题,提出一种电力变压器非稳态温度场模型降阶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法和物理场仿真技术建立变压器热模型,并采用基于傅立叶数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POD)方法对上述模型进行降阶处理,进而提出一种非稳态导热方程的降阶与数值外推新方法;其次,通过傅立叶数选取传热过程的关键特征数据作为POD的快照集,以确保POD降阶模型能够有效捕捉传热特征的关键信息;然后,通过比较降阶模型和有限元法全阶模型的计算结果,验证降阶模型的准确性;最后,运用该模型快速预测不同负荷下的过负荷运行时间及绝缘寿命损失,并与全阶模型的计算耗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绝缘温度即将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全阶模型的计算耗时较长,而采用降阶模型后,计算时间大幅缩短,计算效率提高了28倍。这为变压器的温升快速计算及其过负荷绝缘热安全的实时计算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变压器温度场 本征正交分解 模型降阶 傅立叶数 允许过负荷时间 寿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本征正交分解的干式变压器温度场降阶建模方法
15
作者 张泽懿 蓝海娟 唐文虎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7,共12页
本征正交分解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因其计算物理场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被应用于建立变压器温度场的降阶模型中。现有的POD降阶模型不能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变压器瞬态温度场,为此,提出一种可适应变压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温... 本征正交分解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因其计算物理场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被应用于建立变压器温度场的降阶模型中。现有的POD降阶模型不能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变压器瞬态温度场,为此,提出一种可适应变压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降阶建模方法,建立基于双重本征正交分解(double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DPOD)的变压器温度场降阶模型。首先,在额定工况下建立基于POD的干式变压器温度降阶模型;其次,在变负载和变入口风速的情况下计算该降阶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分别建立在负载变化和入口风速变化情况下基于DPOD的干式变压器降阶模型,验证降阶模型在这些状况下的准确性,并与POD降阶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DPOD降阶模型能够在变压器运行状况发生变化时保持温度场计算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变压器 温度场 降阶方法 双重本征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流-热场耦合仿真与EEMD-LSTM网络的油浸式变压器热点温度快速预测方法
16
作者 杨子坚 司马文霞 +3 位作者 杨鸣 黎文浩 袁涛 孙魄韬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0-1232,共13页
快速准确地预测变压器热点温度是实现变压器状态检测、故障预测以及动态增容的重要前提,其关键是实现变压器热点温度动态预测以及提高热点温度预测模型的抗噪性能。该文通过流-热场耦合仿真计算,获取不同环境温度和负载变化工况的热点... 快速准确地预测变压器热点温度是实现变压器状态检测、故障预测以及动态增容的重要前提,其关键是实现变压器热点温度动态预测以及提高热点温度预测模型的抗噪性能。该文通过流-热场耦合仿真计算,获取不同环境温度和负载变化工况的热点温度训练样本,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构建深度学习模型,从而实现热点温度动态预测。采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降低输入数据中的噪声干扰,提高深度学习模型抗噪性能。以20 MVA/110 kV油浸式变压器为对象进行分析,并搭建变压器热点温升试验平台进行模型有效性验证,EEMD-LSTM网络预测的热点温度相比试验结果的平均误差仅有1.35℃,引入幅值为5℃的随机噪声后,最大误差仅增大0.47℃。结果表明:基于EEMD-LSTM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实现变压器热点温度动态预测,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对变压器负荷能力动态评估与动态增容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温度 流-热场耦合仿真 长短期记忆网络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油浸式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活性氧分解技术处理村镇生活垃圾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杨瑞 梁志强 +3 位作者 吴智仁 王彦林 王晓 刘志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7-1033,共7页
村镇生活垃圾产量持续增加,处理形势严峻。为评估低温活性氧(AOS)分解技术对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对生活垃圾进行取样、成分分析及含水率和热值的测定,确定其处理前特性;对AOS技术处理后产生的炉渣进行热灼减率、微观形态、晶相组成... 村镇生活垃圾产量持续增加,处理形势严峻。为评估低温活性氧(AOS)分解技术对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对生活垃圾进行取样、成分分析及含水率和热值的测定,确定其处理前特性;对AOS技术处理后产生的炉渣进行热灼减率、微观形态、晶相组成、重金属含量和浸出特性的分析,并检测了排放烟气中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垃圾以厨余、橡塑、纸类为主,含水率为45.3%,热值为1.79 MJ/kg。经AOS技术处理后,炉渣的产生率为13.41%,热灼减率为16.51%,高于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限值。炉渣微观形态结构复杂,呈片状与粒状颗粒的黏结团聚体,其晶相组成主要为CaCO_(3)和SiO_(2),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渣相似。在重金属含量方面,除Hg、Pb外,炉渣中其他重金属含量均高于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风险筛选值,但所有检测的重金属浸出毒性均低于GB 16889—2024《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限值,可直接填埋。烟气中颗粒物、CO、SO_(2)、NO_(x)等主要污染物浓度符合GB 18485—2014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AOS) 村镇生活垃圾 低温分解 应用研究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6热重分析方法的优化
18
作者 冯广丽 郭子健 +1 位作者 赵勋 钞占府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141,共7页
尼龙66(PA66)因其优异的耐磨性、高强度以及低收缩率等特性在众多行业中获得了广泛认可。随着PA66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张,市场上涌现了众多品牌,因此,评估PA66的质量稳定性变得愈发重要。在众多评估PA66质量稳定性的方法中,热重分析法是其... 尼龙66(PA66)因其优异的耐磨性、高强度以及低收缩率等特性在众多行业中获得了广泛认可。随着PA66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张,市场上涌现了众多品牌,因此,评估PA66的质量稳定性变得愈发重要。在众多评估PA66质量稳定性的方法中,热重分析法是其中一种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为了精确评估PA66不同批次间的质量稳定性,并在热重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判定不同批次PA66质量稳定性的测试方法,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对试样质量、氮气吹扫速率及升温速率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和分析PA66的降解温度及热重曲线发现:试样质量、氮气吹扫速率及升温速率均会导致热降解温度的滞后现象。优化后的检测条件为试样质量5~6 mg、氮气吹扫速率为50 mL/min,升温速率为10℃/min。优化后的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均小于1.00,且热重分析曲线具有高重复性,可作为不同批次PA66质量稳定性的判定依据。此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不同规格及批次PA66质量稳定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6 热重分析 质量稳定性 起始分解速率温度 最大分解速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分解的平面温度场重建方法
19
作者 贺雪冰 李文军 +1 位作者 刘宇秋 王潇楠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2-1010,共9页
温度场测量过程中存在测量点不足及测量数据缺失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张量分解的平面温度场重建方法,用平面有限个测量点的动态温度测量数据重建平面的温度场。首先,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一种平面温度场进行仿真,获得平面的... 温度场测量过程中存在测量点不足及测量数据缺失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张量分解的平面温度场重建方法,用平面有限个测量点的动态温度测量数据重建平面的温度场。首先,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一种平面温度场进行仿真,获得平面的温度分布。其次,在平面上设置虚拟测量点,并设置采样时间,得到张量形式表示的平面温度场。然后,设置了4种数据缺失率,分别为60%、70%、80%和90%,继续用张量形式表示存在数据缺失的温度场。最后,通过张量分解对4种数据缺失的温度场进行重建。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张量分解的平面温度场重建方法能够重建温度场,在缺失率为90%时,重建误差不大于3.82%。以一种铝合金板为实验对象,搭建了平面温度场实验系统,布置了12个实际测量点,用热电偶测量和记录铝合金板受热升温到稳态时的测量点温度。利用实验数据集,采用张量分解方法对温度场进行重建。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有限测点情形下,基于张量分解的动态平面温度场重建方法能够重建被测平面的温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分解 平面温度场 温度场重建 动态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σ相析出及其对性能影响
20
作者 张学刚 郭旭超 +4 位作者 焦帅杰 王猛 陈燕 孙婷婷 胡鹏亮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2,共8页
低温工况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结构要求焊接接头具有高韧性,对所研制焊条施焊后,焊缝金属低温冲击韧性出现急剧降低的现象,针对此问题,通过选用组织相似焊条对焊缝金属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焊后焊缝金属中较高的Mo含量造... 低温工况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结构要求焊接接头具有高韧性,对所研制焊条施焊后,焊缝金属低温冲击韧性出现急剧降低的现象,针对此问题,通过选用组织相似焊条对焊缝金属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焊后焊缝金属中较高的Mo含量造成枝晶间部分δ-铁素体冷却过程中发生共析分解:δ→γ′+σ,枝晶间形成δ-铁素体、σ相以及γ′相混合组织,导致在低温冲击载荷作用下,冲击断面表现出完全脆性断裂.σ相的大量析出使枝晶间在变形过程中成为优先开裂的部位,缩短了裂纹扩展路径,降低基体塑性变形能力,最终导致−196℃平均吸收能量仅为6.33 J,相较低Mo焊缝金属的−196℃冲击性能降低超85%.少量δ-铁素体并没有降低焊缝金属的低温韧性,而σ相的析出会使焊缝韧性严重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低温韧性 微观组织 共析分解 Σ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