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FDM的DF中继链路能效最优资源分配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黄高勇 方旭明 +1 位作者 黄博 陈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9-506,共8页
针对DF模式的OFDM中继链路,将能效最大化资源分配问题转化为在用户最小速率需求和系统总发射功率受约束条的件下,子载波配对和功率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联合最优资源分配策略,并证明速率和功率约束条件下中继链路全局能... 针对DF模式的OFDM中继链路,将能效最大化资源分配问题转化为在用户最小速率需求和系统总发射功率受约束条的件下,子载波配对和功率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联合最优资源分配策略,并证明速率和功率约束条件下中继链路全局能效最优解的唯一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子载波配对策略相比,当中继节点位于源和目的节点连线中点位置,Rmin=1.5 Mbit/s时,排序子载波配对策略的链路可达速率和系统能效分别提高了2.3%和3.1%;与传统的等功率分配、速率最大化和功率最小化注水算法相比,本文方案能够在保证用户最小速率需求和系统功率约束的同时,自适应分配资源以实现系统能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 资源分配 正交频分复用 解码转发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协作系统中基于中断概率的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8
2
作者 宋婧 葛建华 李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共7页
针对译码转发(DF)协作通信系统中源和中继采用平均功率分配,导致系统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断概率分析的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以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为目标,根据用户上行信道和用户间信道的平均信噪比,推导出该模型的系... 针对译码转发(DF)协作通信系统中源和中继采用平均功率分配,导致系统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断概率分析的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以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为目标,根据用户上行信道和用户间信道的平均信噪比,推导出该模型的系统平均中断概率上下限表达式,并通过黄金分割法迭代出使系统平均中断概率降低的功率分配因子.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该功率分配方案比平均功率分配(EPA)方案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df中继 黄金分割法 中断概率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协作中继网络基于买者/卖者博弈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柯峰 冯穗力 +1 位作者 胡洁 庄宏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20-1925,共6页
该文针对采用解码-转发(DF)协议的协作中继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买者-卖者博弈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策略,通过将用户建模为买者,可以以最大效用为标准选择最优中继和确定最佳的购买功率;将中继建模为卖者,可通过先市场后利润的功率价格... 该文针对采用解码-转发(DF)协议的协作中继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买者-卖者博弈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策略,通过将用户建模为买者,可以以最大效用为标准选择最优中继和确定最佳的购买功率;将中继建模为卖者,可通过先市场后利润的功率价格调整策略获得最大的利润。分析了两者博弈达到平衡的条件并进行了仿真,结果验证了纳什均衡点的存在并表明,该策略计算量少,收敛速度快,实用性强,在兼顾用户和中继节点的利益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的传输速率,扩大基站的覆盖范围,提高功率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解码-转发 中继选择 功率分配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R-RIS和中继集成系统的下行NOMA覆盖增强技术
4
作者 陈思宇 申滨 元文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6,共8页
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与中继技术相结合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增强型无线通信技术。为实现下行覆盖增强,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时反射和透射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ly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 Re... 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与中继技术相结合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增强型无线通信技术。为实现下行覆盖增强,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时反射和透射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ly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TAR-RIS)与解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F)中继协同工作的下行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双用户系统。在Nakagami-m信道假设下,通过联合优化基站和中继处的NOMA功率分配以及STAR-RIS的能量分裂系数,实现最大化该系统中两个用户的可实现速率之和。在满足功率约束和理想连续干扰消除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中继系统流量平衡的双层迭代算法,通过内层迭代功率分配和外层迭代能量分裂系数来得到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该集成系统覆盖性能在系统功率同为1 W的情况下要优于纯中继系统,且优势随STAR-RIS元件数量增多而变大;当STAR-RIS元件个数小于200或发射信噪比小于80 dB时,该系统相较于纯STAR-RIS系统亦可获得0.5~2 b/s/Hz的系统和速率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RIS 非正交多址(NOMA) 解码转发中继 集成系统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DF方式下自适应中继协作方式的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2
5
作者 杜伟华 刘紫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699-4702,共4页
放大转发(Amplify Forward,AF)和译码转发(Decode Forward,DF)是中继协作通信技术中两种基本的中继协作方式。在研究两跳中继协作通信技术中AF和DF中继协作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基于门限的自适应中继协作方式,利用RN的位置信息提出了改进... 放大转发(Amplify Forward,AF)和译码转发(Decode Forward,DF)是中继协作通信技术中两种基本的中继协作方式。在研究两跳中继协作通信技术中AF和DF中继协作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基于门限的自适应中继协作方式,利用RN的位置信息提出了改进的自适应中继协作方式,并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其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自适应中继协作方式具有较好的协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转发 译码转发 自适应中继 位置信息 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中继策略的联合天线选择和中继选择优化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袁静珍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4-189,共6页
中继选择和天线选择算法在中继网络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优化作用。这两种优化算法可以在多中继节点和多根天线中分别选择最完美的中继节点和发送天线来提升网络的容量值。研究了一个基于解码转发(DF)中继策略的多输入多输出下行中继... 中继选择和天线选择算法在中继网络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优化作用。这两种优化算法可以在多中继节点和多根天线中分别选择最完美的中继节点和发送天线来提升网络的容量值。研究了一个基于解码转发(DF)中继策略的多输入多输出下行中继网络,并且假设所有的信道都服从Nakagami-m衰落。联合中继选择和天线选择算法分析了系统性能,推导出了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并给出了高信噪干扰比条件下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算法可以获得较小的中断概率,并且在提高系统性能方面具有很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网络 df中继 中继选择 天线选择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效的解码转发中继OFDM链路自适应功率分配方案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煜 方旭明 赵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5-290,共6页
在能效问题中,设备本身的电路功耗已成为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故将中继引入无线网络之后势必会带来更严重的电路功耗。该文基于解码转发(DF)中继OFDM频率选择性链路,结合电路所耗功率,提出一种最优能效功率分配方法,求得DF中继链路能效上界... 在能效问题中,设备本身的电路功耗已成为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故将中继引入无线网络之后势必会带来更严重的电路功耗。该文基于解码转发(DF)中继OFDM频率选择性链路,结合电路所耗功率,提出一种最优能效功率分配方法,求得DF中继链路能效上界,同时分析了速率和功率限制对能效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基于能效的功率分配算法可求出最大化能效的最优功率解,并能在保证较高速率的同时获得最好的系统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能效 解码转发(df)中继 功率分配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码前传半双工中继信道下协作LDPC码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紫强 欧阳缮 肖海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10-2615,共6页
为逼近解码前传半双工中继信道容量,该文提出一种协作LDPC编码结构及度分布优化方法。与双层删除LDPC码不同,该结构将中继校验比特视为协作LDPC码的一部分,目的端利用从信源和中继接收的消息进行联合译码获得信源信息。为了分析协作LDP... 为逼近解码前传半双工中继信道容量,该文提出一种协作LDPC编码结构及度分布优化方法。与双层删除LDPC码不同,该结构将中继校验比特视为协作LDPC码的一部分,目的端利用从信源和中继接收的消息进行联合译码获得信源信息。为了分析协作LDPC码性能,拓展传统外信息转移(EXIT)图,推导了基于消息错误概率的双层EXIT图噪声门限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作LDPC码度分布优化方法,采用差分进化算法搜索了一组具有最大噪声门限的协作LDPC码。实验仿真证明,与双层删除LDPC码相比,协作LDPC码的性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码 中继信道 外信息转移图 解码前传 密度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码转发中继传输系统能量效率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洁 陈瑞 +1 位作者 郭丽红 芮雄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70,共8页
针对延时约束下的解码转发单、双向中继系统,分析2种系统的能量效率,并将传输时间和发射功率联合优化,实现能量效率的最大化。通过信道容量及信噪比表达式将发射功率表示为传输时间的函数,将联合优化问题转化为2个决策变量的优化问题。... 针对延时约束下的解码转发单、双向中继系统,分析2种系统的能量效率,并将传输时间和发射功率联合优化,实现能量效率的最大化。通过信道容量及信噪比表达式将发射功率表示为传输时间的函数,将联合优化问题转化为2个决策变量的优化问题。根据多元函数极值理论和梯度下降算法寻找最佳传输时间最小化能量消耗,给出能量消耗最小化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解码转发双向中继传输方式适合于上下行速率不对称的应用场合,而解码转发单向中继转发方式则适合于终端带有移动性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中继 双向中继 解码转发 能量效率 功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码转发协同通信网络自适应中继选择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康虹 冯文江 +1 位作者 贾年龙 孟器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为了优化译码转发协同通信网络的性能,提出一种自适应中继选择算法(ARS),并对系统中断概率和平均协同中继数进行分析。该算法在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直接传输失败时,目的节点对译码集中的中继节点按信道质量进行降序排列,依次选择序列中... 为了优化译码转发协同通信网络的性能,提出一种自适应中继选择算法(ARS),并对系统中断概率和平均协同中继数进行分析。该算法在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直接传输失败时,目的节点对译码集中的中继节点按信道质量进行降序排列,依次选择序列中的中继节点参与协同,直到目的节点的瞬时接收信噪比不低于预置信噪比门限。仿真结果表明,ARS算法能够获得最优系统中断性能,有效减少平均协同中继数,从而提高带宽效率,降低系统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通信 译码转发 中继选择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解码转发多跳中继系统及最优功率分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洁 芮雄丽 曹雪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3期82-86,共5页
多跳信道的中断性能较差,且节点接收设备上的多跳分集信道较为复杂。为此,基于解码转发多跳信道和多跳分集信道,提出一种改进的解码转发多跳中继系统,解决上述2种信道性能和复杂度的矛盾。推导中断概率的计算公式,以最小化系统中断概率... 多跳信道的中断性能较差,且节点接收设备上的多跳分集信道较为复杂。为此,基于解码转发多跳信道和多跳分集信道,提出一种改进的解码转发多跳中继系统,解决上述2种信道性能和复杂度的矛盾。推导中断概率的计算公式,以最小化系统中断概率为目标,利用拉格朗日乘子优化各节点的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系统能获得比传统多跳中继系统更低的中断概率,最优功率分配方案下系统的中断性能优于均匀功率分配方案,并且性能优势随跳数增加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码转发 中继 多跳 中断概率 信噪比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通信的中继选择策略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永驰 李恩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9-72,共4页
在解码转发协议的基础上,研究了全选中继策略和机会中继选择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推导了瑞利衰落下的两种策略的中断概率精确闭式结果,给出了高信噪比时的中断概率近似表达式。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得出:在信噪比足够高或在中继-... 在解码转发协议的基础上,研究了全选中继策略和机会中继选择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推导了瑞利衰落下的两种策略的中断概率精确闭式结果,给出了高信噪比时的中断概率近似表达式。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得出:在信噪比足够高或在中继-目的信道性能优于源-中继的信道性能的情况下,这两种策略具有相同的中断概率性能;源-中继的信道性能比中继-目的节点的信道性能越好,全选中继策略的性能越优于机会中继选择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解码转发 瑞利衰落 中断概率 中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国兵 惠鏸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9-143,共5页
传统的最佳中继选择方法仅依赖于合法用户的信道条件,在存在窃听用户的环境中无法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与私密性。针对该问题,以最小化系统安全中断概率为目标,综合考虑合法用户与窃听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提出一种新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传统的最佳中继选择方法仅依赖于合法用户的信道条件,在存在窃听用户的环境中无法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与私密性。针对该问题,以最小化系统安全中断概率为目标,综合考虑合法用户与窃听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提出一种新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针对解码转发协作通信网络,给出系统总发射功率受限条件下的最佳功率分配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最佳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推导得到系统安全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闭式表达式的正确性,并表明与传统中继选择方法相比,提出的中继选择方法可显著降低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中继选择 功率分配 物理层安全 安全中断概率 解码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分布式协作感知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鲁华 陈忠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849-3851,3854,共4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的问题,讨论了分布式协作感知场景下最优的感知算法。介绍了经典的基于放大前传(AF)、解码前传(DF)和选择中继(SR)的分布式协作方案,包括模型、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协作感知算法,该算法... 针对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的问题,讨论了分布式协作感知场景下最优的感知算法。介绍了经典的基于放大前传(AF)、解码前传(DF)和选择中继(SR)的分布式协作方案,包括模型、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协作感知算法,该算法将原始统计量和信噪比发送给协作用户,减少信道噪声对最后决策结果的影响。运用似然比准则推导出了最优的加权系数,以及决策函数。对几种协作方案的中断概率进行理论推导,并用数值仿真的方法验证了算法在中断概率上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检测概率和中断概率上远优于其他分布式协作方案,但该方法需要协作用户间无损耗的传输,这也给实际的应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分布式检测 频谱感知 放大前传 解码前传 选择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价格的协作OFDM系统资源联合分配方案
15
作者 郭超平 韩鹍 +2 位作者 李勇朝 李晓艳 张海林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42-1247,共6页
为延长能量受限的使用解码转发协议的OFDM系统的寿命,利用能量价格构建了系统模型,提出了一个实用的资源联合分配方案。该方案有两个算法:算法1采用图论方法为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每个子载波对计算最优功率和总能量代价,算法2按照贪婪算... 为延长能量受限的使用解码转发协议的OFDM系统的寿命,利用能量价格构建了系统模型,提出了一个实用的资源联合分配方案。该方案有两个算法:算法1采用图论方法为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每个子载波对计算最优功率和总能量代价,算法2按照贪婪算法的思想进行子载波配对和模式选择;另外算法2从中继节点的所有子载波中找出总能量代价最小的子载波,接着从与这个子载波对应的中继模式和直传模式中选择总能量代价较小的模式作为源节点信号的传输模式。仿真分析表明,与典型资源分配方案相比,该方案不仅能够均衡节点之间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的寿命,还能发送更多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OFDM 解码转发(df) 子载波配对 功率分配 中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协同中继系统性能研究以及分组长度性能影响分析
16
作者 刘少阳 习勇 +2 位作者 李颖 魏急波 ALISTER Burr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139,共8页
针对AF(amplify-and-forward)和DF(decode-and-forward)2种转发模式,分析了分组协同中继通信系统在高信噪比下的误帧率性能,并研究了帧长对误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以误帧率为准则,AF和DF模式都取得了相同的分集增益,但是编码增益不一样... 针对AF(amplify-and-forward)和DF(decode-and-forward)2种转发模式,分析了分组协同中继通信系统在高信噪比下的误帧率性能,并研究了帧长对误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以误帧率为准则,AF和DF模式都取得了相同的分集增益,但是编码增益不一样,并且编码增益与帧长有关。与现有的研究结论不一样,考虑到实际的分组长度,DF总是能够获得较AF更好的性能,帧越短DF的优势越明显;当帧长足够大时AF能够获得和DF相近的性能。还研究了最优的中继位置,对于AF系统,最优的中继位置总是位于源和目的节点中点处;而对于DF系统,当帧长增大时最优的中继位置将从靠近源处逐渐移至中点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中继 误帧率 AF 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译码转发中继系统中的安全极化编码方法
17
作者 白慧卿 金梁 +1 位作者 黄开枝 易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12-2118,共7页
该文针对中继节点依概率辅助译码转发的通信场景,提出一种中继辅助的安全极化编码方法,保证私密信息可靠传输的同时,达到提高安全传输速率的目的。首先,发送端分别进行两层极化编码——中继概率转发行为构成的虚拟二进制删除信道下的极... 该文针对中继节点依概率辅助译码转发的通信场景,提出一种中继辅助的安全极化编码方法,保证私密信息可靠传输的同时,达到提高安全传输速率的目的。首先,发送端分别进行两层极化编码——中继概率转发行为构成的虚拟二进制删除信道下的极化编码和实际传输信道下的极化编码,并将私密信息分别隐藏在两层码字中,分时隙广播出去。然后,中继依概率译码后提取出合法用户无法直接接收的固定信息再次进行安全极化编码并转发。最后,接收端利用收到的中继转发码字和发端码字依次分层进行译码。理论和仿真分析证明,所提方法下合法用户能够可靠接收私密信息,而窃听者无法获取任何私密信息信息量;安全传输速率随着码长和中继转发概率的增加而增大,且高于一般的安全极化编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编码 物理层安全 中继 概率译码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符号估值的估计转发无线中继模式
18
作者 王朝炜 李立华 +2 位作者 吴彤 宋磊 高向川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2-487,共6页
在研究已有的放大转发(AF)和解码转发(DF)这两种中继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估计转发(EF)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对软符号和相应噪声功率估值的新型EF无线中继模式,并设计了基于联立求解方程组来实现这种中继模式的简化算法。分析了这种E... 在研究已有的放大转发(AF)和解码转发(DF)这两种中继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估计转发(EF)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对软符号和相应噪声功率估值的新型EF无线中继模式,并设计了基于联立求解方程组来实现这种中继模式的简化算法。分析了这种EF模式相比于已有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在仿真实验中分别设定了两种协作场景,对上述3种转发模式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软符号的EF机制在误比特率和误帧率性能方面都优于传统的AF模式和DF模式,获得了较为显著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技术 放大转发(AF) 解码转发(df) 估计转发(EF) 协作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编码的感知无线网多中继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蔚 喻莉 +1 位作者 朱光喜 李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9-873,共5页
多中继感知协作通信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中,利用时空分集提升网络吞吐量的热门研究方向。该文首次提出了感知无线网中分布式译码转发后的中继冗余问题,并在理论与仿真上证明了现有传输协议不仅不足以支持多中继感知通信,而且由于其衍生... 多中继感知协作通信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中,利用时空分集提升网络吞吐量的热门研究方向。该文首次提出了感知无线网中分布式译码转发后的中继冗余问题,并在理论与仿真上证明了现有传输协议不仅不足以支持多中继感知通信,而且由于其衍生了大量冗余而降低了网络吞吐量。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在缓存队列中结合随机网络编码的中继机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中继冗余,使得多中继感知的吞吐量接近理想上界,减少缓存空间的占用,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机制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感知中继传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感知中继 译码转发 随机网络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蜂窝网络的D2D通信传输模式选择方案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玉玺 刘娅璇 +3 位作者 徐嘉懿 张楠 倪艺洋 朱洪波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1-1070,共10页
D2D技术作为5G通信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优势之一为利用D2D用户间的短距离通信来提高端到端的传输速率。而当D2D用户间距离较大时,由于用户发射功率有限,这一特性不再凸显。本文考虑利用中继技术增强D2D链路的性能。在传统D2D通信模型的基... D2D技术作为5G通信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优势之一为利用D2D用户间的短距离通信来提高端到端的传输速率。而当D2D用户间距离较大时,由于用户发射功率有限,这一特性不再凸显。本文考虑利用中继技术增强D2D链路的性能。在传统D2D通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和译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F)两种中继辅助下的D2D通信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模式间选择方案。特别地,该模式选择方案以闭式解的形式表述,且仅包含基本数学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模式选择方案后,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系统始终选择性能最优的通信模式进行端到端的通信,系统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D通信 放大转发中继 译码转发中继 可达速率 模式选择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