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强化氨分解制氢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钟帆 竺新波 +1 位作者 邬晨 洪瑜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5,50,共5页
分析了不同放电形式的等离子体在氨分解领域的研究现状,着重讨论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反应器结构参数和运行工况对氨分解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等离子体协同各类催化后对氨分解过程的影响规律和强化机制,指出通过催化剂的载体、金属活... 分析了不同放电形式的等离子体在氨分解领域的研究现状,着重讨论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反应器结构参数和运行工况对氨分解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等离子体协同各类催化后对氨分解过程的影响规律和强化机制,指出通过催化剂的载体、金属活性组分等的调控优化可有效强化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效应,进而提升氨分解效果并降低反应能耗。在此基础上,指出改进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和开发低温下高效的廉价过渡金属催化剂是基于等离子体的氨分解制氢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分解制氢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强化氨分解制氢实验装置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何哲科 竺新波 +4 位作者 沈国金 洪瑜 杨鑫 陈耿 吴叶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71,共8页
氨是未来船舶的无碳燃料之一,但其高燃点、低火焰扩散速率等特性会严重影响氨燃料发动机的点火及燃烧特性,通常需要加入氢等高活性引燃燃料进行混合燃烧。为此,该文设计了基于催化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交叉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平台... 氨是未来船舶的无碳燃料之一,但其高燃点、低火焰扩散速率等特性会严重影响氨燃料发动机的点火及燃烧特性,通常需要加入氢等高活性引燃燃料进行混合燃烧。为此,该文设计了基于催化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交叉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平台以氨标准气体为反应物,可开展不同工况下氨分解制氢的教学与探索性实验。同时,该平台涵盖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物理化学、等离子体科学等基础学科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使其了解船舶柴油机节能减碳前沿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氨分解 制氢 船舶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弧压反馈的叶片微束等离子焊接修复弧长跟踪控制
3
作者 母嘉恒 戴士杰 +1 位作者 李世博 肖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在损伤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微束等离子增材修复过程中,多层堆焊后熔覆层面不平整导致凸起形貌产生,使得待修复表面与熔覆层上表面一致性差。提出一种基于弧压反馈的弧长跟踪控制方法,提高弧长稳定性,以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电弧电压信号间... 在损伤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微束等离子增材修复过程中,多层堆焊后熔覆层面不平整导致凸起形貌产生,使得待修复表面与熔覆层上表面一致性差。提出一种基于弧压反馈的弧长跟踪控制方法,提高弧长稳定性,以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电弧电压信号间接表征电弧弧长,并提出变分模态分解与中位值平均滤波融合算法以去除噪声信号。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变论域模糊PID与PID并联的控制器,调节焊枪的高度以实现弧压稳定,并进行仿真优化。最后搭建弧压采集与弧长控制平台,进行弧压信号去噪实验和表面凸起试片焊接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显著提高弧长稳定性,且凸起表面与熔覆层上表面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微束等离子焊接 变分模态分解 变论域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常压分解苯、二甲苯 被引量:31
4
作者 蒋洁敏 侯健 +1 位作者 郑光云 侯惠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1-534,共4页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来分解常压下流动态气体中的苯、二甲苯废气.通过改变极间电压、气体浓度、外加气体,研究苯、二甲苯的降解.在7200~8000V极间电压下,浓度为6000mg/m3、流量为1000mL/min的含苯空气,苯的降解率达90%,主要分解产物为...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来分解常压下流动态气体中的苯、二甲苯废气.通过改变极间电压、气体浓度、外加气体,研究苯、二甲苯的降解.在7200~8000V极间电压下,浓度为6000mg/m3、流量为1000mL/min的含苯空气,苯的降解率达90%,主要分解产物为CO2、CO和H2O;浓度为700mg/m3、流量为1000mL/min的含二甲苯空气,二甲苯的降解率高达100%,产物也主要为CO、CO2和H2O.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流动态的气体效果优于处理静态气体,用该方法可以去除大气中的苯和二甲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 二甲苯 废气监测 污染物 大气污染 常压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化物在等离子体中的分解与转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强 顾璠 +2 位作者 余刚 李彦鹏 徐益谦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12-514,共3页
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燃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目前最有吸引力和发展前途的方法,它是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产生的微放电通道提供给电子、离子的能量,激发、分解和电离分子和原子,使燃烧污染物分子在特定的条件下得以分解和... 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燃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目前最有吸引力和发展前途的方法,它是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产生的微放电通道提供给电子、离子的能量,激发、分解和电离分子和原子,使燃烧污染物分子在特定的条件下得以分解和转化。本文结合催化原理,研究了NOx在Al2O3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和转化,得到了脱除率达到95%以上的效果,并探讨了基于Al2O3催化剂条件下的催化转化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等离子体 分解 转化 NOx 非平衡态 燃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耦合降解甲苯的研究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20
6
作者 竹涛 万艳东 +6 位作者 李坚 徐东耀 舒新前 何绪文 梁文俊 金毓 方岩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167,共7页
目前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的等离子体联合处理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在等离子体联合技术降解VOCs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臭氧、NOx及其他卤化物等二次污染物,且对VOCs降解反应过程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及相应的动力... 目前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的等离子体联合处理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在等离子体联合技术降解VOCs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臭氧、NOx及其他卤化物等二次污染物,且对VOCs降解反应过程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及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为了实现低能耗去除污染物,并使反应具有选择性,本研究采用了自制的复合型催化剂,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催化耦合技术对常压下流动态含甲苯的空气进行处理。从降解率、臭氧消解效果、反应器输入能量密度及能量利用率等角度,对降解性能进行评价;在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红外光谱仪对降解反应产物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等离子体-催化耦合降解甲苯废气的机理及反应过程。结果表明,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甲苯降解率(接近99%),增加了能量效率(是等离子体单独作用的2.3倍以上),有效地降低了反应副产物及臭氧的产量,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甲苯 催化剂 反应产物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联合光催化技术降解甲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晶欣 李坚 +3 位作者 梁文俊 郑锋 金毓峑 张欣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73,共5页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联合光催化技术降解甲苯,从电压、电源频率、甲苯气体流量、初始浓度和Mn2+掺杂量等方面考察其对甲苯降解率的影响,并对比γ-Al2O3、TiO2/-γAl2O3和Mn1.0/TiO2/-γAl2O3(Mn2+摩尔分数为1.0%)3种填料的甲苯降解能量利...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联合光催化技术降解甲苯,从电压、电源频率、甲苯气体流量、初始浓度和Mn2+掺杂量等方面考察其对甲苯降解率的影响,并对比γ-Al2O3、TiO2/-γAl2O3和Mn1.0/TiO2/-γAl2O3(Mn2+摩尔分数为1.0%)3种填料的甲苯降解能量利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电压和频率条件下,3种填料的甲苯降解率依次为Mn1.0/TiO2/γ-Al2O3>TiO2/-γAl2O3>γ-Al2O3,Mn1.0/TiO2/-γAl2O3填料的甲苯降解率最高可达98.77%;对于甲苯气体流量和初始浓度的增加,低温等离子体联合光催化技术具有很好的缓冲能力,当气体流量由1.5 L/min提高到3.0 L/min时,Mn1.0/TiO2/γ-Al2O3填料的甲苯降解率仅下降0.97百分点;Mn2+存在最佳掺杂量,Mn1.0/TiO2/-γAl2O3的甲苯降解率优于Mn0.5/TiO2/-γAl2O3(Mn2+摩尔分数为0.5%)和Mn1.5/TiO2/-γAl2O3(Mn2+摩尔分数为1.5%);在能量效率方面,Mn1.0/TiO2/-γAl2O3填料比γ-Al2O3、TiO2/-γAl2O3填料分别提高了99.7%和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光催化 Mn2+掺杂 甲苯 降解率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热平衡等离子体过程苯的降解 被引量:6
8
作者 吴祖良 高翔 +3 位作者 李济吾 孙培德 骆仲泱 岑可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075-2080,共6页
非热平衡等离子体技术是目前最重要的气态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之一,应用一种新型的非热平衡等离子体技术——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技术对苯的降解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得到了以下的研究结果:自由基簇射技术对苯具有良好的... 非热平衡等离子体技术是目前最重要的气态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之一,应用一种新型的非热平衡等离子体技术——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技术对苯的降解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得到了以下的研究结果:自由基簇射技术对苯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苯的降解产物主要是CO2,也有少量CO产生。能量密度和电极气湿度的增加能够提高CO2/COx的比率和苯的降解程度,在能量密度为21W.h.m-3和电极气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CO2/COx的比率可达84.6%,COx的生成率达到78.5%。自由基簇射苯的降解过程主要涉及电子碰撞反应、自由基反应和离子重组反应,其中自由基反应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平衡等离子体 自由基簇射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在氢气助解下的脱氢偶联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栋梁 白宇新 +3 位作者 王真 毕先钧 洪品杰 戴树珊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22,共5页
运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 ,研究了甲烷在氢气助解下的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在该偶联反应中 ,氢气是一种气体催化剂 ,它的加入有助于甲烷的脱氢偶联转化制备C2 烃。在相同的条件下 ,甲烷的转化率和乙炔的选择性都随着微波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 运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 ,研究了甲烷在氢气助解下的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在该偶联反应中 ,氢气是一种气体催化剂 ,它的加入有助于甲烷的脱氢偶联转化制备C2 烃。在相同的条件下 ,甲烷的转化率和乙炔的选择性都随着微波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大 ,乙烷的选择性则降低。在最佳条件下 ,甲烷的转化率达到 77.5 % ,乙炔的选择性达到 74.1%。对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密度和电子能量进行了诊断 ,根据实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氢气 助解 微波等离子体 脱氢偶联 乙烯 乙炔 天然气 化学反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等离子体协同作用光催化剂催化降解苯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华 白书培 +3 位作者 韩素玲 李静 王保伟 史喜成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7-401,共5页
采用非平衡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剂相结合,对苯的降解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以不同吸附能力的玻璃球和γ-Al2O3为载体对苯降解率、碳平衡、CO2选择性、NOx及O3生成量的影响;研究了以γ-Al2O3为载体时,水蒸气含量对苯的降解率、碳平衡、CO2... 采用非平衡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剂相结合,对苯的降解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以不同吸附能力的玻璃球和γ-Al2O3为载体对苯降解率、碳平衡、CO2选择性、NOx及O3生成量的影响;研究了以γ-Al2O3为载体时,水蒸气含量对苯的降解率、碳平衡、CO2选择性、NOx及O3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具有吸附性的γ-Al2O3为载体可提高苯的降解率;当能量密度为618J/L时,苯的降解率可达98%;同时可降低O3的生成量,但NOx生成量增加;以γ-Al2O3为载体时,随水蒸气含量的增加,苯的降解率降低,特别是在低能量密度时,水蒸气对苯降解率的影响更为显著,但水蒸气的加入可抑制O3的生成,同时可提高碳平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等离子体 光催化剂 降解 水蒸气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技术降解甲苯气体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竹涛 李坚 +2 位作者 梁文俊 豆宝娟 金毓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20-924,共5页
以自制的纳米钛酸钡基介电材料为催化剂,以电工陶瓷拉西环为载体,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常压下流动态含甲苯的空气进行处理,研究了电场强度、空塔气速、甲苯初始浓度及不同填料情况下甲苯的降解及臭氧产生情况,初步探讨... 以自制的纳米钛酸钡基介电材料为催化剂,以电工陶瓷拉西环为载体,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常压下流动态含甲苯的空气进行处理,研究了电场强度、空塔气速、甲苯初始浓度及不同填料情况下甲苯的降解及臭氧产生情况,初步探讨了等离子体联合技术降解甲苯的机制,并进行了产物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甲苯降解率随电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随空塔气速和甲苯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反应器内填料变化,甲苯降解率表现为催化剂填料>普通填料>无填料,其降解率最高可达95%。当电场强度>13.0kV/cm时,臭氧浓度因受到过量的高能电子攻击而发生分解,表现为臭氧浓度随电场强度的继续增加而降低,故最佳电场强度为13.0kV/cm。当9.0kV/cm<电场强度<13.0kV/cm,臭氧产量表现为催化剂填料>普通填料>无填料,纳米钛酸钡基介电材料大大增强了臭氧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甲苯 臭氧 降解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分解氨气制氢 被引量:7
12
作者 颜士鑫 李晓东 +2 位作者 钟犁 余量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研究了在常温常压下利用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分解氨气制取氢气的效果,分析了供给电压、进气流量、进气(氨气)体积分数等参数对氨气转化率、放电功率、氢气生成速率和制氢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滑动弧放电突破了热力学平衡的限制,在常... 研究了在常温常压下利用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分解氨气制取氢气的效果,分析了供给电压、进气流量、进气(氨气)体积分数等参数对氨气转化率、放电功率、氢气生成速率和制氢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滑动弧放电突破了热力学平衡的限制,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能够有效促进氨气分解制取氢气;增大供给电压,可以提高氨气转化率,制氢能耗也随之下降;增加进气流量,氨气转化率随之下降,但氨气绝对转化量却增加;进气流量一定时,随着进气(氨气)体积分数的增加,放电功率基本不变,但氨气转化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弧 等离子 氨气分解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放电等离子体分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庚振新 石岩 +4 位作者 钟建英 林莘 苏镇西 张友鹏 徐建源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4,共7页
SF_6放电分解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电弧能量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文中考虑电弧能量对等离子体温度的作用,对Saha(电离)方程和Guldberg-Wagge(解离)方程进行修正,建立SF_6放电分解数学模型,对SF_6气体分解物组分及含量进行计算,... SF_6放电分解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电弧能量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文中考虑电弧能量对等离子体温度的作用,对Saha(电离)方程和Guldberg-Wagge(解离)方程进行修正,建立SF_6放电分解数学模型,对SF_6气体分解物组分及含量进行计算,得到各粒子组分及含量随温度变化的动态过程;计算了0.6 MPa下等离子体内部各组分粒子数密度;计算了压强0.1~0.6 MPa、温度300~41 300 K条件下等离子体内部电子数密度;搭建了光谱实验平台,实验获得了压强为0.1~0.4 MPa下电子密度等微观参量,对理论计算结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SF_6气体在电子温度小于1 000 K时开始逐渐分解,不同温度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尽相同;电子数密度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 放电等离子体 气体分解物 光谱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放电等离子体治理有害气体 被引量:21
14
作者 周黎明 马虹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6-18,26,共4页
重点分析了常温常压下非平衡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的条件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能.综合评述了放电技术治理烟气中有害气体SO_2、NO_X、CO_2的机理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 燃料 燃烧 烟气 脱硫 脱硝 非平衡放电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模型化合物脱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帅 胡笑颖 +3 位作者 董长青 赵莹 王孝强 赵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形成的焦油不仅降低了生物质能的利用率,增加了系统的维护费用,而且严重影响了气化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如何高效脱除气化过程中的焦油成为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生物质焦油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因此选择具有代表焦...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形成的焦油不仅降低了生物质能的利用率,增加了系统的维护费用,而且严重影响了气化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如何高效脱除气化过程中的焦油成为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生物质焦油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因此选择具有代表焦油组成特征的模型化合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典型的焦油模型化合物的热解机理出发,从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综述了焦油模型化合物的脱除路径;以过渡金属催化剂为代表,概述其催化裂解焦油的反应机理;介绍了催化分解法中最新开发的催化剂以及等离子体法处理焦油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自的特点;最后对未来高效脱除焦油技术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焦油 模化物 催化分解法 等离子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滑动弧氩等离子体裂解甲烷制氢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浩 朱凤森 +3 位作者 李晓东 吴昂键 薄拯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200,共9页
采用切向气流和磁场协同驱动的旋转滑动弧氩等离子体,先通过光谱分析法计算了其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了解其物理特性,将其应用于甲烷裂解制氢,研究了进气流量和CH_4/Ar比对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滑动弧系统电子温度为1.0-2.0 e V,... 采用切向气流和磁场协同驱动的旋转滑动弧氩等离子体,先通过光谱分析法计算了其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了解其物理特性,将其应用于甲烷裂解制氢,研究了进气流量和CH_4/Ar比对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滑动弧系统电子温度为1.0-2.0 e V,电子密度高达1015cm^(-3),是介于热与低温等离子体之间的一种等离子体形式,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可以在达到较高反应效率的同时,保持较大的处理量;在CH_4裂解制氢实验中,CH_4转化率可达22.1%-70.2%,并随进气流量和CH_4/Ar比的增大均逐渐降低;H_2选择性为21.2%-61.2%,并随进气流量的增大先基本不变后有所增大,随CH_4/Ar比的增大逐渐降低;与应用于甲烷裂解的不同形式的低温等离子体对比(如微波、射频、介质阻挡放电等)可以发现,旋转滑动弧在获得较高甲烷转化率、较高H_2选择性和较低制氢能耗的同时,还可以保持较大的处理量,即进气流量可达6-20 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滑动弧 等离子体 光谱分析 甲烷裂解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筒式脉冲电晕反应器降解三氯乙烯废气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立维 陈金媛 松田仁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9-694,共6页
采用线-筒式电晕反应器对三氯乙烯在氮气中和有氧气存在情况下的降解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氯乙烯在氮气中的降解效果要好于在氮气和氧气混合中的降解效果。三氯乙烯在氮气中的主要气相降解产物是HCl和Cl2;在氮气和氧气的... 采用线-筒式电晕反应器对三氯乙烯在氮气中和有氧气存在情况下的降解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氯乙烯在氮气中的降解效果要好于在氮气和氧气混合中的降解效果。三氯乙烯在氮气中的主要气相降解产物是HCl和Cl2;在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中的主要降解产物是COCl2、CO2和C2HCl3O(DCAC)。为了去除三氯乙烯分解过程中生成的有害产物,在反应器内壁上涂覆一层Ca(OH)2吸收剂。实验发现采用电晕结合现场化学吸收能有效地去除COCl2等有害产物的产生,同时三氯乙烯的去除率大大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固体吸收剂的情况。当反应器的输入能量为20W时,对浓度为1090mg·m-3的三氯乙烯在10%O2和90%N2的混合气中的分解率从62%提高到了99.5%。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通过气-固吸收反应参加了三氯乙烯的分解过程,从而提高了三氯乙烯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等离子体 电晕反应器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三氯乙烯 分解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硼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红霞 马新荣 +1 位作者 李冰 孙德忠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3-277,共5页
采用HF-HNO3-H3PO4-HClO4密封溶样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法(ICP-AES/MS)测定农作物、膳食和粪便中的硼。所拟定的方法在测硼的同时,还可测定Cr、Cu、Li、V、Co、Zn、Sr、Cd、Ba、K、Na、Fe、Mn、Zn元素,可以为农作物和饮... 采用HF-HNO3-H3PO4-HClO4密封溶样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法(ICP-AES/MS)测定农作物、膳食和粪便中的硼。所拟定的方法在测硼的同时,还可测定Cr、Cu、Li、V、Co、Zn、Sr、Cd、Ba、K、Na、Fe、Mn、Zn元素,可以为农作物和饮食中痕量元素研究提供参考。ICP-AES测定硼的方法检出限(3σ)为0.0063μg/mL,测定限(10σ,DF=100)为2.10μg/g;ICP-MS测定硼方法检出限(3σ)为0.0228ng/mL,测定限(10σ,DF=1000)为0.092μg/g。方法经植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602~07605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接近,样品10次测定的RSD<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 膳食 测定值 饮食 RSD MS 处理 光谱 可测 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协同净化NO的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萌 杜丹丰 郭秀荣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6-521,共6页
为了提高汽车车载净化反应器的净化效率,将光催化与等离子体技术相结合,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2种技术协同作用下机动车排放NO的净化效果.试验以单因素变量法为基础,得到了协同作用下净化NO效果与各个影响因素(电压、湿度、温度)之间的... 为了提高汽车车载净化反应器的净化效率,将光催化与等离子体技术相结合,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2种技术协同作用下机动车排放NO的净化效果.试验以单因素变量法为基础,得到了协同作用下净化NO效果与各个影响因素(电压、湿度、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电压从6k V升高到40 k V时,在使用等离子体与光催化材料(Ti O2)协同作用下,NO净化效率会达到56.25%左右;同时,在一定的湿度环境(相对湿度〉25%)会降低等离子体-Ti O2协同净化NO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较高的水分子的吸附,导致了光催化材料(Ti O2)可利用的电子空穴对的减少;在试验温度为30-200℃时,等离子体-Ti O2协同净化NO效率最高达到了80.00%,整个净化过程中电子轰击和电子附着较少依赖于温度,而Ti O2光催化剂的化学吸附却对温度有较大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催化 TIO2 NO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压力酸溶-盐酸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多元素 被引量:65
20
作者 张保科 温宏利 +2 位作者 王蕾 马生凤 巩爱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7-744,共8页
高温、高压封闭压力酸溶可有效分解岩石、土壤、沉积物等地质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测定,大部分元素可得到满意的回收率;但Zr、Hf、REEs、Rb、Th、U等元素用硝酸复溶困难,测定结果不准确。本文对传统的封闭压力... 高温、高压封闭压力酸溶可有效分解岩石、土壤、沉积物等地质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测定,大部分元素可得到满意的回收率;但Zr、Hf、REEs、Rb、Th、U等元素用硝酸复溶困难,测定结果不准确。本文对传统的封闭压力酸溶方法进行改进,用盐酸复溶提取代替硝酸复溶提取,ICP-MS法测定岩石、土壤、沉积物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Li、Be、Cr、Mn、Co、Ni、Cu、Zn、Ga、Rb、Sr、Mo、Cd、In、Cs、Ba、Ti、Zr、Nb、Sn、Sb、W、Hf、Ta、Tl、Pb、Bi、Th、U以及稀土元素(REEs)等46个元素。将原方法中的称样量25 mg加大至100 mg,溶样时间由12 h延长至48 h,有效地解决了取样代表性及HNO3复溶提取时Rb、Sr、REEs等元素测定结果偏低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除元素As和V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中存在Cl的干扰不能准确测定之外,其他44个元素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改进后的方法测定下限为0.01~0.85μg/g,精密度(RSD,n=10)为0.73%~13.1%,准确度小于<10%。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各种不同种类地质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酸溶-盐酸提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多元素测定 地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