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2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瑞雪 王兆波 刘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实践表明,依托教科产融合基地,大大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赛教融合助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挖掘实践教学所在企业或所在地的思政资源,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落在实处。建立了基于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金属材料工程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价值诉求、逻辑遵循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德全 曹渡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57,共8页
西部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职普融通,职普融通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的关键在教材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承载了更多的价值诉求,加快职普融通教材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是西部... 西部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职普融通,职普融通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的关键在教材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承载了更多的价值诉求,加快职普融通教材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是西部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更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程,要遵循“区域适配”的社会逻辑、“多元一体”的文化逻辑,以及“知行合一”的教育逻辑,进而以教材为载体打破职普分离的壁垒,精准满足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未来,西部地区职普融通教材建设要以“素质提升”为目标,以“理实共融”为重点,以“区域特色”为资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持久的教育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 职普融通 职业教育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成型专业塑性力学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3
作者 李洪洋 李红 +1 位作者 许兴燕 刘颖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塑性力学是一门专注于探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的物理现象及其相关力学特性的科学,对于深入理解并预测材料在各种工程应用环境中的表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工程技术的日新月异,当前的教学方法在培... 塑性力学是一门专注于探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的物理现象及其相关力学特性的科学,对于深入理解并预测材料在各种工程应用环境中的表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工程技术的日新月异,当前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应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上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这使得塑性力学的教学改革变得愈发迫切。文中致力于通过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及完善评价体系等多维度策略,探讨提升塑性力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并着重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型 塑性力学 人才培养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蚀刻对CFRTP/AL复材层间结合性能影响的综合实验
4
作者 戴明华 徐铭 +3 位作者 刘新 张红哲 薛冰 于欣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6,共8页
提出基于激光精密加工改善CFRTP/AL复材层间结合性能的方法,并将其引入本科实验教学,设计了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基于单因素分析法,探究了激光蚀刻工艺参数对微织构形貌的影响;设计单搭接正交实验,研究了激光功率、激光速度和光斑间距... 提出基于激光精密加工改善CFRTP/AL复材层间结合性能的方法,并将其引入本科实验教学,设计了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基于单因素分析法,探究了激光蚀刻工艺参数对微织构形貌的影响;设计单搭接正交实验,研究了激光功率、激光速度和光斑间距对CFRTP/AL复材层间结合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组合,分析了结合界面的失效形貌和失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蚀刻可以有效提高CFRTP/AL复材的层间结合性能。由科研转化的该综合实验不仅可以扩宽学生的认知视野,锻炼创新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其科研思维、探索精神和基本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复合材料 层间结合性能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InP量子点材料的制备与制氢活性分析综合实验设计
5
作者 于姗 谢江川 +4 位作者 叶嘉乐 陈钇江 王芳 罗玉梅 周莹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19,共6页
该文设计了不同InP量子点的制备、材料表征和制氢活性分析光催化综合性实验,作为“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实验。首先通过热注入法设计合成了三类不同的量子点:单独的InP量子点、壳层修饰的InP/ZnS量子点及Ni掺杂ZnS的InP/ZnS(InP/Ni:ZnS)... 该文设计了不同InP量子点的制备、材料表征和制氢活性分析光催化综合性实验,作为“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实验。首先通过热注入法设计合成了三类不同的量子点:单独的InP量子点、壳层修饰的InP/ZnS量子点及Ni掺杂ZnS的InP/ZnS(InP/Ni:ZnS)量子点;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能量散射X射线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对其结构组成、元素分布、带隙大小等进行了分析;通过光催化制氢活性研究了ZnS壳层以及Ni掺杂对InP量子点材料催化活性的影响。学生可在整个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了解量子点光催化制氢的基本原理,掌握前沿热点材料量子点的制备,并加强对相关材料分析方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实验教学 量子点制备 光催化 材料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职校企“双元”教材开发与实践——以《动物生产技术》教材为例
6
作者 冯会利 王艳丰 +1 位作者 宋海丽 郭丽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52-60,共9页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提升农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传统农业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此,校企“双元”合作模式成为破解该难题的关键路径,而...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提升农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传统农业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此,校企“双元”合作模式成为破解该难题的关键路径,而新形态教材的开发则是该模式下的核心举措。以畜牧兽医类核心课程“动物生产技术”为例,深入探索基于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形态教材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农业高职教育改革提供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 校企“双元”合作 新形态教材 《动物生产技术》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课、赛、证”融通下高职食品类专业新形态教材开发实践研究——以《营养膳食配餐》课程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慧 陈碧雯 +1 位作者 韩双 汤春雪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教材被赋予独特职业性,与教师、教法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开发“岗、课、赛、证”融通下高职食品类专业新形态教材,符合“三教”改革要求。新形态教材的开发,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及成长需求,具有更强的适...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教材被赋予独特职业性,与教师、教法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开发“岗、课、赛、证”融通下高职食品类专业新形态教材,符合“三教”改革要求。新形态教材的开发,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及成长需求,具有更强的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符合当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形象具有显著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食品类专业教材存在的问题,结合岗位需求、课程体系、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提出新形态教材的开发原则和策略,以具体案例展示新形态教材的开发过程和应用效果,为高职食品类专业教材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能力 课程内容 竞赛项目 职业技能 高职 食品类专业 新形态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教材应用生态闭环:结构要素、内在机制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宏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1,共7页
数字教材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限制了其教学价值的充分发挥,并阻碍了其广泛推广。因此,建构一个包含教育方针与国家政策、出版规范与技术标准、应用服务与技术支持、教学实践与课程整合、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等要素的应用生态闭环显得... 数字教材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限制了其教学价值的充分发挥,并阻碍了其广泛推广。因此,建构一个包含教育方针与国家政策、出版规范与技术标准、应用服务与技术支持、教学实践与课程整合、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等要素的应用生态闭环显得尤为关键。在数字教材应用生态闭环系统中,激活并运行主体适应、循环迭代、协同合作与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优化出版与应用机制,促进协同合作与资源共享,完善评价体系与数据驱动,可以增强应用生态闭环的效能,推动闭环的持续优化,从而有效推动数字教材的推广应用,并充分释放其在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材 数字教材应用 生态闭环 循环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基于35部教材的分析研究
9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2 位作者 张凯 潘建芬 范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0,共12页
有近90年历史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材伴随着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无论是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效果,还是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看,《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均... 有近90年历史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材伴随着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无论是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效果,还是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看,《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均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为了指出问题及其原因,收集了迄今出版的以“体育教材教法”为名称的教材共35部,在与相关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和《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等术科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解构性的研究。研究发现,《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存在着由于课程目标和内容定位不清晰而导致的与其他教材内容重复、教材内容结构不稳定、教材篇幅差别大并趋向臃肿、教材内容偏离教学实际需要、教法分类不科学等缺陷和不足。基于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提出应将《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定位于“体育教材与教法的中观理论体系”的思路,并同时对“体育教材的中观理论体系”与“体育教法的中观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 学校体育发展 体育教材 体育教法 中观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综合实验优化设计
10
作者 董晶亮 陈霄雷 +4 位作者 刘强 周鹏 丁海滨 方焘 赵秀绍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4-231,共8页
传统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多为固定配比的水泥基材料验证性实验,未充分融入现代绿色低碳理念及科学设计方法。该教学实验提出以碱激发赤泥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材料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850℃、碱激发剂掺量16... 传统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多为固定配比的水泥基材料验证性实验,未充分融入现代绿色低碳理念及科学设计方法。该教学实验提出以碱激发赤泥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材料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850℃、碱激发剂掺量16%、赤泥掺量10%条件下,该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32.18%和42.21%。该材料及优化方法已在白鹭大桥伸缩缝修复工程中成功应用,工程成本降低了10.8%,修复材料力学性能提升了11.3%。该教学实验旨在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现场操作和数据分析训练,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推动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响应面法 实验教学 材料配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材观:新教材使用效能提升的重要支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铭凯 程姣姣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7,共8页
教师教材观是教师对教材的根本性认识、立场和理念的内生性生成与衍射式呈现,直接影响着实践场域的教材运作及其效能提升。促进与新课程标准相适配的新教材价值实现,要把教师教材观作为重要视点和关键保障。回顾已有教师教材观可知,其... 教师教材观是教师对教材的根本性认识、立场和理念的内生性生成与衍射式呈现,直接影响着实践场域的教材运作及其效能提升。促进与新课程标准相适配的新教材价值实现,要把教师教材观作为重要视点和关键保障。回顾已有教师教材观可知,其主要表征为基于“我者”立场、“他者”立场和“交互”立场三种核心价值意识,这是推进教师新教材观重塑的前提性认识。而教师是教材使用中最关键的主体,教师教材观贯穿教材使用的全过程且孕育着教材的实践品格,这正是教师教材观影响教材的使用效能的价值机理。由此来看,提升新教材使用效能特别需要教师审慎理解教材变革、科学推进教材实践、自觉展开教材反思,由此塑造与新教材相适配的教师教材观。具体而言,可以从唤起教师对新教材使用的使命感、强化教师新教材使用的适应性测度、展开常态化教材使用的增值性引领、激活数智技术对教材使用的潜能和谋求教材创新使用的广泛性共识五个方面,探寻认知觉醒、过程监测、行动跟进、技术赋能和协同支持的教师教材观更新路向,最终以恰切、适配、有效的教师教材观保障新教材使用效能的不断提升和价值的稳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新教材 教师教材观 教材使用效能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技术”关系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法改革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韦妙 汪雨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14,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法改革注入了新动能,也带来了颠覆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关系的新问题。从唐·伊德后现象学哲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职业院校教学情境后重塑了“人—技术”具身、解释、它...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法改革注入了新动能,也带来了颠覆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关系的新问题。从唐·伊德后现象学哲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职业院校教学情境后重塑了“人—技术”具身、解释、它异、背景四种关系的存在结构,极易产生认知离身遮蔽现实世界、诠释模糊干扰知识生成、主客倒置偏移教学主体、资源滞后阻碍技术退隐等负面影响。为抵御这些潜在风险,具身关系下,应把握人机协同与虚实共生的教学方法;解释关系下,应提高技术解读与数字素养的教学能力;它异关系下,应遵守以人为本与匠心培养的教学原则;背景关系下,应强化技术开发与道德物化的教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技关系 生成式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三教”改革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医防融合数字教材路径初探——以免疫系统为例
13
作者 宋潼潼 孙云鹏 陈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33-1336,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AI正在重塑教育领域新生态。在AI推进下,AI数字教材将进一步清晰地呈现知识脉络,构建数字教材的新范式和新形态。在大健康背景下,医防融合已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趋势。但目前医防融合资源欠缺,单一纸...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AI正在重塑教育领域新生态。在AI推进下,AI数字教材将进一步清晰地呈现知识脉络,构建数字教材的新范式和新形态。在大健康背景下,医防融合已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趋势。但目前医防融合资源欠缺,单一纸质教材亦无法实现医防融合知识体系的深度及广度,难以适应AI赋能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利用AI技术开发医防融合的拓展数字教材资源,实现资源贯通迫在眉睫。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与医防融合间存在紧密联系,本文旨在探讨利用AI技术开发数字教材资源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将医防融合理念贯穿于AI教材中,强化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以免疫系统为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整合医学知识、预防策略与AI技术进行开发与共享数字教材资源,为医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教材 免疫系统 医防融合 数字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标准视域下高质量中职物理教材建设
14
作者 陆明 王素霞 王楚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开启了新时代中职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依据对课程标准颁布的背景分析,指出了中职物理课程教学面临的新形势和教材建设的新要求,给出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物理国家规划教材的建设思路... 《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开启了新时代中职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依据对课程标准颁布的背景分析,指出了中职物理课程教学面临的新形势和教材建设的新要求,给出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物理国家规划教材的建设思路,剖析了高质量中职物理教材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学生主体地位、学业质量要求、教育数字化等五个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物理 课程标准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宠物类专业新形态教材建设——以《宠物营养与食品》为例
15
作者 万玲 郑关雨 +2 位作者 王欣 王艳立 陶妍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168-170,共3页
宠物类专业教材建设应紧密结合宠物行业发展趋势,实现教育与行业的有机结合。该文以宠物类专业《宠物营养与食品》教材为例,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路径,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且具有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 宠物类专业教材建设应紧密结合宠物行业发展趋势,实现教育与行业的有机结合。该文以宠物类专业《宠物营养与食品》教材为例,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路径,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且具有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宠物 教材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项目式教材体例研究——基于“技术的本质”的分析
16
作者 骆琳 张棉好 +1 位作者 董可雷 任金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2-27,共6页
教材体例作为教材的组织结构和编排方式,决定着教材的意义涌现效果。技术的本质是优化职业教育项目式教材体例的逻辑起点,应深入探究技术的本质,以技术的演化机制编排技术知识,进而重构教材内容促进技术知识组合进化。在技术逻辑下,项... 教材体例作为教材的组织结构和编排方式,决定着教材的意义涌现效果。技术的本质是优化职业教育项目式教材体例的逻辑起点,应深入探究技术的本质,以技术的演化机制编排技术知识,进而重构教材内容促进技术知识组合进化。在技术逻辑下,项目式教材的内容应与动态的产业技术协同耦合,教材结构应有助于学习者遍历工作过程,并且其中的项目或环节应动态组合与演化。为此,职业教育项目式教材体例发展应紧跟产业变化重组技术知识,使教材内容与产业技术协同进化;依据工作过程组织学习过程,实现多元主体共建共享项目式教材;树立新形态教材的观念,实现从有限“教材”到无限“学材”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项目式教材 教材体例 技术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R测试柱体水果电学特性实验平台设计与应用
17
作者 付函 刘桂成 +3 位作者 刘烽 余绍政 佘楠 徐兴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增强农业物料学课程的实践性和互动性,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基于LCR测试仪的柱体水果电学特性实验测试平台。采用平行电极板法,结合接触式无损测量技术,对柱体水果电学参数进行测试。核心组件包括直线滑轨模组、自制屏蔽箱、拉压力传感... 为了增强农业物料学课程的实践性和互动性,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基于LCR测试仪的柱体水果电学特性实验测试平台。采用平行电极板法,结合接触式无损测量技术,对柱体水果电学参数进行测试。核心组件包括直线滑轨模组、自制屏蔽箱、拉压力传感器、数字显示仪、电动机驱动器、控制器、铜制电极板及LCR测试仪。以青香蕉为测试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测试条件:1.00 V测试电压、3 N电极板间预紧力和75 mm×150 mm铜制电极板。以阻抗、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为响应指标,对比了损伤香蕉和未损伤香蕉的频率特性。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可识别损伤组和对照组在不同频率下的电学特性差异,尤其是在低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料学 电学特性 柱体水果 无损检测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赋能力学专业课教学创新与实践
18
作者 王小萌 张娟 +1 位作者 张佳烨 刘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0,共5页
为了培养满足新时代科技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人才,以力学专业课程“复合材料力学”为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和更新;采用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互动式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加强各种... 为了培养满足新时代科技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人才,以力学专业课程“复合材料力学”为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和更新;采用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互动式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展望复合材料力学与机器学习技术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方向。本教改和实践研究,为复合材料力学教学提出一种思路和方法,可供其他力学课程的改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力学 教学改革 机器学习 创新能力 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合理念在材料力学课程中的实施探索
19
作者 王勃 李毓 +3 位作者 王馨梧 景理琴 董芬 王月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关系是高等院校长期关注的问题,“科教融合”理念旨在引导两者形成“教学支撑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良性循环局面。通过在材料力学课程中实施“科教融合”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以铆钉剪切面应力分布和工字型梁截面切应... 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关系是高等院校长期关注的问题,“科教融合”理念旨在引导两者形成“教学支撑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良性循环局面。通过在材料力学课程中实施“科教融合”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以铆钉剪切面应力分布和工字型梁截面切应力分布规律等科研问题为核心,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引导全体学生分组参与科研问题的探索,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全部作业中挑选出两组较好的解答方案并经指导教师完善后,提出了“铆钉剪切过程是弯曲和剪切的组合变形,剪切面同时存在正应力和切应力”的学术观点,完善了工字型梁截面切应力分布规律的理论推导过程,最后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过程,88.4%的学生认同以科研问题带动教学理解的方式,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材料力学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教材建设的“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疆 王金龙 +2 位作者 赵飞 陈帅君 杨红澎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1-23,28,共4页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信息载体,而教材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蛋白质与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在农林高校课程设置中处于核心地位。做好思想政治元素融入“酶工程”教材的工作,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对实现...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信息载体,而教材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蛋白质与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在农林高校课程设置中处于核心地位。做好思想政治元素融入“酶工程”教材的工作,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对实现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农林高校专业课程“蛋白质与酶工程”教学中,发挥《酶工程》思政教材对教学活动的引领作用,专业知识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酶工程课程思政教材的质量控制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材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与酶工程 课程思政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