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s of scattering centers reconstruction from multiple SAR images based on radargrammetry 被引量:3
1
作者 钟金荣 文贡坚 +1 位作者 回丙伟 李德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776-1789,共14页
A method and procedure is presented to reconstruct three-dimensional(3D) positions of scattering centers from multipl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s. Firstly, two-dimensional(2D) attribute scattering centers of... A method and procedure is presented to reconstruct three-dimensional(3D) positions of scattering centers from multipl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s. Firstly, two-dimensional(2D) attribute scattering centers of targets are extracted from 2D SAR images. Secondly, similarity measure is developed based on 2D attributed scatter centers' location, type, and radargrammetry principle between multiple SAR images. By this similarity, we can associate 2D scatter centers and then obtain candidate 3D scattering centers. Thirdly, these candidate scattering centers are clustered in 3D space to reconstruct final 3D positions. Compared with presented methods,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 capability of describing distributed scattering center, reduces false and missing 3D scattering centers, and has fewer restrictionson modeling data. Finally, results of experiments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s three-dimensional scattering center position reconstruction radargram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点定位的脊柱冠状位Cobb角自动测量方法
2
作者 江鹏 唐渔 +2 位作者 何志琴 吴钦木 王力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7-134,共8页
脊柱侧弯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而Cobb角可以反映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针对人工测量存在耗时长、误差大及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存在Cobb角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点定位的冠状位Cobb角自动测量方法。首先,该... 脊柱侧弯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而Cobb角可以反映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针对人工测量存在耗时长、误差大及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存在Cobb角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点定位的冠状位Cobb角自动测量方法。首先,该方法使用基于中心加偏移的关键点定位网络学习椎骨顶点与中心点的偏移,进行椎骨顶点坐标回归;同时,使用相邻椎骨偏移进行监督训练,以充分利用椎骨位置信息并精确定位;最后,以迁移学习的方式在COCO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在本地以及开源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定位椎骨中心点和顶点,并且测量的3个节段的Cobb角与真实值之间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0°、2.5°、2.4°;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5、0.95,证明了所提方法在Cobb角自动测量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COBB角 关键点定位 中心点偏移 相邻椎骨偏移量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构卷积核改进模板匹配的红外十字靶标中心定位算法
3
作者 袁狄剑 许新科 +2 位作者 刘通 汪劲雯 杜昱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6,共8页
靶标中心定位是红外热成像仪标定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针对靶标形貌相对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构卷积核改进模板匹配的中心定位算法。首先算法通过构造具有靶标图像特征的归一化模板,在下采样与预处理的目标图像上移动模板进行匹配... 靶标中心定位是红外热成像仪标定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针对靶标形貌相对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构卷积核改进模板匹配的中心定位算法。首先算法通过构造具有靶标图像特征的归一化模板,在下采样与预处理的目标图像上移动模板进行匹配运算,得到粗定位结果。然后,根据粗定位中心对原图进行兴趣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精细匹配,并通过亚像素细分算法进一步校正。最终,确定准确的靶标中心位置。利用该算法对模拟的劣化环境下靶标图像进行检测,能有效避免模糊、背景复杂、目标不完整或者特征不明显的情况对定位的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准确地定位靶标中心,且运算速度快,与互相关(Cross-Correlation,CCORR)、归一化互相关(Normalized Cross-Correlation,NCC)等传统模板匹配和Hough变换相比有较大的提升,可以满足红外热成像仪自动标定过程中的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目标检测 中心定位 模板匹配 超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原理的支座变位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
4
作者 王良波 钟继卫 +2 位作者 许钊源 王亚飞 晏班夫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针对接触式支座变位监测方法存在测点布置复杂、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原理的支座变位识别方法。通过在支座顶板与底板安装逆反射靶标,可动态识别视频帧靶标中心位置并解算支座变位。依托佛山均安水道特大桥开展双向支... 针对接触式支座变位监测方法存在测点布置复杂、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原理的支座变位识别方法。通过在支座顶板与底板安装逆反射靶标,可动态识别视频帧靶标中心位置并解算支座变位。依托佛山均安水道特大桥开展双向支座监测,分析以视觉监测方法获得的支座转动倾角及滑移数据,并与磁致伸缩位移计的支座滑移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双向支座由于日温差产生的转动倾角及滑移情况;与磁致伸缩位移计的实测值平均相对偏差小于亚毫米,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方法通过单一图像采集终端即可实现支座转动倾角与面内滑移高精度动态监测,有助于提升支座服役风险评价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支座 机器视觉 逆反射靶标 图像识别 靶标中心定位 支座变位解算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特征深度学习下激光图像光斑中心定位
5
作者 吴文波 萧秋兰 李俊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39,共6页
激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介质散射而形成散斑现象会使光斑的形状和强度分布变得复杂,难以准确识别光斑中心,导致激光束照射到非目标区域,从而增加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的风险。为了提高激光图像光斑中心定位的准确性,提出梯度特征深度学习下... 激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介质散射而形成散斑现象会使光斑的形状和强度分布变得复杂,难以准确识别光斑中心,导致激光束照射到非目标区域,从而增加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的风险。为了提高激光图像光斑中心定位的准确性,提出梯度特征深度学习下激光图像光斑中心定位技术。通过SAE模型自动学习并提取激光图像中的层次化特征,捕获激光图像的复杂变化模式,并以各个特征像元的空间近邻信息为依据,完成激光图像的梯度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对组建的激光光斑强度分布函数展开激光图像光斑的分割,采用形态滤波筛选出激光图像在空间分布上的独特特征。通过网格划分,对网格可信度和中心坐标计算,同时展开网络中心坐标组合处理,由此完成激光图像光斑中心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定位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均在1.5像素以内,且定位结果的可信赖程度一直处于98%左右,说明所提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定位激光图像中的光斑中心,具有良好的激光图像光斑中心定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特征 深度学习 激光图像 光斑中心定位 SA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器噪声对光斑中心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及实验验证
6
作者 刘靖翰 赵梦阳 +3 位作者 杨润 高瑞弘 董鹏 罗子人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0-660,共11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需要利用激光捕获技术构建星间激光链路,光斑中心定位是激光捕获阶段的核心测量技术。以太极计划为例,光斑中心定位精度要求优于0.1 pixel,由于传输距离较长,探测器表面的接收激光强度仅为100 pW量级,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大... 空间引力波探测需要利用激光捕获技术构建星间激光链路,光斑中心定位是激光捕获阶段的核心测量技术。以太极计划为例,光斑中心定位精度要求优于0.1 pixel,由于传输距离较长,探测器表面的接收激光强度仅为100 pW量级,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大多数传统定位方法的精度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研究探测器噪声如何影响光斑中心定位精度至关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说明了激光捕获指向技术原理,然后理论分析了CMOS背景噪声影响光斑中心定位精度的机制,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光斑中心定位算法。最后通过实验,测量了不同系统参数与CMOS背景噪声的耦合关系。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验证了噪声模型的正确性,证明这种算法能在弱光情况下达到0.018 pixel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背景噪声 光斑中心定位 质心算法 空间引力波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在测绘行业中的集成化应用体系研究
7
作者 林江伟 王昌翰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18,共5页
本文针对目前利用北斗开展测绘应用缺乏统筹设计的问题,基于实时性、模块化、可扩展性与安全性设计原则,构建了覆盖数据全周期的“服务端集中管理+终端实时交互”的北斗测绘应用框架体系。在关键技术层面,采用国密算法保障数据安全,通... 本文针对目前利用北斗开展测绘应用缺乏统筹设计的问题,基于实时性、模块化、可扩展性与安全性设计原则,构建了覆盖数据全周期的“服务端集中管理+终端实时交互”的北斗测绘应用框架体系。在关键技术层面,采用国密算法保障数据安全,通过基准转换服务和协议扩展机制实现业务应用与定位终端的低耦合连接,并依托业务数据中心构建共享和数据利用平台。以地形图测绘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北斗的测绘作业流程改造,验证了该应用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为北斗在测绘行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有助于降低北斗应用的技术壁垒,推动北斗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测绘 定位终端 基准转换 数据中心 数据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析的树木自然倒向测定方法
8
作者 李方剑 杨铁滨 徐华东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29,共9页
为解决在链锯伐木作业过程中树木自然倒向预测不准确时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图像分析的树木自然倒向测定方法。采用基于K-means聚类算法改进的Close-Form图像抠图算法提取图像中目标树木,... 为解决在链锯伐木作业过程中树木自然倒向预测不准确时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图像分析的树木自然倒向测定方法。采用基于K-means聚类算法改进的Close-Form图像抠图算法提取图像中目标树木,利用亚像素形心定位法确定单幅图像树木质心位置,基于空间向量复合及投影法则分别对树木进行三视角和双视角质心拟合,并计算出树木自然倒向。试验结果表明,三视角、双视角以及人工经验判别方法判断树木自然倒向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具有高度一致性(方差检验统计量F为0.008,P=1.000>0.05;采样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92,P=0.000<0.05)。由于双视角测量具有简便性,因此可用双视角判别方法测定树木自然倒向。扩展试验表明,双视角判别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稳定性(F=0.003,P=0.997>0.05),可为准确判断树木自然倒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 自然倒向 质心拟合 图像分割 形心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激光光斑去除方法设计
9
作者 山笑珂 张炳林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56,共5页
以提升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成像能力,为应用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领域提供可靠图像为目的,研究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激光光斑去除方法。对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激光光斑的强度进行增强处理,并提取激光光斑区域范围,使用重心法计算激光光斑大概... 以提升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成像能力,为应用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领域提供可靠图像为目的,研究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激光光斑去除方法。对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激光光斑的强度进行增强处理,并提取激光光斑区域范围,使用重心法计算激光光斑大概中心位置,在中心位置获取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激光光斑边缘点,然后利用Hamming距离剔除误差边缘点,依据该椭圆方程的拟合准则进行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激光光斑去除。实验表明,该方法具备较强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激光光斑强度增强能力,以及激光光斑图像二值化能力,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激光光斑中心定位误差仅为0.1μm,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成像效果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多光谱图像 激光光斑 处理方法 强度增强 中心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全脑血管活性肠肽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研究
10
作者 孙君佑 许明月 +2 位作者 戴旻霖 秦瑞欢 孙文智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目的:对小鼠全脑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研究,为VIP阳性神经元的解剖学和功能学研究提供帮助。方法:首先利用VIP-Cre::Ai47转基因小鼠对全脑的VIP阳性神经元进行标记,再对VIP-Cre::Ai47小鼠全脑脑片进行荧光成像,并和标... 目的:对小鼠全脑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研究,为VIP阳性神经元的解剖学和功能学研究提供帮助。方法:首先利用VIP-Cre::Ai47转基因小鼠对全脑的VIP阳性神经元进行标记,再对VIP-Cre::Ai47小鼠全脑脑片进行荧光成像,并和标准脑图谱进行拟合校准,最后对全脑不同脑区中VI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密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皮质、嗅球和海马中单位面积(mm^(2))VI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均大于5个,且在不同亚区中分布密度差异较大;皮质下区域的杏仁核中单位面积(mm^(2))VI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超过4个;而丘脑、下丘脑、中脑以及后脑等脑区,除了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亚区单位面积(mm^(2))VI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大于20个之外,其他脑区中单位面积(mm^(2))VI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均不足2个。结论:VIP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皮质、海马和杏仁核等高级认知和情感中枢中,而在丘脑和中脑等脑区分布较少,这提示着VIP阳性神经元可能在情绪情感和高级认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P阳性神经元 全脑分布 认知和情感中枢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勇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39,共10页
近年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我国一项新的政策举措,不仅观念、措施新,而且概念、提法新,需要进行概念辨析和发展定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其建设背景,当前我国国际经济已经取得相当成就,但生产制造扩张潜力有限,进一步推动国际化... 近年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我国一项新的政策举措,不仅观念、措施新,而且概念、提法新,需要进行概念辨析和发展定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其建设背景,当前我国国际经济已经取得相当成就,但生产制造扩张潜力有限,进一步推动国际化需要借助消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目标上的全球消费经济空间组织者、位置上的高端消费先行者、体系上的消费经济主导者、层级上的全球消费高地、创新上的国际消费潮流引领者、改革上的消费发展转型推动者等宏观定位。在消费中心建设过程中,需要以层级定位推动消费经济升级发展,以政策定位推动消费经济全面发展,以国际定位推动消费经济开放发展,以中心定位推动消费经济规模化发展,以消费定位推动经济消费共享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消费中心理论 区域定位 新发展格局 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紫贝宣肺糖浆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香娟 常克 +1 位作者 韩新民 李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44-3848,共5页
目的:分析小儿紫贝宣肺糖浆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232例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1∶1比... 目的:分析小儿紫贝宣肺糖浆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232例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小儿紫贝宣肺糖浆,对照组口服急支糖浆,2组均为3次/d,疗程7 d。观察2组患儿用药后第7天各症状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咳嗽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咯痰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医证候单项症状消失率“发热”“有汗”“鼻流浊涕”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2%,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紫贝宣肺糖浆对儿童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紫贝宣肺糖浆 儿童 急性支气管炎 风热犯肺证 阳性对照 多中心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场景下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振兴 崔丹阳 +2 位作者 胡聪 朱益 翁汉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2,共12页
振荡中心的准确定位是失步保护正确动作的基础,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系统阻抗参数发生变化,使得传统基于阻抗轨迹的失步定位方法的适应性严重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首先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总... 振荡中心的准确定位是失步保护正确动作的基础,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系统阻抗参数发生变化,使得传统基于阻抗轨迹的失步定位方法的适应性严重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首先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总阻抗的影响。进一步根据发电机功角,计算其曼哈顿距离相似度并构建启动判据。最后,通过移动平均法对广域测量频率进行平滑处理,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受噪声影响较小,不受风电渗透率的影响,能够准确定位失步振荡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风电渗透率 等效阻抗 同步机组失步 节点电压频差 振荡中心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散射中心横向位置属性及图像表征
14
作者 胡进 何思远 +1 位作者 张云华 李婉聪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多次散射结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散射来源,其等效视在散射中心往往偏离目标区域,目前的解译和识别方法不具备对SAR图像中的多次散射中心现象进行散射机理和散射结构溯源的能力。为深入挖掘多次散射中心位置的本质,本文以散射中心的理论为... 多次散射结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散射来源,其等效视在散射中心往往偏离目标区域,目前的解译和识别方法不具备对SAR图像中的多次散射中心现象进行散射机理和散射结构溯源的能力。为深入挖掘多次散射中心位置的本质,本文以散射中心的理论为基础,正向建立了具有明确物理含义的散射中心模型,揭示了多次散射中心横向位置与复杂多次射线路径的联系,解释了多普勒频率的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其在雷达目标识别中的应用。首先,本文从电磁散射物理过程出发,推导了任意阶次射线场的解析表达式;其次,结合正向物理推导获取的雷达回波信号表达式与逆傅里叶变换,表征了目标在单站雷达上的图像特征,实现了散射中心三维空间位置在单站雷达图像中的直接映射;最后,通过仿真,构建了多次散射射线光程、回波信号相位表征、雷达图像散射中心位置三者之间的物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中心 位置参数 射线追踪 多普勒频率 多次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斑轮廓特征的目标快速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忠旭 王志乾 +4 位作者 沈铖武 刘旭 孙浩洋 郑博文 成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4,共6页
大视场的视觉着陆引导系统在引导无人机自主着陆过程中,需要快速检测出安装在无人机上的合作目标。该合作目标在图像上是以光斑形式存在,因此为了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轮廓特征的快速检测光斑算法。该算法是根据光斑在... 大视场的视觉着陆引导系统在引导无人机自主着陆过程中,需要快速检测出安装在无人机上的合作目标。该合作目标在图像上是以光斑形式存在,因此为了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轮廓特征的快速检测光斑算法。该算法是根据光斑在图像中的特征,采用了目标裁剪方法,将原始图像中的光斑部分裁剪出来,从而降低算法运算量;再通过图像预处理,消除背景的无关信息与噪声干扰,增强光斑的清晰度;最后利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椭圆拟合定位出光斑的中心位置。将本实验算法与其他光斑检测算法进行实验对比,从而验证系统的实时性。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可以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将运行时间缩减到3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引导系统 大视场 目标快速识别 轮廓特征 中心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头刀铣削的三轴数控机床几何与切削力综合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梦磊 牛兴华 +2 位作者 朱传达 朱浩铭 王向东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79,共9页
机床加工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严重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消除相应的误差影响至关重要。首先,提出一种静态载荷加载试验方案,模拟机床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再基于试验建立三轴数控机床几何与切削力综合误差模型,以球头刀三轴数控铣削... 机床加工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严重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消除相应的误差影响至关重要。首先,提出一种静态载荷加载试验方案,模拟机床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再基于试验建立三轴数控机床几何与切削力综合误差模型,以球头刀三轴数控铣削为背景,利用激光干涉仪与“九线法”辨识方法,测量并辨识上述的机床综合误差。然后,根据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建立球头刀三轴数控铣削空间误差模型,将机床综合误差变换到球头刀刀心的位置上。最后,根据球头刀铣削工件表面成形原理,建立消除机床综合误差的刀心曲面,实现三轴数控机床几何与切削力综合误差的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几何与切削力综合误差 球头刀 刀心位置 刀心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机目标的检测与实时跟随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瑢琦 王红雨 韩佼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9-327,共9页
随着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对于无人机的管制需求也逐步上升,同时由于无人机平台算力、能源有限,有效的检测与跟随算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于目标检测十分有效,但其直接应用于空中目标跟随这一任务还存... 随着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对于无人机的管制需求也逐步上升,同时由于无人机平台算力、能源有限,有效的检测与跟随算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于目标检测十分有效,但其直接应用于空中目标跟随这一任务还存在稳定性与安全性不足以及目标阴影的干扰这些问题。针对目标检测时阴影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HSV色彩空间的阴影识别算法,能够对检测对象阴影区域进行分割识别,从而排除阴影对目标检测的干扰;为了得到了更精准的目标无人机三维位置,设计了二次定位算法,将纯检测框中心点与目标无人机结构上相对固定中心点进行了加权融合,减少了目标框大小浮动对目标位置估计的影响;在避障策略中融合了无人机相关约束以此避免了无人机跟随时的过度震荡,并利用动态环境下的自定位算法对追踪无人机的控制结果进行检测与实时修正,提升整个动态跟随过程中的鲁棒性。所提算法经虚幻4平台下的仿真与实物实验中得到验证,能够将无人机跟随任务的跟随精度控制在0.1 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跟随 目标检测 阴影辨识 中心定位 动态自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点云分区统计的成捆棒材端面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付祥 孙和盛 +1 位作者 黄永建 黄风山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1-720,共10页
针对成捆棒材端面贴标过程中出现的端面中心位姿测量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云分区统计的成捆棒材端面定位方法.首先对端面点云进行预处理操作;然后使用改进的聚类分割算法对端面点云进行分割,并以分区统计为依据提出完整... 针对成捆棒材端面贴标过程中出现的端面中心位姿测量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云分区统计的成捆棒材端面定位方法.首先对端面点云进行预处理操作;然后使用改进的聚类分割算法对端面点云进行分割,并以分区统计为依据提出完整单根棒材端面中心定位方法和残缺单根棒材端面中心定位方法,实现端面中心定位;最后以端面法向量表征端面中心姿态重建端面中心位姿.采集200组不同姿态的单根棒材端面点云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单根棒材端面定位时间不超过0.5 s,位置误差小于3 mm,姿态误差小于2°;所提方法是高效的,可准确地定位棒材端面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分割 成捆棒材 点云分区统计 端面中心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十字中心定位算法的MEMS真空封装光学检漏方法
19
作者 张浩威 侯虎旺 +1 位作者 赵旸 张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149,共4页
典型的光学检漏方法需要对整幅干涉图甚至多幅干涉图进行图像处理,过程相对复杂。本文结合MEMS器件封装结构的对称特性以及变形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简单、快捷的十字中心定位算法。通过确定干涉图案中心点坐标,获取中心线光强分布,进而... 典型的光学检漏方法需要对整幅干涉图甚至多幅干涉图进行图像处理,过程相对复杂。本文结合MEMS器件封装结构的对称特性以及变形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简单、快捷的十字中心定位算法。通过确定干涉图案中心点坐标,获取中心线光强分布,进而拟合得到样品中心线形貌。进一步利用封装结构中心点随真空度变化的相对位移,计算得到漏气率。本文以圆形封装结构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封装 激光干涉 光学检漏 十字中心定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摩托车前中心盖模具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明平象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08,共8页
利用Moldflow软件对摩托车前中心盖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零件结构特点及成型工艺要求,设计了两种浇注系统方案,依据填充时间、流动前沿温度、冻结层因子和熔接线等仿真参数分析,优选出最佳浇口位置及数量,并依此确定采用“3点针阀式热流... 利用Moldflow软件对摩托车前中心盖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零件结构特点及成型工艺要求,设计了两种浇注系统方案,依据填充时间、流动前沿温度、冻结层因子和熔接线等仿真参数分析,优选出最佳浇口位置及数量,并依此确定采用“3点针阀式热流道+3点侧浇口”的进胶方式,最终设计了一副顺序阀热流道注塑模具。为解决T1区域型腔侧向抽芯的难题,设计了“垂直油缸+连接块+T形块”的抽芯机构,使模具结构更加紧凑;采用“大斜顶+小斜顶”组合的方式解决了倒扣方向不统一、抽芯空间小及难脱模的问题;导向定位系统采用了“0°精定位块+动定模止口”的方式,确保模具在开模和合模过程中能够准确、可靠地复位;采用类似“随形水路”的组合式冷却系统,滑块与大斜顶均设计有直径12 mm的独立冷却水路,其余部分设计有直径18 mm的水路,使模温更均匀,成型周期缩短约11%;试模后,模具运行平稳,各机构运动安全可靠,塑件精度及表面质量符合要求,可为同类模具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托车前中心盖 浇口位置 模具设计 顺序阀热流道 模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